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精选5第五章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课件_第1页
最新精选5第五章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课件_第2页
最新精选5第五章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课件_第3页
最新精选5第五章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课件_第4页
最新精选5第五章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部分,第5-11章,2,第五章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3,概 述,4,化学传递学说,神经递质neurotransmitter 化学传递:神经末梢释放递质进入突触间隙,作用于后膜上的受体,影响突触后细胞的功能。,5,6,7,递质ACh 合成:胆碱+AcCoAACh 贮存:囊泡 释放:胞裂外排 量子化释放 消除:AChE,8,递质 NE 合成:酪氨酸多巴多巴胺NE 贮存:囊泡 释放:胞裂外排 消除:Uptake-1 Uptake-2,传出神经受体(receptor,R),传出神经受体(receptor,R),传出神经受体(receptor,R),12,13,14,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兴奋:有利于机体运动、观察、反应等 样作用:皮肤粘膜、内脏血管收缩,血压升高,瞳孔扩大,肝糖元分解增加等。 样作用:兴奋心脏,扩张支气管平滑肌,扩张冠状血管和骨骼肌血管等。 胆碱能神经兴奋:有利于机体修整和积蓄能量 M样作用:抑制心脏,扩张血管,内脏平滑肌收缩、瞳孔缩小,腺体分泌增加等。 N样作用:神经节兴奋、骨骼肌收缩,肾上腺髓质分泌增加等。,15,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基本作用和分类,1.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基本作用 (1)直接作用于受体: 激动药 拮抗药(阻断药) (2)影响递质的作用: 影响递质释放:麻黄碱促进NE释放等 影响递质转运和贮存:利血平抑制囊泡再摄取 影响递质转化:新斯的明抑制胆碱酯酶,拟胆碱药 M,N受体激动药(完全拟胆碱药):ACh 内在活性高 M受体激动药:毛果芸香碱 (激动药) N受体激动药:烟碱 拟肾上腺素药 ,受体激动药:肾上腺素(Ad) 受体激动药:去甲肾上腺素(NA) 受体激动药:异丙肾上腺素(ISO) 抗胆碱药 M受体阻断药:阿托品 无内在活性 N1受体阻断药:六甲双胺(神经节阻断药) (阻断药) N2受体阻断药:琥珀胆碱(肌松药) 抗肾上腺素药受体阻断药1,2受体阻断药:酚妥拉明 1受体阻断药:哌唑嗪 受体阻断药1,2受体阻断药:普奈洛尔 1受体阻断药:美托洛尔 ,受体阻断药:拉贝洛尔,2.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分类:,17,18,19,概 述,20,21,22,23,24,【合成】 合成部位:胆碱能神经末梢 合成原料:胆碱 合成过程,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25,贮存部位:囊泡 贮存形式:半数以上以结合型 (Ach+ATP+囊 泡蛋白)贮存于囊泡每一个囊泡内约含100050000分子的Ach。,【贮存】,26,灭活/消失,每一分子的AchE 1min内可水解105分子Ach,【 Ach的去路】,【释放】 释放方式:胞裂外排(exocytosis) 量子化释放 其他释放机制,27,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 NA),【合成】 合成部位: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 合成原料:酪氨酸 合成过程(略),28,贮存部位:囊泡 贮存形式:NA+ATP+嗜铬颗粒蛋白 游离形式,【贮存】,【释放】 释放方式:胞裂外排(exocytosis) 量子化释放 其他释放机制,29,【去路】,30,消失,摄取1,囊泡外(被线粒体膜所 含MAO灭活),占释放量的75%-90%,31,摄取2(uptake 2),AdrNA,扩散血液 有少量NA从突触间隙扩散到血液中,主要被肝、 肾等组织的COMT和MAO灭活。,32,植物神经支配特点 1. 双重支配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均支配多数效应器 2. 优势支配 一种神经支配占优势 3. 对立统一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作用相互拮抗,但整体情况下相互协调 效应强度: 红色 蓝色 黑色,传出神经 系统的生 理功能,以下为附加内容 不需要的朋友下载后可以编辑删除,谢谢,以下为附加内容,让更多的农民成为新型职业农民,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刘天金 20130507 陕西,农业部部长韩长赋: 这是一项基础性工程、创新性工作,要大抓特抓、坚持不懈。 让更多的农民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目标) 生产更多更好更安全的农产品供给社会(方向),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二、什么是新型职业农民 三、如何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一)深刻背景 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人走村空”问题愈演愈烈 2012年我国农民工数量达到2.6亿,每年新增900-1000万。 四川抽样调查: 26% 举家外出农户 20% 留守农户 转移比例平均60%,高的70-80%,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一)深刻背景 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老人农业”“妇女农业”“小学农业”问题日益凸显 陕西抽样调查: 72% “80后”“90后”青壮年劳动力(农民工) 55岁 务农农民平均年龄 63% 妇女 83% 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四川抽样调查: 务农农民50岁以上54%,60岁以上30%,70岁以上13%; 妇女60%; 初中及以下90%。,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一)深刻背景 农村新生劳动力离农意愿强烈,农业后继乏人问题步步紧逼 新生代农民工 76% 不愿再回乡务农 85% 从未种过地 (国家统计局2010年10省调查:90%的新生代农民工没有从事过一天的农业生产活动),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二)紧迫课题 “谁来种地”“地如何种”?,党的十八大: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国务院常务会议:要采取有效措施,使一部分年轻人愿意在农村留下来搞农业,培养和稳定现代农业生产队伍。