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原理及工艺》实验指导书.doc_第1页
《印刷原理及工艺》实验指导书.doc_第2页
《印刷原理及工艺》实验指导书.doc_第3页
《印刷原理及工艺》实验指导书.doc_第4页
《印刷原理及工艺》实验指导书.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印刷原理与工艺课程实验指导书适用专业: 印刷工程 编 者: 郭丽娜 编写日期: 2014.10 印刷压力对油墨转移率的影响实验一、实验目的:本实验使用印刷适性仪,通过改变印刷压力,得到不同压力下的印刷样张,根据所学公式计算油墨转移率,从而进一步理解印刷压力和油墨转移率的关系。利用所得数据绘制油墨转移率与印刷压力的关系曲线,分析印刷压力对油墨转移的影响情况。二、实验内容:1)采用印刷适性仪,改变不同印刷压力测得印刷样张,记录油墨转移量和相对应的压力值2)计算不同压力下的油墨转移率,利用所得数据绘制压力油墨转移率曲线3)分析印刷压力对油墨转移的影响率三、实验方法及步骤:1.准备工作1)按规定尺寸裁切纸样,每组数据至少15个样条2开机实验1)开机。按规定打开电源开关,接通电源2)调整印刷速度,确定一个合适的值(各小组自己选定)3)印刷压力的调整(至少改变6个压力值,分别测定每个压力下的油墨转移情况)4)上墨,匀墨(使用注墨器准确测量并记录每次上墨量)5)印刷(在扇形盘装上纸样,完成印刷)将印刷盘清洗干净后,调整相应的印刷压力,再称量、印刷。6)称量及计算方法A使用电子天平称量未上墨印刷盘重量m1,涂墨后印刷盘的重量m2,印刷后印刷盘的重量m3,则印版墨量X=(m2-m1)/印刷面积,转移墨量Y=(m2-m3)/印刷面积;B 由公式y=Y/X*100%,计算油墨转移率;e=y/(x-y)*100%C 改变印刷压力,对每个压力下的油墨转移情况按如上方法称量并计算,得到数值3.印刷后处理 1)统计相应的数据,并进行处理,如有疑问,重新安排实验 2)将相应的仪器设备归位,清理相应的垃圾四、所用仪器设备与材料:1 印刷适性仪;2 电子天平;3 油墨、纸样;4 注墨器;5 调墨刀;6 烧杯,玻璃板;五、结果分析:(一)数据记录及计算印刷速度: 测量内容压力值重量(g)纸样面积m2计算值 m1m2m3XYye压力1压力2压力3压力4压力5压力6(二)结果分析与讨论1.根据以上数据绘制XY曲线,yX曲线,eX曲线。2.分析印刷压力对油墨转移率的影响 3.印版墨量和转移墨量的称量方法有无缺陷,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吗?六、注意事项及要求1 印刷适性仪、电子天平属精密的仪器,要按照操作规范进行实验,严禁违规操作,损坏设备;2 为确保实验精度,可以多次测量去平均值;3 认真书写实验报告,要求保留部分计算过程,注意平均值的计算及数据的精确程度;4 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严禁喧哗。印刷色序与油墨叠印率的测定实验一、实验目的使学生了解油墨叠印率的测量,掌握油墨叠印的顺序对印刷质量的影响,同时分析干式印刷和湿式印刷的不同条件,通过本实验使得学生对印刷中的叠印过程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二、实验原理及内容1测量不同色序印刷的各色块的密度2计算叠印率3数据处理及分析三、实验方法及步骤 1选用Y、M、C三色油墨,测量其粘度值; 2在印刷适性仪上,用Y、M、C三种油墨,各印刷3条纸带,共9个样张,在未干的状态下然后用Y、M、C分别叠印其他两个颜色的油墨; 3利用密度计测量不同色序印刷的各色块的密度; 4数据处理与分析四、实验仪器及材料 1. 印刷适性仪2. 密度计3. 旋转粘度计4. 纸张、油墨五、结果记录与分析:(一)数据测量不同色序下的叠印率测量数据(表格见下页)(二)数据分析及讨论1油墨叠印顺序不同,其叠印效果有何不同?2使用不同的滤色片测量时,数值有什么不同?3在湿式印刷中,如何防止逆叠印现象?4分析油墨叠印时间对叠印率的影响?六、注意事项及要求1 用密度计在测量时注意滤色片的选择;2 注意各样条打印时要尽量控制墨层厚度一致;3 使用旋转粘速计测量时,应恒温环境,预热充分,避免因温度变化影响测量数值的准确性;4 认真书写实验报告,要求保留部分计算过程,注意平均值的计算及数据的精确程度;5 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严禁喧哗,实验结束后注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