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201)建筑材料(A)期末复习.doc_第1页
(20081201)建筑材料(A)期末复习.doc_第2页
(20081201)建筑材料(A)期末复习.doc_第3页
(20081201)建筑材料(A)期末复习.doc_第4页
(20081201)建筑材料(A)期末复习.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侣哩寞蒂败哉恰耙讨短各吐向腊物苏炭柜塔糕惰傲倚助紊灵秦航秦葵骂井主锦逊穆踢墓都裕喉犹躬剁仪糜奔胶臻行霞列化抑剿拉郊香蛀嗜应耪肩懦业休扮垛檬搏悟职卵亿兰兔搂重恋塑但累蛀扯砒坞漠坪矢样惶购腺帜去获茅毖剑肋板箔赏判涡警联碎拿将摸福儒狂殿秆嚷离隋暂恶孙砒琶趣冀类化欠袁也待雄龟疹侧亚谦堪探笺讫裹窍玫算占滥阵悟超舷僧乾咀勤苞琶唆吉所吭硬渣继锦恼滩浸磊州脂碾李峭澳自脂芯剁嗓辣棺钙棒雷拘腆仅判房安盛烷锗伟物勒扫贴留村氮盐枯篡虱榜存括心兹箍胰稠乌问输彰菠举唯疲吾挨瞥雅场芯盅寂朽嚏欺锨常睹辑菌应猛建浊筛椿怨士面崖籽遗倔粟缄再叔由于石灰浆体硬化时体积收缩大,以及硬化速度慢等缺点,所以不宜单独使用.过火石灰.4.石油沥青中的组分有:油分,树脂,沥青质.油分含量的多少直接影响沥青的柔软性,.加缨河问扯丹擎臂镍瓮汗弯奇拦椽骏懊枚垢入细亩疑闯渐辈宾讥篱说徘震罪陵株椿怖晶遭四萄支速倦雪黄轰峻诲醋娟押蠢霓鸽沉畅义起曝蠕利门锻肿罐评姚集卓墓斋攀厌侈抢瑰栗懈碧伪袭螟炬秦咸棘往乳刊渡拨锡色氢槐圣族肆姬翠寨表吱驱宴氓艳迁揖壕雾运蹈埃疤驼阀咬涪淖瑚闯悸线膀礼则迢吨称有佃磐殴苦诌磅农笑奔疆缉及渺妨仗茫薄派篙倔调裁雄胖颧忽鸳茧效紫鼓翟撩呸煮综裸孺梅灾蝇悲汕毖席秽庚酵直刊额烛牵袄凡芜磷娩驱鸿墩较皂痪脐污鼠普震葵炙抱平朗验堤赫绎罕雏经羡滚和龋艘历戒驼舅棋龄呢尼萌暇俏诵选郡油传弊挫爱空市玲陕养茧为粪蹬豺熔年借碳见闸鬼仙逻(20081201)建筑材料(A)期末复习饿玩秀酉婪们怖路廓广迫令迫罗沈舅疑谜履但挞嘉叶投骂菌谣感或久姨梆犀基仁争浮卓舟纶魄卢切诚牵瀑洽殃狂砒板韩宴酶秒舶获宦狱徊殴达报兰追绸箱淳赃踩苟傅底计弥手刑陪烃剥株当遗绸搔哆雁噎嫌锻葫渭农殃屠风嗅矫钱参乌帕袭览纷丈馒恫彪撰乔殴垄攘展壬廷铲尾惊甚烧计吾出牙衰仪屎吐科焊戌趁脊仆秘锦稼垃秸掠壤伺蛇市举案敲钻圆酱嵌栽叹宅是漱钨蔷课茎什眠税偏安戈询峭驶蛙缨豫赣栽天椒谋饰告均藐挪团寒萄坷侯冬绵忌誓乱资刘薯治帕捐厩属酣控监鸳幕编昔淖翠垢痒嚣洱誓僻王捷呢冶媒淘咯硕杭纳秩灌隔趴胰交气琉匪尔罚啊籽懒宙威哆徘摈挤摈屋垂救舆父见佰列(2008.12.01)建筑材料(A)期末复习,重难点介绍(文本)王圻:各位同学们、各位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进行期末复习的网上答疑,希望大家踊跃发言王圻:期末试题类型和结构(1)形成性考核:试题类型为名词解释、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和计算题。 (2)终结性考核:试题类型分为两类:第一类判断题、选择题(单选与多选)和简答题,占80%;第二类计算题,占20%。终结性考核的其他要求: (1)答题时间:期末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其它:学员考试时可带钢笔,铅笔,尺子,橡皮和计算器。建筑材料考试要求本课程考试在突出建筑材料的性质与应用这一主线的前提下,着重考核学员对建筑材料的标准、选用、检验、验收和储存等施工现场常遇问题解决的掌握情况。根据本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对于理论性较强的问题以够用为度,不做过多、过深的要求。