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应学会依法自我保护课件_第1页
青少年应学会依法自我保护课件_第2页
青少年应学会依法自我保护课件_第3页
青少年应学会依法自我保护课件_第4页
青少年应学会依法自我保护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青少年应学会依法自我保护,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讲的主题是青少年应学会依法自我保护,主要有四方面内容: 一、诱惑面前学会拒绝 二、是非面前学会辨别 三、遭遇面前学会机智 四、突发事件面前学会自救互救,一、诱惑面前学会拒绝,据江苏某强制戒毒所调查,因好奇心在不法分子的诱惑下吸毒的青少年占收治戒毒人员的45%,不法分子花言巧语诱骗青少年“毒品并不可怕,吸一、两次不会上瘾”、“吸毒可以治病”、“吸毒可以减肥”、“不要你的钱可以免费尝试”。歌舞厅里,不法分子拿着“摇头丸”诱骗青少年说“这种药非常流行,不是毒品,不会上瘾,吃了你会玩得更开心。”结果一尝上瘾,不可收拾。进而走上吸毒路,为筹资吸毒,走上盗窃、抢劫、杀人的犯罪道路。,网络游戏、网络色情的诱惑更令人触目惊心,致使一些青少年走火入魔,网络成瘾,有学不想上,有书不想读,迷恋网络游戏、沉迷网上色情信息、色情表演,进行网恋、网上结婚,迷茫于虚拟世界。有些青少年为了上网搞钱,走上盗窃、抢劫、诈骗、绑架、杀人等犯罪道路。经统计,我们目前办理的大部分青少年犯罪案件,都与网络诱惑有关。,青少年只有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拒绝各种诱惑,才能预防各种悲剧的发生。那么,怎样在诱惑面前学会拒绝呢? 一是掌握法律武器。 法律是识破诱惑的最好武器。它告诉人们什么行为是受保护的,可以做的,什么是禁止的,不能做的,什么行为是合法的,什么行为是违法的,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如杀人、放火、抢劫、贩毒、诈骗、盗窃等大家都明白是犯罪的,但是有的诱惑是披着“善良”的外衣的。关键的是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如聚众斗殴,有的约人说,走,帮帮我的忙。糊里糊涂跟着走,结果是聚众斗殴,把人打伤,构成了犯罪。如果,你发现真相,应迅速离开,不去参与。,二是提高自控能力。 自控能力,就是控制冲动的能力,按理智判断行事,克服追求一时感情满足的本能愿望。选择法律,就是选择理智。所以说一个人在不良诱惑面前的表现,是对一个人法律意识高低的检验。自控能力,来源于判断能力鉴别能力,它植根于你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所以说,青少年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三是养成良好习惯。 一个良好习惯的养成是要有毅力、有恒心的,付出短期不自在的代价,换取享受长期的更大的报偿。现在是信息时代,不懂电脑,不会利用网络资源就等于瞎子、聋子。因此,我们既要充分利用网络提供的便捷服务,又要认真预防不良信息给我们带来的伤害,养成一个健康的上网习惯,做到上网有目的性、计划性、选择性、警惕性。有些青少年开始可能有点不自在,但慢慢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对其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是大有益处的。,二、是非面前学会辨别,法治从价值意义讲,“是民主、自由、平等、人权、理性、文明、秩序、效益与合理性的完美结合。”法治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衡量社会进步程度的标准,是人类追求的一个理想目标。也是法治社会辨别是非的一个标准。 法治国家里,凡是没有被法律明文禁止的,都是不受惩罚的;每个人只要其行为不侵犯他人的自由和公认的公共利益,就有权利和自由按照自己的意志去活动,对侵犯公民权利和自由的行为,也能得到合理、及时、公正的预防、扼制和处理。可是有些青少年由于法制意识淡薄,自我保护意识差,不依法办事,不分是非曲直,不分青红皂白,不分荣辱界限,盲目跟随、纵容、参与,干出了一些蠢事、傻事、错事。,讲江湖义气,帮友抢手机。17岁的胡某打工中结识一帮朋友,有一朋友需要用钱,即为朋友凑钱,与人合谋抢劫,采用故意撞人的手法以手机被撞坏为由,与团伙成员一起将被害人强行带到附近居民楼楼道内,进行殴打实施抢劫,劫得被害人现金286元和价值764元的手机一部。