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Q/21EJ 166-2010产品零部件防护规范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批准20100531发布2010061实施 Q/21EJ166-2010变更记录序号章条编号改前内容改后内容12.6.3.1各总装配分厂在装配过程中用黑色塑料袋周转。各总装配分厂在装配过程中用黑色塑料袋周转。零件在以上周转过程中需用两层塑料袋包装。234前言我公司产品、零件、部件在生产全过程(包括加工、周转、运输、检验、保管、配套、装配、入库、发货)中,存在着相互磕碰、划伤、零件变形以及保管不善导致的元器件失效、压铸件和镀锌件腐蚀、塑压件受潮发霉、镀银针孔发黑等问题,严重影响了零件的性能、外观、尺寸和镀层质量。为保证我公司各类连接器的产品质量,特制定本标准,对我公司产品、零件、部件生产、周转、保管的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进行规定。本规范为通用性规范,如某些产品对其防护、保管有特殊要求的,应按其详细规范规定执行。当本规范和其详细规范矛盾时,应按详细规范规定执行。本标准由连接技术研究院提出。本标准归口单位:连接技术研究院工艺技术部标准化室本标准起草单位:连接技术研究院工艺技术部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范海淘本版本代替历次版本Q/21EJ166-2006第I版、Q/21EJ166-2006第II版、Q/21EJ166-2007第III版、Q/21EJ166-2008第IV版、Q/21EJ166-2008第V版、Q/21EJ166-2009第VI版。发送单位:针孔分厂、壳体分厂、塑压分厂、热表分厂、圆形连接器制造部、矩形连接器制造部、模具分厂、射频滤波连接器制造部、光器件制造部、线缆连接组合设备制造部、线缆组件制造部、线簧分厂、高新机加分厂、质量保证部、采购部、标准化室、物料采购部、营销中心、深圳分公司。17产品零部件防护规定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我公司产品零部件(包括低频、光纤、线束、射频同轴产品)生产全过程防护及保管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我公司所有产品、零部件的生产过程防护控制及保管控制,成件厂家生产的零件、外购件也应按此规定执行。2 产品零、部件生产过程防护规定2.1产品零、部件防护总体要求2.1.1 公司所有产品零件、半成品在加工、周转、运输和交付中,针对产品、零部件符合图纸和有关技术条件(规范)进行防护,防护包括标识、周转、包装、贮存和保护。2.1.2 产品零件表面保持清洁,防止废品、多余物混入。按Q/21EZ334-2008废品、多余物管理制度执行。2.1.3 产品零件在防护过程中要作标记和标识,包括安全警告及敏感产品的标识处理。2.1.4 产品零件在防护过程中的周转、运输、贮存用的周转盒(筐)和货架保持清洁,并定期(3年为一周期)检查,保证其在使用期内完好无损。2.2产品零件、部件生产过程的防护2.2.1 产品、零部件在生产过程(包括加工、周转、运输、检验、保管、配套、装配、包装、入库、贮存、发货等)中要轻拿轻放,严禁野蛮操作,损伤产品、零部件。产品、零部件在生产过程中不能直接放在地上。2.2.2 恶劣天气(雨、雪、冰雹、大风天气)时周转零部件应对零件进行物理保护(如使用塑料薄膜覆盖或对零件采取密封措施等),以防止恶劣天气对零件的影响。2.2.3 装配2.2.3.1 产品装配现场应保持整洁,无灰尘、油污、金属屑等。一般不允许有腐蚀性化学药品及有害物质。如必须用到,应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其污染、损伤产品零部件。2.2.3.2装配现场灌胶产品在灌胶等周期期间应采取适当措施对其进行防护(如:在灌胶产品上覆盖纱布或盖上盒子等),保证产品胶层不要落上灰尘等异物。2.2.4 配套 产品配套时,应针对不同的零部件选择不同规格的周转容器进行配套。壳体件、塑料件、弹性件、接触件等各类零件的防护按其具体规定执行。当配套产品批量较小(小于5套)时,可将同一批次产品的零部件分别装入塑料袋后再放入一个大塑料袋内,即壳体件(特殊镀层类、薄壁类、劈槽类壳体件除外)、绝缘件(薄壁、突起、凸台类绝缘件除外)放在底层,接触件、冲压件等分别装入塑料袋后可放在壳体件、绝缘件上方。但总体积不能超过塑料袋容积的1/3。对于包含有特殊镀层类、薄壁类、劈槽类壳体件、薄壁、突起、凸台类绝缘件、针头外径0.8插针、后尾杆直径0.6的后套类零件、紫铜类接触件、镀银镶件、玻璃封接件的产品,此类零件无论批量大小,均按其具体规定执行,严禁将此类零件和其他零部件同装在一个大塑料件中配套。对于体积较大的壳体件(带格周转盒的格子无法装下的壳体,例如SM系列、YF系列)选用附录A合适的内衬装入配合周转盒(筐)防护。2.2.5 周转2.2.5.1产品零、部件周转时使用周转筐或周转盒,周转筐或周转盒可以叠加,叠加高度不超过1.5米,叠加时周转器具不得直接压在产品零部件上。