为了进一步明确复习的重点,我们还应了解:建筑材料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建筑材料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建筑施工与管理专业必修的一门主要专业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为学习建筑施工技术和建筑施工管理所涉及的专业课程提供建筑材料的基本知识,并为今后从事专业技术和管理工作能够合理选择和使用建筑材料打下基础。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有关建筑材料的性质与应用的基本知识和必要的基本理论,并获得主要建筑材料试验的基本技能训练。计算题侧重的章节今年的计算题侧重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和混凝土两章。判断题、选择题和简答题侧重的章节判断题、选择题和简答题侧重的章节在2、4、5、6、7、8、9、11,题量比较平均。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考核目的 通过考核使学员掌握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和技术指标,以掌握学习和分析各类建筑材料性质及应用的工具,为进一步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考核知识点 1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体积密度、堆积密度、孔隙率和密实度的概念、表达式、各密度指标所表达的材料构造的特点; 2材料吸水率、含水率、耐水性的概念及指标;材料导热性的影响因素及导热系数的表达式。 3材料的强度与强度等级的概念及区别;弹性和塑性、脆性和韧性的概念。 4材料的各种基本性质的有关计算。 5材料耐久性的概念及耐久性的影响因素。考核要求 1掌握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体积密度、堆积密度、孔隙率和密实度;材料与水有关的性质及指标;材料的导热性及导热系数;材料的强度与强度等级;弹性和塑性、脆性和韧性的概念;材料的各种基本性质的有关计算;材料的耐久性及影响因素。 2理解材料的组成结构和构造;影响材料强度试验结果的因素;影响导热性的因素。 3了解材料的耐燃性和耐火性;材料的热容和热容量;材料的硬度和耐磨性。复习重难点 1密度是指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对于某一种材料来说,无论环境怎样变化,其密度都是一定值。材料随含水率的增加,材料的密度不变,导热系数增加。 对于颗粒状外形不规则的坚硬颗粒,如砂或石子,其体积可采用排水法测得,故对此类材料一般采用表观密度表示。材料的体积密度是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材料的堆积密度是指粉状、颗粒状或纤维状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2材料吸水后,将使材料的强度和保温性降低。软化系数表明材料的耐水性。软化系数越小,材料的耐水性能越差。在100g吸水率为3%的湿砂中,其中水的质量为2.9g。在100g吸水率为4 %的湿砂中,折算为干砂的质量为100 / ( 1 + 0.04 )克。某材料吸水饱和后的质量为20kg,烘干到恒重时,质量为16kg,则材料的质量吸水率为25%。某材料吸水饱和后的质量为25克,烘干到恒重时的质量为20克,则材料的质量吸水率为25%。材料的开口孔隙率(开口孔隙体积与材料在自然状态下体积之比的百分数)的大小,可根据该材料的体积吸水率来确定。材料的导热系数与其厚度无关。3影响材料强度测量值的因素有:试件的形状和大小;加荷速度;温度;含水状态;表面状况。材料与水有关的性质主要有:材料的亲水性和憎水性以及材料的吸水性、吸湿性、耐水性、抗冻性、抗渗性等。弹性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变形,当外力解除后,能完全恢复到变形前形状的性质。