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搜最新修改的调查报告-孝感-2008年4月至2009年3月.doc_第1页
搜搜最新修改的调查报告-孝感-2008年4月至2009年3月.doc_第2页
搜搜最新修改的调查报告-孝感-2008年4月至2009年3月.doc_第3页
搜搜最新修改的调查报告-孝感-2008年4月至2009年3月.doc_第4页
搜搜最新修改的调查报告-孝感-2008年4月至2009年3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孝感大悟县余河贫困学生的调查报告美丽的黄家湖畔,苍凉的孝感大悟;幢幢明净的教学楼,座座破旧的低矮农庄;青石小路上恣意的漫步,萧瑟林间瘦弱的身影;同样的年华,异样的际遇。有句话简单,但意蕴饱满,“我们不可能帮所有的小鱼重返大海,但那条小鱼在乎,它在乎你的关注,在乎你的举手投足,更在乎你为它倾注的爱与希望。”“我每走一步都像人生十年”这是一位贫困生无助的呐喊,小小的年龄承受着莫名的辛酸与悲苦:爸爸的去世,妈妈的精神病,哥姐们的冷落与讽刺每忆此处,总在思索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应该做些什么。每一点星光虽暗,但依旧可以点亮辽阔苍穹:每一颗水滴虽少,但依旧可以推动波涛汹涌:每个人心手相牵,总可以拥抱整个地球我们能做的,他们在乎的。为了对孝感大悟县的贫困状况有所了解,也为方便搜搜任务开展,搜搜志愿者协会从2008年4月到2009年3月,对大悟县彭店乡余河中学及周边地区共进行了6次考察。第一次: 时间:08年4月5日;地点:孝感市孝昌县邹岗镇芦管中学及周边地区;人员:赵建英、张三明、程晓宝、杨光涛、曾勇、李冲、以及一元钱基金会的两名成员。第二次: 时间:08年5月1日;地点:孝感市大悟县彭店乡余河中学及周边地区和孝昌县邹岗镇芦管中学及周边地区;人员:赵建英、曾勇、张扬、宁林玲、刘倩、陈倩倩。第三次:时间 2008年7月4日 ;地点:孝感市大悟县彭店乡余河中学;人员:张扬、程小宝、曾辉、汪心成、李冲、杨承燕、杨慧琴以及校社联主席郭宁。(创办爱心超市)第四次: 时间:08年11月 1日;地点:孝感市大悟县彭店乡余河中学;人员:汪心成、谢权兵、樊亦朝、赵林昌、星启才。第五次: 时间:08年11月 23日;地点:孝感市大悟县彭店乡余河中学;人员:汤志威、谢权兵、杨杰、熊锐、杨丞燕、吕宏禹。第六次: 时间:09年3月14日;地点:孝感市大悟县彭店乡余河中学及周边地区;人员:倪亮、安志鹏、杨光涛、韩金平、谢权兵。我们调查了891名学生的生活学习情况,调查对象:孝感市大悟县余河中学学生全体。调查方式:问卷调查,对特别贫困的学生进行家访家访了解到:那里的绝大多数学生每个月都要从家里带上自己一个月的大米及一个星期的咸菜。他们大多数所吃的菜只有咸菜,有些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才舍得拿几元钱在学校买点青菜吃(五角钱一份)。然而,那些菜也没有什么营养,那些学生正处于发育期,只能吃这些没有营养的饭菜。情况相对好点的就是家近的回家吃饭。但由于那里是贫困山区,只有一个学校,大多数学生都离学校很远,只能住读。调查结果如下图所示:通过图形可以看出:那里的学生家庭也很贫困,在16.9%的特贫困学生中,绝大多数孩子是单亲家庭的孩子,或者是孤儿。家里也没有能力抚养孩子读书。