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前.4有效展示 讲 师 手 册 课目:有效展示授课方式讲授、分组讨论、学员展示、参与时间:四天授课目的1、 让学员了解并掌握最基础的朗读、说话技巧;2、 让学员能够运用自如地使用所学的各种方法,增加说话的技巧、提升表达的魅力。授课对象 未参加过PTT讲师培训,口语表达能力较强,个人学习意愿强,有望培养为讲师的学员。授课大纲一、 朗读技能训练二、 说话技能训练(一)三、 口语相关技能训练四、 思维训练五、 说话技能训练(二)一天一天半天半天一天授课资料 讲师手册、投影片、随堂资料注意事项讲师自身应具备较强的表达素质,训练中应时刻关注学员的变化,并反复强调已学的知识,使学员养成良好的习惯。有效展示课程表日 期时 间内 容第一天上午朗读技能训练下午作业发表(朗读)第二天上午说话技能训练(复述、描述、解说、评述)下午说话技能训练(命题演讲)第三天上午作业发表(五分钟命题演讲)下午口语相关技能训练(态势语训练)第四天上午口语相关技能训练(思维训练)说话技能训练(即兴演讲)下午3分钟即兴演讲结训第一天课目:朗读技能训练授课方式讲授、分组讨论、学员展示、参与时间:半天授课目的1、 通过基础朗读训练,让学员把握最基础的语调,抑扬顿挫;2、 为说话技能训练做铺垫,并能让学员养成一种习惯。授课大纲一、 概念二、 朗读训练与口语训练的关系三、 初学朗读五忌四、 朗读技能技巧四要素:1、 第一要素掌握朗读内容2、 第二要素确定朗读目的3、 第三要素分清朗读对象4、 第四要素掌握表达方式(1) “内部表达技巧”训练;(2) “外部表达技巧”训练。52035202020120授课资料讲师手册、投影片、随堂资料注意事项1、 讲师自身朗读能力应强,才有说服力;2、 多注重与学员的互动朗读技能训练-朗读基础知识时间过程 / 活动 / 重点注意要点/教具备 注520一、 概念: 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发音规范的有声语 言的再创作活动。 讲解: 朗读者要在深入分析理解作品内容的基础上,加深自己对作品的一种感受,产生真实的感情、鲜明的态度,然后通过富有感染力的声音,准确生动地再现作品的思想内容,进而达到加深听者对作品的理解,引起共鸣,激起感情,从而达到朗读目的。二、 朗读训练与口语训练的关系1、 朗读训练是口语训练的开始 讲解: 口语表达是把内部语言转换为外部有声语言,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而朗读,是把作品的书面语言转换为有声语言。而朗读中的正音辩调,表情达意及一切技能技巧,都是讲师口语表达的基本功。所以朗读训练是讲师口语表达训练的初级阶段最为理想的形式。2、 提高讲师口语表达能力的有效方法 讲解:(1)、朗读过程,对作品中那些优美的情景描绘,鲜明的人物刻画,复杂的感情变幻,可以帮助朗读者提高记忆力、想象力、鉴赏力、创造力;而典范作品的语脉如何发展、层次怎样构成、文气的贯通,对朗读者的逻辑力、分析力、理解力、判断力都是极好锻炼!例朱自清春No.1No.2学员随堂资料:朱自清春时间过程 / 活动 / 重点注意要点/教具备 注35(2)、作品中那些准确的词语概念,精湛的句式结构,妥帖的修辞方法,总是在悄悄地丰富朗读者的知识宝库,使朗读者储存大量的词汇,这样,在口语表达中,边想边说,就会由于物质材料丰富,用时就能信手拈来,那种辞不达意、半截“卡壳”的现象,就会大为减少! 3、讲师口语训练的捷径 讲解: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出现这样一种现象,一些人当众讲话时,结结巴巴,语无伦次;但当他们读文章时,却能做到表达基本清楚。又如,同样内容的一件事,由朗读技能高超的人叙述,会生动感人,妙趣横生;有未受过朗读训练、讲话呆板的人去说,就会使人感到枯燥乏味,索然无趣。所以以朗读训练开始,是一条省功省时,收效较快的捷径!三、 初学朗读五忌: 引导:正确的朗读方式,可以给听者以美的享受;错误的朗读方式,只能给听者以虚假、厌烦之感。讲师可以举身边的实例加以解释。