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高层建筑岩土勘察报告(详勘)高层建筑岩土勘察报告(详勘) 目 录 1.0 概述 1.1 工程概况 1.2 勘察目的与任务 1.3 岩土工程勘察等级确定 1.4 勘察工作布置 1.5 勘察工作完成情况 2.0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2.1 地形、地貌 2.2 地层及地基土分层描述 2.3 各层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 2.4 水文地质条件 2.5 场地土冻结深度 2.6 不良地质现象 3.0 场地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 3.1 岩土参数的分析与选用 3.2 各层土承载力特征值及压缩性评价 3.3 地下水作用评价 3.4 地下水腐蚀性评价 3.5 近场地震构造评价 3.6 场地地震效应评价 3.7 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评价 4.0 地基基础方案论证 4.1 上部荷载估算 4.2 天然地基方案论证 4.3 复合地基方案论证 4.4 桩基础方案论证 4.4.2 静压预制桩桩方案论证 4.5 地基基础方案倾向性意见 4.6 裙房和地下车库地基基础方案 6.0 基坑开挖支护与降水方案论证 6.1 场地环境条件评价 6.2 基坑开挖与支护方案论证 6.3 基坑降水方案论证 6.4 工程设计、施工应注意的问题及建议 7.0 结论与建议 2 1.0 概述 1.1 工程概况 受某有限公司的委托,我公司承担其该项目详勘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工 作。 该工程位于郑州市 东北角, 向东 100m 为老 107 国道,其交 通位置见下图。该建筑物为高级商务办公综合楼,楼顶设有直升飞机停机坪, 主楼地上 25 层,高 95.0m,框筒结构,裙楼为 4 层商业餐厅、大堂,框架结 构,主裙房均设 2 层地下室,予估基础埋深 9.0m,拟采用复合地基或桩基础, 平面布置见建筑物及勘探点平面布置图。 工程特征一览表 表 1.1 工程名称主楼裙楼地下车库 建筑物层数25 层(99.9m) 4 地下室层数(层) 222 基础埋深(m) 9.09.09.0 结构型式框筒结构框架结构框架结构 予估基底压力(kPa) 53015280 予估单柱荷载(KN) 350004608 柱网尺寸(m) 9.78.0m8.08.0m 地基基础形式复合地基或桩基础复合地基或桩基础复合地基或桩基础 为满足工程设计和施工需要,需对工程场地进行详勘阶段的岩土工程勘 察。 1.2 勘察目的与任务 本次勘察集初勘和详勘一次性进行,目的是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详细 的地质资料和岩土工程参数,对基础设计和施工提出建议。主要任务为: 1.查明工程场地地基土的岩性、时代成因及空间分布特征,提供设计所 需的各层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并对基础影响深度内的承载力和变形特征进 行评价。 3 2.查明工程场地不良地质现象的成因、类型、分布范围及其对场地稳定 性影响,预测其发展趋势,并提出防治措施及有关技术参数。 3.查明地下水类型、埋藏条件,含水层特征等,评价地下水对基础设计 施工的影响及其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4.查明有无可液化土层,并对液化可能性作出评价。 5.判定场地土类型及建筑场地类别,提供有关抗震设计参数,对其地震 效应进行评价。 6.对地基基础方案进行分析,首先对天然地基的适宜性进行评价,当天 然地基不能满足要求时,论述采用复合地基或桩基方案的可行性,并进行论 证对比,最后提出地基基础方案倾向性意见。 7.在季节性冻土地区,提供场地土的冻结深度。 8.提供基坑开挖、支护所需的有关设计参数,提出支护结构方案建议。 9.提供降水设计有关参数,并对基坑降水与截水方案提出建议。 10.提出影响工程施工的不利地质因素,并对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应注意 的问题提出建议。 1.3 岩土工程勘察等级确定 按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 3.0.1 条确定地基 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第 3.1 节,结合工程特征确定本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 地基等级为二级,综合确定其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乙级;依据高层建筑岩土 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表 3.0.1,结合工程特征确定本高层建筑岩土 工程勘察等级为甲级。综合评定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甲级。按照建 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第 3.1.1 条根据使用功能的重要性,确 定建筑抗震设防分类为丙类建筑。 