而那些较贫困得家庭,父母一般都有严重的疾病,有些甚至为了让孩子读书,拖着自己的病不治。并带病劳动来维持孩子的生活费用。而贫困家庭一般是三四个孩子在读书,靠父母种地或者打工勉强维持生计。正因为家庭条件不好,所以孩子们每次回家都会担心自己到底能读多久的书。他们在那个该美好的年龄却承担了本不应该他们承担的巨大压力。体会了生活的艰辛。考察分为:1.学校教学条件的考察;2.学生的学习生活及居住环境的考察;3.学生家庭的走访;4.学生的心理状况及人生态度的考察;5.周边社会环境的考察和综合分析。 1.余河学校:余河中学的大门前没有任何标识,若不是有本地人的引导,我们完全不知道这就是大门。入校后,右手边是一排破旧的青砖瓦房,这就是学校的教师宿舍之一。然后我们看到一群孩子在打乒乓球,那里就一个球台,我们发现球台的一侧已经有砖块脱落;我们不禁开始有些感慨。学校的教学楼是新建的,据说以前的教学楼也是那种矮平房,还有很多教室是借的私人仓库,新教学楼也是人家捐钱建的。来到教师办公室,赫然一番拥挤,校长说他们全校55位教师全部都挤在这一间办公室,走近一看,办公桌上都看得见“武大”、“工大”字样,原来这些办公桌都是湖北各所高校所捐,上面说的“武大”、“工大”就是指武汉大学、理工大了。校长告诉我们,他们学校刚开始什么也没有,大部分物资都是靠人家捐的。因为是偏中(非乡级学校),国家拨的款项很少,又由于余河中学的地理原因,学校的生源并不少,在校初中生就有一千多人。进一步了解,才知道这所学校是中小学都开课的学校,这使得学校更加拥挤。只能开设大班教育,初中一个班就有近一百来人,教室不堪拥挤。而学校的教学成果却是相当不错的,每年都会有几个考上孝感高中的,其中也不乏上黄冈高中的人才,去年就有考上了黄冈高中宏志班的。考上县一中的近两年每年也有四五十个。当然,这肯定与学生是否肯吃苦读书有关。这就是余河学校的基本情况。2.学生的学习生活及居住环境:中午学生们放学后,我们来到了学生的寝室。不难闻出一股恶臭。一间寝室里面安排四十来人住,而里面只有十个床架,分上下铺,原来上铺两人,下铺两人,窄窄的一张床板竟然要挤下两人,冬天还好,若是夏天,恐怕他们是很难睡着的。而我们更是惊奇的发现,他们所谓的床板,大部分都是那种粗竹子捆绑而成的,凸凹不平,不知他们睡得舒不舒服啊!看完了寝室,我们了解了一下同学们的伙食。我们几乎无语了,有很多同学的碗里,除了饭,就只剩下咸菜了,这就是他们的午餐!经过询问,我们才知道,学校只给他们“加工”米饭,米学生自带,而食堂不提供菜。也有些外面的阿姨来卖菜。然而,那脏兮兮菜看了就倒胃,上面飘着一些菜叶,下面是菜水,同学们洗碗是只需用清水冲一下便干干净净,哪里还有油水啊!可是就是这仅仅五毛钱的饭菜,很多学生都出不起,他们每天都吃着咸菜!这样就导致了本处于长身体的孩子们,出现了严重的营养不良!记得本人第二次到余河时,一位叫黄凡的小伙子,因为营养不良,吐了一个星期,而面黄肌瘦的他,看了就让人心痛啊!而对于山里学生的学习,除了少数人,可以用令人钦佩来形容!每天他们六点起床读书,晚上自习到十点,中午大部分学生也回到教室里奋斗!3.家庭走访情况:家访是我们的主要目的之一,也是我们了解学生家庭情况的最主要途径。从2008年5月到2009年三月,我们一共走访了三十名学生的家庭,其中有两名学生不符合条件,其他的每位学生我们都详细了解了他们的情况,并给予了资助。从校长那得知1000多人的余河中学的贫困生有200多名,我们主要是在校长和班主任的介绍下,拿到了学校筛选出的最贫困的一些学生的名单,分批在学生和老师的带领下,挨家挨户考察。