示范:将用四种不同的方法朗读四段,让学员感受不同的听觉效果.No.31、 念字式:一字一顿2、 念经式:声音小速度快3、 八股式:前高后低、4、 固定式;语音不变时间过程 / 活动 / 重点注意要点/教具备 注1、 念字式: 特点: 单纯念字、照字读音的朗读方式有字无词,或有词无句,声调平直或任意高低、顿连位置和时间都差不多,没有重音,没有内在感受,更谈不上语气和色彩,只是机械地把文字变为声音,听者很难听懂朗读的内容。2、 念经式: 特点: 声音小而速度快,没有顿歇,没有起伏,没有重音,更谈不上感情和声音上的变化。3、 八股式: 特点:不从作品内容出发,一味地只从声音上刻意追求,腔调固定,前高后低或前低后高,前紧后松或前松后紧,声音一顿一顿的,没有语气变化。4、 固定式: 特点:无论内容如何,都用一种腔调去读,以不变的声调格式,去应万变的作品内容,形成千人一腔。总结:朗读要忠实于原作品。做到不丢字,不添字,不改字,不错读字音。要读得连贯自然,不结巴,不重复。但从朗读目的、作用来要求,仅仅做到这些还是不够的。只有掌握了“朗读四要素”,才有可能完满地实现朗读目的。那么如何使我们的朗读完美呢?请听下节课的“朗读四要素”。休息十分钟。学员练习朗读春。请一名来读,大家共同评议,指出其缺点。朗读技能训练-朗读技能技巧知识时间过程 / 活动 / 重点注意要点/教具备 注20一、 第一要素-掌握朗读内容1、 阅读作品,熟悉作品中的字、词、句、成语 典故,揣摩和体味语句之间的逻辑关系。2、 理清作品脉络、结构:将自然段归并为层次,让作品脉络清晰,了解人物、事件的来龙去脉。3、 训练内容:桂林山水桂林山水 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我们乘着木船,荡舟漓江,来观赏桂林的山水。 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欣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船浆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象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这样的山围饶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No.4No.5分发随堂资料桂林山水练习:先让学员分层次,再引导归纳。时间过程 / 活动 / 重点注意要点/教具备 注 提示: 作者用了许多形象的比喻,描绘了漓江水的静、清、绿,桂林山的奇、秀、险,最后以云雾、绿树、红花做衬,构成了一幅优美动人的画卷。全文内容,可用一句话概括:“桂林山水甲天下”。朗读者要揣摩体味“静、清、绿”和“奇、秀、险”及“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等重点词句的诗情画意,使这些文字在朗读者头脑中变成具有生命力的跳跃着的各种形象,才会收到朗读的最佳效果。为了有利于朗读,将四段文字归纳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1段)为“荡舟漓江、观赏桂林山水”。第二层次(2、3段)“描写漓江水的静、清、绿和桂林山的奇、秀、险”。第三层次(4段)“静水、奇峰、绿树、红花,再加上云雾迷蒙,荡行小舟,组成一幅优美动人的画卷”。经这样的组合,在朗读时不仅可以突出各层次的意境特色,而且会将桂林山水的全貌,展现给听众。时间过程 / 活动 / 重点注意要点/教具备 注2020二、 第二要素-确定朗读目的1、 朗读中,既有作者的写作意图,又有朗读者的愿望;既有对作品评价意义,又有对现实的指导意义。既要使作者的态度感情再现出来,又要把朗读者的态度感情表露出来。朗读时,作者和朗读者的感情有时是重合的。2、 训练内容:桂林山水目的:去“唤起听众对祖国美丽如画的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所以要用较为抒情语调来表现。三、 第三要素-分清朗读对象1、 心中有人: 朗读者与听众是朗读过程中相互感应的对方,即使是朗读给自己听,也应“心中有人”2、 对象交流:在朗读过程中,听者的眼睛犹如一支寒暑表,随时测量着朗读者水平的高低。他们是听得入了神,受到了感染,还是很不耐烦,不愿再听下去?朗读者要根据听者反馈的信息,随时调整自己。