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甲状腺乳头状癌 (三),吉米 高原 强子,乳头状癌主要镜下特征,I 结构:乳头状 II 核特征 1. 核增大 2. 核排列拥挤重叠 3. 核轮廓不规则 4. 核内假包涵体 5. 核沟 6. 毛玻璃样 III 砂粒体 IV 肿瘤纤维化,乳头状癌主要镜下特征,I 结构:乳头状 II 核特征 1. 核增大 2. 核排列拥挤重叠 3. 核轮廓不规则 4. 核内假包涵体 5. 核沟 6. 毛玻璃样 III 砂粒体 IV 肿瘤纤维化,乳头状癌主要镜下特征,I 结构:乳头状 II 核特征 1. 核增大 2. 核排列拥挤重叠 3. 核轮廓不规则 4. 核内假包涵体 5. 核沟 6. 毛玻璃样 III 砂粒体 IV 肿瘤纤维化,乳头状癌主要镜下特征,I 结构:乳头状 II 核特征 1. 核增大 2. 核排列拥挤重叠 3. 核轮廓不规则 4. 核内假包涵体 5. 核沟 6. 毛玻璃样 III 砂粒体 IV 肿瘤纤维化,乳头状癌主要镜下特征,I 结构:乳头状 II 核特征 1. 核增大 2. 核排列拥挤重叠 3. 核轮廓不规则 4. 核内假包涵体 5. 核沟 6. 毛玻璃样 III 砂粒体 IV 肿瘤纤维化,判断核内假包涵体的四项标准,(1)大小标准:核内假包涵体的直径至少是 核直径的1/4; (2)边界标准:核内假包涵体必须圆而规 则,边界截然清晰; (3)内容标准:内容物须与细胞胞质相似; (4)上皮标准:所在细胞必须是可辨认的滤 泡上皮细胞。,乳头状癌主要镜下特征,I 结构:乳头状 II 核特征 1. 核增大 2. 核排列拥挤重叠 3. 核轮廓不规则 4. 核内假包涵体 5. 核沟 6. 毛玻璃样 III 砂粒体 IV 肿瘤纤维化,乳头状癌主要镜下特征,I 结构:乳头状 II 核特征 1. 核增大 2. 核排列拥挤重叠 3. 核轮廓不规则 4. 核内假包涵体 5. 核沟 6. 毛玻璃样 III 砂粒体 IV 肿瘤纤维化,乳头状癌主要镜下特征,III 砂粒体 砂粒体必须满足下列条件: (1)圆形或球形; (2)呈同心板层状钙沉积; (3)位置与肿瘤细胞相关,可位于 肿瘤间质内,或在淋巴腔隙之 中,但不是位于滤泡腔内。 IV 肿瘤纤维化,乳头状癌主要镜下特征,IV 肿瘤纤维化 I 结构:乳头状 II 核特征 1. 核增大 2. 核排列拥挤重叠 3. 核轮廓不规则 4. 核内假包涵体 5. 核沟 6. 毛玻璃样 III 砂粒体,乳头状癌组织学亚型,较经典乳头状癌更为惰性的亚型: 乳头状微小癌(19岁/有转移除外) 较经典乳头状癌更具侵袭性亚型: 高细胞亚型 弥漫硬化亚型 弥漫性(多结节性)滤泡亚型 成人实体亚型 晚期柱状细胞亚型 筛状-桑葚亚型(伴FAP),乳头状癌组织学亚型,与经典型相比仅表现为形态学差异的亚型: 滤泡亚型 弥漫性(多结节性)除外 实体亚型 (儿童除外) 柱状细胞亚型(晚期除外) 嗜酸细胞亚型 Warthin样亚型 透明细胞亚型 乳头状癌伴筋膜炎样间质,乳头状癌免疫组化特征,一般仅根据镜下所见即可作出乳头状癌的诊断,然而免疫组化可能有助于某些病例的诊断,可用于: (1)证实转移灶和不常见表现的甲 状腺肿瘤向甲状腺滤泡细胞分化; (2)有助于作出恶性诊断。,常用的免疫组化抗体,甲状腺球蛋白 (g) 向甲状腺滤泡细胞分化的最特异性标志物 甲状腺核转录因子TTF-1 几乎所有乳头状癌病例呈弥漫性核强阳性 甲状腺转录因子PAX8 乳头状癌显示强而弥漫的核阳性 甲状腺转录因子TTF-2 乳头状癌亦显示强而弥漫的核阳性,细胞角蛋白(CK) 在乳头状癌中表达与正常甲状腺相同, CK7、CAM5.2和AE1/AE3阳性, CK20阴性 Vimentin 乳头状癌几乎总是阳性 降钙素、CEA及神经内分泌标记物 重要的阴性标志物,甲状腺球蛋白 (g) 向甲状腺滤泡细胞分化的最特异性标志物,甲状腺核转录因子TTF-1 几乎所有乳头状癌病例呈弥漫性核强阳性,甲状腺转录因子PAX8 乳头状癌显示强而弥漫的核阳性,甲状腺转录因子TTF-2 乳头状癌亦显示强而弥漫的核阳性,可能用于乳头状癌和良性甲状腺病变之间鉴别诊断,并已经积累了一定经验的另一组标志物是: galectin-3 HBME-1 CK19 CITED1,galectin-3,galectin-3是一种具有调节细胞粘附和其它细胞功能的-半乳糖苷结合凝集素。大部分乳头状癌galectin-3阳性,通常不见于非肿瘤性甲状腺细胞。 galectin-3表达于胞核和胞质,阳性染色可见于几乎所有的经典乳头状癌。在滤泡亚型阳性率较低,常为灶性低到中度阳性表达。,HBME-1,HBME-1抗体是抗间皮细胞表面微绒毛的,其特异性抗原尚不清楚。阳性染色为膜性表达,尤其是顶端表面的胞膜胞质及滤泡腔胶质染色不应视为阳性。