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号: 信阳师范学院华锐学院本科毕业论文专 业 汉语言文学 年 级 20XX级 姓 名 论文题目 浅析艾青诗歌中的“忧郁” 指导教师 职称 20XX年 月 日信阳师范学院华锐学院本科学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姓 名性别学 号专 业班 级 汉语言文学 题目浅析艾青诗歌中的“忧郁”选题意义“忧郁”是艾青诗歌创作的灵魂,也是我们解读其诗歌世界的关键。诗人在感受和表现人民苦难时流露出他固有的哀伤、忧郁的情调,从而成就了“艾青式的忧郁”。这种忧郁不仅成就了他的诗歌,也成就他的诗坛地位。解读艾青诗歌中的“忧郁”,无疑成为深层次探讨艾青诗歌独特而关键的钥匙。主要内容、思路及方法主要内容:“忧郁”是艾青诗歌创作的灵魂,他在感受和表现人民苦难时流露出他固有的哀伤、忧郁的情调,从而成就了“艾青式忧郁”。一首首苦难的悲歌,是为土地、为民众、为国家、为民族,为整个人类世界而谱写的。总而言之,“艾青的忧郁”既是艾青诗歌的特征,又是富有社会内涵的特殊情感,还是一种特殊的美。思路: 一、黯淡的诗歌意象(一)、忧郁的“灰色”(二)、忧郁的土地意象二、凄苦的意境(一)、寒冷(二)、衰败 三、沉郁的语言 (一)、冷色的词汇 (二)、冷峻而激愤的语言 方法:比较分析法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系意见 签 章 20XX年 月 日目 录摘要1关键词1Abstract1Key Words1前言1一、黯淡的诗歌意象2(一)、忧郁的“灰色”意象2(二)、忧郁的土地意象3二、凄苦的意境5(一)、寒冷5(二)、衰败7三、沉郁的语言9(一)、冷色的词汇9(二)、冷峻而激愤的语言12结语12参考文献13浅析艾青诗歌中的“忧郁” 摘要:“忧郁”是艾青诗歌创作的灵魂,他在感受和表现人民苦难时流露出他固有的哀伤、忧郁的情调,从而成就了“艾青式忧郁”。这种忧郁常常通过黯淡的诗歌意象、凄苦的意境、沉郁的语言来表现出来,寄托了诗人对祖国、对人民的同情和怜悯。“艾青的忧郁”既是艾青诗歌的特征,又是富有社会内涵的特殊情感,还是一种特殊的美。关键词:艾青;忧郁;意象;意境;语言Abstract: “Blue” is the soul of Ai Qings poetry, he revealed his intrinsic sadness, melancholy in the feelings and expressing peoples suffering, so the achievements of “Ai Qing melancholy”. This melancholy poetry image, often through bitter bleak mood depressed, language expression comes out, the sustenance of the poet to the motherland, sympathy and compassion for the people. “Ai Qing blue” is the poetry of Ai Qing, is special feeling rich social connotations, and is a kind of special beauty.Key Words: Ai Qing; depression; image; artistic language前言作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和新诗发展史上一位地位重要且影响深远的诗人,艾青以属于自己和时代的独特语言和姿态抒写着古老中国大地上永恒的苦难与悲哀,宣告着他对这片土地至死不渝的爱恋。这种苦难、悲哀和爱恋凝结在其诗中,形成一种特有的忧郁情思,因此形成了“艾青的忧郁”。忧郁,是一种诗绪,它贯穿于艾青的诗作之中,它是艾青诗歌特有的美,常被称为忧郁美。