朗读者还要掌握唤起听众共鸣的技巧,使听者随着自己的感情起伏跌宕。(眼睛始终注视听众,以捕捉种种信息,同听者进行感情交流,脱稿也为了此。时时想着听众,将自己有声语言送进听者的心里)3、 训练内容:桂林山水No.6练习:先让学员归纳此文的目的,再引导确定其表现语调。让学员在小组内做朗读交流。时间过程 / 活动 / 重点注意要点/教备 注60四、 第四要素-掌握表达方式两步训练:1、“内部心理状态”训练:形象感受、 逻辑感受、内在语、语气 2、“外部表达技巧”训练:语调、顿连、 重音、节奏、(一)、“内部心理状态”训练:1、形象感受:朗读者发挥记忆联想和再造想象的能力,抓住那些表达事物形象的“实词”,透过文字,“目击其物”,好象“看到、听到、嗅到、尝到、伸手即可得到”一样,使作品中的情、景、物、人、事、理在朗读者内心“活”起来,形成“内心视象”。训练内容:A、卖火柴的小女孩:“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透过这些表达形象的字词,产生视觉想象,“看到”雪花,天黑,从而“感到”冷极了。(视觉、触觉)B、荔枝蜜“热心肠的同志送给我两瓶。一开瓶子塞儿,就是那么一股甜香;调上半杯一喝,甜香里带着股清气,很有点鲜荔枝的味儿。 这是嗅觉想象和味觉想象给予朗读的感受。2、逻辑感受: (1)、语言目的要明确,不能似是而非。(抓住语句、篇章的真正含义,挖掘实质)No.7No.8No.9No.10“内部心理状态”的不同通过“外部表达技巧”表现出来。可补充再举春的第四段,进一步体味“五觉”。时间过程 / 活动 / 重点注意要点/教具备 注(2)、语言脉络指上下衔接、前后呼应。(抓住文句中的虚词,并理清它们的关系)训练内容:A、论鲁迅“我们纪念他,不仅因为他的文章写得好,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而且因为他是一个民族解放的急先锋,给革命以很大的助力。他并不是共产党组织中的艺人,然而他的思想、行动、著作,都是马克思主义的。4、 内在语运用:(1)、内在语象一股巨大的潜流,在朗读者的语言底下不断滚动着,赋予有声语言以根据,以生命。内在语的潜流越厚,朗读也就越有深度,越有“味儿”(2)、作品中某些词,有时并不服从其直接含义或表面意思。例:a、“你真坏”,也可以是“你真好”b、“你给我走开”:恳求、命令c、“亲爱的,我真的很爱你”:爱、恨例:卖火柴的小女孩“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No.11No.12No.13No.18朗读时,语气、语调要有明显的不同和对比。时间过程 / 活动 / 重点注意要点/教备 注分析:从文字表面看,这一段的基调应是快慰、幸福的、欢乐的。但从故事内容和主题思想来理解,这些词语的内在语潜流是极为痛苦、悲惨的,就当时的社会而言,人只有死亡才能永远摆脱寒冷和饥饿。朗读是,应该使这些反义的内在语在文字下面滚动,使小女孩冻饿而死的悲惨结局感人地表达出来。(改用欢快语调朗读,以作对比)5、 语气的运用:语气有:快慢、高低、强弱、虚实之分。朗读时,朗读者的感情、气息、声音状态,同表达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有什么样的感情,就产生什么样的气息;有什么样的气息,就有什么样的声音状态。 语气运用的一般规律:喜则气满声高;悲则气沉声缓;爱则气缓声柔;憎则气足声硬;急则气短声促;冷则气少声淡;惧则气提声抖;怒则气粗声重;疑则气细声粘;静则气舒声平。只有感情上的千变万化,才有气息上的千姿百态,才有声音上的姹紫嫣红。训练内容:A、七根火柴: “他募地抽回手,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用尽所有的力气举起手来,直指着正北方向,好、好同志、你、你把它带给、”No.14No.15时间过程 / 活动 / 重点注意要点/教具备 注60提示:这句话,是长征中一位红军战士临终前勉强说出来。朗读时,感情是悲壮的,气息是短促的,声音是虚弱的、断续的。最后一句可以这样处理:“实声”停留在“它”字上,“带给”两字用气息托出来的“虚声”吐露出口外。B、最后一次演讲“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你出来讲!”