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检分析报告(总体和各学科).doc_第1页
质检分析报告(总体和各学科).doc_第2页
质检分析报告(总体和各学科).doc_第3页
质检分析报告(总体和各学科).doc_第4页
质检分析报告(总体和各学科).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客观面对 理性分析 立足稳定寻突破科学规划 全局把握 着眼长远谋发展监利县2011年高考质量分析暨2012届质检I质量分析监利县教学研究室 陈新国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好!在2011年即将过去,新的一年即将到来的时候,今天我们又聚在了一起,分析总结2011年的高考得失,商讨2012年的高考备考策略。在今天的这个会上,我将根据个人的理解,对2011年的高考做一个基本评价,对2012年毕业年级第一次质量检测作一个粗线条的分析,对监利县高中教育的走势作一个大致的推测,对我县高中教育的发展提几点粗浅的建议。一、对2011年高考的基本评价2011年的高考已经过去半年了,这半年来,本届高考备受争议,有褒更有贬。我认为,要充分认识2011年的高考,必须从全面的角度,历史的角度来看待。评价一个地区的高中教育,不能仅仅只看高考成绩,同样,评价一个地区的高考质量,也不能仅仅只看名校和一本。如果仅看名校和一本,对监利高考质量的认识就可能有失偏颇,对监利高中教育的评价也会有失公允。我对我县2011年高考的评价是:有得亦有失,得在整体形势基本稳定,失在一本名校尚存遗憾。(一)整体形式基本稳定。监利县2011年的高考整体形势基本稳定。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本科上线稳中有升。2011年高考,我县大文大理本科上线人数达到5521人,虽然总上线数略少于2010年(5991人),但绝对数仍然处在全市第一位,超过公安(4104人)1417人,超过洪湖(3554人)1967人。最为可喜的是,我们的本科上线率达到了54.8%,超过市平均上线率3.2个百分点,上线率也从去年的全市第二位(仅次于江陵县)上升到全市的第一位。本科上线率的提升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变化,它反应的是我县高中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展现的是我县高中教育稳步发展的良好态势。表一:全市总体上线情况对比考生数一本数一本率二本数二本率三本数三本率市 直392196724.7195349.8291574.3荆州区29502157.373624.9159354.0沙市区1636110.7915.643026.3江陵县24801857.559624.0133353.8松滋市48202986.2104821.7258853.7公安县83727448.9208324.9410449.0石首市51353697.299719.4210841.1监利县100766376.3223722.2552154.8洪湖市74185277.1167622.6355447.9合 计4680839538.41141724.42414651.62.二本地位基本稳固。今年我县二本上线2237人,相比去年(2331人)减少了94人,减幅为4.21%,略高于全市的平均减幅(3.6%),但上线绝对数仍然处于全市的第一位,上线率的名次也没有变化,仍然与去年持平,居全市的第五位。近些年来,我县二本在上线率上一直不高,主要依靠绝对上线数在全市领先,今年这个特征仍然没有改变,既没有突破,也没有太多的滑落,整体形势仍然保持平稳。3. 二类高中平稳上升。今年高考我县二类高中在全县整体形势不很强势的情况下,表现出了良好的上升态势。朱河中学除三本上线率略有下降外,各项指标均超过了2010年,一本上线达55人,三本上线再次突破900大关;新沟中学来势更好,一本上线51人,上线率已与朱河中学持平,达到3.6%,其他各项指标均超过了2010年;实验高中三个批次都有提升,其中二本提升最大,超过2010年高考的一倍多,三本上线也突破800人。三所二类高中的稳定发挥,成为了监利高考平稳过渡的有力支撑。具体情况见表二。表二:二类高中两年高考对比考生数一本数一本率二本数二本率三本数三本率朱河20111544553.628718.692660.020101368402.923517.290566.2新沟20111425513.622315.681156.920101383372.720114.578056.4实中20111609150.91167.254333.720101439110.8563.944931.24. 文科成绩优势突显。今年我县文科表现出良好的上升势头:一本上线人数达到100人,比去年增加了6人,这是我县文科近五年来一本上线第二次(2009年一本上线121人)突破100大关。一本上线率也有了很大提升,相比去年前进了2个名次,居全市第二位;二本上线也有进步,上线人数达到425人,居全市第一位,上线率也在去年的基础上提升了一位,居全市第三;三本上线数1168人,在全市领跑,上线率与去年持平,处在全市第四位。具体情况见表三。