1.4 勘察工作布置 1.4.1 勘察工作布置依据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 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 72-2004) 4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99) 静力触探技术标准(CECS04:88) 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 87-92) 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JGJ 89-92)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23-1999) 1.4.2 勘察工作布置 依据“GB 50021-2001”规范及“JGJ72-2004”规程,结合建筑物结构 及荷载特点,勘探点位置沿建筑物角点、周边和中心布置,共布置勘探孔 17 个。 勘探点间距:按照“GB50021-2001”第 4.1.15 条及“JGJ72-2004” 规程第 4.1.3 条,考虑建筑物的周边、角点并兼顾控制整个场地,确定主楼 勘探点间距 19.031.0m,裙楼及地下车库勘探点间距 20.035.0m。 勘探点深度:考虑到主楼可能采用柱下承台桩基础,按照“JGJ94- 94”规范结合该建筑的特征及场地地质条件,预估有效桩长 40m 左右,因基 础埋深 9.0m 左右,则桩入土深度 50m 左右,按照“JGJ94-94”第 3.1.2.2 条,一般性勘探点应深入桩端平面下 3-5m。因此,确定主楼一般性孔深 55m,控制性孔深 70m;若按桩筏基础考虑,根据按照“JGJ72-2004”第 4.2.4 条,控制孔按桩端平面下(1.0-1.5)B 的深度考虑,桩入土深度 35m,本建 筑地基基础宽度约 35m,控制孔深为桩端以下 1B 考虑,则主楼控制性勘探孔 深 70m;考虑到主楼和裙楼为同一结构体宜采用同一基础形式,因此裙楼可 采用承台下钻孔灌注桩桩基础方案,根据场地地质条件,预估桩长 15m 左右, 因此确定裙楼的一般性孔深 28-30m,控制性孔深 35m。 对二层地下室,考虑到抗浮作用,拟采用抗浮锚杆(桩),根据邻近场 地的建筑经验,预估抗浮锚杆长 15m 左右,因此确定本场地二层地下室勘探 5 孔深为 30m。 同时为确定场地土类型,判定建筑场地类别及确定本场地覆盖层厚度, 在本场地布置波速测试孔 2 个,孔深为 85.0m。 1.4.3 勘探测试和取土方法简述 为准确测定有关岩土参数及相关勘察评价指标,以针对性、实用性为原 则,综合采用钻探、静探、标贯、波速测试、室内试验等多种勘察手段开展 本次勘察工作。 (1)钻探 采用 DPP-100 型车装钻机进行施工,目的是查明地层结构及分布规律, 回转钻进,泥浆护壁,全部采芯,粘性土岩芯采取率不低于 90%,砂土层岩 芯采取率不低于 75%,并观察记录各土层宏观特征,通过对不同深度的土体 采样分析试验,确定地基土承载力及其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2)静探 静力触探采用原装 20T 液压静力触探双桥探头测试,微机自动采集信 息,经处理后绘制单孔静力触探曲线,目的是准确划分地层,评价地基土的 均匀程度,确定地基土承载力及变形参数。 (3)标准贯入试验 标准贯入试验采用 42mm 钻杆,63.5kg 标准落锤,自由落体法进行试验。 本场地共布置标贯孔 4 个,20m 以上一米一标贯,主要用于液化判别;其它 勘探孔见砂土层均进行一定数量的标贯,以确定各层地基土承载力、变形参 数及成桩的难易程度。 (4)波速测试 本工程布置波速测试孔 2 个,采用单孔检层法,沿钻孔不同深度测定土 层剪切波速的变化。目的是提供各层土的剪切波速值,确定场地覆盖层厚度, 判定场地土类型,划分建筑场地类别。 (5)室内试验 根据本工程的存在岩土工程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室内试验。通过室内试 6 验,确定地基土的有关物理力学性质指标,为岩土工程综合评价提供依据: 一般物性指标试验:测定土的一般物理性质指标,用来判定土的一般 物理性质。 固结试验(包括高压固结试验):用来判定土的压缩性,测定各层土 的压缩模量、压缩系数等变形参数,高压固结试验用于提供桩端以下各层土 在不同压力段下的变形参数。 静三轴剪切试验:测定浅部土层的固结不排水抗剪强度,为基坑开挖 支护工程提供设计参数。 直剪试验:测定土层的直接剪切强度指标,与静三轴抗剪强度指标相 互印证,综合判定地基土的抗剪强度。 颗粒分析及粘粒分析:20m 以上饱和粉土以六偏磷酸钠作分散剂,作 粘粒含量分析。砂层样作颗粒分析,确定砂土名称。 渗透试验:测定土层的渗透性,为基坑降水和地基基础设计提供参数。 水质分析:主要用来判定地下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有机质含量分析:为准确确定土层名称及分析评价有机质土对工程施 工的影响并调整有关设计及施工参数,对场地第层软塑状态粉质粘土取样 作有机质含量分析。 1.5 勘察工作完成情况 本次勘察的外业工作于 20XX 年 XX 月 XX 日开始,20XX 年 XX 月 XX 日结 束,由于场地条件限制,部分勘探点位置做了局部调整。其平面位置见勘探 点平面布置图。室内土工试验 20XX 年 XX 月 XX 日全部结束。