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教学指导方案(试行)一、指导思想以适应广东省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对服装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为依据,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宗旨,彰显以学生为本位的教育理念,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建立灵活多样的教学机制,通过各项职业技术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根据国家对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要求,结合广东省就业市场对服装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状况,调整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要求,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同步,本专业人才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水平和综合职业能力。在教学中应体现以下基本原则:(一)以综合素质为基础,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职业和技术实践活动对经济发展和个人成长的意义和价值,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劳动态度、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正确的价值观,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把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放在突出的位置,以职业能力作为本专业教学的基础,加强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有较强的职业岗位工作能力、相关岗位的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职业基础。(二)以企业服装技术人才需求为依据,以就业为导向。以满足企业的岗位(或岗位群)工作需求为课程设置的出发点,力求课程设置与就业岗位对接,着力提高专业教学的针对性和适应性;根据服装专业发展方向和职业岗位的不同要求,设置专业专门化方向;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实施“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根据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培养方向和课程设置,制定本专业实施性教学方案。(三)适应服装行业发展,体现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前瞻性。根据服装工程应用的特点,打破传统的以专业理论教学为主的学科体系,按照企业的实际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境组织构建新型的课程体系和灵活的模块式课程结构。及时了解本专业领域的最新技术的发展,调整教学内容,突出本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实现专业教学基础性和先进性的统一。(四)以学生为主体,体现教学组织的科学性和灵活性。本专业教学要充分考虑到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教学的特点,结合职业学校学生的文化程度实际和个人发展的需要,根据学校的教学条件,采取灵活多样、实用高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采用“大专业、小专门化”的课程架构,构建开放式模块结构课程体系,满足学生的不同要求,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实施学分制教学管理。把专业教学与职业资格标准相衔接,技能训练与职业资格考证相结合,以行动为导向,开展专业教学和技能训练,专业理论以实用、够用为度,推行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索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法,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二、培养目标和规格(一) 招生对象与学制本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学制3年。(二) 培养目标培养学生成为以服装制作为主、服装设计与营销为辅,在服装生产与营销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中初级专门人才。(三) 业务范围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各类服装企业,例如,国有服装企业、私营和个体服装企业、外资与合资服装企业、服装进出口企业、服装营销等企业,可从事生产企业的车缝技工(中级)、排料制板技工、裁剪技工、整烫技工;生产和营销企业的质检员、成本核算员和服装市场调查员、推销员、业务洽谈助理员等,或营销企业的专业营业员等,生产和营销企业的基层管理(班长、组长、柜长、店长等)等岗位的工作。