表三:2011年高考全市文科对比考生数一本数一本率二本数二本率三本数三本率市 直110313111.936132.762957.0荆州区1391674.825618.462845.1沙市区87730.3465.219922.7江陵县755192.510213.530640.5松滋市1593493.125015.773145.9公安县2907622.12839.780127.6石首市2114592.821910.455426.2监利县30531003.342513.9116838.3洪湖市2745792.936713.493133.9合 计165385693.4230914.0594736.05.艺术一本持续走高。今年我县艺术参考人数为502人,一本上线人数达94人,相比去年(85人)增加了9人,上线率达到18.7%,在全市居第一位,艺术一本上线数继续在全市领跑。长江中学在艺术生的培养上为我县作出了非常突出的贡献。6.文理均分位居前列。平均分是衡量一个地区教育整体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我县2011年高考平均分在全市处于领先地位,文科总分均分为394.8分,居全市第三位,落后于松滋市和荆州区;理科总分均分为432.9分,处在全市第一位。7.应届质量有惊无险。在去年的第一次质检中,我县应届生成绩低迷,一本上线只有278人,尤其是监利一中(101人)和监利中学(143人),两校一本合计上线仅有243人。到第二次质检,应届生一本呈进一步下滑态势,直到第三次质检时,才略有好转,一本上线回升到323人,但成绩并不很理想。这届应届生着实让我们捏了一把汗。经过后期的奋力拚搏,我县应届生高考一本上线人数达到347人,比第二次质检高出了103人。监利一中和监利中学两校应届一本上线达到296人,占全县应届生上线的85.3%;新沟中学应届生一本上线情况最佳,共上线26人,超过指标数11人,朱河中学也有21人上线。2011年应届生一本上线整体上并没有达到理想的高度,但带给我们的却是一份“失而复得”的惊喜,是一个可以让人接受的较为满意的结果。表四:应届生一本上线情况对比全县监利一中监利中学质检I278101143质检II24396104质检III325127131高考3471551418.往届效率几近极限。2011年的往届生是近几年来整体实力最差的一届,一是人数大幅减少,相比前几年,往届生人数减少了300多人,参考人数只有1884人;二是质量也不如前几届,高分学生不多。但就是这样的学生,本次高考发挥相当出色,一本上线达到290人,为近六年来的第三好成绩,比最好的两年(2009年310人,2010年301人)分别只少20人和11人,可以说今年往届生的培养效率达到了极至。综上所述,从整体上来看,我县2011年的高考成绩是正常的,是稳定的。正因为这种稳定的发挥,我们在全市高中教学工作会上获得了不少荣誉:监利县以综合排名第四的成绩,被评为“高中教学质量先进单位”;监利中学、朱河中学、新沟中学、长江中学、大垸中学和汪桥中学以优异的成绩,被评为“高中教学质量先进学校”;监利一中、监利中学和实验高中获得“高中教学质量突出进步奖”;监利县语文学科和英语学科被评为“县市区先进学科组”;监利中学所有学科组都被评为“普通高中教学先进学科组”。(二)一本名校终成遗憾。2009年和2010年全县一本经过几年低迷之后,终于走出低谷,上线人数突破700大关,两年分别上线750人和719人,到今年高考又一次跌落下来,仅上线637人,比前一年减少了82人。也正因为一本的下滑,我县高考质量在全市的综合排名下降了一位,由去年的第三名下降为第四名。排在我们前面的三个县市区的积分分别为荆州区12.67,公安县11.97,沙市区11.76,我县为11.56。在所有积分项目中,一本上线的权重为4,最高,如果我县的一本能保持2010年的水准,一本的积分可以达到3.79分,总积分也可以提高0.35分(目前我县的一本积分为3.44分),我们的积分排名就可以超过沙市区,进入全市前三,就能够实现“保三”的目标。一本成绩出现下滑,不能不说是我县2011年高考最大的遗憾。2011年高考的另一个遗憾就是北大清华的再次旁落,675分与清华录取线(681分)仅仅6分之遥,让我们与名校再一次擦肩而过。因为没有清华北大,在全市的高考总结会上,我们也与高中教学质量“特别贡献奖”无缘。“北清之梦”终成泡影,圆梦之想也只能再待来年。二、对本次质检考试的基本认识。荆州市2012届毕业年级第一次质量检测成绩出来后,我的心里如兜头浇了一盆凉水,不知道从何处着手来分析本届高三的成绩。各个批次都有了较大的滑坡,一本上线数只有公安的一半,高分数还不到公安的一个零头,连二本的绝对数都落后于公安189人,三本绝对数虽然领先,但相比2011年高考下降了623人,上线率滑落到了全市第五位。具体情况见表五。表五:2012届高三第一次质检情况对比考生数高分数高分率一本数一本率二本数二本率三本数三本率市 直38611503.987722.7173544.9275171.3荆州区3578180.52617.392525.9217760.8沙市区172500130.8875.053230.8江陵县227870.31345.950122.0125455.0松滋市4306180.43618.4123928.8285666.3公安县77921191.587411.2214027.5392050.3石首市4762230.53026.385317.9184338.7监利县8945170.24164.7195121.8489854.8洪湖市6724550.868610.2193728.8383057.0合 计439714070.939248.91136825.92406154.7这似乎是一份“异外”的“成绩单”,大家心理都不太愿意接受。