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有规则行为习惯的培养.doc_第1页
幼儿有规则行为习惯的培养.doc_第2页
幼儿有规则行为习惯的培养.doc_第3页
幼儿有规则行为习惯的培养.doc_第4页
幼儿有规则行为习惯的培养.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甘肃联合大学学生毕业论文题 目: 幼儿有规则行为习惯的培养 作 者: 张云珍 指导老师: 傅 涛 师 范 学院 教 育 系 学前教育 专业 10 级 三 年制 学前教育 班 2013 年 4 月 8 日幼儿有规则行为习惯的培养【摘 要】幼儿期是幼儿规则行为习惯培养的关键期。但是,幼儿年龄比较小,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在对“长安镇爱迪幼儿园”的32名幼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的过程中发现:幼儿在家里的表现与在幼儿园的表现是不一样的;幼儿园里老师对幼儿的行为习惯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可家长却没有。所以在日常教育中,老师和家长应该积极引导幼儿培养良好的规则行为习惯。笔者建议可以通过使幼儿认识到遵守规则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进行持之以恒的练习来反复强化以及家园合作这些方法对幼儿进行规则行为习惯的培养,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幼儿 行为习惯培养 途径规则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必须遵守的科学的、合理的行为规范和准则。有规则的行为也是个体立足于社会的基本条件。但是对于幼儿来说,他们还不能自觉地遵守这些规则来满足社会的要求。因此,教师就要根据幼儿的行为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策略,帮助幼儿培养有规则的行为习惯。 2012年10月,在实习单位“长安镇爱迪幼儿园”参加了课题为培养幼儿遵守规则行为习惯的实践与研究的活动,通过参与课题的实践研究,在培养幼儿的规则行为习惯方面,做了以下工作:一、幼儿在规则行为意识方面的发展现状(一)发展现状笔者对中(二)班的32名幼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内容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展开:幼儿在家里是否会主动向他人问好;是否讲卫生;是否会爱护花草树木、玩具;是否会自己收拾学习用品、玩具;能否专心完成一件事;是否按正常作息时间睡觉、起床、帮助大人做家务;有、无“自我中心”现象等。最后统计结果发现:认为幼儿在家有不良行为习惯(不按时吃饭、睡觉;抢玩具等)的占总人数的71.4%,认为幼儿以“自我为中心”的占总人数的88.9%,认为幼儿爱护花草树木的占总人数的90.1%,爱护玩具、学具的仅占总人数的62.7%。(二)分析与发现1.分析幼儿在家里时普遍存在着不良的行为习惯:如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较严重;幼儿对待家人或客人没有礼貌;看电视的时间太长,不爱劳动;事事以“我”为中心,也不会考关心他;与同伴经常争抢玩具、玩了玩具后也不自己收拾等。2.发现(1)幼儿在家里的表现与在幼儿园的表现不一样在对32名幼儿家长调查的过程中发现,有三分之二的幼儿在幼儿园培养的好习惯回家后就忘记了,尤其是在星期一上课和进餐的时候表现最突出。如:胡静怡小朋友,在幼儿园里,每次吃完饭后,不仅将自己的碗勺收拾好,而且经常帮助梁义方、陈文杰等年龄较小的小朋友放碗、擦桌子。可是她妈妈对我说,她在家里吃完饭从不擦桌子,玩了玩具自己是不收拾的。(2)幼儿园里老师对幼儿的行为习惯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可家长却没有,具体表现为:早晨幼儿来园见到老师要说“老师早上好”,下午离园时和老师说“再见”;课堂上,要求幼儿小手放膝盖,回答问题要举手;不在幼儿园里面乱跑打闹,不玩危险的游戏;不攀折花草树木,不乱扔垃圾,和小朋友友好相处等。对于这些要求在老师的督促和指导下,幼儿每天坚持去做。时间久了,便逐渐形成了习惯。回到家里,孩子成了掌上明珠,家长娇宠惯纵,迁就忍让,或是过分的溺爱,使得幼儿在幼儿园里养成的良好习惯半途而废,也加大了教师培养幼儿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难度。所以,幼儿有规则行为习惯的培养仅靠幼儿园是远远不够的,家长也应该有严格的要求。二、幼儿有规则行为习惯培养的建议笔者通过参与课题研究以及对幼儿家长的问卷调查发现, 幼儿规则行为习惯的培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此,提出了以下几点培养幼儿规则行为习惯的建议:(一)幼儿认识到遵守规则行为习惯的重要性是培养良好习惯的前提条件要培养良好的规则行为习惯,首先要让幼儿认识到遵守规则行为习惯的重要性,知道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为什么?