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路水土保持方案.doc_第1页
某公路水土保持方案.doc_第2页
某公路水土保持方案.doc_第3页
某公路水土保持方案.doc_第4页
某公路水土保持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水保保方案乙方案乙豫豫字字 第第*号号 *公路改建工程公路改建工程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建设单位:建设单位:公公 路路 管管 理理 局局 编制单位:编制单位:*有限公司有限公司 2012 年年 2 月月 目 录 1 1 综合说明综合说明 1 1 1.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 1.2 项目前期进展情况1 1.5 项目区概况.3 1.6 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评价结论4 1.7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与防治分区4 1.9 水土保持防治措施总体布局及主要工程量5 1.10 水土保持监测概要6 1.11 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成果6 1.12 结论与建议.7 1.13 方案特性8 2 2 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总则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总则 1010 2.1 方案编制的目的与意义10 2.2 指导思想10 2.3 编制原则11 2.4 编制依据12 2.5 水土流失防治标准执行等级16 2.6 设计深度与设计水平年16 3 3 项目概况项目概况 1717 3.1 地理位置与交通17 3.2 建设规模与技术标准17 3.3 项目特性18 3.4 项目组成与总体布局19 3.5 材料来源、施工力能及防治责任26 3.6 施工工艺及方法28 3.7 拆迁安置及专项设施迁建29 3.8 工程占地29 3.9 土石方平衡及流向30 3.10 主体工程投资估算及施工进度33 4 4 项目区概况项目区概况 3535 4.1 自然环境概况35 4.2 社会经济状况及土地利用状况38 4.3 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现状38 5.1 主体工程的选址(线)的水土保持分析评价42 5.2 主体工程推荐方案设计的水土保持分析评价44 5.3 对主体工程设计中水土保持工程的分析评价47 5.4 结论意见50 6 6 防治责任范围及防治分区防治责任范围及防治分区 5252 6.1 防治责任范围确定依据52 6.2 防治责任范围54 6.3 水土流失防治分区54 7 7 水土流失预测水土流失预测 5656 7.1 预测范围和预测时段56 7.2 水土流失预测内容和预测方法57 7.3 水土流失预测结果59 7.4 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影响与危害63 7.5 预测结论及指导性意见64 8 8 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布设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布设 6666 8.1 防治目标66 8.2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设原则67 8.4 水土保持措施典型设计73 8.5 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及工程量93 8.6 水土保持工程施工组织设计95 8.7 水土保持措施进度安排97 9 9 水土保持监测水土保持监测 9999 9.1 监测目的与原则.99 9.2 监测标准.100 9.3 监测范围、分区、时段.100 9.4 监测内容、方法、频次.101 9.5 监测方式和手段103 9.6 监测点位布设.107 9.7 监测设备.107 9.8 监测机构.109 9.9 监测程序.109 9.10 监测制度.110 9.11 水土保持监测成果的上报制度110 1010 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 114114 10.1 投资估算的编制原则和依据114 10.2 投资估算115 10.3 效益分析124 1111 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 129129 11.1 组织领导与管理129 11.2 完善后续设计130 11.3 严格执行水土保持工程招标、投标制度130 11.4 实施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监理制度130 11.5 落实水土保持监测工作131 11.6 加强施工管理131 11.7 做好竣工验收工作132 11.8 资金来源及使用管理132 1212 结论及建议结论及建议 134134 12.1 水土保持方案总体结论134 12.2 建议.135 12.3 要求.136 *公路改建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1 1综合说明综合说明 1.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公路改建工程,为*市境内主要干线公路省道线的重要组成部 分,为区域交通的大动脉。其改建符合省市交通规划,对于完善*市西 南部地区及*市公路网主骨架、提高公路通达能力;扩大*市西南部 对外开放、开发*市区域旅游、矿产资源,化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促进项目沿线地区及*市的经济发展、使沿线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等诸多 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该工程又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西 部大开发”的重大决策和河南省委、省政府“东引西进”的发展战略, 紧抓基础建设机遇,加快公路交通设施建设项目的决定,把经济效益和 社会效益有机结合起来,把公路建设的切入点放在提高公路等级、改善 服务条件上,力求使*市交通事业取得更大的成就。 1.2 项目前期进展情况项目前期进展情况 2012 年 7 月,*接受业主的委托编制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并于 2013 年 2 月完成编制工作。