09、10两年高考的回升,让我们依稀看到了重塑辉煌的希望,11年虽略有下滑,但尚在可接受的“成绩波动”的范畴,面对可能再次出现的下滑,甚至是大幅度的下滑,我们心里真的难以承受。然而现实往往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在调阅了本届高三三年全市统考成绩后,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不可回避的严酷现实:我们和别人的差距早就存在了,而且不止一点点。(具体情况见表六、表七)在全市基础年级统考中,公安本届学生高一高二时的一本上线数都在500人左右,我们则在290人左右,差距接近一倍;多年二本上线的绝对数优势也被公安所取代,落到了第二位。面对这两份“成绩单”,我们不得不承认,收获这样的质检成绩绝不是偶然,更不是什么“异常”。从调研中我们了解到,网上评卷尤其是双评确实带来了分数偏紧的现象,我们也找到了相关依据来证明这一点,但这并不能掩盖我们实力偏弱这个事实。所以,首先我们必须得承认这个差距的存在,这才是正确对面困难的应有心态。其次,现在这个差距到底有多大,我们也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才是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本次质检阅卷除市直学校是网上阅卷之外,其他八个县市区中只有我们一个单位采用的是网上阅卷方式,而且我们与市直学校网评方式也不同,他们并没有按高考模式实行双评,而是单评。也就是说,整个荆州市有三种阅卷方式:纸质阅卷、网阅单评和网阅双评。因阅卷方式的不同,评分标准也就产生了一定的差异。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成绩单”并不是我们真实实力的反映,我们和别人有距离,但距离应该没有这么远。表六:2010年全市统考高一总分情况对比考生数一本数一本率二本数二本率三本数三本率市 直325680924.8131440.4211264.9荆州区42271694.056713.4147234.8沙市区2239241.11155.160827.2江陵县27511194.329910.986431.4松滋市51302484.867813.2193537.7公安县79825196.5122315.3290536.4石首市47302645.654111.4119625.3监利县83972903.5120014.3362043.1洪湖市58931722.965211.1235139.9合 计4460526145.9658914.81706338.3表七:2011年全市统考高二总分情况对比考生数一本数一本率二本数二本率三本数三本率市 直343874921.8129637.7216462.9荆州区33011875.757417.4156347.3沙市区2046110.5633.142320.7江陵县2287683.024310.687138.1松滋市39302346.068717.5213554.3公安县72824786.6112915.5261936.0石首市46671783.848210.3121726.1监利县76092923.8110614.5363347.7洪湖市57362544.488215.4234140.8合 计4029624516.1646216.01696642.1双评方式应该说是挤干了可能存在的任何一点水分,成绩来得更纯粹,更真实,这本来是件好事,但它也放大了我们和别人的距离。因双评要取两位阅卷教师的平均分,这样可以让客观与公正趋向最大化,所以评分偏紧,这也是事实。以数学为例,监利中学高三(17)班在分数下发之前对全班数学试卷进行了复评,复评成绩(均分125.83分)比网评成绩(均分124.83)高出分。数学评卷的客观性应该是最强的,其他科目评卷的主观性则相对大一些,分差也会大一些。我们就以数学为基准,每科以分误差来计算,这样应该基本可以摸清本届高三的大致状况。由此我们得到本次质检从高分到三本各批次的上线数分别是24人、529人、2002人和5067人。我认为实际情况应该比这个数字还要乐观一些,因没有依据,不敢妄说。从这个成绩看,我们2012年的高考很有可能与2011年类似:本科仍然会处在全市前列;二本上线人数与公安不相上下,上线率仍然会保持在第五的水平;一本经过后段的拚搏,有望上线600人左右;高分不会很厚实,名校可能会有突破(本次质检理科最高分689分在全市排名第)。以上就是我对本次质检考试的一个基本看法。三、对监利县高中教育发展的基本估价。近十年来,监利县高中教育的发展应该说是走在一条十分曲折的道路上,有峰有谷,有沟有坎,有起有落。在去年的高考总结会上,我发表了一个带有很强个性色彩的观点:经过2009年和2010年高考的回暖,监利高中教育终于复苏,从此将进入一个稳定发展时期。如果平稳度过了这个时期,高中教育将进入快速发展轨道。今天我仍然这样看待我县高中教育的发展前景。