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计算机系课程教学大纲计算机系信息管理与计算机应用专业(2004级)教 学 大 纲济源职业技术学院2004年8月1 程序设计基础(C+)课程教学大纲目 录1、程序设计基础(C+)课程教学大纲12、可视化编程(VB)课程教学大纲73、信息管理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114、汇编语言与计算机原理课程教学大纲145、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176、数据结构课程教学大纲227、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大纲278、计算机网络原理及应用(网站建设和维护)课程教学大纲319、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大纲3510、软件工程与应用程序开发课程教学大纲3811、SQL Server2000课程教学大纲4212、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大纲4613、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教学大纲5214、JAVA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5615、VC+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6016、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6417、信息存储与检索课程教学大纲6718、档案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7019、图书馆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7320、多媒体技术(图像处理)课程教学大纲7821、Web数据库课程教学大纲8222、Internet应用技术与网页制作课程教学大纲8623、网络营销课程教学大纲9195程序设计基础(C+)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程序设计基础(C+)适用专业:信息管理与计算机应用学 时:90学 分:6开课学期:第一学年第一学期课程类别:必 修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先修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一、课程的地位、作用及任务程序设计基础是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C+是一种高效而又实用的程序设计语言,它既可以进行过程化程序设计,也可以进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因此成为了编程人员最广泛使用的工具。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介绍C+语言中的数据类型、运算、语句结构及其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等。使学生掌握一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了解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与方法,进而学会利用C+语言学会解决一般应用问题,从而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奠定程序设计基础。二、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一)C+语言概述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C+程序演示;(2)C+程序的结构;C+源程序的编辑、编译、链接和运行;(3)系统配置;Visual C+6.0集成开发环境的安装;Visual C+6.0集成开发环境的安装;(4)面向对象技术的形成、发展和C+的诞生;(5)C+的主要特点概述。2、能力培养要求(1)了解程序设计概念、了解语言与程序、C与C+的关系;(2)了解C+最简单程序结构;(3)了解函数的概念和使用;(4)学会最简单程序开发,熟悉编程环境(启动集成开发环境,路径设置,程序工程设置,编辑与修改,编译,连接,运行,查看结果);(5)了解C+语言的特点及C+简单程序的构成;(6)掌握C+程序的编辑、编译、链接和运行的过程。(二)数据类型、运算符与表达式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 (1)基本字符;标识符;关键字(保留字);(2)常量和变量;基本类型;数据类型转换; (3)赋值运算符;算术运算符;自增(减)运算符;关系运算符; (4)逻辑运算符;条件运算符;逗号运算符;位运算符;算术、关系、逻辑、赋值混合运算;(5)运算顺序与副作用。2、能力培养要求(1)掌握整型、字符型、枚举型、实型等基本数据类型的概念以及typedef定义的使用;(2)熟练掌握这些类型的常量和变量的使用及其运算操作,熟练掌握关系运算符和逻辑运算符的使用、关系 表达式和逻辑表达式的求值;(3)了解运算符的优先级和结合性,以及表达式的副作用;(4)理解增量和减量操作;(5)理解运算符的优先级和结合性,表达式,左值表达式;(6)理解不同的操作数会影响操作符的意义,理解算术运算和赋值缩写的区别;(7)理解隐式转换和强制转换,理解数据超过该数据类型表示范围时的溢出。(三)程序的结构与语句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程序结构与语句概述;(2)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分支语句;(3)循环结构和循环语句。