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二 章 学前儿童心理卫生,案例1,某幼儿入睡不久,突然哭喊出声,坐起,两眼直视,表情恐惧,叫他则不予理睬。醒后完全遗忘。 试回答: (1)该小儿发生了哪一种睡眼障碍? (2)分析其发生的原因。 (3)应怎样预防?,参考答案,(1)根据该幼儿的上述表现可知他发生了“夜惊”。夜惊是睡眠时所产生的一种惊恐反应,属于睡眠障碍。在5-7岁的幼儿中较为多见,且男童的发生率高于女童。 (2)原因:心理因素和环境因素常常是夜惊的诱因。心理因素:父母吵架、亲人伤亡、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使幼儿情绪紧张;离开亲人进入到陌生环境使幼儿产生焦虑;受到成人的严厉责备,睡前看了惊险恐怖的电视,或听了一些情节较紧张的故事等,造成精神紧张。环境因素:卧室温度过高或空气污浊;睡眠时将手压在胸口;晚餐过饱;咽部位患病而引起呼吸不畅,或患肠道寄生病和癫痫发作等。此外,咽部位患病而引起呼吸不畅,或患肠道寄生病和癫痫发作等都可引起夜惊。 (3)预防:主要是想办法消除引起幼儿精神紧张、焦虑不安的心理诱因和改变不良的环境因素;对幼儿的躯体疾病要及早治疗;注意培养幼儿良好的睡眠习惯。随着引起夜惊诱因的解除以及幼儿年龄的增长,大多数幼儿的夜惊会自行消失。,某儿童,每逢周日晚上,想到第二天要上学,即精神紧张、不安。周一早晨上学时显得胆怯,想不去学校,经父母再三劝说答应去学校。可一到学校就设法逃走,不肯进教室,并诉说头痛、腹痛、恶心等身体不适。而一到周六、周日等节假日则无以上症状。请回答:(1)该儿童患了什么病?(2)阐述如何运用相应的行为疗法给予矫治。 参考答案: (1)该儿童患了“学校恐惧症”。 (2)可运用系统脱敏法进行矫治。 A:在该儿童情绪好的时候进行 B:分成五个等级按步骤矫治: 第一步:获取儿童的信任,带孩子在学校附近散步数次; 第二步:带孩子进入学校进行娱乐活动,注意选择儿童感兴趣的活动; 第三步:带孩子进入教室进行娱乐活动; 第四步:到校上课,参与学习活动,但不布置任务(如作业等),教师不给予批评、惩罚; 第五步:到校上课,参加学习及其他活动,布置较少的学习任务,并渐次增加,直至不再惧怕学校。 C:以上各步骤中,只要该儿童未出现不良情绪,即给予表扬、鼓励,待情绪稳定不再惧怕后,再进入下一个步骤。,案例2,内容结构,第一节 学前儿童心理卫生概述 一、心理卫生的概念 二、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 三、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 四、学前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及矫治策略 第二节 学前儿童常见心理障碍及预防 一、学前儿童常见心理问题的鉴别 二、学前儿童常见心理障碍的表现及预防 第三节 学前儿童常见的问题行为及其矫治,一、什么是心理健康,关于“心理健康”的界定 对于什么是心理健康,“专家们就这个问题已经议论了半个多世纪,至今还没有取得一致意见。” 根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 (WHO)的定义,心理健康不仅指没有心理疾病或变态,不仅指个体社会生活适应良好,还指人格的完善和心理潜能的充分发挥,亦即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将个人心境发挥成最佳状态。 第三届国际卫生大会(1946年)认为:“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人们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给予心理健康概念的界定,我们可以做出这样的解释,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适应状态。 心理健康的人必须具备完整的人格、进取的精神、充沛的活力、愉快的情绪、适当的行为、对现实的良好适应状态。