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函授自学指导书经济学课程函授指导书使用班级:华东交通大学11级人力资源管理专升本班 指导教师:何玮一、教学目的要求:本课程是各专业的必修公共课程,旨在使学员了解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并将其应用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中去,应用到解决市场经济中发生的具体问题中去。本课程要求:经济学作为一门“致用之学”的学科,学员在学习过程中切忌死记硬背、生搬硬套,而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本课程面授一次,面授学时为18学时,每章结束时布置本章作业,复习课时交作业,过期不收,视为未交。总评成绩中考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含作业成绩20分和考勤10分)占30%。二、教学安排:教学阶段教学章节教学内容面授学时第一章绪论2第二章需求与供给2第三章效用与消费者行为2第四章企业与生产者行为2第五章成本与收益2第六章市场结构与企业决策2第七章要素价格与收入分配2第八章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2第九章国民收入与经济增长2第十章货币与金融市场2第十一章通货膨胀与失业2第十二章政府宏观调控2第十三章国际贸易与收支2三、学习重点、难点: 第一章 绪论主要内容:本章主要阐述了经济学的含义,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经济学的分类,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以及经济学的用途。通过学习,学员应了解经济学是什么、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及用途,掌握经济学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学习重点:经济学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机会成本、生产可能性边界、稀缺性、效用等几个重要概念学习难点:机会成本、生产可能性边界、效用的概念难点解析:1、见书P75,机会成本是指做出一种选择,而放弃的其他选择的最大价值。对机会成本的理解:没有选择,便没有机会成本。有选择,便会出现机会成本。当有选择时,所放弃的其他选择中最佳者的收益便是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丧失的收益,不是真正的成本。2、见书P6,生产可能性边界是指一个社会用其全部资源和所处时代最先进的技术所能生产的各种产品的最大可能产量的组合。3、见书P42,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该物品或劳务中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本章作业:P16基本概念:经济、稀缺性、资源配置、经济人思考与训练:1、4思考题:P16 综合实训第二章 需求与供给主要内容:本章主要阐述了需求和需求量的含义及其变动、需求的表示方法、需求定律、影响需求的因素,供给和供给量的含义及其变动、供给的表示方法、供给定理、影响供给的因素,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的含义、计算、分类,均衡价格的决定、形成和变动、管制价格的含义和主要形式。通过学习,学员应掌握需求和供给的概念、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影响需求的因素及需求规律、影响供给的因素及供给规律。掌握需求弹性、供给弹性、均衡价格的决定及变动。学习重点:需求的概念,需求曲线,需求定律,影响需求的因素,需求弹性,均衡价格的决定学习难点:需求曲线,需求定律,需求价格弹性难点解析:1、见书P19、26,需求曲线是表示商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曲线,它是一条自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斜率为负。2、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某种商品的价格越高,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越小;商品的价格越低,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量就越大;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呈反方向变动。这种现象被称为需求定律,也称需求规律或需求法则。3、需求价格弹性是指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简称需求弹性。对需求弹性的理解:在需求量与价格这两个经济变量中,价格是自变量,需求量是因变量。需求弹性系数是价格变动的比率与需求量变动的比率的比率,而不是价格变动的绝对量与需求变动的绝对量的比率。