过程不应使零部件受力。对于需用带格子的周转盒周转的壳体件或其它零组件,应根据零组件大小每格均匀放置14个,不允许多放,以防止碰伤。在任何周转环节,铜基体及不锈钢基体的壳体装周转盒(筐)时一个格子放置1个壳体,防止周转过程中磕碰伤。玻璃烧结产品周转环节,需使用周转内衬,一个格子放置一个产品。对于体积较大的壳体件(带格周转盒的格子无法装下的壳体,例如SM系列、YF系列)选用附录A合适的内衬装入配合周转盒(筐)周转。2.2.5.2对于成件厂家加工的铜基体和不锈钢基体的壳体,若满足以下几个条件则允许一格放置多个零件:零件之间应有海绵或气泡袋等有缓冲作用的隔离措施,能防止因晃动产生的碰撞;零件应该排列整齐,紧密,不易晃动,层与层之间应紧密,且有隔离措施,能防止零件在周转过程中窜出;裸放零件不允许挤压,叠放,晃动。符合2.2.5.2条例的周转包装允许在镀前检检验合格后直接向后工序流转,镀后零件周转防护按照2.2.5.1、2.2.5.3、2.2.5.4执行。如附图B所示。2.2.5.3产品、零部件跨分厂、部门周转时,应使用带充气轮胎的周转车,周转过程速度平稳,避免产品、零部件振动、碰伤、零部件掉在地上;如使用机动或电动车进行周转,其速度应平稳,在转弯、上坡时应减速,防止零件甩掉到地上。2.2.5.4新研制的特殊规格产品(现有的标准周转筐放置不下的零件如SM、TY等产品壳体)周转时如现有周转筐(盒)无法放置,由生产单位书面通知工艺技术部,由工艺技术部包装设计员根据实际情况提制新周转筐(盒)规格,物资部负责购买。2.2.6 运输对于成件厂家加工的零件,在运输过程中外包装允许采用瓦楞纸箱,但零件应先进行防护,可采取将零件在吸塑盒内摆放或用纸板隔离等措施,防止零件在运输过程中磕碰变形。对于长途托运的零件,其周转器具应满足托运运输要求,避免零件在长途托运过程中因装卸、搬运等磕碰变形。2.2.7镀后零件(包括壳体、针孔套类等零件)和生产完毕的非金属零件(包括绝缘体、封线体、压板等零件)在后续周转、检验、包装、保管、配套、装配(包括塑压分厂镶件绝缘体压制过程的镶件装配)等过程中严禁裸手触摸零件及产品,应带细纱手套或生物手套、指套,手套、指套破损时应及时更换,上述规定均适用于外购成品或零部件。下表1中所列工序在操作过程中不需要戴手套或指套。对于其他特殊工序等戴手套或指套无法操作,应由生产单位提出申请,质量保证部质量工程师、连接技术部研究院主管工艺员确认,方可针对该工序不戴手套或指套。申请单格式见附录B。表1 操作过程中不需要戴手套或指套的工序汇总序号工序名称工序说明备注1机械加工镀后零件车槽去镀层工序、非金属零件补充机加、工序自动化设备如油压机、气动压力机DL扣合机等容易夹持手套或指头套; 2去毛刺塑压分厂钳工去毛刺中简单钻孔、攻丝等工作不适合戴手套;较小的界面类和O型圈类零件去毛刺戴指套或手套不易操作。3印字印字时界面类零件戴手套无法操作,戴指头套印字时的天那水之类的会腐蚀手套,戴手套又不易操作塑压分厂4绞针装配绞针零件及部件,戴手套或指套不易操作。绞针产品装配时绞针部件,戴手套或指套不易操作,但是绞针产品中其余零部件的装配需要戴手套或指套J70/J63/J13B类产品,产品结构较小,生产过程带指头套无法进行操作。线缆组件制造部绞针灌封时使用热风枪距离太近,指头套容易熔化矩形连接器制造部5端子压接压接工序使用的压接钳是敞口,不适用戴手套或指套。6线簧孔装配0.4线簧孔零件较小,不适用戴手套或指套。7穿零件1、弹簧穿之前基本都是旋在一起,带指套不便于将其分开。穿弹簧等零件时,指套容易卡进弹簧的缝隙间,不便于操作,且指套容易被零件的毛刺等尖锐部分扎破。 2、做分线器时,指套容易粘胶且不易清洁,另外容易将胶粘到其它零件表面。光器件 制造部8绞线由于绞线需要保证位置,排序、方向,不适用戴手套或指套。民用连接器制造部9装开式端子往绝缘体中装配开式端子时,容易将指套夹入绝缘体内,且不易操作,不适用戴手套或指套。民用连接器制造部2.2.8产品、部件及镀后零件周转用周转筐、摆放用的货架、工作台必须清洁,不应潮湿或有油污、灰尘等,周转盒底面应垫放一层薄海绵膜或纸片。保管环境要求干燥、阴凉。2.2.9保持周转盒、周转筐清洁、避免污染零件。当使用人员使用周转盒、周转筐时如果发现周转盒、周转筐表面出现灰尘、污迹,使用人员应及时进行清洗;如果污迹无法清除,应将周转盒、周转筐隔离集中存放,每月定期送四车间清洗。使用完的周转盒、周转筐内不得放置杂物,同时应定点堆放整齐。2.2.10每次使用周转车前,各车间的使用人员应检查其是否洁净,车轮减震性能及转动性能是否良好。如果发现周转车表面出现灰尘、污迹,使用人员应及时进行清洗;如果车轮损坏、运转不良,应及时维修。车间每月应对周转车进行保养维护,清洁车身表面,给轮轴添加润滑剂,保证轮轴运转灵活。2.2.11有ROHS要求的产品、零部件在保管时应与其它产品分开放置。2.3 金属类零件的防护2.3.1金属壳体类零件2.3.1.1金属类零部件应及时进行周转和加工,不得在某中间部门积压超过三个月,确保零部件的表面质量和后期的电镀质量。到期后,制造部保管员应以信息单形式书面通知质量保证部对零部件进行复验。质量保证部应及时进行检验,复验合格后在其入库单上加盖复验合格公章;复验不合格的零部件报废处理。