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我国公司僵局制度摘 要:公司僵局制度是公司存续到结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公司法第183条和司法解释二的第1条到第6条都对其进行了相对详细的规定,但我国公司僵局制度的规定并非完善,对于公司僵局制度的相关解读也存在一定的误读,特别是在公司僵局的适用条件以及解决方式方面,我国公司法仍有很大的不足之处,应该加以完善。关键字:公司僵局;解读;不足与完善公司僵局制度通俗的说就是公司经营管理出现困难,公司股东如何解决该困境的制度。我国公司法第183条及其相关司法解释对此进行了规定,尽管相关规定基本成形,但在条文的规定和解读、实践的操作和运用上仍有许多的不足,本文即对公司法及其司法解释相关规定进行一番解读,并对其不足提出完善办法。一、公司僵局概述公司僵局概念并非我国传统概念,是源自英美国家,我国也没有明确规定公司僵局的概念,只是在公司法第183条规定了相关救济手段。对于公司僵局制度,有学者认为其是”因股东间或公司管理人员之间发生利益冲突和矛盾,导致经常出现公司运行的障碍,严重者甚至使公司的运行机制完全失灵,股东大会、董事会包括监事会等权力机构和管理机构无法对公司的任何事项做出任何决议,公司的一切事务处于瘫痪,公司的运陷于僵局的一种状态。”1简单地说,公司僵局是指公司经营管理出现严重困难,公司存续已经对股东权益造成了很大的伤害,股东不得已请求解散公司的制度。造成公司僵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概括如下:第一、制度设计方面,资本多数决制度使得公司决议的作出必须要达到多数以上才能通过,这使得公司事务的处理可能存在僵局。这种僵局又有三种可能的情况,分别是:一方强大而另一方太过弱小,强大的控制公司;二是双方势力相对,如各持百分之五十股权,对于公司事务都坚持己见;三是股权过于分散,各方力量过于弱小,无法达成有效的决议。第二、主体方面,主要是各股东之间存在巨大的意见差异。股东们之间的意见差异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商业意见分歧,如对于公司经营方向、营销策略、合并或分立的方案等商业事务发生分歧,导致公司股东无法形成统一的意见,形成公司僵局;其二是私人关系恶化,公司的成立往往是基于各主要股东的互相信任与合作,但随着私人关系的恶化,互相间的信任与合作关系也就不再,这很可能也会反映到公司事务的处理上来,导致公司僵局。第三、事实原因。这种事实原因主要有:公司重要股东失踪或者无音讯,使得股东大会或者董事会无法正常的召开,公司实务无法有效展开,导致公司僵局;还有股东或者董事出于道德风险等原因,将公司执照或者公司公章私自携带出走,这同样会造成公司僵局的出现。二、对我国公司僵局条文的解读我国公司法尽管对公司僵局制度进行了规定,但在实践适用中,仍然有许多的误读,特别是在公司僵局的适用条件和程序上,在此,笔者对我国公司法第183条及相关司法解释做一个解读。首先,公司僵局制度的适用与公司是否盈利无关。许多学者认为公司僵局的适用必须是公司处于亏损状态,只有公司处于亏损状况,才会产生公司僵局问题,才会严重损害公司的利益。在实践中,法院也往往把公司的盈利情况作为公司僵局是否出现的一个标准,对于仍然盈利的公司一般不认为其是处于公司僵局状态。笔者认为公司盈利与否与公司僵局情况的出现,并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也就是公司盈利也可能使得公司处于僵局状态,同理公司亏损也不一定说明公司一定处于僵局。其次,公司僵局必须是公司继续存续使得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关于该点有以下问题要注意:其一,公司僵局的出现,公司股东利益受到损失,其主体是股东,至于损害债权人等其他人的权利,不属于公司僵局;其二,这种损害必须是严重损害公司股东的利益,也就是损害的程度必须要达到严重的程度;其三,股东利益的损害必须要限定股东的主体范围,也就是股东必须要加以范围限定,有些公司决议的作出难免会损害一部分公司股东的利益,但不是每次损害都是公司僵局,只有损害的股东范围达到一定程度时才能属于公司僵局。最后,关于”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的”的解读。公司僵局的适用一般都是以公司股东寻求内部救济等措施之后仍不能解决为前提的,也就是只有通过其他的途径不能解决公司经营管理的严重困难,才可能提出公司僵局之诉。那对于其他途径的界定,在理论界和司法实务中并没有统一的标准。有学者认为”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其他途径主要指:自立救济、行政管理、仲裁等司法外手段。”2从司法实践中看,其他途径还包括股权交换协议,转让股权的要求等内外部措施。三、我国关于公司僵局制度规定的不足与完善尽管我国公司法及相关解释对于公司僵局制度有规定,仍然存在一些不足,需要我们加以完善。第一、关于公司僵局制度适用条件的规定不明确。我国公司法第183条规定公司僵局制度的使用必须是”公司经营管理处于严重困难”,对于何为经营管理处于严重困难,理论界理解不一,08年司法解释二第一条规定:”以下列事由之一提起解散公司诉讼,并符合公司法第183条规定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一)公司持续两年以上无法召开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的;(二)股东表决时无法达到法定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比例,持续两年以上不能做出有效的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的;(三)公司董事长期冲突,且无法通过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解决,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的;(四)经营管理发生其他严重困难,公司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的情形。”解释规定四种情况,并没有使得问题解决。首先,(一)和(二)中公司持续两年无法作出有效决议中的两年期限问题,两年的期限究竟是如何规定出来的,我们不得而知,但实践中强行要求两年时间期限,会造成很多问题,如造成资源浪费;其次,对于何为”严重困难”和”重大损失”没有具体的认定标准,在司法实践中操作非常的困难,特别是在举证公司僵局上。第二、对于”通过其他途径仍不能解决”的规定的反思。公司僵局制度,从各国实践中看,一般都有一定限制条件,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就是其中之一。尽管该种限制对于避免解散公司之任意性有一定作用,但是对于该限制规定,仍然有研究之必要。首先,对于何为其他途径,我国公司法并没有规定,这就使得在实践中股东们争论不休,对于此,笔者认为应该明确规定其他途径,这样对于原告和被告都有一定作用,使得裁判标准明确化;其次,其他途径应该是合法合理之途径,不能要求股东通过其他不合法的手段去解决公司僵局问题;最后,其他途径的适用,不一定要穷尽,也就是说并一定要穷尽所有的手段之后才能提起诉讼,因为穷尽所有的途径其成本太高。第三、对于解决公司僵局方式的规定。我国公司法对于公司僵局的解决主要是通过赋予股东解散公司权利来实现的,第183条规定:”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得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的,持有公司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公司法解决公司僵局的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食品批发商知识应用能力提升方案分析报告
- 油乳制备工技术考核试卷及答案
- 青浦净化彩钢板施工方案
- 小区建筑方案设计费
- 城市文化品牌发展模式研究分析报告
- 中铁项目部临建施工方案
- 和平家园建筑方案设计理念
- 幼儿园公益营销方案策划
- 线下品鉴活动方案策划
- 青海企业咨询管理方案
- 维护秩序靠规则(课件) 2025-2026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统编版2024)
- 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措施
- 原来我也很坚强中考满分作文5篇
- 试用人员考核表
- 施工项目管理手册范本
- 文明礼仪主题班会课件(共23张)
- 新安天玉混炼胶产品
- (改-2013-9-13)托里县阿克巴斯套饰面石材花岗岩矿详查报告
- JIS G3507-1-2021 冷镦用碳素钢.第1部分:线材
- 道路交通安全培训PPT课件
- 村民自治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