价格与需求量成反方向变动,所以需求弹性系数为负值。但在实际运用时,为了方便起见,一般都取其绝对值。同一条需求曲线上不同点的弹性系数大小不同。本章作业:P41基本概念:需求、需求量、需求曲线、需求规律、供给、供给量、供给曲线、供给规律、需求弹性、需求价格弹性、需求收入弹性、需求交叉弹性、供给弹性、均衡价格、支持价格、限制价格思考与训练:1、4、 8、9、10思考题:P41综合实训第三章 效用与消费者行为主要内容:本章主要阐述了效用和边际效用的含义、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消费者均衡的含义及条件、无差异曲线、消费者剩余的含义、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含义,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含义及相互关系、恩格尔定律及恩格尔曲线。通过学习,学员应了解总效用的概念和计算、预算线的概念和图形,了解消费函数与消费曲线、储蓄函数与储蓄曲线、吉芬商品,掌握效用的概念、边际效用的概念和计算、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消费者均衡的含义和条件、无差异曲线的含义和特征、边际替代率的概念和计算、消费者剩余的含义、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掌握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的概念、平均储蓄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的概念,掌握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掌握恩格尔定律。学习重点:效用的概念,边际效用的概念和计算,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无差异曲线的含义和特征,消费倾向,储蓄倾向,恩格尔定律学习难点:边际效用的概念和计算,无差异曲线的含义,消费倾向,储蓄倾向难点解析:1、见书P43,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间内新增加或最后增加一单位商品或劳务所增加的效用,也就是效用的新增量,用MU表示。边际效用总效用的增量消费商品的增量2、见书47,无差异曲线,也叫等效用线,是指消费者在一定的偏好、一定的技术条件和一定的资源条件下,选择商品时对不同组合的商品的满足程度是无差别的。3、见书P53,消费倾向:又称消费函数,分为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平均消费倾向是指家庭在某个时期的消费支出在可支配收入中所占的比例,用APC表示。APCC/Y边际消费倾向是指家庭在某个时期增加的可支配收入中用于消费支出部分所占的比例,也就是消费增量对收入增量的比,用MPC表示。MPC=C/Y4、见书P54,储蓄倾向:又称储蓄函数,分为平均储蓄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平均储蓄倾向是指在某一收入水平上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用APS表示。APS=S/Y边际储蓄倾向是指增加的储蓄在增加的收入中所占的比例,用MPS表示。MPS=S/Y本章作业:P57基本概念:效用、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消费者均衡、无差异曲线、边际替代率、预算线、消费者剩余、替代效应、收入效应、消费函数、平均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储蓄函数、平均储蓄倾向、边际储蓄倾向、恩格尔定律思考与训练:1、2、3思考题:P57 综合实训第四章 企业与生产者行为主要内容:本章主要阐述了企业产生及存在的原因、企业的定义及目标、企业制度及其类型,生产与生产函数的含义、长短期生产函数及规模报酬和规模经济的含义。通过学习,了解企业制度及其类型、企业的目标、生产的四要素、长期生产函数,掌握生产函数的经济含义和分类,掌握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概念、计算及三者之间的关系,生产的三阶段及其特征、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掌握等产量曲线、边际技术替代率、规模报酬变动的三个阶段。学习重点:生产函数的经济含义和分类,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概念、计算及三者之间的关系,生产的三阶段及其特征,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等产量曲线,边际技术替代率,规模报酬变动的三个阶段学习难点: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曲线图,生产的三阶段及其特征,边际技术替代率难点解析:1、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曲线图见教材P65图4-1。2、见书P66,生产的三阶段及其特征:第一阶段,AP递增阶段。