提示:这段话,是闻一多在极大愤怒的语境中说的。朗读时,感情应是憎恨,气息是充沛的,声音是强硬的。(二)、“外部表达技巧”训练1、语调的运用语调是语气外在的快慢、高低、长短、强弱、虚实等各种声音形式的总和。语气千变万化,才引发语调丰富多彩。训练内容:A、“啊”-迟疑、坚定、悲哀、兴奋、轻松、沉重、淡漠、热情、向往、失望、愤恨B、卖火柴的小女孩 “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2、顿连的运用: 指声音的顿歇和连接No.171、讲师用“啊”的不同语调来表现各种不同感情。2、学员分组表现,再各组推选最佳者上台表现。时间过程 / 活动 / 重点注意要点/教具备 注 训练内容:A、 最贵的一顶 / 值两千元。(一顶最贵,其余便宜) 最贵的 / 一顶值两千元。(最贵的,每顶都值两千元)B、 松树的风格“但它们那种不畏风霜的姿态却使人油然而生敬意,久久 /不忘。/当时/很想把这种感觉写下来,但又/不能写成。”分析:为了给听者以“想象”和“回味”的时间,在“久久”后应顿一下,在“不忘”后再作较长时间的顿歇,然后一转语气,“当时”两个字提升,紧接下文快读,“但又”后稍缓,“不能写成”自然平缓结束。第一个顿歇,是为了把听者带入过去;第二个顿歇,使听者进入遐想;而提升“当时”两字,是把听者从遐想中领回到现实。最后一句,一气呵成。这种回味性的顿连,是朗读中使用的一种高超技巧。3、 重音的运用:(1)、朗读时,为了实现朗读目的,强调或突出词、短语,甚至某个音节,称为重音。(2)、重音是体现语句目的重要手段。朗读时,必须区分句子中哪些词是主要的,哪些词是次要的,并使次要的词从属于主要的词。一个独立完整No.18No.19“/”表示语音的停顿。时间过程 / 活动 / 重点注意要点/教具备 注的句子,只能有一个主要重音。重音在语句中的位置,没有固定格式。所以只有在深刻理解和感受作品内容的基础上,才能准确地确定重音的位置。如果把朗读目的比喻成“一条红线”,语句重音就象颗颗珍珠,用重音体现目的,犹如“红线穿珠”,一穿到底。(3)、重音不是“加重声音”的简称。突出重音的办法,多种多样。重捶重读是突出,轻读,拖长也是突出,可以快中显慢,也可重中见轻,还可高低相间,虚实互转,前后顿歇。 训练内容:A、 朗读“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 “静、清、绿”三个形容词都是主要重音。依据语境、思想感情和作品基调的需要,这三个词只能用平静的语气,“拖长字音”、“轻读”的方式去突出。如果“重读”或“重捶”,漓江的水则要“咆哮”了。B、朗读“为了不致一口吞下去,他把面团捏成了长条、”七根火柴 歌颂红军在长征艰苦的环境中对革命忠贞不渝的高尚品质,是这篇作品的朗读目的。语句目的就 No.20时间过程 / 活动 / 重点注意要点/教具备 注要对“艰苦卓绝的环境”加以喧染。这句话,为了表达对这一救命的小面团的珍惜之情,主要重音应放在“一口”的“一”字上。C、 朗读“许多人由于文化水平不高,理论修养不够,生活知识不足,很难成为一个合格的朗读者。” 主要重音是“合格”;次要重音是“很难”,“朗读者”;非重音是“文化水平”、“理论修养”、“生活知识”。4、 节奏的运用:(1)、在有声语言的表达上所显示的快与慢,抑与扬,轻与重,虚与实等种种回环交替的声音形式,就是节奏。(2)、朗读所形成的节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l 紧张型-急促、紧张、气急、音短例:“音响就越大了,战鼓声、金锣声、呐喊声、叫号声、啼哭声、马蹄声、车轮声、机翼声,掺杂在一起,象千军万马混战了起来。”l 轻快型-多扬、少抑、轻快、欢畅例:“淅沥的夏雨,飘洒过西郊。山愈青,树愈秀,大自然越发显得精神而有生气。然而把这雨后的世界,装扮得更美的还是那五彩缤纷的虹。”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No.21No.22No.23No.24时间过程 / 活动 / 重点注意要点/教具备 注l 高亢型-语势向高峰逐步推进,高昂、 爽朗 例:“现在这海就完全属于我们的了。” l 低沉型-语势抑闷、沉重,语音缓慢 偏暗l 凝重型-多抑少扬,语音沉着、坚实、有力 例:卖火柴的小女孩l 舒缓型-气长而稳,语音舒展自如 例:“这时,妻心中的喜悦正如我一样,我 俩一句话都没有说。” “大小的岛拥抱着,偎依着,也静静地 恍惚入了梦乡。