对于幼儿的积极表现给予及时的肯定,而对于幼儿的不良行为要及时的批评纠正。“长安镇爱迪幼儿园”中班课程“社会”所使用的教材小袋鼠共五册,当笔者上第三册时发现黄福轩、古均如等人的前两册课本都找不到了。于是笔者告诉小朋友“这样做是不对的,课本是我们的,就像小朋友是爸爸妈妈的孩子一样,如果爸爸妈妈不要小朋友了你们是不是会很伤心呀,所以我们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课本,而且每次看完都要把它收起来放好。”(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进行持之以恒的练习来反复强化习惯的培养贵在坚持,但并不是所有的行为要求都是幼儿乐意接受的。对幼儿提出的要求刚开始做得挺好,时间久了,幼儿觉得不新鲜了,也就不愿再对刚开始提出的要求继续坚持下去了。笔者根据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重新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引导孩子重复这样的行为,反复强化,最终使幼儿形成良好的规则行为习惯。1运用多种奖励办法,激励幼儿形成好习惯为了使幼儿养成在老师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的好习惯,笔者会奖励按时写完作业或者在写作业方面有进步的幼儿,让这些幼儿出去玩木马或者奖励“大苹果”。另外,还设立了丰收果篮(比比看谁的苹果多、比比谁的爱心多、比比谁的红花多)来鼓励幼儿培养在进餐、读书、排队入厕等方面的良好习惯。2进行榜样教育、多以表扬的方法教育幼儿遵守规则行为在培养幼儿自己收拾整理学具的好习惯方面,笔者会经常检查小朋友的学具是否按要求收拾,并及时奖励或者表扬按要求自己收拾好学具的小朋友,让这些因自己整理好学具而得到表扬的小朋友在班级中树立榜样,来激励其余小朋友培养这种良好的行为习惯。3进行丰富多彩的游戏比赛活动通过游戏比赛活动来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如:“谁最先收拾好学具坐好?”、“谁的手最巧?”、“谁和小树一样站的直?”等比赛活动。为了培养幼儿遵守游戏规则的良好行为习惯,称呼遵守游戏规则的幼儿为“奥特曼”, 遵守游戏规则不好的幼儿为“小怪兽”,鼓励幼儿争做“奥特曼”。另外,在游戏结束后,笔者会根据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情况,进行“评小明星”的游戏活动。通过 “评小明星” 的活动,可促进幼儿遵守游戏规则行为习惯的养成。4.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成功感正确的自我评价是树立自信心的前提,所以在培养幼儿有规则行为习惯时,要注重对幼儿自信心的培养。在幼儿刚开始学写字时,教师布置的作业尽量让每位幼儿都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根据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原理,让每位幼儿都有跳一跳就摘到桃的成功感。(三)家园合作是促进幼儿规则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因素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教育,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只有相互配合,相互补充,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反之就事倍功半。因此在培养幼儿遵守规则行为习惯过程中,特别注重家园合作。1.利用家园联系手册进行家园共育家园联系手册的具体内容为:幼儿能否在没有成人的督促下做到早起早睡;能否会主动与他人问好;是否讲卫生、注重仪表;能否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能否遵守游戏规则,帮助大人做家务;能否爱护收拾玩具和学具;有无“自我中心”的现象。每项后边分三栏,好“”、中“”、不好“”,家长评价的时间为星期六和星期日,教师评价的时间为星期一至星期五。用标记表示幼儿每天的表现情况。笔者在每周一的常规课上对在某些方面有明显进步的幼儿进行及时表扬。例如:通过家园联系手册,张志成小朋友的家长对志成小朋友开始在家里不爱劳动,依赖性强的不良习惯反应了出来,笔者对志成小朋友采取了鼓励、教育的方式使他改掉了这个不好的行为习惯。他妈妈对说,现在志成在家里自己会主动收拾好玩具和学习用品,有时还会帮助妈妈扫地、擦桌子。 2.随时和家长沟通 利用每天早上幼儿入园时间和下午离园时间,教师都应该和家长进行交流、沟通。教师向他们及时反映幼儿在园的表现,同时了解幼儿在家里的表现。并且经常和他们交流如何对幼儿进行劳动教育。