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知识管理信息时代的个人知识管理探微在信息严重超载的今天,“我们生活在信息的海洋中,但却忍受着知识的饥渴”。为了寻找一个地址、电话号码或电子信箱而翻箱倒柜;收藏的总是远远超过阅读和学习的数量;网站看过很多,却往往在需要某些资料的关键时刻无法找到;被每天的繁重例行工作压得透不过气来等等。顺应时代要求,知识经济和知识管理逐渐成为当前社会的热门话题。要想获得生存和发展的能力,人们必须成为个人知识的管理者,提高创造和应用知识能力。个人知识管理 (PKM,Pers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是一种新的知识管理的理念和方法,能将个人拥有的各种资料、随手可得的信息变成更具价值的知识,最终利于自己的工作、生活。通过对个人知识的管理,人们可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信息素养,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 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竞争力,为实现个人价值和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一、个人知识管理的概念1、个人知识的分类知识管理的一个基本问题是对知识的分类。按照应用的角度,经济发展与合作组织(OECD)将知识分为四类:事实知识(Know-what)、原理知识(Know-why)、技能知识(Know-how)和人际知识(Know-who)。1从认知角度出发,知识又可以分为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和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ege)。显性知识可以通过文件、形象或其他精确的沟通过程来传授,但隐性知识的获得却只能依赖于自身的体验、直觉和洞察力。在OECD对知识的划分中,前两者属于显性知识,后两者属于隐性知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动态循环。2 个人可以管理的知识不仅是指书本和文献中的有形内容,而且更是指信息,是从原始材料中组织和系统化的数据。个人知识管理的重点在于对隐形知识的管理,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共享,提高学习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2、个人知识管理的含义个人知识管理(PKM)的宽泛定义由美国的Paul A. Dorsey教授提出:“个人知识管理应该被看作既有逻辑概念层面又有实际操作层面的一套解决问题的技巧与方法。”3UCLA大学安德逊工商管理学院的Jason Frand已经在他们的MBA课程中列入了采用PKM概念来说明信息与知识管理的实践活动。Frand 和Hixon (1999)将个人知识管理定义为:“它是一种概念框架,指个人组织和集中自己认为重要的信息,使其成为我们知识基础的一部分。它还提供某种将散乱的信息片段转化为可以系统性应用的东西的(个人)战略,并以此扩展我们的个人知识。”4Skyrme (1999)从经验方面对个人知识管理战略描述:1) 明确自己的信息需求;2) 制定一个(知识)获取战略;3) 设定信息的优先级,确定哪些信息可以丢弃,哪些信息可以收取;4) 确定如何和何时处理手上的信息;5) 为需要归档和保存的知识建立规范;6) 创建个人的文件系统,可以兼顾(管理)自己的工作、生活和其它知识活动;7) 为不同用途建立信息目录(书签)和索引;8) 经常评估/评价所存储信息和目录的价值。综上,尽管个人知识管理(PKM)有各种版本的定义,其实质却都在于帮助个人提升工作效率,整合自己的信息资源,提高个人的竞争力。通过实施PKM,个人可以在短时间内处理大量的信息,快速有效地获取所需知识,准确地表达知识,提高工作效率和自身能力。二、个人知识管理的内容Dorsey教授指出PKM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涉及创建、分类、索引、检索(搜索)、分发以及重新使用某项知识的价值评估。其中,七项知识管理的技巧与方法是21世纪的知识工作者所必需的,可以概括为:检索信息的技巧;评估信息的技巧;组织信息的技巧;分析信息的技巧;表达信息的技巧;保证信息安全的技巧和信息协同的技巧。51、检索信息的技巧检索信息时,首先要确定个人的信息需求和信息来源,选择合适的信息检索技巧方法。在个人知识管理中,检索信息的技巧既包括技术要求很低的问问题然后听回答的技巧,也包括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搜索引擎、电子图书馆的数据库和其他相关数据库查找信息的技巧。为充分掌握检索信息的技巧,个人有必要对搜索的概念、布尔逻辑、搜索的技能等充分的掌握。