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会信任度的实践调查报告.docx_第1页
关于社会信任度的实践调查报告.docx_第2页
关于社会信任度的实践调查报告.docx_第3页
关于社会信任度的实践调查报告.docx_第4页
关于社会信任度的实践调查报告.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社会信任度的实践调查报告一、 实践背景当今社会,“小悦悦事件”、食品安全问题等频繁发生,我们的社会信任度明显下降,社会信任问题不断冲击着我们的眼球,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话题。二、 实践目的德国社会学家卢曼所说:“当一个人对世界完全失去信心时,早上甚至会没办法从床上爬起来。”可见信任对我们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当你打开水龙头,要相信里头流出来的水没有毒;过马路,要相信所有汽车都会在亮红灯的时候停下来;坐高铁、地铁,要相信它不会突然追尾;遇事报警,要相信警察不是盗贼的同伙;就是你睡觉,也要相信这屋不是“楼脆脆”。当这些都成为我们所担心的事时,社会信任问题已经进入了我们的视线。我们在担心,在怀疑,我们能不能完全相信我们所看到的这个世界。信,还是不信,这是一个问题。从2006年“彭宇案”,到今年的小月月事件,越来越多事件的报道已经使我们伤心难过,这个社会到底怎么了?是道德问题,还是信任危机?是人本自私的显现,还是大氛围的影响?是社会发展难以避免的结果,还是教育的缺失?是什么使我们的社会变成一个人人猜疑的悬疑剧?当传统的信任在市场经济面前遭遇了尴尬,当不安全感充斥着我们周围,当良心在利益面前低了头,但法律已不能保护善良的人,我们又该如何走出不信任的阴云,重建社会的信任?结合社会现状,我们实践队对此作了较全面的调查,统计和分析。三、实践过程调查前期,我们进行了充分的准备,经过小组讨论,制定了完善的方案,准备采取问卷、采访、网上调查、时事分析等一系列形式进行各方面的调查,同时在不同的地区和人群中展开调查,使结果更具有说服力。首先是问卷的制作。为了便于比较,我们在个人信息方面设置了所在地区、年龄段、职业、学历这些基本信息,主体部分从对身边的人和陌生人的信任程度及其原因入手,由浅入深到人们对信任和利益的关联认识,受骗后信任的变化,和对未来对社会信任问题的一些看法进行设置,较全面的覆盖了关于信任调查的角度和范围。接下来是问卷的分发。我们印制了大量的问卷,分别在各自所在的地区进行了调查。小组的成员走到街上,对过往的行人分发问卷,其中,一部分人对我们的工作给予大力的支持,但同时我们也也遇到了诸多困难,有一部分人对我们不予理睬,并且避而远之。但是我们坚持不懈,终于收到了多份问卷。返校后,我们向老师和同学进行调查和询问,并且深入到一些企业事业单位收集了这些在工作岗位上人的看法。为了扩大年龄的范畴,我们又辅以电话访问的形式,询问家中的一些长辈,包括年长的老人,收集这类人群对信任问题的看法。我们还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在问卷星上注册了账号,邀请更多的人来为我们填写问卷,收到了极好的反响。最后,我们在商场和街上对售货员和顾客进行了采访,并邀请他们填写了问卷,听取了他们对社会信任问题的看法。经过较长时间的调查后,我们对问卷的结果进行了汇总,针对于不同年龄段和不同职业的人对社会信任问题的看法分类进行了统计,并比较得出了结论。为了验证大众对陌生人的信任度,我们又上街创设了一个情景,小组中的成员扮演一名忘记带手机却有急事要给家里打电话的大学生,向路上的行人借手机,虽然第一个人抱着怀疑的态度,但是第二个被询问的阿姨对她很信任,借给了她。又一名成员也创设类似的情景,也成功地借到了手机。为了得到专业人士对此问题的看法,我们还联系了天津大学学工部知名教授杨燕老师,经过电话联系和说明,得到了她的大力支持,为我们的调查提供了大力的帮助。杨老师表示,造成社会信任危机,是因为人们的内心都很敏感、脆弱,大家都害怕自己受到伤害,内心缺乏安全感,于是听到类似报道后就变得冷漠了,这样,便形成了恶性循环,出现了现在这样的状况。杨老师说要想改变这种状况,首先要从自身做起,我们要始终相信社会的主流还是正义的。其次是政府部门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对于见义勇为等行为要褒奖,对于讹诈别人的行为要严惩不贷。之后是媒体要充分发挥其作用,就像现在每年的感动中国。从对杨老师的采访中,我们收获颇多。四、 实践结果从问卷的统计和采访中,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大多数人认为身边的人是可信的,但不愿意相信陌生人。2、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对这个社会的不信任度也随之增加。3、多半数人有过上当受骗的经历,骗子的手段也多种多样,有卖假冒伪劣产品,有电话欺诈,甚至有人打着公益组织的名义进行诈骗。4、人们普遍表示不会第二次相信欺骗过自己的商家组织。5、人们不信任他人主要由于自身上当受骗经历、舆论导向、社会氛围等多方面原因。6、大多数人认为信任是建立在利益基础上的,在他们眼中,没有利益关系的陌生人是不值得信任的。7、青少年对于社会的信任与否受到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影响。家长们会把自己的经验讲给孩子们听,也会直接告诫孩子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8、我国的社会信任度在近几年处于下降趋势。