一、黯淡的诗歌意象(一)、忧郁的“灰色”意象他善于把现实生活的本质和自己独特的艺术感受统一起来,把个人的悲欢融合到时代的悲欢里,反映民族和人民的苦难和命运,反映现实的生活和斗争,从而比较鲜明地传达出时代的呼唤和人民的心声。这种感情的抒发,是运用丰富多彩的意象来表现的。诗人的情感、情志和审美体验一般通过意象表现出来。但艾青的诗歌意象有自己的独特性,以灰色的意象负载自己的审美体验是其忧郁美的表现之一。 灰色,既指一种颜色,又指一种情调,是一种阴郁的情感格调。如手推车:“在黄河流过的地域在无数的枯干了的河底手推车以惟一的轮子发出使阴暗的天穹痉挛的尖音穿过寒冷与静与静寂从这一个山脚到那一个山脚彻响着北国人民的悲哀在冰雪凝练的日子在贫穷的小村与小村之间手推车以单独的轮子刻画在灰黄土层上的深深的辙迹穿过广阔与荒漠从这一条路到那一条路交织着北国人民的悲哀。” 艾青艾青精选集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年版,第73页诗人形象的勾勒出这样一幅图画,而这副图画的色调是阴暗、荒凉、凋敝而又颓败的,这与冬季的肃杀相互映衬,成为当时中国现实的真实写照和象征。我们满眼看到的都是“物理”的灰色意象:阴暗的天穹,枯干了的河底,灰黄土层,荒漠。这些意象都是蒙上了一种诗人的忧郁美的灰色。正是这些灰色的意象渲染了时代的苦难、北方民族的衰败,也传达了诗人的忧郁与绝望。与“物理”的灰色相对应的是阴郁的情绪情感的格调:“寒冷与静寂”,“冰雪凝冻的日子”,“交织着”的“悲哀”,这些抽象无形的东西构成一种灰色的意绪,一种忧郁的诗绪,笼罩全诗。同样在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一诗中,灰色的意象随处可见:“风,像一个太悲哀了的老妇,紧紧地跟随着伸出寒冷的指爪拉扯着行人的衣襟,沿着雪夜的河流,一盏小油灯在徐缓地移行,那破烂的乌篷船里映着灯光,垂着头坐着的是谁呀?”艾青艾青精选集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年版,第66页在这里,“太悲哀了的老妇”、“雪夜的河流”、“昏黄的油灯”、“破烂的乌篷船”给我们一种灰暗阴冷的感觉,灰色的意象渲染出阴郁的灰色情感,更是给人一种忧郁阴暗的震动。北方里更是然人毛骨悚然:那些小河早已枯干了河底已画满了车辙,北方的土地和人民在渴求着那滋润生命的流泉啊!枯死的树木与低矮的住房稀疏地,阴郁地散布在灰暗的天幕下;”艾青艾青精选集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年版,第74页作者凝视着北国冬日原野上那一派荒凉、阴郁和惶乱的景象,心头强烈地浮现起了北国人民失去“生命的绿色”,无望地渴求着“那滋润生命的流泉”的感受,通过塞外疯狂肆虐的沙漠风、漫天黯淡而灰黄的沙雾、荒漠的原野、冻结的村庄、山坡、河岸、颓垣与荒冢,以及在风沙里挣扎着前进的孤独单行的人,拖着厌倦的脚步的驴子,枯干了的小河,天幕下惶乱的雁群,汹涌着混浊的波涛的黄河等一组黯淡、荒凉、阴郁、悲哀的意象,描绘了一幅战争阴云笼罩下,北方国土苍凉的图画。这是对当时惨遭战乱的现实所作的艺术写照,不仅表现了自然界的黯淡、荒漠、阴郁,更是中华民族命运的暗示,表达了对自己民族的深沉的爱以及对饱受战争之苦的北方人民的无限同情。这种感情,没有直接表达,而是通过可感的灰色意象暗示出来,忧郁之情更耐人寻味。(二)、忧郁的土地意象 土地意象是爱情诗歌中的中心意象,灰色是土地意象的基本色调,而忧郁是其情感特征。艾青的土地意象中无时不刻的渗透着忧郁。我爱这土地是艾青的代表作。“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艾青精选集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年版,第99页这里的“土地”是一个中心意象,它遭受着暴风雨的打击,在它身上“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在它上面永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虽然没有明显的“物理”的灰色,但情感的灰色显而易见。