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已委托有资质 的单位进行编制,其他有关工作也均在进行中。 2013 年 8 月,*市公路管理局委托我公司编制该项目水土保持方 案报告书。接受委托后我公司立即成立项目组,组织技术骨干人员, 于 8 月上旬前往拟建项目区进行外业调查,并收集相关资料。 外业调查结束后,进行资料整理和内业工作。项目组对可研报告等 设计文件进行了认真研究,针对本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 区域,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的要求,采用工程措施、植物措施 和临时措施进行综合防治,并估算水土保持防治措施的工程量及投资等, 于 2013 年 9 月上旬编制完成了该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 。 *公路改建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2 1.3 方案编制要素方案编制要素 (1)方案编制深度:本方案编制深度为可行性研究阶段。 (2)设计水平年:本方案水土保持设计水平年为 2016 年。 (3)方案服务期:本项目属建设类项目,其方案服务期为 2.4 年, 即从 2014 年 4 月的施工准备期开始,至设计水平年 2016 年 10 月结束。 (4)执行水土流失防治标准等级与目标 按照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名单的划分,项目区属于豫晋 陕接壤有色金属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监督区;该项目属建设类项目,其 水土流失防治标准采用国家级一级标准。 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值为:扰动土地整治率 95%、水土流失总 治理度达到 96%、土壤流失控制比 1.0、拦渣率达到 90%、林草植被恢 复率达到 98%、林草覆盖率达到 26%。 1.4 项目概况项目概况 公路设计标准为省二级公路,设计行车速度 60km/h,局部盘山路 段为 40km/h。全线最小平曲线半径为 60m。本项目路基宽度为 8.5m, 路面宽度 8m。路基横断面布置为:0.75m(硬路肩)+23.5m(行车道) +0.75m(硬路肩) 。路拱横坡:行车道为 2%,路肩为 3%。 全线主要构造物有平交 10 处,新建桥梁 8 座,涵洞 18 道。全线计 价土石方总量为 849507m3,沥青砼路面为 162902.86m2(不含桥长 1007m) ;防排水圬工总量 89321.60m3。项目共需人工 420185 工日,主 要材料需要量为:水泥 27610 吨;沥青 1972 吨;碎石 145446 立方米; 砂 115254 立方米;钢材 2934 吨;生石灰 4092 吨。 本项目由主线路区(含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桥涵工程、平交工程 等)、弃渣场区(6 个) 、施工生产生活区(5 处)及施工便道区四部分 组成,工程总占地 66.23hm2,其中永久占地 59.82hm2,临时占地 6.41hm2。项目土石方开挖方量 *公路改建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3 147.74 万 m3,填方 48.76 万 m3,弃方 98.98 万 m3。 工程总投资 1.7469 亿元,平均每公里造价 869.39 万元,资金由上 级部门补助和地方自筹两种方式解决。 项目初步计划于 2014 年 4 月开工建设,2015 年 10 月竣工并正式 通车,总工期 19 个月。 1.5 项目区概况项目区概况 *市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温季差很大,冬夏 相差 40以上,3 月中下旬,气温最不稳定,月差常达 10以上。历 年平均气温 13.7,全年无霜期 216 天,冬夏长,春秋短,通常旱多涝 少。年平均降水量 606mm,主要集中在 69 月,占 85%,受大陆性季风 气候影响,冬季多西北风,夏季多东北风,年平均风速为 1.6m/s。 项目区土壤类型主要粉土、粘土、碎石土及砂卵石。植被以暖温 带落叶阔叶植被为主, 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棉花、花生、蔬菜 等。 项目区位于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监督区内的豫晋陕接壤有色金属开 发监督区。根据土壤侵蚀强度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项目 区地处以水力侵蚀为主的北方土石山区,土壤容许侵蚀量为 200t/km2.a。项目区全部处于*市水土流失重点监督区。 项目区土壤侵蚀类型为水力侵蚀,侵蚀形式主要有溅蚀、面蚀和沟 蚀,以轻度侵蚀为主、局部有强度侵蚀,项目区原地貌土壤侵蚀模数平 均值为 768t/km2.a,属轻度侵蚀。 1.6 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评价结论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评价结论 主体设计推荐线路为省道安虎线原有的线路,无比选方案,本方案 同意主体设计采用原有线路方案。 通过对可研报告设计的建设方案进行水保分析,本方案认为该建设 *公路改建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4 方案,基本符合水土保持技术规范的相关规定和设计理念,即最大限度 的减少对周边环境的破坏和最大限度地保护现有土地和植被,项目可行。 通过对线路施工建设的各个环节进行水土保持分析,本方案认为主 体设计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工程在总体上符合水土保持的设计理念和 要求,对主体设计中所缺少的或不完善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本方案将 予以补充和完善。 1.7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与防治分区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与防治分区 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面积 88.17hm,其中项目建设区面 积 66.23hm2,直接影响区面积 21.94hm2。 