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科教育论文-语文课中的情境创设技巧谈【摘要】在进行情境创设时,要注意从整体出发,把某一环节的情感基调与全文的情感基调结合起来,把局部的情境创设与整体结合起来,把作家的创作风格与小同作品的情感基调结合起来,把对文本的认知与人文精神的浸染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可能有较好的情境创设的诞生,才可能真正实现新课标所提出的“三维”目标。【关键词】情境创设语文课技巧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缩短文本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距离,激发学习兴趣,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实现文本的熏陶浸染功能,应该是情境创设的基本要求。但实际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发现,有些课堂教学不注重从文本的整体氛围出发创设教学情境,从而使得通过文本进行精神浸润的教学目的落空。请看以下几个教学案例:案例一:一教师讲授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时,确立的教学重点是:(1)把握本文的结构层次理解其严密的逻辑性;(2)体会本文感情深厚蕴籍的特点。主要的教学流程是:解题,交待学习目标。听读,理清全文脉络。讲读第三段,讨论:马克思发现了什么规律?这个发现有什么意义?讲读第四段,讨论:马克思还发现了什么规律?这个发现又有什么特殊的意义?讲读第五段,讨论:马克思还有哪些发现呢?讲读6、7两段,讨论:马克思这些天才的理论发现为历史科学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但恩格斯却说“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原因何在?请找出答案。另外,马克思作为革命家都有哪些革命方式?略讲8、9两段。总结全文。案例二:同样是上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教师臂缠黑纱,神情肃然,要求学生面朝黑板上的马克思像默哀三分钟,而后才开讲。案例三:一位教师讲鲁迅的祝福:一上课,老师满脸的严肃,煞有介事地说:“昨天晚上,在一个古镇的郊外,公安人员发现一具无名女尸,年龄大约四十五岁,身体未见刀枪痕迹。为了查明死者的身份、死因,我已派出三个调查组,分别到鲁四老爷、贺老六家、卫婆子家进行调查,要求迅速侦破此案,现在请二三个调查组汇报调查的案情。”接下来几个学生先后发言,述说样林嫂不幸的身世,最后共同认定杀害祥林嫂的凶手是鲁四老爷、卫老婆子,还有鲁镇的人。下课时老师赞扬这几位同学办案神速,有侦破天才,将来可以做一名出色的侦探(中学语文教学2003年第3期)。案例四:这是笔者亲历的一堂课。同样是执教祝福一文,教师将课文的第四部分改成了课本剧“祥林嫂的哭诉”,力邀四位女生到台前表演,她们分别扮演祥林嫂、卫老婆子、四婶、柳妈,还有两位男生在旁边客串。由于准备不允分,表演不到位,笔者发现底下有不少学生在偷偷地笑,还有个别学生甚至在喝倒彩。以上是教师对情境创设的基本要求不甚了解使然。仅仅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进行教学创新着眼是不够的,如果不能把这些与教师对文本情感基调的深刻把握有机结合起来,不从文本的整体氛围出发,我们的情境设计可能是无根的。从作品解读的角度来说,任何一篇作品,从情感上讲都有一个基调。它“是统摄作品的灵魂,是充溢在作品中的生活气息,是蕴藏在作品中的感情潜流,是贯通作品的主旋律”(曹明海文学解读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1月第一版,116页)。这个贯穿并笼罩全篇的情感基调是我们进行情境创设的基点。文本的情感蕴含着作家对世界的主观评价,它有机地熔铸于作家的叙述、描写、说明、议论之中。情感基调可能在作品中有起伏,但总体上是统一的。比如阅读祝福,我们能体验到,笼罩着作品的是一股浓浓的压抑与悲凉的气氛;朱自清的背影则让我们品味到感伤之下的父子情深。因而,在进行文本解读时,我们常会感到,随着情节的推进和人物命运的沉沦起伏,我们的感情时则欣悦,喜笑颜开;时则悲凉,含泪叹息;时则慷慨,激越昂扬。这种现象的发生正是由于文本内部灌注的情感基调引起,由文本的整体氛围决定的。从以上观点来看,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能忽视了文本的情感基调,而应该把它作为教学设计的首要出发点。