资料整理及报 告编写工作于 20XX 年 XX 月 XX 日结束,整个工作周期 26 天。各勘探孔见勘 探点平面布置图,所完成的实际工作量见表 1.5.1。 完成工作量一览表 表 1.5.1 项 目数量项 目数量 测量定孔(个) 17 原状样(件) 108 总进尺(m) 935 取 样 扰动样(件) 95 孔数 (个) 4 物性试验(件) 108 原 位 标 贯 点 次 167 室 内直剪试验(件) 17 7 孔数 (个) 3 常规压缩(件) 108 静 探 进尺 (m) 80 高压固结(件) 26 孔数 (个) 2 三轴试验(件) 18 测 试 波 速点 次 82 粘粒分析(件) 71 孔数(个) 14 颗粒分析(件) 23 钻 探 进尺( m) 780 渗透试验(件) 16 孔数(个) 3 水质分析(件) 2 静探 对比孔 进尺( m) 75 试 验 有机质分析(件) 4 此次勘察高程采用相对高程,假定场地东北角小区路中心点高程为 100.0m,采用全站仪实测。 本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资料由河南省地震局地震工程勘察研究院提 供并负责解释。 2.0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2.1 地形、地貌 拟建场地位于郑州市 交叉口东北侧,南邻 XX 路,地貌单元属黄河 冲积平原。自然地面标高为 99.86m100.31m。 2.2 地层及地基土分层描述 根据钻探、静力触探,结合室内土工试验分析结果,场地 85.0m 勘探深 度内大致分为三套地层。上部为全新统(Q4al)地层,为黄河冲积形成的黄 色稍密中密粉土及灰黄色、深灰色粉土、粉质粘土和粉砂、中砂层,厚 30m 左右。中部为上更新统(Q3alpl)地层,为黄河冲洪积形成,埋藏在 30m-60m 深度内,岩性为棕黄色、黄褐色可塑-硬塑粉质粘土及中密-密实的 粉土。下部为中更新统(Q2 alpl)褐黄、棕黄色硬塑粉质粘土及密实粉土, 最大揭露厚度 25m ,按其成因类型、岩性及工程地质特性将其划分为 16 个工 程地质单元层,现分述如下: 全新统(Q4al) 第层(Q4ml):填土,稍湿,稍密。以建筑垃圾为主。层底标高 98.7099.61m,层底埋深 0.51.2m,层厚 0.51.2m,平均厚度 0.81m。 第层(Q4al):粉土,浅黄色,稍湿,稍密。土质较纯,含少量植物 根系。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 8 摇振反应中等。场地内该层分布稳定,层底标高 97.7198.15m,层底埋深 2.02.3m,层厚 0.81.7m,平均厚度 1.34m。 第层(Q4al):粉土,浅黄色灰色,稍湿-湿,稍密。含铁锈染及少 量蜗牛碎屑,局部夹薄层粉质粘土。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摇振 反应中等。层底标高 95.1396.01m,层底埋深 4.04.9m,层厚 2.02.9m,平均厚度 2.39m。 第层(Q4al):粉土,褐黄-灰黄色,湿,稍密,土质较纯,含少量灰 色条纹,夹薄层粉质粘土。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摇振中等。层 底标高 90.6093.31m,层底埋深 6.89.4m,层厚 2.04.8m,平均厚度 3.06m。 第层(Q4al):粉土,灰黄灰色,湿,中密。土质较纯,颗粒较粗, 夹薄层粉质粘土。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摇振反应迅速。层底标 高 89.4890.71m,层底埋深 9.410.5m,层厚 0.73.0m,平均厚度 2.31m。 第层(Q4al):粉土,深灰色,湿,稍密,粘粒含量较高,含有少量腐 烂植物根系,含少量蜗牛碎片。夹薄层粉质粘土。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 韧性低,摇振反应中等。层底标高 86.0388.22m,层底埋深 11.8014.00m,层厚 2.04.1m,平均厚度 2.59m。 第层(Q4al):粉土,灰色,湿,中密。见少量锈黄色条纹,含小钙 质结核。下部颗粒较粗,有砂感。局部夹薄层粉质粘土。无光泽反应,干强 度低,韧性低,摇振反应中等。场地内该层分布稳定,层底标高 83.8684.95m,层底埋深 15.216.0m,层厚 1.84.0m,平均厚度 3.19m。 第层(Q4al):有机质粉质粘土,灰色灰黑色,可塑。含较多蜗牛 碎片,略具臭味,染手,局部含腐殖质(有机质含量 1.8-11.0,平均 7.27),底部为浅灰色粉土,含有小钙核。有光泽反应,干强度中等,韧 性中等,无摇振反应。场地内该层分布稳定,层底标高 80.8183.00m,层 底埋深 17.019.5m,层厚 1.34.0m,平均厚度 2.92m。 9 第层(Q4al):粉砂,灰色,饱和,中密-密实。主要矿物成份长石、 石英、云母等,局部夹有粉土薄层。部分勘探孔未揭穿该层,层底标高 77.5179.36m,层底埋深 20.5022.8m,层厚 1.94.2m,平均厚度 3.01m。 第层(Q4al):中砂,灰-灰黄色,饱和,密实。主要矿物成份为长石、 石英、云母等。底部颗粒较细,1#孔、3#孔处见少量朽木。勘探深度内部分 勘探孔揭穿该层,层底标高 66.3569.75m,层底埋深 30.033.7m,层厚 7.811.8m,平均厚度 9.78m。 上更新统(Q3al+pl) 第层(Q3al+pl):粉质粘土,褐黄色,硬塑。