2、评估信息的技巧这种技巧不仅指个人可以判断信息的质量,而且指个人必须能判断这种信息与自己遇到的问题的相关程度。个人并不必去了解计算机评估信息的机理,评估主要从可信度、准确度、合理性及相关支持等方面来进行。可信度一般根据作者的可信度、质量保证依据、元信息等来判定。准确度可从时间界限、综合全面性、信息面向的对象及其使用目的、合理性等方面来确定。相关支持则是指信息文本的索引目录、参考文献等。3、组织信息的技巧组织信息,需要过滤无用和相关度不大的信息资源,有效地存储信息,建立信息之间的联系,方便以后的查找和使用。有效组织信息的原则是:无论环境怎样,组织起来的信息应该便于有效的利用。这种技巧会牵涉到用不同的工具把各种信息组织起来。在手工操作的环境中,我们会用文件夹、抽屉和其他的比较原始的方法来组织信息。在现代的高科技环境中,我们用电子文档、数据库和网页,或者用专门的知识管理软件来组织信息。4、分析信息的技巧分析信息就必须牵涉到如何对数据进行分析并从中得出有用的结论。常用的分析信息的方法是建立和应用模型,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从而得出信息间的关系。电子表格、统计软件、数据挖掘软件等提供了分析信息的方法,但在建立各种分析软件的模型的工作中,人还是最重要的。5、表达信息的技巧通过表达信息,可以实现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个人知识在交流、共享中得到升华。信息的表达,无论是通过PowerPoint、网站还是通过文本,大部分的工作应该围绕如何让他人理解、记住、能与自己的互动上。6、保证信息的安全虽然保证信息安全的技巧与个人知识管理中其它的六种技巧有所不同,但这并不表明保证信息的安全就不重要。保证信息的安全涉及到开发与应用各种保证信息的秘密、质量和安全存储的方法和技巧。常用到的密码管理、备份、档案管理都是保证信息安全常用的方法。7、信息协同的技巧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组织和部门的协同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如通过小组或团队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讨论与交流的基础上对一些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协同工作,交流和共享彼此的观点和知识。有效的利用这种技术不仅要求会使用这种工具,而且要求充分的理解协同工作的各种原则及其内在内容。以上七种知识管理方法,实际上是处理日常工作中“知识维度”的一系列连续的动作和操作,并可以根据需要相互结合,选择使用。例如,你可能是在对信息进行评估后才发现仍然需要检索一些信息。瑞士Open Connect AG公司的知识管理主管Hyams教授认为,除了以上七项外,个人知识管理的内容还应该包括时间管理、基础设施、组织性工作等等方面的技能,具体指:时间控制;工作空间舒适度;快速阅读、备注和研究;备案和文档管理;信息设计(哪些信息有用,哪些信息无用);有目的的写作;知识/信息处理设施(通常指PC等IT设备);知识/信息过滤技能。三、个人知识管理的工具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个人知识管理可以充分利用各种随手可得的主流软硬件工具,结合使用其他方便的辅助小工具。例如微软Office 、MS Outlook 、Lotus Notes与ICQ、MSN等常用软件,以及概念地图、心智地图、网络日志weblog 和 维基百科wiki等辅助小工具。硬件有手机、笔记型计算机、PDA等个人数字工具。除了以上这些常见软硬件外,这里再推荐几种最近比较流行的优秀管理工具。1、个人信息管理系统- iSpace Desktop这是一款集成化的个人信息管理系统,它以个人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为基本任务,帮助个人实现工作、学习、生活等相关信息和个人社会关系网络信息的有效管理。它现在可作为内容管理系统,包括如下主要功能模块:通讯录、文挡 、日程分类、日程记录、日程浏览、博客Blog等。2、个人知识管理工具iNota 这是一套个人知识管理编辑工具,可用拖曳或剪贴的方式取得文字或图形,以树状结构来分类及管理资料,包含详细的资料注解,可自动转成XML文件,作为网络资源之用,并且自动化的方式整理、归类,重点注记及内容加值的方法,建立个人的目录与个人知识管理系统,提高信息处理与知识吸收的效率。其主要功能特色如下:简易的操作接口、清晰的资料分类、详细的资料批注、简明的搜寻方式、轻松的数据储取、自动的转存档案等。3、文档资源管理软件Mybase这是一个功能强大且可随心所欲自定义格式及层次关系的通用资料管理软件,可用于管理各种各样的信息,如:各类文档、文件、资料、名片、事件、日记、项目、笔记、下载的精华、收集的各种资料等等,即使毫无规律的资料,经过精心组织后,也一样可以管理得有条不紊。