事后,胡某虽然向公安机关自首,但是胡某等人的行为已构成抢劫罪,受到了法律应有的处罚。,插队埋祸根,打架伤了人。某小学吃午饭排队打饭,是应有的公共秩序。可是六年级一同学插队,另一同学看不惯,提出来,双方发生争吵,当场被老师制止。两人仍不服气,相约饭后一较高下。身边的同学,本该劝阻的,可个别同学竟看热闹不分是非,在一旁鼓动插队的同学说:“打,打不过我帮你!”次日晨到校后,两人要对决“算帐”。身边的同学仍没有劝阻,反而为他们定下打架规则。看热闹帮腔的同学与看不惯的同学展开了对决较量。结果,造成看热闹帮腔的同学右尺桡骨骨折,花去医疗费二万多元。不但伤害了身体,还赔偿了经济损失。法院判决受伤的同学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20%,加害的同学承担主要民事责任60%、学校承担相应民事责任20%。,上述事例,都是不分是非而发生的事。 为了避免类似事情的发生,要教育青少年一定要提高辨别是非能力,注意自我保护。 一是要掌握一个科学思维方法。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力争避免盲目性。思维是智慧的源泉,是理性的使者,是创造的火花,是情感的母亲。既要正面思维,又要反向思维、换位思维,这样才会不做盲目的事,不做糊涂的事,不做违法违纪的事。,二是要把握一个处事标准。筑牢道德防线,坚守法律底线。法律是最底线的道德,道德是最高标准的法律。国家的法律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就是我们辨别是非的标准,处理问题的准则,凡符合法律规定合法的和社会主义道德所要求的就为,反之,则不为。 三是要胸怀一个公平正义的心态。遇事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先入为主,不偏听偏信,客观分析,分清是非。凡处理是非曲直,要坚持公平、公正、正义的原则,不以个人得失为轴心,不做损人利己的事,不做有损国家、集体的事。,三、遭遇面前学会机智,未成年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往往是一些不法分子的侵害对象,或者被不法分子作为侵害他人的砝码。因此未成年人时有遭受不法分子的各种侵害,如遭受性侵害、或遭受抢劫、或遭受劫持人质等。面对这些突如其来的侵害,如何沉着应对,以智取胜,既保护自己,又打击犯罪,是青少年最需要研究的实际问题。,青少年在与不法分子作斗争中,有许多智斗取胜的事例: 目睹老太被盗,认母吓走小偷。一天,一女孩行走在路上,忽然发现3个小偷跟踪一位烧香的老太太准备行窃。这位女孩走在后面,看见小偷在吊钱,她心想,与3个小偷硬斗,可能会受到人身伤害,要斗、必须智斗。于是当看到那个小偷把手伸进老太太包里时,立时冲上前喊一声:“妈!”既提醒了老太太,又吓退了小偷。随后,老太太检查自己的包包,发现包的最外面一层和中间的拉练已打开,还好旁边装钱包的拉练没有拉开,钱包里有700多元钱。,遭绑架巧周旋,提线索擒绑匪。一天早上6点10分,15岁的初二男生与往常一样步行上学,路上被两名绑匪绑架。遭绑架后,处于弱势的小男生,第一反应是,不能抗争,否则生命就有危险。于是,他很配合绑匪,安静地坐在摩托车上,他利用乘头盔摘下的一瞬间看清周围的状况。夜里在关押地点,他乘绑匪酣声大作时,又努力把蒙住眼睛的黑布挪了挪,看到了周围的情况,还听到了附近有许多鸭叫声音。警方接报警后,在确保人质安全的情况下进行引救。绑匪拿到勒索的五万元后,放了小男生后潜逃。由于小男生向警方详细提供了绑匪的体貌特征、关押地点环境等线索,警方48小时侦破此案,捉拿了绑匪。,三男子凌晨打劫单身青年,女友悄录抢劫对话全过程,从向警方报案到抓获犯罪分子前后仅1小时。2008年4月10日凌晨,受害人黄某从网吧上网后回家,自行车坏了,于是边推行边给女友打电话聊天。忽然,从他身后窜出3个20岁左右的小青年,将他团团围住。黄某意识到自己遇到了打劫,他悄悄将保持着通话状态的手机切换成了免提格式,电话另一头的女友也意识到黄某遇到麻烦了,立刻打开了同步录音。机智的受害人女友利用手机录下了抢劫犯罪的全过程,帮助民警迅速破案。,但是,也有一些青少年缺乏自我保护意识,遭受强暴,既不勇斗,又不善斗,使犯罪分子更加嚣张,连续遭受侵害,有的事例令人深思:,错失报警、自救良机,最终遭遇不幸。一天晚上8点多钟,学校晚自修后,一16岁初中女生和4名女生结伴回家,路过一公园门口,被3名骑摩托车的男青年抓住,她既没有叫喊也没有反抗。她的同学也没有在第一时间报警,而是把电话打给她所谓的男朋友,对方敷衍几句便挂了电话。后来,同学们放心不下,一起到公园里寻找,不见她的踪影,这时她们预感到问题严重,于是报告了老师和家长,经多方寻找无着,才去报警,此时已是23点39分,离女生被劫持已过去3个半小时。