见锈黄色、青灰色条带, 及大量锈锰质浸染,见少量小钙质结核,直径 1-2cm。局部夹薄层粉土。切 面较光滑,干强度与韧性中等,无摇振反应。场地内该层比较稳定,层底标 高 64.4966.01m,层底埋深 34.035.6m,层厚 2.44.6m,平均厚度 3.37m。 第层(Q3al+pl):粉土,褐黄色,湿,密实。颗粒较粗,局部接近粉 砂。见锈黄色及灰白色纹,含较多小钙质结核,直径 1-2cm,偶见铁锰质浸 染。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摇振反应中等。场地内该层分布不稳 定,在场地 5#孔、10#、11#、12#孔处渐变为细砂层。层底标高 56.4257.65m,层底埋深 42.4543.80m,层厚 7.39.4m,平均厚度 8.29m。 第1层(Q3al+pl):细砂,褐黄色,饱和,密实。砂质纯净,主要矿物 成份为长石、石英、云母等。该层仅在场地 5#孔、10#、11#、12#孔处揭露。 层底标高 58.1959.31m,层底埋深 40.8041.90m,层厚 6.37.0m,平均 厚度 6.65m。 第层(Q3al+pl):粉土,浅棕黄色,湿,密实。土质较均匀,见锈黄、 青灰色条纹,局部含较多钙质结核,钙核直径 1-4cm,最大达 10cm 左右,无 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摇振反应中等。46.2 -47.8m 处夹褐红色粉质 粘土薄层,含较多钙质结核。场地内该层分布稳定,层底标高 10 39.2140.95m,层底埋深 59.160.8m,层厚 16.018.3m,平均厚度 16.75m。 中更新统(Q2al+pl) 第层(Q2al+pl):粉质粘土,灰黄色-灰绿色,硬塑。上部颜色呈灰绿 色。含较多铁锰质结核,含少量小钙质结核,直径 1-2cm,局部半胶结。切 面较光滑,干强度高,韧性中等,无摇振反应。夹粉砂薄层,勘探深度内除 2 个波速测试孔揭穿该层外,其余勘探孔均未揭穿该层,揭露层底标高 26.9227.49m,层底埋深 72.6073.20m,层厚 13.313.7m,平均厚度 13.50m。 第层(Q2al+pl):细砂,黄褐色,饱和,密实。砂质纯净,主要矿物 成份为长石、石英、云母等。勘探深度内除 2 个波速测试孔揭穿该层外,其 余勘探孔均未揭穿该层,揭露层底标高 22.6222.69m,层底埋深 77.4077.50m,层厚 4.34.8m,平均厚度 4.55m。 第层(Q2al+pl):粉质粘土,棕黄色,硬塑。含较多铁锈染及钙质结 核,局部粘粒含量较低,夹粉土薄层。勘探深度内该层未揭穿,最大揭露深 度 85.0m,揭露厚度 7.57.6m,揭露平均厚度 7.55m。 2.3 各层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 2.3.1 各层土物理性质指标统计 按“GB 50021-2001”规范第 14.2.2 条进行统计计算,结果见表 2.3.1 11 各层土物理性质指标统计表 表2.3.1 层 号 岩 土 名 称 特 征 值 含水量 (%) 重度 r kN/m3 土粒 比重 GS 孔隙 比 e 饱和度 Sr (%) 液限 L (%) 塑限 P (%) 液性 指数 IL 塑性 指数 Ip 样本数 n 777777777 最大值 max 26.621.02.720.84699.328.820.50.548.5 最小值 min 19.217.52.710.55161.524.917.70.125.8 平均值 22.119.42.710.71485.226.619.00.307.5 标准差 2.5661.1900.0040.11112.9041.2301.0810.1581.197 粉 土 变异系数 0.1160.0610.0010.1560.1510.0460.0570.5310.160 样本数 n 999999999 最大值 max 29.620.32.710.849100.030.222.90.948.8 最小值 min 24.319.02.710.66589.425.517.90.576.5 平均值 25.619.72.710.72394.827.419.60.787.8 标准差 1.8770.4750.0000.0614.0461.6391.6310.1470.752 粉 土 变异系数 0.0730.0240.0000.0850.0430.0600.0830.1880.096 样本数 n 101010101010101010 最大值 max 25.521.22.720.860100.030.723.30.919.9 最小值 min 18.219.12.710.67974.824.618.20.206.3 平均值 22.320.22.710.73195.026.819.90.558.6 标准差 2.7590.8410.0050.04910.0152.3701.8270.2521.532 粉 土 变异系数 0.1240.0420.0020.0670.1050.0880.0920.4550.178 样本数 n 999999999 最大值 max 24.121.22.710.725100.026.017.70.918.5 最小值 min 18.419.02.700.65788.822.216.40.375.2 平均值 21.620.52.710.68597.024.317.10.687.2 标准差 1.8820.8140.0050.0404.4651.4910.5120.2281.285 粉 土 变异系数 0.0870.0400.0020.0580.0460.0610.0300.3360.178 样本数 n 