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乌达区企业用工需求及存在问题的调查报告.doc_第1页
关于乌达区企业用工需求及存在问题的调查报告.doc_第2页
关于乌达区企业用工需求及存在问题的调查报告.doc_第3页
关于乌达区企业用工需求及存在问题的调查报告.doc_第4页
关于乌达区企业用工需求及存在问题的调查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乌达区企业用工需求及存在问题的调查报告 近期,乌达区就业局人才劳动力市场组织工作人员,对近年来乌达区企业的开工现状,企业用工供需特点,用工方式和人员结构以及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认真详细的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汇报如下: 一、求职人员就业情况及企业用工现状截止目前,乌达区现有各类企业80家,其中已建成的企业66家(生产企业44家,停产企业25家)。主要为电石、硅铁、片碱、煤炭等行业,这些企业容纳了大量的劳动力,从业人员达到了1.8万余人,其中外来务工人员5000人左右。正在续建的企业5家,新建企业7家,这些企业投产后,预计可为求职者提供就业岗位3000个。为保证乌达区的求职者实现充分就业,今年初,人才劳动力市场组织工作人员,多次深入到经济开发区企业内,对用工企业的空岗情况进行调查。至6月份前,在对12个新建企业空岗情况的摸底调查中,得知空岗3301个,现生产企业空岗236个,7家餐饮服务企业空岗88个,4家个体工商户空岗22个。但部分用工企业大量使用外来务工人员,而本地人员相对较少。作为乌达区求职者实现就业或再就业主渠道的人才劳动力市场,根据深入企业摸底调查的情况为依据,上半年的1至5月份,通过与大型企业协商,定于每月的10日召开用工洽谈会。如今,已举办大型用工洽谈会4场、大学生专场招聘会24场、内蒙古美方煤焦化公司招聘会1场。其中,“春风行动”大型用工洽谈会到场求职者2000余人,用工单位23家,提供岗位1109个,达成就业意向1184人,女性911人,最终与企业签订合同13人。4月10日,用工洽谈会到场求职者1000余人,用工单位21家,提供岗位1652个,达成就业意向462人,最终与企业签订合同10人。4月22日,滨海为库区移民劳动用工洽谈会参加招聘企业14家,提供岗位627个,达成就业意向13人,最终无一人就业。5月10日,用工洽谈会参加企业17家,提供岗位651个,达成就业意向232人,最终与企业签订合同8人。内蒙古美方煤焦化公司专场招聘会,吸引求职者1000余人,有求职意向者240人,经过面试当场录用70人,其余正在进行面试。求职者中,通过我们的介绍,内蒙古美方煤焦化公司已安置就业人员70人、彤阳科技公司30人、良峰公司20人、紫晶公司15人。餐饮服务业经过职业介绍,30人已就业。库区移民大学生21名,经职业介绍,现已安排在宜化化工公司就业,年初至今,乌达区职业介绍所已经为宜化公司招聘了将近1000多人,录用548人。目前,招聘还在进行中。二、企业用工供需特点、方式和人员结构受金融危机影响,我区部分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企业、外向型加工贸易企业用工数量呈稳中略升的发展趋势,但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企业招工门槛有所降低,工资待遇和去年基本持平。求职人数持续攀升,但总体仍保持求大于供的态势。乌达区用工企业单位大多集中在经济开发区内,并且主要以化工企业居多,其次为煤焦企业,这些企业的性质形成了适应男性求职的岗位较多,而适应女性求职者实现就业的岗位较少。三、当前富余劳动力就业现状及就业愿望目前,虽然部分求职者找到了比较中意的工作,但大部分求职者还是没有找到工作,部分企业仍然没有招到理想和合适的人才,“用工荒”与“就业难”的情况仍然存在,并未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一些大学生虽然证件齐全,但却因缺少工作经验,而难以找到理想的工作岗位。与大学生高学历遭遇职场冷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拥有技能的工人正在成为用人单位的竞相争夺的目标。就目前职场现状的分析,求职者应找准定位,企业也应改善用工环境。求职者不能盲目的追求过高的工资待遇,一定要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清楚职业定位,想清楚自己找什么样的工作,有多强的工作能力,能够承担多大的工作压力。对于毕业不久的大学生,先就业后择业,不要怕苦怕累,不要贪图享乐,从基层干起,最要紧的是积累经验,在实践锻炼中提升自我,适时寻找更好的发展空间。企业招工难的出现,表面上是由于经济的周期性波动造成的,但究其根源,却是原有用工体制和经济发展模式的问题。工资待遇低、劳动强度大,是导致企业招工难的主要原因。按照传统的思维模式,企业提高工资标准和福利待遇是解决“招工难”最有效的手段。但从长远的意义来讲,改变“招工难”的现状,除了产业升级,还要改善分配体制,建立长久稳定的劳资关系。一味的沿着原来的老路走,实行低待遇高强度的劳动用工,永远解决不了“招工难”的问题。 四、企业用工需求情况预测随着金融危机的好转,产业结构的优化,乌达区的经济建设正在进入稳步发展的阶段。经济效益有所提高,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固定资产投资提速,招商引资势头良好,企业大多呈现较好的发展势头。