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阶段质量检测四(第七、八、九单元)(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每小题5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5分)()中国古代的儒家经典,莫不是古圣人深思熟虑、_的结晶。如果把经典仅仅当作一场_的说教,那你永远进不了圣学大门。必得躬亲实践,才能切实_圣人的心得,如此我们的修为才能日有所进。A.特立独行耳提面命顿悟B.特立独行耳濡目染领悟C.身体力行耳提面命领悟D.身体力行耳濡目染顿悟解析:“特立独行”指有操守、有见识,不随波逐流。“身体力行”指亲身体验,努力实行。第一句是说儒家经典是古圣人思考和亲身实践的结晶,应选用“身体力行”。“耳提面命”指不但当面告诉他,而且还贴近耳朵提醒、叮嘱;多指(长辈对晚辈、上级对下级)恳切地教导。“耳濡目染”指形容听得多见得多了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结合下文的“说教”,这里应选带有教导意思的成语“耳提面命”。“领悟”指领会;理解。“顿悟”指忽然领悟。“顿悟”更主要的是通过灵感来完成,就时间来说可能是瞬间。根据句意可知,对圣人的思想不是瞬间领悟的,在这里应选用“领悟”。答案:C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5分)() “理性经济人”,把利己看作人的天性,只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这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之一。_,_。_,_,_,_,更倾向于暂时获得产品或服务,或与他人分享产品或服务。使用但不占有,是分享经济最简洁的表述。反而更多地采取一种合作分享的思维方式不再注重购买、拥有产品或服务但在分享经济这一催化剂的作用下人们不再把所有权看作获得产品的最佳方式在新兴的互联网平台上这个利己主义的假设发生了变化A.B.C. D.解析:先通读语段,把握大意;然后,对比各选项的不同,根据上下文的提示用代入、排除法得出答案。第一句说的是“利己主义”,后面说的都是“分享经济”,二者差异巨大。所以这一转折句排在开头。是说前文的“利己主义”的假设发生了变化,而是的前提,要紧跟,排除C、D两项。和都有“不再”的字眼,都是解说人们在新兴的互联网平台上的做法,应放在一起,是解说人们最终选择的做法,句中的“分享”和下文的“分享经济”联系紧密,应该放在最后,排除A项。答案:B3.下列诗句与所描绘的古代体育活动,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5分)()乐手无踪洞箫吹,精灵盘丝任翻飞。雾縠云绡妙剪裁,好风相送上瑶台。浪设机关何所益,仅存边角未为雄。来疑神女从云下,去似姮娥到月边。A.下围棋荡秋千抖空竹放风筝B.抖空竹荡秋千下围棋放风筝C.下围棋放风筝抖空竹荡秋千D.抖空竹放风筝下围棋荡秋千解析:“乐手无踪洞箫吹,精灵盘丝任翻飞”出自曹植的空竹赋。空竹一般为木质或竹质,中空,是一种用线绳抖动使其高速旋转而发出响声的玩具。“精灵盘丝任翻飞”说的就是用线绳抖动使其高速旋转而发出响声的“抖空竹”活动。“雾縠云绡妙剪裁,好风相送上瑶台”出自杨仲愈的美人风筝。风筝需要巧手剪裁制作,也需要风才能高高飞起上到瑶台。这两句诗说的就是做风筝和放风筝。“浪设机关何所益,仅存边角未为雄”出自方回的次韵张慵庵观予弈棋。围棋是一种策略性两人棋类游戏,要“设机关”;以围地多者为胜,所以“仅存边角未为雄”。“来疑神女从云下,去似姮娥到月边”出自王泠然寒食篇。荡秋千高低往复,正像是“来疑神女从云下,去似姮娥到月边”。