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育论文-语文教学中学生精读能力的培养 .doc_第1页
学科教育论文-语文教学中学生精读能力的培养 .doc_第2页
学科教育论文-语文教学中学生精读能力的培养 .doc_第3页
学科教育论文-语文教学中学生精读能力的培养 .doc_第4页
学科教育论文-语文教学中学生精读能力的培养 .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科教育论文-语文教学中学生精读能力的培养摘要:精读是最基本的阅读方式,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在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要让学生学会比较辨析,学会联系,学会传神朗读,学会圈点勾画、积累材料。关键词:语文教学;精读能力;培养作者简介:周雷,任教于江苏省常熟市梅李中学。所谓精读,就是在读书时咬文嚼字、细细揣摩、品味辨析、反复研究,对文章的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立意取材、表达技巧等务求有一个明白透彻的了解。旧时阅读教学“解字义,讲文句,作注释,立表解,下课铃一响,一了百了”的做法,是算不得精读的。那种徒然给课文加上“美”、“好”、“精彩”等抽象评语而不愿“从词汇和比喻的选择,章句和全篇的组织,以及作者着意与用力的地方,找那创新的与变古的,独特的东西,去体会,去领会”的做法,也是算不得精读的。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具有精读能力呢?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这是一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具体说来,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让学生学会比较辨析“比较”,就是在与文本对话过程中引进一些和文本内容相似,但言语形式不同的文本进行参照、比较,从而推动对话深入的方法。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顺着教师所提问题的指引,返回文本,去关注尚未引起注意、容易忽视或未能抵达的对话层面。v“比较”是认识事物的一种方法,根据一定的标准,把有某些联系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加以对照,确定它们之间的同异、优劣、相互关系。精读很需要这种求同求异的本领,因为只有掌握了这一利器,才能识得“阿堵”的“庐山真面目”,切实领会其妙处。比较、辨析并非一件轻松惬意的事,它需要动用想像力、洞察力、判断力,有时还得调动自己的实践经验和知识储备,是一种复杂的语言和思维训练。其操作方法大致有:1.交换比较如教孔乙己时,我们可以从文中拈出一个“排”字来,运用变换比较将它置换为“掏”、“拿”等词语,然后辨析它们在表达上的优劣:“排”字用得好,因为它更能表现出孔乙己试图表明自己的清白、对“短衣帮”的责难表示不屑一顾时的情态,同时也和后文的“摸”字形成鲜明对比。2.增删比较如可将南州六月荔枝丹里“记述荔枝的古籍包括蔡襄这一本在内,现在知道的共有13种”句中“现在知道的”短语去掉,比较文字表达效果的高下。3.调序比较如教孔乙己时,我们也可以动用调序法将文中“先写服辩,然后是打”一句调换为“先是打,然后写服辩”,引导学生思考二者的不同:原文突出了打才是真正目的,写服辩不过是掩人耳目罢了,从而入木三分地揭示出丁举人的凶狠与残忍;而改后的文字则给人一种为了让孔乙己写服辩才打他的印象,削弱了文章的批判锋芒。4.修辞辨析在教荷花淀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品读作品开始部分的“跳跃”一词的修辞效果,有的同学读出了水生嫂编席时欢快的心情;有的同学读出了水生嫂娴熟的编席技术;有的同学读出了白洋淀的苇眉子极富弹性;读出了这是一个物产丰饶的地方;读出了白洋淀人民会誓死保卫自己可爱的家乡学生通过品味词语走入了作品人物的内心世界,理解了作品的主题。5.多项辨析如教学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开头一句: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我们可以提这样一些问题:交代时间,为什么连“三刻”也交代出来?写马克思逝世,作者用“停止思想”,而不用“逝世”“与世长辞”“停止呼吸”,这是为什么?提这样一些问题,就是让学生关注“三刻”、“停止思想”这两个对话点,明确在此对话点上与文本对话,比较辨析,进而领会作者的用意。需要指出的是,比较的对象可以小至标点、词语,也可以大至章法、风格。因为在不少名家名篇中,一些原始的、最细小的问题,哪怕是一个字、一个词语、一个标点,有时却是最基本、最有质量、最富有语文味的,而且往往是能够带动全文的。孙犁荷花淀中水生的妻是一个刚毅而又温柔的女人。当她得知水生第一个报名参军时,低着头说:“你总是很积极的。”赞扬中含有几分埋怨。接着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儿,她又说:“你去,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当初,有一个印刷厂工人粗心地把中间一个句号错标为逗号,孙犁发现后十分生气,说道:“这是原则性错误!”为什么如此严重,提到原则性错误高度?教师完全可以带领学生联系上下文进行研究,揣摩女人说此话的心情、语气,甚至眼神,从而领会到为什么水生嫂的两句话之间必须有一个相当的停顿。这种品味语言的良好的读书习惯对学生终身受用的语文素养的养成至关重要。二、让学生学会联系联系是客观物质世界的基本特征。结构主义认为,真正理解事物的唯一方式是把它与更大的结构联系起来;系统论也认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作家写作总是“染乎世情”、“系乎时序”,任何作家都不可能脱离具体社会环境和特定历史时代而存在,他们的创作是他们所生存的那个时代社会生活与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同时也寄寓了作者本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等等。所以,当我们阅读这些作品时,一定要联系作者生平、时代背景,做到“知人论世”。三、让学生学会传神朗读根据不同需要,文章的阅读方式有:浏览、专攻、泛读、精读、朗读、默读、诵读、略读等。精读并不排斥其他形式的阅读,尤其不排斥朗读。笔者认为,不会朗读的学生往往也不会精读。不过,笔者这里所指的朗读是传神朗读,即能读出作品的“原汁原味”。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以往人们在训练朗读时,只强调技术手段,比如在停顿、重音、语调、语速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这固然是需要的,但笔者认为这种作法有点舍本逐末。在笔者看来,理解作者渗透在字里行间的真情实感才是最重要的,只有想作者之所想,感作者之所感,与作者、作品融为一体,才能从灵魂深处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也才能通过声音传达出这种共鸣。重视情感的流注,并非排斥朗读技巧。据说,苏东坡曾给一个人的诗打了十分,正当那人兴高采烈之际,不料他又接着说了一句:“三分诗,七分读耳。”可见,朗读技巧对于朗读效果来说还是很重要的。目前,不少教师在如何进行朗读训练的问题上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创造了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方法,如漏读法、添读法、对比读法、多角度(不同语气、不同语境等)读法、多层次(准确流畅-表情朗读等)读法,等等。这给我们培养学生朗读能力提供了广阔的视野和可资借鉴的经验。四、要让学生学会圈点勾画、积累材料不动笔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