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一 第一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试题1近十多年来,家谱作为一种历史文献,受到了史学界的高度重视,成为除正史、地方志、考古资料以外最重要的资料来源。家谱取得这一地位的最主要原因是它( )A记载了某一家族的兴衰荣辱 B能起到凝聚社会群体力量的作用C增加了历史材料的种类数量 D能弥补正史缺载和地方志粗疏的缺陷2家谱是一种特殊的图书体裁,记录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和家族重要人物事迹,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这一体裁的出现与发展与下列哪一制度关系最为密切( )A礼乐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科举制3家谱,是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以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古人重视修订家谱的原因不包括( )A为了彰显家族的声誉 B为了凝聚亲族C为了给历史研究者提供历史史料 D为了教化子孙4关于西周灭亡的原因,司马迁认为是“烽火戏诸侯”;学者李峰综合运用考古发现、铭文和文献记录,同时又联系当时的地表形态特征,认为西周的衰落是由西周国家的基本统治结构决定的,其灭亡的外部原因主要是西北地区少数部族的侵略。对二者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司马迁的观点属内因决定外因论,符合历史事实B李峰的观点有考古发现及文献记录为依据,其他史学家必然接受C两人从不同的角度探讨西周灭亡的原因,均有一定道理D由于年代久远,两人的观点都是主观臆断,不足为信祠堂5祠堂是族人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在古代中国封建社会里,一个村落往往生活着一姓家族或几姓家族,他们建立自己的家庙以祭祀祖先。这种传统来自于( )A分封制 B宗法制 C井田制 D嫡长子继承制6. 宗法制将“国”与“家”结合在一起,其结合点主要是( )A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保障周王的权威和政治隶属关系B以家族的分配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的世卿世禄特权C以血缘亲属确立土地、财产、权力的继承,保障国家的内部稳定D以宗法制保障权力和财产的再分配,从而稳定各级贵族的统治7与宗法制行用于贵族社会相对应,普通民众仅有名而无姓氏。春秋以前,史料中提到“百姓”,通常是指( )A贵族 B平民 C官僚 D诸侯8封禅是中国古代帝王为祭拜天地而举行的活动。五经通义云:“易姓而王,致太平,必封泰山,禅梁父,天命以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于天,报群神之功。”由此可见封禅活动的实质是( )A祈求国泰民安 B彰显丰功伟绩C表达敬天地之意 D强调君权神授9.史记记载,刘邦称帝之后以旧礼尊其父,有人劝说刘父:“今高祖虽子,人主也,太公虽父,人臣也。奈何令人主拜人臣!如此则威重不行”。此后其父以尊礼待刘邦。从文中可以看出( )A刘邦违背了纲常伦理 B宗法关系要服从于君权C汉初宗法制趋于崩溃 D君臣关系等级森严10.钱穆认为“周部族融入,把中国文化规模摆出,大体确定,后来虽有不断的吸引融合,但我们已有了一个重心,以后都是内容的充实和边缘的扩充而已”。其中对“重心”的理解正确的是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11(2011浙江高三调研考试13题)春秋时期,宋楚两军对垒,宋军不乘时出击而大败。国人归咎于宋襄公,襄公辩称:“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其中“亡国”的“国”指( )A夏 B商 C西周 D宋12中国太百科全书中写道:“中国古代社会中凭借血缘关系对族人进行管辖和处置的制度与中国古代社会中的宗族组织相配合,是统治阶级维护政治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这说明宗法制( )A有效维系了西周统治秩序的稳定 B按照宗族组织原则组建地方政权C体现了血缘关系同政治关系的结合 D实现了国家政治权力的高度集中13.课堂上老师向同学们展示了西周宗法制度示意表,要求同学们依据表中信息去做些推论。有四位同学做出了如下四种推论,其中有违史实的是( )A. 