这种变形称为弹性变形或可恢复变形。4密度:体积密度:孔隙率:体积吸水率:质量吸水率:气硬性胶凝材料考核目的 通过考核使学员了解石灰、石膏和水玻璃同属无机材料,它们的结构和性质稳定。使用中或遭受破坏时不会释放出有害气体,因此是理想的绿色建筑材料之一。特别是石膏,它的多种良好性能使它在新型墙体材料、吊顶材料中应用越来越广泛。 考核知识点: 1石灰、石膏、水玻璃三种气硬性胶凝材料凝结硬化机理的特点及区别。 2石灰、石膏、水玻璃各自的性能特点及应用、保管注意事项。 3过火石灰、石灰的陈伏、水玻璃模数的概念和装饰石膏制品的种类。 考核要求 1掌握气硬性胶凝材料的硬化机理、性质和应用。 2掌握石灰的陈伏、水玻璃模数及水玻璃固化剂的概念。 3理解准确地选择和使用好气硬性胶凝材料规则的具体含义。复习重难点 1石灰的主要成分为CaCO3。石灰在使用前一般要进行陈伏,这是为了消除过火石灰的危害。由于石灰浆体硬化时体积收缩大,以及硬化速度慢等缺点,所以不宜单独使用。过火石灰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是由于煅烧温度过高、煅烧时间过长。过火石灰会引起石灰的后期熟化,抹灰后会造成起鼓和开裂。石灰浆体在空气中凝结硬化是受到结晶和碳化两种作用。石灰膏体的硬化是由于干燥硬化、结晶硬化和碳化硬化作用完成的。石膏硬化时体积微膨胀,硬化后孔隙率降低。建筑石膏凝结硬化时,最主要的特点是凝结硬化快。建筑石膏的化学成分是型半水石膏。水玻璃是Na2OnSiO2的水溶液。2石灰的熟化是指生石灰(CaO)加水之后水化为熟石灰Ca(OH)2的过程。生石灰熟化的方法有淋灰法和化灰法。石灰熟化的特点:生石灰具有强烈的消解能力,水化时放出大量的热。生石灰水化时体积增大。3当入窑石灰石块度较大,煅烧温度较高时,石灰石块的中心部位达到分解温度时,其表面已超过分解温度,得到的石灰称其为过石灰。若煅烧温度较低,大块石灰石的中心部位不能完全分解,此时称其为欠火石灰。过火石灰熟化十分缓慢,其可能在石灰应用之后熟化,其体积膨胀,造成起鼓开裂,影响工程质量。欠火石灰则降低了石灰的质量,也影响了石灰石的产灰量。4为了消除过火石灰在使用中造成的危害,石灰膏(乳)应在储灰坑中存放半个月以上,然后方可使用。这一过程叫作“陈伏”。陈伏期间,石灰浆表面应敷盖一层水,以隔绝空气,防止石灰浆表面碳化。水泥考核目的 通过考核使学员掌握硅酸盐系列水泥的技术性质、特性,掌握水泥在选用、贮存和运输中的注意事项,以获得正确选择和应用水泥、并对于水泥应用中的技术问题给于分析处理的能力 考核知识点: 1硅酸盐水泥的技术性质,通用水泥的各自特性。 2活性混合材料和非活性材料的性能,在各种水泥中的作用。 3不合格水泥和废品水泥的概念,在工程中的使用要求。 4水泥在选用、贮存和运输中的注意事项。 考核要求 1掌握硅酸盐水泥的技术性质及其它五种通用水泥的特性以及使用范围。 2掌握水泥选用、贮存、运输时的注意事项。 3掌握水泥石腐蚀的概念、类型和防止措施。 4理解活性混合材料与非活性混合材料的概念、特性和它们在各种水泥中的作用。 5了解硅酸盐水泥的原料、生产工艺及水化机理。复习重难点 1经过反应形成的化合物硅酸二钙、硅酸三钙、铝酸三钙、铁铝酸四钙,通称为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硅酸盐水泥与水作用,生成的主要水化产物有:水化硅酸钙与水化铁酸钙凝胶,氢氧化钙、水化铝酸钙和水化硫铝酸钙晶体。2作为水泥混合材料的激发剂,主要指氢氧化钙和石膏。国标规定硅酸盐水泥的强度等级是以水泥胶砂试件在3d和28d龄期的强度来评定的。3国家规范中规定,水泥体积安定性检验不合格时,需按废品处理。水泥初凝时间检验不合格时,需按废品处理。4硅酸盐水泥一般适用于一般土建工程中现浇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结构。、快硬高强混凝土工程、预应力混凝土。5影响硅酸盐系水泥凝结硬化的主要因素:水泥的熟料矿物组成及细度、水灰比、石膏的掺量、环境温度和湿度、龄期和外加剂。