答案:D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艺术的事情大都始于摹仿,终于独创。_,_,_,_,_,艺术就得到了新的生命不傍门户,不落窠臼,就是所谓独创了。从摹仿中蜕化出来不摹仿打不起根基但是不用着急凭真诚的态度去摹仿的,自然而然会有蜕化的一天摹仿久了就没有了自我,只好永远追随人家的脚后跟A. B.C. D.解析:根据上下文从“摹仿”到“独创”的逻辑,应该为第一句,并且应该放在之前,根据排除法,只能选A项。答案:A二、阅读鉴赏(45分)(一)课内阅读阅读下文,完成57题。(18分,每小题6分)罗汉大爷一步三跌,闯进骡马群。他嗅到我家那两头大黑骡子亲切的味道,他看到了我家那两头大黑骡子熟悉的身影。他扑上去,想去解救自己的患难的伙伴。骡子,这不通理论的畜生,竟疾速地调转屁股,飞起双蹄。罗汉大爷喃喃地说:“黑骡,黑骡,咱一起跑了吧!”骡子暴怒地左旋右转,保护着自己的领地它们竟然认不出主人啦。罗汉大爷不知道自己身上新鲜的陈旧的血腥味,自己身上新鲜的陈旧的伤痕,已经把自己改变了。罗汉大爷心中烦乱,一步跨进去,骡子飞起一个蹄子,打在了他的胯骨上。老头子侧身飞去,躺在地上,半边身子都麻木了。骡子还在撅着屁股打蹄,蹄铁像残月一样闪烁。罗汉大爷胯骨灼热胀大,有沉重的累赘感。他爬起来,歪倒了,歪倒了又爬起来。村里的那只嗓音单薄的公鸡又叫了一声。黑暗逐渐消退,三星愈加辉煌耀目,也辉耀着那亮晶晶的骡子屁股和眼球。“好两个畜生!”罗汉大爷,心头火起,一歪一斜地转着,想寻找一件利器。在开挖引水渠的工地上,他找到一柄锋利的铁锹。他毫无拘禁地走,叫骂,忘了百步之外的人与狗。他自由自在,不自由都是因为怕。东方那团渐渐上升的红晕在上升时同时散射,黎明前的高粱地里,静寂得随时都会爆炸。罗汉大爷迎着朝霞,向那两头大黑骡子走去。他对黑骡恨之入骨。骡子静立着不动,罗汉大爷把铁锹端平,对准一头黑骡的一条后腿,猛力铲过去。一道凉凉的阴影落到骡子的后腿上。骡子歪斜了两下,立即挺住,从骡头那儿,响了粗犷豪烈惊愕愤怒的嘶鸣。随即,受伤的骡子把屁股高高扬起,一溜热血抛洒,像雨点一样,淅淅沥沥淋了大爷满脸。大爷瞅准空当,又铲中了骡子的另一条后腿,黑骡叹息了一声,屁股逐渐堕落,猛然坐在地上,两条前腿还立着,脖子被缰绳吊直,嘴巴朝着已是灰蓝色的苍天呼吁。铁锹被骡子沉重的屁股压住,大爷也蹲了窝。他用尽全力,把铁锹抽出。他感觉到铁锹刃儿牢牢地嵌在骡子的腿骨里。另一头黑骡,傻愣愣地看着瘫倒的同伴,像哭一样,像求饶一样哀鸣着。大爷平托铁锹,向它逼过去,它用力后退着,缰绳几乎被拉断,木桩哔哔叭叭地响,它拳大的双眼里,流着暗蓝的光。“你怕了吗?畜生!你的威风呢?畜生!你这个忘恩负义吃里扒外的混账东西!你这个里通外国的狗杂种!”罗汉大爷怒骂着,对着黑骡长方形的板脸铲出一锹。铁锹铲在木桩上,他上下左右晃动着锹柄,才把锹刃拔出。黑骡挣扎着,后腿曲成弓箭,秃尾巴扫地嚓啦有声。大爷瞄准骡脸,啦地一响,铁锹正中骡子宽广的脑门,坚固的头骨与锹刃相撞,一阵震颤,通过锹柄传导,使罗汉大爷双臂酸麻。黑骡闭口无言,蹄腿乱动,交叉杂错,到底撑不住。呼隆一声倒下,像倒了一堵厚墙壁。缰绳被顿断,半截在木桩上垂着,半截在骡脸边曲着。大爷垂手默立。光滑的锹柄在骡头上斜立指着天。那边狗叫人喧,天亮了,从东边的高粱地里,露出了一弧血红的朝阳,阳光正正地照着罗汉大爷半张着的黑洞洞的嘴。5老主人罗汉大爷领黑骡一起跑时,骡子为什么会暴怒地踢他?答:_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本题时要注意把问题分析全面。答案:一是因为天黑黑骡看不清;二是由于罗汉大爷身上新鲜的陈旧的血腥味,自己身上新鲜的陈旧的伤痕,把他给改变了;三是白天干活时恐怕被人们打怕了。6“你这个忘恩负义吃里扒外的混账东西!你这个里通外国的狗杂种!”罗汉大爷为什么骂黑骡“里通外国”呢?