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调新弹话中考.ppt_第1页
老调新弹话中考.ppt_第2页
老调新弹话中考.ppt_第3页
老调新弹话中考.ppt_第4页
老调新弹话中考.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老调新弹话中考 谈2013年的中考复习,杭州市普通教育研究室 朱 可,基本内容 一、 重温老调中考必须遵循的准则 能力立意 学科素养 二、新谈策略中考复习的基本思路 求真史实的准确把握 求通方法的基本运用 求变现实的基本联系,一、重温老调中考必须遵循的准则,1.能力立意 能力能胜任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历史的学科能力包括: *识记能力记忆也是一种能力。开卷考试不等于不要识记。 例如:某班举行“中国古代历史人物图片展”,要求在图片的下面写上他们的主要事迹,下列图片与事迹不符合的是 (图略,分别为汉武帝、北魏孝文帝、唐太宗和武则天) A削弱王国势力,实现思想统一 B完成澶渊之盟,统一黄河流域 C善于用人纳谏,形成“贞观之治 D史上惟一女皇,延续贞观辉煌 * 史料鉴别、解读能力 例如:某同学的听课笔记中记载了以下信息:“历时十个月,双方伤亡七十万人,有绞肉机之称。”据此我们可以判断,该同学学习的内容是 A.凡尔登战役 B.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C.南京大屠杀 D.三大战役,*现实的结合能力 例:2010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65周年,世界各国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纪念活动。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法西斯侵略与反法西斯的战争,是正义战胜邪恶的战争。据此回答以下问题(略) *逻辑的推理能力 例1:20世纪30年代,中国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以下评语最能反映当时时代特征的是:A.新世纪的曙光 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D.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例2:历史结论的提出,必须言之有理、论之有据。下列历史结论,正确的是: A.雅尔塔协定的签订,标志着联合国的成立 B.古巴导弹事件的发生,标志着“冷战”的开始 C.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发展中国家经济上已经完全摆脱发达国家的控制D.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意味着东西方两大集团对峙格局的终结,2 .学科素养 释义:素:指一种长时间积淀下来的内在的品质或素质,包括知识、能力、品德、方法等。 养:后天的教化、培育、修习、陶冶。 素养:既有先天的天赋、悟性,又后天的引导、教育如思维的角度与习惯等。 例1:唐朝颜真卿的书法自成一体,称为“颜体”。人们评价他的书法艺术“气势雄浑,形状敦厚”。下列书法作品最符合上述评价的是 (图略) A.七月都下帖 B. 兰亭集序 C. 多宝塔碑 D. 心经 另:史实的延伸、拓展、迁移、联系也是一项基本素养 例2:考察古今中外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改革(变法)是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 (略)内容涉及:商鞅变法、罗斯福新政以及中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学科素养解读,二、新谈策略中考复习的基本思路 1.求真史实的准确把握 (1)力求完整的时序感 新教材: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相继兴衰的中古欧亚国家、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秦汉);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二)“多元一体”的格局与文明的高度发展(隋唐到宋元);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三)农耕文明的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2)力求精当的概念解读 三公九卿制与三省六部制 君主专制政体与君主立宪政体 人文主义与民本思想 刺史与节度使,材料一:趁这大好的时光,好好地享受它一番。让我们就这样地生活下去。只要死神不来召唤我们。 序 材料二:一位父亲将儿子从小带至深山中隐修,以杜绝尘世生活的诱惑。儿子到了18岁,随父亲下山到佛罗伦萨,碰上一群美丽的少女。头一次见到女性的小伙子问父亲这是些什么东西,父亲说这是些名叫“绿鹅”的“祸水”。岂料一路上对任何事物都不感兴趣的儿子却偏偏爱上“绿鹅”, 恳求父亲让他带一只回去喂养。 第四天序 材料三:郡主绮思梦达与侍从相恋,亲王暴跳如雷,绮思梦达愤然驳斥:“我们人类的骨肉都是用同样的物质造成的,我们的灵魂都是天主赐给的,具备着同样的机能和一样的效用。我们人类是天生一律平等的,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类的标准。” 第四天第一个故事 材料四:一天夜里女修道院长接到报告,一位修女竟与情人在修道院里幽会。大堂之上,院长气急败坏地痛骂不休。满面羞惭的小修女猛一抬头,却发现院长头上戴的不是头巾而是男人的短裤。 