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讽谏小议课件(共18张).ppt_第1页
语文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讽谏小议课件(共18张).ppt_第2页
语文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讽谏小议课件(共18张).ppt_第3页
语文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讽谏小议课件(共18张).ppt_第4页
语文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讽谏小议课件(共18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讽谏小议,萧春雷,单击页面即可演示,作者简介,萧春雷,男,福建泰宁人,1964年生。作家,曾用笔名司空小月、十步、围石等,写作诗歌、散文、小说、艺评。著有诗集时光之砂、随笔集文化生灵我们住在皮肤里,以及文化随笔集阳光下的雕花门楼风水林嫁给大海的女人烟路历程等。,知识积累,议论文常识: 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 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事实论证 比喻论证 道理论证,“讽谏”中的“讽”是委婉地说,“谏”是下级对上级的规劝,多用于君臣之间。“讽谏”是指下级对上级,不直指其事,而用委婉曲折的言语规劝使之改正错误。“讽谏”二字点明了议论的对象。“小议”就是发表自己的一点看法和观点。题目的意思就是针对古代的“讽谏”发表自己的看法。,文学常识,文章结构,第一部分:谏诤制度产生的原因。 第二部分:列举历史事实,讲析道理。 第三部分:总结全文,深化主题。,中心论点:没有平等便不能分享真理。 论证思路:首先写了谏诤制度的产生;然后介绍了谏诤在历史上的真实状况及其历史作用;最后得出没有平等便不能分享真理的结论。,整体感知,阅读理解,讽谏具有先天的历史局限性:权力的顶峰无限孤独,得到一个伟大的批评者很难。 齐景公哭晏婴 唐太宗哭魏征,事实论证,犯言直谏的代价是普通人不可承受之重。,理论:君臣关系的本质是统治与服从,这种不平等导致了谏诤制度的存在的致命缺陷,不妨把谏看成刀斧手胁迫下的批评。 事实:比干挖心、史鱼尸谏、海瑞备棺。,阅读理解,讽谏是否单方面取决于君主的个人态度。,事实: 裴矩的转变 司马光的议论,事实论证,阅读理解,论证方法,事实论证:唐太宗与魏徵的故事、晏子与齐景公的故事。 比喻论证:皇帝是标杆,大臣不过是随标杆移动的影子。 正反对比论证:纳谏者昌、拒谏者亡。 道理论证:通篇贯穿明晰的说理。,作者为什么说谏诤和封建王权是相互矛盾的? 因为真正的谏诤是在双方利益一致的情况下,在平等交流的基础上产生的。而封建王权是私有的、绝对化的。这样,进谏者所代表的利益也许会与帝王的私利发生冲突,同时帝王又有绝对的权力,随时可夺去进谏者的性命,这就使进谏者不得不有所顾忌。所以,从根本上说,这两者是矛盾的。,阅读理解,这篇议论文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论述了古代帝王和臣子之间因权力的差异而不平等,这种不平等使谏诤存在着很大的凶险,从而得出“没有平等,便不能分享真理”的结论。,小结,解释句中画横线的词语。 1.提防他们对自己的宝座有觊觎之心。 觊觎:希望得到不应该得到的东西。 2.谏诤制度就这样进入了古代的王权体制。 谏诤:直爽地说出别人的错误,劝人改正。 3.唐太宗纳谏,从善如流,堪称千古一帝。 从善如流:从,听从;善:好的,正确的;如流:好象流水向下,形容迅速。形容能迅速地接受别人的好意见。,练一练,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提防( d ) 谏诤(zhng ) 觊觎(y ) 杀戮(l )骨鲠( gng )佞臣( nng ) 仕途(sh ) 诽谤( bng ),根据拼音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