预测未来几年劳动密集型企业仍将占企业总量的多数,用工需求也将随着企业的恢复生产,继续呈上升趋势,企业招工难也将更加突出。今年初,人才劳动力市场组织的一次企业用工需求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的32 家企业,从业人员11965人,其中外地人3380人,签订劳动合同5843人,持有上岗证3651人,企业为劳动者缴纳社保五险 7548人,用工方式8小时工作制。被调查企业中,生产和正在恢复生产中企业人员需求量较小,新建企业或新上项目人员需求量较大。仅以内蒙古美方煤焦化公司为例,其年产焦炭240万吨的一期工程,将于年底竣工投产,届时将需要用工量600人。乌海市阳光碳素有限责任公司,预计今年7月份投产,届时需用工400人。还有腾龙公司、中润镁业等需企业需用工908人。用工企业普遍反映,以前招聘技术工人难,现在招用普通工人也不容易,而且周边地区的招聘情况也不乐观。再加上乌达区因黄河水利枢纽淹没区产生的农区居民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可能会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谐的突出问题。 五、企业用工紧缺的原因分析 根据人才劳动力市场工作人员的调查,造成企业用工紧缺的原因,一是结构性失业矛盾突出。一方面地区经济发展,企业缺员现象比较突出,而另一个方面则是城镇富裕劳动力、下岗失业人员和农区劳动力找不到合适的岗位,呈现结构性失业状况。二是劳动者没有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大部分求职者既希望找到一份工作稳定、薪水又较高、还不能太辛苦的职业。而一些求职者则年龄偏大,本身也无一技之长,所以想找到他们认为合适的工作很困难。三是薪酬与劳动强度不相符,许多企业沿用粗放的用工模式,具体表现在临时性、无限度、和生产环境恶劣,与劳动强度不成正比的低廉工资待遇,对求职者不具有吸引力。所以一是招不到合适的人选,二是招到了也留不住。随来随走,难以稳定。四是部分企业不遵守和执行劳动保障的法律法规,对待员工过于苛刻,拖欠工资、加班延点频繁,且不支付加班工资,管理方法简单粗暴,员工不能表达意见和建议。也造成部分求职者频繁跳槽,或宁愿待业在家,也不愿到这些企业就业。五是求职者综合素质较低,且流动性较强,为方便随时离去,不愿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一旦感到企业不合自己的心意,便可能弃之而去。而企业可能因为赶任务、赶工期,不得不频繁招聘人员补上缺员岗位,而新人员则因不熟练,效率低,导致企业用人量增加,而工资待遇下降。 六、解决就业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建议劳动者就业问题最终是要通过市场来解决的,但目前的的市场缺乏远景规划和科学规划,供求双方都只注重眼前的利益,劳动力资源不能得到合理的配置,求职者与用工单位搜寻对方带有严重的盲目性。建议政府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基层劳动力市场的“三化”建设,使劳动力市场的运作达到专业化、制度化、社会化的要求,最大限度的满足企业和求职者的需要,成为供需双方最迅捷和最可靠的交换场所。转移职业教育培训的方向,一方面政府加大对培训机构的投入力度,使之能够满足就业市场市场的需要;另一方面培训机构瞄准劳动力市场需求和地方经济建设发展的方向,开展实用性和针对性的劳动技能培训,推行劳动力预备制。建议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联系企业实行协约化技能培训,与企业联合开办各类短期就业技能和提高业务技能的培训班。增加其就业成功率。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求职者的综合素质,同时加强宣传和引导工作,转变求职者的就业意识,改变其传统的就业观念。把半工半农的劳动力转移到第二产业,引导更多的农区居民走向二、三产业的就业岗位。特别是加强针对库区移民和农区富余劳动力的就业技能培训力度,使其早日实现就业。同时教育和动员企业,实行人性化管理措施,对就业人员给予相应的、符合法律法规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待遇,从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和实现企业利益双重的理念出发,杜绝员工频繁流动和跳槽的局面。政府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在发展技术密集型企业的同时,继续发展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实现城镇劳动力的充分就业。促进和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使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使其成为经济建设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并成为带动城镇失业人员就业的亮点。加大和周边地区联系的力度,由政府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