但诗人的忧郁之中渗透了爱国主义精神:我的祖国虽然贫穷落后,生活在这块土地上,我心中郁结着过多的“忧郁”,然而这毕竟是生我养我的祖国。即使为他痛苦到死,也不愿意离开这土地。甚至死后也要把自己的羽毛腐烂在土地里面。这里忧郁的情感之中渗透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对国家的爱是通过对民族不幸的诉说、对民族前途的担忧、焦虑忧郁而表现出来的。这土地意象深藏着的正是诗人对灾难中的人民与受难的祖国一份刻骨铭心、至死不渝的赤子之爱,它使艾青诗歌获得了一种震撼人心的艺术生命力。正是艾青的诗歌,使土地意象获得了具有民族精神特质,又具有审美性特征的独到的艺术美的品质。王泽龙走向融合与开放:艾青诗歌意象艺术的探索J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01期46卷诗人除了对饱含爱国主义的土地意象的忧郁外,还淋漓尽致的对自己身边的农民亲人的忧郁的土地意象的刻画。大堰河我的保姆:“大堰河,为了生活,在她流尽了她的乳液之后,她就开始用抱过我的两臂劳动了,她含着笑,洗着我们的衣服,她含着笑,提着菜篮到村边的结冰的池塘去,她含着笑,切着冰屑悉索的萝卜,她含着笑,用手掏着猪吃的麦糟,她含着笑,扇着炖肉的炉子的火,她含着笑,背了团箕到广场上去晒好那些大豆和小麦,大堰河,为了生活,在她流尽了她的乳液之后,她就用抱过我的两臂,劳动了。”艾青艾青精选集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年版,第11页整首诗和大地融为一体,诗人赋予的地土地母亲的品格。这是一个“沉默”的大地母亲、生命的养育者的形象:沉默中蕴含着宽厚、仁爱、纯朴与坚忍。这样,在艾青的笔下,“大堰河”成了“大地”、“母亲”(乳母)、“农民”、“生命”多重意象的组合(与纠结)。 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29页对大堰河不幸中诉说着忧郁,同时也是对大地的感慨和忧郁。从诗中我们看到的是深深的忧郁,从母亲的不幸的诉说中饱含忧郁,对大地母亲的赞美中饱含忧郁,以及表达了对大地母亲的热爱。在农夫更是深刻的描写了农民生活在这悲凉凄苦的土地上的窘况,“你们是从土地里钻出来的么?脸是土地的颜色身上发出土地的气息手像木桩一样粗拙两脚踏在土地里像树根一样难于移动啊你们阴郁如土地不说话也像土地你们的愚蠢,固执与不驯服更像土地呵你们活着开垦土地,耕犁土地,死了带着痛苦埋在土地里也只有你们才能真正地爱着土地”。艾青艾青精选集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年版,第135页诗人将农夫与土地深深的融为一体,突出了战争环境下黑暗真实的情况,他把自己的悲悯寄托在社会最低层的最朴实最真诚的农民身上。农民的脸是“土地的颜色”,身上发出的是“土地的气息”,两脚踏在“土地里”,农民的阴郁“如土地”,不说话也“像土地”,愚蠢、固执与不驯服“更像土地”,也只有农民才是真正的爱着“土地”。土地是多灾多难得,是满目疮痍的、遍体伤痕的,它是危难之中的国家与民族的象征,也是农民的象征,诗人以满怀的忧郁表达了对农民的同情。诗人将个人的痛苦与欢乐,融合入在时代的痛苦与欢乐里,以人民的忧患苦难为自己的忧患苦难,他的忧郁和迷惘,他的热切而急迫的探索,都以祖国和人民利益为根本。王劲松艾青抗战诗歌“忧郁”的抒情风格J重庆:重庆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二、凄苦的意境 在艾青的诗歌中,意象是单一的隐喻体,而意境是组合的、复合的隐喻体,诗人通过复合的隐喻体传达了更丰富、更复杂、更深沉的情感,从而使诗人的忧郁得到了立体的体现。艾青的意境有两种基调:(一)、寒冷诗人通常以冰雪、寒风、浓云、荒漠等一些自然现象,渲染一种苦寒、凛冽、肃杀的感觉,从而表达一种深沉的忧患意识。