,心理健康的概念,1、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指没有临床症状,身心都符合正常发展标准,具有良好适应性并能为社会所接受的一种积极稳定的心理状态。,心理卫生也称心理健康,是指维持和增进人们的心理健康、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以及矫治各种不健康心理的心理学原则、方法和措施。,心理疾病就是指一个人在情绪、观念、行为、兴趣、个性等方面出现一系列的失调,亦称心理障碍和心理问题,2、心理疾病,二、学前儿童心理卫生的意义和内容,(一)学前儿童心理卫生工作的意义,(二)学前儿童心理卫生工作的内容,加强学前儿童的心理卫生工作,是维护和增进婴幼儿心理健康乃至人一生健康的重要保证,婴幼儿年龄尚小,经验与能力都很欠缺,而且也极易受到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现代社会处于急剧的变化之中 ,婴幼儿的心理问题较以前明显增多,1、为学前儿童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教育环境,2、加强各种心理保健措施,对学前儿童进行心理卫生教育,3、学前儿童心理问题的早发现、早干预和早治疗,三、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1、智力发展正常,2、情绪稳定愉快,3、人际关系和谐,4、行为统一协调,智力正常的儿童在认知方面一般表现出想象力丰富、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动手能力和动作协调能力较强,表现为情绪安定,积极向上,具有爱心和同情心。积极情感总是多于消极情感,能较长时间保持良好的心境,没有不必要的紧张感和不安感,乐于与人交往,合群、能与他人友好相处,心理和行为是协调一致的。行为表现为既不过敏,又不迟钝,面对新的刺激情境能做出合理的反应,具有与大多数同龄儿童基本相符的行为特征,5、性格乐观开朗,具有活泼开朗、乐观、自信,积极主动、独立性较强,谦虚、诚实、勇敢、热情、慷慨等性格特征,6、自我意识良好,能了解自己,悦纳自己,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在他们身上积极的肯定的自我观念占优势,四、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一)生理因素,(二)心理因素,1、遗传因素,2、胎内环境,3、脑损伤或疾病,4、生长发育迟缓,1、气质与性格,2、需要与动机,3、情绪,4、自我意识,人的许多心理行为受遗传的影响;许多遗传病都存在智力缺陷,不良的胎内环境造成的某些素质缺陷可成为儿童心理发育的障碍,分娩中的脑损伤、脑外伤及脑瘤、传染性脑疾病等使脑细胞受损,发育过于迟缓,水平过低,对其心理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托马斯等把儿童的气质分成三种类型:易养型、难养型、兴奋缓慢型。难养型儿童更易产生攻击行为、焦虑、敌意等,性格内向、胆小惧怕、沉默;外向、暴躁攻击、发脾气,合理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不良的情绪,导致问题行为,动机冲突若不及时和妥善地解决,就会造成强烈的情绪波动,消极情绪容易导致儿童心理异常和障碍。焦虑和恐惧影响比较明显,自我评价过高或过低,都会阻碍个性的健全发展,(三)社会因素,1、家庭,家庭结构,不健全的家庭结构对儿童的心理有着消极的影响,父母离异孤僻、自卑、胆怯、冷漠 