2.3.1.2对于外径10的金属壳体类零件,在机械加工、热表处理、装配、库房保管、配套发放等过程中周转时应用专用带孔周转筐将零件摆放整齐,防止零件之间相互磕碰;在进行机械加工、热表处理、装配、查数、检验等工序时,应轻拿轻放,禁止人为划伤、磕碰;壳体类零件入库时应干净无污,放置于干燥、清洁的零件箱或周转筐内;部分零件按附录A用吸塑盒周转防护。对于体积较大的壳体件(带格周转盒的格子无法装下的壳体,例如SM系列、YF系列)选用附录A合适的内衬装入配合周转盒(筐)周转。2.3.1.3对于外径10的壳体类零件,在机械加工、热表处理、装配、库房保管、配套发放等过程中周转时应用合适规格的平底周转盒摆放整齐,如需多层摆放,中间应垫放一层厚度不小于2mm的薄海绵。2.3.1.4金属壳体类半成品零件在加工过程及电镀前需进行防锈处理,确保零件表面质量。2.3.1.5镀后壳体类零件在车灌封槽的加工、周转、检验等过程应按2.2.1执行,车灌封槽时不允许使用冷却液,检验合格后用120180号汽油或酒精清洗。2.3.1.6异形壳体类零件 由于异形壳体类零件形状不规则,零件大小差异较大,为防止其在生产、周转、配套等过程中划伤、磕碰、变形,需采用专用周转筐或吸塑盒放置,同时需使用合适规格的珍珠泡袋或拷贝纸逐件包裹进行保护,防止其在周转过程中磕伤。当零件体积过大无法放在周转盒格子中,请参照附录A选用合适的周转内衬。当周转筐规格不合适、无吸塑盒、无合适周转内衬时,生产单位应书面通知连接技术研究院,由连接技术研究院包装设计员根据实际情况提制新规格周转筐(盒)或吸塑盒,物资部负责购买。2.3.1.7玻璃封接壳体件 对于4J29材料的壳体件,壳体分厂或成件厂家在加工完后,应清洗干净,干燥后单个装入合适规格的自封塑料袋中。在随后包含入零部件库房的各个环节,如需打开塑料袋,均应及时套上封口。其余防护同一般壳体件。2.3.2 针孔类零件。2.3.2.1零件外径0.88的黄铜基体、青铜基体针孔类零件入库时应干净无油污、无多余物并及时用塑料袋包装封口或者放入磨口瓶中封存,如用塑料袋进行包装,数量不得超过塑料袋容积的2/3;镀后针孔零件拿取、包装时必须戴干净的细纱手套,轻拿轻放。严禁裸手接触及摔碰零件。2.3.2.2对零件外径0.88者,用周转盒或塑料袋进行周转,零件数量不得超过周转盒或塑料袋容积(高度)的2/3,必须把把塑料袋封口后放置于周转盒(筐)内进行,严禁用手提塑料袋进行周转;镀后零件在配套、周转和保管过程中使用塑料袋,零件数量不得超过塑料袋容积(高度)的2/3,塑料袋封口后放置于周转盒(框)内进行,严禁用手提塑料袋进行周转。2.3.2.3对零件外径815的插针、插孔、后套等(黄铜基体、青铜基体)零件,在周转、配套时用专用周转筐、周转盒或专用装置,并使用拷贝纸包裹进行防护;部分零件按附录A用吸塑盒防护,除镀银针孔件外,不用包拷贝纸。镀银针孔件防护见2.6.3条。在进行各工序加工、检验、周转、保管、配套或装配时,应轻拿轻放,严禁磕碰、划伤、变形。2.3.2.4对零件外径15的针孔类零件,允许按以下方式防护:a、直接装入定制吸塑盒,每格一只零件;b、用珍珠泡袋或拷贝纸单独包裹,多个(小于等于5个)排列整齐装入带格周转盒(筐)、内衬、纸盒等,确保零件不散乱、不挤压。2.3.2.5对于针头直径0.8插针、后尾杆直径0.6的后套类易变形的零件,必须装在43#或44#或S-2周转盒中,数量不得超过周转盒容积的1/3,在进行各工序加工、检验、周转、保管、配套或装配等各工序中严禁人为的用力挤压零件,导致零件变形。2.3.2.6对于紫铜基体类接触件,必须用专用周转盒进行周转,并使用拷贝纸进行防护,在进行各工序加工、检验、周转、保管、配套或装配时,应轻拿轻放,严禁磕碰、划伤、变形。2.3.2.7对于有特殊要求的接触件如青岛四方专用针孔件、DL系列通用件等,其防护按特殊要求执行。2.3.2.8针孔类零件在保管过程中需放在专用货架上或抽屉中;保管期内的镀银零、组件和涂色环的镀金零组件自入库之日起,每间隔一年由制造与运营部库房保管员通知质保部审理员复验零、组件表面质量。零组件复验合格需浸涂镀银电子油后方可继续保管或使用(涂色环镀金、镀银零组件除外);零组件复验不合格则由质保部审理员根据不合格零、组件特征做返工或报废处理。中央零件库的零、组件由制造运营部安排热表分厂浸涂镀银电子油;套类库房的零、组件由制造运营部安排线簧分厂浸涂镀银电子油。2.3.2.9镀后接触件车槽时,不允许使用冷却液,车槽后用120180汽油或酒精清洗。2.3.2.10针孔类零件装吸塑盒周转时,在每个吸塑盒上贴标签注明“零件号、数量”。2.3.2.11 对于同轴(高频)、差分接触件,图纸上有包装要求时,周转防护也按此要求。若图纸上没有包装要求,零件带印制板引脚时,按以下要求:1)组装前的零件,在机加完成后到配套至车间组装过程,使用吸塑盒包装周转,每个格子放置一个零件。根据产品大小选用吸塑盒,如没有合适吸塑盒,联系技术部处理。吸塑盒如下序号吸塑盒名称图号单元格大小每盒数量13号吸塑盒21E6-803-205-B124*14*76024号吸塑盒21E6-803-206-B124*14*146038号吸塑盒21E6-803-217-B155*10*12302)组装完成的零件需按关于同轴、差分接触件白色塑料圆盒包装的技术规范Q/21EJ1522-2011包装后周转。2.3.2.12部分零件周转要求按附录D。