2、能力培养要求 (1)理解ifelse的二义性及解决方法; (2)理解条件运算符和逗号表达式的用法; (3)熟练掌握if语句和switch语句的使用,会在程序中利用它们实现单分支或多分支控制; (4)熟练掌握while,do-while和for这三种循环语句的结构和执行过程,会在程序中利用它们实现单重或多重循环控制; (5)掌握continue语句和break语句的作用; (6)理解goto语句有限的使用价值。(四)数组与字符串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数组概述;(2)一维数组的定义和引用,一维数组的初始化,一维数组应用举例;(3)二维数组的定义和引用,二维数组的初始化,二维数组应用举例;(4)字符数组的定义,对字符数组初始化,字符串,字符型数组应用举例。2、能力培养要求(1)掌握数组的基本概念,熟练掌握一维数组和二维数组的使用;(2)掌握字符数组与字符串的关系以及字符串的简单处理,会分析、编写利用数组进行数据存储和处理的简单程序;(3)理解向函数传递数组的实质;(4)理解二维数组的定义、初始化与元素访问。(五)函数与预处理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函数的定义,函数的声明;(2)参数种类和参数传递方式;(3)函数调用; (4)函数的嵌套调用,函数的递归调用和递归函数; (5)作用域,存储类别; (6)内部函数,外部函数; (7)宏定义,文件包含,条件编译。2、能力培养要求(1)掌握函数的定义,函数的原形,函数的返回值,函数的调用,函数的形式参数和实际参数之间的关系;(2)掌握函数重载的使用方法,关键字inline的含义与使用,掌握变量的作用域与生存期,了解函数的作用域;(3)理解函数调用的各种类型,函数声明和函数原型的作用;(4)理解函数相互之间的独立性;(5)理解静态局部变量,全局变量和局部变量三者的差异;(6)理解函数调用的栈机制,掌握递归函数的原理和编制规则;(7)理解内联函数的使用场合;(8)理解重载函数的概念;(9)掌握默认参数的函数的使用。(六)指针、引用和动态空间管理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指针和指针变量;(2)指针变量的定义和使用;指针变量作函数参数;指向指针的指针和指针所指向的类型;(3)数组的指针和数组元素的指针,指针与一维数组,指向数组的指针作函数参数,指针与二维数组,动态数组与动态存储分配;(4)指针与字符串;(5)返回指针值的函数,指向函数的指针,指向函数的指针作函数参数,main函数的参数;(6)有关指针的数据类型小结。2、能力培养要求(1)熟练掌握指针、地址、指针类型、void指针类型、空指针等概念;(2)熟练掌握指针变量的定义和初始化、指针的间接访问、指针的加减运算和指针表达式;(3)掌握指针与数组、函数、字符串、自由空间等的联系;(4)了解引用变量、值传送、引用传送的概念,掌握引用参数的使用;(5)掌握指针与数组的区别与联系;(6)掌握堆内存操作的new和delete;(7)掌握指针作为参数,作为函数返回的用法,理解void指针的意义;(8)掌握指针数组和二级指针的使用。(七)构造数据类型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结构型、结构型变量及结构型指针的定义;(2)结构型的嵌套和匿名结构型,访问结构型变量;(3)结构型变量的初始化,结构型数组,结构、指针与函数,综合应用;(4)共用型的定义和共用型变量、指针的定义;共用型变量、指针的使用;(5)枚举型;(6)类型定义(typedef)。2、能力培养要求(1)掌握结构的概念,结构类型的定义,结构变量的定义和初始化,结构成员的表示,结构的赋值含义,结构与指针、函数、操作符重载的关系;(2)掌握联合的概念,联合类型和变量的定义,联合成员的表示,联合在结构中的使用。(八)非面向对象的拓展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单行注释;(2)块(分程序)内任何位置定义和声明;(3)强制类型转换;(4)流式I/0;(5)函数的缺省参数;(6)内联函数;(7)函数重载;(8)独立引用;引用参数;返回引用的函数;(9)const类型说明符;指针与常量;(10)单目作用域运算符;(11)动态存储分配与释放。2、能力培养要求(1)掌握C+流的概念,标准预定义流对象cin,cout和cerr的含义;(2)掌握文件流的定义和使用,了解输入输出的格式控制及专门操作。(九)类 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类概念的引入和类的定义;(2)类作用域;(3)数据成员与方法;(4)成员对象和对象数组;(5)指向类对象的指针,this指针,指向类成员的指针;(6)静态类成员;(7)接口和实现的分离。2、能力培养要求(1)掌握类的概念,类的定义格式,类与结构的关系,类与操作符重载;(2)掌握类的成员属性,类的封装性,类的继承性;(3)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的作用,this指针的含义,类对象的定义,友元函数与友元类的作用。(十)继承和派生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基类、派生类与继承,派生类的继承特性;(2)多重继承;(3)虚拟基类;(4)派生类构造函数的定义方法。2、能力培养要求(1)了解类层次的概念及如何将概念和实现转变为类的层次的方法;(2)掌握单继承的定义格式、成员存取控制和向基类构造函数传递参数的方法;(3)了解多继承的定义方式、虚基类和二义性问题。(十一)多态和动态联编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虚拟函数、动态多态性与动态联编;(2)虚拟函数的访问属性;(3)虚拟函数与抽象类;(4)虚拟函数应用举例;(5)虚拟析构函数;(6)动态联编的实现机理。 2、能力培养要求(1)掌握虚函数和纯虚函数的概念;(2)了解抽象类的概念;(3)了解早期和后期联编的概念。(十二)运算符重载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引入运算符重载的必要性;(2)运算符重载的规则;(3)含有指针数据成员的运算符重载;(4)用户定义的转换;(5)下标运算符重载;(6)运算符重载的实例。 