产量曲线的特征为:AP始终是上升的,且达到最大值;MP上升达到最大值,且MP始终大于AP;TP始终是增加的。第二阶段,AP递减阶段。产量曲线的特征为:AP开始并不断减少;MP断续减少,而且总是小于AP但仍大于零;TP断续增加,并达到最高点。第三阶段,TP递减阶段。产量曲线的特征为:MP继续减少降为负值,AP继续下降,TP也因此呈现下降趋势。3、见书P68-69,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在保持产量不变的情况下,一种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量与相应的另一种生产要素投入所减少量的比率。本章作业:P74基本概念:生产函数、短期生产函数、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边际报酬递减规律、长期生产函数、等产量线、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等成本线、规模报酬、规模经济、内在经济、内在不经济、外在经济、外在不经济思考题:P74 综合实训:1、2第五章 成本与收益主要内容:本章主要阐述了成本和利润的含义,短期成本和长期成本的种类及相互关系,收益的含义及在不同条件下收益的分析、利润最大化原则。通过学习,了解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会计利润和经济利润,掌握短期成本的种类及相互关系;了解长期总成本、长期平均成本和长期边际成本的概念,掌握长期总成本曲线、长期平均成本与短期平均成本的关系、长期边际成本曲线;了解总收益、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的含义,掌握价格不变和价格递减条件下的收益分析,掌握利润最大化原则,以及如何实现利润最大化。学习重点:短期成本的种类及相互关系,长期总成本曲线,长期平均成本与短期平均成本的关系,长期边际成本曲线,价格不变和价格递减条件下的收益分析,利润最大化原则学习难点:价格不变和价格递减条件下的收益分析难点解析:1、见书P85-86,价格不变条件下的收益分析d=MR=ARRTR0QR0QE=价格不变条件下的总收益曲线价格不变条件下的MR和AR 在价格不变条件下,不论销售量(产量)如何增加,单位产品的卖价都是一样的,价格等于AR,而且等于MR。即,厂商的AR曲线与MR曲线重合,并且都等于价格,而TR曲线是一条从原点出发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2、见书P86-88,价格递减条件下的收益分析RR00HQQTRMRAR价格递减条件下的总收益曲线价格递减条件下的AR和MR曲线在价格递减条件下,厂商的AR曲线与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重合,因而它也向右下方倾斜;MR曲线是一条位于AR曲线下方的曲线;TR曲线则是一条从原点出发先增加后递减的曲线。本章作业:P90基本概念:成本、机会成本、隐性成本、会计成本、经济成本、会计利润、经济利润、正常利润、边际成本、总收益、平均收益、边际收益思考与训练:1、2、3、9思考题:P90 综合实训第六章 市场结构与企业决策主要内容:本章主要阐述了市场的含义、构成要素、功能、类型及特点,不同类型市场的企业决策及比较。通过学习,了解市场的类型及特点、垄断竞争市场和寡头垄断市场的企业决策,掌握完全竞争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的企业决策。学习重点:完全竞争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的企业决策学习难点:完全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难点解析:见书P100-101,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存在三种情况:垄断厂商获得超额利润的均衡垄断厂商获得正常利润的均衡垄断厂商处于亏损状态的均衡本章作业:P109基本概念: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垄断竞争、寡头垄断 思考与训练: 4思考题:P109 综合实训:1、2第七章 要素价格与收入分配主要内容:本章主要阐述了生产要素的价格决定、劳动与工资、资本和利息、土地和地租、企业家才能和利润、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衡量。通过学习,了解生产要素的需求和供给、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掌握边际生产力工资理论、均衡价格工资理论;了解资本的供给、利息的作用,掌握边际生产力论的利息理论、均衡价格利息理论;了解土地的需求和供给,掌握地租的决定、级差地租、准地租、经济地租、正常利润、超额利润、洛伦茨曲线、基尼系数。学习重点:边际生产力工资理论,均衡价格工资理论,边际生产力论的利息理论,均衡价格利息理论,地租的决定,级差地租,准地租,经济地租,正常利润,超额利润,洛伦茨曲线,基尼系数学习难点:级差地租、准地租和经济地租的概念难点解析:1、见书P121,级差地租是由于土地的肥沃程度、地理位置、气候和交通等方面的差别而形成的地租。2、见书P122,准地租是指在短期内使用土地以外的,其他固定不变的资源或生产要素所获得的收益(率)。