自虐、撒谎、多动、讲脏话,不良的家庭氛围,儿童心理压力大,没有安全感,容易胆怯、自私、嫉妒、孤独、懒惰、不讲礼貌,家庭氛围,父母的文化和心理素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童的心理与行为,父母吵闹行为紊乱、夜惊、梦魇、遗尿症,家长素质,教育态度和方式,不合理、不正确,易使儿童形成不良的性格特征,导致心理疾病的发生,父母的心理障碍会投射到孩子的心灵上;孩子往往从父母那里模仿到不健康的性格、行为习惯,文化素质与子女的心理健康有较高相关,2、托幼机构,3、社会生活环境,师幼关系,同伴关系,直接影响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不正确的教育思想和行为不利于儿童心理的健康成长,不良的同伴关系,容易产生独占、攻击、粗暴或胆怯、孤独、不合群等行为,严重阻碍儿童的身心和社会性发展,居住在高层住宅或单元楼的儿童易形成孤僻、脆弱、暴躁等不良性格,看电视过多的儿童交往能力普遍较差,孤独、沉默,自我中心,学到侵犯性行为,粗暴的态度易导致儿童紧张、胆怯,,学前儿童的某些心理问题与教师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密切相关,儿童与各种社会传媒的接触,直接影响了他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的形成,*五、学前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 预防及矫治策略,(一)学前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策略,1、培养儿童的自尊、社会性和自主性,2、家庭成员要创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教养态度要一致,3、要有鼓励儿童个人竞争技巧发展的社会支持系统,(二)学前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矫治措施,1、行为矫正法,2、游戏矫治法,3、家庭治疗法,4、团体训练法,5、动物辅助治疗法,此外,父母和教师要树立科学的儿童教育观,创设和谐的教育环境;加强自我心理保健,提高自身心理素质,以健康的人格影响儿童。 托幼机构要建立良好的班集体,促进儿童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重视儿童的问题性教育,提高其心理素质和能力,开展心理辅导,促进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第二节 学前儿童常见心理障碍及预防,一、学前儿童常见心理问题的鉴别,(一)看是否有某些行为表现,大多数幼儿都有他却没有,或大部分幼儿没有他却有,都可能不正常,(二)看行为表现的程度,(三)看个体的发展状况,行为表现的严重性超出了大多数孩子的表现程度,也属不正常,身心发展出现长期停滞不前,甚至不进反退的现象,很可能不正常,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区别是相对的,并非泾渭分明,二、学前儿童常见的心理障碍及预防,(一)情绪障碍 儿童焦虑症 恐怖症 抑郁症 (二)语言障碍 口吃 语言发育迟缓 (三)睡眠障碍 夜惊 梦魇 梦游症,儿童焦虑症,表 现:,原因:,过度烦躁、焦虑不安、半睡眠不好,做噩梦、食欲不振,气促、 大量出汗,尿频等,,(1)遗传因素:没敢、自信心不足, 自尊心很强,(2)家庭环境:缺乏安全感,(1)正确对待孩子,不苛求,不溺爱,不放纵,不同年龄的儿童的恐惧对象(米勒),(3)环境适应不良,预防措施:,(2)学习负担不能过重,注意教育方法,(3)培养儿童坚强的意志和开朗的性格,情绪障碍,恐怖症 对某些物体或某些特殊环境,明知不存在真实的危险却产生异常强烈的恐惧心理,情绪障碍,原因:,治疗措施:,表现:,(1)恐惧程度超过了应有的限度,(2)对一种事物的恐惧感一直存在,(3)恐惧症状出现后经百般解释和劝慰后仍无法消除,并反复出现急于逃避的情绪,(1)受先天气质因素的影响,(2)后天因素居多:不良的社会环境、家庭及学校不良的教育方式,(1)心理治疗:,宜做综合治疗,原则上以心理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2)放松或生物反馈治疗,(3)药物治疗:,抑郁症,属于儿童情感性障碍范畴,是以持久的、显著的情绪异常(高涨或低落)为基本症状的一种精神疾病,表现为长期抑郁,伴有言语、思维和行为改变。