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一个自由空间_第1页
给学生一个自由空间_第2页
给学生一个自由空间_第3页
给学生一个自由空间_第4页
给学生一个自由空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6 给学生一个自由空间 有这样一个外国电视剧片断,剧中一位幼儿园女教师教孩子们画想象画。其中一位女孩交上一张白纸。老师问:“你怎么没画”?“我画了”,教师又问:“画的什么?”她说:“我想到大海好大好大的海,纸上放不下去。海里有一条鱼,好小好小的鱼,小到看不见了,所以” 读了这篇文章,我获益匪浅。技能训练在美术教学中几乎贯穿始终,谁都知道它的重要性。但人们往往过多的注重造型本身的技能,如构图、比例、透视、色彩、明暗等。过多的强调了绘画、工艺等形式的步骤及其表现效果,而忽略了比技能更为重要的智力因素,如感 知、记忆、思维、想象等。这篇文章提醒我们,美术教育过程的实施,是培养具有创造个性的人才。对于学生来讲,我想重要的不是绘画的结果,而在于“想象”的过程。固然,这个女孩什么都没有画,但她却真的展开了想象,至于表现空白,那是能力问题。孩子之所以能够见我们所不能见,想我们所不能想,做我们所不能做,是因为他们心中没有世俗成见的污染,没有条条框框的禁锢,因而能够借助幻想的翅膀,飞越大海、蓝天,乃至无边的宇宙,创造奇丽无比的世界。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固然重要,但我们如果不顾学生主体的智能,一味的追求表面效果,用一般的思维习惯 去批评她们的话,那么,无形中就扼杀了少儿的天资、个性及其创造力。 2 / 6 由此可见,我们的美术教育应该成为帮助学生开发智力的有力的原动力,教师要细心正确的引导学生去观察、思维,及时发现学生的创造性萌动,留给学生一个“自由表现”的空间,让他们充分显露其艺术个性和才华,使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 一、创造发散思维的空间 我认为在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的时候,教师应从单一写实的教学方法向多样化教学方法转变,既采用启发式教学,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不断启发他们的艺术想象力,这样学生的创造个性才能得到充分发 挥,想象的源泉才不会枯竭和泯灭。 故在教学中,每一节课先不急于完成作业,而应围绕每节课的内容,尽可能去设想,比数量,看谁想法最多,最有独到之处。如二年级形的想象 圆一课,先让学生大胆的想象出各种不同的圆形物,再根据其中一种联想一张完整的画。学生举出了如太阳、西瓜、帽子、脑袋等十几种圆形物的例子,其中以西瓜为主联想了好多画面,如:买卖西瓜、家人一起吃西瓜、种西瓜、摘西瓜等。此时学生想象的闸门已打开,毫无顾忌的画所见、所想、所感受,充分发挥了想象力。 又如:色彩知识中红色使人联想到阳光、火焰,所以 感觉温暖,又可联想到红十字,鲜血、闪电,感觉到危险。蓝3 / 6 色使人联想到大海、蓝天、夜空、冰雪,感觉到辽阔、寒冷。学生经过联想后产生的概念,既明确又深刻,绘画时就敢于用多种手法表现事物,表现内心情感,平时,只要我们经常引导启发学生进行联想,学生就会展开想象的翅膀,达到发散思维的目的,其结果便是创造。 二、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生进入小学以后,就意味着他们无拘无束的“幼儿绘画”时期已告结束,从此走上了由简到繁,由易到难逐步“规范”的道路。等他们读完九年,透视、色彩、明暗、构图及中国画的线条、色墨,可说已包览 无遗,按理学生创作水平跟知识、技法的增长应同步上升。然而不少学生却是相反,他们对“创作”随着年岁增大反而越来越怕,低幼时期的那种毫无顾忌的“胆量”丧失殆尽,这个中原委很难用别的理由来解释,它完全应归结于我们课堂教学的失误,是我们教学中没有调度好“导”与“创”的关系所致。其中有凡绘画就一“临”到底完全束缚了学生的手脚的,也有凡创作就“大胆放手”教师只三言两语就袖手旁观,放手让学生“一创到底”的。模仿能力作为基础教 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必要的。但模仿却不应成为教学的终结,永远的模仿就意味着停步不前。后者的结果则导致学生无论是构思还是技法,始终步“低幼形象”的轨迹而行,很少有新的突破。 如果教师在每次创作活动中,充分认识到“导”的必要4 / 6 性,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同时,用各种不同的构思来启示学生,作为他们在暗中摸索的指路灯,让他们由此及彼、触类旁通,扩散成新的构思,几乎人人都会有新于范画的构思跃然纸上。 教学中经常还有这样一种现象,当提完作业要求之后,总有许多学生争着问:“还能不能加点别的?”或者“我这样画可以吗?”“我想用 这种颜色行不行?”我总是鼓励他们大胆创新,可以试一试,不要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意识。在谈及美术创作时,我给学生讲过一个看来的小故事:有人问一个著名演员:“为什么你的表演总是那么新颖深刻?”演员说:“导演的一句话启发了我永远不要用你想到的前三种方法表现”。因为最先冒出来的想法往往是人人都容易想到的,而好的艺术品则往往以独特来抓住人的眼睛与心灵,引发观者的共鸣,要“敢于与众不同”。 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和遵循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发展规律,按照学生的实际进行“教”、“学”并重,形成平等、民主、和谐、融洽的 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给学生以自由的发展空间。 三、更正学生的思维观念 在学生中,常见的错误思维习惯有画得像、准确才算美;片面的认为干净、整齐、规则便是美。这些框框根本不属于美术普遍性规律的范畴,严重的束缚了学生的表现5 / 6 力。就算涉及到一些规律,我们也不能把学生置于森严的理性与严密的逻辑管理状态下。否则,生命的创造欲望和创作力便无法外澎湃。所以,我们首先要在学生头脑中建立一个永久的概论,崔子范说:“艺术的生命在于创造”,创造不等于绝对规则与准确,生动比准确更有价值。因此,美术课中,我们一方面尽量多开展 简易写生活动课,生动第一,准确第二,另一方面尽最大努力运用实物、幻灯、范画、音像设备于教学之中激发学生灵感。为其创造表现提供取之不尽的素材。 四、让学生轻松自由无掬无束地作画 自由轻松地绘画既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表现的空间,让他们充分展示多彩的想象,引导他们积极地进行创造。如此,可以防止学生陷入纯技巧表现的狭窄空间而不至于泯灭创造个性,可以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和萌发想象,可是我们有些家长和老师往往忽视了这方面条件的创造,对于学生表现出来的“怪”想法和“奇异”的作品,他们很少去加以正确引导,有的只是压制、干 涉甚至是抹杀。有的只是以自我为中心“改变”学生,“塑造”学生,我们应该看到,发挥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创造个性,是现代美术教育成功的决定因素,同时,还应看到,大多学生对自己的画,总认为是美的,希望得到别人的赞赏。但是由于他们的艺术秉赋,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和心理状态不尽相同,作画时必然出现多样6 / 6 的表现方法,甚至有千奇百怪的想法,真实自然地流露在画面上,有时我们也难以理解,但这时,我们不能轻易否定,要从中进行必要的引导,鼓励和启发他们自信地去画想画的东西,画他们感受最深或亲身经历的事情,调动他们的学习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