2、能力培养要求(1)掌握函数重载的概念,包括重载构造函数的定义;(2)掌握运算符重载的概念;(3)掌握使用friend重载运算符的方法;(4)掌握数组重载运算符new和delete的定义;(5)了解定义重载某些特殊的运算符的方法等。(十三)模板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类模板;(2)函数模板;(3)特殊版本的模板;(4)模板友元;(5)编程示例。2、能力培养要求(1)掌握模板的概念与应用,函数模板的概念与应用,类模板的概念与应用;(2)了解模板偏化的概念与应用。三、课程学时分配序号教学内容理论实验小计1C+语言概述2242基本数据类型与表达式6283C+程序的流程控制6284数组6285C+函数64106指针、引用和动态空间管理64107结构与联合6288非面向对象的拓展2249类与对象641010继承与派生42611多态与动态42612运算符重载42613模板28合 计603090四、课程习题要求学生应独立完成所布置习题。为保证尽量在统一安排的上机时间内编译运行通过程序,学生应事先设计好程序。五、考试形式及要求闭卷理论考试(80%)和平时实践环节考核(20%)相结合,其中实验成绩占10%,平时习题作业占10%。六、课程的主要参考书1 谭浩强C程序设计(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 美HMDeitel PJDeitel 编著,邱仲潘C + 大学教程电子工业出版社3 张国峰C+ 语言及其程序设计教程(修订版)清华大学出版社4 黄维通Visual C+ 程序设计教程机械工业出版社5 美 Nell Dale著,马树奇C+上机实践指导教程(第三版)电子工业出版社6 美 Harvey MDeitel等著,赵均,陈晖C+大学教程实验指导书电子工业出版社七、说明1、本课程的重点是能对简单的问题进行算法分析、描述和程序设计。掌握C+语言程序的基本结构。2、难点在选择、循环结构程序设计和一维数组、自定义函数的使用。3、课堂教学中采用实例引导,加大学生的实践训练。4、教学过程中注意各项过程分数的记录。5、课本上关于程序设计方法的内容当中有很多大型的编程例题,建议将这些内容的授课安排到机房,这样效果会更好。6、在机房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适当增加机时。可视化编程(VB)课程教学大纲可视化编程(VB)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可视化编程(VB)适用专业:信息管理与计算机应用学 时:90学 分:6开课学期:第一学年第二学期课程类别:必 修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先修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程序设计基础一、课程的地位、作用及任务可视化编程基础课程是计算机相关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VB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可视化编程工具,利用它使得编程工作变得轻松快捷。本课程的目的与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示例的分析,掌握使用VB开发Windows应用程序的一般方法和特点,理解Windows应用程序的基本概念、掌握Windows应用程序开发的基本思想,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设计简单的Windows应用程序,并为今后进一步使用VB或其他面向对象的可视化开发工具开发Windows应用程序奠定基础。二、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一)VB概述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VB的特点、版本、安装;(2)VB的集成开发环境;(3)可视化编程的概念、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类、对象、属性、方法、事件及事件过程;(4)创建VB程序的一般步骤。2、能力培养要求(1)了解程序设计语言的知识、VB 6.0的功能特点;(2)理解类、对象、方法、事件及事件过程的概念;(3)掌握VB的启动和退出、VB开发环境的组成及基本操作方法、开发VB应用程序的步骤。(二)VB语言基础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字符集、数据类型;(2)常量、变量与函数;(3)运算符与表达式;(4)VB的赋值语句、Print方法、条件语句与循环结构语句;(5)一维数组、二维数组、控件数组的知识,静态数组和动态数组;(6)过程与函数。2、能力培养要求(1)理解和掌握VB6.0的基本语法规则、数据类型;(2)掌握VB60的变量定义、函数的正确使用;(3)掌握VB60的表达式和运算符;(4)掌握VB的赋值语句、Print方法,掌握If语句、Select case 语句,掌握For、Next循环、WhileWend循环、DoLoop循环,理解并掌握循环的嵌套;(5)掌握一维数组和二维数组的使用,理解并掌握控件数组,了解静态数组和动态数组;(6)了解过程的分类;理解参数传递中传值和传址的不同含义;掌握变量与过程的作用域;掌握定义、调用子过程和函数的方法。(三)常用控件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窗体的属性、事件和方法和应用;(2)命令按钮的属性、事件和方法和应用;(3)标签、文本框的属性、事件和方法和应用;(4)定时器、框架的属性、事件、方法和应用;(5)滚动条的属性、事件、方法和应用;(6)单选框、复选框的属性、事件和应用;(7)列表框、组合框的属性、事件和方法。