宗法制度下统治阶级内部政治等级尊卑有序B. 用嫡长子继承制解决统治者的权力继承问题C. 西周宗法制下女性不享有各阶层的继承权D. 受封者在各自受封区域内享有土地所有权14由西周的宗法制和分封制可以得出的正确判断是当时( )A国家管理制度非常落后 B宗法制与分封制相互矛盾C统治者利用血缘关系管理国家 D国家政权由严密趋向松散15诗经公刘曰:“食之饮之,君之宗之。”这与下列哪个制度的思想是相一致的(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国并行制 D中央集权制16.明朝初年,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取王位即为明成祖,欲请方孝孺为其草拟即位诏书,成祖曰:“先生毋自苦,予欲法周公辅成王耳。”孝孺曰:“成王安在?”成祖曰:“彼自焚死。”孝孺曰:“何不立成王之子?”成祖曰:“此朕家事”。相传方孝孺后被诛十族。明成祖的话揭示了中国古代哪一重要的制度( )A世袭制 B宗法制 C君主专制制度 D家天下的制度17.西周的分封制较之于夏商,又有制度的创新,被称为“封邦建国”,体现出新的特点有( )宗法色彩更加浓厚 同姓分封,范围扩大 逐级分封 规范赋税制度A B C D18旧唐书列传第十八载: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次子李世民发动政变,杀死太子李建成及其党羽,并逼高祖李渊退位,自己登基继位,史称“玄武门之变”。李世民的做法违反了( )宗法制 “礼” “三纲五常” “民贵君轻”A B C D19.二十世纪初的中国“当个人起来坚持自己作为国家的成员而非作为家族的成员之地位时,宗族社会便瓦解了”。造成所谓“宗族社会”瓦解的原因不包括( )A民族危机的加深 B西方民主思想的传入C宗法制及其观念的崩溃 D政治及思想解放运动的推动20.禹鼎铭文记载:噩侯反叛伐周,厉王命禹出征,生获其君。这反映了( )A分封制趋向衰落,尚能维护王权 B宗法制度开始瓦解C封国实力削弱,周王权力加强 D周王铸鼎显示权威21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其中“封建”阶段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A政权和族权互为表里 B专制王权披上神权外衣C中央对地方直接控制 D思想统一促进政治统一22中国古代社会长期实行避讳制度,即晚辈对长辈、臣下对皇帝不能直书、直呼其名,在行文时凡是涉及到本朝的皇帝、自己的长辈及尊崇的人名时,每每避而不用该字,而以改字、空格、缺笔等方法代替,否则可能犯大不敬之罪。如为避清康熙帝玄烨讳,故宫玄武门改神武门。此制度旨在( )A维护皇权独尊 B倡导尊老爱幼 C强化尊卑等级 D凝聚血脉亲缘23尚书大传说:“周公摄政,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作礼乐,七年致政成王”。对材料中四年建侯卫、六年作礼乐解读正确的是( )A建侯卫就是实行郡国制,制作礼乐就是为了维护郡国制B建侯卫就是实行分封制,制作礼乐是为了维护分封制形成的等级制度C建侯卫就是推行宗法制,制作礼乐用来代替分封制D建侯卫就是实行郡县制,制作礼乐是为了丰富周人的生活24.商鞅一人多姓。据姓纂载:“秦有卫鞅,受封于商,子孙氏焉。”其中“商”姓来源于 ( )A所任官职名 B所在地方的地名C母亲的族姓 D因功得到的封地25礼记表记说:“夏道尊命,殷人尊神,周人尊礼。”对周人“尊礼”理解正确的是( )A否定天命神权,重视伦理道德 B以人为本,创立完整的礼仪制度C以礼乐制度维护宗法分封制度 D反对暴政,以儒家思想治理天下26.史记 齐太公世家载:“是时周室微,唯齐、楚、秦、晋为强。晋初与会,献公死,国内乱。秦穆公辟远,不与中国会盟。楚成王初收荆蛮有之,夷狄自置。唯独齐为中国会盟,而桓公能宣其德,故诸候宾会。”该段材料的主旨是( )A介绍诸侯争霸的形势 B分析齐桓公称霸的外因C说明周王室已经衰微 D陈述各诸侯强国的国情27淮南子原道训记载:“鲧(禹的父亲)筑城以卫(护)君,造郭(外城)以居人,此城郭之始也。”这表明当时( )A宗法制逐步形成 B分封制雏形形成C. 夏朝疆域基本固定 D国家机器雏形产生28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社会相对密闭的村落形态,为宗族的组织化提供了有利的“生存土壤”。