总之,其数据组织能力足够灵活,允许您自定义更多的适合具体情况的各种用途。4、微软Office新成员OneNote 2003这是Microsoft Office System 中的新程序,它使我们能够捕获、组织和重用便携式计算机、台式计算机或 Tablet PC 上的便笺。利用OneNote 2003 ,可以方便地记录要做的事情,以及标记事情的轻重和状态,而且可与MS Outlook结合使用。5、网际冲浪之选MyIE2(网际畅游II)这是一款基于IE内核的、多功能、个性化多页面浏览器。它允许在同一窗口内打开任意多个页面, 减少浏览器对系统资源的占用率, 提高网上冲浪的效率。 MyIE2 支持各种外挂工具及 IE 插件(plugins), 使你在 MyIE2 中可以充分利用所有的网上资源, 享受上网冲浪的乐趣。它的特色功能包括:多页面浏览界面,鼠标手势控制,超级拖放功能,隐私保护,广告猎手,快速网络服务,Google 工具栏支持,外部工具栏,收藏工具栏和个性化的皮肤支持等。6、邮件管理之炫-IncrediMail 这是一个与众不同的E-mail软件。它具有个性化的多媒体视窗界面、寄信动画效果、可爱的收件信差。还有很多动态的信签、动画、音效、卡片等,从而组合成出非常炫的电子邮件,使得写E-mail和看E-mail都变成新鲜的体验。这个软件不仅界面超炫,而且功能强大,人性化交互。用它可以管理YAHOO、HOTMAIL等各种非POP的邮件帐户,通过Message Rule功能可以轻松实现中国人比较习惯的多帐户方式。还可以根据不同的帐户显示不同的通知图标,比手机的来电显示还要方便。对于普通EMAIL管理软件的阻止发件人,在服务器端预览邮件等功能更是不在话下。四、个人知识管理系统架构基于简单有效和经济实用的原则,个人知识管理系统的构架,包括两个部分:信息网络和知识系统。1、三维信息网络架构获取大量的有用信息是进行个人知识管理的基础。信息网络代表了收集信息的能力,数据的多少与品质的好坏,成为决定知识产出品质的第一影响因素。一般而言,PKM应该建立至少三个方面的信息网络:人际网络、媒体网络和Internet资源网络。 (1)人际网络 人际网络是一种无形的网络,也是个人学习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人际网络的建立和维持并不容易,一旦建立,往往成为可以获得最直接最深入问题信息的来源。人际交往中可以学到很多书本上、习软件中学不到的知识隐性知识。人际圈子越广,交往的人员的素质越好,可以学到的知识越多。因此,要扩大自己的交往圈子,充分利用各种软硬件工具,如ICQ、MSN、Email和手机、PDA等,多与“柏拉图”为友,多与朋友交流,沟通和讨论,提高自己。(2)媒体网络 媒体是一种实时与广度的信息来源,通过电视广播杂志与报纸,往往可以获得最新的讯息与来自不同角落的新闻。结合自身学习、工作的需要,将经常用到的媒体信息进行分类、鉴别。对那些主要的媒体长期密切关注,让信息的收集成为系统,而非随机性的临时行为。使主要媒体来源的数据讯息及时到达自己的工作桌前,促进自己的知识结构良性发展。(3)互联网络 Internet是人们进行学习的重要工具,能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强大功能进行学习是现代人的一个重要标志。不论网站还是电子报,不管质量还是数量,Internet的资源都已经超过现有的单一图书馆与媒体。有效的建立网络资源清单,熟悉相关资源所在,将大大提升工作效率。利用互联网进行学习,必须善用搜索引擎工具,充分利用IE的收藏夹,定期备份信息。此外,Blog 、Wiki等网络工具也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们作为个人知识管理系统所使用。2、个人的知识系统架构 收集数据只是知识管理的第一步,接下来还要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系统架构。知识系统架构,简单说就是储藏知识的架构。知识架构的系统化,有助于将收集到的数据有效储存和未来的快速索取。 (1)对所需管理的知识进行分类 从个人的角度讲,需要管理的知识资源无外乎以下内容:人际交往资源(如联系人的通讯录、每个人的特点与特长等)、通讯管理(书信、电子信件、传真等)、个人时间管理工具(事务提醒、待办事宜、个人备忘录)、网络资源管理(网站管理与连接)、文件档案管理等。对知识的分类,应根据自身需求,按照“我需要什么信息,如何最快找到它”的原则进行操作。知识的专业分类可以根据学习的专业科目来划分,也可参照图书馆文献的分类方法。对于分类学无需深究,只要根据个人情况,在实践中逐渐摸索出自己知识库的最佳分类方法。(2)选择合适的知识管理工具 对个人来说,针对不同的信息可以采用不同的工具,不需要采用统一的入口,只要简单易用,适合自己就行。比如邮件管理,通讯录管理,这是最常见的个人知识管理的一部分。还有就是知识内容的管理,可以采用WIKI和BLOG。(3)建立个人知识库 在知识库中,所有知识都以目录结构分类存放。可以设置一个临时目录来存储那些无法及时处理的信息,待以后再分类,从而保持知识库的干净。