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会忽视这方面的教育,事事为孩子着想,什么事都替孩子包办,辛辛苦苦为孩子吃穿,孩子从小只想“人为我取”,不想“我为人用”。家长要意识到在向幼儿进行劳动教育时,首先应该要求幼儿进行自我服务性劳动,教育幼儿自己的事自己做,同时也要学会帮助别人。回家后,幼儿帮助爸爸、妈妈拿拖鞋,中、大班幼儿还可以做一些家务劳动,如扫地、倒垃圾、擦桌子等,帮助幼儿逐步养成良好的遵守规则的行为习惯。3开展丰富多彩活动家长可以运用多种方法奖励表现好的幼儿,可以是精神奖励,也可以是物质奖励。同时让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活动,利用半日开放活动让家长来园亲眼目睹幼儿在园的表现,了解自己孩子与其他幼儿之间的差距,同时也增加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情,如我们鼓励家长看孩子们做操、看孩子们游戏、同时和孩子们在幼儿园玩亲子游戏等。总之,幼儿有规则行为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且也没有统一的标准。但只要我们能够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与需求,制定适合幼儿的行为规则要求,相信幼儿会形成健全的人格,从而达到个体与社会和谐发展的要求。参考文献1卫晓东.教育理论综合知识M.北京:中国出版集团现代教育出版社,2012.2刘晓东,卢乐珍.学前教育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 3宋美琴.浅谈幼儿规则意识与行为的培养J.现代企业教育,2012(1). 主要内容简介:幼儿期是幼儿规则行为习惯培养的关键期。但是,幼儿年龄比较小,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同时在对“长安镇爱迪幼儿园”的32名幼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的过程中发现:幼儿在家里的表现与在幼儿园的表现是不一样的;幼儿园里老师对幼儿的行为习惯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可家长却没有。所以在日常教育中,老师和家长应该积极引导幼儿培养良好的规则行为习惯,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社会的和谐发展。笔者通过参与课题研究以及对幼儿家长的问卷调查发现, 幼儿规则行为习惯的培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此,提出了以下几点培养幼儿规则行为习惯的建议。一、幼儿认识到遵守规则行为习惯的重要性是培养良好习惯的前提条件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进行持之以恒的练习来反复强化三、家园合作是影响幼儿有规则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要因素总之,幼儿有规则行为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且也没有统一的标准。但只要我们能够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与需求,制定适合幼儿的行为规则要求,相信幼儿会形成健全的人格,从而达到个体与社会和谐发展的要求。指导老师姓名职 称论文评语成 绩指导老师签名总评意见: 评审人: 年 月 日幼儿良好行为习惯问卷调查表尊敬的家长:您好! 为了进一步了解我园养成教育效果,更好地开展幼儿习惯养成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实现家园共育,特拟定幼儿良好行为习惯问卷调查表一份,请您根据幼儿的情况,如实填写,谢谢!班级: 幼儿姓名:一、卫生习惯 1、您孩子是否勤剪指甲,保持个人卫生。 是()有时() 否()2、您孩子是否自觉饮水。 是()有时() 否()3、您孩子是否有良好的洗手习惯。 是()有时()否() 4、您孩子进餐时是否自觉独立进行。是()有时()否()5、您孩子是否养成了良好的睡眠习惯。 是()有时()否()6、您孩子是否有正确的坐姿。 是()有时()否()二、礼仪习惯 1、您孩子是否能主动向客人、长辈问好。 是()有时()否()2、您孩子是否会正确使用礼貌用语如:谢谢等。 是()有时()否()3、您孩子是否会主动帮助有困难的人。 是()有时()否()4、您孩子是否会谦让兄弟姐妹或伙伴。 是()有时()否()5、您孩子是否有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 是()有时()否()三、生活习惯 1、您孩子是否能自己穿脱衣服。 是()有时()否()2、您孩子是否能自己整理床铺。 是()有时()否()3、您孩子是否能自己整理玩具。 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