,情绪障碍,原因:,治疗措施:,表现:,(1)情绪低沉:不愉快、悲伤、孤僻、哭泣、自我评价过低、不愿去 幼儿园,(2)行为迟缓:动作迟缓、退缩、萎靡不振或方向症状,对抗,冲动、攻击性行为,(3)躯体症状:常诉述各种躯体不适,(1)遗传:儿童抑郁症中71%有家族遗传史,(2)生物化学因素影响:中枢去甲肾上腺素和5HT及受体功能低下是导致抑郁症的原因,人们常以胺代谢障碍假说解释抑郁症的发病机制,(3)社会心理因素:,(2)行为治疗:主要以心理支持为主,给予关爱鼓励的同时创造成功体验,(1)药物治疗,(4)个性因素:,口吃,原因:,(1)发音障碍在某个字音或单词上停顿、重复、延长,(2)肌肉紧张呼吸和发音器官紧张性痉挛,(4)伴有其他心理异常易兴奋、易激惹、胆小、睡眼障碍,矫正:,(1)模仿,(2)神经损伤,言语障碍,是一种常见的语言节奏障碍。它是指说话的时候不自主地在字音或字句上,表现出不正确的停顿、延长和重复现象。男孩比女孩多2-4倍。,(3)伴随动作跺脚、摇头、挤眼、歪嘴,表现:,(3)社会心理因素引起的精神紧张:家庭环境,(4)环境的改变与突然的精神刺激,(1)正确对待小儿说话时不流畅的现象,(2)消除环境中可致幼儿精神过度紧张不安的各种因素,(3)成人用平静、柔和的语气和小儿说话,(4)多让幼儿练习朗诵、唱歌,语言发育迟缓,原因:,口语明显落后同龄儿童,到相应年龄仍不能讲完整的句子,甚至仅能讲少数单词,有的表现为讲话词不达意或构音不清。,(1)严重的营养不良或者慢性的消耗性疾病,会影响孩子语言中枢的正常发育,(3)父母过分溺爱,孩子不需要开口就能满足各种需求,防治:,(1)采用神经营养治疗,促进大脑发育,完善语言功能,(2)进行言语训练。(倾听声音并告之名称模仿教师口型发音听语音指物指物说名称口语对话念儿歌),言语障碍,是由于大脑发育迟缓而造成的言语障碍。可分为接受性言语障碍和表达性言语障碍。,(2)缺少言语刺激、教育和训练,表现:,夜惊,原因:,入睡后不久,突然坐起来,尖叫哭喊,两眼瞪直或紧闭,极为惊恐。并伴有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全身出汗等症状。难以唤醒或哄他安静下来。数分钟后自行入睡,醒后完全遗忘。,心理因素与父母分离,亲人伤亡,父母吵架或离异,受到严厉 惩罚;睡前看了惊险的电视,听了情节紧张的故事,(1)消除引起紧张不安的心理诱因,减少情绪紧张,预防:,(2)改变不良环境。注意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3)白天适度控制孩子的活动量,睡眠障碍,是指睡眠时所产生的一种惊恐反应。4-7岁的儿童较为多见,男孩夜惊多于女孩。,环境因素室温过高、空气污浊,手压胸口,晚餐过饱。,病理因素肥胖和严重的钙缺乏症;鼻咽部疾病致使呼吸不畅,患肠寄生虫病。,表现:,大脑发育不完善,(4)预防和治疗躯体疾病,梦魇,原因:,做噩梦时伴有呼吸困难,心跳加剧,自觉全身不能动弹,常被惊醒。醒后仍有明显的情绪失常,紧张、害怕、出冷汗、面色苍白等。对梦境有片断记忆。,(1)精神紧张,焦虑不安,有尚未解决的内心矛盾冲突,(1)消除内心矛盾冲突,缓解情绪紧张。,防治:,(2)及时治疗躯体疾病,(3)生活有规律,睡眠障碍,是指以做噩梦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睡眠障碍。多见于学前期儿童,(2)躯体患病(上呼吸道感染、肠寄生虫病),(3)睡眠和饮食习惯不良,表现:,梦游(睡行症),原因:,指睡眠中突然睁眼,坐起凝视,下床走动或做些机械动作。表情呆滞,神态迷惘,步态不稳,难以唤醒。持续几分钟至半小时左右,然后上床入睡或睡在别处。醒后完全遗忘,(1)与儿童大脑皮质抑制功能不完善有 关 ,身体疲劳、精神紧张和过度兴奋 是主要诱因,(1)家长不要对孩子的梦游太在意更不要取笑梦游时的表现,防治:,(2)家庭中加强安全保护措施,以免孩子梦游发作时发生意外伤害,(3)对经常发作的,要求助医生。,睡眠障碍,(2)与机体疾病也有关系,(3)家族遗传,表 现:,第三节、学前儿童常见的问题行为及其矫治,一、什么是问题行为 幼儿的问题行为,是指那些与普通幼儿的一般行为相比而言,所表现出的过度、不足或不恰当的行为。通常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社会行为:如攻击、破坏、说谎、嫉妒、过度反抗或任性等; 2、不良习惯:如习惯性吮吸手指、咬指甲、活动过度等; 3、生理心理发展问题:如习惯性痉挛、注意分散、反应迟缓、遗尿、不自主排便等排泄机能障碍、偏食、厌食、冷漠、口吃、多动症,小儿自闭症等。