2、能力培养要求(1)掌握窗体常用的属性、事件和方法;(2)掌握命令按钮常用的属性、事件和方法;(3)掌握标签常用的属性、事件和方法,掌握文本框常用的属性、事件和方法,熟悉它们的应用;(4)掌握定时器的属性、事件和应用,掌握框架的常用属性;(5)掌握滚动条常用的属性、事件、方法;(6)掌握单选框常用的属性、事件和应用,掌握复选框常用的属性、事件和应用;(7)掌握列表框常用的属性、事件和方法,掌握组合框常用的属性、事件和方法。(四)应用程序界面设计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菜单设计;(2)工具栏设计;(3)多重窗体与多文档界面。2、能力培养要求(1)了解菜单的功能和种类;掌握菜单编辑器的使用方法;掌握下拉式菜单和弹出式菜单的设计;(2)了解工具栏的创建方法;(3)掌握多重窗体程序的设计方法。 (五)VB图形设计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图形操作基础、绘图属性、坐标系的设置、线宽、线型、填充、色彩;(2)图形控件和绘图方法:用Line方法画线和矩形,用Pset方法画点,用Circle方法绘制圆、椭圆和圆弧;(3)图像和图片框控件。2、能力培养要求(1)理解坐标系的设置;掌握基本的图形操作知识;(2)掌握图形控件:Line和Shape,掌握常用的图形方法:Pset、Line、PaintPicture、Point、Cls等;(3)掌握图像和图片框控件常用的属性、事件、方法。(六)文件管理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文件及其访问语句和函数;(2)文件系统控件:驱动器列表框、目录列表框、文件列表框;(3)文件的处理:顺序、随机、二进制文件的打开、关闭、读取、写入。2、能力培养要求(1)了解文件的类型及其访问方式;(2)掌握驱动器列表框、目录列表框、文件列表框的使用;(3)掌握顺序、随机、二进制文件的基本操作。(七)错误处理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设置错误陷阱;(2)编写错误处理程序。2、能力培养要求(1)了解错误处理、错误陷阱的概念;(2)掌握编写错误处理程序的基本方法。(八)数据库管理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数据库管理基础知识;(2)利用数据管理器创建数据库、表,并编辑数据;(3)利用数据控件访问数据库;(4)ADO数据控件使用。2、能力培养要求(1)掌握数据库与表的创建、数据表的维护;(2)掌握使用数据控件访问数据库的方法;(3)掌握使用ADO数据控件访问数据库的方法。三、课程学时分配序号教学内容理论实验小计1VB 概述2242VB语言基础106163常用控件146204应用程序界面设计84125VB图形设计4266文件管理82107错误处理2248数据库管理12618合 计603090四、课程习题要求课程习题分为理论课习题和实验课习题。理论课习题根据当节课授课内容进行布置,使学生能够及时复习巩固并掌握所学知识,要求学生独立、高质完成。实验课习题则根据课堂实验内容进行布置,要求学生能够掌握课堂实验的内容,鼓励学生多上机实践,顺利完成实验内容,最终达到熟练操作的目的。五、考试形式及要求考试采用理论考试平时成绩课程设计成绩方式,期末笔试考试占总成绩的70%,案例分析、课程设计占总成绩的30%。笔试和综合课程设计成绩都应合格才能给予学分。六、课程的主要参考书1 柳青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 罗朝盛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教程人民邮电出版社3 谭浩强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4 杨小影Visual Basic程序设计基础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七、说明1、本教学大纲适用于招收高中毕业生、中职毕业生,学制为三年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各专业。完成本教学大纲的学时数为90学时。本教学大纲中的学时分配是建议性的。2、本课程的教学特点(1)本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除了在课堂上讲授一定的基本知识和原理外,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或计算机室进行直观教学或现场教学,讲授操作方法、演示操作步骤和操作效果,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2)根据该课程实践性、操作性强的特点,应尽量采取讲、练结合的教学方式,突出上机操作训练,有条件的可适度提高上机学时比例。建议除计划中规定的上机学时外,学生利用业余时间上机的学时数不应低于课程教学计划中安排的上机时数。(3)鉴于本课程具有易学、实用的特点,结合学院实施的“多证书制度”,建议本课程学习结束后,程度好的学生可参加全国计算机二级VB等级考试,以获取社会认可的计算机能力证书。信息管理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信息管理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信息管理学概论 适用专业:信息管理与计算机应用学 时:60 学 分:5开课学期:第一学年第二学期课程类别:必 修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先修课程:计算机基础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信息管理学概论是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信息管理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方法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经济、管理、系统科学与信息技术知识,认识信息管理的重要性以及信息管理与信息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从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全局去认识信息管理的地位与作用。