对于单向路程在两个小时之内的,我们进行徒步走访,较远的则是坐车去。我们考察的贫困生大多都有辍学的危险,连一月50元的生活费都出不起。典型案例见附录。 4.学生的心理状况及人生态度:在余河中学,贫困现象严重,单亲家庭比例高达15.4%。由于从小缺少母爱或父爱,学生的心理很脆弱,再加上考试压力很重,心理状况不够良好。比如我们在考察李佩时,一提起自己的母亲(母亲已去世)她的泪水就止不住的往外流,曾在作文中写道“我感谢母亲把我带到这个世上,我却不感激母亲就这样的离我而去”。5.周边社会环境的考察和综合分析:为了找到当地单亲现象和家庭贫困现象严重的原因,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社会考察和综合分析。余河镇位于半山区高丘陵地带,土地贫瘠,农作物产量地。而且水源差,直接导致了当地的饮食健康,这也是当地人体质差的原因,而且还有很多是精神病患者。本地交通闭塞,许多机械设备和大卡车都无法通行,一些本来是需要靠机械完成的建设,都必须由原始的人力完成,导致了伤亡现象严重。再加上当地医疗水平地下,农民家庭条件差,看不起病等原因,都使单亲概率加大。小结:那里的家庭贫困的原因有几点:1.地理位置,他们的家都位于山里面,我第一次乘车去时,当看见大山时我心里想应该就要到了,可是行了半个小时车都没有要停的意思,也很少看到村庄。我的感觉就是深山老林。而且交通非常不好,只有一条很窄的路吧。我真不知道,那条路上如何坐车。2.正因为那里很偏僻,很多人为了养家糊口只能外出打工。而有很多家庭的父亲都在工地上受了伤,不同程度的丧失了劳动能力。3.很多孩子的父母由于近亲结婚而不同程度的患有各种遗传病使家庭负担进一步加重。这也是那个地方家庭贫困率偏高的原因之一。对于这些情况,搜搜打算从以下方面帮助孩子们。开展“关爱奏鸣曲活动”心理方面:(1)序曲英雄交响曲:与心理协会合作和励志与成才协会合作,走访余河中学的孩子们,然后展开演讲,鼓励他们为中华民族崛起而读书,引导他们乐观积极的面对生活。(2)黎明奏鸣曲出一本励志刊物,主要发表像他们一样困难的孩子成功的故事,和学习方法。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3)热情奏鸣曲专门成立一个与心理协会合作,成立专门的心理辅导小组经常给他们写信,鼓励他们好好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4)暴风雨奏鸣曲在学校允许和各方面条件具备情况下,组织贫困生中考后到大学游览一下,让他们对未来有更美好的憧憬。(5)尾声月光曲与篮球协会合作,派一批“篮球教练”过去教孩子们打篮球,让他们的身心协调发展经济方面:方法:搜搜会联合各班级和社会力量帮助他们,每月为贫困生寄50元生活费。筹款措施:搜搜打算扩展爱心搜班活动,争取更多的班级一起帮助他们,搜搜力争做好平台传递作用。 爱心搜班:充分了解余河中学贫困生情况以后,我们举行了大型的搜班活动。由搜搜把那些孩子们的情况带到各个班级中,让全校所有班级所有人都参与到搜班-搜集爱心的活动中来。以班集体为单位,每班资助一位贫困生,并在精神上进行鼓励,主要形式是:班级答应参加爱心搜班活动后,由搜搜推荐或班级自选一位贫困生进行长期资助,维期两年或四年。每班每人每月资助选定的贫困生两元,并由班上整体或个人给班上所资助的学生写一封鼓励的信。通过搜班,加强了爱心交流与传递!现在在武科大已有十六个班级参加到了搜班的活动中来。