有条件者还可与他人联合办厂、开店或自行创业。(四)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要求1、 知识结构与要求1) 具有相当于高中阶段的文化基础知识。2) 掌握分辨常用服装面料和辅料的基本知识。3) 掌握服装制作基本知识。4) 了解服装生产基层管理基本知识。5) 掌握服装营销基本知识。6) 初步掌握计算机应用基本知识。7) 了解信息技术的初步知识。8) 具有市场竞争意识及其基础知识。2、能力结构与要求1) 掌握服装制作技能。2) 了解服装生产基层管理的基本知识。3) 掌握服装营销技能。4) 初步具有使用服装CAD的能力。5) 初步具有服装制板的能力。6) 初步具有信息沟通的能力。7) 初步具有适应市场竞争的能力。3、 技能要求本专业学生毕业时应取得相应的技术等级证书,包括服装定制工职业资格证书,服装设计师资格证书。并达到相应的技能水平。三、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一) 文化基础课程必修课程1德育课(1) 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本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指导。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职业、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职业个性、职业选择、职业理想的基本知识与要求,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掌握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以及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陶冶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形成依法就业、竞争上岗等符合时代要求的观念;学会依据社会发展、职业需求和个人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的方法;增强提高自身全面素质、自主择业、立业创业的自觉性。(2) 法律基础知识本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法律基础知识教育。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宪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刑法、诉讼法中与学生关系密切的有关法律基本知识,初步做到知法、懂法,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指导学生提高对有关法律问题的理解能力,对是与非的分析判断能力,以及依法律己、依法做事、依法维护权益、依法同违法行为作斗争的实践能力,成为具有较高法律素质的公民。(3) 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本课程的任务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和政治学说的基本观点,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对学生进行经济和政治基础知识的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常见的社会经济、政治现象,提高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活动的能力,为在今后的职业活动中,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打下基础。(4) 哲学基础知识本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及基本观点的教育。其任务是:通过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与自己的社会实践、人生实践和职业实践密切相关的哲学基本知识;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分析最常见的社会生活现象;初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将来从事社会实践打下基础。2语文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现代文和文言文阅读训练,提高学生阅读现代文和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加强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加强写作和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和日常口语交际水平。通过课内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接受优秀文化熏陶,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3数学在初中数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知识。必学与限定选学内容:集合与逻辑用语、不等式、函数、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数列与数列极限、向量、复数、解析几何、立体几何、排列与组合、概率与统计初步。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基本运算、基本计算工具使用、空间想像、数形结合、思维和简单实际应用等能力,为学习专业课程打下基础。