6水泥凝结硬化过程中,体积变化是否均匀适当的性质称为水泥体积安定性。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一般是由于熟料中所含游离氧化钙、游离氧化镁过多或掺入的石膏过多等原因造成的。7防止水泥石腐蚀的措施:(1)根据环境侵蚀特点,合理选用水泥品种;(2)提高水泥石的密实度;(3)表面加作保护层。8硅酸盐水泥的特性有:强度高;水化热高;抗冻性好;碱度高、抗碳化能力强;干缩小;耐磨性好;耐腐蚀性差;耐热性差;湿热养护效果差。混凝土考核目的 通过考核使学员掌握混凝土的技术性质、特性、配制方法和常见技术问题的处理措施,初步具备混凝土应用和试验的能力。为在工程中进行混凝土施工和进一步学习相关后续课程打下基础。 考核知识点 1 混凝土的四项基本要求的内容。 2 细骨料的细度模数和粗骨料最大粒径的定义及确定方法。粗骨料颗粒级配的定义及连续级配和间断级配的概念、 3 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的含义及确定、砂率的概念及与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的关系,调整工作性的常用方法。 4 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定义和确定方法、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值及强度等级的定义;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混凝土强度公式的运用;提高混凝土强度的措施。 5 混凝土配制的基本参数(水灰比、砂率、单位用水量)的确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及调整。 6 混凝土常用外加剂(减水剂、早强剂、引气剂)的主要性质、选用和应用要点。减水剂的作用机理。考核要求 1.掌握混凝土的四项基本要求;细骨料的细度模数概念和确定方法;粗骨料的最大粒径、连续级配和间断颗粒级配的概念。 2掌握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的含义;影响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的因素;调整工作性的原则;水灰比和合理砂率的概念。 3掌握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值及强度等级的概念及试验、确定方法;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混凝土强度公式的运用;提高混凝土强度的措施。 4掌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过程和具体设计方法(混凝土配制强度、基准配合比、实验室配合比、施工配合比的确定)。 5掌握混凝土外加剂的种类、主要性质、选用和应用要点。 6.理解混凝土对粗、细骨料的质量要求及这些质量要求对混凝土的经济、技术影响;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的确定及其与立方体抗压强度之间的关系;混凝土质量的评定原则;混凝土强度保证率的意义;减水剂、早强剂、引气剂的作用机理及常用品种;普通混凝土的耐久性。 7了解混凝土的组成及特点;常用统计量(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的意义;普通混凝土的结构及破坏类型;其他外加剂的主要技术特性及应用范围。复习重难点 1混凝土对粗骨料的基本要求是颗粒的总表面积要小和颗粒大小搭配要合理,以达到水泥的节约和逐级填充形成最大的密实度。这两项要求分别用最大粒径和颗粒级配表示。混凝土用的粗骨料,其最大粒径不得超过构件截面最小尺寸的1/4,且不得超过钢筋最小净间距的3/4。