答:_解析: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语句的理解。罗汉大爷真是气急了,但他又没有更好的办法,只好用这种方式来发泄心中无比的愤怒。答案:罗汉大爷既心疼又气愤,无可奈何时只好把对鬼子、汉奸的满腔仇恨全都发泄到了这两头骡子头上。7结尾写“一弧血红的朝阳”,有什么作用?答:_解析:本题考查景物描写的作用,抓住景物描写的作用即可。答案:暗示了一场血腥的较量,渲染了悲壮的气氛,烘托了罗汉大爷的高大形象。(二)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27分)小哥儿俩凌叔华清明那天,不但大乖二乖上的小学校放一天假,连城外七叔叔教的大学堂也不用上课了。这一天早上的太阳也像特别同小孩子们表同情,不等闹钟催过,它就跳进房里来,暖和和地爬在靠窗挂的小棉袍上。前院子一片小孩子的尖脆的嚷声笑声,七叔叔带来了一只能说话的八哥。笼子放在一张八仙方桌子上,两个孩子跪在椅上张大着嘴望着那里头的鸟,欢喜得爬在桌上乱摇身子笑,他们的眼,一息间都不曾离开鸟笼子。二乖的嘴总没有闭上,他的小腮显得更加饱满,不用圆规,描不出那圆度了。吃饭的时候,大乖的眼总是望着窗外,他最爱吃的春卷也忘了怎样放馅,怎样卷起来吃。二乖因为还小,都是妈妈替他卷好的,不过他到底不耐烦坐在背着鸟笼子的地方,一吃了两包,他就跑开不吃了。饭后爸爸同叔叔要去听戏,因为昨天已经答应带孩子们一块去的,于是就雇了三辆人力车上戏园去了。两个孩子坐在车上还不断地谈起八哥。到了戏园,他们虽然零零碎碎地想起八哥的事来,但台上的锣鼓同花花袍子的戏子把他们的精神占住了。快天黑的时候散了戏,随着爸爸叔叔回到家里,大乖二乖正是很高兴地跳着跑,忽然想到心爱的八哥,赶紧跑到廊下挂鸟笼的地方,一望,只有个空笼子掷在地上,八哥不见了。“妈八哥呢?”两个孩子一同高声急叫起来。“给野猫吃了!”妈的声非常沉重迟缓。“给什么野猫吃的呀?”大乖圆睁了眼,气呼呼的却有些不相信。二乖愣眼望着哥哥。大乖哭出声来,二乖跟着哭得很伤心。他们也不听妈的话,也不听七叔叔的劝慰,爸爸早躲进书房去了。忽然大乖收了声,跳起来四面找棍子,口里嚷道:“打死那野猫,我要打死那野猫!”二乖爬在妈的膝头上,呜呜地抽咽。大乖忽然找到一根拦门的长棍子,提在手里,拉起二乖就跑。妈叫住他,他嚷道:“报仇去,不报仇不算好汉!”二乖也学着哥哥喊道:“不报仇不算好看!”妈听了二乖的话倒有些好笑了。王厨子此时正走过,他说:“少爷们,那野猫黑夜不出来的,明儿早上它来了,我替你们狠狠地打它一顿吧。”“那野猫好像有了身子,不要太打狠了,吓吓它就算了。”妈低声吩咐厨子。大乖听见了妈的话,还是气呼呼地说:“谁叫它吃了我们的八哥,打死它,要它偿命。”“打死它才”二乖想照哥哥的话亦喊一下,无奈不清楚底下说什么了。他也挽起袖子,露出肥短的胳臂,圆睁着泪还未干的小眼。第二天太阳还没出,大乖就醒了,想起了打猫的事,就喊弟弟:“快起,快起,二乖,起来打猫去。”二乖给哥哥着急声调惊醒,急忙坐起来,拿手揉开眼。然后两个人都提了毛掸子,拉了袍子,嘴里喊着报仇,跳着出去。这是刚刚天亮了不久,后院地上的草还带着露珠儿,沾湿了这小英雄的鞋袜了。树枝上小麻雀三三五五地吵闹着飞上飞下地玩,近窗户的一棵丁香满满开了花,香得透鼻子,温和的日光铺在西边的白粉墙上。二乖跷高脚摘了一枝丁香花,插在右耳朵上,看见地上的小麻雀吱喳叫唤,跳跃着走,很是好玩的样子,他就学它们,嘴里也哼哼着歌唱,毛掸子也掷掉了。二乖一会儿就忘掉为什么事来后院的了。他蹓达到有太阳的墙边,忽然看见装碎纸的破木箱里,有两个白色的小脑袋一高一低动着,接着咪噢咪噢地娇声叫唤,他就赶紧跑近前看去。原来箱里藏着一堆小猫儿,小得同过年时候妈妈捏的面老鼠一样,小脑袋也是面团一样滚圆得可爱,小红鼻子同叫唤时一张一闭的小扁嘴,太好玩了。二乖高兴得要叫起来。“哥哥,你快来看看,这小东西多好玩!”二乖忽然想起来叫道,一回头哥哥正跑进后院来了。