4英语在初中英语的基础上,巩固、扩展学生的基础词汇和基础语法;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和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使学生能听懂简单对话和短文,能围绕日常话题进行初步交际,能读懂简单应用文,能模拟套写语篇及简单应用文;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继续学习的能力,并为学习专门用途英语打下基础。5计算机应用基础在初中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具有文字处理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信息获取、整理、加工能力,网上交互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6体育与健康在初中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体育与卫生保健的基础知识和运动技能,掌握科学锻炼和娱乐休闲的基本方法,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培养自主锻炼、自我保健、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的意识,全面提高身心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终身锻炼、继续学习与创业立业奠定基础。 (二) 专业课程必修课程7服装材料使学生掌握服装面料、辅料的特性与功能,常用服装材料的识别和选择方法,提高学生运用服装材料的能力。8服装内衣设计 学习内衣的历史与发展现状;内衣基础知识;内衣的材料;内衣常用面料;内衣设计要素;内衣结构设计;优秀内衣设计及品牌介绍等9服装美术学习并了解素描、色彩、图案、配色与服装画技法等基本知识,使学生初步掌握人体与服装、服装与色彩、图案之间的关系,掌握服装效果图的表现方法。10. 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服装纸样设计)较全面地讲授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的基本知识,使学生掌握一般男女服装的基本结构,训练学生能把服装造型绘制成平面结构图,并掌握量体、制图裁剪、款式变化等各种常用技能。11服装成衣工艺训练学生较熟练地掌握服装制作的全套工艺,能制作常用的男女服装,具有服装制作中级工的技术水平。12服装设计知识使学生了解服装设计的基本原理,了解人体结构体形与服装造型色彩的关系,提高学生对服装设计的审美能力。服装设计知识的教学应为专业学习服务,理论讲授不宜过深,内容可包含各类服装设计要点。13.服装CAD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计算机辅助服装制板、样板缩放、排料等。14服装市场营销较完整地学习市场营销的原理,使学生了解服装市场和服装消费心理的方法,会制定服装市场营销计划和策略,胜任服装市场推销员的工作。15服装生产管理较系统地学习并掌握服装的企业化生产流程、设备配置、工艺顺序、质量控制、成本核算等知识和能力,使学生能胜任服装企业基层管理工作。16服装贸易实务熟悉服装贸易谈判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懂得服装进出口报关手续。17服装市场调查与预测学习服装市场调查与预测的知识和方法,使学生懂得市场调查的定量定性分析,能写出调查分析报告,胜任服装市场调查分析员的工作。选修课程18服装简史介绍中外服装演变发展的历史和规律,服装与经济发展、民族文化和人们审美观念变化的关系,了解不同时期服装设计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19经济法规常识了解并熟悉有关的经济法律法规,依法从事服装制作与服装营销活动,并能运用有关法律知识维护自己、企业和消费者的权益。20纺织染整知识学习纺织和染整的基本知识,使学生初步掌握不同织物和染整加工对服装材料的影响。21服装消费心理介绍不同性别、年龄和职业的服装消费者的不同心理,及他们对服装生产和销售的影响,使学生掌握与不同服装消费者沟通的方法与技巧,以增强在服装市场中的竞争力。22现代公共关系讲授现代公共关系的概念、要素、特征、职能和作用,要求学生掌握现代公共关系的特点、原则和技巧,并能运用到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去。23Internet与网络学习Internet与网络的概念与作用,要求学生初步了解Internet与网络的使用方法。24小业主创业介绍开厂办店应有的知识,了解办证手续和应注意的事项,增强学生依规依法创业的意识。说明:(1) 小业主创业为限定选修课程。(2) 对服装艺术设计感兴趣者,建议选修服装简史和纺织染整知识;对服装制作与营销感兴趣者,建议选修经济法规常识、服装消费心理、现代公共关系和Internet与网络课程。实践教学25服装制作实习通过实际操作、训练,要求学生较熟练地掌握服装制作的全程工艺,能根据服装设计图独立完成从材料到成衣的制作;并取得服装制作等级资格证书。26服装CAD练习训练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计算机辅助服装制板、样板缩放、排料等。27服装生产管理实习在实习中了解并掌握服装企业化生产过程的生产和质量管理知识与技能。28服装营销实习实地进行服装市场调查与预测,使学生掌握其技巧和方法,了解服装消费者的心理,学会制定服装营销的计划和策略。29服装制板实习训练学生初步掌握服装生产的制板、扩号、推板、排料、裁剪等技能。30毕业顶岗实习在服装生产一线实习,让学生综合运用和检验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实践训练,尽可能使之与学生毕业后就业结合起来。