2.3.3板类零件的防护2.3.3.1 对于负线座板类、接地板类零件应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全过程进行控制,用周转筐或周转盒进行周转,注意防止磕碰、划伤。2.3.3.2 对于屏蔽板类零件应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全过程进行控制,用拷贝纸或其它方式包装,并用带格周转盒进行周转,注意防止磕碰、划伤、零件间相互碰撞、零件表面出现划痕。2.3.4薄壁冲压类零件的防护2.3.4.1对于接地簧、波纹簧等弹性零件,按照1000件1个批次在起伏后、定型前应用专用周转筐进行周转。在定型后的各工序加工、检验、周转、保管、配套或装配时,应轻拿轻放,当批量小于50只时允许用合适规格的塑料袋盛装(自然填装,不得墩实),大于50只时须用周转盒盛装。整个过程严禁受力、磕碰、划伤、变形。2.3.4.2对于定位弹簧、冠带类零件,在成型后、定型前用专用周转盒进行周转,零件自然填装,不允许墩实;周转盒加盖时,不允许挤压零件;该类周转盒高度应不大于100mm。在定型后的各工序加工、检验、周转、保管、配套或装配时,应轻拿轻放,当批量小于150只时允许用合适规格的塑料袋盛装(自然填装,不得墩实),大于150只时须用周转盒盛装。整个过程严禁受力、磕碰、划伤、变形。2.3.4.3对于屏蔽接地簧,在成型后、定型前用专用周转筐进行周转,零件一个一个自然摆放,严禁挤压,装入吸塑盒周转(吸塑盒21E6-803-191-B1、吸塑盒21E6-803-192-B1、吸塑盒21E6-803-193-B1)进行周转,零件严禁挤压,热处理定型后进行电镀、周转、保管、配套、装配时,也许使用吸塑盒。整个过程应小心操作,轻拿轻放,防止受力变形。2.3.4.4对于薄壁类金属零件如屏蔽圈,直径较小零件应用吸塑盒进行周转,按照一个格子放置1个零件的原则进行放置;直径较大零件应用周转盒进行周转,按照一个格子放置1个零件的原则进行放置。2.3.5其它类金属零件其它类金属零件指出2.3.12.3.4分类之外的由金属加工的零件,例如导销、螺杆等。此类零件参照2.3.1执行;当零件外形带有螺纹、棱边、尖角凸起等易磕碰结构时,要求零件与零件之间进行隔离防护,可选用吸塑盒、泡沫分隔内衬、带格的周转盒(筐)、纸隔板加纸盒等方式。2.4 玻璃封接件的防护2.4.1玻璃封接件封接成型后应由热表分厂戴上防尘盖(防尘盖由制造运营部配套),在热表处理、周转、试验、库房保管、配套发放、装配中周转时应用专用周转内衬将零件一个一个摆放整齐,禁止磕碰;对于印标记工序可将防尘盖去掉,在烘干之后应立即戴上。在库房存放时应摆放在专用筐内,禁止重叠摆放。可根据零件尺寸选用防护网套(21E8-817-112-A1 21E8-817-116-A1)进行防护。根据产品大小选用附录A中的周转内衬。2.5 玻璃饼(管)的防护2.5.1压制玻璃饼坯时,应戴上干燥洁净的手指套或细纱手套触拿饼坯,不允许裸手触拿饼坯。2.5.2合格的饼坯应整齐的摆放在干燥洁净的搪瓷盘内或均匀涂抹了滑石粉的耐热钢板上,避免与潮湿物品及污物接触。2.5.3玻璃饼(管)应存放在电子干燥柜中,且电子干燥柜中的空气相对湿度小于60%。2.5.4玻璃饼(管)采购时来料必须使用干燥密封的容器(袋、盒等)包装,工艺技术部在物料规格书中增加相关规定和要求。各部门周转时,也必须使用干燥密封的容器进行周转防护。2.6 特殊镀层零件的防护 对于特殊镀层(镀层柔软易划伤等)零件,在镀后的各个环节均应对零件进行防护,如拷贝纸包装等。以防止损伤镀层,影响产品性能。2.6.1镀镉军绿色、镀黑铬零件2.6.1.1热表分厂严格操作过程,提高钝化膜质量。2.6.1.2热表分厂镀后卸挂时,应采取措施避免钝化膜层划伤,零件卸挂后经自检合格应直接用拷贝纸单独包装放入干燥的周转筐周转。对于壳体零件,每个零件单独装入合适的透明自封袋,然后用带格周转筐周转。2.6.1.3镀后的检验、验收过程,周转、查数过程,库房保管、配套发放过程等所有后续过程均应在拷贝纸包装状态进行,严禁磕碰和划伤镀层;领用时必须戴干净的细纱手套或指套,轻拿轻放。对于壳体零件,周转、查数过程,库房保管、配套发放过程等所有后续过程均应在装自封袋状态进行。2.6.1.4镀镉军绿色零件可根据零件尺寸选用防护网套(21E8-817-112-A1 21E8-817-116-A1)代替拷贝纸防护。2.6.2阳极化着橄榄绿色零件2.6.2.1热表分厂在零件入库前应干净无污;零件直径较小时,用拷贝纸或珍珠泡塑料袋进行包装放入带格的周转盒周转;零件直径较大无法放在周转盒格子中,请参照附录A选用合适的周转内衬;当周转筐规格不合适、无合适周转内衬时,生产单位应书面通知连接技术研究院,由连接技术研究院包装设计员根据实际情况提制新规格周转筐(盒)或吸塑盒,物资部负责购买。2.6.2.2镀后零件在机加除镀层及装配、周转、检验、配套发放过程中,应做到轻拿轻放,并使用专用带孔周转盒,严禁磕碰和划伤镀层;领用时必须戴干净的细纱手套或指套。2.6.3镀银零件(组部件)的防护2.6.3.1对于外形直径8的镀银零件,热表分厂在电镀完成检验合格后应装入黑色塑料袋中热封(DL系列接触件按其包装规定装入相应透明塑料袋后,再装入黑色塑料袋中热封),然后入生产库房。线簧分厂在装配插孔部件完成检验合格后装入黑色塑料袋自封(DL系列接触件按其包装规定装入相应透明塑料袋后,再装入黑色塑料袋自封),然后入生产库房。