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丽江古城的文化与其建筑特点摘要:丽江古城历史悠久,古城中有很多各具特色的建筑,其深厚文化底蕴也同样影响到了它的建筑特点,受汉族影响,其建筑特点既有本民族气息,又具有自己的特色。主要的民居类型为三坊一照壁和四合五天井,代表性建筑有木府,五凤楼和束河民居建筑群等。关键词:建筑特点,建筑构造,文化丽江古城又名大研镇,它位于丽江坝中部,北依象山、金虹山、西枕狮子山,东南面临数十里的良田阔野。丽江古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南宋末年,丽江木氏先祖将其统治中心从白沙移至狮子山麓,开始营造房屋城池,称“大叶场”。 经过近一千年时光的积淀,丽江古城的韵味也变的醇厚,其源远流长的文化也变得更加神秘,古城的建筑历经无数朝代的洗礼,饱经沧桑,它融汇了各个民族的文化特色而声名远扬。丽江古城历史悠久,古朴自然,兼有水乡之容、山城之貌。从城市总体布局到工程、建筑融纳西、汉、白、彝、藏各民族精华有别于中国任何一座王城,丽江古城未受“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 经途九轨”的中原建城影响。城中无规矩的道路网,无森严的城墙,古城布局中的三山为屏、一川相连;水系利用中的三河穿城、家家流水;街道布局中“经络”设置和“曲、幽、窄、达”的风格;建筑物的依山就水、错落有致。丽江古城是古城风貌整体保存完好的典范。依托三山而建的古城,与大自然产生了有机的统一,古城瓦屋,鳞次栉比,四周苍翠的青山,把紧连成片的古城紧紧环抱。城中民居朴实生动的造型、精美雅致的装饰是纳西族文化与技术的结晶。以下为几种比较常见的建筑类型。一、古街古城中的古街是古城建筑的特色之一,街道依山势而建,顺水流而设,以红色角砾岩(五花石)铺就,雨季不泥泞、旱季不飞灰,石上花纹图案自然雅致,质感细腻,与整个城市环境相得益彰。四方街是丽江古街的代表,位于古城的核心位置,不仅是大研古城的中心,也是滇西北地区的集贸和商业中心。四方街是一个大约4000平方米的梯形小广场,五花石铺地,街道两旁的店铺鳞次栉比。其西侧的制高点是科贡坊,为风格独特的三层门楼。西有西河,东为中河。西河上设有活动闸门,可利用西河与中河的高差冲洗街面。从四方街四角延伸出四大主街:光义街、七一街、五一街,新华街,又从四大主街岔出众多街巷,如蛛网交错,四通八达,从而形成以四方街为中心、沿街逐层外延的缜密而又开放的格局。二、古桥众多古桥交织错落 ,构成了复杂的交通网络。在丽江古城区内的玉河水系上,飞架有354座桥梁。大石桥为古城众桥之首,位于四方街东向100米,由明代木氏土司所建,因从桥下中河水可看到玉龙雪山倒影,又名映雪桥。该桥系双孔石拱桥,拱圈用板岩石支砌,桥长10余米,桥宽近4米,桥面用传统的五花石铺砌,坡度平缓,便于两岸往来。 三、代表性建筑古城中有很多各具特色的建筑,例如木府、福国寺五凤楼和束河民居建筑群等。木府原系丽江世袭土司木氏衙署,“略备于元,盛于明”。修复重建的木府占地46亩,坐西向东,沿中轴线依地势建有忠义坊、义门、前议事厅、万卷楼、护法殿、光碧楼、玉音楼、三清殿、配殿、阁楼、戏台、过街楼、家院、走廊、宫驿等15幢,大大小小计162间。五凤楼(原名法云间),位于黑龙潭公园北端,始建于公元1601年,楼高20米,为层甍三重担结构,基呈亚字形,楼台三叠,屋担八角,三层共24个飞檐,就象五只彩凤展翅来仪,故名五凤楼。全楼共有32棵柱子落地,其中四棵中柱各高12米,柱上部分用斗架手法建成,楼尖贴金实顶,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稀世珍宝和典型范例。束河民居建筑群在丽江古城西北4公里处,是丽江古城周边的一个小集市。束河依山傍水,民居房舍错落有致。街头有一潭泉水,称为“九鼎龙潭”,又称“龙泉”。青龙河从束河村中央穿过,建于明代的青龙桥横跨其上。青龙桥高4米、宽45米、长23米,是丽江境内最大的石拱桥。桥束侧建有长32米、宽27米的四方广场,形制与丽江古城四方街相似,同样可以引水洗街。丽江古城的深厚文化底蕴也同样影响到了它的建筑特色。丽江古城是一个由多个民族组成的少数民族聚居地,是一座带有少数民主风格的古城,其中第一民族为纳西族。纳西族拥有自己的语言,记录了其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古城的家庭中没有丈夫和父亲,仍维系着最古老的母系社会。