五、 我懂得了分角色朗读。六、 总结:1、 课程回顾2、 布置作业发表3、 教室桌子重新安排No.25No.22No.22No.26分发随堂资料我懂得了朗读技能训练-朗读训练检测时间过程 / 活动 / 重点注意要点/教具备 注10200一、 将学员分组,并指定组长负责抽取发表的优先号,要求中午准备下午朗读的指定作品。再按号抽取朗读的作品 。 (作品见复印件)二、 测试表:(100分)表达清楚:语言标准、语意清楚、顿连恰当目的明确:朗读态度鲜明、语句重音确切、内在 语得体言语生动:语言形象、语调自然、节奏明显感情真挚:感受深切、语气得体、感情充沛三、 训练方法;(一)1、 每组分发不同的内容2、 每个人自己确定整篇的基调、语气3、 再此基础上,再做发表。 训练方法;(二)1、 每组分发的内容相同2、 分组讨论运用上午技巧3、 每人朗读准备40分钟4、 每组指定一人讲述每篇该运用的基调、语气5、 学员发表按抽取的朗读作品分发随堂资料火光一月的哀思时钟钉子丁东雨巷No.27第二天课目:说话技能训练授课方式讲授、分组讨论、学员参与、互动时间:670授课目的 由易到难的分解说话训练,让学员掌握如何把握说话内容,及形式多样化授课大纲一、 前言二、 凭借文字材料的口语表达训练1、 复述2、 描述3、 解说4、 评述5、 命题演讲三、 不凭借文字材料的口语表达训练1、 概论2、 即兴演讲1090909060180150授课资料讲师手册、投影片、随堂资料注意事项 学员参与、互动十分关键,让学员在不断展示中,掌握各种技巧的运用时间过程/活动/重点注意要点/教具备 注5590、90/60/150/一、 前言: 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为了缩短这个过程,我们的训练要注意遵循口语表达能力形成的一般规律。这个规律就是,在训练过程中必须坚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分解训练到综合训练的原则。所以分为二大块进行训练。二、 凭借文字材料的口语表达训练。1、 属复现型口语表达:即运用口头语言再现文字材料的内容,是说话训练的初级阶段。2、 训练必要性:a. 书面语源于口头语,书面语又对口头语规 范化施加正面影响。例;民歌源于群众性歌谣b. 好的讲师应注意从优秀的作品中汲取丰富营养,提高自己凭借教材、教案等文字材料作富有表现力的讲述的能力。3、 训练类型:a.复述训练 b.描述训练 c.解说训练 d.评述训练e.命题演讲训练三、 不凭借文字材料的口语表达训练。1、 属原发型口语表达特点:说什么,怎么说完全由说话人临时据情酌定,是说话训练的高级阶段。2、 训练必要性:a. 社会交际需要,如拜访、交谈。b. 讲师课堂上对学员提问的即席作答,对 学员答问作即席评价,对学员遇到疑难的 即时引导及遇到偶发情况时作应变性的表述。3、训练类型:a. 交谈训练 b. 即兴演讲训练c. 论辩训练四、 凭借文字材料的口语表达训练:(一) 复述训练1、 复述:把读过、听过的语言材料重新叙述一遍。 2、 基本要求:第一 完整准确地体现原材料 的中心和重点。第二 条理清楚,反映各部份内容的内在联。第三 把书面语转换为口头语。辅导、陪同演练就是最好的复述3、 形式: a 详细复述:把原材料的内容原原本本重述出来(有助于推动富有表现力书面语向口头语迁移,对表达条理性一种锻炼。b 概要复述:类似于“缩写”,把握整体,理清线索,舍枝去叶,反映原貌,防止偏离中心。c 扩展复述:对原材料作适当补充、展开的叙述。注意:概要复述与扩展复述是相对而言的!4、训练例子: 分组轮流训练,再每组指定一人上台抽题复述。 复印以下材料: (A)详细复述。一句玩笑话引来的官司1991年8月,美国青年梅科伊被送上法庭受审,其罪名是去年3月初他讲了一句玩笑话。那一天,这位26岁的青年在休斯敦国际机场上登上了西南航空公司一架飞往伯明翰的班机。在飞机上,他对一位空中小姐说,机舱里有一枚炸弹和一支手枪。后来他又带着戏谑的口吻重复了好几遍。机上108名乘客中许多人哈哈大笑。空中小姐也知道他是在开玩笑,但仍然向驾驶员作了例行汇报,驾驶员只得又向机场控制塔如实报告。