HBME-1免疫反应阳性见于几乎所有的经典型乳头状癌,在滤泡亚型乳头状癌中表达率较低。在鉴别乳头状癌和甲状腺良性增生时,HBME-1较galectin-3和CK19更具特异性。,CITED1,CITED1是参与转录调节的一种核蛋白,最初是cDNA表达阵列分析发现它在乳头状癌的过表达,后来改用免疫组化染色,阳性染色见于胞核及胞质,如果仅胞质呈阳性反应是非特异性的。其敏感性较低,见于约2/3的经典型乳头状癌和1/2的滤泡亚型乳头状癌。,CK19,CK19的胞质和胞膜表达提供了一个有助于甲状腺恶性诊断的标志物。尽管在甲状腺肿瘤中此基因的过表达已经被分子技术所证实,但其免疫组化染色特异性较低,除滤泡性腺瘤常有表达外,10%-40%的正常甲状腺组织及增生性结节也呈CK19阳性。,甲状腺乳头状癌及其他疾病中 免疫组化阳性率,Galectin-3 HBME-1 CITED1 CK19 经典型乳头状癌 93%-100% 88%-100% 50%-90% 98%-100% 滤泡亚型乳头状癌 66%-98% 66%-96% 45%-83% 88%-91% 滤泡癌 48%-88% 38%-64% 14%-20% 38%-70% 滤泡性腺瘤 6%-30% 4%-11% 7%-16% 5%-44% 正常甲状腺/增生结节 0% 0% 0% 7%-40%,这些免疫组化染色可单独应用,或者作为抗体组合成分之一使用。单一抗体的特异性相对较低,而这些抗体联合使用,如galectin-3、HBME-1、CK19用于检测乳头状癌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对于疑难病例常选择的抗体包括:galectin-3、HBME-1和CITED1,滤泡性腺瘤中这一组抗体有两种阳性的不足10%。上列抗体中有一种以上呈现弥漫性强阳性可视为诊断癌的充分证据,一种弥漫性强阳性或两种以上局灶性阳性视为恶性的重要证据。据报道,实际上,所有转移性乳头状癌均为galectin-3和HBME-1弥漫性强阳性表达,而不管是何种亚型的乳头状癌。,乳头状癌中用Ki-67检测的增殖指数一般低于5%。 绝大多数乳头状癌无TP53染色。 其它可用于乳头状癌诊断的免疫组化标记有TPO、fibronectin-1、S-100A4、cyclin D1、p27等,虽然这些蛋白中的大部分在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有所改变,但这些抗体的诊断性作用尚未很好的进行评估。 因为仅RET蛋白C-末端表达是RET/PTC重排的结果,已经试用抗R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财务人员工作试用期工作总结汇编15篇
- 电视新闻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电脑配件装机知识培训课件
- 电脑设备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高考文言文句式课件
- 配网基建工作前期补偿协议
- sas考试题目及答案
- plm系统考试及答案
- 电线电缆课件
- 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含答案)
- 学校食堂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考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教科版新教材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设计(含教学计划)
- 医院药品采购与质量控制规范
- 支部纪检委员课件
- 从+“心”+出发遇见更好的自己-开学第一课暨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2025-2026学年高中主题班会
- GB 46031-2025可燃粉尘工艺系统防爆技术规范
- 初中历史教师培训讲座
- 2025年苏教版新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 T/CCS 075-2023煤矿柔性薄喷材料喷涂施工技术要求
- 近十年中职试卷及答案
- 贯彻落实2022年新修订的《地理》科目《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新课标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