3、见书P122,经济地租是指生产要素的所有者所得到的实际收入高于他们期望得到的收入的部分。本章作业:P127基本概念:边际生产力、边际产品价值、资本、利息、地租、经济地租、准地租、洛伦茨曲线、基尼系数 思考与训练:1、2思考题:P128 综合实训第八章 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主要内容:本章主要阐述了市场失灵的几种原因垄断、外部效应、公共物品、信息不对称以及相应的微观经济政策。通过学习,了解反垄断政策、矫正外部经济效应的政策,掌握垄断的危害、外部效应的概念、外部效应与资源配置的效率;了解私人物品的含义和特征,掌握公共物品的含义、特征及其分类;了解信息不完全与信息不对称的概念,掌握信息不对称导致市场低效率。学习重点:垄断的危害、外部效应的概念、外部效应与资源配置的效率、公共物品的含义、特征及分类,信息不对称导致市场低效率学习难点:垄断造成的社会福利损失,公共物品的分类难点解析:1、见书P129,垄断造成的社会福利损失PPmPc0QmQcQEmEcAFMRAR(D)AC=MC当厂商产量为Qc时,消费者剩余为APCEC;当垄断厂商的产量为Qm时,消费者剩余为APmEm,与完全竞争市场相比,垄断市场的消费者剩余减少了梯形面积PmEmECPC。这一梯形面积分为四边形PmEm F PC和三角形FEmEC两部分,其中四边形面积为消费者剩余转移给生产者剩余的部分,而三角形FEmEC的面积为纯损失,即垄断造成的社会损失。2、见书P137,公共物品大致可分为三类:纯公共物品,只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的公共物品以及只具有非排他性的公共物品。本章作业:P141基本概念:市场失灵、公共物品、外在性、科斯定理、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道德风险 思考与训练:1、2 综合实训:2思考题:P142综合实训:1、2、3、4第九章国民收入与经济增长主要内容:本章阐述了国民收入的核算指标与核算方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国民收入流量循环的三种模型,经济增长的含义、特征、模型、因素分析,经济发展的含义、衡量指标、影响因素,经济周期的含义、划分及8种经济周期理论。通过学习,学员应了解国民收入核算方法,掌握国民收入核算指标;掌握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了解国民收入流量循环及其与几个国民收入总量之间的关系,掌握国民收入的三种流量循环模型;了解经济增长的三种模型及经济增长因素分析,掌握经济增长的概念、特征及衡量指标;掌握经济发展的概念、衡量指标、影响因素;了解经济周期的8种理论,掌握经济周期的含义、划分方法。学习重点:GDP,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乘数理论,IS曲线的含义及其变动,LM曲线的含义及其变动,总需求曲线,总供给曲线,国民收入的三种流量循环模型,经济增长的含义、特征及衡量指标,经济发展的含义、衡量指标和影响因素,经济周期的含义及划分方法学习难点:IS曲线的含义及其变动,LM曲线的含义及其变动,总需求曲线,总供给曲线难点解析:1、见书P156-P157,IS曲线是一条反映利率和收入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这条线上任何一点,都代表一定的利率和收入组合,在这样的组合下,投资和储蓄都是相等的,即IS,从而产品市场是均衡的。IS曲线的变动会受到储蓄投资变动和政府购买及税收变动的影响。2、见书P159-P161,LM曲线是一条反映使货币均衡的利率和收入组合的点连成的曲线,这条曲线上每一点都代表一定的利率和收入组合,在这种组合下,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即LM,从而货币市场均衡。LM曲线的变动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的变化,即货币供给的变动、货币投机需求的变动、货币交易需求变动。3、见书P162,总需求是经济社会对物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在宏观经济学中,总需求是指整个社会的有效需求,它不仅指整个社会对物品和劳务的需求愿望,而且指该社会对这些物品和劳务的支付能力。4、见书P163,总供给是指经济社会中可供使用的商品和劳务总量,是经济社会利用各种资源的总产出。本章作业:P182基本概念: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个人可支配收入、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投资乘数、政府购买乘数、投资函数、IS曲线、LM曲线、货币需求、总需求曲线、总供给、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经济周期思考题:P182思考与训练115第十章 货币与金融市场主要内容:本章阐述了货币的含义、功能和层次,金融市场的基本概念和几种具体的金融市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衍生工具市场、投资基金市场),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货币需求理论、货币供给理论及货币的均衡。