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应掌握信息与信息管理的基本概念及基础理论,了解当今信息技术发展概貌,并对信息系统建设与管理方法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初步运用所学理论与方法分析信息系统建设与信息管理中的实际问题,逐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二、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一)信息和经济信息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信息活动的产生与发展;(2)信息与信息管理;(3)系统与信息管理;(4)信息系统工程;(5)经济信息及经济信息管理;(6)信息产业、信息经济、信息社会。2、能力培养要求(1)信息活动的产生;(2)信息的含义与信息的基本特征;(3)系统的概念与方法信息在系统中的地位;(4)信息系统的概念与功能;(5)信息系统工程的基本思想与信息系统工程的内容与范围;(6)现代经济信息管理的特点;(7)信息产业与信息经济的概念。(二)信息管理的技术手段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信息技术发展的历史;(2)计算机技术简介;(3)现代通信技术简介。2、能力培养要求(1)计算机软硬件;(2)数据管理的理论与数据库技术;(3)数据通信的基本原理;(4)计算机网络技术。(三)经济信息系统建设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经济信息系统的规划;(2)分析与认识经济信息系统;(3)经济信息系统的设计;(4)经济信息系统的改造;(5)经济信息系统的管理;(6)经济信息管理中的标准化问题。2、能力培养要求(1)环境对信息系统的影响和制约;(2)信息系统规划的目标与内容;(3)信息流程的详细调查;(4)经济信息系统的设计设计的任务和原则;(5)经济信息系统的改造;(6)经济信息管理中的标准化问题。(四)经济信息管理的社会因素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从经济学的观点看信息;(2)从社会和法律的观点看信息;(3)经济信息管理的人才培养。2、能力培养要求(1)信息经济学的范围与内容;(2)信息技术的社会影响;(3)经济信息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4)经济信息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三、课程学时分配序号教学内容理论1信息和经济信息12 2信息管理的技术手段16 3经济信息系统建设20 4经济信息管理的社会因素12 合 计60四、课程习题要求根据教学内容要求,在各章节中安排相应的课堂习题和课外习题。五、考试形式及要求本课程考核成绩包括笔试成绩和平时成绩两部分。相关事宜具体说明如下:1、笔试由教务处统一命题及组织考试。2、平时成绩上课提问和论文形式考核。3、总成绩:笔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六、课程的主要参考书1 陈禹经济信息管理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2 张金隆现代管理信息技术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3 刘小辉计算机与管理信息系统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4 卢太宏信息资源管理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汇编语言与计算机原理课程教学大纲汇编语言与计算机原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汇编语言与计算机原理 适用专业:信息管理与计算机应用学 时:60 学 分:6开课学期:第二学年第一学期课程类别:必 修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先修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程序设计基础一、课程的地位、作用及任务汇编语言与计算机原理是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微机原理从构建计算机整机的角度介绍计算机系统的主要功能部件以及各个功能部件的基本工作原理;汇编语言是利用计算机的硬件结构并直接控制硬件的计算机语言;汇编语言与计算机原理将两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在掌握计算机硬件结构与工作原理的基础上介绍汇编语言的基本设计方法。通过学习本课程,掌握计算机系统的主要组成,了解其基本工作原理,建立计算机的系统结构概念;了解汇编语言不同于计算机高级语言的基本设计方法;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计算机的后续课程以及从事计算机硬件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二、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一)计算机系统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计算机系统结构;(2)数据及编码的基本知识;(3)微处理器模型。2、能力培养要求(1)理解对计算机系统结构及基本工作过程;(2)掌握计算机编码方式及转换。