丽江古城中的摩梭人,他们的父亲和丈夫仍同自己的母亲生活在一起,男女之间实行走婚的制度,他们的关系以最纯洁的感情来维系,这种关系保持的时间长短因人而异,有长有短,有的只有几天,有的却可维系一生。摩梭人没有自己的语言,却在这片土地上生存了上千年,他们仍然坚持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给自足的生活。古城坐落于玉龙雪山脚下,玉龙雪山融化的雪水穿街过巷,流入各家各户,贯穿整个古城,城中的人们依靠雪水洗衣,灌溉。自然,人们为了充分利用水资源,在城中建造出了各式各样的供水系统,更加方便快捷。在古城中有公用的泉水,由三个由高到低的池塘组成,被称为“三眼井”,分别是头塘,二塘和三塘。头塘的水是可以直接饮用的,因为水自高到低依次流过头塘,二塘和三塘,二塘的水可以用来清洗蔬菜和水果,三塘的相较于二塘和头塘较为污浊,被用来清洗衣物和其他脏物。这样就达到了水资源多次利用的目的。同时,人们也充分利用了水力,他们利用水来带动磨盘,这样的磨盘叫做水磨,用水力取代人力,节省了力气和时间。古城中的建筑很大一部分受到了水的影响。水走街串巷,虽然给人们带来便利,却也阻碍了交通。所以古城中有大量的古桥,搭建在街与街和房与房之间,连接起了人们的交流和交通。纳西民族的房屋多以泥土和木头为材料,而三坊一照壁则是最常见的。三房一照壁的构造与汉族的四合院有点相似。三坊均是三间两层的建筑,此外正方两边还有两个小房间,一间用来做书房,另一间用来做厨房。长者居住于一排主屋中,小辈们则居住于两侧的屋子中,主屋的对面是一堵以白色为底的照壁,其上可能装饰有一些题写的诗句,更加彰显了少数民族人民丰厚的文化底蕴。一个照壁将一大家子人封在其中,一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让处于其中的人感到一种别样的温馨。四合五天井由一间正方和三间下房组成一个大的天井,而在两边的小厢房两侧又各有两个小天井,加起来便是四间房和五个天井。中央的大天井中有时会在中一些花草。这样的构造有利于充分利用空余的空间,且对于光照的利用也可以达到最大限度,虽然四合五天井在丽江古城中并不是最常见的建筑,但它同样体现了纳西族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房屋建筑艺术,是纳西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前后院和一进两院都是以院子为核心的基本建筑形式。前后院,顾名思义,及前后两个院子组成的一户民居,它的特点是由花厅来连接两个院落,前面的院子为辅要的,通常用来做花园,后面的院子则是用来居住的。前院和后院皆左右对称,坐落于房子的中轴线上。一进两院则是再进大门之后分别由两个入口进入两个庭院,各个庭院又由花厅,走廊等相连。古城的房屋大多建于明清时期,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具有汉族特征,是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商业银行面试题库及答案
- 企业员工晋升考试辅导资料
- 砂石生产合同范本及解析
- 面积的转换讲解
- 医院安全培训活动方案课件
- 抗滑桩技术交底
- 制造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指南
- 工业废水处理施工技术方案
- 口腔粘膜病快速诊断重点总结
- 医院安全员培训记录课件
- 福建省全国名校联盟2026届高三上学期联合开学摸底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广工建筑电气试卷及答案
- 2024年广西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招聘真题
- 排污许可证管理条例课件
- 乡镇人大主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学习讨论发言材料
- 2025年食品安全管理员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用户反馈收集及问题分析表
- 无人机飞行操作规范手册
- 【里斯】年轻一代新能源汽车消费洞察与预测 -新物种 新理念 新趋势(2024-2025)
- 医院收费室培训课件
- 信仰思政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