该观点旨在强调( )A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B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C自然经济是宗族势力赖以生存的基础 D乡土观念与世俗民风是宗族延续之本29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分王子弟,以为屏藩”,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封建时代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 )A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 B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C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 D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30.吕氏春秋载:“纣之同母三人,其长曰微子启,其次曰仲衍,其次曰受德。受德乃纣也,甚少矣。纣母生微子启与仲衍,尚为妾,已而为妻而生纣。纣之母欲置微子启以为太子。太史据法而争之曰:有妻之子,而不可置妾之子。故纣为后。”上述材料最能说明( )A商纣为王不符合当时的制度规定 B商纣因得到大臣的支持得以继位C商王对于王位继承的发言权很少 D商朝末期嫡长子继承制已经确立31据周朝礼制规定,天子享用八排六十四人规格的乐舞礼仪;而诸侯六排,大夫四排。后来鲁国大夫用六十四人奏乐舞蹈。孔子对此非常愤怒:“是可忍也,孰不可如忍也?”这反映了( )A西周贵族的家庭文化生活 B西周社会的生活礼仪C孔子对贵族生活的关注 D周朝生活礼仪的政治色彩32.以下关于东周前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大肆分封诸侯导致王室衰微 B周天子已经失去天下共主的名分C诸侯国凭实力改变领土格局 D县郡行政区基本取代了贵族食邑33.现在的山东有“齐鲁大地”之称,湖北被称为“荆楚大地”,江浙则被称为“吴越之地”。这些名称的历史渊源最早可上溯到( )A.大禹治水 B.商朝的宗法制 C.西周分封D.汉朝设郡县【解析】考查分封制。据材料信息中的“齐鲁、荆楚、吴越”等信息,可以判断出这与分封制密切相关。【答案】C34.观察右图,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 ( )A B C D35.左传桓公二年记载晋国大夫师服说:“吾闻国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少,是以能固。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该记载反映了( )王位可以继承 分封等级秩序 宗法制的最大特点 西周在宗法制基础上完善分封制A B C D36夏曾佑认为:“中国之有周人,犹泰西(泛指西方国家之有希腊。”他这样说的依据可能是( )A周和希腊政治制度相同 B周和希腊分别奠定了中西文化的基础C东、西方文化同时形成 D当时东西方文化交流频繁37唐代柳宗元在封建论一文中认为:“封建非圣人之意也,势也。”对于文中“势”的理解正确 的是( )A西周初年的复杂局面 B强大的贵族势力C日益强化的皇权 D唐朝强盛的国力38.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故天子诸侯之传世也,继统法之立子与立嫡也立贤之利过于立嫡,人才之用优于资格,而终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夫名之可藉,而争之易生,其弊将不可胜穷。”王国维这段话的主要说明了( )A嫡长子继承制的特点 B嫡长子继承制是历史的继承C嫡长子继承制的弊端 D嫡长子继承制的优越性39.与“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这一思想观念相对应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 )A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 B商朝的内外服制度C西周的分封制 D秦汉的郡县制40三字经中所说“周辙东,王纲堕。”透视出的深层政治信息是( )A统治中心实现转移 B宗法分封制度走向解体 C君主权威发生动摇 D社会伦理道德面临崩溃41.这是台湾某教科书对历史上某个时期的解释,该时期是( )A夏商西周 B春秋战国 C秦汉三国 D两晋南北朝 42.宗法制萌芽于原始氏族时期,在周朝形成了完整制度。下列对其制度理解正确的有( )内容是严嫡庶之辨、明长幼之分 按照血统远近以分享权力的制度力图避免权力、财产继承的纷争 以周王姬姓贵族排斥异姓贵族A B C D43在中国古代社会,收养养子时,往往有“异姓不养”的规定。如明清律法都规定,若收养异姓子为嗣,则收养人和送养人都要被杖六十下,其子归宗(即送回送养人家中)。