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中国的痛苦与灾难像着雪夜一样广阔而又漫长呀!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中国我的在没有灯光的晚上所写的无力的诗句能给你些许的温暖么?”艾青艾青精选集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年版,第66页皑皑白雪覆盖的大地,寒冷封锁着中国,寒风伸出寒冷的指爪拉扯着行人的衣襟,戴着皮帽的农夫冒着大雪前行,前途未卜,雪夜中河流默默流淌众多的意象构成一幅天寒地冻、寒流袭人的悲苦、肃杀的意境,这种意境深沉的表达了诗人对民族前途的忧虑,全诗显露出沉郁顿挫的格调。这首诗无不呈现出凄惨的战乱景象,悲剧的社会现实使诗人的一颗忧郁的心更加忧郁,引起了他更深的寒冷的震颤。艾青在诗论里说“叫一个生活在这个年代的忠实的灵魂不忧郁,这犹如叫一个辗转在泥色的梦里的农夫不忧郁,是一样的属于天真的一种奢侈。” 艾青艾青全集诗论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43页艾青表现的是那个时代的色彩,那个战乱的社会,现实的社会,给人民带来了无限的灾难。这个时代怎能让作者不忧郁呢?作者悲哀的呼声,便产生了一种孤寂沉闷之感,我们不能不为这种单调贫乏的生活气氛所感染。这首诗正是这种典型的艾青式的感情基调和气质的体现。作者关注着劳苦大众,并把自己的命运同广大农村和农民的命运联系起来。他的忧郁并不是给诗歌增添了哀怨,而是热切的思虑,不是退让,而是积极的准备。“那些小河早已枯干了河底已画满了车辙,北方的土地和人民在渴求着那滋润生命的流泉啊!枯死的树木与低矮的住房稀疏地,阴郁地散布在灰暗的天幕下;”(北方),艾青艾青精选集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年版,第74页寒冷的“沙漠风”在荒原上肆虐,风沙扑面,风沙卷走了生命的绿色,到处一片枯黄,村庄、古城、山坡都冻结在十月的寒风里,都披上了土色的忧郁,孤单的行人在风沙里挣扎着前进“寒冷”在此是一种时代的气息和氛围,它扼杀了绿色,冻结了北方的活力。一系列冷色的意象构成一幅萧条、凄苦的画面,隐喻着北方的现实。意境的忧郁也是诗人的忧郁。从这些例子里可以看出,“寒冷”是对时代氛围和祖国现状的隐喻,同时也是诗人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的的表现。人民都生活在水深火热的时代,到处都是寒冷、萧条、颓败,艾青看到这中景象深深的刺痛内心,忧郁之感油然而生。同时也是对祖国人民的热爱之情。鱼化石中我们看到,“动作多么活泼,精力多么旺盛,在浪花里跳跃,在大海里浮沉;不幸遇到火山爆发,也可能是地震,你失去了自由,被埋进了灰尘;”艾青艾青精选集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年版,第287页曾经是动作活泼和精力旺盛的活鱼,本来“在浪花里跳跃,在大海里浮沉”,可是因为“火山爆发”和“地震”,而“失去了自由,被埋进了灰尘”。多年后,当人们看到它“化石”的身影“依然如生,听不见浪花的声音。”着虽然是几句十分朴实无华的诗,但所揭示的却是深刻的社会悲剧。作者是在含泪的微笑中饱含着感情的泪水的墨汁来写的。他从鱼化石中获得了从亲生经历的特殊体验中所总结的惨痛的人生感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黄才良艾青诗歌的抒情特色J武汉: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2010年第15期用朴素平凡的语言,道出了最普通、最基本的人生哲理。鱼化石的形象和诗人心中的思绪撞击,使诗人思绪震颤。人们越读越会悟出诗人在写鱼化石的痛苦和灾难的同时,也将自己和千千万万的人们,在时代的浪潮里被沉埋的景象,跃然纸上。 