而上述的四个案例,恰恰存在着情境创设“无”、“过”、“不当”、“不及”的毛病。案例一:“无”情境创设。这是一篇以议为主的悼词,实际的教学流程下来,我们发现,教者除了可以部分实现文本的认知目标之外,很难实现第二个情感目标。教者采用较为传统的教学方式,对文本条分缕析,用冷冰冰的说明性语言进行实质上的阅读训练,整个过程忽视了借助一定的情境传达出对伟人崇高人格和伟人心火的深刻关照。因而难以实现“精神浸润”的目的。长期以来,议论文等实用文体的教学往往成为教者单纯用来进行阅读训练的“最好材料”。写作范式的抽象介绍,论点、论据的反复分析、各种技法的罗列总结,慢慢地,这类文体便成了令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三等文章”了。而实际上,这类文体尤其是议论性文体是最能旗帜鲜明地体现出作家的精神追求和人格魅力的,对这类作品的解读往往更能深化人的认识,提升人的思想境界。这就需要我们更多地挖掘出蕴含于这类作品中的人文因素,更多地体现出对这类作品的“人文关怀”,通过合适的情境创设达到上述目的。案例二:“过分”的情境创设。情境创设的基本要求是恰到好处,既不过分夸饰又与文本的情境基本吻合。如此,才能达到通过情境创设实现熏陶浸染的目的。但案例二的创设明显过了头,演戏的味道太浓,失去了真诚的一面;而且,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虽有哀情,但贯穿全文的情感基调却是以崇敬与赞美为主。以此种哀情开始,会造成情感的过分压抑和沉闷,反而会消解我们对伟人的敬仰之情,不利于体验伟人的光辉形象和人格魅力。案例三:“不当”的情境创设。这则案例,笔者以为它实际上是一个情境创设不当引发教学失当的例子。祝福一文透露出的是浓重的悲剧气息和令人揪心的凄凉,但案例的创设者却把它制造成了一出颇有点令人毛骨悚然的侦探故事,显然是十分不妥的。脱离文本基调的情境创设。无论多么富有创意,结果可能是令人失望的。案例四:“不及”的情境创设。课本剧似乎成为时下语文课章的一种时尚,但课本剧却不是随机、随时、随意上演就能产生它应有的效果,它需要准备必要的设备、道具,需要课前精心编排演练,课堂认真组织实施,否则仓促上马,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还可能适得其反,变成“闹剧”。由以上分析可见,情境创设恰当与否,可能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影响到情感、念度、价值观的实现。而情境创设是否恰当,又与教学设计者能否首先从文本出发有密切的关联。因而,笔者认为,文本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有必要对从文本出发进行情境创设的观念予以充分关注。在进行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英国罗伯特与学前教育发展史
- 工厂设计答辩结论撰写要点
- 工程项目管理学习资源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经济法申诉案例试题及答案
- 社会教育节约用水实施路径
- 2025年工程经济经典例题试题及答案
- 冲刺抢分卷03 备战2025年高考考前仿真模拟卷冲刺抢分卷化学试题03 (辽宁、黑龙江、吉林、内蒙古专用) 含解析
- 生产航天无人机领域装置、海底深水探测动力装置、工业母机直线电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模板-备案审批
- 如何优化工程绩效评估试题及答案
- 现代工程经济应用实践试题及答案
- 《基于单片机红外遥控电子密码锁的设计(附源程序)》12000字(论文)
- 2025年离婚协议书范本(无争议)
- 第12讲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性质及应用 课件中考数学复习
- 2025中国东方航空技术限公司全球校园招聘高频重点模拟试卷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手动葫芦吊装施工方案1
- 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人员考试题库含答案
- 北森行测测评题库2022
- 【MOOC期末】《大学体育射箭》(东南大学)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生物信息学基础讲座课件
- 卫星互联网应用与挑战
- 医院保密知识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