我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理由:第一,高中教育的秩序已基本稳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教育秩序,任何一项教育改革,如果对固有教育秩序形成了较大的冲击,必将对教育的发展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也必将经历一个秩序的重新恢复与建立的痛苦的过程。翔宇教育集团的引进是监利县委县政府做出的一项英明决策,是监利高中教育发展的需要。从长远来讲,这个举措必将对监利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翔宇教育集团对监利教育也必将发挥出无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当时教育改革的步伐迈得很快,对原有的教育秩序确实形成了较大的冲击。这个冲击既有教育格局改变的冲击,更有对大众接受心理的冲击。经过六年的阵痛与磨合,监利高中教育的格局终于稳定,教育秩序渐趋良好。监利高中教育也将会很快度过稳定期,进入快速发展期。第二,生源流失现象逐步得到改善。近几年来,我县生源流失现象非常严重。在去年的高考质量分析会上我对2011届高三学生的流失情况作过详细的统计和分析,今天不再重复。仅用市直学校今年高考的返还数据作一个佐证:今年荆州中学和沙市中学两校返还监利的三个批次的上线人数分别为:82人、135人和202人,这表明我们至少有202个以上的优等生流失到外地,这还不包括没有考上的和在其他学校就读的学生。我们在为今年没有清华北大而遗憾的时候,荆州中学考上的6个清华北大生中,有两个是监利籍学生,万样和王腾,其中王腾就是我县中考的第一名。本届高三流失情况应该比2011届更加严重,因为2008年高一招生的时候,正是新老校第一次出现分校纠纷的时候,我县高一新生录取时间比其他县市推迟了一个星期。因为对这种不稳定秩序的担忧,很多家长和学生选择了离开监利,到外地就读。(由于基教科没有各校学生现存的建档记录,需要到市基教科去寻找,所以本届高三学生的流失情况我无法进行详细统计和分析)从各校反映的情况来看,本届高三实力偏弱,优生流失加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随着监利高中教育秩序的稳定,随着翔宇教育集团教育成果的显现,随着人们接受心理的改变,随着监利一中元气的恢复,随着实验高中的整体搬迁,随着二类高中的进一步回升监利高中教育的良好形象会逐步重新建立起来,并为广大民众所接受和认同。更为重要的是,优质生源流失的现象已被各方所重视,教育局近几年来为“保苗”工作花费了大量心血,采取了多项措施,高一招生现状已经出现明显好转。2010年全县中考前2000名的学生到荆州沙市就读的已不到90人,相比以前下降了一半还多,今年流失更少,已经下降到50人以内。我相信,有了广大民众的心理认同,有了相应政策的有力支撑,生源流失问题将会得到明显的改善,“保苗”工作的效果也将会在2013年以后显现出来。第三,基础教育质量受到广泛重视。没有基础教育的有力支撑,绝对换不来高中教育的辉煌。近些年来我县高考成绩所以低迷,与基础教育的相对落后是有很大关系的。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教育局党委以及全社会的高度关注,教育局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如整合前进玉沙两所初中为第一初级中学,兴建城北初中,加强小学初中学校硬件建设,改善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待遇等,这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的出台,必将促进我县基础教育质量的迅速提升。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翔宇新教育实验学校、实验初中、第一初中等学校正以其积极的竞争态势、优良的教育质量和规范的管理策略在全县发挥着示范与引领的作用,尤其是近几年来,我县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有效教学的稳步实施,高效课堂的全力打造,课堂教学效率明显提高,这些都必将有力地推动我县基础教育的稳步而快速的发展。随着教育秩序的稳定,随着生源流失的减少,随着基础教育质量的稳步提升,监利的高中教育质量也将得到很大的提高。我的认识是,2011年和2012年是这个平稳发展期中最艰难的两年,到2013年高中教育将会出现转机,并由此逐步形成一个良好的教育生态系统,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四、对我县高中教育发展的几点建议1.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构建积极的学校文化。在生存竞争日益严酷的形势下,高考质量成为了推动高中学校发展的“核”动力,同时也变成了拘束教育行为,限制教育思想的“紧箍咒”,学校教育的视野也因此变得狭窄和短视。在“保当前”和“求长远”面前,更多学校选择了“当前”,而漠视或者忽略了“长远”,甚至是在伤害着“长远”。