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七章 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 机体受同一抗原再次刺激导致组织损伤和/或功能紊乱的病理性免疫应答。或称变态反应(allergy)。,超敏反应分为四型 (依发生机制和临床特点): 型超敏反应 (速发型) 型超敏反应 (细胞溶解型或细胞毒型) 型超敏反应 (免疫复合物型或血管炎型) 型超敏反应 (迟发型),I型超敏反应,速发型超敏反应 (Immediate hypersensitivity),(1)由IgE介导,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参与。 (2)速发速止,多为功能性紊乱。 (3)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背景。,特点,吸入性变应原 花粉 尘螨或其排泄物 真菌或其孢子 动物皮屑或羽毛 汽车尾气,变应原( allergen ),禾本科花粉,豚草花粉,长蠕孢子,格链孢子,食入性变应原,鱼、虾、肉、蛋、牛奶等药物,肌肉、静脉 化学药物及异种动物血清等,皮肤接触,昆虫的毒素、化学物质等,变应素( allergin ),黏膜固有层浆细胞产生,IgE,特应素质患者血清IgE含量明显增高,强亲细胞性: IgE Fc能 与靶细胞 FcR结合,IgE Fc段受体(FcR): FcR- 高亲和性受体 组成:链(1条) 链(1条) 链(2条) 存在: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膜 (主要)及嗜酸性粒细胞(活化) FcR - 低亲和力受体,IgE受体,对IgE的亲和力较II类受体高1000倍。在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呈高水平表达。,广泛表达,(四) 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分布: 肥大细胞 - 皮肤、粘膜下层及血管周围的疏松 结缔组织。 嗜碱性粒细胞 - 血液。 作用:释放生物活性物质,介导型超敏反应。 (五) 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s) 分布: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 粘膜组织中。 作用: A. 对型超敏反应产生负反馈调节作用 B. 参与型超敏反应晚期反应,Copyright 2005 HaoYu,I型超敏反应的发生过程,速发相反应和迟发相反应 速发相反应特点: 发生迅速(数分钟,持续30-60分);多为功能紊乱;经过紧急治疗可完全恢复;颗粒内释放的介质主要参与早期反应。 迟发相反应特点: 发生较慢(6-12h,持续数天);伴有炎性改变(AI);新合成介质、细胞因子及嗜酸粒细胞等主要参与晚期反应。,肥大细胞,参与I型超敏反应的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碱性颗粒,嗜酸性粒细胞,参与I型超敏反应的介质,颗粒内预先形成的储备介质,组织胺(histamin) 激肽释放酶 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CF-A),白三烯(Leucotrienes,LTs),前列腺素(PG),即 刻 早 期 相,晚 期 相,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细胞内新合成的介质,细胞因子,炎症细胞因子 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 IL-4,临床常见的I型超敏反应性疾病,全身性过敏反应 1、药物过敏性休克 2、血清过敏性休克,呼吸道过敏反应 1、过敏性哮喘 2、过敏性鼻炎,消化道过敏反应:过敏性胃肠炎,皮肤过敏反应:荨麻疹、湿疹、血管性水肿,1.药物过敏性休克 药物:青霉素(最常见)、普鲁卡因、利多卡因、 链霉素、磺胺、有机碘等。 机制:青霉素 机体 青霉噻唑醛酸和青霉 烯酸 与人体组织蛋白结合(完全抗 原) 产生特异性IgE 过敏性休克。 2.血清过敏性休克 动物血清:抗毒素血清,如破伤抗毒素血清和白 喉抗毒素血清,呼吸道过敏反应 过敏原:尘土、花粉、霉菌、动物皮屑或呼 吸道感染等。 常见病: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 早期反应(速发相反应):过敏性哮喘的急性发作。 晚期反应(迟发相反应):过敏性哮喘急性发作后48h, 典型的气道炎症。,Type-I hypersensitivity,哮喘,消化道过敏反应 过敏原:鱼、虾、蛋、奶及一些药物。 常见病:过敏性胃肠炎。,皮肤过敏反应 过敏原:多种抗原(药物性、食入性、吸入性),或冷热刺激、日光照射、肠内寄生虫感染等。 常见病:荨麻疹、湿疹、皮炎、神经血管性水肿。,荨麻疹,湿疹,型超敏反应的防治原则 寻找过敏原并避免接触 查找过敏原: 询问病史 皮试法,Skin test for allergy,免疫学治疗,1.变应原特异性治疗 (1)脱敏(desensitization)疗法: 方法:采用小量、短间隔(20-30分钟)、多次注射; 应用:外毒素所致疾病危及生命又对抗毒素血清过敏者。 