101010101010101010 最大值 max 26.721.02.720.791100.028.620.50.909.1 最小值 min 21.620.22.710.66997.124.217.50.516.6 平均值 23.920.52.710.74899.326.718.60.668.3 标准差 1.8180.2970.0040.0441.1021.4811.0010.1651.192 粉 土 变异系数 0.0760.0140.0010.0580.0110.0550.0540.2520.144 12 各层土物理性质指标统计表 表2.3.1 层 号 岩 土 名 称 特 征 值 含水量 (%) 重度 r kN/m3 土粒 比重 GS 孔隙 比 e 饱和度 Sr (%) 液限 L (%) 塑限 P (%) 液性 指数 IL 塑性 指数 Ip 样本数 n 101010101010101010 最大值 max 29.820.62.710.813100.030.821.10.928.4 最小值 min 22.119.82.710.61993.925.717.80.346.8 平均值 24.920.22.710.67798.327.119.40.718.1 标准差 2.6450.3210.0000.0712.6511.8821.2120.2420.485 粉 土 变异系数 0.1060.0160.0000.1040.0270.0690.0630.3390.060 样本数 n 777777777 最大值 max 50.820.82.741.495100.046.131.21.3215.7 最小值 min 30.216.52.730.80892.834.120.60.4213.1 平均值 40.218.42.731.12295.740.326.00.8814.3 标准差 7.9590.1940.0050.2503.0875.2815.1220.5071.211 有 机 质 粉 质 粘 土 变异系数 0.1980.1050.0020.2230.0320.1310.1970.5770.085 样本数 n 777777777 最大值 max 29.321.02.740.879100.042.924.40.3816.9 最小值 min 19.118.82.720.56490.128.117.70.1810.4 平均值 25.120.12.730.71297.438.322.00.3015.3 标准差 4.4900.8500.0110.1214.1675.9632.5660.0712.802 粉 质 粘 土 变异系数 0.1790.0420.0040.1690.0430.1560.1170.2400.183 样本数 n888888888 最大值 max 26.021.22.710.780100.027.518.50.629.1 最小值 min 16.019.42.690.53489.622.215.60.216.1 平均值 21.020.52.700.62894.525.117.40.407.7 标准差 2.9800.7040.0080.0963.6341.8921.1440.1561.127 粉 土 变异系数 0.1420.0340.0030.1530.0380.0750.0660.3860.147 样本数 n131313131313131313 最大值 max 28.120.82.710.719100.031.822.50.769.7 最小值 min 20.820.12.700.59490.824.017.40.166.6 平均值 24.720.42.710.66398.328.719.40.518.2 标准差 2.3280.2380.0050.0442.9334.2231.5870.2311.094 粉 土 变异系数 0.0940.0120.0020.0660.0300.1470.0820.4570.133 样本数 n101010101010101010 最大值 max 24.321.02.730.732100.035.722.20.5513.8 最小值 min 20.619.52.720.56588.728.717.90.0810.2 平均值 22.920.22.720.65994.431.719.90.2711.8 标准差 1.3940.4670.0040.0534.2152.6271.4750.1781.310 粉 质 粘 土 变异系数 0.0610.0230.0020.0800.0450.0830.0740.6590.111 各层土物理性质指标统计表 续表2.3.1 13 2.3.2 各层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统计 根据“GB50007-2002”规范附录 E 分别对各层土的直剪试验和三轴试验 的抗剪强度指标值分别进行统计,统计结果见表 2.3.2-1、2.3.2-2、2.3.2- 3。 