学校评价体系构建的科学与否,既关系到教师教学行为的规范,关系到质量的提升,更关系到学校文化的走向,关系到学校发展的未来。上海建平中学校长程红兵说:“学校文化反映了一个学校内部隐含的主流价值观、态度和做事方式,”优秀的学校文化“可以使一个学校保持相对长期的繁荣”,不良的学校文化“也可以使一个优质学校停滞不前”,“优秀学校文化引领并影响着学校的发展”。学校教育评价体系是影响学校文化走向的关键,因此要着眼于宏观,着眼于全局,着眼于未来,而不能仅仅只顾“考绩”这一点。过分地突出“考绩”,会改变教师的价值观念,影响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思想行为,从而影响学校精神的基本格调和整体面貌。高考质量是当前学校生存的保障,而良好的社会形象更是学校未来发展的根本。构建一个科学的评价体系,可以激发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凝聚力、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是学校发展的最大推动力。或许有人觉得我在这里唱着无聊的高调,不切实际。我倒是觉得我们现在就是太切实际,需要的恰恰是高调。我希望各高中学校能重新审视并修订现有的质量评价体系,着眼于学校的长远发展,努力推动积极的学校文化的形成。2.打造精良的管理团队,激发教师的工作潜能。一个学校的建设首先是干部队伍的建设,没有一支精良的干部队伍,是打造不出一所优秀的学校的。学校的发展有赖于精细化的管理制度和措施,更有赖于优秀管理团队的带动。管理者的思想行为决定着一个团队合力的高低、强弱。“身先士卒”,永远是管理的精髓。过人的能力是管理者必备的条件,而积极的精神态度更是管理者必备的素质。我用一个细节来说明这个问题:在部分学校中,有一种现象正在蔓延只要成为了“干部”,就可以不用监考和阅卷了。与此类似的现象在部分学校还有不少。这些事虽不大,却有相当大的负面影响,它对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是一个莫大的伤害,更是对学校整体价值取向的极大误导。干部既是学校事务的管理者,同时也应该是学校事务的带动者和践行者。所以我认为,构建一支精良的管理团队,对一个学校的发展至关重要,它决定着学校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决定着学校精神体系的走向,也决定着学校教师积极性与创造性的有效发挥。我希望各高中学校从重视干部队伍建设入手,促进学校积极的核心价值观念的形成,从而激发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和潜能,推动学校的健康发展。 3.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提升教研的文化品味。教学研究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上的作用已经被广泛的认同,教研的地位也越来越受到重视。12月6日全县高中校长会上,监利一中吴枚波校长关于提高教研水平的发言,引起了与会者的广泛共鸣,得到余局长的高度肯定。教研是需要带动的,因此教研室高中处在本学期初调整了沿袭多年的固有工作思路,把“教研”提升到了教研室工作职能的第一位,并成立了两种类型的中心教研组,以中心教研组为平台,开展了一系列的教研活动。同时,为了引导各校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我们提高了监利县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目标管理评估方案中“教学研究”这一项的权重,修订了学校教学研究的评价方法。我们还开通了网络教研平台教研论坛,并在逐步引导广大教师参与到网络教研中来。高中学校之间的教研互动交流也正有序的展开。我认为我们整体的教研活动框架已经搭好,提升我县教研水平已有了一个良好开端,现在需要的是各高中学校的积极响应与配合。要改变低效教研活动的现状,各校必须建立起相应的教研活动推动机制,确立教研活动在教学工作中的重要地位,让教学研究成为每个教师工作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形成积极的教研氛围,从而提升教学研究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了各校教学研究体系的支持,尤其是在不同学校形成了不同教研特色后,全县的教学教研水平才能得到整体的提升,才能形成高品味的教研文化,从而推动我县高中教育的快速发展。4.推动课改的深入开展,促进教学的有效转变。通过几年的培训、学习与推介,课改理念已经得到了多数教师的广泛认同,“先学后教”、“自主探究”、“互助学习”等已不是空洞的概念,课堂教学也有了实质性的变化。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县高中课程改革的步伐迈得还不是很坚实,课改的进程还远未深入,传统的教育观念还相当顽固。通用技术课程基本没有启动,综合实践活动没有落到实处,研究性学习也仍然只停留在课表上。