通过学习,学员应了解货币的产生,掌握货币的定义、形态、功能、划分层次;了解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功能,掌握金融市场的定义、分类,掌握货币市场、资本市场、衍生工具市场、投资基金市场的概念;了解金融机构的概念,掌握各金融机构的特征、职能和主要业务;了解西方货币需求理论、货币供给理论,掌握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的概念。学习重点:货币的定义、形态、功能、划分层次,金融市场的定义、分类,货币市场、资本市场、衍生工具市场、投资基金市场的概念、中央银行的特征和职能,存款货币银行的性质、职能和主要业务,政策性银行的特征和职能,专业银行的主要业务,货币需求的概念、货币供给的定义,货币均衡的概念学习难点:无难点解析:无本章作业:P217 基本概念:货币、信用货币、有限法偿和无限法偿、金融市场、金融工具、金融衍生工具、期货、期权、投资基金、存款货币银行、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原始存款、派生存款、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超额准备金率、存款派生倍数、基础货币、货币乘数思考与训练:1、2、5思考题:P217思考与训练3、4、6、7、8、9第十一章 通货膨胀与失业主要内容:本章阐述了通货膨胀的含义、形成原因、对经济的影响、治理对策及通货紧缩,就业与失业的含义、失业的种类及影响,凯恩斯关于失业与通胀关系的论述、菲利普斯曲线及其变动。通过学习,学员应了解形成通货膨胀的原因,掌握通货膨胀的含义、影响、治理对策;了解失业对经济的影响,掌握就业与失业的概念,掌握失业的种类,充分就业和自然失业率的概念;了解凯恩斯关于失业与通胀关系的论述,掌握菲利普斯曲线及其变动。学习重点:通货膨胀的含义、影响、治理对策,就业的概念,失业的概念,失业的种类,充分就业的概念,自然失业率的概念,菲利普斯曲线及变动学习难点:无难点解析:无本章作业:P234基本概念: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失业、充分就业、自然失业率、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菲利普斯曲线思考题:P234思考与训练16第十二章 政府宏观调控主要内容:本章阐述了财政的含义及职能、财政收支及财政均衡、财政政策及其局限性,货币政策的工具,其他货币政策手段,货币政策的传导,货币政策的运用,货币政策的局限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及两大政策的配合。通过学习,学员应了解财政的含义及起源,掌握财政的职能;了解财政收入的含义,掌握财政收入的三种形式;了解财政支出的含义及分类;了解财政政策的含义,掌握4种具体的财政政策;掌握积极财政政策的运用,掌握财政政策的局限性;了解货币政策的概念,了解货币政策的传导,掌握货币政策的3个工具,掌握辅助性的货币政策手段,掌握货币政策的运用和局限性;了解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掌握两大政策的配合。学习重点:财政的职能,财政收入的形式,财政政策的内容,积极财政政策的运用,财政政策的局限性,货币政策工具及辅助手段,货币政策的运用和局限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学习难点:积极财政政策的运用,财政政策的局限性难点解析:1、见书P243,积极财政政策或称权衡的财政政策是指政府根据对经济形势的判断,而主动采取的增加或减少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运用积极的财政政策一般遵循“逆经济风向”的原则。积极的财政政策包括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2、见书P244,限制财政政策效应的主要因素有政策时滞、利益集团的阻挠、预期的影响和挤出效应。本章作业:P251 基本概念:财政、财政职能、直接税、间接税、财政均衡、财政赤字、赤字财政、财政政策工具、财政的自动稳定器、货币政策工具思考与训练:4、5思考题:P251 思考与训练13第十三章 国际贸易与收支主要内容:本章阐述了六种国际贸易理论和两大类国际贸易政策,国际收支,外汇的概念、特点和种类,汇率的概念、标价方式、三种汇率制度,外汇市场的定义及分类、外汇市场的参与者、外汇市场的功能及世界主要外汇市场的基本情况。通过学习,学员应了解各种国际贸易理论,掌握主要的国际贸易政策;了解国际收支的概念和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内容,掌握外汇的概念、特点和种类,掌握汇率的标价方式和汇率制度;了解外汇市场的分类和参与者,掌握外汇市场的功能。