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成为习惯_第1页
让阅读成为习惯_第2页
让阅读成为习惯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3 让阅读成为习惯 人类需要读书已成公理,古今中外关于读书的警言名句车载斗量,关于读书的逸事佳话不胜枚举,诸如悬梁刺股、凿壁偷光、囊茧映雪等等。远的不说,就是刚从 10 年浩劫中走出来的那段时间里,整个社会对于知识的渴望和追求是何等强烈、热情是何等高涨!当时的图书馆、资料室完全不像今天,那是比酒店、茶楼热闹得多的地方;如果到阅览室看书、查资料,那是要提前排队或请人抢位占座的,大学宿舍的灯往往要班主任多次督促才会勉强熄掉。正是由于那时的全民学习,才为中国近 30 年来取得巨大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 在充满浮躁、充满诱惑的氛围中,要想静下心来、沉住气,认真阅读点什么、研究点什么,还真是需要有相当的毅力和恒心,何况现在的读物又未必全是开卷有益。从某种意义上说,“百家论坛”如今火爆,恰好说明阅读的冷落和荒凉。有人说,世界正在进入新无知时代,尽管资讯如此发达,但人们对一些基本的常识和原理反而一知半解、似懂非懂。 实际上,现在学习的环境和条件、方式和渠道也在与时俱进,远远超过从前,比如出国考察、外地取经,举办论坛,开研讨会、座谈会、吹风会等等,形式翻新,效果很好,同时并不影响拿文凭、捧学 历、得证书。 2 / 3 尽管如此,我仍然感觉学习与阅读之间还是有细微差别的、有一定距离的。我顽固地认为,在所有的学习形式中,唯有阅读才是本质上的学习。因为阅读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较为特别的生活方式,它可以使人沉静、使人思考,让精神有所寄托,让心灵有所安静。阅读时,每有所得,欣然自喜,一如林黛玉读西厢记,“但觉余香满口”,妙处难与君说。易中天先生说得好,我们完全不必急功近利、一味强求读书一定要为了什么,要达到什么目的。我们只是将它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并养成习惯,时时处处读起来,如能进而付之实践,那当然更有意义。 只要是生活习惯,又不危害社会和他人,那么你看你的书,我喝我的酒,他打他的牌,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彼此相安,其乐融融,也许,这正是和谐社会的外在表现和本质需要。 比如写博,在 在大家读博、写博已经习以为常。于是有人疑问:写博到底坚持多久?一如当年井冈山下有人发问:红旗到底打得多久? 疑问可以理解,担心似乎又无必要。 写博其作用、意义,市广电总台 长在接受上级新闻媒体采访时已经从十个方面概括,讲得很 清楚,我十分赞同,将其称为“庄十点”,而市文广局 长在“再思博文”中对写博的感受与收获亦有精妙之阐述。 3 / 3 有人这样形容现代社会:不会开车就等于不会走路,不会讲外语就等于不会说话,不会上网、发短信就等于不会写字。也就是说,看博、写博其实已是现代人一种最常见的、最普通的现代工作手段与生活方式,就像吃饭睡觉一样普通、一样寻常。写博只要不是别有所图的媚上之举和作为取仕之道的终南捷径,那就不是权宜之计,不会“五分钟热度”;何况到目前为止,在宿迁,并没有以“博”划线,“博”而优则仕;也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