班机在伯明翰机场安全降落以后,航空公司保安人员立即上来把梅科伊抓获。经仔细搜查,机舱内并没有发现炸弹和枪支,但是,鉴于梅科伊这种不负责任的玩笑有可能引起一场空中骚私乱,他们认为他的行为不仅是违反社会公德的,而且已构成犯罪。观察家们分析,如果梅科伊的罪名成立,他可能会被判处10年徒刑和50万美元的罚款。(B)扩展复述鞋的故事梗概:在一次战斗的间隙中,一位战士到附近的小镇上修了一双鞋。不久他的一双脚因踩到地雷被炸掉了,住进了医院。后来他想起修鞋的事,请战友去找那个鞋摊,付了修鞋钱,但那双鞋他不要了。扩展:每到傍晚,小镇上那位鞋匠收摊前总要向路口张望,望了很久总要纳闷地叹气。他希望那个修鞋的军人能把修好的鞋取走。可是10天、20天过去了,那位军人魁梧的身影一直没有出现。又是一个傍晚,一位瘦高个军人来到修鞋摊旁,问:“一个多月前,是不是有个大个子军人来您这儿修过一双鞋?”鞋匠点点头,觉得很奇怪,心想,怎么换了人拿鞋子?军人问:“要付多少钱?”鞋匠估摸了一下,说:“修鞋两块钱,搁到今天才拿,外加一块钱保管费,给三块!”接着又埋怨道:“都像那个大个子军人,我这儿都要堆成鞋山了!”军人丢下修鞋钱,走了。“鞋!”鞋匠提起那双鞋,边喊边追了上去,“鞋不要啦?”军人止住脚步,沉重地说:“不要了,他用不着鞋了,他的一双脚被地雷他在医院,要我把修鞋钱送来。”说完,大步走了。鞋匠呆呆地站在路口,好半天才转过身来评析:这个扩充复述着眼于“人民军队爱人民”的主题。根据原故事的框架展开合理想象。复述主线鲜明,重点突出,并且运用描述细节、渲染气氛的方法,使没有出场的战士的高大形象出现在我们的面前。(C) 概要复述:对着镜子讲课的教员革命先烈肖楚女出身贫寒,没有进过学校的门槛,从小就在茶馆里当跑堂谋生,可他后来成了一位会演讲、善写文章的革命家。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里,他是毛泽东同志最欣赏的教员。他是怎样成长起来的呢?原来,大革命前夕,由于革命需要,他到重庆国立第二女子师范教书,因为刚当上教员,尽管备课非常认真,但是他还是担心上不好课。怎么办呢?他想只有下苦功练才行。于是,每天天刚蒙蒙亮,他就跑到学校后面的山上,找个僻静的地方,掏出一面小镜子挂在树枝上,独自对着镜子反复练习讲课,从中观察自己的表情和动作是不是表达了演讲的内容,能不能引起学生听讲的兴趣。就这样练呀练,风雨无间,几个月过去了,肖楚女的教学水平显著提高了,终于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D) 概要复述说服学生要注意“心理换位”心理学告诉我们,要使学生能接受你的意见、观点和态度,听你的话,那么,你就必须做到“心理换位”,同学生保持“同体观”的关系。即是把学生与自己视为一体,使学生看到你是在为他们说话,你是一心为他们好的。这样,双方的心理距离就接近,学生就不会感到某种心理压力,也就不会存有戒心。怎样做到“心理换位”呢?表现在语言上是:(1) 尽量把“你”、“你们”、“我”都换成“我们”,使学生随时感觉到彼此有共同点,产生“息息相关”、“命运与共”的意识。例如,老师说:“我们有了进步,老师该会多么高兴!看到我们茁壮成长,我们的爸爸妈妈该会多么自豪!”教师将自己与学生视为一体,对自己反而使用第三人称,以此消除师生间隔阂,增强语言的亲切感和学生对老师的信任感。(2) 多用“假如我是你”一类的话。“知心姐姐”、“董浩哥哥”都是经常使用“假如我是你”来回答小朋友的问题,这是一种巧妙的心理技巧,这很容易引起对方的共鸣。例如,新学期开始的第一次课间操,某班的男学生就给新上任的班主任一个“下马威”:他们像猴子一样,爬到好几个篮球架上,新班主任见此情景不但不生气,反而“嗖”地一下也跟着爬上了球架,又轻轻地跳了下来,然后笑着说:“我光屁股的时候经常到处乱爬,现在长大了,实在不好意思再坐到球架上去了。假如我是你们,我就要显示出自已已经是个男子汉而不再是光屁的小娃了”教师的语言效应使那些顽皮的男生行为收敛了。(E)详细复述教师的潇洒 潇洒,是时下人们的一句口头禅。但什么是潇洒,认识并不一致。近读一篇文章无钱别潇洒,文中把一掷千金的做法看作是潇洒,实在是一种“高见”。照此看来,我们这些穷教书的就与潇洒无缘了。“我连忙去查阅词典,获得权威性的解释:潇洒是指(神情、举止、外貌等)自然大方,有韵致,不拘束”。