生产库房在发放时采用黑色塑料袋进行发放(可用透明塑料袋外套一层黑色塑料袋),拆开的黑色塑料袋应及时重新密封。各总装配分厂在装配过程中用黑色塑料袋周转。零件在以上周转过程中需用两层塑料袋包装。2.6.3.2对于外形直径8的镀银零件,热表分厂在电镀完成检验合格后用黑色吸塑盒进行周转,方法如下:吸塑盒允许叠放,但叠放高度不得超过吸塑盒长度的1.5倍。最上层用1只空吸塑盒将零件盖住,然后用2#箱用塑料袋套在叠放好的吸塑盒上,将塑料袋封口。后续的周转、入库、发放等过程须保证最上层有1只吸塑盒盖住零件,且不得将塑料袋划破、磨破等。生产库房在发放后、各装配分厂在生产等待时间等应及时将最上层的吸塑盒盖住,及时将塑料袋口密封。不能只用拷贝纸包裹。当线簧分厂装配完成后,采用吸塑盒周转,方法同上。 当没有合适吸塑盒周转时,零件应用合适的黑色塑料袋包装,用带格的周转盒进行周转。其后续的周转、保管、配套、发放等各个过程均用黑色塑料袋密封包装。装配生产过程如出现缺料、等军检等原因造成超过24h的停顿,应装黑色塑料密封保存。2.6.3.3对于散件包装提供用户的镀银针孔件,应用黑色自封塑料袋盛装,然后随产品或单独入销售库房,直至发给用户。 2.6.3.4当产品有特殊要求时,按其特殊要求执行。2.6.3.5装配时及时密封避光存储,避免裸手触摸工件。避免零件直接接触含硫物质,装配时预先在操作台上铺一层塑料袋或其它防护布,以防产品零件与操作台接触;工装以及自动装配机应使用不含硫胶垫或者使用其他不含硫的物质,比如可以使用海绵,拷贝纸,棉手套,指头套,塑料袋(布)等。2.6.4镶件(镀银插针)的防护2.6.4.1凡带镀银镶件的绝缘体,塑压分厂在绝缘体去毛刺工序后应在4小时内对镀银镶件浸保护剂。热塑性绝缘体镶件浸HY-2018耐高温镀银保护剂,只在镶件上浸涂,或用软毛刷刷涂,晾干后经检验方可入库;热固性绝缘体整体浸HY-2018耐高温镀银保护剂经检验后入库。2.6.4.2GM及其派生系列产品(热固性绝缘体)塑压分厂浸完保护剂后转热表分厂挂锡,挂锡后热表分厂再浸保护剂方可入库。2.6.4.3需印字的上述绝缘体零件印字前用棉球蘸酒精等有机溶剂擦洗印字面,待零件晾干后印字。2.6.4.4镀银镶件绝缘体在生产、周转、保管、配套过程中应采用黑色吸塑盒进行,或套上合适规格的黑色塑料袋后整齐摆放在带格周转筐进行。镶件在生产、周转、保管、配套等各个工序不允许叠加摆放,不允许用塑料袋盛装。2.6.5 铜基体酸洗钝化的零件(组部件)的防护2.6.5.1 对于铜基体酸洗钝化的零件(组部件)表面处理完后的检验、验收过程,周转、查数过程,库房保管、配套发放过程等所有后续过程均应在拷贝纸包装状态进行或装入合适大小的塑料袋,严禁磕碰和划伤镀层;领用时必须戴干净的细纱手套(不得戴指套及裸手触摸),轻拿轻放。2.6.5.2 各装配分厂在铜基体酸洗钝化的零件(组部件)的标记、装配、检验、验收、周转、包装等过程中必须保持工作台面干净,且操作是必须戴干净的细纱手套(不得戴指套及裸手触摸),轻拿轻放。2.7 碳钢零件的防护2.7.1碳钢零件在机械加工中所使用的冷却液应符合相关的技术要求。机械加工工序周转时应采取防锈措施,体积较大的壳体类零件可以浸在防锈水中25分钟,体积较小的导销、导套类零件可以浸在煤油中进行周转。2.7.2机加后不进行表面处理直接转入零件库的碳钢零件(如玻璃封接壳体等),在入库前应用防锈油处理并沥干放入干净塑料袋中封存。2.7.3各装配分厂在封接壳体铆卡钉前应先去防锈油(可采用香蕉水或汽油清洗)。铆卡钉后仍用防锈油浸渍、沥干、放入塑料袋中封存。2.7.4经热处理退火的零件在周转时也应浸防锈水或防锈油。2.7.5真空退火后的碳钢玻璃封接壳体不允许在空气中长时间存放,应及时进行下道工序。2.8 塑料件的防护2.8.1所有塑料零件在生产、去毛刺、周转、贮存、配套等各个环节应避免灰尘和阳光直射,要轻拿轻放,禁止磕碰。严禁塑料零件在塑料袋或周转盒内无规则堆放。2.8.2塑料零件在注射成型后因该将零件从模具中取出,然后整齐地摆放在周转筐或周转盒内,不允许相互挤压、叠加,直到零件冷却后才能叠加摆放,摆放层数按2.8.3执行。2.8.3形状规则的塑料零件(防尘盖除外)在生产、去毛刺、周转和保管、配套时,应将零件按同一方向整齐摆放在周转筐或周转盒内,塑料零件在周转筐或周转盒内叠放不得超过五层,并且不能超过周转筐或周转盒深度的2/3;也可将绝缘体规则、整齐的盛放在塑料袋里,塑料袋内零件体积不能超过塑料袋容积的2/3,零件在塑料袋中的叠放厚度与在周转筐或周转盒内的要求一致,然后再放在周转盒或周转筐中,但同一周转盒里的多个塑料袋之间不得相互挤压、叠加,防止因摆放不当而造成零件受力弯曲变形。长度在80mm以上的矩形绝缘体零件,不能采用塑料袋盛放,必要时可使用吸塑盒进行周转。尺寸小于38X19的圆形绝缘体按附录A使用吸塑盒防护,不再包拷贝纸。2.8.4形状不规则的绝缘体零件如DL系列零件、薄壁类零件(壁厚不超过0.8mm)、有导柱类零件及其他有薄壁突起、细长突起类零件等,用周转盒或吸塑盒摆放整齐后放置于周转筐中进行周转、保管、配套,以防止其薄壁、突起、导柱等受力变形、断裂等。零件在周转盒内叠加不允许超过3层。禁止用塑料袋装此类零件。2.8.5带凸台(凸台壁厚小于1mm)类绝缘零件的周转、保管、配套应用周转盒进行。