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我们应该明白,课改是国家的意志,是政府行为,本次课程改革,也绝不可能像以前的教育改革那样不了了之,未来十年的发展规划更不是儿戏。为了推进课程改革的实施,湖北省曾许下了“决不让课改认真的学校吃亏”的诺言,今年更又推出了涉及所有学段的“两课”活动,改革的决心之大可见一斑。武汉、宜昌、襄阳等地区的课程改革早就走在了我们的前面,而且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因此,我们必须加大我县课程改革的推进力度,改是最明智的选择,早改才能早受益。为此,我们要进一步做好以下工作:第一、加大培训力度,彻底转变观念。 “观念决定心态,心态决定行为”,只有深入领会课改精神,坚定课改信念,才可能将课改理念内化为自觉的教学行为;第二、加强合作研究,发挥集体优势。面对新课程,单打独斗,单兵作战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因此必须加强合作,发扬团队精神,凝聚集体智慧。各校要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努力提高教研活动水平;第三、开齐所有课程,践行课改要求。各校一定要想办法,创造条件,开齐通用技术、综合实践、研究性学习等课程,以适应变化了的新高考形势,努力践行课程改革的各项要求;第四、抓住“两课”契机,提高课堂效率。全省范围内开展的“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正是实现教师专业化、课堂高效化、管理精细化的有效途径和手段,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个机遇,力促课堂教学的转变,努力提高课堂效率;第五、立足本校实际,开展校本研训。在以校为本的研究中推进改革,在改革的实践中提高研究的质量和水平,进而推动学校、教师、学生与新课程共同成长;第六、注重教学反思,汇集教育智慧。各校要在课程改革推进的过程中,引导教师边实践、边反思、边总结、边推介,将我们的改革成果及时地转化为有效的教学生产力。各位领导,各位老师,监利高中教育的难关即将过去,新的希望正召唤着我们前行。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高昂的斗志,去迎接挑战,去铸造新的辉煌! 谢谢大家!监利县2012届高三第一次质检语文学科质量分析报告 监利中学 周志勇一、试题评价荆州市2012届高三第一次质检落下了帷幕,潜心静思本次质检语文试题,可圈可点之处较多。1、本卷命题思想稳重本卷命题谨小慎微,不标新立异,亦不哗众取宠,试题采用2011年湖北高考语文试卷的结构模式,七大题、七板块、12道客观题、9道主观题、一道默写填空题,再加作文,形式没变,题量没变,甚至在语言运用题的考查内容上也极为接近,难度系数值0.65适中,与湖北新高考命题思想“平稳过渡,无缝对接”高度一致。2、紧扣教材,考查基础,突显能力细化本卷赋分,我们可以发现,直接紧扣教材考查基础知识掌握的情况,包括字音、字形(基本出自必修、选修),第14题(新城道中选自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默写填空、第18题(人称考查出自外国小说欣赏第一单元“叙述人称”)、语言运用题第20、21两小题(出自必修内容)近30分。而其中第18、21小题又蕴含着对所学知识熟练运用能力的考查。3、小说内容考查是亮点小说作为最贴近现实人生的一种文体,使用最为广泛,但事实是一线教师重散文阅读考查而轻视小说的倾向较为明显,视小说为消遣品,忽视其剖析心灵,抒写人生,点击社会,表达忧思的现实功效。本卷对中外小说内容的考查在很大程度上似乎是想还原它应有的地位。亮点有二:一是赋分值重,全卷与小说有关的分值为28分,占基础分近三分之一。如此重的分值一方面体现命题者对小说的亲睐,同时又反映了命题者对2012年高考现代文阅读选材的一种趋向预测。虽不是风向标、导航灯,但在很大程度上警示着我们,应在平时强化对中外小说阅读的训练。二是在默写题考查外国小说作家作品上,命题者尽管只是作了一个小小的“变式”,赋了一个“物象标题成为外国小说的一大特色”的题引,但也体现了命题者独特的思考。这种“变式”训练对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分析归纳能力和增强创新意识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意义。受此启发我们也可要求学生完成作品中自强的女性、英雄男人之类的习题训练,相信比单纯地记忆效果要好的多。二、质量分析本次质检成绩公布,全县文科最高分131分,理科最高分125分,距市(文135分、理136分)有一定差距,且在分数段的各层次人数上差距也较为明显。不可否认的是这与我县第一次施行网上阅卷有一定的联系。全卷(抽样900份)得分情况如下:第一大题:字音、字形、词语辨析、语病、标点得分率分别为76%、52%、78%、53%、63%从上可知,学生对字音、词语辨析和标点这个考点掌握较好,而对字形和病句掌握较差。字音题主要考查的错别字是较为常见的,但由于每个选支只设置一个错字,加上每个选支中均有字体较为复杂的词语,对考生心理的影响不小,固失分较多。语病题主要考查了语序与搭配这两个类别。