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要稳定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充分保护和调动农民生产经营积极性,使务农种粮有效益、不吃亏、得实惠。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动,农户兼业化、村庄空心化、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农民利益诉求多元,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势在必行。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要采取有效措施,稳定农业生产经营队伍,积极培育新型农民。 聚焦“谁来种地”“地如何种”,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二)紧迫课题 “谁来种地”“地如何种”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农村劳动力结构性不足:“不是没人种地,而是这地由什么人来种” 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不是种不过来,而是怎么种得更好”,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三)历史使命 回答好“谁来种地”“地如何种”的问题,历史性地落在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上。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农业科技,着力解决农业生产力发展问题,明确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突出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着力完善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农业生产关系,进一步强调加强农业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 (现代)家庭经营+合作组织+社会化服务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新型职业农民 新型生产经营主体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现代农业,新型职业农民是伴随农村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完善产生的新型生产经营主体,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基本细胞,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支撑,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基本力量。,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四)重大意义 不失时机地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一是有利于促进农民从身份向职业的转变,在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中加快剥离“农民”的身份属性,使培育起来的新型职业农民逐步走上具有相应社会保障和社会地位的职业化路子,解决有人愿意在农村留下来搞农业的问题;,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四)重大意义 不失时机地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二是有利于促进农民从传统农业生产向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的转变,在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中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使培育起来的新型职业农民逐步走上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经营的现代化路子,解决务农种粮有效益、不吃亏、得实惠的问题;,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四)重大意义 不失时机地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三是有利于促进农民从传统小农生产向社会化大生产的转变,在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中加快培育新型生产经营主体,使培育起来的新型职业农民逐步走上“家庭经营+合作组织+社会化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组织化路子,解决保供增收长效机制的问题。,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过程,就是激活农民自身活力和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的过程,就是培养高素质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者的过程,就是培育“三农”事业发展未来的过程。,农业部部长韩长赋 应对农业后继乏人问题的挑战,必须在稳定提高农业比较效益的基础上,大力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让更多的农民成为新型职业农民。,世界性课题 比如在英国,农场主平均年龄达到59岁。 欧盟一直关注农民老龄化和培养青年农民问题,在CAP新一轮改革议案中提出,将2%的直接支付专门用于支持40岁以下的青年农民从事农业。,世界性课题 法国经验 统筹农村劳动力转留 加强农业后继者培养 重视农业劳动力教育培训,切实把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放在三农工作突出位置予以推动落实。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是伴随现代化进程的必然趋势。目前我国农业劳动力供求结构已进入总量过剩与结构性、区域性短缺并存新阶段,关键农时缺人手、现代农业缺人才、新农村建设缺人力问题日显普遍,“谁来种地”“地如何种”事关13亿人的饭碗。,各级农业部门要把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作为一项重要职责和基本任务,积极争取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支持,将其放在三农工作的突出位置,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需求导向、综合配套”的原则,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以推动落实,培养和稳定现代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壮大新型生产经营主体。,二、什么是新型职业农民,(一)基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