学习重点:关税壁垒,非关税壁垒,外汇的概念、特点和种类,汇率的标价方式,汇率制度,外汇市场的功能学习难点:无难点解析:无本章作业:P269 基本概念:绝对优势、相对优势、要素禀赋、重叠需求理论、产品周期理论、贸易政策、关税、非关税壁垒、国际收支、外汇、汇率、外汇市场思考题:P269思考与训练17四、本课程的主要参考书:1、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四版,尹伯成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7月第一版;2、经济学第十六版,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著,华夏出版社,1999年8月第一版;3、西方经济学第二版,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第2版;4、西方经济学基础教程,梁小民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8月第一版;5、微观经济学,蒋晓光 陶裕春 主编,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11月第1版;6、宏观经济学,蒋晓光 陶裕春 主编,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11月第1版;7、微观经济学纵横谈,梁小民著,生活读书 新知 三联书店,2000年8月第1版。8、宏观经济学纵横谈,梁小民著,生活读书 新知 三联书店,2002年1月第1版。五、模拟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起码某些经济学家认为,价格稳定的目标可以在下列方面进行调整而加以处理:( )。A、财政政策 B、货币政策 C、收入政策 D、上述答案都正确2、名义和实际GDP的主要区别是( )。A、实际GDP按价格变化作了调整,而名义GDP则没有B、名义GDP按价格变化作了调整,而实际GDP则没有C、名义GDP更适合比较若干年的产出D、实际GDP在通货膨胀时增长更多3、装饰品的需求曲线表示( )。A、当人们的收入发生变化时,其消费模式将如何变化;B、当装饰品价格上升时,人们将支付更多的钱用于购买装饰品;C、在其他影响需求的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单位时间内消费者在每一价格水平上可能购买的装饰品数量;D、价格上升时,厂商在单位时间内愿意生产的装饰品数量4、假如统计学家打算加上( ),则在计算GDP时会出现重复计算。A、采矿业增加的净值和炼钢业增加的净值 B、面粉厂库存的净值和面包糕点厂库存的净值C、铁矿的总产出和铁的总产出 D、面包师的增值和面粉厂的增值5、以下哪一项不具有完全竞争行业的特点( )。A、厂商数量众多 B、厂商生产同质产品,相互之间可以完全替代C、行业竞争对手之间有剧烈的价格竞争 D、厂商自由进出这一行业6、下列情况中,预期哪一种会使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A、政府支出增加 B、净出口减少 C、劳动力参与减少 D、采用改进的生产技术7、假设公司改变了计划,增加了对新工厂和设备支出的总额。基本乘数模型将使我们预期( )。A、GDP没有变化 B、GDP上升,但消费支出不受影响C、GDP和消费支出上升 D、GDP下降,但消费支出上升8、如果某种物品,如花生的存货过多,则卖方会( )。A、提高价格以弥补销量的降低B、提高价格以提高对花生的需求量C、降低价格以期望吸引额外的买者进入市场D、降低价格以鼓励厂商间的竞争9、假如2009年的名义GDP为3600亿元,并且假设从2007年到2009年,价格水平上升了20%,那么,以2007年价格衡量,2009年的GDP为( )。A、3000亿元 B、3200亿元 C、3400亿元 D、3600亿元10、市场均衡要求( )。A、价格上升 B、价格下跌 C、价格与数量相等D、在某一价格水平上,买者想要购买的数量恰好等于卖者想要卖的数量11、货币需求是指( )。A、在必要时可以根据固定或接近固定的价格将有价证券兑换成货币的愿望B、按任何给定的利率,企业希望借到的款数C、希望把收入中较多的部分储蓄起来以防范未来的不确定性D、等同于“货币的资产需求以及交易需求”的总额12、需求向下倾斜规律表明( )。A、商品过剩导致价格下跌B、收入上升时,人们的购买量一般也增多C、商品价格下跌时,消费者愿意购买的数量将增加D、某一商品的式样过时,或被质量更优的产品替代时,对该商品的购买量将下降13、假定我在甲银行存入10000元的纸币,这纸币已离开流通领域很长时间了,对银行的最少的法定准备金要求为25%,甲银行是众多银行之一。除非甲银行已经缺少准备金,否则如果它愿意,这笔存款至少可以使贷款增加( )。A、不确定的数额 B、7500元 C、10000元 D、30000元14、无差异曲线描绘了( )。A、支出成本相同的两种商品的组合B、在每种可选价格水平下对某一商品的需求量C、给消费者带来同样效用的两种商品的组合D、偏好不同的两种商品的组合15、“公开市场业务”具体指( )。A、商业银行对公司和消费者的贷款B、商业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贷款C、商业银行贷款总量的变化所引起的利率变化D、中央银行买入或卖出政府有价证券16、Ep1时,涨价将导致销售收入( )。A、下降 B、增加 C、不变 D、无法判断17、当机票价格上涨时,( )。A、机票需求量也增加B、机票的供给量减少C、机票需求量下降 D、机票供给量下降根据下面(a)、(b)、(c)、(d)四幅图回答1820题。18、某一病人必须买到一定数量(既不多也不少)的某种药品,为此他愿意接受任何价格。上图中与这一情况最相符合的是( )。A、(a) B、(b) C、(c) D、(d)19、政府宣布,将要收购国内金矿生产的全部黄金,收购价为每盎司410美元。