各层土直剪抗剪强度指标(Cq、q值)统计表 表 2.3.2-1 层号岩性项目样本数最大值 max最小值 min平均值 Cq320.011.015.5 粉土 q325.020.022.8 Cq226.019.022.5 粉土 q228.025.026.5 Cq218.025.021.5 粉土 q227.017.022.0 Cq320.07.012.3 粉土 q326.510.018.2 Cq530.010.013.4 粉土 q527.011.018.3 Cq229.520.024.8 有机质 粉质粘土 q223.012.017.5 各层土静三轴试验( C、)统计表 表 2.3.2-2 层号岩性项目样本数最大值 max最小值 min平均值 C220.019.019.5 粉土 236.636.336.4 C424.08.016.8 粉土 438.723.729.9 C327.017.021.7 粉土 335.616.430.2 C223.022.022.5 粉土 238.824.631.7 C421.017.017.5 粉土 436.424.033.1 C339.030.034.7 有机质 粉质粘土 316.114.615.3 14 各层土静三轴试验( CCU、CU)统计表 表 2.3.2-3 层号岩性项目样本数最大值 max最小值 min平均值 Ccu219.018.018.5 粉土 cu235.735.435.6 Ccu422.05.011.5 粉土 cu438.421.028.6 各层土静三轴试验( CCU、CU)统计表 表 2.3.2-3 层号岩性项目样本数最大值 max最小值 min平均值 Ccu327.016.023.0 粉土 cu338.612.028.4 Ccu225.020.022.5 粉土 cu238.721.730.2 Ccu417.010.014.2 粉土 cu434.421.531.6 Ccu339.032.034.5 有机质 粉质粘土 cu311.810.711.5 2.3.3 各层土固结试验结果统计 为评价各层土的压缩性,确定各层土在实际受荷条件下的压缩模量,对 所取原状土样按其受力情况进行了常规固结试验和高压固结试验,其中 100- 200kPa 压力段的压缩系数及压缩模量统计结果见表 2.3.3.1,其它压力段 (200-400kPa、400-800kPa、800-1200kPa、1200-1600kPa、1600-3200kPa) 的压缩模量统计结果见表 2.3.3.2。 各层土固结试验结果统计表 表 2.3.3.1 层号岩性项目样本数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 a0.1-0.2(1/MPa)70.2500.1300.200 粉 土 Es0.1-0.2(MPa)712.696.009.77 a0.1-0.2(1/MPa)70.4400.2200.302 粉 土 Es0.1-0.2(MPa)77.364.006.24 粉 土 a0.1-0.2(1/MPa)60.3500.2000.278 15 Es0.1-0.2(MPa)67.603.696.07 a0.1-0.2(1/MPa)60.4400.0600.183 粉 土 Es0.1-0.2(MPa)610.985.968.93 a0.1-0.2(1/MPa)70.2900.1400.220 粉土 Es0.1-0.2(MPa)710.035.338.07 a0.1-0.2(1/MPa)50.2100.1300.157 粉 土 Es0.1-0.2(MPa)515.207.5613.07 a0.1-0.2(1/MPa)70.5500.2500.370 有机质 粉质粘土 Es0.1-0.2(MPa)77.803.505.44 a0.1-0.2(1/MPa)60.2800.1600.210 粉 土 Es0.1-0.2(MPa)610.296.168.37 a0.1-0.2(1/MPa)80.2200.1000.167 粉土 Es0.1-0.2(MPa)815.257.9010.30 各层土固结试验结果统计表 表 2.3.3.1 层号岩性项目样本数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 a0.1-0.2(1/MPa)140.1800.1200.154 粉土 Es0.1-0.2(MPa)1413.438.8610.90 a0.1-0.2(1/MPa)90.2600.0900.167 粉质粘土 Es0.1-0.2(MPa)912.488.269.98 各层土高压固结试验结果 Es (MPa)统计 表 2.3.3.2 层号岩性项目 Es0.2- 0.4 Es0.4- 0.6 Es0.8- 1.2 Es1.2- 1.6 Es1.6- 3.2 样本数44444 最大值 max15.4323.7736.4850.2161.54 最小值 min10.8214.8118.9821.5123.09 粉土 平均值 12.9918.0625.1932.2137.68 样本数66666 最大值 max25.7934.1645.1061.7475.96 最小值 min10.6016.0624.1731.6936.81 粉土 平均值 17.8124.7735.3045.6554.55 样本数77777 最大值 max19.3625.7338.3254.2967.82 最小值 min14.0020.7030.4540.4447.16 粉土 平均值 16.8624.4535.6646.6955.69 样本数88888 最大值 max21.8726.7332.4737.1444.12粉粘 最小值 min11.9214.8821.8426.8530.49 16 平均值 14.0219.2426.3933.2438.47 2.3.4 各层土静力触探试验结果统计 根据静力触探技术标准附录三规定,对本场地 6 个静探孔的原位测 试成果分孔分层计算锥尖阻力和侧壁摩阻力,然后进行厚度加权平均统计, 并按经验公式换算出比贯入阻力 Ps值,计算结果见表 2.3.4。 