,攻击性行为,原因:,(1)侵犯他人身体(踢、打、抓、咬 ),(1)疏泄情绪,保护自己,(3)家教不当。如过分溺爱、怕孩子吃亏、经常惩罚,对策:,(1)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改变不当的家教方式,让幼儿远离暴力和不良诱因,(2)帮助幼儿学习如何与他人相处、调整情绪、对待挫折,常见的问题行为,也称侵犯行为,是指一种能引起别人的对立或争斗的行为。,(2)观察模仿,表现:,(3)引导孩子合理宣泄情绪,引导孩子进行移情换位;善用转移注意法,(4)对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冷处理”,(2)毁坏物品(撕、扔、踩),(3)言语攻击 (讥笑、讽刺、诽谤、谩骂 ),品行障碍,(5)家长以身作则,做孩子的表率,说谎,原因:,无意说谎由于儿童认知发展水平低,(1)教育儿童诚实做人,防治:,(2)营造和谐、融洽的环境气氛。,(3)成人注意言传身教,品行障碍,有意说谎(1)逃避责备或惩罚;(2)想报复他 人,引起他人注意,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3)模仿,(4)及时揭穿儿童的谎言,不让其谎话得逞,强迫症,是一种反复出现、无法摆脱而又毫无疑义的观念、情绪或行为。在儿童期,强迫行为多于强迫观念。,表现:,强迫思考:内容包括某一种想法、冲动、观念、脑内浮现的声音或感觉等,强迫行为:刻板的重复某一行为,原因:,儿童的性格;父母不良性格的影响和教育方法的不当,矫治:,(1)树立信心,培养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2)意念训练、行为疗法、药物治疗,(3)纠正父母的不良性格特征,儿童多动症,原因:,矫治:,(2)脑组织器质性损害(85%)(孕期疾病、分娩异常、脑外伤),(3)神经生化因素 (神经递质代谢紊乱、儿茶酚胺水平不足),(1)遗传因素 (40% ),(1)调整家庭环境,改变不正确的教育方式,(2)严格作息制度,增加文体活动,是多动综合症的简称。是一类以注意障碍为最突出表现,以多动为主要特征的儿童行为问题。一般在3岁左右就会起病。男孩多于女孩,(1)活动过度,特征:,(2)注意涣散,(3)行为冲动,(4)学习困难,(4)铅中毒或食品添加剂,(3)行为治疗和饮食治疗,(5)家庭和社会因素 (父母责任角色不当和养育方式失误),害羞与社交退缩,(1)气质性因素,原因:,(2)生活环境或家教不当,(3)挫折经历,(4)父母本身的影响,矫治:,(1)创设开放式的家庭环境,(2)及早参与集体生活,(3)增加对消除儿童害羞和社交退缩的指导,(4)有效运用矫正技术,精神发育迟缓,又称精神发育不全,主要特征为精神活动的发育停留在比较低的水平上,突出的表现为智能低下,适应环境的能力很差。 不是一种单一的疾病或是某个器官的缺陷,而是一种在身心各方面都有反映的症状。 一般发生在婴幼儿期,尤其是2岁前,受先天或后天各种因素的影响,脑的发育受阻,导致精神发育尤其是智力发育受阻。,其它常见的问题行为厌食,原因:,长期厌食,对食物不感兴趣,吃得极少,经常回避或拒绝进食,如果强迫喂食,即刻引起呕吐,(1)过分注意孩子进食或强迫进食,(1)建立有规律的膳食制度,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防治:,(2)创造愉快的进餐气氛,(3)增加孩子的活动量,使其有饥饿感,进食障碍,(2)进食前活动过度,表 现:,(3)进餐气氛不良,(4)不良的饮食习惯,其它常见的问题行为吮吸手指,原因:,经常或几乎整天吮吸手指,常固定吮吸某一手指。,(1)早期喂养不当,或不能按时得到足够的食物,防治:,(1)运用正确方法喂足喂好婴儿,(2)丰富儿童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消除寂寞感,不良习惯,(2)生活环境单调,缺少玩具和爱抚,表 现:,(3)给予爱护和同情,使之在心理上获得满足,(4)在手指上涂抹苦味剂,其它常见的问题行为咬指甲,原因:,经常不由自主地咬去长出的指甲,甚至吃掉指甲。 