语序可以依据“某人在某时间某地点干了某事”这一最常用方法加以辨析。搭配类一为复句关联词“只要才”搭配不当,极易辨析;另一为单句动宾“扫清行为”搭配不当。此题提醒我们对同一类型的不同错误方式的考查是存在的,并非我们一厢情愿地认为错误选支考查的必是不同类型的错误。第二大题中,第6题因所给答案出现失误,导致得分率1.3%,第8小题得分率为44%,错误主要集中在A项。这是一道典型的将已然说成未然的考题。应该说“美国政治分裂等深刻社会问题的出现”才导致了这次游行。它与D项将未然说成已然恰好相反。第9题得分率为75%,但仍有存在审题不严谨的现象。不少学生将“行动诉求”理解为一种社会现象,诸如“失业率高、政党相争”等,均是答非所问的无效答案。反映出学生过分依赖原句,缺少“依题意而改变”答题形式的主动性。第三大题是文言文阅读。3个小题得分率依次为75%、32%、46%,除第10题外,其余两题得分较低。尤其是第11题,事后调查发现是学生在审题时对“直指”一词的理解出现了偏差。学生认为只要将矛头对准齐王的均可,不管是正面还是侧面,而命题意图则是“直接指出”之意。第12题主要是“无中生有”,齐王最终移徙南昌在文末“王得笺,惧,遂移南昌”可知,只有“惧”而无“愧”。第四大题(1315)为文言翻译、诗歌鉴赏和默写填空,得分率分别为13(13小题)43.5%、40%、46% ,14题76.5%(12小题)、68% ,15题52%。从上述得分率可以看出,在文言文翻译和默写背诵方面,学生表现较差。在抽样中我们发现13“几”有许多学生竟然忽视不译;13“宗庙”一词近8层学生没有译或译为“朝廷”(尚可),13“所以”用来表示目的,也只有少许学生能准确译出。诗歌比较鉴赏题分别考查诗眼、内容、技法。其中有意思的是不少学生在答题暴露出了思考的极端不严谨性。他们找出了张诗的诗眼“寒”,却又将张诗所写概括为悠闲喜悦之景。由此推知这部分学生也是不知作者所以“寒”的,不晓“寒”实是张诗之核心情感。第14对叠词的分析不能抓住诗人“寓情于景”之技法,只是泛泛地谈了一下音节上反复,朗朗上口之类,对意境只字不提。默写题主要考查了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及读本、新教材之必修篇目的诗句和外国小说欣赏的文学常识,覆盖了湖北省2012届高考必考内容。在抽样中,令我们心痛的不是考生不会写,而是“字变形”。如“落”的三点水跑到草字头之外,“臾”字不出头,这反映了学生平时书写不规范。第五大题(1719)得分率分别为54.5%、56%、77.8% 。17题不少学生在大题时完全将平时老师所授之答题技法置之不顾,不能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全面思考,只是浅尝辄止,答“引出下文人物老歪”,难以深入分析。18题无满分。简单地将叙述人称的作用理解为见证者,对丰富文章意蕴深化小说主题之作用知之不详或无知。19题作为一道开放性的尝试题。学生均能得分,但学生更多的是从老万的行为本身出发联系自我的认识展开评述,时有“放而不能收”的情况出现;有的甚至撇开老万行为而“另起炉灶”,大谈社会上类似的或与之相反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均反映了学生“一针见血”的分析能力不足。第六大题(2022)得分率分别为75%、55.5%、72%。第21小题得分低,这反映了学生在名著阅读方面的不足,他们对作品知之甚少或只晓人物名字,而从未关注人物、分析人物、评价人物,印象之如此,自然对人物形象的点评就显得较为肤浅了。引领学生阅读和落实的不够是本题失分的重要因素。第七大题是作文。题为“点亮青春”,得分率75%。此类文题虽有“青春”为物,但仍不免略显空洞,固给学生作文带来一定的难度。这里只谈四点不足:一是不少学生只抓住了青春,大谈青春是什么,而不知“点亮”之途,反映出文题训练的欠缺。二是文章空洞无物,过分强化抒情,忽视具体事例的论证。殊不知情过则矫,理性的分析太少,不深刻。三是文体选择单一。近八成的学生弃最常用的记叙文而采用抒情式散文或议论文,同一面孔带来的审美疲劳使作文分难以提升。四是论据的选择大多集中在历史人物,鲜有当今之人事。沉于史而不能出于今,造成就史论青春,人云亦云,个性观点的缺位。这显然与高考作文强化个性的要求是相悖的。三、复习建议1、回归选本,扎实基础精心梳理必修与选修中所出现的常见字音、字形、成语,以此为轴辐射延伸;结合学生实际,有意识地在平常训练中加以强化巩固。重视选本的单元知识网络的建构。本次质检对小说人称的考查就是明证,同时对选本中优秀的文言文(包括实词、虚词、特殊句式较为集中典型的篇目)要专门抽一定时间让学生温故而知新,进而落实由储备知识向迁移运用知识的能力过渡。诗歌鉴赏亦可采用此类方法。2、找准节点,有序推进节点之一是指关键点。本次质检暴露出学生在科技文阅读和文言文阅读两大块上存在严重不足,这就要求我们有计划针对性开展这两类文体的阅读训练,不能以兴趣为由轻视科技文阅读训练。节点之二是指节奏点。知识的复习是长期而有序的,最忌不明节奏,轻重不辨,东一锤西一鼓,应在有序推进复习的前提下进行滚动式训练,反复强化。3、广选精练,提高效率在高强度的复习备考中,练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但重复多次的陈旧习题必然会导致学生对语文兴趣的丧失,被动的训练也达不到预想的效果,因此,广选试题,择优而用,集本组成员之力创新试题,变换试题考查的角度和方式就显得十分关键。