经过讨论和分析,我们认为社会信任的缺失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1、不法商家片面追求利益使人寒心。毒奶粉、毒鸭蛋事件的发生,令人们失望。许多商家为了利益而不顾人们的安全,使得整个社会处在一个不敢轻易相信他人的大环境下。人们担心商品的质量是否合格,害怕接到陌生的电话,不敢轻易相信搭讪的陌生人。如此种种,都是社会上存在太多欺骗现象的结果。且人们一旦被骗,信任很难重建。失信容易得信难。2、媒体的负面影响1月8日下午,一位85岁的老爷子在杭州南宋御街上不慎跌倒。老人在地上躺了近20分钟,临街商铺和街上众多围观者,无一人主动上前将老人扶起,有人说是“怕扶他起来还要负责任,赔钱”。杭州当地媒体在报道此一事件时,无一例外地“链接”了“南京彭宇案”与“郑州李凯强案”。 “彭宇案”后,老人倒地没人扶。本来是个例,但经过媒体的报道后,老人故意倒地骗钱的行为被无限放大,使得人们纷纷不敢相信他人。 3、社会转型带来了信任模式变化。在传统社会里,人际交往主要在血缘和地缘基础上展开,其特征是熟人信任,实质上是关系信任。随着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人们的交往范围日益扩展,交往频率逐渐加大,交往对象不断更换,从而导致了一个现象,即人们将与越来越多的陌生人进行交往,而且与有些人的交往可能仅此一次。这使得在现代社会中信任模式的特征变成普遍信任,实质是制度信任。处在急剧转型中的中国社会,传统的信任模式逐渐失效,现代的信任模式还在生成,在这种新旧交接的情势下,社会信任呈现一种空白状态。4、法律制度的不完善。我国法律制度的不完善使一些不法商家钻了空子,他们侵犯社会大众的权力却得不到惩罚,从而继续欺骗,如此恶性循环,只能导致我们无法完全相信这个社会。那么,如何重建社会信任就成为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对此,我们从三个角度提出建议:1、我们应该真诚的对待他人。每个人都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可信的人,这样别人才愿意相信我们,才能构建一个和谐的可信的社会。2、舆论发挥积极的作用。媒体从积极的方面引导我们,让我们看到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好人好事,还有许多人可以相信,从而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3、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健全法律制度。要让人们彼此信任,首先政府要值得信赖。而法律失去权威,社会信任也就失去了保障。所以,国家制度上的改革是提高社会信任度的根本。从调查结果来看,我们的社会信任度也许还达不到良好,社会制度、法律的不完善,人们追逐利益,丧失道德,都是这种不信任的原因。信任,本是一个和谐社会里最基本的要求。一次次不信任事件的出现,令我们痛心,同时也更加剧了不信任的风气,如此恶性循环下去,我们的社会将更加的冷漠,没有人情味,我想我们都不愿意生活在这样的社会吧。马克思认为“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人如果在金钱面前什么都不管不顾不怕不要了,人就病入膏肓了;社会如果利令智昏恬不知耻肆无忌惮之徒比比皆是了,社会就危在旦夕了!一个缺乏信任的民族没有希望,一个缺乏信任的国家没有未来。大到社会,小到个人,没有信任,便如大海里的船,看不到航行的标识。正如学者们尖锐指出的:社会信任远不是靠一个时期的舆论引导或政治动员就能建立的,重建信任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参与。我们认为,不仅是政府需要出台相关政策,加强监管力度,商家能够遵循自己的良心,作为公民,我们也需要多一份真诚,给予别人一些信任,尤其是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实现信任我们需要起模范带头作用,弘扬社会新风,展现我们的风采,我们相信,社会信任度降低只是暂时的,我们的社会终将变得更为美好。参考文献: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从社会学角度看信任附录社会信任问题的调查问卷1.您所在地区 。2.您是 。A.50后 B.60后 C.70后 D.80后 E.90后 F.00后3.您的职业是 .4.您的学历是 .A.小学 B.初中 C.高中 D.大学专科 D大学本科 E研究生及以上5信任身边认识的人吗? 。A.基本都信任 B.大部分信任 C.有半数信任 D.很少信任 E.完全不信任6若您对身边的人存在不信任,您的理由是 。A,受骗经历 B.社会舆论 C.家庭教育 D.学校教育 E.个人性格多疑 F其他 7您信任陌生人吗? A.完全信任 B.比较信任 C.不怎么信任 D.完全不信任 8您对陌生人存在不信任,您的理由是 。A,受骗经历 B.社会舆论 C.家庭教育 D.学校教育 E.个人性格多疑 F其他 9您觉得自己是个可信的人吗? A.是 B.不是10信任的大多数人属于哪一群体 。A个体工商户 B工人 C农民 E公务员 F与阶级职务无关联11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利益关系有关吗? A.有关 B.无关12您有过上当受骗的经历吗?如果有的话,骗您的是 A路上遇到的陌生人 B网上的组织 C社会上的公司团体 D公益组织 E.其他 13受过骗后,您还愿意相信同样的组织或团体吗? A.愿意相信 B.再也不相信14您会主动搀扶倒在地上的老人吗? A.会,帮助他人是应该的。 B.不会,骗子太多,害怕被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