在3-6岁幼儿中发病较高。,(1)为了缓解心理紧张,防治:,(1)消除引起心理紧张的各种因素,(2)引导儿童参与各种游戏活动,不良习惯,(2)模仿父母或同伴的行为,表 现:,(3)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4)在指甲上涂苦药或辣椒汁,(5)严重者进行行为治疗,其它常见的问题行为习惯性阴部摩擦,原因:,抚弄或磨擦外生殖器。,(1)局部不洁或疾病引起瘙痒,小儿磨擦止痒,渐成习惯,防治:,(1)偶然出现,可分散其注意力,(2)积极治疗或消除阴部刺激原因,不良习惯,(2)因寂寞而玩弄或大人逗玩,使小儿养成习惯动作,表现:,(3)不要穿紧身内裤,(4)养成上床就睡,醒来就起的习惯,(5)发作时,没法转移他的注意力,(3)不当的教育方法使儿童偶然的行为得到了强化,其它常见的问题行为遗尿症,原因:,5岁以后儿童,仍不能控制排尿,经常夜间尿床,白天尿裤。男孩多于女孩。,器质性遗尿症因躯体疾病引起。如膀胱炎、蛲虫病、糖尿病等,(1)消除引起小儿精神紧张的各种因素,防治:,(2)建立合理的作息制度,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按时睡觉、 白天避免过累、晚间适当控制饮水、夜间定时唤醒排尿),(3)加强自觉排尿的训练,排泄障碍,属于儿童行为障碍中的排泄障碍 。,功能性遗尿症由心理因素引起。如强烈的精神刺激、夜间 睡眠过深、排尿习惯不良、有心理障碍,表 现:,(4)配合药物或针灸治疗,选择性缄默症,原因:,矫治:,(1)患儿病前有个性缺陷。如敏感、胆怯、害羞等,(1)避免精神刺激,(2)消除心理紧张因素,是指已经获得语言能力的儿童,因精神因素的影响,而出现的一种在某些场合保持沉默不语的现象。多在岁时起病,女孩多见,在某些场合拒绝讲话,而在另外一些场合则能正常交流。缄默时,可以用手势、点头、摇头等躯体语言进行交流,有时也用书写的方式来表达。,表现:,(2)幼年时有精神创伤的经历。如父母关系不和 及离异,受虐待等,(3)采取转移法。如陪患儿游戏,外出游玩,分散其紧张情绪,(4)行为矫正。可用患儿最喜欢的东西作为奖励条件,激励其说话,(5)药物治疗,孤独症(自闭症),原因:,矫治:,(1)主要由生物因素所致。如遗传、孕母病毒感染、宫内窒息等,(1)康复训练的重点放在能力的提高上,(2)给患儿创造正常的生活环境,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发育障碍性疾病。发生于3岁以内,起病缓慢,(1)社会交往障碍(缺乏与人交往、交流的倾向 ,对亲人没有依恋。对周围的事不关心 ,目光游移不定 ),症状:,(2)语言交流障碍(语言发育落后,或者在正常语言发育后出现语言倒退,或语言缺乏交流性质 ),(3)重复刻板行为(兴趣狭窄,强烈要求环境维持不变,常常在较长时间里专注于某种或几种游戏或活动 ),(4)智力异常 (70%落后、20%在正常范围,10%智力超常),(2)早期生活环境缺乏情绪交流,无语言交往,(3)要有信心,(5)感觉异常 (痛觉迟钝、对某些声音或图像特别恐惧或喜好),心理疾病的症状,1.睡眠障碍。入睡困难、早醒、多梦、易醒,醒后不能再入睡、夜惊、夜游、梦痍(经常被噩梦惊醒)。 2.情绪障碍。持续的心情低落、消极观念、兴趣减退、话少、活动减少;或情绪高涨、高兴愉悦甚至欣喜若狂及易恼怒、脾气急躁、言语多、自我评价高或夸大、行为卤莽。 3.应激相关障碍。由强大的精神刺激或持续不断不愉快处境导致抑郁、焦虑、害怕情绪,警惕性增高、失眠、过分担心,遇到与刺激相似境遇感到痛苦。 4.精神障碍。思维特殊,有时逻辑推理荒谬离奇,或言语中心思想无法琢磨、行为异常、自言自语、表情淡漠、疏远亲人、生活懒散,部分病人有敌意、冲动,此类病人多不认为自己得病。 5.焦虑障碍。莫名奇妙的紧张、恐惧、坐立不安,不时心慌出汗,症状突然出现、突然消失、症状出现前不可预测。,心理疾病的症状,6.强迫障碍。有明知没必要却控制不住的情绪、观念和动作,如反复询问、反复想一件事情、反复洗手、反复检查、重复做某一动作,患者对此痛苦不堪,却无法摆脱。 7.恐惧障碍。患者对某种环境、任务或物体产生强烈的恐惧,自已知道过分害怕不合情理,但不能克服,多用逃避方式应付恐惧。 