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县中医医院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doc_第1页
无为县中医医院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doc_第2页
无为县中医医院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doc_第3页
无为县中医医院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doc_第4页
无为县中医医院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无中医院字(2012)124号无为县中医医院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为提高科室工作质量,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使临床医生能及时掌握病人情况,并提出处理意见,特制订危急值报告制度。一、危急值定义指当这种检查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临床医生需要及时得到检查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就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机会。二、涉及科室必须要使全科人员了解本科“危急值”的项目。发现“危急值”及时通知开单医生。科室要有登记制度,建立登记本。登记内容必须要有接单时间、检查结果时间,报告时间、报告人、接报告人(医、护)、联系方式(号码)等。三、对不按程序及时上报造成后果的,追究当事人责任,医疗质量管理科定期常规检查登记内容。并作为医疗质量考核内容。四、“危急值”报告工作流程1、医技科室工作人员发现危急值情况时,检查(验)者首先要确认仪器、设备和检查过程是否正常,操作是否正确;核查检验标本是否有错;检验项目质控、定标、试剂是否正常;仪器传输是否有误。2、医技科室工作人员在确认检查(验)过程各环节无异常的情况下,属门诊病人的立即电话通知开单医生,属病区医生需立即将危急值电话通知所在病区的医生和护士,并形成记录(包括报告时间和报告人)。3、临床科室人员和护士是危急值的确认和处理者。当班护士发现危急值警报后,应立即通知主管医生或值班医生进行处理。4、主管医生或值班医生如果认为该结果与患者的临床病情不相符,应进一步对病人进行检查;必要时,应重新留取标本送检进行复查。若该结果与临床相符,应在30分钟内结合临床情况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同时及时报告上级医师或科主任。5、主管医生或值班医生需6小时内在病程中记录接收到的“危急值”报告结果和所采取的相关诊疗措施。五、质控与考核医技科室如未及时确认危急值和向临床科室报告,则认为该科室或检验者存在管理质量缺陷,由此引发的相关责任由检查科室承担;临床科室在接到危急值报告后,未及时确认和处理,将承担相应责任。六、危急值的定义进行不定期维护:(1)临床科室如对危急值标准有修改要求,或申请新增危急值项目,请将要求书面成文。科主任签字后交医技科室修改。(2)医技科室按临床要求进行修改,并将申请保留。(3)如遇科室间标准、要求不统一,提交医务科协商解决。附:“危急值”项目及报告范围二0一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发:相关科室 “危急值”项目及报告范围(一)心电检查“危急值”报告范围:1、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急性发展期)。2、急性心肌缺血。3、各种严重心率失常3.1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3.2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3.3高、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3.4病窦综合症(心室率35次/分钟)。3.5快速心房纤颤(心室率150次/分钟)3.6心室扑动,心室颤动。4、动态心电图出现窦性停搏3秒或多次2秒者;高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或室速5秒者。(二)放射检查“危急值” 报告范围:1、在放射科检查过程中出现呼吸、心跳骤停者,即刻抢救并报告临床科室;2、急性脑出血,经头颅CT发现的;3、脑疝; 4、大量张力性气胸;5、血气胸;6、支气管异物;7、大面积急性肺栓塞;8、大量心包积液;9、夹层动脉瘤、胸腹主动脉瘤;10、消化道穿孔;11、腹部实质性脏器破裂大出血;12、颈、胸椎椎体爆裂性骨折、椎管占位截瘫;13、可能危及生命的全身多处、多发骨折。(三)超声影像科“危急值” 报告范围:1、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近段大动脉造成真腔狭窄的);2、大量心包积液;3、股静脉及近心段大静脉血栓形成;4、外周动脉主干血栓形成(动脉闭塞的);5、腹腔内、胸腔内出血(中等量以上或疑有活动性出血的)6、气胸(四)实验室危急值报告范围:项目名称英文缩写单位低值高值备注白细胞计数WBC109/L2.530静脉血、末梢血血小板计数PLT109/L30静脉血、末梢血血红蛋白Hbg/L50200静脉血、末梢血血球压积Hct%1560静脉血、末梢血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秒60抗凝治疗时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秒70静脉血纤维蛋白原Fgg/L18血浆血糖BSmmol/L2.222.2血清血钾Kmmol/L2.86.2血清血钠NAmmol/L120160血清血钙Cammol/L1.753.5血清胆红素STBumol/L307.8血清(新生儿)血氨NH3umol/L176血清尿素BUNmmol/L35.7血清肌酐Crumol/L530血清血乳酸LACmmol/L5血清淀粉酶AMYU/L正常参考值上限3倍以上血清白蛋白ALBg/L10100血清肌酸肌酶CKU/L500血清肌酸肌酶同工酶CKMBU/L80血清肌钙蛋白CTnlng/L1血清肌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