此外,文件命名应该简单明了、见名知义,辅以数字编码、时间、来源等为原则。6同时,也要建立文件安全、资源删除与更新、交流与共享的规则,以文件的形式妥善地保存下来,并在以后的实践中逐步扩展和完善,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这样可以方便信息资源的分类存储、查找和操作,也可避免因时间推移和遗忘而导致的混乱管理,造成大量资源浪费。选择有效的个人知识管理工具,对所有资源进行分类、命名以后,就可以将知识分批放入个人知识库。个人知识库建立起来之后,快速而方便的访问至关重要。一个可以借鉴的方案是网络日志。这种个人发布系统现在越来越多的被用作个人知识管理系统。随着知识的不断丰富和能力增强,也要持续不断对个人知识库进行维护和管理。一般而言,个人应主要作好以下工作:增添新的学习资源和知识类别;删除、修改和更新部分资源;进一步完善个人知识管理准则;协作学习以交流和共享知识;在知识管理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完善个人知识结构。(4)应用已有的知识在个人知识管理上,我们不能只关注知识积累,而不注重知识能量的释放。知识学习和积累的出发点就是对知识的使用,并在知识的利用、交流中创造新的知识。在知识的利用上,一些传统的方法可能对个人知识管理有所帮助,例如归纳和演绎。想要利用已有的知识,既可以在个人占有的大量知识基础上进行归纳,找出事物间的规律,然后应用于实践从而对这种归纳结果进行检验,然后再从实践中修正归纳出的知识;也可以对原有知识进行演绎,帮助新的实践。知识管理中知识的利用方法现在还处于探索阶段,因为它涉及不同个体的知识背景、生活环境、价值观等因素比较复杂。一般来说,应用知识可以遵循下面的规则进行。首先是进行知识收集,把与问题有关的知识找到,在互联网时代这一点并不难做到;然后进行消化吸收,也就是阅读有关资料,包括向专家请教;建立可比较的模型,以专业知识为基础,设计出比较及评价方案;评估报告将完成知识应用过程,在这些模型中挑选出支持决策或得出结论的便是完成知识应用。头脑风暴、专业论坛、沙盘模拟甚至聊天谈话,也都是知识应用的准备阶段,可以帮助个人进行知识加工,形成应用知识的规则意识。世界瞬息万变,竞争风起云涌。要想在新的知识经济世纪里搏风击浪,人必须是不断成长的个体,做全新的“学习人”,不断地主动进行自我超越的修炼,实现终身学习。个人知识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但又未被人们足够重视的领域,不仅局限于商业和工作任务,而且包括个人兴趣、爱好、家居、家庭和休闲活动。掌握个人知识管理技巧,建立和不断完善个人知识系统结构,从而获得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必将成为二十一世纪重要的理念与行动!个人知识管理的29个原则 1、持续的学习成为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持续学习不一定能带来成功,但不学习一定失败; 2、信息和知识爆炸,在一段时间和时期内,学习的内容必须聚焦。起码要在一个领域内成为专家。 3、你应该学习的内容取决于你的价值观、特长、个性和目标。 4、你必须学会如何有效的评估信息和知识,所以你必须根据你的价值观、特长、个性和目标确立自己对信息和知识的“过滤器”; 5、人是知识获取的重要管道,所以你应该知道谁最擅长什么?遇到问题时知道可以向谁学习和请教; 6、你牛了你的朋友也一定牛,建立人际资源的基础是自己的知识基础、个性和激情、自己优势的合理展示和帮助别人的意愿; 7、人际关系需要维护;快捷方式是找到那些愿意共享自己朋友资源的人,你也应该做这样的人; 8、信息如果不经过处理,不能称为知识。所以你存储的知识起码你应该简单看过、知道是在讲什么; 9、信息和知识存储前应该尽可能做规范化的工作,例如你做的摘要、感触、觉得最有价值的部分、将来能做什么用等等; 10、建立自己的分类字典,而不是每次想起什么就建立什么样的活页夹或者标签。分类字典,持之以恒坚持,适当调整; 11、知识存储中分类不宜过宽,过宽则等于没有分类;分类不宜过深,过深后你就不会再去看; 12.充分利用各种工具,尤其是web2.0工具做知识存储和获取工作; 13、知识存储时适当共享,听取和收集别人的意见和建议; 14、有意识的做知识显性化的工作,既方便知识传播也促进知识学习和建立人际网络; 15、知识传播中必须考虑传播的方式和效率; 16、不能用简单朴素的语言表述的知识证明你还没有深入理解; 17、多用举例子、讲故事的方法传播你的知识、见解。这个过程是你对知识的再深化过程; 18、你的知识传播的越广,你的影响力越大; 19、你的目的决定了你知识利用的方式。如果目的是要写论文,则你的知识就是明确、简洁的表达;如果是想要在市场上销售,就必须产品化、规范化或者专利化; 20、知识本身没有价值,只有被利用时才能展现其价值; 21、知识必须跟任务、项目结合起来才能发挥作用; 22、单独的一个主题的知识很难被很好的利用,所以你必须将你的知识融入团队中或者找到自己的合作伙伴; 23、知识创新最简单的方法是总结和分析; 24、知识创新是一种习惯; 25、学习或者实践-总结-将总结出来的内容投入实践检验和请行家批评继续总结和实践; 26、不能光做,还要思考; 27、个人竞争力的源泉不是你现在知道的或者掌握的,而是你选择方向和快速学习的能力,是你能够将知识用足用好的能力; 28、环境造就人,太安逸的环境对个人的发展弊大于利。