具体方法为:周转盒四壁及底部垫放一层厚度不小于2mm的薄海绵,将零件凸台朝上规则、整齐的摆放好。零件一般不允许叠加摆放,如需叠加时,应在第一层零件上垫一层厚度不小于2mm的薄海绵,然后再如上述方法摆放零件。零件叠加最多不超过3层。尺寸小于38X6的圆形绝缘压板按附录A使用吸塑盒防护,不再包拷贝纸。2.8.6对于复合材料壳体件,在塑压分厂或者外协厂家塑压完成后的后续工序如检验、补充机加、周转到热表分厂镀前检的周转过程中,允许采用塑料袋或周转盒周转。如果采用塑料袋进行周转时,塑料袋内零件体积不能超过塑料袋容积的2/3,而且塑料袋必须放在周转盒或周转筐中进行周转。在周转过程中应该轻拿轻放,禁止磕碰,防止碰伤。2.8.7对于复合材料壳体件,在热表分厂完成表处理工序后,及入库、周转、配套发放等后续工序,应及时用拷贝纸包装进行防护(化学镀镍层可以不用包),在周转、入库、保管、配套等各个环节应采用带格子的周转盒进行,应根据零组件大小每格均匀放置1-4个,不允许采用塑料袋盛装。在后续各个工序包括配套发放各个环节应该轻拿轻放,禁止磕碰,防止碰伤。2.9 橡胶类零件防护 橡胶类零件周转及保管时,应避免接触酸、碱等腐蚀性物质及汽油、丙酮等极性溶剂;在周转、配套、贮存过程中可用塑料袋盛放,但不得使其受较大外力产生严重不可逆变形。2.10 电容的防护2.10.1电容包装袋打开前,先进行电容有无变形、电极被污染、陶瓷基体掉块、裂纹等缺陷的检查,并做好检测仪器预热调试、检测工具如指套、记录账本、笔等的准备工作。一旦包装袋打开应立即进行有关参数检测,原则上打开一包检测中间不允许停顿,特殊情况应采取保护措施(封口放入磨口瓶内),并在较短的时间全部检测完毕。2.10.2电容芯片在空气中存放的时间应尽量短,检测时应按照以下十六字原则进行:开封一袋,检测一袋,封口一袋,保存一袋。2.10.3检测全过程不允许手、皮肤和潮湿物品等直接接触电容的电极和绝缘带,手接触时应采取保护措施,例如戴上无污染的指套或用塑料镊子进行夹持等,手或镊子夹持电容的力应适当,力过小则接触不可靠,电容参数不准确,力过大容易损坏电容。2.10.4所有的电容应轻拿轻放,周转、检测、保管等过程出现电容受到硬物碰撞(包括掉在水泥地上、受重物挤压等)时,一律按报废处理不可再用。2.10.5电容应储存在环境温度-10-40,相对湿度不大于80%,周围环境不应有酸性、碱性及其他有害气体。电容保管:1、电容保管放在有干燥剂的合格磨口瓶内,磨口瓶内的干燥剂为白色,当干燥剂失效时(一般为粉红色)应对干燥剂进行更换或除潮处理。保管人员至少每周检查一次磨口瓶,发现磨口瓶失去密封性、干燥剂失效应及时进行更换或处理,并做好每个干燥砂烘烤或更换记录(包括年、月、日及操作者);2、电容也可以放在电子干燥柜中进行保管。 2.10.6对于板式电容,在检测后应立即放入合适的自封塑料袋中密封(可用管式电容供应商提供的自封塑料袋),一个袋子装一个电容,周转、保存和领用可用供应商本身所带包装进行,或者用底部和四壁垫有薄海绵的带盖小周转盒单独进行;在电子干燥柜中保存。2.10.7对于管式电容,在检测后应每50个立即放入合适的自封塑料袋中密封,周转采用底部和四壁垫有薄海绵的带盖小周转盒单独进行;在放有干燥剂的密封磨口瓶中保存。2.11线缆(包括电缆、光缆)组件产品的防护2.11.1线缆的检验、贮存、周转过程防护 入厂检验员在完成线缆的入厂复验后,应用胶带将拆封过的线缆端部粘贴在光缆盘上,并将缆盘外的保护膜等尽可能恢复原样包装; 物资部对线缆的贮存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的要求;不允许将线缆直接放在室外,避免日光暴晒、风吹雨淋等; 物资部应及时对存放线缆的库房进行清理、打扫,以保证存放线缆区域的整洁、干净; 库房保管员应对线缆实行定置管理,按军品、民品、型别、批号摆放整齐,并做出明显标识,严格履行出入库手续,做到帐、物、卡相符。 周转搬运线缆过程中,应使用托盘、推车等运输工具,不允许采用滚动缆盘方式进行周转,以防止由于缆盘撞击、挤压、污染造成线缆压伤、缆盘破损、污染等; 装配分厂从物资库房领用线缆时,应用抹布擦拭线缆外表面的灰尘,在出电梯进入生产现场前用高压气枪将线缆外表面的灰尘吹干净,以减少线缆外表面的灰尘污染进行生产现场,影响产品质量;2.11.2线缆生产过程防护 线缆装配场应保持桌面整洁,桌面碎屑、杂物、灰尘用抹布清理,不得用气枪吹;在装配工序产生的防波套断丝、铜皮屑等各种碎屑应及时清理,以免其进入插头内部或插孔内部。 在生产全过程中,电缆或导线不应有扎伤、划伤或烫伤;不应因受挤压而产生局部变形;不允许线缆在或其它地方拖动造成线皮拉毛或脏污。对于较长(5m)的线缆产品在下线、套附件等工序可在地面上进行,但应保证地面清洁,不得损伤、弄脏线缆,不得反复拖动造成线皮拉毛或脏污。2.11.3插头、插座防护2.11.3.1在装配线缆组件一端时,须将其余已装配插头(座)端固定,防止其摔伤、碰伤。装配过程中,插头(座)带防护盖的须随时将防护盖盖上;装配工序完成后,对插头(座)较小的产品,应在插头(座)上套上塑料袋并绑扎;对于插头(座)较大的产品,应套上帆布袋并绑扎;特殊产品用专用周转筐防护。2.11.3.2对于插头(座)壳体镀层为特殊镀层的产品(见2.6),在上附件、捆扎、焊接等各个装配工步均应注意对镀层的防护,不得使壳体受到摩擦、磕碰等。