(二)运算器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算术及逻辑运算的电路实现原理;(2)算术逻辑运算单元的组成及工作原理。2、能力培养要求(1)理解运算器的组成;(2)掌握运算器的工作流程。(三)存储器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存储器的种类及分层结构;(2)存储工作原理及存储器扩展;(3)存储器管理及虚拟存储器。2、能力培养要求(1)理解存储器的结构;(2)掌握数据的传输方法。(四)中央处理器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CPU结构及工作原理;(2)指令周期及时序;(3)控制器;(4)处理器管理及调度;(5)CPU新技术。2、能力培养要求(1)掌握CPU的基本结构和时序;(2)掌握控制器的基本结构。(五)寻址方式及指令系统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寻址方式;(2)指令系统。2、能力培养要求(1)掌握指令格式及功能。(六)汇编语言程序格式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伪指令及运算符;(2)汇编语言程序结构;(3)汇编语言运行环境及上机过程。2、能力培养要求(1)掌握简单的汇编语言程序编写;(2)熟悉汇编语言程序的运行环境。(七)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基本方法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顺序程序设计; (2)分支程序设计;(3)循环程序设计; (4)子程序设计。2、能力培养要求(1)掌握汇编语言程序的编程和调试。(八)输入/输出和中断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中断及中断向量表;(2)DOS的系统功能调用;(3)BIOS中断调用。2、能力培养要求(1)掌握中断及利用中断使用外设的方法。(九)可编程接口芯片及接口技术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接口及接口芯片;(2)接口技术及常用接口;(3)计算机自动控制原理。2、能力培养要求(1)认识计算机自动控制的本质。注: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三、课程学时分配序号教学内容理论实验小计1计算机系统222运算器223存储器444中央处理器445寻址方式及指令系统122146汇编语言程序格式4267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基本方法108188输入/输出和中断449可编程接口芯片及接口技术426合 计461460四、课程习题要求平时作业、上机作业(实验报告)。五、考试形式及要求笔试80%,平时20%。六、课程的主要参考书1 张思发,吴让仲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汇编语言高等教育出版社2 翟社平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教程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七、说明1、汇编语言与计算机原理是计算机语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等课程的基础课程。2、本课程可作为信息管理与计算机应用专业的计算机自动控制和低级语言编程方向的专业基础课,同时可作为计算机其他专业方向的选修课。3、本课程原理部分重在实现的思想,实现的方法可不讲或少讲,同时在这里要融入操作系统的部分内容,使学生对计算机系统及各部件的工作有一个完整的认识。4、汇编语言部分学时数不能高于总学时数的1/2。5、本课程的重点是基本组成电路,CPU的编程结构和时序,汇编语言编程技术。6、本课程的难点是时序,中断,接口,编程。7、通过实验实践加深理论知识的立理解。8、采用多媒体教学。9、本课程的实验要求见汇编语言与计算机原理实验教学大纲。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数据库原理及应用适用专业:信息管理与计算机应用学 时:60学 分:6开课学期:第二学年第一学期课程类别:必 修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先修课程:程序设计基础一、课程的地位、作用及任务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是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主要任务是学习和掌握关系数据库的基本理论,并初步培养学生的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能力和数据库应用软件开发能力;本课程强调实践,突出应用,为学生今后从事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与维护打下基础。二、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一)数据库系统概论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数据库系统的发展历史;(2)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的体系结构;(3)数据库的未来发展趋势;(4)数据模型。2、能力培养要求(1)初步认识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应用系统;(2)掌握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基本概念;(3)了解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阶段和特点,进一步理解数据库技术的优点;(4)了解数据模型的概念模型和三种数据模型(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的原理。