8.疑病障碍。过分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多担心或相信自己患某种严重躯体疾病,反复就医检查。医生解释和医学检查的阴性结果不能打消其顾虑,即身体有某种器质性病变,也不能解释患者所诉症状的性质和程度。 9.疼痛障碍。持续、严重的疼痛,疼痛不能用生理现象或躯体疾病作出合理解释,情绪冲突或心理社会因素直接导致疼痛的发生。经检查未发现疼痛相应的躯体病变。 10.神经衰弱。精神易兴奋却又易疲劳,多表现为紧张、烦恼、易激惹及肌肉紧张性疼痛和睡眠障碍。,11.进食障碍。(1)神经性厌食,多伴有神经性呕吐,多表现在爱美的青少年女性身上。为降低体重故意限制饮食,回避可导致发胖的食物,自我诱发呕吐、自我诱发排便、过度运动或服用利尿剂,导致厌食、消瘦、闭经、虚弱。(2)神经性贪食。反复发作和不可抗拒的摄食欲望及暴食行为。有担心发胖的恐惧心理,常采取引吐导泄、禁食等方法消除暴食引起的发胖,神经性贪食者常有神经性厌食病史。 12.器质性精神障碍。有明确的躯体疾病或脑部疾病。如冠心病、糖尿病、慢性支气管哮喘、肝脏疾病、慢性肾功能衰竭、脑血管疾病等。实验室检查异常,结果充分。同时伴有智力下降、记忆力减退、个性改变、意识障碍。以及兴奋、躁动、胡言乱语、易喜易怒、情感脆弱等。日常生活、人际交往、工作、学习能力受损。 13.性心理障碍。阳痿早泄、性冷淡、异装癖、恋物癖、窥阴癖、露阴癖。,心理疾病的症状,心理问题与心理障碍,心理问题是指那些近期发生的、内容比较局限的、反应不甚剧烈且未严重影响思维逻辑,能与现实保持接触的暂时心理紊乱。,心理问题如果持续时间长,症状逐渐加重,已严重干扰了正常的生活和学习就是心理障碍,胎内环境,(1)营养不良的影响:造成先天畸形、出生时体重轻、脑细胞减少、脑功能异常、智力发展迟缓等缺陷,(2)患病或用药不慎的影响。高血压、肾炎、贫血、关节炎、低热、先兆流产、经常感冒,都可能与儿童多动症的发生有关。感染流感病毒可引起畸形和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影响出生后心理的正常发展。 服用大剂量的抗癫痫类药物,可使胎儿发生唇裂、腭裂、小头畸形、心脏畸形等,出生后发育迟缓、智力迟钝;服用镇静催眠药,也可导致儿童的发育迟缓。,(3)情绪状态的影响。精神受到刺激会造成过度心理紧张,从而引起胎儿的发育异常和障碍。孕妇过激的情绪会使内分泌腺尤其是肾上腺分泌出与情绪平衡时所分泌的不同种类和不同数量的激素,使细胞新陈代谢发生变化,血液内的合成物也发生变化,这些通过胎盘进入胎儿的循环系统,对胎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如导致神经系统畸形,判断,1、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区别是泾渭分明的。 2、儿童在不同年龄有不同的恐惧对象。 3、儿童期恐惧就是儿童期恐怖症。 4、梦游症是睡眠障碍的一种,男孩梦游多于女孩。 5、精神性尿频不是遗尿症。 6、语言发育迟缓的孩子一般智力低下。 7、因发育迟缓而发生的口吃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会逐渐消失。 8、语言发育迟缓的孩子一般有听力障碍 9、治疗学前儿童多动症,宜使用药物治疗。 10、选择性缄默症是一种语言障碍。,课堂练习答案,一、填空 1、心理疾病 不健康心理 2、智力发展正常 行为统一协调 性格乐观开朗 自我意识良好 3、亲社会行为 4、遗尿症 5、器质性 功能性 6、功能性 7、语言节奏障碍 心理状态 8、生活环境单调 爱抚 9、注意障碍 二、选择 1.A 2.B 3.D 4.A 5.B 三、判断 1 2 3 4 5 6 7 8 9 10 ,心理健康的标准,马斯洛和密特曼的观点 (1)充分的安全感; (2)充分了解自己,并能对自己的能力做出适当的估计; (3)生活的理想和目标能切合实际; (4)能与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 (5)能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适度的情绪控制与表达; (9)在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较好地发挥自己的个性; (10)在社会规范的前提下,恰当满足个人的基本需要。