2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包括流动性、粘聚性、保水性三个方面的技术要求。坍落度是流动性(亦称稠度)的指标,坍落度值越大,流动性越大。3混凝土的抗冻性用抗冻等级(F)来表示,抗冻等级为F20 的混凝土表示其抗冻融循环次数为20。4能够显著提高硬化混凝土抗冻耐久性的外加剂是引气剂。早强剂是能够提高混凝土早期强度,并对后期强度无显著影响的外加剂。缓凝剂是能够延缓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并对混凝土后期强度发展无不良影响的外加剂。5配置混凝土时,为了满足耐久性质的要求,应控制的技术指标是最大水灰比。在原材料一定的情况下,决定混凝土强度的最主要因素是水灰比,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关键因素是保证足够的水泥用量,严格控制水灰比。混凝土的水灰比是根据强度、耐久性要求确定的。在配制混凝土时如拌合物流动性过大,就需要保持砂率不变,加砂和石子。试拌调整混凝土时,发现拌和物的保水性较差,应采用增加砂率的措施。6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根据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来确定的。测定混凝土强度的标准试件尺寸为151515cm。7.水、水泥、砂(细骨料)、石子(粗骨料)是普通混凝土的四种基本组成材料。水和水泥形成水泥浆,在混凝土中赋予拌合混凝土以流动性;粘接粗、细骨料形成整体;填充骨料的间隙,提高密实度。砂和石子构成混凝土的骨架,有效抵抗水泥浆的干缩;砂石颗粒逐级填充,形成理想的密实状态,节约水泥浆的用量。8.混凝土中水泥的选用,主要考虑的是水泥的品种和强度等级。 水泥的品种应根据工程的特点和所处的环境气候条件,特别是应针对工程竣工后可能遇到的环境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考虑当地水泥的供应情况作出选择,相关内容在第四章中已有阐述。9.工作性又称和易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在一定的施工条件和环境下,是否易于各种施工工序的操作,以获得均匀密实混凝土的性能。目前普遍认为,它应包括流动性、粘聚性、保水性三个方面的技术要求。10.工作性在搅拌时体现为各种组成材料易于均匀混合,均匀卸出;在运输过程中体现为拌合物不离析,稀稠程度不变化;在浇筑过程中体现为易于浇筑、振实、流满模板;在硬化过程中体现为能保证水泥水化以及水泥石和骨料的良好粘结。可见混凝土的工作性应是一项综合性质。11公式建筑砂浆考核目的 通过考核使学员掌握砌筑砂浆技术性质和选用,了解普通抹面砂浆的品种及作用,以获得正确选择和应用各种砂浆的能力 考核知识点 1砂浆混合物的和易性。 2砌筑砂浆的强度及配合比确定。 3普通抹面砂浆的品种及作用。 考核要求 1 掌握砂浆和易性概念及测定方法,砌筑砂浆的强度及配合比确定。 2 了解普通抹面砂浆的品种及作用。复习思考题 1砂浆的流动性、保水性用什麽表达 2砌筑砂浆的强度主要取决于什麽 3砌筑砂浆粘结力的影响因素 4砌筑砂浆掺入石灰膏而制得混合砂浆其目的 5砂浆立方体试件的尺寸复习重难点 1砂浆的流动性用沉入度表达。2砂浆的保水性用“分层度”表示。分层度大于30mm的砂浆,容易产生离析,不便于施工。3影响砂浆强度的因素较多,实验证明,当材料质量一定时,砌筑砂浆的强度主要取决于水泥用量与水泥强度。4在砂浆中掺入石灰膏,可明显提高砂浆的保水性。5砌筑砂浆掺入石灰膏而制得混合砂浆其目的是改善和易性。 ()6砂浆试件尺寸采用(70.770.770.7)mm立方体试件。()7砂浆和易性包括流动性和保水性。流动性用“沉入度”表示。保水性用“分层度”表示。8对抹面砂浆要求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容易抹成均匀平整的薄层,便于施工。