如果不能找到好的环境,那就自己给自己压力; 29、既要会做,也要会展示自己做的,要有树立个人品牌的意识。十大企业知识管理原则-企业管理【摘要】 企业求发展,必须有个好的管理机制,十大企业知识管理原则是企业管理的经典总结.知识是一种资产,知识使用需要公众的关注. (一)知识管理的代价高昂知识是一种资产,其有效管理需要投入资产。包括:1、知识获得,即创建文件并把文件输入电脑系统;2、通过编选、组合和整理,给知识增添价值;3、开发知识分类方法,并标示对知识的新贡献的特点;4、发展信息技术基础,实行知识分配;5、就知识的创造、分享和利用对雇员进行教育。(二)有效的知识管理需要人员和技术和结合 (三)知识管理的高度政治性 知识即权力,因此,不应使任何人感到惊讶的是,知识管理是项高度政治性的任务。(四)知识管理需要知识管理者 在公司内的某个群体对知识管理工作负起明确的责任之前,知识不可能行到良好管理。在这种群体可能发生的任务中,有收集知识并为知识分类,建立面向知识的技术基础,并监督知识和利用。知识管理职能可能在组织内部引起怨恨,如果该组织致力于收集和控制所有知识。这种组织的目标应该只是帮助其他人对知识的创造、分配和利用。知识管理者自身不应该通过其言语或行动暗示,他们比其他任何人更有知识。这种角色最重要的资格是无私。 (五)知识管理受益于实事求是而不是生搬硬套,受益于市场而不是等级体系。大数境况较好的组织听任知识市场运作,只是提供和反映其客户看来需要的知识。听任市场运作意味着知识管理者尝试使知识变得尽可能地吸引人和可理解。因为需要专家指点的客户不太可能始终使用与专家们在描述其工作时借用的同样的术语。 (六)分享和利用知识往往是不自然的行为我的知识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为什么我应该与人分享?为什么我应该利用你的而不是我的知识,从而将我的职位置于风险之中?知识管理者认为,隐藏我们的知识并疑惑地看待来自他人的知识是天生的倾向。使我们的知识进入某个系统以及从他人那儿寻找知识不仅是凶险的,而且也是艰难的,为了承担这种工作,我们必须具有高涨的积极性。(七)知识管理意味着改进知识利用过程处理和改进一般的知识管理过程是重要的。这些特定过程因公司和行业的不同而不同,它们包括市场研究、产品设计和开发、甚至诸如定价等与交易更有关的过程。如果在知识管理中能出现实际的改进,这种改进必定出现在这些关键的经营过程中。 (八)知识使用需要公众的关注(九)知识管理是一个没有终点的过程(十)知识管理需要知识契约 九款适合大学生使用的个人知识管理(PKM)工具软件(原创)tags: 个人知识管理 PKM 一、gmail gmail的容量很大,使得你几乎可以放任何你需要的东西。 现在10M附件的限制,相信不久的将来,会逐步放宽。使用gmail几乎不需要担心丢失的问题。gmail有强大的tag功能,你可以尽情的对你的资料进行tag,可以是摘要性的关键字,可以是注释性的提醒,任何有助于你回忆起该资料的词语均可。需要的时候,gmail强大的tag搜索,全文搜索会帮你快速定位你要找的东西。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只要能够联网,gmail就是你的移动知识库。缺点:当习惯于使用Gmail,而Gmail又发生问题访问不畅的时候,也就会感觉到不便了。时断时续,不能顺利访问,通讯录导出后不能顺利引入outlook.世间没有一直的稳定,Gmail也有可能崩溃,所以不能把所有邮件放到Gmail里,起码也得做好备份.二、Blog个性化的知识管理功能和系统之间的标准化交互机制,使得Blog非常适合于自底向上地架构分布式知识社区。Blog系统设计时遵循的一些统一交互标准RSS、Ping、Trackback、SocialTags等,使得跨系统的交互与系统内的交互几乎同样容易。基于Blog自下而上建构的知识社区,其中每个成员都可以有一个完全独立的Blog系统,这些Blog系统可以分布在互联网上的任何地方,社区组织者可以用集中订阅的工具把成员的Blog组织起来。在Blog架构的知识社区中,信息系统再彼此分离,由于具有开放式互操作接口,Blog系统可以集成其他信息交流工具的功能,并通过“BlogAPI”向其他系统开放自己的功能。信息之间也不再分离,一些Blog采用了“SocialTags”技术,使得同类信息在发布时就能够以分享标签的方式建立起共同分类的联系。由于该技术可以同样应用于别的系统,社区内积聚的知识与社区外的知识也可以同样建立起联系,因此整个知识社区都是开放的。人与知识不再分离,社区中的所有知识都隶属于某个Blog,知识与创造者间的关系一目了然。用户彼此不再分离,所有的用户都是参与者,参与过程中在Blog上记录了自己的学习行为,这种学习行为可以对其他成员的学习造成影响,传统的帮带学习则可以通过跟踪订阅权威成员的Blog实现。