,WHO提出的标准: (1)良好的个性。情绪稳定、性格温和、意志坚强、感情丰富、豁达乐观 (2)良好的处世能力。观察问题客观现实,自控能力良好,能适应复杂环境 (3)良好的人际关系。助人为乐,与人为善,人缘好,保持心情愉快 (4)道德行为。以道德规范约束自己,明辨真伪、善恶,明辨是非观念,心理健康的标准,其它人提出的标准 (1)理解自我,悦纳自我 (2)接受他人,善与人处 (3)正视现实,接受现实 (4)热爱生活,乐于工作 (5)能适当地表达情绪 (6)健全的人格,大部分中国学者的观点 (1)认知功能正常 (2)情绪反应适度 (3)意志品质健全 (4)自我意识客观 (5)个性结构完整 (6)人际关系协调 (7)社会适应良好 (8)人生态度积极 (9)行为表现规范 (10)活动效能吻龄,游戏治疗,动物辅助治疗,不良习惯,梦魇,攻击性行为,孤独症儿童,孤独症儿童在接受训练,父母的教养态度与儿童的心理健康,专制型,(1)顺从、屈服,缺乏主见和创造性,易形成压抑、焦虑、怨恨和 自卑的心理,从而丧失信心和勇气,正直、诚实、善良、活泼、开朗、关心他人,(2)反抗、固执、对人粗暴、缺乏理智,易产生逆反的心理,(3)逃避、空想,缺乏理想与志向,推卸责任,易产生逃学、离家 出走,甚至自杀等严重事件,溺爱型,(1)自私、任性、蛮横霸道和不知关心他人,(2)依赖、懦弱、缺乏独立性,适应能力差。,放任型 或冷漠型,(1)情绪不稳定,攻击老师,对抗家长,(2)冷酷无情,往往行为残忍,欺负小朋友,虐待小动物;,(3)嫉妒、孤僻、不合群的心理和放荡等不良行为,虽然独立性强, 但不够友好,缺少责任感,民主型,常用的行为疗法,1系统脱敏法 系统脱敏法为一种常用的行为疗法。它是通过一系列步骤,按照刺激强度由弱到强、由小到大的顺序,逐渐训练儿童的心理承受力,从而达到“脱敏”,对原先引起他恐惧的人、物、场景等不再惧怕,恢复正常心态。 这种行为疗法的基本理论是:患者处在全身松弛的状态下,面对经重复暴露的刺激,最终达到“脱敏”。 运用实践脱敏法要注意以下几点: (1)在儿童情绪好的时候进行。 (2)把脱敏的步骤分成四五个等级,逐渐脱敏。比如,儿童怕进黑屋。一级:从黑屋前走过;二级:停在黑屋门前;三级:在大人陪同下走进黑屋;四级:单独进黑屋。 (3)在让儿童逐渐暴露在他所惧怕的场景之前或同时,给予阳性刺激(如好吃的、玩具鼓励等)。,2阳性强化法 阳性强化法的理论基础是:在一种行为之后,即给予奖赏强化,则这种行为就会增加。因此,奖赏在阳性强化法中起了重要作用。 (1)强化物的分类 初级奖赏:如儿童喜爱的食物。这类奖赏简单,但容易厌腻,失去对行为的强化作用。 一般奖赏:如给红花、五星、代币等。 活动奖赏:如去公园、看木偶戏等。 社会奖赏:如点头、微笑、拥抱、表扬、赞美等。,(2)运用阳性强化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异形建筑幕墙测绘方案设计
- 活动策划公司团队宣传方案
- 建筑方案设计文本怎么写
- 东营广场舞活动方案策划
- 药品安全法培训小结课件
- 主题剧场建筑布置方案设计
- 二注建筑方案设计心得
- 美发设计开业活动策划方案
- 银川尾矿库施工方案
- 开发商自渠营销方案
- 第一章三国演义讲义课件
-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 西语国家概况
- 药物临床试验-阳国平-2017年
- GB/T 5271.29-2006信息技术词汇第29部分:人工智能语音识别与合成
- GB/T 28248-2012印制板用硬质合金钻头
- 淄博市2020年度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课考试题及答案
- 大运河前世今生课件
- 省级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指标体系小学音乐
- 茶叶生产加工常用表格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