装配过程中应随时套上塑料袋,以防镀层脱落、划伤等。2.11.3.3在装配完成后的各个工序,如需要去掉塑料袋或帆布袋时,应及时将其套上。需灌胶产品在灌胶等待时间应挂在挂线架上,不便于挂在挂线架上的,要盘绕整齐,放在货架或工作台上。2.11.4线缆捆扎成盘要求 线缆产品在成品或半成品线缆组件周转、验收、保存前应将其捆扎成盘,较大线盘均匀捆扎4处,较小线盘均匀捆扎2处;插头(座)露出捆扎处适宜长度。2.11.5 线缆产品周转要求 一般推荐用挂线架进行线缆装配的周转,周转过程应保持匀速,防止线缆摆动而使插头(座)之间产生碰撞。当由于其他原因不能使用挂线架时,对于导线较细、较短的产品可放在适当大小的周转筐里;线较粗、较长的产品可直接放在周转车上,但插头(座)不能和车体发生接触。2.12 光纤产品的防护2.12.1 光纤的检验、贮存、周转过程防护 入厂检验员在完成光纤的入厂复验后,应用胶带将拆封过的光纤端部粘贴在光缆盘上,并将缆盘外的保护膜等尽可能恢复原样包装;物资部对光纤的贮存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的要求;不允许将光纤直接放在室外,避免日光暴晒、风吹雨淋等; 物资部应及时对存放光纤的库房进行清理、打扫,以保证存放光纤区域的整洁、干净;库房保管员应对光纤实行定置管理,按军品、民品、型别、批号摆放整齐,并做出明显标识,严格履行出入库手续,做到帐、物、卡相符。周转搬运光纤过程中,应使用托盘、推车等运输工具,不允许采用滚动缆盘方式进行周转,以防止由于缆盘撞击、挤压、污染造成光纤压伤、缆盘破损、污染等; 光纤分厂从物资库房领用光纤时,应用抹布擦拭光纤外表面的灰尘,在出电梯进入生产现场前用高压气枪将光纤外表面的灰尘吹干净,以减少光纤外表面的灰尘污染进行生产现场,影响产品质量;2.12.2 光纤生产过程防护 光纤装配现场应保持桌面整洁,桌面碎屑、杂物、灰尘用抹布清理,不得用气枪吹;在装配工序产生的防波套断丝、铜皮屑等各种碎屑应及时清理,以免其进入插头内部或插孔内部。 在裁线时不得将线缆打折,不得在地面拖动造成线缆脏污,在生产过程中,不能人为的将线缆划伤,不能压住线缆,特别是裸光纤。 在生产全过程中,光纤不应有扎伤、划伤或烫伤;不应因受挤压而产生局部变形;不允许光纤在或其它地方拖动造成线皮拉毛或脏污。光纤应该挂在线架上进行周转,并且插头端不得超过线架上的标记环;挂在线架上的线缆不得超过线架分支上的标记。对于长度较长的线缆须用周转车进行周转。 研磨后的插针必须戴周转防尘帽,周转防尘帽须定期进行清洗。生产中返工返修中的产品,须戴防尘帽;对于PWS系列产品,零件在周转时必须用专用的周转筐进行周转,在穿零件时须将零件摆放整齐,禁止磕碰。在装配、检验时,应该小心,以防人为划伤、磕碰;对于GY系列、PWS系列与J599系列产品,在穿零件工序完成后,检验完以后,将产品零件进行组装,用海绵或者珍珠泡塑料袋包住零件,然后用捆扎线系住。在周转过程中,不得将海绵或者珍珠泡塑料袋损坏。由装配员工回收海绵或者珍珠泡塑料袋,进行再利用;耦合器的封装器件在周转时用专用的周转筐将零件摆放整齐,严禁磕碰;在存放时,应该摆放在专用筐内,严禁重叠摆放。对于有防静电要求的产品和零部件,采购时来料必须使用防静电塑料袋或防静电海绵包装,同时做好防静电标识。工艺技术部在物料规格书中增加防静电相关规定和要求。各部门周转时,也必须使用防静电塑料袋或防静电海绵进行防护,并做好防静电标识。2.13 芯片的防护芯片入厂时,由于我厂不具备芯片检测的能力,不允许检验人员进行裸手触摸芯片,不允许将芯片取出用卡尺测量。只需要检验人员核对型号,引脚数量和封装形式。芯片配套、周转直至生产车间使用的过程中,必须使用原包装或者与原包装相同的承载工具进行。当配套芯片数量小于芯片最小单元包装时,配套人员采用防静电镊子,夹住芯片的非引脚部位进行,将芯片从原包装取出,放入与芯片原包装相同的承载工具中。此过程应注意静电防护,严禁裸手触摸芯片,同时,注意不得接触芯片引脚以防碰弯。配套人员取、装完芯片后,用防静电薄膜将承载工具进行缠绕包装,同时将缠绕加固后的承载工具放入防静电塑料袋,然后放入放静电周转盒周转配套。生产车间使用芯片过程中,采用防静电镊子,夹住芯片的非引脚部位进行,将芯片从包装中取出使用,此过程应注意静电防护,严禁裸手触摸芯片,同时,注意不得接触芯片引脚以防碰弯。专家团为芯片类新物料寻找确定供应商时,连同相应的包装盒一起询价。芯片类新物料首次采购时,物资部同时采购5个相应的包装盒用于周转配套防护。生产车间用完芯片后,将包装盒返回配套部门循环使用。芯片在焊接过程中,焊接工人要采取防静电措施,烙铁温度不超过300C。2.14 印制板部件的防护印制板部件焊接完毕后,在进行安装固定之前,每一块要装入一个防静电塑料袋,并进行简单的封口处理。然后将封口过的印制板部件装入印制板周转胶筐。印制板部件进行三防处理前,要进行表面清洁,避免在粉尘多的区域进行。表面清洁完毕,才可以进行三防处理,三防喷剂应在印制板部件表面均匀分布,避免起泡等。进行三防处理后的印制板部件,同样要装入防静电塑料袋,等待安装。2.15 铜基壳体零件防锈的规定加工用的壳体材料必须符合有关规定,一般情况下,不允许用铅黄铜HPb59-1代料H62。各加工单位必须凭生产计划到我公司物资部领取相应规格的铜棒。