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垃圾回收利用调查报告及心得.docx_第1页
世博垃圾回收利用调查报告及心得.docx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世博垃圾回收利用调查报告及心得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成为我们生活的一种重要形式。作为一个具有庞大群体的组织形式,城市夜以继日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制造了数量惊人的废弃物垃圾。垃圾的处理一直是城市生活中一个一直存在难以解决的问题,而这次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正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我们社会实践小组就利用假期的机会,对世博的垃圾处理情况以及对城市垃圾处理的启示进行了调查了解,更深入的理解“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一:世博垃圾处理回收情况在世博中心“一轴四馆”区域,我们看到道路两旁有不少智能化垃圾投放口。它们一身绿装,两个一组,分别向两侧弯曲,仿佛一棵棵嫩芽。每个垃圾投入口都将有红、绿两个按钮,如果投入的是可回收垃圾就按绿色按钮,如果投入的是不可回收垃圾,就按红色按钮。这里有一批志愿者,提醒游客将要投放的垃圾进行分类,并提醒他们不要投放餐饮垃圾,从而让整个垃圾处理系统更有效地运行。世博园区内花费6000万元人民币配备的全球先进生活垃圾气力输送系统,目的就是让包括“一轴四馆”在内的永久性建筑的垃圾都可以自动回收,此外世博园区还设有51个垃圾气力输送投放口,这种高效、卫生、密封、便捷的自动化垃圾收运方式大范围应用于市政道路和大型场馆在中国尚属首次。据了解,这种垃圾收集方式,利用环保型抽风机制造气流,通过埋设在地下的真空管道网络,将各个垃圾投放口投入的垃圾输送至垃圾收集站,实施气、固分离,再经过压缩、过滤、净化、除臭等一系列处理,最后被“打包”送出园区,运至垃圾处理厂。园区内大量产生的餐厨垃圾看成重要的无限循环资源,这种垃圾经沼气化处理之后可作为能源用以发电。由于餐厨垃圾是生物产氢和制取甲烷的最佳基质,而氢作为一种理想的清洁能源,有望在将来成为化石燃料的替代品,以解决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餐厨垃圾经处理后余下的固体形态物质还可成为花草的有机肥料。园区内另外一大部分生活废弃物,如塑料等一些较难降解的化学纤维,将可能被开发制成木塑材料和纸塑材料,成为木材的理想代用品。因其不含石棉、甲醛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是新型绿色环保产品,应用领域广泛,如可用来制作露天桌椅和下水井盖等。世博园区拥有一支由名保洁员组成的环卫团队,还配备有上百辆先进的新能源环卫作业车。目前园区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在吨左右,根据人员、设备配置,可日处理清运的垃圾量在吨以上,“绝不会出现垃圾满溢的现象,始终可以保持园区整洁。”目前世博园区内环境保洁服务都运用了先进的“定置管理”,所有操作流程都科学设置,每辆清运车辆的行车路线、收集方式都有严格规定。世博园内还成立了一支由名青年组成的环境志愿者服务队,负责环境保洁质量巡查。带领这支队伍的上海城投团委书记鹿维孟说:“所有的环境志愿者,都是岁以下,大专以上,他们不仅是监督员,很多时候自己就是保洁员,在大客流时段拾遗补缺,帮助维护环境清洁,给世博游客一个更好的环境。”二:垃圾回收利用中的问题在世博园区,虽然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物品使用不同颜色的塑料袋,但负责清理垃圾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二者仍“殊途同归”,因为游客不知道也不会按照分类投放垃圾。 尽管主办方在世博园垃圾处理方面做出了种种努力:在园内实行生活垃圾三分类方式(可回收物、其它垃圾、有害垃圾),“增加了园内的环境设施,包括增加大型垃圾收集车2辆,在园区热点地区新增240升垃圾箱1000个、660升垃圾箱250个,并将根据实际情况增加人力”。但园区内垃圾分类桶形同虚设,游客对此“视而不见”的情况屡有发生。究其原因,当然绕不过有待进一步提高的国人素质,但更重要的还要归结为中国人还没有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根据调研数据,超过半数游客认为园区内分类垃圾桶标识清晰,81.8%的游客也表示会按此类分类提示操作。但是,当涉及废报纸、纸巾、果皮等具体实物究竟是不是可回收垃圾时,59.4%的游客误把纸巾当做可回收垃圾,而将废电池、餐饮垃圾、果皮等列入可回收范畴的也不少。绝大多数游客表示没有接受过垃圾分类学习,相关知识几乎空白。近7成受访者认为“每个垃圾桶应贴上丢入物品的简洁图形”。不过,队员们却发现,一些园区常见垃圾在分类垃圾箱上并没有标识。三:给我们的启示队员们认为,在分类垃圾桶顶部贴上针对世博游客携带物品,如食品袋、饮料瓶、纸巾等标识,更能方便游客判断。这种做法也适应于今后举办大型展会。另外,也可以设置一些特色分类垃圾箱。如当游客投入饮料瓶、易拉罐时,垃圾桶可以“吐”出纪念硬币,引导游客投放可回收垃圾。错误投放垃圾,会对垃圾回收造成很大不便。团队成员表示,关键还在于提高市民的垃圾分类知识,分类垃圾箱的尴尬局面在平时生活中也时有发生。一是垃圾分类过于笼统。与发达国家复杂的分类方法不同,我们仅将垃圾分为“可回收”“不可回收”,这直接导致垃圾处理上的困难。二是缺少完备的垃圾回收产业体系。分类的目的是处理再利用,如果没有后续的产业支持,垃圾回收很难真正落实,环保就只能停留在口号阶段。三是环保宣传和服务还远远不够。我们每人每天都会扔出许多垃圾,但我们大多数人不知道这些垃圾怎么分类。四是市民的环保意识有待加强。养不成好习惯,在家用不同垃圾袋把垃圾进行分类就已经很困难,大多数居民并没有对分类标准形成准确的认识,环保意识还没有跟上,特别是一些生活垃圾,居民很难将其进行准确的分类。 四:我们的建议 一是政府要发挥行政作用,狠抓落实。政府部门要发挥牵头协调作用,充分发挥街道、居委会、小区物业的管理功能,可以建立由区市容局负责协调、监督,建委、规划、房地、街道办事处等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的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模式,形成纵横交错,上下贯通的综合管理机制。 二是有关部门在工作中要依法行政,长效管理。应认真研究制定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规定,并开展宣传和专业培训工作,让大家能够将垃圾进行准确的分类。可以制定生活垃圾收费政策,建立减量减费机制,逐步实现利用经济杠杆促进垃圾分类。开展垃圾分类示范单位和示范地区工作,通过示范区域的系统运行来总结经验和做法,为建立生活垃圾分类长效管理机制奠定坚实的基础。政府机关和窗口单位要率先垂范,给群众带个好头。 三是要科技兴业,增加投入。适当增加财政投入,提高垃圾分类管理的科技含量。首先要择址办一个大型的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厂,对不同性质的垃圾进行分类、预处理;其次配备分类收集设施设备,居住区的生活垃圾收集投放点,应配置相应的分类容器;最后做好垃圾源头分类后收集、运输的后期工作,利用专项资金为分类单位和作业单位配置分类收集工具和分类运输车辆。 四是要扩大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