31毕业论文在毕业顶岗实习的基础上,要求学生以所学理论为指导,选定题目,写出不少于2500字的毕业论文。四、教学安排(一)教学活动时间安排(供参考) 单位:周 学 年 内 容 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总计123456入学教育、军训11理论教学181991281177实践教学9710733复习考试1111116劳动1111116毕业教育11机动112假期4646424合 计252725272521150(二)选修课程安排(供参考)序号课 程 名 称学 期学 时 数1服装简史6552经济法规常识6443纺织染整知识6444服装消费心理6555现代公共关系6446Internet与网络6447小业主创业622(三)课程教学时间安排(供参考)课程分类要求序号课程学时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学时小计123456讲课讲课讲课实训讲课实训讲课实训讲课实训181999127810126文化基础课必修课程1德育148222248922语文198333333数学132222224英语198333335计算机应用基础84336体育与健康13222222专业课程必修课程7服装材料36210888服装内衣设计7249服装美术 素描724色彩724服装画76410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21346311服装成衣工艺17655312服装设计知识844413服装CAD633314服装市场营销804415服装生产管理724316服装贸易实务24317服装市场调查与预测324选修课程18服装简史55519经济法规常识44420纺织染整知识44421服装消费心理-55-522现代公共关系-44-423Internet与网络-44-4共选24小业主创业162实践性教学25服装制作实习14周7周7周1320420学时26服装CAD2周2周60学时27服装生产管理实习2周2周60学时28服装营销实习3周3周90学时29服装制板实习5周5周150学时30毕业顶岗实习6周12周360学时31毕业论文1周6周180学时合 计33003300周学时数303030030030000五、专业建设与教学建议(一) 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正确把握专业教学的总体方向。各职业学校应根据本地区就业市场对服装专业人才需求情况和学生就业方向,结合本校的办学条件,在指导方案的基础上,制订实施性教学计划,加强与行业、企业的联系,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开展教学研讨与咨询活动。(二) 采用先进的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过程。本专业全面推行一体化教学,突破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加强技能训练,发挥学生主动性,努力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增强学生适应企业实际工作环境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三) 构建模块式课程体系,大力开发具有鲜明特色的校本教材。根据本专业培养目标构建模块式专业课程体系,打破传统的知识型的学科体系。可根据本校具体教学情况开发校本教材,开发与教学项目、技术应用、生产实际密切联系的综合性课程和案例性课程教材。在课程和教材开发中,既可将原有若干科目内容按照职业活动的特点和要求进行整合,形成综合性课程,也可完全打破学科体系,按照企业实际的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境组织课程,形成围绕工作过程的新型教学项目。(四) 推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制度。采用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考证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推行“双证”制度,要求学生获得本专业的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并可转换成相应的学分。要建立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进行科学和持续性评价的机制,注重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和发展。(五) 加强“双师型”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转变教师观念。本专业教学对专业教师提出了较高要求,要求专业教师要懂得服装专业教学的特点和规律,既有一定的专业理论水平,又要有较高的技术水平。专业教师要定期到企业参加生产实践,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术,了解专业发展的新技术、新工艺、新知识、新方法、新动向,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学校要加强与企业的联系,要为教师到企业实践创造必要的条件,聘请企业有丰富经验的生产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来校担任兼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适应新的教学模式的要求,转变观念,转换角色,以学生为中心,努力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策划者、组织动员者和咨询者。