由于知识创造与学习过程可以是同步的,因此知识创造者之间也更容易形成协作,通过互相评沦和深入讨论,实现知识社区内的有效协作,从而解决了人与人分离的问题。三、wikiWiki的原理在于开放编辑和自由协作,用户可以修改系统中所有的知识信息并添加意见,Wiki系统则记录下所有的用户行为和修订的版本历史。这个过程好比大家共同在一张白纸上描绘,那些能获得最多人共识的部分在重复描绘中因为线条笔墨的加重而涌现出来(知识的这种自底向上的涌现与传统知识社区中知识由专家定义完全不同)。比如在自由的百科全书(Wikipedia,最著名和最成功的Wild应用范例)中,各个词条最终形成的中性客观定义就是在这样的机制中产生的。原木没有什么客观的知识,有的只是主观林立的意见分歧,在开放编辑的条件下,不同用户反复修订相当于进行一场广泛参与的协商讨论,协商讨论得越充分,得到的结果越容易获得更多人的接受,越接近“客观的知识”。对应传统知识社区中的问题,Wiki搭建的知识社区中,信息的分离问题不再存在。Wiki最大的特色在于系统内信息间添加链接的方便性,只需要在某个词汇上添加一个标记,就可以与该词汇相关的定义建立起联系,甚至可以预留指向未来待定义的信息。系统之间不再分离,Wiki与Blog样同样支持一些标准的系统间互操作标准,使得Wiki系统中的更新信息可以很容易整合到别的系统中去,Wiki系统还可以内嵌程序代码的方式应用其他系统的开放接口,实现系统之间的协作。用户之间不再分离,用户之间在修改创作的过程中,通过其创作的对象,建立了默契的协作联系,对同一信息的编辑和关注,让有共同兴趣的人聚集在一起,并可形成讨论。此外,Wiki还通过记录页而拥有者和为页面拥有者提供个人页面的方式,把知识信息与编辑者联系起来,藉此可以方便地找到知识背后的主人(当然,由于Wiki更强调集体协作,知识更多的是众人的智慧结晶,因此所谓知识背后的主人也通常指的是相关知识编撰的组织者或发起人,大量匿名的知识奉献者只记录下了他们的行为,不要求记录更多的相关信息)。四、个人知识管理工具mybase桌面版Mybase使用自己独特的数据库来存储一个树形大纲。你可以向这个大纲中插入条目,并以你喜欢的任何方式来组织他们。每一个条目可以包含RTF文本,附件和与其它条目之间的随意链接。这种树形大纲很灵活,所以你可以在单个数据库中存储任何类型的信息。通过一个小的程序内核和一定数量的插件和组件,你可以拥有一个:个人知识库,演示工具,电子书,HTML生成器,日程表,客户管理工具,Web收集器,记事本,地址簿,相册,日记本,收藏家,文件管理器,RTF编辑器,可以独立运行的数据库等等。五、知识宝典1、知识录入和编辑Office XP一样的菜单和工具栏排列, 给您一个熟悉的编辑界面; 能够方便地更改编辑器中所选择文本的字体和格式;能够设定默认的字体样式;能够设定文档的基本属性; 能够插入当前的日期时间; 能够插入图像; 能够方便的更改图像属性; 能够插入表格;能够方便的设定表格的属性;能够方便的设定单元格的属性; 文档保存时,可以同时把超连接指向的图像存入数据库; 能够插入书签; 能够插入超连接; 能够快速的查找某个字符串;能够用源码编辑;能够使用IE快捷菜单收集网页;2:知识管理 能够以树形结构分级管理目录; 能够设定多关键字; 能够方便地设置知识目录的书签; 能够设定多种属性来对知识进行管理;3:知识搜索 能够在知识库中全文搜索; 4:知识交流 能够导入导出HTML文档;能够导入导出Text文档; 能够导入导出CHM文档; 能够导入导出Word文档; 能够导入导出PDF文档; 六、P.K.M2 个人知识管理工具PKManager 2.0PKM2 是基于内容的个人知识管理系统,它可以将您看到的所有文字、图片信息全部转储为 HTML 格式文档保存到数据库中。这些信息包括:你的笔记、网上的网页内容、本地机器里的文档内容。PKM2 将这些资料全部保存到你的项目中进行管理,不会因系统或软件崩溃丢失数据。PKM2 可以帮助您进行基于内容的采集、编辑、整理、检索、发布,为您的个人知识管理提供有力支持。PKM2 适用于程序员、研究者、学生、信息专家、以及以互联网作为主要信息来源的网上阅读者、信息搜集者和信息发布者。七、个人知识管理工具ScrapbookScrapBook 能够帮助您保存网页,并且可以方便的管理您收集的网页。轻巧、迅速、准确和多语言支持。它可以为您:* 保存网页* 截取网页的部分内容* 保存深层链接的网页* 类似书签一样组织收集的网页* 全文搜索和快速过滤查寻* 简单编辑收集的网页* 建立 Text/HTML 格式的便签八、iNota这是一套个人知识管理编辑工具,可用拖曳或剪贴的方式取得文字或图形,以树状结构来分类及管理资料,包含详细的资料注解,可自动转成XML文件,作为网络资源之用,并且自动化的方式整理、归类,重点注记及内容加值的方法,建立个人的目录与个人知识管理系统,提高信息处理与知识吸收的效率。其主要功能特色如下:简易的操作接口、清晰的资料分类、详细的资料批注、简明的搜寻方式、轻松的数据储取、自动的转存档案等九、OneNote 这是Microsoft Office System 中的新程序,它使我们能够捕获、组织和重用便携式计算机、台式计算机或 Tablet PC 上的便笺。