如本次质检对外国小说作家作品的考查,命题者就以“物象”一词统摄,给人耳目一新之感。4、阅读探究,培养能力无论是粗读、精读,是利用晨读读还是利用课堂时间读,都应该让学生明确“读”是“探究应用”的前提,无探究则读之不深,转瞬即忘;无运用则读之不明,方向缺失。只有将二者统一结合,才能真正培养起能力。散文阅读要探究“物象(实)”与“情感(虚)”之间的形神关系;小说阅读则在“人物形象鉴赏,故事情节分析,环境描写作用以及结构特色等方面建构知识体系,训练规范答题。5、积累素材,灵活运用精选材料,分类整理,厚积薄发,用则得法。这十六个字从素材的选取,处理积淀和运用四个方面提出要求。素材的选取要保证一个精(精当实效),要注意古今搭配,毕竟深厚的历史底蕴融入新鲜的时代风气是大家公认的相得益彰之做法。积累多而类别细,在选择运用时自然就能得心应手。 监利县2012届高三第一次质检数学学科质量分析报告监利县教学研究室 常金平一、试卷整体分析20112012届高三荆州市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既注重了和新课程高考试题接轨,凸显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又遵循“数学科考试,要发挥数学作为基础学科的作用,既重视考查中学数学知识掌握程度,又注重考查学生后期继续学习的潜能”原则的基础上,命题进一步加大了改革的力度,做到了坚持稳中求变,稳中求活,在继续深化能力立意 、倡导通性通法、坚持数学应用、加大教材新增知识的考查力度等方面作了进一步的探索、实践、深化与创新。题型平稳、考点明确、选材平实,充分显示了“稳中求新”的特点。试题以常规内容为素材测试数学基本技能,以基础知识为载体考查数学思维能力,把握好提出问题所涉及的数学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同时注重还兼顾文理难度的适当降低与区别,将基础性、综合性与应用性有机结合,达到了“以思维能力为核心,重点考查基础知识及各种数学能力”的考试目标。试题结构仍然为考生熟悉的形式,没有偏题、怪题。试题难度值为0.52,区分度为0.48,信度值为0.88,没有脱离教学实际。许多试题对思维的启迪和发展成效非常显著,试题命制呈现出诸多亮点和独特风格,需引起教学过程中足够重视和把握,对后期的高考复习会有很多的有益启示。(一)考点内容分布 本次考卷考查了第一轮复习的全部内容,主要包括:集合与简易逻辑、基本初等函数及导数应用、三角函数、平面向量、数列、不等式及选修4系列的部分内容。 具体考点分布如下表文理知识板块题号分值题号分值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1515基本初等函数与导数应用2、3、4、9、14、19、21463、5、8、13、19、2146平面向量5、12、15159、1617三角函数7、8、10、15、16、18、444、7、10、1827数列6、13、17、20352、6、11、14、17、2045不等式115125选修44155从知识点的分布来看,文理科全卷对函数与导数、数列、三角函数主干内容考查点85%左右,对前阶段的复习内容考查及全面又重点突出。(二)试题主要特点1. 命题立足基础,重视教材的使用试题注重对考生的双基的考查,非常贴近文理科的教学实际。在注重基础的前提下又实出主干知识,很多试题体现稳中求异、稳中求新,易错知识点的考查注重了对学生双基的落实情况,关注生产生活,体现了新课标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性与探究性的基本要求。例如理科的第1、2、3、5、6、11、12、13、16等题;文科的第1、2、3、4、6、11、12、14、16等题在课本中均能找到原型,这种考查方式起到了正确引导和促进的作用。试题源于课本中例题,习题的组合、类比、引申和拓展,教材丰富的内涵是命制高考试题的不竭源泉,启示我们对课本例题、习题应经常回顾和反思,回顾解题思路,回顾知识发生的过程和总结记忆规律,反思问题的本质。在平时的学习和复习过程中我们要重视教材的使用,重视获取知识的第一印象,在综合复习时要避免“高起点,高目标,高要求”,注重课本内容的复习巩固和温故知新,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与沟通,做到活学活用,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要学会用“迁移”方法和类比去处理问题,在运用中使知识得到升华。总之我们要脚踏实地,老老实实地把握好课本,回归课本,夯实基础,以不变应万变。2.题型非常常规,注重通法的强化试题没有刻意求新求异,平实自然,考生入题容易,利于考生发挥较高水平。题型基础稳定,设槛不多,解法也相对常规。如理科的第1、2、4、6、11、12、15、16、17、19、21(1)等题都很常规,经过少量的计算就能得出结论,且是常考的知识点,思维没有岔道,解法常规。同样文科也显示出这种特点,如第1、2、4、6、7、11、12、16、20(1)(2)、21等题。3.强调数学应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