根据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将项目建设区域划分为 4 个水土流失防 治分区:即主线路区、弃渣场区、施工生产生活区及施工便道区。 1.8 水土流失预测结果水土流失预测结果 (1)项目建设扰动、破坏原地貌 66.23hm2。 (2)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 44.94hm2,均为林草地及荒草地。 (3)弃渣(土、石)总量 98.98 万 m3;剥离表土 66599m3。 (4)造成土壤流失总量 3737.42t,其中新增土壤流失量 2398.12t。 新增土壤流失量中施工期 1796.19t,自然恢复期 601.93t。 (5)建设过程中新增水土流失所造成的危害主要是损坏土地资源、 威胁路基边坡安全稳定、对道路沿线地表植被及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通过对预测结果进行分析,产生水土流失的重点时段为施工期,新 增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主线路区、弃渣场区存土场区和施工便道区。 1.9 水土保持防治措施总体布局及主要工程量水土保持防治措施总体布局及主要工程量 各防治分区水保措施及主要工程量汇总详见表 11。 *公路改建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5 表 11 水土保持措施布局及主要工程量表 表 11 水土保持措施布局及主要工程 量表(续) 防治分区措施类别措施名称措施数量 表土剥离 20cm剥离土方量 37410m3 路边浆砌石排水沟 7080m排水沟 M7.5浆砌石 20016.80m3 盖板排水沟 276 mC25 砼盖板及 C20 砼台帽 85.80 m 熟土覆盖 20cm覆土方量 37410m3 工程措施 土地整治整治面积 25.40hm2 植物措施路基边坡种草绿化撒播狗牙根草绿化面积 25.40hm2 临时土袋拦挡 1050m挡墙土方量 393.75m3 临时排水沟开挖 1150m开挖方量 322.00 m3 沉砂池 5 个开挖方量 25.00 m3 铺衬塑料薄膜塑料薄膜 70 m2 临时防尘网覆盖防尘网 16500 m2 主线路区 临时措施 泥浆沉淀池开挖 8 个开挖方量 936 m3 临时拦挡 850m编织袋装土 318.75m 临时排水沟 970m排水沟土方开挖 271.60m 沉砂池 6 个土方开挖 30.00 m 铺衬塑料薄膜 84.00 m2塑料薄膜 84.00 m2 临时措施 临时覆盖 8160m2防尘网 8160m2 表土剥离厚度 0.2m剥离表土 17867.00m 挡渣墙 219m工程量 860.57m 平台排水沟 984m工程量 1218.30m 周边排洪 3626.00m工程量 11334.12m 消力池 6 个工程量 23.76m 排水管 109.00 m 熟土覆盖 20cm覆土方量 17867.00m3 工程措施 土地整治整治面积 8.94hm2 弃渣场区 植物措施弃渣表面撒播狗牙根种草绿化面积 8.94 hm2 防治分区措施类别措施名称措施数量 表土剥离 0.20m 厚剥离表土 1722.00m 熟土覆盖 0.20m 厚覆土方量 1722.00m工程措施 场地整治整治面积 0.86 hm2 植物措施路面种草绿化撒播狗牙根草绿化面积 0.86 hm2 临时拦挡 266m编织袋装土 99.75m 临时排水沟 970m排水沟土方开挖 88.48m 沉砂池 5 个土方开挖 25.00 m 铺衬塑料薄膜 70.00 m2塑料薄膜 70.00 m2 临时覆盖 8160m2防尘网 1730m2 施工便道区 临时措施 路边排水沟排水沟开挖 435.42m 表土剥离 0.20m 厚剥离表土 9600.00m 熟土覆盖 0.20m 厚覆土方量 9600.00m 工程措施 场地整治整治面积 4.80 hm2 临时拦挡 540m编织袋装土 202.50m 临时排水沟 640m排水沟土方开挖 179.20m 沉砂池 5 个土方开挖 25.00 m 铺衬塑料薄膜 70.00 m2塑料薄膜 70.00 m2 施工生产生 活区 临时措施 临时覆盖 5500m2防尘网 5500m2 *公路改建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6 1.10 水土保持监测概要水土保持监测概要 监测时段分为施工期与植被恢复期两个时段,监测区域为水土流失 防治责任范围内的 4 个工程区。监测方法主要采用地面定位观测法、动 态观测法现场调查和巡查相结合的方法。 根据各分区水土流失的特点,对水土流失严重的区域路基边坡、 路堑边坡、弃渣场、施工便道、施工生产生活区以及剥离表土临时堆放 场地,选择有代表性的监测点位进行监测,共需布设 22 个监测点。 1.11 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结果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结果 1.11.1 水土保持投资估算 本项目水土保持措施总投资为 790.18 万元,其中主体已列水保投 资 196.02 万元,方案新增投资 594.16 万元。新增投资中工程措施 405.96 万元,植物措施 13.98 万元,临时措施 41.98 万元,独立费用 64.69 万元,基本预备费 31.60 万元,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 35.95 万元。 1.11.2 水土保持效益分析结果 经分析计算得出的 6 项指标值与方案确定的目标值相比,均达到了 目标要求,见表 12。 表 12 水土保持效益分析结果表 项 目 水土流失总 治理度 (%) 扰动土地 整治率 (%) 拦渣率 (%) 土壤流失 控制比 林草植被 恢复率 (%) 林草覆盖 率(%) 分析值 98.8698.2096.891.010053.15 设计水平年 目标值 9596901.09826 分析值与目标值比较达到达到达到达到达到达到 *公路改建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7 1.12 结论与建议结论与建议 1.12.1 结论结论 *公路改造工程实施后,对有效完善洛宁西部公路骨干路网、发 展沿线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本方案从工程占地、土石方平衡、工程布局、弃渣场及主体工程设 计等方面进行了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认为该项目的建设从保护生态环 境、保护现有土地和植被的水土保持设计理念出发,符合水土保持对主 体工程的限制性规定。本方案在分析评价主体工程设计中具有水土保持 功能工程的基础上,按照“因害设防、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并与主体 工程相衔接的原则,建立了由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与临时措施相结合的 综合防护体系。