(七)加强校企合作,探索“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本专业教学要充分利用企业资源进行实践教学和教师培训,针对企业产品生产的工艺流程和技术特点,按企业人才的需求设置课程,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为企业提供符合实际生产要求的毕业生。同时,要加强校企合作,建立一批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积极推行“工学结合” 的人才培养模式。六、专业设置标准(供参考)(一)专业设置的基本依据1通过市场调查和就业状况分析,从社会需要和行业发展需要等方面对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进行了必要的论证。2有切实可行的专业建设规划和实施办法。3有完备的申报和审批手续,符合规模效益和合理布局的原则。(二)专业教学组织1必须有相应的专业教学机构,应有最基本的服装工艺和市场营销教学研究组。2专业负责人一般应具有高级职称,有较强的教学研究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3教学研究组负责人应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有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管理能力。(三)专业师资配备1专业教师应具有中等职业学校及以上学校的教师任职资格。2以每年招生两个班为基数(40人/班,3个年级,240人)。本专业的专职教师不少于8人(不含文化基础课),具有中级以上职称者不低于40%,具有高级职称者不低于15%。3专业设置的课程中,50%以上的授课任务由经过相关专业系统培训、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和一定实践经验的专职教师担任。4根据专业教学需要,可聘请一定数量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兼职专业教师。兼职专业教师应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和中级以上职称,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实际工作5年以上。5每年至少应有20%的专业教师参加相应的专业实践活动。(四)专业教学设施1本专业应配备服装工艺(含特种工艺)、立体裁剪、服装CAD等基本专业实验室、实习室,应具备其他相关课程的实验条件(主要实验设备见专业课主要实验设备表)。2专业课的实验开出率应达到教学文件规定的85%以上。 3具有专业教学所需的挂图、教具、视听教材等与本专业直接相关的书籍和期刊杂志,其总数不低于10册/生。4具有一定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如计算机、录放像设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等),备有相应的专业教学录像片、多媒体课件等。(五)实训、实习以及实施产教结合的场所有相对固定的服装制作基地、实习单位和实施产教结合的场所,能完成教学所要求的所有实训、实习项目,使毕业生能达到企业上岗的要求。(六)教 学 文 件1有市(地)及以上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或相关行业部门认可的指导性教学文件,学校有完整的实施性教学方案和教学安排。2有完善的专业教学与教学文件管理制度。专业课主要实验设备表序号实验室名称数量设 备数量/室总计备 注1高速平缝机室(附带库房存放材料)2高速平缝机40台80台电脑衣车2台4台三线包缝机2台4台裁床20张40张1.2米2米电熨斗10个20个2特种机室1锁眼机1台1台钉扣机1台1台定型机1台1台3电脑室(服装CAD)1奔腾电脑40台40台数字化仪1台1台宽幅打印机1台1台相关软件数个附录:中等职业学校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主干专业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服装材料教学基本要求(36学时)一、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服装制作与营销和服装设计与工艺两专业共用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它的任务是:教给学生有关服装材料的基本知识(包括结构、性能、用途等),训练学生识别与运用服装材料的技能,为他们今后从事服装设计及服装制作与营销工作打下基础。二、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常用面料、辅料的性能并能加以准确鉴别,初步形成合理选择、运用及保管服装材料的能力,为学习服装设计与工艺、服装制作与营销两专业的其他课程打下必要的专业基础。(一) 知识教学目标1了解服装面料的种类,掌握其基本组织结构、服用性能与用途。2掌握辅助材料的性能及其应用。3掌握常用服装面料的鉴别与保养知识。(二) 能力培养目标1能合理选择、使用服装材料。2具备识别常用面料、辅料的能力。(三) 思想教育目标1具有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三、教学内容和要求基 础 模 块(一) 服装材料的原料1服装面料的纤维了解纤维的分类及混合使用情况。2纱线了解纱线的分类、代号、捻度、捻向及缝纫用线。3了解服装面料使用的纤维和纱线的主要性能、长度、细度指标。(二) 服装面料的基本组织了解机织物面料、针织物面料的基本组织。(三) 纺织面料与服装1面料的色彩与服装了解面料色彩与服装的关系。2面料的原料与服装了解面料原料与服装的关系。3面料的组织与服装了解面料组织与服装的关系。4面料的耐用性能与服装了解面料耐用性能与服装的关系。5面料的外观性能与服装了解面料外观性能与服装的关系。