通过这鱼化石的寒冷、深沉的意象表达了一种凄凉、悲哀的感情,同时诗人心中的忧郁也融进了这鱼化石中。内层的哲理达到了只能深深地去领味,而不能言传的境界。(二)、衰败诗人通常一荒漠、没有生机的原野、萧瑟的村落、衣衫褴褛的贫苦农民、灰色的天穹等意象构成一种破败、肃杀、冷寂的画面,以此来抒发自己悲苦的意绪,表达了作者的忧郁意识。旷野:“田亩已荒芜了狼藉着犁翻了的土地,与枯死的野草,与杂在野草里的腐烂了的禾根;在广大的灰白里呈露出的到处是一片土黄,暗赫,与焦茶的颜色的混合啊只有几哇萝卜,菜蔬以披着白霜的稀疏的绿色,点缀着这平凡,单调,简陋与卑微的田野。”。艾青艾青精选集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年版,第123页诗人描写了一幅凄苦、贫瘠的田园景象,“薄雾在迷蒙着”,“灰黄”的道路,“乌暗”的田亩,“在广大的灰白里呈露出的到处是一片土黄” 与焦茶的颜色的混合”还有“萝卜、菜蔬”,“披着白霜”点缀着“稀疏的绿色”,所描绘的都被蒙上一层阴郁灰暗的色彩,真实地表现了广大农村的“衰败”,来传达诗人的感受、情绪和意念,并激发读者与之产生共鸣。 张景兰彩色的诗论艾青诗歌中的色彩描写J江苏:淮海工学院学报,1994年第02期人民在经历战乱后的衰败、颓废,艰难的生活着,过着贫穷落后的日子。诗人更能更能体会到了这种苦难,深深的渲染了自己的忧郁情绪,自己更是和这些劳苦民众深深的融在了一起。冬天的池沼:“冬天的池沼,寂寞得像老人的心饱历了人世的辛酸的心;冬天的池沼,枯干得像老人的眼被劳苦磨失了光辉的眼;冬天的池沼,荒芜得像老人的发像霜草般稀疏而又灰白的发;冬天的池沼,阴郁得像一个悲凉的老人佝偻在阴郁的天幕下的老人。”艾青艾青精选集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年版,第123页 整首诗都是深沉悲凉的基调。诗人写出这么破败、肃杀、冷寂的冬天,其实他是希望这这种衰败的景象的改变,更衬托出作者内心的忧郁。它用一种比喻的写法,把萧瑟的冬天比作颓废、萧条、冷寂的老人,单纯而明了,更能触动人心。“老人的心”,“老人的眼”,“老人的发”,由点到面,整首诗的形象浑然一体,一幅苍凉的感觉。冬天的池沼太苍凉,太悲哀了,渲染了作者的忧郁情感。荒凉:“那边的山上没有树那边的地上没有草那边的河里没有水那边的人没有眼泪。”艾青艾青精选集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年版,第183页本来,山上是长树的,地上是长草的,河里自然是流水的,而作为感情最丰富的动物人更是应该有眼泪的。可是这些自然现象都没有,给人一种荒凉、颓废的景象。这样清瘦的语言更使人感到犹豫之感油然而生。诗歌简短、明了,意象鲜明生动,却给人更大的震动。这么简短的描述、刻画,给人寒冷、静寂、荒凉、萧条的一幅图景,以此来抒发自己悲苦的意绪,表达了作者的忧郁意识。看似简单的意象,却蕴含的巨大的意蕴,作者看到这动荡不安,荒凉颓废的中华民族和劳苦大众,内心感到异常的荒凉、寒冷、忧郁。表达了作者深深的爱国之情,对民族和广大劳苦大众的同情和怜悯,把自己和他们融为一体,深沉的表达了作者的忧郁之情。诗人的忧郁诗绪更是衰败、苍凉、颓废的表现。艾青诗之根须是深置于时代的土壤里的,看到了“披上了土色的忧郁”的村庄、山坡、河岸与荒冢,诗人没法不忧郁,他的忧郁表现出他对现实比别人有更深一层的思考,他的忧郁来自于占据了贫穷土地的深厚的热爱和对着土地上贫苦农民的深切关怀。诗人从这贫穷、苦难、死亡的交织中表达出了蕴藏着深沉的忧国忧民,热爱祖国人民的忧郁情绪。三、沉郁的语言沉郁的语言也是“艾青的忧郁”的载体。艾青正是运用了冷峻的词汇和激愤的语言充分完整的表达了内心的忧郁之情,并且也让人为之动容,融为一体。(一)、冷色的词汇在艾青诗作中,通常语言是冷色的、焦虑的、忧郁的。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认识其诗作语言的冷色。