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实施后,通过对防治效果预测,六项 指标均达到了方案设定的防治目标值,从保护生态环境、防治水土流失 的角度分析,本工程建设是可行的。 1.12.2 建议建议 工程项目建设区生态环境较为脆弱,为使水土保持方案中的各项水 土流失防治措施落到实处,有效控制工程建设可能带来的水土流失,特 对建设单位提出以下建议: (1) 主体工程的施工组织和施工工艺设计,应按水土保持生态环 境建设要求进行优化。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占地应控制在征地范围内, 尽量减少对项目周边地区土壤和地表植被的破坏。加强各施工场所的临 时防护措施,并且在施工中要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管理,土方开挖应避开 雨季,同时应及时采取临时防护措施,以防产生大量的水土流失。 (2) 工程建设单位应与当地有关部门配合,做好水土保持措施的 落实、管理和监督,执行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开展 水土保持监理,严格控制水土保持措施实施进度、质量和投资。 *公路改建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8 1.13 方案特性方案特性 本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特性见表 13 *公路改建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9 表表 1 13 *公路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特性表公路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特性表 项目名称*公路改造工程流域管理机构黄河水利委员会 涉及省区河南省涉及地市*市涉及主要县、区*市 项目规模 改建段全长 20.093km, 路基宽 8.5m,路面宽 8m 总投资(亿元) 1.7469 土建投资(亿元) 1.4608 动工时间2014 年 4 月完工时间2015 年 10 月底设计水平年2016 年 建设区域面积(hm2)挖方(万 m3)填方(万 m3) 表土利用(万 m3) 排弃(万 m3) 主线路区 50.88144.0945.603.7498.49 弃渣场区 8.942.522.031.790.49 施工生产生活区 4.800.960.960.960.00 施工便道区 1.610.170.170.170.00 项目组成 合计 66.23147.7448.766.6698.98 国家级重 点防治区 类型 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监督区地貌类型黄土丘陵区 土壤类型红粘土、红黄土、碎石等气候类型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植被类型暖温带落叶阔叶植被原地貌土壤侵蚀模数t/km2a 768 防治责任范围面积(hm2) 88.17 土壤容许流失量t/km2a 200 项目建设区(hm2) 66.23 扰动地表面积(hm2) 66.23 直接影响区(hm2) 21.94 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hm2) 44.94 水土流失预测总量(t)3737.42 新增水土流失量(t) 2398.12 新增水土流失主要区域主线路区、弃渣场区、存土场区和施工便道区 扰动土地整治率() 95 水土流失总治理度() 96 土壤流失控制比 1.0 拦渣率() 90 防治 目标 林草植被恢复率() 98 林草覆盖率() 26 分区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措施 主线路区 表土剥离 37410m3,浆砌石排水 沟长 6187.54m3,混凝土排水沟 85.80m3,覆盖熟土 37410m3,土地 整治 24.94hm2。 路基边坡及裸地种草 绿化 24.94hm2。 堆土临时拦挡 393.75m3,临 时排水沟开挖 322m3,沉砂池开 挖 25m3,临时堆土体表面防尘网 覆盖 16500m2.排水沟塑料薄膜铺 衬 70m2,泥浆池开挖 936m3。 弃渣场区 表土剥离 17867m3,挡渣墙 860.62m3,场周浆砌石排洪渠 11334.12m3,平台排水沟 1218.30m3,消力池 23.76m3,熟土 覆盖 17867m3,. 土地整治 8.93m2。 461m3, 场地平整 36200m2,覆盖熟土 2900m3,土方开挖 690m3,浆砌石 砌筑 94.22m3。 弃渣边坡及顶面直播 种草,恢复植被面积 8.94hm2。 堆土临时拦挡 318.75m3,临 时排水沟开挖 271.60m3,沉砂池 土方开挖 30m3,临时堆土体表面 防尘网覆盖 8160m2.塑料薄膜铺 衬 84m2。 施工生产生活区 表土剥离 9600m3,覆盖熟土 3040m3,土地整治 4.80hm2。 / 堆土临时拦挡 202.50m3,临 时排水沟开挖 906.80m3,沉砂池 开挖 25m3,堆土表面防尘网覆盖 5500m2,塑料薄膜铺衬 25m2,场 区排水沟开挖 435.42m3。 防治 措施 施工便道区 表土剥离 1722m3,覆盖熟土 1722m3,土地整治 0.86hm2。 施工结束后 路面种草绿化面积 0.86hm2。 堆土临时拦挡 99.75m3,临时 排水沟开挖 88.48m3,沉砂池开 挖 25m3,堆土表面防尘网覆盖 1730 m2,塑料薄膜铺衬 70m2,路 边排水沟开挖 435.42m3。 投资(万元) 601.9813.9841.98 水土保持总投资(万元) 790.18 独立费用(万元) 64.69 水土保持监测费(万元) 17.48 水土保持补偿费(万元) 35.95 方案编制单位 地址 联系人及电话 传真 *公路改建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10 电子邮件 2 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总则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总则 2.1 方案编制的目的与意义方案编制的目的与意义 方案编制目的: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保护 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根据“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 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的原则,明确建设单位法定的水土流失防治责 任与义务,分析并拟定水土流失防治对策与措施体系,提出实施水土保 持方案的保障措施,并计算水土保持措施所需投资,提出项目是否可以 立项实施的意见。 