搜班或支持搜班所得的资金,全部送到学生手中,并在全校公布。预计当搜班行动扩大后,将会成立搜搜爱心搜班基金会,将搜班所得资金统一管理,由各班负责人和搜搜一起监督。一旦发现有特别需要资助的学生,将会由基金会所有成员一起决定资助与否与资助形式。 爱心义卖:联合华师圣兵爱心社,华师圣兵爱心社,武科大DIY协会,武科大书法协会及潇湘雨诗词协会举办爱心义卖活动,将各协会捐赠的物品进行爱心义卖,所得款项全部捐给贫困生。爱心回收:搜搜行动每学期进行两次爱心回收活动,让同学们把空矿泉水瓶和废纸捐给搜搜,搜搜将其变卖,所得款项全部捐给贫困生。爱心超市:在余河中学旁面开一个爱心小超市。将同学们捐来的衣服,鞋子洗过之后,放到那里,每位学生一个学期可以免费选三样,剩下的以低价出售给当地居民,所得款项全部捐给贫困生。教育方面:爱心支教:由于那里条件差,学生英语普遍很差。与外国语学院合作或招募志愿者开展暑期下乡支教活动。爱心捐赠:在学期末,将同学们不要的书,笔记本和文具进行集中收集,在下一学期的开始,将所得文具捐赠给贫困生。附:典型案例第四次余河考察中,对李博、张洁的考察。我们从校长口中得知这两位都是单亲,且都没有母亲,家庭非常困难。我们在支教老师王旭的带领下来到前往李博家的路上,大概走了五十多分钟,我们看到了李博的村子,通过村名的引导,我们找到了李博的父亲李其领,他一位很普通的农民,不过看起来似乎有点疲惫。知道我们的来意后,李大叔点起了烟,长叹了一口气,很无奈的跟我们说道:“李博不是我的亲生子,他父亲在他小的时候出车祸去世了!母亲后来跟了我。”言语中感觉得出李大叔对李博很同情。于是我们的家访这样展开了:“李大叔,能告诉我你们家现在都有什么人吗?听说李博他母亲已经。”我不禁心酸了一阵,问道。“李博还有个妹妹在读初中,弟弟还刚上小学。他妈妈在生他弟弟的时候,因为手头没钱,没把她送到医院去,就这样在弟弟出世时,她死去了!我很后悔,很自责,怪自己没用啊!我答应过她要好好照顾他们兄妹!”接下来是一片沉默。“李大叔,我知道你已经尽力了,只要他们三兄弟能健康成长,我想他母亲会开心,你也尽到了做父亲的责任。所以一定要让他们好好读书啊!”“是的,他们几个都特别争气,李博和他妹妹都很很优秀,每年都拿奖状!这一点我很欣慰,山里穷,一定要让他们走出去!”李大叔带着自豪坚定的说。不过问及他的经济状况时,他还是一副很无奈的样子。毕竟三个孩子读书张洁的村子离李博家不远,半小时就到了,可是很遗憾,她家里没有人,不过我们问了邻里人关于她家的情况,下面就把我们了解到的李博和张洁的情况介绍一下:李博;男,1992年10月,汉族 余河中学九(二)班学生联系方式庭情况:生父在其幼时不幸出车祸去世,母亲在生下弟弟李星家时不幸流产去世。继父李其领一个人撑起了这个家。要供李博和妹妹李梦雪读初中,弟弟李星家读小学,就靠他种田和药草了。在走访时,我们见到了继父李其领。我们发现他对于孩子们的学习非常关心。李博每次考试的成绩他都要过问,并且每次考完试后他都要给他分析原因。李梦雪的成绩也相当好,去时弟弟李星家正在认真做作业。李博的继父跟我们说了这样一句话:“只要他们能读下去,自己一定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他们走出去!” 而对于李博,他本人成绩很优秀,在四百多号人中他排在20多名,而这样的成绩在那儿考个一中是没问题的。这一家人除了穷,我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