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防塌方应急预案.doc_第1页
隧道防塌方应急预案.doc_第2页
隧道防塌方应急预案.doc_第3页
隧道防塌方应急预案.doc_第4页
隧道防塌方应急预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青岛至兰州公路(宁夏境)东山坡至毛家沟段高速公路A3合同段隧道坍塌应急预案 编 制: 审 核: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二一三年 隧道坍塌应急预案一、编制依据根据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决定、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建设工程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及中铁一局集团公司有关规定制定本预案。二、编制目的 制定隧道防坍塌事故应急准备和响应措施,为迅速、高效和有序地做好坍塌事故的预防和应急救援工作, 避免事态扩大, 最大限度地将坍塌事故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指导项目部事故预防和救援工作,提高隧道安全生产、预防和处置事故的能力。三、应急救援组织机构与职责根据隧道施工特点设置项目部隧道防坍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由项目部经理担任,副组长由项目部生产副经理、总工和书记担任,组员由各部门人员组成。同时成立救援指挥组、抢险抢救组、技术保障组、通讯联络组、医疗救护组、疏散警戒组、后勤保障组、善后处理组、事故调查组。(一)机构成员如下:组 长:刘 强副组长:吴以顺、周铁刚、孙勤辉、郭晨曦组 员:张争战、崔 健、孙耀国、李玉宁、张桂斌、吴 健、肖宝福、王高凌、张 斌、张 静、樊久铭、董少敏、张丽霞、曹 忠、秦 峰、方德喜、王开平防塌方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项目部安全环保部。联络人:吴 健 电话2)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图事故调查组善后处理组后勤保障组医疗救护组疏散警戒组通讯联络组技术保障组抢险抢救组应急救援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副组长领导小组组长1、救援指挥组组长:刘 强 电话组员:吴以顺、周铁刚、孙勤辉、郭晨曦2、抢险抢救组组长:孙勤辉 电话员:孙耀国、秦 峰、王开平、方德喜3、技术保障组组长:周铁刚 电话员:崔 健、董少敏4、通讯联络组组长:郭晨曦 电话员:李玉宁、张 涛5、医疗救护组组长:吴以顺 电话员:张 静、张丽霞6、疏散警戒组组长:吴 健 电话员:樊久铭、蒋 川7、后勤保障组组长:张争战 电话员:曹 忠、马萱菜8、 善后处理组组长:张桂斌 电话员:王高凌、肖宝福9、 事故调查组组长:陈 斌 电话员:张 斌、张新军(三)小组职责1、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负责本单位“预案”的制定、修订;组建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并组织预案的培训、演练和实施;检查督促做好坍塌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负责事故的控制、救援、查处等管理指挥工作。2、救援指挥组:负责调集人员、救援物资、车辆、抢救器材;负责事故现场的指挥工作。3、抢险抢救组:主要负责事故现场的处置。根据事故发生的实际情况,分析事故原因,及时制定处理方案,有效的遏制事故的蔓延。4、技术保障组:根据施工生产内容及特点,制订出用于事故救援的物资、设备、人力需求计划,为事故救援现场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事故发生后,及时向应急现场指挥提供有效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支持,有效地指导应急反应行动中的技术工作。5、通讯联络组:主要任务是负责向社会救援机构报警,请求提供帮助,报警时要清楚说明事故发生时间、地点、方位、事故是否造成人员伤亡等情况。报警后,要立即派人在事故发生路线和交叉路口迎接救护车等救援车辆。负责事故处理中各救援队伍之间的通讯联络,并在救援领导小组组长的授权下向上级应急中心和当地公安部门、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报告。