1、描绘声、色、光的词汇是冷色的:声:他用来歌唱祖国的声音是嘶哑的,他的诗不说“耀眼的光芒”,而说“难遮掩的光芒”(太阳(之二);不说“焦灼的期待”,而说“无限困乏的期待”(春);不说(乞丐)“伸着枯瘦如柴的手”,而说“伸着永不缩回的手”(乞丐);不说(手推车发出)“刺耳的尖音”,而说“使天弯痉挛的尖音”(手推车);不说“为理想所鼓舞”,而说“为理想而痛苦”(给太阳);不说“轻快的独木船”,而说“飘着香气的独木船”(少年行)。 吕家乡论艾青诗歌的语言艺术J青海: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01期他的语言是从心窝里吐出的,具有沉甸甸的分量,不容读者的眼光匆匆划过。手推车发出的是声音使“阴暗的天穹痉挛”的尖声,风声像悲哀的老妇在“絮聒” 这里没有和谐的旋律,没有任何动听的声响,有的是噪音、嘶鸣、呜咽、絮语。这些声音给人带来的是沉思、焦虑、忧郁。在(旷野)中古老而丰厚的土地忍受着暴风雨的打击,薄雾迷蒙的旷野“悲哀而旷达辛苦而贫困”,虽然“没有什么声音一切都好像被雾窒息了”。但此时无声胜有声,他那种无声的旷野,越是让人倍感人民的苦难和祖国的灾难。更加衬托了诗人发出了对祖国悲哀惋惜的嘶哑的哀嚎。那绝望的死地也“依然睁着枯干的眼巴望天顶落下一颗雨滴”,诗人赋予土地已沉默而坚韧的民族性格。在诗人的感觉里,那滚过黄河故道的手推车所发出的尖音也“响彻着北方人民的悲哀。”色:在艾青以土地意象为中心意象的诗作中,为了表达忧郁的情绪常用阴郁的黑、灰、蓝等冷色调渲染。冷色调点缀实际上是给予意象、主题以相应的色调,形成强烈地视觉效果,最终取得富有个人特色的诗歌艺术生命力。 雷丽丽浅析艾青诗歌创作中色彩的运用J吉林: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这在献给乡村的诗里,“我想起乡村里那些简陋的房屋它们紧紧地挨挤着,好像冬天寒冷的人们,它们被柴熏成乌黑,到处挂满了尘埃,里面充溢着女人的叱骂和小孩的啼哭;屋檐下悬挂着向日葵和萝卜的种子,和成串的焦红的辣椒,枯黄的干菜;小小的窗子凝望着村外的道路,看着山峦以及远处山脚下的村落。”艾青艾青精选集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年版,第228页在描写乡村的贫穷时,诗人用了“乌黑”、“枯黄”、“灰黄”、“焦红”等颜色,颜色彼此之间显得十分协调。另外,艾青的颜色和诗歌主题之间的配置也很和谐的,而且所有颜色在指向该诗所表现的旧中国乡村贫穷落后封闭停滞的思想主题又有一致性,颜色总体偏暗,情感指向阴沉,与诗人的思想情绪非常吻合。还有诗人把大堰河我的母亲中把大堰河所有这些品质和“我”因此而表现出来的对她的“爱”和“敬”等“情感价值”,诗人是把它浓缩在“紫色”这一特定的色彩里表现出来的,“紫色的灵魂”,诗人就认为是“美丽的灵魂”。作为中间色的紫色,它还有近于黑色的一面,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是一种冷色调。透过这种阴冷的色调,我们更多地感受到的却是它的凝重、忧郁和凄寒。 李金荣紫色“艾青的忧郁”的色彩外观J重庆:涪陵师专学报,1997年第4期光:光,是色的反映。艾青经常使用的光是“哑光”,光的一般效果是晦暗的。如,在艾青的诗歌意象中,天空总是阴暗的,阴暗的天穹下面的村庄总是黯淡无光的,死气沉沉的。旷野:“灰黄而曲折的道路”,和道路旁的“乌黑而干燥的田亩”,并且“田野已荒芜了”,“在广大的灰白里呈露出的到处是一片土黄、黯淡,与焦黄的颜色的混合”,还有“萝卜、菜蔬”,“披着白霜”点缀着“稀疏的绿色”,有一种灰白而混浊、茫然而莫测的“雾”的笼罩”所有的描写都被统一在总的调子之中,被迷蒙的薄雾染上了一层阴郁灰暗的色彩,就是这短短的几句就淋漓尽致的表现出一片黯淡萧条的村庄,这个气氛是阴暗忧郁的,能把读者深深的融入诗中。在手推车里,“在黄河流过的地域”,“在无数的枯干了的河底”,手推车以惟一的轮子“发出使阴暗的天穹痉挛的尖音”。同样短短几句,贫穷与饥饿,愚昧与闭塞,战争与死亡,像阴影一样缠绕着一个古老的民族。艾青所生活年代,是我们民族遭受苦难最深重、最残酷,有事反抗战斗最悲壮的年代,因此,艾青的是始终回响着悲愤的倾诉、绝望的抗争、忧郁的诗绪。