方案编制意义:方案的编制与实施对保障省道公路建设的顺利进行 和安全运行、更好地发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保护和改善项目沿线生 态环境具有重大意义。同时该水土保持方案也是建设单位实施治理措施 和水行政主管部门进行监督管理和竣工验收的技术依据。 2.2 指导思想指导思想 方案编制应认真贯彻“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 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水土保持方针,结合主体工程设计资料,在深 入调查主体工程所在区域的自然概况、工程总体布局、工程防护、弃渣 场布设的基础上,确定本项目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和防治目标。 本项目地处黄土丘陵区,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挖填方量较大,因此本 方案在防治措施上,采用工程防护措施、植物防护措施和临时防护措施 相结合的防治策略,在分析评价主体工程各项防护措施是否具有水土保 持功能的基础上,进行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的补充设计,建立一个与主体 工程相衔接、功能完善、效果显著、科学合理、经济可行的水土保持防 治体系,减轻项目区原生水土流失,防治新增水土流失,改善区域生态 *公路改建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11 环境,为工程建设、正常运营和当地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条件。 2.3 编制原则编制原则 (1)坚持全面防治和局部防治相协调的原则 针对项目区水土流失和工程新增水土流失的特点,科学合理的配置 各类水土保持措施,正确处理全面防治和局部防治、综合防治和单项防 治的关系。 (2)严格遵守“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 的原则,因地制宜地布设各类水土保持措施,重点防治施工过程中的水 土流失,尤其是项目工程建设过程中临时性水土保持措施和施工工艺与 时序的安排,突出生态环境建设体系的特色。 (3)坚持水土保持措施与主体工程相适应原则 按照水土保持法律、法规提出的水土保持措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 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要求,科学合理安排水土保持措施, 使水土保持措施设计与主体工程设计相衔接、相互补充和协调一致。 (4)坚持重点突出和综合防治相结合的原则 结合工程实际,合理布置各类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措施,建立造型美 观、结构合理、功效齐全、效果显著的水土保持综合防治体系,提出一 个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水土保持方案。 (5)生态优先、绿化美化环境的原则 将生态环境的治理与恢复作为水土保持的一项基本措施,优先考虑 土地复垦利用及林草措施,并使控制水土流失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保 持和恢复土地生产力有机结合起来。 (6)安全、经济、实用原则 力求水土保持工程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做到安全、经济、实用。 *公路改建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12 2.4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 2.4.1 法律、法规法律、法规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1991 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 2010 年 12 月 25 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 会议修订) ;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89.12.26,第七届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 ;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2002.10.28,第九届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第三十次次会议通过,2003 年 9 月 1 日执行) ;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修订) (2002.8.29,第九届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 ; (5)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1997.8.29,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 ;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004.8.28,第十届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修改通过) ;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 (1993.8.1,国务院 120 号令) ; (8)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1998.11.29,国务院 253 号令) ;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1998.12.27,国务院 257 号令) ;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理 (1988.6.10,国务院 