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仁县石庄乡解决干部“走读”现象的实践与启示_第1页
崇仁县石庄乡解决干部“走读”现象的实践与启示_第2页
崇仁县石庄乡解决干部“走读”现象的实践与启示_第3页
崇仁县石庄乡解决干部“走读”现象的实践与启示_第4页
崇仁县石庄乡解决干部“走读”现象的实践与启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7 崇仁县石庄乡解决干部“走读”现象的实践与启示 干部走读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一种顽症,干部走读疏远了干群关系,不利于农村工作的开展。毗邻县城仅公里的石庄乡从建章立制入手,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措施,有效地遏制了干部走读现象,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主要措施 以前石庄乡大部分干部都有走读现象,群众称:乡镇干部像候鸟,机关只是临时窝,白天农民找不到,晚上全都进城了,被戏称为走读官。针对这种状况,乡党委、政府从教育、制度、环境、督促检查和人员分流等方面入手采取强有力措施,使走读变为住读,使 飞鸽变永久。 1、抓思想转变,从观念上拒走读。一些乡干部认为 8小时以外时间纯属个人自由支配,早出晚归,情理之中。针对这种情况,乡党委、政府结合开展的三民班子创建和转变作风年活动,引导干部充分认识走读的危害性和住读的必要性,切实解决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问题,在全乡干部中开展了为什么要住读的大讨论,对走读的危害进行深入剖析,对如何扎根乡村干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进行重新认识,增强乡干部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奠定干部安心住读的思想基矗 2 / 7 2、抓制度创新,用机制管走读。要解 决走读问题,必须靠制度,建立住读长效机制。一是全面推行 543工作制。要求党政班子成员和乡干部每周在乡镇工作不少于5 天,住宿不少于 4 个晚上,入村调研和解决实际问题不少于 3 天。并建立班子成员和乡干部住乡工作情况档案,将落实 543工作制与住宿、考核、公示、民情日记、干部评议、请销假制度等方面的情况一并存入档案。二是实行签到制度。干部上下班、值班和夜宿实行签到登记。签到实行三定点,即定时间、定地点、定次数。签到时间为早上 8: 00,下午 2: 30,晚上 7: 30,一日三次,签到地点为乡党政办公室。 遇到干部下村或住村,则由群众在民情日记上签字证实。没有严格按照三定点签到或下村、住村没有群众签字的为无效,并派专人管理,记录在档。三是推行公示、点评制度。月初,将干部上下班、值班和夜宿情况在干部出勤公示栏内进行公示。公示的内容主要包括签到时间、签到次数和请销假、缺勤等情况。同时,对干部考勤情况进行三点评,即自评、互评和群众评。四是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要求班子成员不仅要管好事,还要管住自己的人,对下属走读要负连带责任,并且将被追究责任的情况记录档案。五是建立了两改三带准制度。即改走读为走访,改驻乡为驻村,除星期五下午在乡集中学习,其他3 / 7 时间必须到所包村蹲点工作;要求自带生活用品、学习用品、钱粮,驻村期间用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精力去接触群众,了解民情,解决民困,帮助民富;驻村期间不准饮酒,不准打牌,不准接受特殊招待,无特殊事情不准离开村,不准到乡里参加接待活动。 3、抓环境改善,创造条件留住读。乡党委、政府从切实关心解决干部的食、注行着手,为乡干部创造良好的住读条件。一是改善住宿条件。近两年投入资金 10 余万元,对干部宿舍进行修 葺,改善住宿条件,给每位干部住宿房间发放灭蚊器、电风扇、热水瓶等日常用品,添置竹席、毛毯等床上用品。二是丰富文化生活。投入近 20 万元资金,建立了干部娱乐室、乒乓球活动室、图书阅览室,购置了 9台电脑、 2 台电视机、卡拉 备和象棋、围棋、扑克、乒乓球、羽毛球等,在活动室安装了立式空调、宽带网。三是建立廉政小灶。加强了食堂管理,严格来客接待制度,减少接待费用,每月从办公经费中挤出一部分钱补贴干部伙食,保证乡干部一日三餐或加班工作之后能够吃上经济实惠的家常便饭,解除了干部后顾之忧。 4、抓监督检查,严格管理查 走读。一是建立督查组。成立了以乡纪委书记为组长的专项督查组,定期不定期地对落实住宿制度等情况进行抽查、暗访;并要求督查组每月不少于两次进行专项检查;检查时如遇干部下村,则通过电话4 / 7 或派专人进行核实,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调查,及时查处。二是借助家属监督。