(二)关系数据库模型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关系模型的基本概念;(2)关系数据库的联系;(3)关系代数;(4)关系演算。2、能力培养要求(1)学会关系数据库的联系;(2)根据给定问题会画E-R图;(3)了解关系模型的基本概念;(4)了解关系、联系、表等概念,理解主码和外码概念和作用;(5)理解表与表之间的联系的实现方法,深刻理解关系模型的运算理论;(6)理解关系模型的数据完整性约束和关系代数运算;(7)熟练掌握关系演算。(三)结构化查询语言SQL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SQL概述;(2)SQL的数据定义;(3)SQL的数据查询;(4)SQL的数据更新;(5)嵌入式SQL。2、能力培养要求(1)关系数据库操作的基本技能和方法,要求注意将本章所讲的内容与第二章阐述的关系代数理论相结合,深刻领会、熟练掌握和综合应用;(2)全面掌握SQL语言,深刻理解SQL的数据操作,熟练嵌入式SQL语句的应用。 熟练掌握SQL查询语句、视图、SQL更新语句的应用。(四)关系数据库的模式设计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关系模式的设计问题;(2)函数依赖;(3)关系模式的分解特性;(4)关系模式的范式。2、能力培养要求(1)掌握这些概念并能运用它们来分析模式分解的特点;(2)学会用函数依赖的性质分析关系规范化程度。(五)数据库设计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数据库设计概述;(2)需求分析;(3)概念设计;(4)逻辑设计;(5)物理设计;(6)实现与维护。2、能力培养要求(1)了解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的全过程。重点掌握概念设计中ER模型设计方法,逻辑设计中ER模型向关系模型的转换方法;(2)学习者应具有设计简单的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能力。(六)数据库保护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数据库的恢复;(2)数据库的并发控制;(3)数据库的完整性;(4)数据库的安全性。2、能力培养要求(1)了解数据库保护的四种措施,数据库的恢复、并发控制、完整性和安全性。了解这些措施在SQL语言中的实现方式;(2)会用SQL语言实现数据库的保护。(七)VFP概述 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 (1)VFP系统简述; (2)数据类型; (3)表达式、运算和常用函数; (4)项目管理器的使用; (5)程序设计的基本步骤。2、能力培养要求(1)掌握VFP的常用数据类型、表达式的表示、和常用函数,理解项目管理器的使用; (2)熟悉程序设计的基本步骤,学会使用VFP项目管理器进行项目开发。(八)数据库的创建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数据库及表的建立;(2)表设计器的使用;(3)表索引的建立;(4)建立关系数据库。2、能力培养要求(1)掌握数据库及表的建立方法,使用表设计器创建表,理解如何建立关系数据库;(2)学会创建数据库和表及设置数据库和表之间的关系。(九)数据操作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表中记录的添加和删除;(2)表中数据的浏览和查询;(3)建立查询文件;(4)建立视图。2、能力培养要求(1)掌握对数据表的操作方法;理解如何建立查询文件和建立视图;(2)学会操作数据表,学会利用查询与视图设计器建立查询与视图。(十)VFP 6.0 编程初步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内存变量的使用;(2)常用命令介绍;(3)程序文件的建立和修改;(4)程序流程及控制;(5)过程、函数及其调用。2、能力培养要求(1)掌握内存变量和常用命令的使用,使用项目管理器建立程序文件;理解程序流程及控制,熟悉过程、函数及其调用;(2)会使用项目管理器建立程序文件,学会编写程序解决某项任务。(十一)报表及标签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单表报表的设计;(2)一对多报表的设计;(3)分组报表的设计;(4)快速报表;(5)标签的设计。2、能力培养要求(1)掌握用VFP6.0进行报表设计和进行标签设计的方法。(十二)表单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常用表单控件及其属性简介;(2)事件的设计;(3)方法程序的调用和创建;(4)单表表单的设计;(5)一对多表单的设计;(6)快速表单。2、能力培养要求(1)掌握使用表单向导和表单设计器创建表单,了解和掌握类和对象以及对象的属性、事件和方法;(2)了解和掌握VFP中各类控件的特点和性能。掌握控件在表单中的基本操作;(3)学会如何在表单中编写事件代码,学会独立编制出完整的表单。(十三)菜单及工具栏的设计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菜单系统的规划原则;(2)使用菜单设计器创建菜单系统;(3)快速菜单;(4)创建快捷菜单;(5)定制菜单系统;(6)创建工具栏。2、能力培养要求(1)了解VFP6.0系统的菜单组成;掌握VFP6.0中将菜单加载到表单上的方法;(2)学会利用VFP6.0设计应用程序的菜单系统。(十四)VFP6.0应用程序设计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应用程序的设计;(2)应用程序的编译。 2、能力培养要求(1)掌握应用程序的设计和应用程序的编译;(2)学会独立设计一个应用程序。