3 号令) ; (11) 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 ,1993 年 8 月 16 日河南省第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公路改建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13 2.4.2 部委规章部委规章 (1)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 ,水利部令第 5 号,1995 年 5 月 30 日发布,2005 年 7 月 8 日以水利部令第 24 号修 订; (2)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办法 (2000.1.31,水利部 第 12 号令) ; (3)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办法 (水利部第 16 号 令,2002.10.16,水利部200524 号令修订) ; (4) 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办法 (2004.9.15,国务院发展改革 委员会第 19 号令) ; (5) 关于修改部分水利行政许可规章的决定 (水利部 2005 第 24 号令) ; (6)水利部关于修改或者废止部分水利行政许可规范性文件的决 定 (水利部令第 25 号) ; (7)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 (国家环境保护部 2 号令, 2008 年发布) ; (8) 水利工程建设监理规定 (2006.12.18,水利部第 28 号令) ; (9) 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单位资质管理办法 (2006.12.18,水利部 第 29 号令) 。 (10)水电水利工程工程量计算规定(DL_T50881999) 1999 年。 (11)水利水电工程水文地质勘察规范 SL3732007 2007 年。 2.4.3 规范性文件规范性文件 (1)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 (国务院200038 号) ; (2) 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国务院199836 号) ; *公路改建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14 (3) 国务院关于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国务院19935 号); (4) 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 (国务院200420 号) ; (5) 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关于印发的通知 (水土保持监200115 号) ; (6)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 (水利部、国家计划 委员会、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水土保持1994513 号) ; (7) 关于加强大中型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理工作的通知 (水利部水土保持200389 号) ; (8) 全国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纲要 (水利部水土保持2004322 号) ; (9) 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关于加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护咨询服务 费用计列的指导意见 (水土保持监200522 号) ; (10) 水利部办公厅关于规范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评审工作的意见 (水土保持2005121 号) ; (11) 关于印发 2009 年全国性及中央部门和单位行政事业性收费 项目目录的通知 (财政部、国家发改委财综201020 号) ; (12) 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关于引发的通知 (发改价格2007670 号) ; (13) 水利部、交通部公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规定 (水利 部水土保持200112 号,2001 年 1 月 16 日); (14) 水利部关于划分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 (水利 部公告 2006 年第 2 号) ; (15) 关于规范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意见 (水利部 水土保持2009187 号) ; *公路改建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15 (16)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概(估)算编制规定 (水利部水总 200367 号) ; (17) 河南省水土保持补偿费、水土流失防治费征收管理办法 , 豫财预外字200033 号; (18)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取消停止征收和调整有关收费项 目的通知 (豫政200852 号) 。 