静力触探指标统计结果一览表 表 2.3.4 锥尖阻力 qc(MPa)侧壁摩阻力 fs(kPa) 层 号 岩 性 样本 数 最大值最小值计算值最大值最小值计算值 比贯入阻力 Ps(MPa) 粉土 62.61.82.27261218.72.39 粉土 60.80.60.67181011.60.74 粉土 60.80.20.53161012.70.59 静力触探指标统计结果一览表 表 2.3.4 锥尖阻力 qc(MPa)侧壁摩阻力 fs(kPa) 层 号 岩 性 样本 数 最大值最小值计算值最大值最小值计算值 比贯入阻力 Ps(MPa) 粉土 61.61.01.36221013.61.45 粉土 60.90.50.681068.30.77 粉土 63.62.63.17403034.03.39 有机质粉粘 61.00.80.90222021.31.04 粉细砂 610.66.08.231006080.09.36 中细砂 619.615.418.0200140151.720.0 2.3.5 各层土标准贯入试验成果统计 标准贯入试验击数根据使用的不同要求,分别做了实测击数的统计和经 杆长修正后击数的数理统计计算。实测击数经杆长修正后,根据“GB50021- 2001”规范第 10.5.5 条要求,考虑到郑州市以往对标准贯入试验成果应用 的经验,因此对杆长修正后标贯击数最后统计仍按公式“N=-1.645/ ”进行统计修正,其结果见表 2.3.5。n 标贯试验成果统计表 表 2.3.5 层 号 岩性 样本 数 类 别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 标准差 变异 系数 统计修 正值N 未经杆长修正 6.04.05.0 1.0000.200 粉土 6 经杆长修正 6.04.04.9 1.0000.200 4.2 未经杆长修正 9.03.05.1 1.7220.332 粉土 11 经杆长修正 8.42.84.9 1.6130.324 4.1 17 未经杆长修正 8.02.05.2 2.3750.452 粉土 8 经杆长修正 7.11.74.7 2.1420.454 4.3 未经杆长修正 9.05.06.5 1.7320.266 粉土 11 经杆长修正 7.84.15.5 1.4830.268 4.7 未经杆长修正 7.02.05.4 1.4300.265 粉土 10 经杆长修正 5.61.64.3 1.1360.262 3.7 未经杆长修正 20.011.015.3 3.4030.238 粉土 10 经杆长修正 15.28.511.8 2.7850.236 10.3 未经杆长修正 14.06.011.0 3.3760.307 有机质 粉粘 12 经杆长修正 10.64.568.36 2.3900.300 7.2 未经杆长修正 37.020.030.2 4.5860.152 粉砂 19 经杆长修正 25.914.321.2 3.1410.148 20.0 标贯试验成果统计表 表 2.3.5 层号岩性 样本 数 类 别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 标准差变异 系数 统计修 正值 N 未经杆长修正 60.032.042.76.9240.16 2 中砂 43 经杆长修正 42.022.429.84.8470.16 2 28.5 未经杆长修正 33.016.025.36.5500.25 5 粉粘6 经杆长修正 23.111.217.74.5850.25 5 14.6 未经杆长修正 50.021.035.79.1510.26 6 粉土 12 经杆长修正 35.014.725.06.6640.26 6 21.8 未经杆长修正 45.020.029.58.4300.28 5 粉土9 经杆长修正 31.514.020.65.9010.28 5 17.3 2.3.6 地基土中粉土粘粒含量试验结果统计 为了确定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的深宽修正系数,对基底附近的粉土进行 了粘粒含量试验分析统计,统计结果见表 2.3.6。 地基土粘粒含量试验结果统计表 表 2.3.6 层 号岩性样本数最大值(%)最小值(%) 平均值 (%) 粉土 613.77.510.3 粉土 718.87.710.6 粉土 817.97.214.6 粉土 811.17.39.5 粉土 7208.815.3 粉土 1112.16.28.3 18 2.3.7 砂土的颗粒分析试验结果统计 为了准确确定砂土的名称,对砂土的颗粒分析试验结果进行统计,统计结 果见表 2.3.7。 砂土颗粒含量试验结果统计表 表 2.3.7 颗粒组成(%) 层 号岩性指标 1-0.5mm0.5-0.25mm0.25-0.075mm 0.075mm 样本数 888 最大值 20.079.832.0 最小值 0.054.015.2 粉砂 平均值 9.169.121.8 砂土颗粒含量试验结果统计表 表 2.3.7 颗粒组成(%) 层 号岩性指标 1-0.5mm0.5-0.25mm0.25-0.075mm 0.075mm 样本数 13131313 最大值 36.069.040.018.0 最小值 0.035.010.04.0 中砂 平均值 16.951.821.010.3 2.3.8 各层土渗透系数结果统计 对各层土的渗透试验结果进统计,统计结果见表 2.3.8。 渗透试验指标统计结果一览表 表 2.3.8 垂直渗透系数 层 号岩 性样本数 (cm/s) (m/d) 粉 土 31.9610-40.17 粉 土 31.7910-40.15 粉 土 31.7310-60.02 粉 土 24.2010-60.004 粉 土 21.0610-50.01 有机质 粉质粘土 33.6310-70.003 2.4 水文地质条件 2.4.1 地下水类型、埋深及变幅 场地地下水类型为潜水和微承压水,潜水含水层岩性为第层粉土, 微承压水含水层岩性为第层粉砂和第层中砂,其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 19 水,主要消耗于蒸发及迳流排泄。