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三、课程学时分配序号教学内容理论实验小计1数据库系统概论222关系数据库模型223结构化查询语言SQL46104关系数据库的模式设计225数据库设计2246数据库保护2247VFP概述2248数据库的创建2249数据操作22210VFP 60 编程初步22411报表及标签22412表单22413菜单及工具栏的设计22414VFP60应用程序设计268合 计303060四、课程习题要求在数据库原理部分结合基本原理与方法布置相应的习题作业以巩固学过的各部分知识,原理部分结束前布置一次关于关系理论的综合性练习,针对关系代数的应用和关系规范化的具体方法,进行讨论和总结。五、考试形式及要求考核方式是形成性考试,其中平时表现占10%(包括考勤、课堂讨论、回答问题等),平时作业占10%,课程设计占10%,期末考试占70%。六、课程的主要参考书1程学先数据库原理与技术2赵杰等数据库原理与应用3陈华生Visual FoxPro 教程4严明主Visual FoxPro 指导书七、说明本课程的特点是:将数据库原理与一门具体的数据库语言VF相结合,更注重理论联系实践。数据结构课程教学大纲数据结构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数据结构适用专业:信息管理与计算机应用学 时:60学 分:6开课学期:第二学年第二学期课程类别:必修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先修课程:C/C+语言程序设计一、课程的地位、作用及任务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科学中一门综合性的专业基础课。主要介绍如何合理地组织数据、有效地存储和处理数据,正确地设计算法以及对算法的分析和评价。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深透地理解数据结构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的基本概念以及有关算法,培养基本的、良好的程序设计技能,编制高效可靠的程序,为学习操作系统、编译原理和数据库等课程奠定基础。二、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一)绪论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什么是数据结构;(2)数据类型及用于描述数据结构的语言;(3)算法定义;(4)性能分析与度量:算法的性能标准,算法的后期测试,算法的事前估计,空间复杂度度量,时间复杂度度量,时间复杂度的渐进表示法,渐进的空间复杂。2、能力培养要求(1)了解数据结构基本概念;(2)了解算法的定义及算法的特性;(3)掌握算法的性能分析与度量方法。(二)线性表 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单链表:单链表的结构,单链表的类定义,单链表中的插入与删除,带表头结点的单链表,静态链表;(2)循环链表:循环链表的定义,用循环链表解约瑟夫问题,多项式及其相加; (3)双向链表。2、能力培养要求(1)熟练掌握单链表、循环链表及双向链表的定义及实现;(2)掌握链表的类定义及其应用方法。(三)栈和队列 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栈:栈的抽象数据类型,栈的顺序存储表示,栈的链接存储表示;(2)队列:队列的抽象数据类型,队列的顺序存储表示,队列的链接存储表示;(3)队列的应用举例;(4)优先级队列:优先级队列的定义,优先级队列的存储表示。2、能力培养要求(1)熟练掌握栈的定义及实现;(2)熟练掌握队列的定义及实现;(3)掌握优先级队列的定义及链表实现。(四)数组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作为抽象数据类型的数组:数组的定义和初始化,作为抽象数据类型的数组,数组的顺序存储方式;(2)顺序表:顺序表的定义和特点,顺序表的类定义,顺序表的查找、插入和删除,使用顺序表的事例;(3)字符串:字符串的抽象数据类型,字符串操作的实现,字符串的模式匹配。2、能力培养要求(1)了解作为抽象数据类型的数组的定义;(2)熟练掌握顺序表的数组定义方式及实现;(3)熟练掌握字符串的定义及实现。 (五)树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树和森林的概念:树的定义,树的术语,树的抽象数据类型;(2)二叉树:二叉树的定义,二叉树的性质,二叉树的抽象数据类型;(3)二叉树的表示:数组表示,链表存储表示;(4)二叉树遍历:中序遍历,前序遍历,后序遍历,应用二叉树遍历的事例,不用栈的二叉树中序遍历算法;(5)线索化二叉树:线索,中序线索化二叉树,前序与后序的线索化;(6)堆:堆的定义,堆的建立,堆的插入与删除;(7)树与森林:树的存储表示,森林与二叉树的转换,树的遍历,森林的遍历及二叉树的计数;(8)霍夫曼树:路径长度,霍夫曼树,霍夫曼编码。2、能力培养要求(1)了解树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给水工程管网更新改造方案
- 正确坐姿考试题目及答案
- 自来水改造及智能化建设工程施工方案
- 雨污管网及设施改造项目施工方案
- 土建工程合同管理方案
- 离婚财产分割协议中车辆贷款归属协议书
- 码头舾装工程技术方案
- 离婚时共同财产分割与个人财产界定协议模板
- 建筑垃圾粉碎与减量化设备选型方案
- 时尚创意空间租赁合同终止及时尚潮流推广协议
- (高级)数据安全管理员实操题考试题库(含答案)
- 幼儿园中班《饲养员请客》课件
- GB/T 6003.2-2024试验筛技术要求和检验第2部分:金属穿孔板试验筛
- 甘肃省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指导标准2022版(全过程工程咨询)
- 人教版音乐九年级上册第1单元选唱《中国军魂》教案
- 肺癌诊疗路径解读2024课件
- 心脏起搏器植入指南解读
- 学生会文体部部门招新
- 胃肠镜院感培训课件
- 应急管理学院成立可行性方案
- 矿山后勤与基础设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