2.4.4 技术规范与标准技术规范与标准 (1)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 (GB 50433-2008) ; (2)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 (GB 50434-2008) ; (3)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技术规范 (GB/T 164453.1-16453.6- 2008) ; (4)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效益计算方法 (GB/T 15774-2008) ; (5) 生态公益林建设导则 (GB/T 18337.1-2001) ; (6) 生态公益林建设规划设计通则 (GB/T 18337.2-2001) ; (7) 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 (GB/T 18337.3-2001) ; (8) 防洪标准 (GB/T 50201-94) ; (9)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GB 6000-1999) ; (10) 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 (SL 190-2007) ; (11) 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 (SL 277-2007) ; (12)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规程 (SL 387-2007) ; (13) 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 水土保持图 (SL 73.6-2001) ; (14) 水利水电工程工程量计算规定 (DL/T 5088-1999) ; (15) 水土保持概算定额 (水利部水总200367 号) ; (16) 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 (国家计委、建设部200210 *公路改建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16 号) ; (17) 河南省中小流域暴雨洪水图集 。 (18)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JTJ0131995); (19) 公路排水设计规范 (JTJ0181997); (20) 农田排水工程技术规范 (SL/T41999)。 2.4.5 技术文件和技术资料技术文件和技术资料 (1)*公路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委托书; (2) *公路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013 年 2 月) ; (3) *公路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附图附表) (*,2013 年 2 月) ; (4) 全国土壤侵蚀分区图 、 黄河水系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分区图 ; (5)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图; (6)*市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图。 2.5 水土流失防治标准执行等级水土流失防治标准执行等级 本项目属建设类线型工程,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技术标准 (GB 504342008)5.0.1 条的规定,公路水土流失防治标准执行等级 可按照公路所处的水土流失防治区进行划分。本工程处于*市境内, 按照水利部关于划分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 ,项目区位 于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监督区中的豫晋陕接壤有色金属开发监督区,故 其水土流失防治标准等级执行建设类项目一级标准。 2.6 设计深度与设计水平年设计深度与设计水平年 (1)设计深度 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 (GB504332008)的规定, *公路改建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17 水土保持方案的设计深度应与主体工程的设计深度一致,本项目主体工 程设计处于可行性研究阶段,故确定本方案编制深度为可行性研究阶段。 (2)设计水平年 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 (GB 50433-2008)的规定, 水保方案设计水平年指主体工程完工后方案确定的水保措施实施完毕并 初步发挥效益的时间,建设类项目为主体工程完工后的当年或后一年。 本项目为建设类项目,根据主体工程施进度安排,本项目于 2014 年 4 月开工建设,2015 年 10 月竣工通车,故其设计水平年应为 2016 年。 *公路改建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18 3 项目概况项目概况 3.1 地理位置与交通地理位置与交通 *市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境内交通干线为郑州至卢氏公路 (郑卢路),其次为洛宁至三门峡(洛三路)、洛宁至渑池(洛渑路)、 洛宁至栾川(洛栾路)、洛宁至宜阳(宜故路)公路。*市城东距郑 州 195km,*89km,宜阳县城 55km;西距卢氏县城 134km,灵宝市 176km;南距栾川县城 176km,嵩县县城 90km;北距陕县县城 86km,渑 池县城 73km。 3.2 建设规模与技术建设规模与技术标准标准 改建工程,线路全长 20.093km,按省道二级公路标准设计。全线 路基宽为 8.5m,路面宽度为 8m。全线计价土石方总量为 84.9507 万 m3,平均每公里 4.2278 万 m3;沥青砼路面为 16.2903 万 m2;防排水圬 工总量 89321.60m3。拟建道路占地面积总计 50.88hm2,全部在原有道 路占地范围内。拟建项目有平交 10 处,大中小型桥梁 8 座,涵洞 18 道。 本项目技术指标详见表 31。 表表 31 改建工程技术指标表改建工程技术指标表 项目指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 一 综合指标 *公路改建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19 1 路线全长 km20.093 2 公路等级 公路二级 3 设计行车速度 Km/h 60(40) 二 路基指标 1 路基宽度 m8.5 2 路面宽度 m8.0 (1) 行车道 m23.5 (2) 硬路肩 m20.75 3 路基设计洪水频率 1/50 三 路线指标 1 平曲线最小半径 m125 2 最大直线长度 m936.142 3 最大纵坡 6.297 4 竖曲线最小半径 m2400/2200 凸凹 四 桥梁指标 大桥 1)设计荷载 公路-级 2)设计洪水频率 百年一遇 3)宽度 米净-11+20.5 小桥 米/座 23/1 1)设计荷载 公路-级 2)设计洪水频率 50 年一遇 3)宽度 米净-8+20.5 1 桥涵设计车辆荷载 公路-级 2 涵洞设计洪水频率 1/50 六 路面指标 1 路面面层类型 沥青混凝土 2 路面横坡 2 3.3 项目特性项目特性 改建工程项目特性见表 32。 