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的危害程度评估报告.doc_第1页
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的危害程度评估报告.doc_第2页
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的危害程度评估报告.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致泻大肠埃希氏菌危害程度评估报告一、生物学特性大肠埃希氏菌更习惯称为大肠杆菌,分类于肠杆菌科,归属于埃希氏菌属,统称为致泻性大肠杆菌,一般包括五种:即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TEC)、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和粘附性 大肠杆菌(EAEC)。大肠埃希氏菌为两端钝圆的短小杆菌,一般大小约0.5-0.8m*1.0m-3.0m,因生长条件不同,个别菌体可呈近似球状或长丝状。此菌多单独存在或成双,但不呈长链状排列。约有50%左右的菌株具有周生鞭毛而能运动,但多数菌体只有1-4根,一般不超过10根,故菌体动力弱;多数菌株生长有比鞭毛细、短、直且数量多的菌毛,有的菌株具有荚膜或微荚膜;不形成芽胞,对普通碱性染料着色良好,革兰氏染色阴性。此菌合成代谢能力强,在含无机盐、胺盐、葡萄糖的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最适生长温度为37,在42-44条件下仍能生长,生长温度范围为15-46。在普通营养琼脂上生长表现3种菌落形态:光滑型、粗糙型、粘液型。大肠埃希氏菌兼性厌氧,在有氧条件下生长良好,最适生长pH为6.8-8.0,所用培养基pH为7.0-7.5,若pH值低于6.0或高于8.0则生长缓慢。大肠埃希氏菌生华物性是,发酵葡萄糖、乳糖、麦芽糖和甘露醇产酸产气,分解蔗糖因菌株而异,录素酶试验阴性,IMVi试验+-,有些菌株如碱性异型菌群,微产碱,不产气,无动力,易与志贺菌混淆。大肠埃希氏菌的抗原构造主要由菌体抗原(O),鞭毛抗原(H)和荚膜抗原(K)三部分组成。现巳知有171个O抗原、99个K抗原和56个H抗原。二、危害程度分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该菌危害程度为第三类。三、致病性和感染剂量致泻大肠埃希氏菌在人和动物的大便中大量存在,引起人体以腹泻症状为主的全球性疾病,其中尤以EPEC、ETEC所占比例为大。其中有少数几种引起人类食物中毒,部分埃希氏菌株與嬰兒腹瀉有關,並可引起成人腹瀉或食物中毒的暴發,感染剂量约为107108。尽管目前报道各地主要腹泻病是由志贺氏菌或轮状病毒引起的,但是,多年来,致泻性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病例始终位于第二位,可见大肠杆菌肠道传染的广泛性。还有,致泻性大肠杆菌亦可常年引发人体腹泻,以夏秋季为高峰,在患者感染住院率中,婴幼儿占60%以上四、暴露的潜在后果摄入是主要的实验室危害,可引起实验人员感染。暴露在气溶胶中能否造成危害尚不清楚。五、感染途径通过污染食品和水源经口传播。六、微生物在环境中的稳定性此菌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在无芽胞菌中是最强的一种,在室温可存活数周,在土壤、水中存活数月,耐寒力强,但是在30分钟内快速冷冻,将37降至4的过程,可杀死此菌。加热60,30分钟,此菌可灭活。此菌对青霉素有中等抵抗力,对一般消毒剂都比较敏感对漂白粉,酚、甲醛等较敏感,水中1ppb氯可杀死此菌。此菌耐胆盐,在一定程度上能抵抗煌绿等染料的抑菌作用七、浓度和浓缩标本的容量一般样本检测。八、自然和易感人群宿主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的宿主主要为牛、猪、羊、鸡等家禽家畜,许多被该微生物污染的食物都不得可以作为传播媒介,幼儿、老人及免疫缺陷者更为易感。九、实验操作活动致泻大肠埃希氏菌巳证明会对实验人员造成危害。摄入是主要的实验室危害,暴露在气溶胶中能否造成危害尚不清楚。按照国家标准方法对样本(粪便、食品、水样)进行分离,培养,鉴定。建议采用BSL-2级水平的操作技术,防扩散设备和设施。一旦发生意外,按照本实验室的意外事故应对方案和应急程序进行处理。十、预防和治疗致泻大肠埃希氏菌引起人体以腹泻症状为主疾病,根据菌型不同可引起如一些疾病:轻度水泻,痢疾样腹泻、出血性腹泻,也可引起食物中毒性疾病。目前尚无可用于人类的疫苗。对本病的治疗,病人应予胃肠道隔离,除一般治疗外,可根据大便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选用适当的抗菌药物作病原治疗,如选用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等。预防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的感染,首先是要做好个人卫生。切实做好饮食卫生、水源及粪便管理,消灭苍蝇,切断传播途径,防止病从口入。十一、工作人员素质卫生技术专业人员,并经过生物安全培训后获得上岗证书。十二、评估结论该菌生物性状较稳定,主要通过污染食品和水源经口传播,感染机会多,感染性中等,致病后主要是引起腹泻等。预防手段主要做好个人卫生和做好餐饮业和托幼机构等的卫生管理。试验过程建仪采用BSL-2级水平的操作技术、防扩散设备和设施。实验室中应穿着工作服或罩衫等防护服。离开实验室时,防护服必须脱下并留在实验室内。不得穿着外出,更不能携带回家。用过的工作服应先在实验室中消毒,然后统一洗涤或丢弃。 当手可能接触感染材料、污染的表面或设备时应戴手套。如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