大剂量注射抗毒素血清,暂时。 (2)减敏(hyposensitization)疗法: 方法:采用微量(g、ng),长间隔时间,反复多次皮下注射。 应用:已查明且难以避免接触的环境中抗原如尘土、花粉、螨虫、霉菌类等的病人。 改变抗原进入途径,以诱生大量IgG代替IgE,减敏疗法(hyposensitization)的机制,药物防治 (1)抑制活性介质合成与释放,(2)生物活性介质拮抗剂 (3)改善效应器官反应性,稳定细胞膜 增高胞内cAMP水平,使用IL-12逆转Th2型免疫应答,减少抗体产生; 用编码变应原的基因与DNA载体重组制成DNA疫苗,诱导Th1型应答; 应用人源化抗IgE单抗治疗持续性哮喘; 采用重组可溶性IL-4受体与IL-4结合,降低Th2型免疫应答,减少IgE产生。,免疫新疗法,型超敏反应,细胞溶解型(cytolytic type) 细胞毒型(cytotoxic type),是由靶细胞表面抗原与IgG或IgM类抗体结合,激活补体并在吞噬细胞和NK细胞作用下,引起的以细胞溶解或组织损伤为主的病理性病理损伤。,由IgG或IgM类抗体与细胞表面的抗原结合 补体、吞噬细胞及NK细胞等参与 引起以细胞裂解死亡为主的病理损伤,特点,靶细胞及其表面抗原,改变了的自身抗原,靶细胞表面的抗原,同种异型抗原(血型抗原、HLA),外源性抗原与正常组织细胞之间具有的共同抗原(异嗜性抗原),1. 外来半抗原+自身组织成分或细胞,2. 感染或其他因素引起自身组织结构改变,结合在自身组织细胞表面的抗原表位或抗原抗体复合物,参与II型超敏反应的抗体 IgM、IgG,IgG,IgM,临床常见疾病,临床常见的型超敏反应性疾病,同种异型抗原所致 1、输血反应 2、新生儿溶血症,外来抗原或半抗原所致 药物过敏性血细胞减少症,改变性质的自身抗原所致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与自身成分有有共同抗原的外来抗原所致 肺-肾综合征,刺激型 Graves病,1.输血反应 1)ABO血型不符的输血; 2)反复输血 抗白细胞、抗血小板或抗血浆蛋白等抗体 白细胞、血小板等其它血细胞破坏。 2.新生儿溶血症 1)母胎Rh血型不符 2)母胎ABO血型不符,Type II hypersensitivity induced by exogenous agents,红细胞: 青霉素, 氯丙嗪, 非那西丁等 粒细胞: 奎尼丁, 奎宁 血小板: 磺胺,噻嗪类,药物致血细胞减少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药物(甲基多巴、吲哚美辛等)/病毒等感染红细胞膜成分改变诱生自身抗体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肺-肾综合征 又称Goodpastures综合征,临床以肺出血和进行性肾功能衰竭为特征。 病毒或细菌 肺泡基底膜抗原改变 产生抗体(IgG类) 与肺泡基底膜和肾小球基底膜(共同抗原)结合 组织损伤。,型超敏反应,免疫复合物型 (immune complex type),特点: 中等大小可溶性免疫复合物沉积于局部或全身毛细血管基底膜 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并有血小板、嗜碱性、嗜中性粒细胞参与 引起以充血水肿、局部坏死和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要特征的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主要参与成分,抗原 可溶性抗原 抗体 IgG、IgM 细胞 嗜中性、嗜碱性粒细胞、血小板 补体,发生机制,可溶性IC的形成 大分子IC易被吞噬细胞清除 小分子IC易被肾脏滤过排出 中等大小IC随血液循环,易于沉淀,可溶性IC的沉积 血管活性胺类物质 -血管内皮间隙增大,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易于IC沉积嵌入 局部解剖和血液动力学因素 - IC易于沉积于静脉压较高的毛细血管迂回处,如肾小球基底膜和关节滑膜,组织损伤 补体的作用 -产生过敏毒素,使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等介质,致局部充血水肿 -吸引中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的作用 -局部聚集,释放蛋白水解酶等物质,引起血管及周围组织损伤炎症 血小板的作用 -释放血管活性胺,加重充血水肿 -聚集形成微血栓,致局部缺血、出血坏死,Type III hypersensitivity mechanism,临床常见疾病,临床常见的型超敏反应性疾病,局部免疫复合物病 1.实验性局部过敏反应(Arthus反应)2.人类局部过敏反应,急性全身性复合物病 1.血清病 2.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慢性全身性复合物病 1.全身性红斑狼疮 2.类风湿性关节炎,局部免疫复合物病 (1)Arthus反应 马血清 家兔 再次注入马血清 局部红肿、出血及坏死。 (2)人类局部免疫复合物病 胰岛素 糖尿病人局部出现红肿。,皮下多次注射,局部多次注射,全身免疫复合物病 (1)血清病 抗毒素血清(大量) 机体 产生抗体 与抗原(局部尚未被完全排除)结合 局部红肿、全身皮疹、发热、关节肿痛、淋巴结肿大、肾损伤等症状及体征。 (2)急性免疫复合物型肾小球肾炎 溶血性链球菌(可溶性抗原 ) 机体 产生抗 体 形成免疫复合物 沉积于肾小球基底膜 肾小球肾炎。,血清病,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关节肿痛和一过性蛋白尿。停止注射抗毒素后症状可自行消退,类风湿性关节炎(RA) 变性IgG(抗原) 抗变性IgG的抗体(IgM类,称为类风湿因子) 形成免疫复合物 积于全身小关节滑膜处 小关节红肿、变形僵直、失去运动功能。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细胞核物质(如DNA、RNA、核内可溶性蛋白)抗原 抗核抗体 沉积于全身各个部位 引起损伤。,RA 患者手指关节实质性损伤,自身变性IgG与类风湿因子(IgM)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反复沉积于小关节滑膜,导致关节变形,系统性红斑狼疮(LSE),型超敏反应,迟发型超敏反应 (delayed hypersensitivity),特点: 反应发生迟缓,一般在接触抗原1824h后出现,4872h达高峰 由致敏淋巴细胞再次接触相同抗原引起,属细胞免疫应答 以单个核细胞(单核-巨噬细胞、淋巴细胞)浸润和组织细胞损伤为主的炎性反应,抗 原 病原生物:胞内寄生菌(如结核菌)、病毒、真菌、寄生虫 细胞抗原:肿瘤、移植细胞,效应细胞 Th1细胞:介导的炎症损伤 CTL:介导的细胞毒作用,引起型超敏反应抗原和效应细胞,临床常见的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接触性皮炎, 传染性超敏反应,四种类型超敏反应比较,超敏反应的特点 1. I、和型超敏反应由抗体介导。 2.补体参与、型超敏反应,但必须依赖补体才能致病的只有型超敏反应。 3.同一变应原在不同个体或同一个体可引起不同类型的超敏反应。 4.在同一个体可能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超敏反应。,各型超敏反应与疾病的关系,超敏反应性疾病常为混合型,但以某型为主。,II型超敏反应损伤与IV型超敏反应损伤可同时存在,同一疾病过程可有几种类型免疫损伤共同参与,相同变应原可通过不同途径导致多种类型的超敏反应,肿瘤细胞、移植细胞的损伤,肾小球肾炎可由、型 超敏反应引起,青霉素可致、型超敏反应,自身免疫和自身免疫性疾病,自身免疫: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抗原成分发生免疫应答,产生抗体和(或)自身应答性T淋巴细胞的现象。 自身免疫性疾病(AID):是因机体免疫系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健康管理行业健康管理与个人健康研究报告
- 2025年智能医疗设备市场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5成人高考试题及答案数学
- 注射用英夫利西单抗临床应用考核试题
- 2025年德州平原县公开招聘省属公费师范毕业生(37名)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参考
- 2025贵州省福泉市面向社会引进教育系统高层次人才2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2025河南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招聘高层次人才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
- 2025呼伦贝尔市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所属事业单位引进3名人才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4月四川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招聘事业编制人员7人模拟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
- 2025广东越秀区华乐街道办事处招聘合同制工作人员1人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
- 天津工业大学804物理化学历年考研真题14-16
- 高血压糖尿病健康管理督导记录表
- 《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试行)》2018年版
- 医院检验标本采集与运送
- 秋冬季猪的饲养管理课件(模板)
- 新能源汽车技术全套ppt
- 2022年8月20日云南省省直机关遴选笔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 SOP标准作业指导书样板
- 云南省地图含市县地图矢量分层地图行政区划市县概况ppt模板
- GB/T 41843-2022功能、残疾、健康分类的康复组合评定
- 压花艺术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