很显然,潇洒是一种气质,一种精神境界,把“铜臭”与潇洒联系起来,其实是一种误会。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理应是社会上最潇洒者。教师的潇洒,体现在外表美与内在美的高度统一。衣着整洁,言行举止优雅脱谷,这正是教师工作的特点。教师具有丰富的学识,能辞善辩,幽默睿智,看问题不偏激,胸怀旷达,堂堂正正地做人,勤勤恳恳地工作;教师充满爱心,对学生爱严有加,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为了春天甘做小草,为了理想无悔青春,这不正是最高意义上的潇洒么。教师的潇洒,体现在对物质利益和奉献精神的正确认识上。我们有许许多多可敬可爱的教师,体贴国情,不计个人得失,一心扑在教学工作上,这种两袖清风的崇高品格,正是潇洒的具体表现。如果在物质利益上斤斤计较,事事都与金钱挂钩,不仅与潇洒沾不了边儿,反而会显得迂腐势利,处处忸忸怩怩。按劳分配是我国一项根本制度,但在实际上分配并不是没有矛盾,教师待遇不高正是其中一个矛盾,如果因分配上的矛盾而产生不满,由社会上的不正之风而消沉起来,那就谈不上潇洒。真正的潇洒者,能够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关系,能够直面现实,超脱现实,发扬奉献精神,在劳动与报酬这个不等式里实现心理平衡。可敬的教师同行们,让我们潇洒地在人生的画页上描上潇洒的图画!(F)详细复述 孤女有志在成冠军 乌克兰冰上明星巴尢尔小记她手捧着观众敬献的鲜花,坐在布置华丽的运动员座席上,等待着裁判们的评判。不敢看计分牌,她依偎在教练加琳娜兹米耶夫斯卡娅的怀抱里。当拥抱着她的教练告诉她名列第一时,今年只有16岁的她竟嚎啕大哭起来。对她来说,这是激动和痛苦交融一起的泪水。谁能想到自由滑比赛的前一天,她在训练时不慎与德国的塔妮娅塞夫钦科相撞,背部、受伤,小腿逢了3针;有谁又能想到小小年纪的她却有不幸的童年,而正是这不幸的童年促使她早熟,培养了勇于抗争的性格。她,就是乌克兰的奥克萨娜巴尢尔。巴尢尔是个孤儿,两岁时父亲离开了人间,3年前她那在工厂做工的母亲又死于癌症抛下了她。每当记者问起她的家庭和父母时,她那湛蓝的眼睛里总是充满泪水,有时她会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大哭一场。从3岁半就开始练滑冰的她,由于对现代舞和芭蕾及音乐有较好的天赋,后来被乌克兰著名的花样滑冰教练兹米耶夫斯卡娅收罗门下,并在兹米耶夫斯卡娅的女婿、上届冬奥会男子单人滑冠军维克托彼得连科和其他名将的关怀和指点下成长起来。去年1月,她初出茅庐就一鸣惊人,夺得欧洲锦标赛女子单人滑亚军。两个月后,她在布拉格举行的世锦赛上战胜了包括美国的南希无里根、中国的陈露和连续三届欧洲冠军获得者法国的絮丽娅博纳利在内的全部对手,戴上了世界冠军的桂冠。在本届冬奥会女子单人滑的规定滑比赛中,巴尢尔在冰面上以芭蕾姿舞姿展现的黑天鹅,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以优美的舞步、充满少女活力的芭蕾动作以及一个接一个的高难跳跃动作,赢得了一万多名观众的热烈喝彩和裁判的青睐,登上了奥运殿堂的最高领奖台。巴尤尔年纪不大,却已成为世界和冬奥会双料冠军。愿这朵冰坛奇葩在未来的征途中开放得更加鲜艳。 训练方法:(1) 认真看两遍至三遍,思考一下再说。(2) 注意说的一次准确性及复述的流畅性、准确性。(3) 发挥口语表达的直观性、有声性优势,如是详细复述记叙性材料,则叙述生动些,让听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如复述说明性材料,则要讲清原理,如复述议论性材料,则要讲清观点及论证过程。(4) 先进行详细复述,然后进行概要复述。(F)扩展复述(1) 根据下列诗提供的情节和意境,展开想象,合情合理地扩展成一段话复述出来。 所 闻华灯照宴敞豪门,娇女严装侍玉樽。忽忆情亲焦土下,佯看罗袜掩啼痕。提示:此诗写“反围剿”时根据地少女逃到国民党统治区沦为女佣人的悲惨遭遇:家破人亡,异乡为佣。诗中对比鲜明,表达了鲁迅先生强烈的爱憎情感。(2) 把成语扩展成小故事片训练A、 狐假虎威:B、 完璧归赵:C、 洛阳纸贵:D、 滥竽充数:(3) 扩句成语训练。