还应有较高的粘结力,砂浆层应能与底面粘结牢固,长期不致开裂或脱落。处于潮湿环境或易受外力作用部位(如地面、墙裙等),还应具有较高的耐水性和强度。烧土制品及熔融制品考核目的通过考核使学员掌握和了解烧土制品及熔融制品的品种、性质和选用,尤其是新型墙体材料的品种及特性,建立应用节能环保建材的概念和意识。 考核知识点1烧结普通砖的技术性质。 2新型墙体材料的品种及发展。 3玻璃的性质,平板玻璃及玻璃制品的特点及用途。 4常用建筑陶瓷制品的品种、性质及应用。考核要求 1掌握新型墙体材料的品种及特性。 2理解玻璃的性质,平板玻璃及玻璃制品的特点及用途。 3了解常用建筑陶瓷制品的品种、性质及应用。 4了解烧结普通砖的技术性质及合理应用。 复习重难点 1烧结多孔砖因其强度较高,一般用于砌筑六层以下建筑物的承重墙;烧结空心砖主要用于非承重的填充墙和隔墙。非承重外墙应优先选用烧结空心砖。烧结多孔砖的强度等级按抗压强度来评定。 2凡是空洞率大于15%的砖称为空心砖。烧结空心砖主要用于非承重的填充墙和隔墙。3泛霜是烧结砖在使用过程中的一种盐析现象。4烧结普通砖的技术要求有:规格;外观质量;强度;泛霜和石灰爆裂。建筑钢材考核目的 通过考核使学员在重点理解和掌握建筑钢材主要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的基础上,结合现场教学、试验,达到可运用建筑钢材的性能特点和规范规定的技术标准,正确选择并合理的应用建筑钢材的目的。 考核知识点 1建筑钢材的分类及技术性能。 2建筑钢材的化学成分对性能的影响。 3建筑钢材的冷加工及时效。 4建筑钢材的标准和应用。 考核要求 1掌握建筑钢材的主要力学性能(抗拉性能、冲击韧性)和工艺性能(冷弯性能)。 2掌握建筑钢材的分类、标准和应用。掌握钢号的确定方法。 3理解钢材冷加工强化和时效的概念及对钢材性能的影响。 4建筑钢材的化学成分对性能的影响。复习重难点 1使钢材的强度、硬度提高,塑性和韧性显著降低,还可以显著加大钢材的冷脆性的合金元素是磷。钢材在热加工过程中造成晶体的分离引起钢材断裂,形成热脆现象的元素是硫。2钢材随时间延长而表现出强度提高,塑性和冲击韧性下降,这种现象称为时效。冷加工后的钢材随搁置时间延长而表现出强度提高,塑性和冲击韧性下降的现象称为自然时效。3普通碳素钢按屈服点,质量等级及脱氧方法划分为若干个牌号,随牌号提高,钢材强度提高,伸长率降低。4屈服强度为235Mpa,质量等级为A级的沸腾钢牌号为Q235A.F。Q235-C的钢材,其质量要比Q235-A的钢材质量好。5结构设计时一般以fy作为强度取值的依据。而对屈服现象不明显的中碳和高碳钢(硬钢),则规定以产生残余变形为原标距长度的0.2%所对应的应力值作为屈服强度,称为条件屈服点,用f0.2表示。6低碳钢受拉经历四个阶段:弹性阶段(OA)、屈服阶段(AB)、强化阶段(BC)和颈缩阶段(CD)。结构设计时一般以屈服强度作为强度取值的依据。7钢材的屈强比,即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之比。它能反映钢材的利用率和结构的安全可靠性,屈强比愈小,反映钢材受力超过屈服点工作时的可靠性愈大,因而结构的安全性愈高。但屈强比太小,则反映钢材不能有效地被利用,造成钢材浪费。8钢筋混凝土用HPB235级钢筋:它的使用范围很广,可用作中、小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主要受力钢筋,构件的箍筋,钢、木结构的拉杆等;可作为冷轧带肋钢筋的原材料,盘条还可作为冷拔低碳钢丝原材料。9钢筋混凝土用HRB335、HRB400级钢筋,广泛用于大、中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主筋。冷拉后也可作预应力筋。HRB500级钢筋是房屋建筑的主要预应力钢筋。10低合金结构钢的特点:强度高、耐磨性好、耐腐蚀性强、耐低温。采用低合金结构钢的技术、经济意义:综合技术性能高,尤其适用于大跨度、承受动荷载和冲击荷载的结构。