哥哥赶紧过去同弟弟在木箱子前面看,同二乖一样用手摸那小猫,学它们叫唤,看大猫喂小猫奶吃,眼睛转也不转一下。“它们多么可怜,连褥子都没有,躺在破纸的上面,一定很冷吧。”大乖说,接着出主意道,“我们一会儿跟妈妈要些棉花同它们垫一个窝儿,把饭厅的盛酒箱子弄出来,同它做两间房子,让大猫住一间,小猫在一间,像妈妈同我们一样。”“哥哥,你瞧它跟它妈一个样子。这小脑袋多好玩!”弟弟说着,又伸出方才收了的手抱起那只小黑猫。(有删改)8.小哥儿俩是在什么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请简要分析。(6分)答:_解析:“家庭环境”应该包括家里的经济状况、文化氛围、家庭成员的组成及之间的关系等方面。文中的家庭有花园,有厨子等,可见经济状况良好。家中有书房,父亲带孩子看戏,可见文化氛围浓厚。母亲给孩子卷春卷,尊重孩子做的决定;兄弟间有共同的爱好,而且彼此友好;主仆间关系也很融洽,可见整个家庭的人际关系是融洽的。从这些方面归纳出答案。答案:经济状况良好:家有厨子和花园等。文化氛围浓厚:家有书房,经常看戏,注重教育等。人际关系和谐:尊重孩子,兄弟友爱,主仆融洽等。9.分析小说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对情节发展的作用。(7分)答:_解析:小说中的景物描写属于环境描写,作用一般从营造氛围、对人物的影响、伏笔照应等方面考虑。从画线部分的前文看,小哥儿俩是怒气冲冲要去找野猫报仇的,但是丁香花、小麻雀引发了二乖的兴趣,才有了二乖溜达到墙边,看见破木箱,发现小猫以及小哥儿俩一起看小猫的情节,这时候他们已经高兴得忘了报仇的事了。可见,鸟语花香的景物描写营造了生机勃勃的氛围,为人物的兴趣转移和情绪变化作了铺垫。注意作答时结合具体情节概述。答案:鸟语花香与温暖的阳光,营造了充满生机的氛围,为人物的兴趣转移和情绪变化作铺垫;“日光”“西边的白粉墙”等描写,为二乖在墙边发现小猫埋下伏笔。10.二乖的天真可爱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7分)答:_解析:分析人物形象要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从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联系情节加以概括。看见八哥,“二乖的嘴总没有闭上,他的小腮显得更加饱满”。八哥被野猫吃了,哥哥要报仇,二乖“也挽起袖子,露出肥短的胳臂,圆睁着泪还未干的小眼”。去后院找野猫报仇,发现破木箱,看见破木箱里有两个小脑袋便好奇地赶紧跑近前看去,“高兴得要叫起来”。抓住这些句子不难概括出二乖的形象特点。答案:外貌憨态可掬;言行稚拙,爱模仿;情感表达率真;注意力易转移;喜爱小动物,好奇心强。11.小说叙述了小哥儿俩的日常故事,请探究作者在其中所寄寓的情感态度。(7分)答:_解析:小说中作者的情感往往隐藏在故事和人物背后,需要读者调动个人的情绪和感觉,透过字里行间去揣摩和把握。主要看作者关注什么,选取什么内容;突出什么,在哪方面着墨较多,描写了哪些细节等。标题“小哥儿俩”,轻松快乐,暗含作者对童真童趣的喜爱。文中对大乖二乖的动作、语言等描写细致逼真,二人可爱的形象在读者眼前活灵活现,这表现了作者对儿童成长的关注。作者对“妈”的着墨虽然不多,但都是在关键处,如“那野猫好像有了身子,不要太打狠了”,大乖二乖的快乐成长与母亲的关爱是分不开的,这些反映了作者对母爱的颂扬。文中爸爸、叔叔、妈、厨子,大家都是善良和蔼的,他们共同为孩子创造了快乐温馨的成长环境。通篇来看,作者对家庭琐事的叙述流露着脉脉的温情,这表达了作者对和谐家庭氛围的赞许和对善良人性的礼赞。答案:对童真童趣的欣赏;对儿童成长的关注;对母爱的颂扬;对和谐家庭氛围的赞许;对善良人性的礼赞。