勘察期间潜水地下水位埋深 2.8-3.1m,承 压水水位埋深 6.6-7.0m,承压水埋藏较深,可能是邻近基坑抽水影响所致。 地下水年变幅 2.0-3.0m 左右。近 3-5 年潜水最高水位为 2.0m 左右,承压水 最高水位 1.5-2.0m 左右,历史最高水位约为 1.0m 左右。抗浮设防水位按 1.0m 考虑。 2.4.2 水质分析结果 为了评价地下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本次岩土工程勘察取二组水样进 行水质分析,分析结果见表 2.4.2。 9#孔水样水质分析结果表 表 2.4.2 分析项目含量(mg/L)分析项目含量(mg/L) K+Na+218.50 总硬度 270.70 Ca2+62.93 总碱度 500.33 Mg2+27.60 固形物 831.34 Cl-52.47 侵蚀 CO2 0.00 SO42-164.74 PH 值 7.3 HCO3-610.20 19#孔水样水质分析结果表 表 2.4.2 分析项目含量(mg/L)分析项目含量(mg/L) K+Na+247.25 总硬度 333.47 Ca2+54.91 总碱度 473.14 Mg2+47.67 固形物 987.20 Cl-93.23 侵蚀 CO2 0.00 SO42-255.52 PH 值 7.3 HCO3-577.25 2.5 场地土冻结深度 根据“GB50007-2002”附录 F中国季节性冻土标准冻深线图,郑州 市的最大冻结深度小于 60cm,一般为 2030cm,基础设计和施工时可不考 虑冻土的影响。 2.6 不良地质现象 勘察期间,场地 3#孔在施工过程中钻具自 23.0m 突然下落至 25.5m,所 取岩心中见少量朽木,推测可能为一古墓。 另外,场地北侧海星花园小区的地下电缆在场地东北侧 3#孔附近及 19 20 号孔西侧通过。 3.0 场地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 3.1 岩土参数的分析与选用 在野外钻探、原位测试、室内试验等勘察工作的基础上,结合邻近场地 经验,按照可靠性和适用性的基本要求,分别给出两种设计状态的岩土工程 参数。 1、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所需的岩土参数,见表 3.1.1。 2、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所需的岩土参数(c、),见表 3.1.2。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所需的岩土参数表 表 3.1.1 层 号 岩 性 含水 量 W (%) 重 度 kN/m3 土粒 比重 GS 孔隙 比 e 饱和 度 Sr (%) 液限 WL (%) 塑限 WP (%) 液性 指数 IL 塑性 指数 IP 粉 土22.118.42.710.91485.226.619.00.307.5 粉 土25.618.72.710.92394.827.419.60.787.8 粉 土22.319.22.710.93195.026.819.90.558.6 粉 土21.619.52.710.88597.024.317.10.687.2 粉 土23.919.52.710.94899.326.718.60.668.3 粉 土24.919.22.710.87798.327.119.40.718.1 有机质 粉质粘土 27.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医疗器械销售与售后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工业自动化设备维护与性能提升合同
- 2025房地产项目合作开发保证金协议书
- 2025版土地权属纠纷居间调解合同21-附带仲裁条款
- 2025年店面使用权租赁与转租合同范本
- 贵州省遵义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2025版山皮石石材工程结算与付款合同
- 贵州省正安县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城市协管员试题含答案分析
- 2025年度房屋典当借款资产保全合同样本
- 2025年大连屋顶施工安全措施执行合同
-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读书分享
- 2022年贵州省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题库合集(含各科真题和典型题)
- 康复科讲课课件
- 《蒙牛乳业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优化研究》
- 工业互联网安全防护措施手册
- 2024年新版人教精通版三年级英语上册单词带音标
- 电力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导则
- 2025年软件资格考试信息处理技术员(初级)(基础知识、应用技术)合卷试卷及解答参考
- 2023-2024学年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
- 外研版英语四年级下册阅读理解练习(含答案)
- DZT 0447-2023 岩溶塌陷调查规范(1:50000)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