下列制度与此规定有关联的是( )A分封制 B科举制 C察举制 D宗法制44.据史记载,周武王灭商后“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周与鲁的关系是A依附 B兄弟 C平等 D大宗与小宗45 “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这里的“封建制度”指的是( )A分封制 B封建社会 C君主专制制度 D中央集权制度 46左传记载:“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士以其子弟为仆隶),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按等级递减)。”这段记载反映了( )A宗法制的等级系列中有庶人,也有奴隶B宗法制下大宗和小宗之间缺乏政治隶属关系C西周在宗法制基础上实行分封制 D西周建立了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制度47.吕氏春秋宰分览慎势言:“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这表明宗法制的目的是( )A维护宗族内部的稳定 B继承祖先的成法C保证各级贵族的特权 D消除诸侯割据局面48西周时期的用鼎制度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这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突出特点是A血缘与政治紧密结合 B等级制度比较严格 C青铜制造业较为发达 D中央集权空前强化49.春秋时期,赵简子说:“-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这突出表明春秋时( )A世卿世禄的分封关系受到冲击 B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C工商皆本的经济思想风行 D以郡县为地方行政区划的中央集权制形成 50.至唐为止,法律规定嫡长子拥有财产继承权。至宋代,庶子也可参与财产分配。到了明清时期,非婚生子也拥有程度不一的财产继承权。从家庭内部权力关系来说,上述变化反映出的趋势是A嫡妻的地位日渐下降 B家庭成员关系已经平等C家父长权力益趋巩固 D传统家庭观念逐渐解体51(2011皖南八校高三第一次联考1题)下图是汉墓画像石中的周公辅佐成王图。对这幅图历史内涵的推测与历史事实基本吻合的应是( )A图中诸侯四方来朝,反映了成王时期中央集权制度已经形成B图中成王地位至尊,说明成王时已经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C图中成王厉行分封制,诸侯对周王的义务得封了严格履行D图中成王勤政爱民,统治者的品行成为政治权利之间的主要纽带52据考证,中国人在五千年前的父系社会就有了姓氏,源于居住村落、部族、君主封地等。据此判断“宋”姓源于( )A君主封地 B帝王赐姓 C居住村落 D生活部族53钱穆指出:“家族,是中国社会组织中一最要的核心而家与族之所以组成,以及其维持永远之首要机能,则在礼”。这一说法( )A认为孔子的“礼”是社会组织的核心B指出“礼”是家族形成和维系的核心C认为宗法制度的维系纽带是“礼”D认识到“礼”对中国社会影响的片面性54(2011北京海淀区期中测试3题) 孔子认为周礼是理想之制度,“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这一思想提出的政治背景是( )A诸侯不满封号,纷纷改称“王” B分封制、宗法制遭到破坏C铁农具和牛耕出现并逐步推广 D王室衰微的迹象开始出现55.(2011天津第一次六校联考2题)“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庻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等则朝廷乱。”这表明西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的目的是( )A确立嫡长子的最高地位 B保证贵族血统的纯正C防止内部纷争,强化中央集权制度 D解决权位和财产的继承与分配,稳定统治秩序56(2011安徽省城名校第一次联考1题)下图是安徽某地的古代建筑,与此相关联的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封国制57直到近代,浙江新安地区“千年之冢不动一坯,千丁之族未尝散处,千载之谱丝毫不紊”的观念依然深入人心。其主要原因是( )A宗法传统的影响 B封建政府的提倡 C小农经济的稳定 D儒家思想的流传58.