三、创新语用(25分)12阅读下面的问卷调查统计表,根据其中反映的情况,补充下面文段中空缺的内容(不得出现数字),使上下文语意连贯。(8分)(1)您希望开设礼仪教育的课程吗?选项学生市民A19.08%11.90%B68.79%59.52%C5.20%5.95%D6.94%22.62%A.非常希望B希望C不希望 D无所谓(2)您认为礼仪教育的承担者应该是(多项选择)选项学生市民A20.23%22.62%B9.83%15.48%C8.67%13.10%D65.32%58.33%A.家庭 B学校C社会 D以上都是调查显示,学生与市民对礼仪教育的认识有诸多相同之处。在是否希望开设礼仪教育课程的问题上,学生与市民中_。在礼仪教育承担者的问题上,学生与市民中_;同时也都认为家庭、学校、社会三者之间,家庭是最重要的礼仪教育承担者,然后依次为学校和社会。但学生与市民的认识也存在差异,例如对礼仪教育的需求,_。解析:这类题目解答时一定要兼顾表格中的各个要素。首先要读清图表的标题注释,明确调查对象、调查内容,然后分析数据变化,最后根据题目要求进行总结推断得出结论。注意,图表类题目解答时用词一定要准确。做表格类图文转换题,要认真读表,全面准确捕捉信息是关键。对表格的阅读不仅要从左到右,还要从上到下,通过对数据的对比了解变化趋势。分析出有关材料的内在联系,再归纳概括为一个结论,也就符合简答要求了。图文转换题解题的基本流程:图表(源信息)观察认读分析理解归纳概括文字表达。要综合分析三个角度:横向角度、纵向角度、斜向角度(主要是数据变化)。答案:多数希望开设礼仪教育课程;多数认为礼仪教育的责任应由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承担;学生比市民更加强烈。13以红高粱檀香刑透明的红萝卜生死疲劳等作品享誉世界的中国作家莫言,获得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中学文学社准备举办“莫言作品读书报告会”,请你拟一句活动海报的宣传语。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30个字。(8分)答:_解析:解答此题要联系莫言的创作风格、作品题材特点、获得的荣誉等,表达出对其作品的欣赏和对参加报告会的期待,并注意使用修辞手法和字数的要求。答案:(示例)领略魔幻现实主义风采,聆听中国乡村风情的绝唱。1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9分)读书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记住书中的内容吗?答案是否定的。_。记忆型阅读是我们缺乏想象力的根源之一,因为它容易导致盲从书本知识,从而失去质疑精神。批判型阅读是一种创造性阅读,它不追求_,而主张激发想象力和灵感,带着自己的思考,让自己变得更有思想。能通过阅读提出有价值的问题,_。通过分析根源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这在泛阅读日益普遍的时候更显得难能可贵。解析:应该是一个总括性句子。结合下文介绍的“记忆型阅读和批判型阅读”两种阅读类型,可以推断此句应该是总说阅读的类型。是针对上一句中的“记忆型阅读”的主要特点“盲从书本知识”来说的。结合上下文,上句说的是“质疑”,下句说的是“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那么这一空肯定与“问题”有关。答案:(示例)阅读有记忆型和批判型之分简单的、机械的知识记忆通过质疑找出问题的根源四、写作(60分)15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去追一匹马,用追马的时间种草,待到春暖花开时,会有一群骏马任你挑选;不要去刻意讨好一个人,用讨好别人的时间,提升自己的能力,会有一大批的朋友与你同行。