6面料的舒适性能与服装了解面料舒适性能与服装的关系。7面料的染色、整理与服装了解面料的染色、整理加工与服装的关系。(四) 服装面料1机织面料了解棉织物、麻织物、毛织物、丝绸织物、化学纤维及混纺面料的分类方法、主要品种的特点和服用性能。2针织面料了解针织内、外衣面料的主要特点及品种。3裘皮及皮革面料了解裘皮及皮革面料的主要特点及种类。4服装面料的发展了解服装面料的发展趋势。(五) 服装面料的鉴别掌握用燃烧法鉴别面料的方法,了解其他鉴别方法。掌握确定面料的经纬向及正反面的方法。(六) 服装与面料的保管、洗涤、熨烫了解服装与面料的保管、洗涤、熨烫条件与方法。(七) 服装的辅助材料了解各类服装辅助材料的性能。实 践 模 块(一) 燃烧法鉴别实验通过对纤维的燃烧实验,使学生初步掌握用气味、灰烬判别纤维种类的技能。(二) 市场考察实训通过对面料市场的考察,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各类面料的外观及手感特性。四、说 明1本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服装制作与营销专业(3年制),也可用于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3、4年制)。2教学时间安排见学时分配建议。学时分配建议(36学时)模 块课 程 内 容学时数合计讲授实践机动基础模块服装材料的原料44服装面料的基本组织22纺织面料与服装22服装面料1212服装面料的鉴别22服装与面料保管、洗涤、熨烫22服装的辅助材料22实践模块燃烧法鉴别实验22市场考察实训44机动44总计362664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教学基本要求(213学时)一、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服装制作与营销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它的任务是:使学生熟悉服装结构制图的基本原理和制图方法,训练其从事服装制作所必需的制图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其适应现代服装生产的需要打下基础。二、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服装结构制图的基本原理、制图方法和变化规律,掌握本专业所必备的制图技能,具备运用制图知识解决制图过程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一) 知识教学目标1了解人体结构与服装制图的关系。2理解服装结构制图的基本原理。3掌握服装结构制图的基础知识。(二) 能力培养目标1掌握人体测量的步骤与方法。2掌握服装松量加放的有关知识。3掌握服装结构制图的步骤与方法。4学会常用服装的结构制图。5掌握常用服装的纸样制作技术。(三) 思想教育目标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2具有科学求实的学风、严谨的思维方法。3具有高尚的审美情趣。4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三、教学内容和要求基 础 模 块(一) 服装与人体1了解男女人体的结构特点与比例。2理解人体结构与服装制图的关系。3掌握人体测量的步骤与方法。4掌握服装松量加放的有关知识。(二) 制图基础知识1掌握服装结构制图的名词、术语及含义。2掌握制图线条、代号、符号的名称及用途。3掌握制图工具的使用方法。4了解结构制图在服装生产中的作用与地位。(三) 制图原理1掌握服装结构的类别及特点。2理解结构制图中的计算原理。3掌握结构制图中的计算方法。4理解服装整体、局部及部件的结构原理。5基本掌握服装整体、局部及部件的变化方法。6基本掌握省、褶的构成原理及变化方法。(四) 制图方法1掌握服装结构制图的步骤与方法。2掌握下装类基本结构的制图方法。3掌握上装类服装(四开身、三开身)基本结构的制图方法。4掌握服装部件的组合关系。5掌握服装缝份、折边加放的有关知识。(五) 服装结构制图1掌握下装类服装(裙类、裤类)的结构制图。2掌握四开身结构服装(衬衫、茄克衫等)的制图。3掌握三开身结构服装(男女西装等)的制图。4掌握其他结构服装(连衣裙、旗袍、大衣、风衣等)的制图。选 学 模 块(一) 原型制图1理解原型制图的基本原理。2基本掌握原型制图方法。3能够运用原型绘制一般服装的结构图。(二) 基型制图1理解基型制图的基本原理。2基本掌握基型制图方法。3能够运用基型绘制一般服装的结构图。(三) 立体裁剪1理解立体裁剪的基本原理。2基本掌握立体裁剪方法。3能够运用立体裁剪制作一般服装的纸样。实 践 模 块(一) 基本实践1掌握下装类(裙类、裤类)服装结构的11制图。2掌握四开身结构服装(衬衫、茄克衫等)的11制图。3掌握三开身结构服装(男女西装等)的11制图。4掌握其他结构服装(连衣裙、旗袍、大衣、风衣等)的11制图。(二) 选择性实践1能够运用原型法绘制一般服装的11制图。2能够运用基型法绘制一般服装的11制图。3能够运用立体裁剪法制作一般服装的纸样。四、说 明(一) 适用范围和使用方法1. 本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3年制)。2. 本课程教学内容采用模块结构,分为基础模块、选学模块和实践模块。基础模块和实践模块中的基本实践是本专业的必修模块,选学模块及实践模块中的选择性实践供教学单位根据实际情况选用。3. 本课程建议课时为213学时,教学时间安排见学时分配建议。(二) 教学建议1本课程各阶段的授课内容应与服装制作工艺的教学内容相衔接,力求在排课时间上做到同步。2在完成本教学基本要求规定内容的基础上,可根据具体情况适时引进新的教学内容,以加强教学与市场需求的衔接。3实践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巡视和辅导,对学生的制图做到逐一修正,确保制图的准确性。