则上图中与此情况最相符的是( )。A、(a) B、(b) C、(c) D、(d)20、消费者货币收入的增加促使其在每一价格水平上都相应增加对商品的需求量则上图中与此情况最相符的是( )A、(a) B、(b) C、(c) D、(d) (二)多项选择题1、根据产品周期理论,产品完成一次循环,一般需经历( )几个阶段。A、初始期 B、成长期 C、成熟期 D、衰退期2、经济资源分为( )。A、土地 B、企业家才能 C、资本 D、机器3、外汇市场的参与者有( )。A、外汇银行 B、外汇经纪人 C、中央银行 D、进出口商4、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条件包括( )。A、完全信息假设 B、经济人假设 C、市场出清假设 D、资源稀缺假设5、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给的政策工具有( )。A、政府转移支付 B、法定准备率 C、公开市场业务 D、贴现率6、膨胀性财政政策就是采取( )。A、增税 B、减税 C、增加财政支出 D、减少财政支出7、影响需求的因素有( )。A、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 B、其他商品的价格 C、消费者偏好 D、风俗习惯8、财政的职能有( )。A、资源配置 B、公平分配 C、稳定经济 D、降低失业率9、以下关于短期成本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有( )。A、STCFCVC B、ACSTCQ C、AVCVCQ D、AFCFCQ10、失业者包括( )。A、没有工作,但在调查前4周内一直在努力找工作的人B、被暂时解雇等待被重新招回原工作岗位的人C、在快餐店兼职的大学生D、在30天内等待开始新工作的人11、消费者价格指数部分地建立在下列哪一主要类型的收入份额基础之上( )。A、住房 B、食品 C、医疗支出 D、交通支出12、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 )。A、派生需求 B、自发需求 C、联合需求 D、结构需求13、影响货币创造的因素有( )。A、现金漏损率 B、存款准备率 C、超额准备率 D、利率14、市场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 )。A、市场主体 B、市场内的信息 C、市场客体 D、市场媒介15、存款货币银行的经营原则有( )。A、流动性原则 B、安全性原则 C、重要性原则 D、效益性原则16、垄断厂商价格歧视的类型有( )。A、一级价格歧视 B、二级价格歧视 C、三级价格歧视 D、四级价格歧视17、对宏观经济的研究包括下列哪些课题?( )。A、通货膨胀、失业和经济增长的根源B、经济总表现的微观基础C、一些经济取得成功而另一些经济则归于失败的原因D、为实现宏观经济目标,可以制定政策以增加取得成功的可能性18、公共物品可分为( )。A、纯公共物品 B、俱乐部产品 C、共同资源 D、私有品19、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有( )。A、支出法 B、累加法 C、收入法 D、推导法20、两部门经济是假定经济中只有( )两个部门。A、家庭 B、政府 C、厂商 D、国外部门(三)连线题(请将A列的概念与B列的定义一一对应起来,或将B列定义的序号填在A列相应的概念前的括号中。) A B( )经济周期 1.一定时期内价格水平上升或下降的比率( )稀缺性 2.既定时期内一国企业愿意生产并销售的商品和服务的总量( )货币政策 3.以不变价格计算的GDP( )失业率 4.说明当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 时,消费者往往使用其他商品来替代较昂贵的商品,以求以较少的花费来满足其需要( )总供给 5.银行系统将准备金转化为更大量银行货币的过程( )总需求 6.经济活动扩张和收缩的模式( )通货膨胀 7.物价指数增长率的下降( )实际GDP 8.作为可普遍接受的交换中介或支付方式的任何东西( )完全无弹性 9.有价值而其供给又受限制的商品和资源( )政府转移支付 10.没有工作,但在积极寻找工 作或等待重返工作岗位的人( )垄断 11.中央银行对一国的货币、信贷、 银行系统进行管理以影响宏观经 济的行为( )消费者价格指数 12.表明了通胀的“替代”理论, 即通胀是低失业率的替代( )需求的价格弹性 13.从事任意工资水平工作和有 工作但因为疾病、罢工或休假而 缺席的人( )边际产量 14.失业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百分比( )萧条 15. 需求或供给对于价格变化完全没有反应( )扩张 16.通胀的发生是因为高失业和资源利用不佳时期成本的增加,也叫供给冲击型通胀( )效用 17.失业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工作 空缺的类型和找工作者的技能或种类不相符( )货币 18. 当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化时,衡量其需求数量变化的百分数( )银行存款的多倍扩张 19.AD的上升比经济的生产潜能增长快时发生( )就业 20.一定时期内经济各部门愿意 购买的商品和服务的总量( )失业 21.实际GDP长期的持续的下 滑( )失业率 22. 