6、医疗救护组:负责事故现场的医疗救护工作,组织救护车辆及医务人员、器材进入指定地点,对伤员实施抢救;对事故中的轻伤人员,现场及时包扎救治,伤情严重的,由专人负责送至附近医院抢救。7、疏散警戒组:事故发生时,以最快的方式赶到现场,负责隧道塌方点人员、机械、材料等安全疏散工作,避免二次伤害;设置警戒,封锁保护现场,保证现场井然有序;实行封闭管理,负责施工道路的管制工作,保证现场及救援道路畅通;加强保卫工作,禁止无关人员、车辆进入施工现场堵塞救援道路。8、后勤保障组:接到任务后,以最有力的方式,确保应急救援车辆、物资、通讯设备、资金等物资的供应和通讯畅通;及时通知项目部救援车辆迅速开至事故地点实施抢救工作。9、善后处理组:做好伤亡人员及家属的稳定工作,稳定伤亡人员及家属情绪,事故之后不发生其他变故。做好受伤人员医疗救护的跟踪工作,协调处理医疗救护单位的相关矛盾。与保险部门一起做好伤亡人员及财产损失的理赔工作。慰问有关伤员及家属。10、事故调查组:保护事故现场,对现场的有关实物资料进行取样封存。调查了解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及相关人员的责任。按“四不放过”的原则对相关人员进行处罚、教育、总结。四、隧道防塌方事故的预防措施(一)可能发生塌方的种类隧道掌子面塌方、回头塌方、边墙滑坡等突发事故。(二)可能造成塌方的原因 隧道塌方事故是地下工程重大危险源,造成隧道塌方的原因一般是在地质破碎、地质断层带,初期支护方法、强度不够,开挖后临时支护跟不上,围岩暴露时间太长或在赶工期时极易造成隧道塌方。(三)预防措施 1、及时做好地质核对工作,掌握地貌水文情况,采取相应的超前支护措施。2、 针对暗挖隧道洞内围岩强-弱风化不均匀,部分区段富水层较厚,极易造成岩体失稳和坍塌,做到 “长期预报与短期预报相结合、物探手段与钻孔直接预测相结合、区域性地质预报与掌子面地质预报相结合的“三结合”原则,全面正规、贯穿全程。实施 “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充分发挥多种手段综合预报的优势,通过各种方法相互对照、相互补充,相互配合,提高物探成果解译水平,提高地质预报精度。及时判断围岩稳定情况,快速采取相应的支护手段。 3、隧道掘进施工时,每个工作面在洞碴清运完毕后工程技术及质量部地质工程师,利用罗盘仪、地质锤、放大镜、皮尺等简单工具对下一循环工作面进行地质素描。根据地质素描的内容,绘制地质素描图,并做出开挖面前方较短距离内的岩体稳定性分析。根据岩体变化来推断前方地质变化趋势。及时提供下一循环开挖进尺,支护要求等隧道防塌方技术参数。4、 在地质不良地带,隧道开挖时,每循环还需要进行短距离超前地质钻探,可利用风钻对工作面进行钻探,探孔深度宜控制在45m范围,探孔数量不少于6个,探孔分别设置在拱顶、两侧拱腰、边墙、隧底。探孔探测若无异常情况出现,再进行下一循环开挖工作。 5、在隧道施工时严格遵循“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勤量测、及封闭”施工原则,做到施工过程中合理安排、科学管理,不违章指挥、不抢工蛮干,确保工序质量满足开挖要求。 6、施工中及时对锚杆的安装质量、钢拱架稳定性、强度、刚度的检验、喷射混凝土的强度、密实度、厚度、平整度的检验工作。及时反馈信息做好初期支护工作,满足防塌方要求。 7、加强工序衔接工作,特别是隧道轮廓线以内开挖完成后,立即进行围岩封闭工作,减少围岩暴露的时间过长。防止围岩应力释放时引起的塌方事故。 8、严格执行检查验收制度,每道工序必须执行“三检制”,做到上道工序检查验收合格后下道工序才能开工。 9、狠抓落实确保施工计划的完成,做好节假日安全检查工作,加强安全教育工作,施工中做到不急、不燥、有序不乱,合理安排保证每天进度的完成。五、应急准备1、作业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按规定配戴好安全帽及安全防护用品,应在规定安全通道内出入和上下,不得在非规定通道位置行走。2、在隧道内每50米设一应急照明灯及设置明显的夜光方向指示标志。3、隧道内施工机具统一放置在隧道线路一侧,不得随意堆放,不可妨碍救援及逃生通行。4、隧道作业队成立“抢险队”,经常对抢险队员进行救援知识、演练及培训教育。做到有指挥、有部署、有方案分工明确实施救援。六、应急物资的准备和检查(一)根据实际情况备足应急物资及应急资金保证。(二)救援物资设备配置如下:序号设备名称数量用途责任单位1救援车辆4辆急救、指挥车综合管理部2急救箱1套应急治疗3担架2副急救4小夹板若干急救5绷带、无菌敷料若干急救6尼龙软管50米通风供氧物资设备部7工字钢10根抢修8原木(3-5米长)20根抢修9应急灯、手电30抢修10水管100米供水11铁锨30把抢修12镐30把抢修13雨鞋30双抢修14安全帽30顶抢修15警戒线彩带50卷警示16扬声器2部指挥17报警器1套预警18电焊机2台抢修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