学时分配建议(211学时)模块教 学 内 容学 时 数合计讲授实践机动基础模块服装与人体44制图基础知识33制图原理66制图方法1284服装结构制图241014实践模块下装类结构服装11制图18810四开身类结构服装11制图1688三开身类结构服装11制图1688其他类结构服装11制图1055选学模块运用原型法作11制图1688运用基型法作11制图1468运用立体裁剪法制作纸样1268机 动6060总 计213807360服装成衣工艺教学基本要求(176学时)一、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服装制作与营销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它的任务是:使学生具有服装制作工艺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增强学生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为学生今后继续学习打下一定基础。二、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中级服装制作人员所必需的服装制作工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具有运用服装制作工艺原理和规律解决制作工艺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一) 知识教学目标1掌握服装制作工艺的基础知识。2掌握服装制作工艺原理、基础工艺。3掌握常用服装的制作工艺流程、工序分析、工艺要求。(二) 能力培养目标1掌握平缝机的基本操作。2掌握服装制作工艺的基本技能。3初步具备编写服装厂工艺文件的能力。(三) 思想教育目标1初步具有科学、严谨的学风和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2具有爱岗敬业、勇于实践的精神。3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三、教学内容和要求基 础 模 块(一) 服装制作基础知识1服装制作工艺基本概念了解服装制作工艺的基本概念。2服装制作工艺的术语、符号了解服装制作工艺的有关术语及符号。掌握几种常用术语和符号。3手缝工艺了解手缝工艺基础知识。掌握常用的手缝工艺。4机缝工艺了解机缝工艺的基础知识。掌握常用的线迹、缝型。5熨烫工艺掌握熨烫工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二) 常用服装制作工艺1下装类制作工艺掌握裤类的制作工艺。了解裤类制作质量标准。掌握裤类制作工艺检验方法。掌握裙类的制作工艺。了解裙类制作质量标准。掌握裙类制作工艺检验方法。2上装类制作工艺掌握上衣的制作工艺。了解上衣制作质量标准。掌握上衣制作工艺检验方法。掌握套装的制作工艺。了解套装的制作质量标准。掌握套装制作工艺检验方法。3西装制作工艺掌握西装的制作工艺。了解西装制作质量标准。掌握西装制作工艺检验方法。选 学 模 块(一) 服装制作基本知识了解服装特殊制作工艺。(二) 服装制作工艺1旗袍掌握旗袍的制作工艺。2中山装掌握中山装的制作工艺。3大衣类掌握大衣制作工艺。实 践 模 块1掌握缝纫设备操作。2掌握基本线迹、缝型的制作工艺。3掌握服装基本部件的制作工艺。4掌握服装推、归、拔工艺。5掌握编写服装工艺文件的方法。四、说 明(一) 适用范围和使用方法1本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3年制)。2本课程教学内容采用模块结构,分为基础模块、选学模块和实践模块。基础模块、实践模块为必修模块,选学模块供学校根据具体情况加以选用。3本课程建议教学时数为176学时,教学时间安排见学时分配建议。(二) 教学建议本课程与服装制作实习内容相衔接,教学安排上要求同步进行,灵活运用。学时分配建议(176学时)模块课 程 内 容学 时 数合计讲授实践机动基础模块服装制作基础知识服装制作工艺基本概念33服装制作工艺的术语、符号22手缝工艺44机缝工艺33熨烫工艺22常用服装制作工艺下装类制作工艺裤类制作工艺44裙类制作工艺44上装类制作工艺衬衣类制作工艺44套装类制作工艺55西装制作66选学模块服装制作基本知识服装特殊制作工艺22服装制作工艺旗袍制作工艺22中山装制作工艺22大衣类制作工艺22实践模块缝纫设备操作66基础线迹训练1010服装部件制作1212服装推、归、拔工艺66服装工艺文件编写44机 动9393总 计176453893服装生产管理教学基本要求(72学时)一、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服装制作与营销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它的任务是:使学生具有服装生产管理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为学生今后在服装生产企业中就业或自主创业打下较扎实的基础。二、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具有服装生产第一线管理人员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掌握服装生产过程的管理方法,并注意结合教学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树立质量意识、品牌意识、安全意识和服务意识与观念。(一) 知识教学目标1掌握服装生产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2掌握服装生产管理的基本步骤和工序。3理解服装生产质量管理和劳动管理的基本内容和方法。4掌握服装生产安全管理的意义、制度和措施。(二) 能力培养目标1能运用服装生产管理的基本知识对服装生产过程进行初步的组织与管理。2能根据服装生产企业人员的情况对服装生产过程进行初步的劳动管理。3能根据客户的要求对服装生产过程进行初步质量管理。4能根据以人为本的原则要求对服装生产过程进行初步安全管理。