数控用乳化液必须是优质、偏中性、低腐蚀的乳化液品种。车工工序完成后应立即将零件上的乳化液清洗干净、吹干,并将零件浸入煤油中油封。加工完的成品零件一般应立即转交我公司表面处理,如暂时没有计划,则应涂防锈油或浸入煤油中油封。零件加工完成后,应先用煤油清洗,然后用汽油清洗干净,再予交检。汽油清洗干净的零件,尽量避免、减少裸手触摸,如零件需要返工或返修,则须带手套操作或按前述规定执行。验收合格的零件,4A应及时安排电镀,避免长时间存放。4A电镀时,应严格除油、酸洗、电镀等各关键工序,提高一次电镀合格率。2.16 集成化产品防护2.16.1型材、杆材类零件防护 型材、杆材类零件在各部门周转过程中使用专用的周转木箱防护,制造部内部周转时使用同样的周转盒或专用的分层周转车,每个槽内装入一个零件,以防磕碰。示意图如下:周转木箱图号单格内安装尺寸21E6-804-609-B11000*50*5021E6-804-610-B11600*50*50分层周转车图号: 21E8-817-139-A12.16.2蒙皮类零件防护蒙皮类零件在周转过程中要求使用专用的周转车,蒙皮竖着装在车上,在零件两侧插多个固定销进行零件固定。周转车面板示意图如下:蒙皮周转车图号:21E8-817-140-A1固定销塑料管图号:21E8-815-347-A12.16.3板材类零件周转 板材类零件在各部门周转过程中使用专用的周转木箱防护,制造部内部周转时使用带分隔槽的周转车,每个槽内装入一个零件,以防磕碰。示意图如下:周转木箱图号单格内安装尺寸21E6-804-611-B11200*1000*10021E6-804-612-B1600*600*100板材周转车图号:21E8-817-140-A12.16.4半成品周转半成品需要放置在带有内衬的专用周转木箱上周转,周转过程较重的产品使用叉车搬运。木箱结构示意图如下:周转木箱图号单格内安装尺寸21E6-804-613-B1500*500*30021E6-804-614-B1800*800*40021E6-804-615-B11000*1000*50021E6-804-616-B11500*800*30021E6-804-617-B12500*1000*3002.16.5其它要求制造部在配套时,型材、杆材和框架类等零件一起配套时,可以放置在分层周转车21E8-817-139-A1上面周转,小零件也可放置在周转盒内在放置在分层周转车上周转。分层周转车上几层放置型材、杆材类零件,不允许两个或两个以上零件并列放置在一起。最下层放置其它类零件。小零件可放置在周转盒内再放置在分层周转车上周转。3 产品零、部件存储防护规定3.1 产品零件库及半成品库应通风良好,空气中不得含有酸碱等有害物体。3.2 产品零件库、半成品库内应保持清洁卫生,不得用扫帚扫地,应用浸湿后再拧干的拖把拖地,防止干扫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呼吸内科肺结核患者隔离管理操作考试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心脏病学患者护理考试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心理医学病例分析与诊断评估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康复医学残疾评定考核试题答案及解析
- 2025年神经外科手术风险评估模拟考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中西医结合风湿病治疗方案设计模拟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肿瘤放疗操作技巧考试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医学影视改革与创新医学影像知识考核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呼吸科临床技能考察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儿科学新生儿窒息抢救操作规范测验答案及解析
- 危重症患者的疼痛管理
- 电力建设安全规程2025新版
- 自制工装夹具管理办法
- 2024年法考真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苏州市中考数学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
- 面向下一代互联网Web3.0可信数字身份基础设施白皮书(2024年)
- 万达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 医院十五五发展规划纲要-图文
- T/CHC 1006-2023灵芝孢子油软胶囊
- DB32∕T 3260 -2017 水利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规范
- 融资费用居间合同协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