当其他投入保持不变时,新增1单位的投入所带来的产品或产出( )摩擦性失业 23.衡量对一种产品或服务的需要的满足能力 ( )结构性失业 24.用以衡量在不同时期购买一篮 子消费物品和服务的成本的指标( )周期性失业 25.经济周期的一阶段,以经济的增长为特征( )需求拉动型通胀 26.失业人数除以总劳动力( )成本推动型通胀 27.某种商品由单一厂商提供的市场结构( )菲利普斯曲线 28.失业是因为人们工作或地理位置的变动( )通缩 29.政府向个人支付的、不以商品和服务的交换为目的的行为( )替代效应 30.失业是因为对劳动力的整体需求下降了,这与经济周期的变化相对应(四)综合题1、下表1是某国可能的产品组合,请根据表中的数据绘出生产可能性边界。 表1公寓(千套)面包(百万条)050648124618402438303436164202、假设某国家人口为2亿。再假设9600万人在市场上从业,400万人在寻找工作。(1)劳动力为多少?(2)失业率为多少?(3)对下列每一句的陈述内容,确定将对劳动力和失业率有何影响?a.一学生从大学毕业并开始寻找工作。劳动力将(增加/减少/保持不变),而失业率则将(上升/下降/保持不变)。b.一学生从大学毕业并且立即被他父亲的企业雇用。劳动力将(增加/减少/保持不变),而失业率则将(上升/下降/保持不变)。c.张三辞去其工作并且开始寻找一份更好的工作。劳动力将(增加/减少/保持不变),而失业率则将(上升/下降/保持不变)。d.李四辞去其工作并且对孩子花费更多的时间。劳动力将(增加/减少/保持不变),而失业率则将(上升/下降/保持不变)。e.王二对其现在的工作不满意。他开始寻找新工作,但并没有辞去现在的工作。劳动力将(增加/减少/保持不变),而失业率则将(上升/下降/保持不变)。3、可供决策者运用的政策工具名目繁多。它们属于2种类型:财政政策(FP)和货币政策(MP)。把下列更具体的政策与其总的类型相匹配,即在留出的空白处填写正确的字母缩写。(1)所得税率的变化 (2)货币供给量的增加 (3)政府开支的增加 (4)对可征税收入取消利息减免 (5)当人们借款时,银行利率的变化 4、假设下图1证明一场突如其来的负面能源冲击所产生的影响。价格数量ADAS2AS1图1(1)AD代表冲击前的总需求曲线,(AS1 /AS2)代表冲击前的总供给曲线,(AS1 /AS2)代表冲击后的总供给曲线。(2)为了适应冲击并使产出保持在冲击前的水平,从短期来看,需要总需求(增加/减少/不变)。(3)由于(2)中变化的结果,(价格/产出)甚至(小于/大于)初始的能源冲击所引发的结果。5、某位病人必须买到某一数量(不多也不少)的某种药品,为了买到该数量的药品,必要时该病人可以接受任何一种价格。请以图的形式把这种情况描绘出来。6、假设某一家庭1周用于消费的支出受以下规则的指导:100元加1周可支配收入的一半。那么,它在各收入水平的消费和储蓄要用图表表示。(1)填写表2。表2 单位:元DICS0100200300400500(2)用图2中的格子,画出表中与消费(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 17590:2025 EN Fine ceramics (advanced ceramics,advanced technical ceramics) - Methods of tests for reinforcements - Determination of the tensile properties of ceramic f
- 2020-2025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能力提升试卷B卷附答案
- 【衢州】2025年浙江衢州职业技术学院招聘工作人员9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
- 工业互联网平台数据备份与恢复策略2025年度研究报告
- 2025年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设对生态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 金融科技行业估值方法与投资策略报告:2025年市场机遇挖掘
- 2025年储能技术多元化在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中的应用报告
- 数字化驱动艺术市场:2025年交易平台创新与艺术品市场信用评价体系构建
- 保险规划收费管理办法
- 仓库出租租赁管理办法
- 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护理学教学
- 派出所消防安全培训课件
- 天津市南开区2024届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 孕产妇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各单元测试题以及答案
- 高中3500必背单词
- 军训安全教育课件
- 施工管理的施工进度问题分析与解决
- 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试题与答案(2017年版2020年修订)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眼底病变演示课件
- “青蓝工程”结对活动记录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