根据下列句子,把它们 扩展成一个语段。训练要求:A、 要做到有中心、有层次、首尾呼应、结构完 整。B、 文句通顺,逻辑性强。训练题:A、 理解万岁B、 天才出于勤奋C、 生命在于运动D、 科学是第一生产力E、 水生命之源F、 梅花香自苦寒来以上训练题可根据学员人数来选择,不必每题都用上。(二) 描述训练:1、描述:显示事物形状再现某种场景的表达方 式。1、 要求:通过丰富的想象,运用传神的描述,塑造栩栩如生的听觉形象,以增强教学口语的生动性,直观性和审美性。最好形式就是讲故事。2、 规律: A确定一个有积极意义的主题,确定故事主要人物和情节主线. B有形神兼备的细节描述,又有反映人物性格的对话,突出故事高潮. C、故事完整,设计有吸引力开头,安排让人回味结尾。(凤头豹尾) D、运用通俗易懂的口语。4、训练内容:(1)让学员做生动模仿讲述武松打虎“说时迟,那时快,武松眼看老虎年扑了过来,只一个闪让,就到了老虎背后;那老虎呢,一下子转不过身来,就把前爪搭在地上,腰胯向后腾空一掀,只见武松抽身一缩,躲在一边。老虎眼见掀不到武松,大吼一声,就像是半天空响起了一个炸雷,震得山冈也摇晃起来。老虎圆瞪双眼,把尾巴倒竖起来,像一根铁棒,又直又硬,嗖的一声,只一剪,顺地抽了过来。武松又一闪,噔!跳过一边站定。这老虎见一扑、一掀、一剪抓不住人,气性先自没了一半,仰天怒吼一声,树叶儿给震落了一大片,又一步一步将身子兜转过来。武松见老虎冲着他转身掉头,双手抡起哨棒,大喝一声,尽平生力气,从半空中,对准老虎的脑袋劈了下来”(2)描述春、夏、秋、冬景致。 (3)描述生动形象的一个决窍是,避用反映事物某一特征的惯用语词。 例如,讲一段话说天气很热,偏不出现“热”这个字;说天气很冷,偏不出现“冷”这个字。请用这个方式作描述练习,说“冷”和“热”。(4) 描述一系列夸张动作: 如打老鼠、蟑螂、骑自行车。(评书)五、 解说训练:(说明)1、 解说:对人们不明白的事物、事理作分解性的说明。当我们对有些事物的性质、形状、功用等不大清楚时,当我们对有些事理的奥妙、变化、发展的规律不大理解时,清晰明了的解说就显得相当重要。2、要求:(1)、说话不能拖泥带水,吐字要字字清晰, 让人听得明明白白;(2)、语速不宜过快,把握好表达节奏,说到 数字、地名、专业用语或关键性的、难以理 解地方,说得慢一点,甚至要一字一顿地 说,或作必要的答复。(3)、注意用重音,顿连表示强调,区分,提 示,以增强表达效果。3 类型:(1) 简约性的解说:用较凝练,概括说明事物,解释事理(解释概念)。 例:什么是保险?(略) 什么是风险?(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经典课文《最后一课》教学方案
-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 二年级数学角度初步认知测试卷含解析
- 信息技术助力高效课堂实践
- 钢结构管廊施工质量监控方案
- 高校体育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
- 营销岗位任职资格体系建设与应用
- 市政隧道施工排水方案及技术要求
-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进度管理计划
- 系统性硬化症综合诊疗指南
- 立体车库应急预案范文
- 严重腹部创伤院内救治专家共识(2024)解读
- 2025年国企计算机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北师大新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乘除法的应用(二)》教案
- 2025年秋期人教版3年级上册数学核心素养教案(第7单元)(教学反思有内容+二次备课版)
- 《繁星》课件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四年级上册
- 瓶颈材料管理办法
- 医院劳务派遣管理办法
- 农民农机安全培训课件
- 新业态新领域安全生产监管
- 小学一年级体育上册教案表格式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