(2011北京海淀区期中测试2题)分封制是西周治理国家的重要政治制度。下列关于分封制叙述正确的是( )A周武王把全国土地和人民分封给诸侯 B诸侯须承担为周天子缴纳赋税的义务C分封制形成君主与贵族联合执政局面 D分封制在春秋时期的改革中最终瓦解59(2011福建四地六校高三第一次联考2题)商代统治者凡事都要通过占卜予以决定,这一现象说明我国早期古代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是( )A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B神权与王权密切结合C权力高度集中于商王手中 D决策体现原始民主色彩60.班固说:“古代天子建国,诸侯立家,从卿大夫到庶人,各有等差。人们尊奉并服侍上级,而在下位的人也不会有逾越的念头。”接着又说:“五霸,三王之罪人也;六国,五霸之罪人也;四豪(信陵君等四君子),又六国之罪人也。”从材料中可以看到( )A夏商周与春秋的结束,是由于在下位的人没有逾越的念头B从夏商周到春秋到六国抗秦再到战国,时间次序不可变更C三王、五霸、六国、四豪都是古代人们严守身份等差的实证D从夏商周到战国后期,政治特征呈现逐渐远离古代理想的趋势61.西周时期的城市建置等级比较明显,天子的都城大于诸侯的国都。战国时期,齐都临淄成为当时规模最大和最为繁华的商业都会,国君在此设立稷下学宫,吸纳各学派人才,学术氛围浓厚、思想自由。材料反映的主要信息是( )A传统的礼乐制度遭到破坏 B城市的经济文化功能强大C百家争鸣促进了经济发展 D个体商人及私人讲学出现62.广东省新会县城隍庙的庙门上镌刻着一副楹联:女无不爱,媳无不憎,劝天下家婆,减三分爱女之心而爱媳;妻何以顺?亲何以逆?愿世上人子,将一点顺妻之意以顺亲。这副楹联实质上说明了( )A忠恕孝悌是巩固家庭和睦的前提 B宗法观念是维护家庭和睦的基础C血缘关系是维系家庭和睦的纽带 D维护家庭和睦是重大的社会责任63.史记殷本纪载:“帝乙长子曰微子启,启母贱,不得嗣。少子辛,辛母正后,辛为嗣。帝乙崩,子辛立,是为帝辛,天子谓之纣”。材料反映出影响王位继承的主要因素是( )A血缘亲疏 B地位尊卑 C长幼有序 D先帝遗愿64. 2008 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击缶(缶: 古代的一种乐器)表演, 再现了中国古代的礼乐文明。礼乐制度是在西周形成和完备起来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JJF 1221-2025汽车排气污染物检测用底盘测功机校准规范
- 2025甘肃定西市陇西县招聘城镇公益性岗位人员28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2025广东云浮市郁南县林业局招聘生态管护人员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新)
- 2025年湖南长沙市一中青竹湖湘一教育集团公开招聘教师50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全优)
- 2025年高硅氧玻璃纤维布合作协议书
- 安全培训教室必要性课件
- 小学安全员培训材料课件
- 2025贵州金丽农业旅游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经理层高级管理人员(财务总监)1人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可穿戴运动手环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应急管理部所属单位第二批次公开招聘(秦皇岛有岗)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答案详解
- 2025年未来就业报告
- 使用吹风机课件
- 安检流程课件
- 中国未来50年产业发展趋势白皮书(第四期)
- 2025年财会类资产评估师资产评估基础-资产评估基础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
- 公安宣传打击黄赌毒课件
- 邮储银行存款课件
- 风光制氢醇一体化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参考模板)
- 2025 河北省一级建造师《港口与航道工程实务》试题 (押题) 带答案解析
- 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地市级申论第2题(带标准答案)
- 药品追溯管理培训试题(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