艾青诗里的声、色、光,不再是对感觉、印象的简单记录,而是一种暗示、象征,充分的表现出阴暗、萧瑟、寒冷的氛围。他用冷色的声、色、光渲染着时代的苦难、祖国的灾难、人民的痛苦,这种冷色调的表现与作者阴沉的情感十分吻合。2、 表达情感的词汇是冷色的:艾青诗歌中许多词汇一般都用冷色调的词汇来描述悲哀、不幸、苦难。如,北方描写的是“从塞外吹来的沙漠风”,它从“天边疾奔而至的呼啸带来了恐怖疯狂地扫荡过大地”;写了“揭不开的沙雾”,没有“生命的绿色”“与时日的光辉”只有“一片暗淡的灰黄”。“荒漠的原野”被“冻结在十二月的寒风里”连“村庄呀,山坡呀,河岸呀,颓垣与荒冢呀都披上了土色的忧郁”就连行人也是“孤独的”,“上身俯前用手遮住了脸颊,在风沙里困苦的呼吸一步一步地挣扎着前进”连“几只驴子”也有“悲哀的眼”“和疲乏的耳朵”,“载负了土地的痛苦的重压,它们厌倦的脚步徐缓的踏过北国的修长而又寂寞的道路”艾青艾青精选集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年版,第74页诗人用一些“呼啸”、“恐怖”、“扫荡”、“黯淡”、“灰黄”、“荒漠”、“寒风”、“颓垣”、“荒冢”、“忧郁”、“孤独”、“困苦”、“悲哀”、“疲乏”、“痛苦”、“寂寞”等冷色调的词语,描写的是在民族大灾难的年月,充分的展示出中国人民被迫流亡的一幅形象画,诗人犹如握着锋利的刀,鲜明、有力地为我们刻出了寓民族灾难于北方旷野的衰颓,悲凉,惊恐,阴郁的风景,那是多么令人心悸而又难忘怀的一幕。旷野:“灰黄而曲折的道路”,和道路旁的“乌黑而干燥的田亩”,并且“田野已荒芜了”,“在广大的灰白里呈露出的到处是一片土黄、黯淡,与焦黄的颜色的混合”,还有“萝卜、菜蔬”,“披着白霜”的“稀疏的绿色”,“点缀着这平凡,单调,简陋与卑鄙的田野”。“灰黄”、“曲折”、“乌黑”、“干燥”、“荒芜”、“灰白”、“土黄”、“黯淡”、“焦黄”、“白霜”、“稀疏”、“平凡”、“单调”、“简陋”、“卑鄙”,这些冷色调的词汇,既是对外界的自然光和色的敏锐感受,也暗示、象征了诗人内在世界所感到的“沉重”、“困顿”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查询任务调度优化-洞察及研究
- 强电专业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电子类专业试题及答案
- 高一专业测试题及答案
- 一例癌痛患者的个案护理
- 2025至2030中国中性防锈汽轮机油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母婴护理风险防控策略课件
- 颌面部多发性骨折护理
- 2025至2030中国MicroBulk交付系统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生态修复项目树木种植与生态修复效果评估承包合同
- 赛轮埃及年产300万条半钢子午线轮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催收行业培训课件
- 保护牙齿爱护牙齿2025年全国爱牙日全文课件
- 2025年海南事业单位联考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
- 新疆G20联盟文海大联考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起点物理考试题(含答案)
- 2025年水发集团有限公司招聘(216人)备考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高考四川卷生物真题试卷(解析版)
- 2025年度保姆专业照护老年呼吸道疾病患者服务合同-温馨呵护
- 媒介素养教育培训课件
- 2025年地方病防治知识及技能考察试卷答案及解析
- 视频监控系统确保安全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