,该女生被抓后,3个男青年带着她在公园里逛一圈后,觉得公园里人太多,就连推带搡将她抱上摩托车,开出域区,路上摩托车坏了,2名男青年留下修车,1名男青年拦一辆人力三轮车与她先走。此时,她完全可以把握机会向三轮车夫求救,但她没有。她被3个男青年“囚禁”了几个小时,她提出“时间太晚了,要给家里打个电话。”3人同意了她的要求,陪她到附近小卖部打电话。这时候,她仍然没有向小卖部店主暗示自己的处境,也没有给家人打电话,而是把电话打给了自己所谓的男朋友。就这样,她错过了一次又一次报警和自救的机会,最终遭遇不幸。,这些都说明青少年自我保护能力的重要性,青少年只有充分利用自己的力量、社会的力量和法律的力量,才能保护好自己。在遭遇侵害时,勇敢、沉着应对,保护自己。,一是当不法分子尾追、跟踪或与你搭讪时,用沉着应对,善于用言语、托辞与对方周旋,采取“缓兵之计”或“金蝉脱壳计”。设法摆脱可能带来的威胁,或者说:“有人来接我啦!”或者改变行走方向,向闹市区人员往来较多的地方走,或设法将不法分子引入距公安机关较近的地方寻求保护。 二是当遇到违法犯罪分子威胁时,视情况采取对策,力量对比悬殊时,一般不要直面发生冲突,努力寻求既保护生命安全,又打击犯罪分子嚣张气焰的方法,或者采取暂时妥协法,暂时的妥协是保护自己的最好办法。但这仅仅是“暂时”,是为了寻求有利时机打击犯罪。,三是当初次遭受不法侵害后,要尽量记住犯罪分子的体貌特征,或者划伤作案分子的脸部,或者拉下一粒纽扣等留下印记和物证,并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告诉家长或老师,决不要保持沉默。 四是平时要提高警惕,注意防范。上学、放学不要走偏僻的地方,最好同学结伴同行,相互关照,相互帮助,防范途中遭遇侵害。 五是远离诱发犯罪的高发地。未成年人要自觉不进营业性歌厅、游戏室、网吧等场所,远离它,既可以保护自己,防止被侵害。又可以防止自己被腐蚀,走入歧途。,四、突发事件面前学会自救互救,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祸福旦夕。人生路上,不遇到突发事件是不可能的,只是多少大小不同而已。有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海啸、台风、冰雪、雷电、泥石流、山体滑坡等;有疾病灾害如非典、禽流感、鼠疫等;有事故灾害如车祸、火灾、中毒、矿难、环境污染等;有战争、恐怖活动灾害等。当这些突如其来的灾难降临时,有有忧患意识与无忧患意识不一样,有预防知识与无预防知识不一样,有应急预案与无应急预案不一样,有物质储备与无物质储备不一样,有自救、互救知识与无自救、互救知识不一样。但是,突发事件往往是难以预测的,来的突然,往往使人措手不及。此时此刻,自救、互救比什么都重要,时间就是生命,青少年学会自救互救尤为重要。凡是能自救、互救的一定要行动起来,实行自救、互救。,只有提高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才能战胜突如其来的各种灾难,将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一是提升能力。 能力从何而来?从学习中来。知识是能力的源泉,学习是取得知识的重要手段。所以说,提升能力,最好的办法是学习、学习、还是学习。要学习各种预防灾难的知识,要学习自救、互救的急救知识。知识别人是无可替代的,只有自己学到手,才是自己的。平时,有了知识储备,急时就能用得上。,二是妥善应对。 当突发事件降临时,如果我们具有镇定、坚强、勇敢精神,又掌握应对各种灾难的知识,加之,平时注意积累生活经验,就会遇难不慌,沉着应对,急中生智,战胜灾难,保护自己。不论是应对自然灾害,还是应对战争带来的灾难等这方面都有许多经验,可以学习,可以借鉴,不断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三是寻求帮助。 青少年年轻阅历浅,生活历练短,未成年人又处于长身体时期,体单力薄,且每个人的能力也是有限的,遇到危险时,一定要知道求救。要教育青少年千万不要遇到危险呆眼看,或盲目抢救,或放下伙伴走开,要呼救,要求救,这是未成年人保护自己的最好方法。以往曾经在游泳中发生过的,有的同学约同伴一起去游泳,发生溺水现象,自己无力救助,又不知道求救,或不顾自己的水性能力盲目救助,结果两人同时淹亡。也有的同学见同伴发生溺水现象,自己无力抢救,既不呼救,又不报警,自己悄悄地走了,失去抢救时机,结果造成不该发生的悲剧。,四是保持清醒。 如遇到重大交通事故,面对重大伤亡,有的人懵了,不知所措。此时此刻一定要镇定、要冷静,要千方百计设法报警,并展开积极的自救、互救,力求将伤害损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