利用OneNote 2003 ,可以方便地记录要做的事情,以及标记事情的轻重和状态,而且可与MS Outlook结合使用。知识管理:串起散落的“珍珠”知识管理的九个神话和十个原则欢迎浏览 jojo1981 个人图书馆中收藏的文章,想收藏这篇好文章吗,赶快吧,1分钟拥有自己的个人图书馆! 我也要收藏 举报 如果您在该网页中发现有色情、暴力、反动等不良内容,请填写以下表格联系我们: 周游世界须知 以文找文 如何对文章标记,添加批注? AMT知识管理小组你的知识需要管理【作者】 :田志刚,个人知识管理领域的开拓者和权威专家【关键词】:个人发展、个人管理、个人知识管理、个人知识管理工具、个人知识管理软件、个人知识管理系统、个人知识管理方案、PKM 内容提纲初步: 测试:你的知识管理现状第一章 你的知识问题当今无知的人不是没有知识,而是不会展示自己的知识、不会发挥知识的作用、不会发现新知识、学习新知识,也从不创造知识。对于主要靠知识谋生的你我而言,你的知识管理过程是否运转自如,是个人发展和个人竞争力能否快速提升的关键。 第一节 有知识才有安全感联想不是家好单位也靠不住?我们依靠什么?.赖以生存的知识力第二节 你的“无知”现状有了互联网照样无知例子让你理解信息和知识知识优势决定未来第三节 你的五个知识问题知识学习问题:你会学习吗知识保存问题:用时能找到共享知识问题:让人知道你知道利用知识问题:让知识带来价值知识创新问题:用创新超越竞争三个案例看你存在的知识问题第二章 学习知识不学习当然不行,但学习也不一定行。你必须知道学习什么知识,获取知识的方向是什么;学习任何领域的知识必须达到一定的“深度”,否则你的知识就是常识。而常识怎么可能带来你个人的竞争优势呢?第一节 为什么要学不学习当然不行学习改变命运第二节 学什么知识学习也不一定行你的知识根基确定你的学习方向你应该学到什么程度你的知识结构第三节 怎样学确定你的学习方法获取知识的成本你的学习方法模型个人学习的几种能力学习的具体方法第四节 学习的工具列表搜索引擎 维基、百科型网站问答型网站在线论文库信息评价工具信息订阅工具:信息找人而非人找信息第三章 保存知识相信你一定遇到过这种情况:明明记得昨天看到的一份资料,今天写报告时要用到,但四处寻找花费很多时间后却没有找到;需要一个朋友的联系方式,虽然你知道你们曾经联系过,但却翻箱倒柜的找不到;看到互联网上免费的文件赶紧下载,但下来后却很少再看!第一节 恶习-无限制的保存家藏万G书该保存那些知识?第二节 分门别类和一个好名字你的文件分类方法个人文件命名体系第三节 电脑桌面满了电脑中最混乱的地方六招清爽你的电脑第四节 互联网空间有价值的东西永远不丢失记录你的灵感第五节 对“人”的保存你的贵人是谁?如何保存“人”保存“人”的工具第六节 常用知识保存工具Google桌面搜索Mybase Total Commander 百度搜藏 Google Notebook.Outlook联系人管理知识存储介质选择第四章 共享知识如何“让别人知道你知道”,如何建立你的个人品牌,如何让别人更愿意跟你合作?传递和共享自己的知识是最简单的方法,通过传递个人知识,可以促进人们对你的了解和信任,为个人发展开拓新的天地。第一节 不得不共享知识为什么你觉得不得志?让别人知道你知道第二节 共享知识-你得到什么能共享出来才能真正掌握结识高质量的朋友建立个人品牌的最简单方式让企业“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第三节 共享知识的捷径天天在共享知识的“客户”是谁?知识共享的范围第四节 共享知识的渠道利用单位提供的机会将知识共享给更多的人选择你的共享方式第五节 共享知识的工具你服务机构的IT系统正式的出版物个人博客(blog)维基(Wiki)微博客 第五章 利用知识只有被利用的知识才有价值。为什么感觉自己满腹经纶却郁郁不得志,为什么那个学历比你低的人却比你更成功?能不能将自己的知识用好是考验一个的重要能力。第一节 百无一用是书生仅有显性知识是不够的胆识:无知才能无畏协作与文人相轻第二节 三种方式利用你的知识找份工作 秦奋的分歧争端解决机全聚德的电炉烤鸭第三节 提升你价值的方法你值多少钱,两个因素定三招让你升值第四节 知识利用问题案例为什么大学生还不如保姆挣钱多同样的知识,价值差距咋那么大?我有知识,为什么卖不掉?第六章 创新知识最高层次的竞争是不竞争,通过创新颠覆原来的模式。学会创造知识后,你就可以“超越”竞争。事实上创新并不神秘,我们每个人都做过也一直在做,为什么不做的更好一些?第一节 知识创新很简单知识创新是基础创新的“三性”摆脱惯性思维,知识创新很简单蔑视一切不可能第二节 知识创新的发动机创新的前提是学习需求是创新的最大动力需求那里来?知识创新的“三心二欲”第三节 左脑+右脑助力个人知识创新人类最大的浪费右脑是创新的源泉开发右脑,左右开弓第四节 知识创新工具介绍奥斯本检核表法思维导图激发创新外行的忠告附录你的个人知识管理现状测试解读通过个人知识管理促进组织KM实施你的知识需要管理书评你的知识需要管理这本书是知名的知识管理专家田志刚,针对知识管理入门,所写的一本介绍个人知识管理的书。田志刚确实是个人知识管理领域的专家,对这个方面的了解非常的深入,结果就是这本书的内容既做到深度剖析,又做到浅显易懂,我相信大多数的没有接触过个人知识管理的人,在读过这本书之后,一定可以对知识管理产生一个完整的印象。