每季度召开一次干部家属会,讲道理、提要求,请她们理解并监督干部住读;同时,由乡党委、政府牵头,邀请乡干部家属参加集体活动,每逢端午、中秋、春节等传统节日,主要领导上门走访慰问,让她们亲身感受到组织的温暖,真正从心里支持并督促爱人安心住读,放心工作。 三是接受群众监督。向社会公布监督电话,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老干部和私营业主等为作风建设监督员。 5、抓人员分流,竞聘上岗警走读。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办事拖拉是滋生走读的温床。为此,乡党委、政府从抓人员分流入手,通过全员竞聘上岗,让那些不愿干事、不会干事,一心只想做太平官的干部下,真正从源头上解决干部走读问题。 取得成效 解决了干部走读现象,石庄乡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干部工作作风、精神状态明显好转,群众意识、工作效率得到增强。 1、密切了干群关系。走读现象得到解决,干部扑下身子干工作,党群干群关系得到密切,工作得到群众支持,解开了长期横在干部群众之间的隔心墙,解开了干部群众之间的千千结。在今年的征求意见月活动期间,共5 / 7 发放征求意见稿 3600 多份,召开座谈会 7 个,征求到群众意见建议 1065条,对征求到群众的意见建议及时疏理汇总妥善解决,并为农户送去致富技术 12 项,致富信息 130 多条,帮助解决发展资金 80 多万元。 2、改进了工作方法。过去,乡干部干工作都浮在上面,身子没有真正沉下去,抓工作浮光掠影,搞调研蜻蜒点水。如 今,通过解决干部走读现象,干部下基层围绕讲给农民听,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助农民富这一主线,把精力扑在工作上,把时间花在解决突出问题上。据统计, 以来,乡村干部共建立示范服务基地 43 个,科技示范户 126 户,共为基层和群众办实事 560 件,落实帮助项目 25 个。 3、提高了工作效率。乡干部变走读为常妆,保证了工作时间和精力,双休日变成了接待上访和处理问题日,晚上变成了工作时间,一些突发性事情和应急工作得到了及时研究和处理。今年 6 月 17 号凌晨 4 点,老虎坑水库堤坝渗漏,出现 管涌,正值值班的乡人武部长接到群众报险后,带领乡干部和村民 200 多人赶到现场,组织抢险工作,投入沙包 500 多个,土 50 多方。由于抢险及时,水库的堤坝得到加固,保住了下游近 1000 亩良田免遭洪水吞食。 4、加快了农村奔小康步伐。解决干部走读现象,有6 / 7 力地推动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和加快农村奔小康步伐,该乡初步形成了以石庄村的田藕、富溪村的优质稻、官山村的红薯、尧家村的板栗、水库村的柿子等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格局;形成了七里亭村年产值 50 万元的建材企业、尧家村年创利 10 万元的碎石场和曾家村年销售额 150 万 元的木竹加工厂三大支柱产业。 几点启示 三农问题是我国的根本问题,特别今年中央、省 1 号文件下发后,给农村工作带来了新的课题。石庄乡解决干部走读现象所采取的措施及取得成效,给乡工作增添了活力,给我们有益的启示。 启示之一:思想解放是根本。乡镇干部走读现象的形成有多种因素,一个重要的主观因素就是一些乡镇干部生活上图安逸,思想上群众观念淡化。石庄乡党委、政府从转变干部思想观念着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转变作风年活动在干部中开展了一系列思想解放大讨论,在解决乡干部走读现象工作中击中要害, 扭转了干部思想松懈这根弦,树立了为识,公仆意识,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针对性,为解决干部走读打通了关节。 启示之二:领导带头是关键。解决乡镇干部走读现象,领导带头是关键,否则再好的一项制度,也只能是空有架势,发挥不了作用。石庄乡党委、政府深刻体会到领导带头的重7 / 7 要性,在出台解决走读现象的各项措施中都明确要求班子成员带好头,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要做的,自己坚决不做。 启示之三:制度落实是前提。一项制度出台关键在了落实,若贯彻执行不力就是一纸空文。许多制度之所以执行不到位,在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乏强有力的监督约束机制。石庄乡解决走读现象工作中狠抓制度的落实,明确职责,建立健全制度落实督查机制,做好经常性的督促检查工作。 启示之四:机构改革是动力。机构改革前,石庄乡拥有机关干职工 44 人,乡村教师 100 人,七站八所 72 人,乡财政入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