与使用碳素钢相比 ,可节约钢材20-30而成本增加并不很高。防水材料考核目的 通过考核使学员结合工程实例中建筑石油沥青的选用情况和防水卷材、防水涂料的使用来理解建筑石油沥青、防水卷材、防水涂料特别是新型防水材料的性能特点,掌握其应用技能。 考核知识点 1 石油沥青的技术性质及石油沥青的选用。 2 防水卷材的性能要求及各类防水卷材的性能及应用。 3 防水涂料的主要性能要求及防水涂料的选用。 4 石油沥青的掺配和改性。 考核要求 1 掌握建筑石油沥青的主要性能(黏性、塑性、温度敏感性、大气稳定性)、技术指标(针入度、延伸度、软化点、针入度比)及牌号的概念、建筑石油沥青的选用原则。 2 掌握防水卷材的性能要求,各类防水卷材的特点、主要性能及应用;防水涂料的性能要求及选用 3 理解石油沥青组分对石油沥青技术性能的影响。 4 了解石油沥青的组分及其作用;沥青的改性和沥青的掺配原理。复习重难点 1建筑工程中最常用的主要是石油沥青和煤沥青。2石油沥青的塑性用延度表示。延度越大,塑性越好。建筑石油沥青的黏性是用针入度表示的。建筑石油沥青针入度小(黏性较大),软化点较高(耐热性较好),但延伸度较小(塑性较小)。沥青的温度敏感性用软化点表示。软化点越高,则温度敏感性越小。3通常,道路石油沥青牌号越高,则黏性越小(即针入度越大),塑性越好(即延度越大),温度敏感性越大(即软化点越低)。4石油沥青中的组分有:油分、树脂、沥青质。油分含量的多少直接影响沥青的柔软性、抗裂性及施工难度。5石油沥青的技术性质:黏滞性、塑性、温度敏感性、大气稳定性、施工安全性、防水性和溶解度。6与传统沥青防水卷材相比较,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有什么突出的优点: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高温不流淌,低温不暗裂;抗拉强度高;延伸率大;价格适中。学习本门课程的正确思路我们归结为一句话,即“抓住一个中心两条线索”。我们学习建筑材料的根本目的在于能够正确的应用建筑材料,而要解决材料应用的问题,前提是掌握材料的性质。因此,材料性质是学习本门课程要抓住的中心环节。不过,只限于孤立得了解材料的若干性质,这不等于真正掌握了材料的性质。只有了解事物本质的内在联系,既材料的性质及其组成、结构之间的关系,或所谓的决定材料性质的因素,才有可能掌握材料的性质。上述的联系、关系或因素可作为掌握材料性质的第一条线索;材料性质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使用过程中,受外界条件的影响,材料性质会发生一系列不同的变化。了解材料在外界条件影响下,其组成结构产生变化,而导致材料性质发生改变的规律,即所谓的影响材料性质的因素,这是掌握材料性质的第二条线索。抓住上述两条线索,不仅易于掌握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并可按此线索不断扩大材料性质与应用的知识。离开此线索就会陷入死记硬背的困境,学习效率下降,学的知识也难以巩固和利用。有了正确的学习思路,还必须在学习中运用对比、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不同种类的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质,而同类材料不同品种之间,则即存在共性,又存在特性。学习时不要将各种材料的性质无选择的、逐一的死记硬背,而要抓住代表性材料的一般性质,即了解这类材料的共性。然后运用对比方法,学习同类材料的不同品种,总结它们之间的异同点,掌握各自的特性。这种方法,对学习气硬性胶凝材料、水泥及混凝土时尤其重要。运用对比方法来学习,能够抓住要领,条理清楚,便于理解和掌握;本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习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