(三) 思想教育目标1初步具有服装生产质量意识和品牌意识。2初步具有市场竞争意识、应变意识和创业精神。3树立爱岗敬业、团结协作、遵纪守法、勤俭节约的职业道德。三、教学内容和要求基 础 模 块(一) 服装生产管理的基础知识1生产管理是服装企业管理的中心环节理解生产管理在服装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2服装生产管理的任务和内容掌握服装生产管理的任务、内容和体系。理解服装生产管理的原则、方法和手段。(二) 服装生产工程管理1准备工程管理了解服装准备工程的三大步骤,即工艺分析、工艺制定和工艺贯彻。了解工艺分析的主要内容、服装产品的技术标准和工艺分析的工作程序。了解工艺制定的内容和工作程序。了解工艺贯彻的内容。2裁剪工程管理掌握裁剪工程的任务和分类。掌握裁剪工程的工作内容和程序。3缝制工程管理了解缝制工程的任务。掌握缝制工序的分解和生产线平衡。了解缝制工程的物料处理系统。4整理工程管理掌握服装成品的检验标准和方法。掌握服装成品的管理内容和方法。(三) 服装生产质量管理了解服装生产质量管理的目的和特点。掌握服装生产各个工序质量管理的内容和方法。理解服装生产质量管理的工具。(四) 服装生产劳动管理掌握服装生产劳动生产率概念。了解服装生产劳动组织。掌握服装生产劳动定额的概念和制定方法。(五) 服装生产过程的安全管理了解服装生产应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掌握服装安全生产的制度和措施。选 学 模 块 (一) 服装生产管理的基础知识了解服装企业管理的特点。(二) 服装生产工程管理理解工艺贯彻的主要内容。掌握缝制工程的生产系统。了解制衣厂房的布局。(三) 服装生产的质量管理了解服装生产质量经济分析方法。了解服装质量保证体系的概念。(四) 服装生产的物资管理理解经济采购批量。掌握库存管理的方法。(五) 服装生产的设备管理了解服装生产设备管理的内容、任务和特点。掌握服装生产设备的磨损和更新的概念。实 践 模 块(一) 服装厂认识实习通过影像资料和参观服装厂,使学生对服装厂的全面运作形成感性认识。内容包括:了解服装生产准备、裁剪、缝制和整理等管理工作,重点是帮助学生了解服装厂生产管理的任务和内容、特点和原则。(二) 服装生产工程管理实训安排学生进入校办服装厂(车间)或校外服装厂实训,帮助他们熟悉服装生产的准备、裁剪、缝制和整理等四大工程的管理过程,掌握工程管理技能。(三) 服装生产质量和劳动管理实训安排学生进入校办服装厂(车间)和校外服装厂实训,使其学会服装生产的劳动管理和质量管理。四、说 明(一) 适用范围和使用方法1本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3年制)。2本课程教学内容采用模块结构,包括基础模块、选学模块和实践模块。基础模块和实践模块是教学必须完成的基本内容,选学模块可根据地区、学校和实践需要选学。模块课 程 内 容学 时 数合计讲授实践教学机动基础模块服装生产管理的基础知识生产管理是服装企业管理的中心环节22服装生产管理的任务和内容22服装生产工程管理准备工程管理55裁剪工程管理99缝制工程管理1010整理工程管理55服装生产质量管理55服装生产劳动管理33服装生产过程的安全管理22选学模块服装生产管理的基础知识22服装生产工程管理22服装生产的质量管理22服装生产的物资管理22服装生产的设备管理22实践模块服装厂认识实习33服装生产工程管理实训66服装生产质量和劳动管理实训33机 动77总 计72531273本课程建议课时为72学时,教学时间安排见学时分配建议。(二) 教学建议1针对本课程实际操作性较强的特点,建议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学时分配建议(72学时)服装市场营销教学基本要求(80学时)一、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服装制作与营销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它的任务是:教授有关服装市场营销的基础知识和完成其基本技能的训练,为学生毕业后从事服装生产营销相关业务、自主创业和增强其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打下一定的基础。二、课程教学目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蓄电池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全国育婴师中级职业技能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辽宁省中考英语试卷(含答案)
- 产后抑郁症护理考试题及答案
- 曹禺中学期末考试卷子及答案
- 藏族近代文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 什么依然的初三作文15篇
-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育(微课版) 课件 项目八 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工作
- 2025关于有偿合同的违约处理
- 物流服务师题库及答案
- 推拉棚施工方案范本
- 苹果公司采购与供应链管理
- 公务摄影拍摄技巧分享
- 职业指导师考试真题模拟汇编(共476题)
- 你我同心反诈同行心得感悟【3篇】
- 铁路工务标志标记管理规范工务标志标记管理的规定
- 微量注射泵的使用
- WS 506-2016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
- 电力电子技术第五版(王兆安)课件全
- 心理学专业英语基础51057048
- (中职)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电子信息类)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