所以,丰富自己比取悦别人更有力量。这段话曾被当作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时的感言被大量转载。尽管后来证明这是一段山寨感言,但仍然有大批网友点赞。请谈一谈你对这段话或这件事的理解或看法。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写作提示本题是一则材料作文,对于材料作文,考生写作时应全面理解材料,真正吃透材料,选好角度,确立一个具有相当新意、深意的观点,才能胜出。在平时复习中要注意积累各类型材料作文的特点及审题立意的方法,熟练掌握并使用“主旨领悟法”“关键把握法”“由果溯因法”“舍次求主法”“寓意揭示法”“细节切入法”“多向发散法”等审题立意、提炼观点的技巧。首先来看本题所给材料的第一段话,可用“关键把握法”来审题立意,其关键句就是“丰富自己比取悦他人更有力量”,据此可以确定立意角度为“丰富自己”“提升自己”“充实自己”等;还可以用“由果溯因”法来审题,为什么“待到春暖花开时,会有一群骏马任你挑选”?“待到时机成熟时,会有一大批的朋友与你同行”?因为“用追马的时间种草”“用讨好别人的时间,提升自己的能力”,把功夫花在了实干上,花在了提升自己上,所以才能等到时机成熟,取得了最终的成功,据此可立意为“实干才能成功”“提升自己”“机遇垂青有准备的头脑”等。再从“山寨感言”事件来看,可用“由果溯因”法来审题。为什么人们已经知道此感言为山寨版,仍然点赞?一个原因就是人们注重的是这段话本身的含意,因为这段话传递出的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引起了广大网友的共鸣,网友点赞表明大家不是注重其是否是名人言论,由此可立意为“透过现象看实质”“人们渴望正能量”等。还可以用“细节切入法”来审题,网友没有辨别清楚感言的真伪就“大量转载”,缺乏对网络信息的基本辨识能力,由此可立意为“辨别真伪纯洁网络”,“网络时代勿盲从”等。文体上看,本题文体不限,考生可以根据自己平时复习的情况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来写,注意记叙文要以情动人,议论文要观点鲜明,论据典型,论证有力。整个事件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绿色建筑土建工程承包合作协议
- 2025年度制造业短期生产线操作人员劳务派遣合同
- 2025聘请全职律师合同范本
- 红酒柜知识培训课件
- 红酒基本知识培训内容
- 语文知识书籍培训课件
- 红茶品鉴培训课件
- 2025年租车服务免责合同协议书
- 2025年劳动合同法实践:员工擅自解约公司有权提起劳动仲裁
- 生产流程标准化操作指南
- 砍树 栽树劳务合同范本
- 避免车祸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胸腰椎压缩骨折课件
- 音乐课简谱教学课件
- 2025年放射工作人员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2026学年统编版(2024)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中小学教师中高级职称答辩备考试题及答案(50题)
- 剖析我国公立医院管理体制:问题洞察与改革路径探究
- 2025年法院书记员招聘考试笔试试题附答案
-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警示教育
- 医务人员艾滋病知识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