表 32 *公路改造工程项目特性表 一、项目基本情况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公路改造工程 建设地点*市所在流域黄河流域 *公路改建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20 建设单位*市公路管理局建设性质改建 工程总投资1.7469 亿元土建投资1.4608 亿元 工程建设期工期 19 个月,计划 2014 年 4 月开工,2015 年 10 月底竣工通车。 地形地貌土石山区及黄土丘陵区 起讫桩号K106+769K126+861.691 公路等级省二级公路 长度(km)20.093 建设规模 主 线 路 路面类型沥青混凝土 设计时速 (km/h) 60(40) 施工用水就近取用河水或地下水施工通讯移动通讯 施工力能 施工用电当地电源砂石料来源就近购买 二、项目组成及主要技术指标二、项目组成及主要技术指标 占地面积(hm2) 项目组成 合计永久占地临时占地 主要工程项目名称主要技术指标 涵洞道 18 主线路区 50.8850.88 平面交叉处 10 桥梁座 8 弃渣场区 8.948.94/ 弃渣场个 6 施工生产生活区 4.8059.82/4.80施工生产生活区个5 施工便道区 1.61/1.61施工便道m4018 小计 86.2159.826.41 三、项目土石方挖填工程量(万三、项目土石方挖填工程量(万 m3) 项目组成挖方填方弃方挖填方中的表土利用量备注 主线路区 144.0945.6098.493.74 弃渣场区 2.522.030.491.79 施工生产生活区 0.960.960.000.96 施工便道区 0.170.170.000.17 合计 147.7448.7698.986.66 表土剥离用于各 工程区绿化覆土 及施工生产生活 区复耕之用等。 3.4 项目组成与总体布局项目组成与总体布局 本项目由主线路区(包括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桥涵工程、平交工 程) 、弃渣场区、施工生产生活区及施工便道区 4 部分组成,见下表。 表表 33 *公路改造工程项目组成情况表公路改造工程项目组成情况表 工程项目项目组成 路基工程路基工程、路基两侧边坡防护工程、路基两侧排水工程 路面工程路面工程、路面排水工程 桥涵工程桥梁、涵洞 主 线 路 区 交叉工程平面交叉 施工生产生活区 包括区内的堆料场、预制场、基层混合料拌和站、沥青混合 料拌合站及施工人员生活居住区等,共布设 5 个。 弃渣场区包括 6 个弃渣场 *公路改建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21 施工便道区保通道路、主线区至弃渣场及施工生产生活区的临时通道 3.4.1 主线路区主线路区 *公路改造工程,起于*市刘营村东北侧(洛宁长水洛河大桥 南端) ,经兴华乡新庄、夏前头、杨屿河、董寺、程家岭,翻山越岭后, 跨过崇阳河,止于正在修建的洛宁崇阳至故县段。起点桩号 K106+769,终点桩号 K126+861.691,全长 20.093km,按二级公路行车 速度 60m/s 标准进行改建。路基宽度 8.5m,路面宽度 8m,主线区总占 地 50.88hm2。 本工程全线路基宽度为 8.5m,全线设大中小桥 8 座,总长 1007m,全线设涵洞 18 道,平交 10 处,挡墙防护 4130m,拦泥墙长度 1280m。 本项目全线计价土石方总量为 849507m3,平均每公里 42278.75m3;沥青混凝土路面总面积为 162902.86m2。全线主要工程量 见表 34。 表表 3-43-4 主要工程数量表主要工程数量表 序号工程名称单 位 主线 数 备注 一路线长度 Km20.093 二路基工程 1)计价土石方 m3849507 2)永久占地 hm250.88 三路面工程 1)沥青砼面层 km2162.902 扣除桥长 1007m 2)水泥稳定碎石基 层 km2170.537 3)石灰稳定碎石底 基层 km2185.805 四 防护工程 1)急流槽处 15 表表 3-43-4 主要工程数量表(续)主要工程数量表(续) 序号工程名称单 位 主线 数 备注 2)浆砌石边沟 m7080 3)挡土墙 m4130 4)边沟涵 m276 5)浆砌石护坡 m3450 6)拦泥墙 m1280 *公路改建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22 7)护面墙 m3030 五桥梁涵洞 1)大桥 m/ 座 792/3 2)中桥、小桥 m/ 座 215/5 3)涵洞 m/ 道 44/18 六交叉工程 平面交叉处 10 七沿线设施及其他 沿线设施公 路 km 20.09 3在拟建线路中,主要控制点为起点刘营村、兴华乡新庄、杨屿河、 董寺、程家岭、崇阳河及终点。见表 35。 表表 3-53-5 主要控制点一览表主要控制点一览表 3.4.1.1 路基路基工程工程 (1)路基宽度 根据可研报告,本项目为河南省二级公路,全线路基宽度 8.5m, 路面宽度 8m。路基横断面布置为:0.75m(硬路肩)+7m(行车道) +0.75m(硬路肩) 。其中行车道宽为 7m,硬路肩宽 1.5m,路面横坡均为 2.0%。 (2)路基压实 路基压实标准按重型击实标准。施工时要配备足够数量的重型压实 机械,分层摊铺,及时洒水和晾晒,保持在最佳含水量状态下进行碾压。 控制点位里程桩号经度(N)纬度(E)备注 起点(刘营村) K106+76934.328204111.446542 洛宁长水洛河大桥南侧 兴华西桥 K114+23034.270302111.433633 兴华乡新庄 杨峪河大桥 K119+74034.262551111.400994 杨峪河村 董寺村 K121+94034.250172111.387220 董寺村 程家岭 K124+00034.239722111.370931 程家岭村 崇阳桥 K126+57034.229211111.364165 崇阳河 终点(崇阳村) K126+861.691 34.228712 111.362113 崇阳村北 *公路改建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23 (3)道路用地范围 一般情况下填方路段边沟外 2m 为公路用地范围,被交道改移工程 原则上将原路用地范围扣除,对于少量位于主线和河道之间不便于耕作 的土地作为公路用地征用。集中取土坑取土场用地原则上不考虑征用。 (4)路基边坡坡度 本项目结合各段地形、水文及填高情况,根据沿线岩土工程特性, 拟定填方段路基边坡采用 1:1.5,挖方段路基石质边坡采用 1:0.5。 (5)填挖交界处理 本项目填挖交界处理共有 3 处。填挖交界处纵向开挖不小于 20m 长 的超挖过渡段。当地面横坡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