第九天第二个故事,批判封建等级,提倡人类平等,肯定现世生活,肯定人的自然欲望,反对禁欲主义,揭露教会虚伪,批判教会神权统治,人文主义,(3)力求通俗的结论阐释 解释:历史的结论是否合理、应该如何解读? 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为什么? “新的大一统”新在何处? 我国的经济重心南移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 文艺复习、宗教改革、近代科学、启蒙运动之间呈现怎样的一种传承? 新体制的创立包括哪些新体制? 面临挑战的中国面临哪些挑战? 洋务运动使中国的社会面貌发生了许多变化?表现在哪里? 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为什么还会出现多次复辟? 两次大战之间为什么相隔这么近?,案例1“战争为什么是残酷的? (1)战争是生命的摧残 苏联是抗击德国法西斯的主战场,二战参战国蒙受的全部损失中有百分之四十一是苏联的损失。据俄罗斯公布的材料,苏联在一九四一年到一九四五年卫国战争期间,因战争死亡两千七百万人,其中苏联红军牺牲八百六十六点八四万人;物质损失按照一九四一年的价格计算达六千七百九十亿卢布 (2)战争是财富的毁坏 第一次世界大战花了1863亿美元,第二次世界大战花了40000亿美元,朝鲜战争3400亿美元,越南战争7200亿美元,波斯湾战争1020亿美元,第四次阿以战争210亿美元,阿富汗战争1160亿美元,两伊战争1500亿美元,美国对南斯拉夫科索沃空袭费用是250亿美元。 (3)战争是问题的积累 国际秩序、资源浪费、贫富差距、环境污染,以及仇恨、恐怖、担忧、分离、变态、疯狂等,2.求通方法的基本运用 (1)史料的充分运用 湘军胡林翼去会见曾国藩,看到湘军水师浩浩荡荡逆流上行,感觉非常壮观。这时,开来一艘英国火轮船,迅速超过了湘军水师,激起的破浪,把湘军的船都给掀翻了。胡林翼一个跟头从马上摔下来,周围的人把他弄醒。胡林翼的第一句话就是:“天要变了。” 问: (1)是什么刺激了胡林翼,使其昏倒? (2)他说的“天要变了”是什么意思? (3)为了应付变天,清政府后来做了什么?结果如何?,(2)学材的合理取舍 定义:组织不同的材料或对相同材料的不同组织,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就截然不同,学习材料的选择与使用往往会影响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历史能力的形成如何选材?如何组材?如何挖材?如何拓材教学的有效性。,*图中的男主人公在干什么? *身旁的女主人公在看书吗?她关心的是什么? *图画反映了什么主题? 欧洲人对金钱的崇拜。,(3)有效的试题讲练 要求:试题精选、问题呈现、举一反三,学会变式 1972年,作为中国问题观察家的费正清跟随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费正清当时谈到中美两国间的关系时说:“从1950年到1971年,华盛顿送上月球的人比派往中国的还多。”造成这种现象使得主要原因是 A.新中国“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B.苏联对中国的外交干涉 C.美国对华敌视和遏制政策 D.美中两国之间没有任何的共同利益可言 变式: 1972年,作为中国问题观察家的费正清跟随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费正清当时谈到中美两国间的关系时说:“从1950年到1971年,华盛顿送上月球的人比派往中国的还多。”请回答: (1)1950-1971年,中美关系具有怎样的特点?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2)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为什么会访问中国?简要分析其历史意义。,3.求变现实的基本联系 (1)关注史学新动态与新观点 例1:巫山人化石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古人类化石,距今200多万年前。 例2:辛亥革命到底是成功还是失败? 例3:明清时期是否属于中国封建社会的衰朽时期? (2)联系现实热点历史问题的现实思考与现实问题的历史反思。 海权意识的消长 生态社会的建设 中美、中日关系的历史、现状以及将来的走向等。,(3)形成理性反思 对现实问题、即成结论的理性反思 案例1:中韩活字印刷之争 这场争论,是由韩国的一个偶然发现引起的。1966年秋,在韩国的新罗故都庆州市释迦塔中,发现了汉文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简称无垢经)一卷。韩国政府对这一发现十分重视,很快将其定为“国宝”级文物,珍藏于他们的国立中央博物馆。经他们的学者研究认为,这部经刊印于公元704公元751年之间,是古新罗印本,比我国有纪年的最早印刷品刊印于公元868年现在仍藏于英国的敦煌金刚经要早100多年。从而得出这部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印刷品,并得出印刷术发明起源于韩国的结论。韩国还试图通过国际学术会议,使这一认识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认可。多少年来,韩国学者连连著文阐述这一观点,宣传到欧美等发达国家,并将这一结论写入小学社会课本,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据闻,在日本和欧美发达国家的印刷博物馆里,都有韩国的宣传资料和复制品。而作为堂堂印刷大国的我国的展柜,竟然不如韩国的大,还有的印刷博物馆里,干脆没有中国的东西。 你有什么疑问?你会怎么回答?有怎么样的反思?,案例2:康熙帝的评价之争 观点一:与汉文帝、唐太宗媲美的杰出帝王。 观点二:杰出但不仁爱:“沿海迁界”十几年;大兴文字狱;平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