而在这个印象的基础上,可以从容地决定自己是否应该管理自己的知识。本书的结构很清晰,在目录页就告诉了大家里面的内容分为哪几个部分了。第一章:你的知识问题本章的内容说明了,在一般情况下,我们的知识会对我个人的发展会有怎样的影响,不懂管理知识,会有怎样的不利,从而,间接地点出了我们的知识是需要管理的。书中提出了,我们一般会遇到的知识问题有:1.学习知识你会学习吗?2.保存知识用时能找到。3.知识共享让人知道你知道。4.知识使用让知识带来价值。5.知识创新用创新超越竞争。第二章:学习知识学习知识是为什么?似乎很多人没有怎么学习他的生活还是好好的。但是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不学习就不行了。本章讲述了学习知识的必要,还有学习的策略,不过,这些都不够介绍有助于学习的工具重要。我相信大多数人,都很少的想过自己的工具组合。那么通过本书,就可以接触到。这些工具即使不是用于学习知识,对于其它方面都有很好的帮助。第三章:保存知识学习了知识,但未必就可以在学了之后永久的保留在自己的大脑里面。有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帮我们,将这些知识暂时保存,在我们想用的时候再调出?一方面,需要整理自己的文档,让电脑里面的文件井井有条;一方面,也要让自己接触过的,有利用价值的知识好好的保存下来。同样,本章不单单只有方法,还有工具。第四章:共享知识有很多人都觉得自己怀才不遇,总是抱怨没有伯乐,这到底是为什么?有才能,就是说自己有着相应的知识,可以应对和解决很多问题。但是,如果别人不知道自己有这样或那样的能力,遇到问题,不会找自己谈,那么,自己再有能耐,也不可能被别人发现。总之就是,酒香也怕巷子深。因此,就要找到途径,让别人了解自己的特长,从而有机会发挥自己的长处。在本书里面,系统的罗列出了这些途径你服务单位的IT系统、正式的出版物、个人博客、维基、微博客。第五章:使用知识知识不被自己,或是他人使用,就是一个没有意义的东西。在自己的职业发展的生涯里面,如果没有正确的使用自己的知识,就不能让自己的优势发挥出来,从而无法体现个人的价值,所以不正确的使用自己的知识,对自己的发展是不利的。个人的价值,是在于自己的知识具有独特性,而且这个独特性的知识还是很多人需要的(这个未必,不过我在这里是从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的)。所以,正确的使用知识是在于让自己有“市场”。这里面,书中提到了几个途径:1.把个人知识与任务和项目相结合,向某个固定的机构提供知识服务:2.把个人知识表现为专利形式,通过销售专利向全社会提供知识服务:3.把个人知识产品化,直接向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第六章:创新知识原有的知识组合,对于当时来说是有意义的,但是,知识是一个不断更新的东西。仅仅是靠原来的知识结构面对发展变化的人类社会,肯定有一天,是不足的。这样,个人的价值,就变相的贬值了。更新自己的知识组合,创造属于自己的独门武功,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这是另自己一直处于不败之地的秘诀。我的阅读感受,就到这里,还有更多的内容有待大家读到这本书的时候去了解。九个神话1、知识管理的目标仅是为了“知识”管理。2、知识管理是对职业服务公司及其他智力型企业而言的。3、知识管理仅仅意味着雇佣更聪明的员工。4、知识管理意味着需要运用昂贵的技术。5、知识管理意味着创建巨大且难用的数据库。6、知识管理是一种梦境只去建造它,它们就会来了!7、好的知识管理仅是由得力的CKO或CLO驱动的。8、知识管理和其他成功的管理实践和过程不同。9、知识管理只是一种时尚。十项原则1、为有效实现知识管理,要有充分资金的支持。2、有效的知识管理需要人和技术方案的结合。3、知识管理某种程度上会牵涉到组织的“政治”行为4、知识管理需要有知识经理来推进。5、知识管理的效益更多地来自于知识地图而非模型,更多地来自于市场而非组织的层次结构。6、分享和使用知识通常并不是一种自然的行为。7、知识管理意味着改进知识工作的过程。8、能够获取知识仅仅是开始。9、知识管理永无终时。10、知识管理需要制定一种知识协议。 个人知识管理实践分享 今天利用假期开始对硬盘里的海量资料进行整理。由于我非常认同“上网就是下载”的理念,所以硬盘里收集了太多的资料,以至于现在台式机里已经安装了四块硬盘(80G、160G、250G、300G,合计790G),再加上笔记本电脑的120G,将近1T的容量了。但即使如此,还是经常感觉硬盘容量捉襟见肘,还必须用DVD刻录机备份资料经常清理才行。去年在栖息谷上有一篇文章点醒了我,给疯狂下资料的朋友们提个醒!,我自己也在反思,好象只是为了下载而下载,却根本没有从中学到东西,这样做是否有意义。从那以后,我开始改变习惯,原先天天必上的verycd网站改为一个星期看一次,原先每月到栖息谷下载汇总贴下载资料,现在也基本上改为按需搜索。尽管如此,建立个人知识体系的想法一直在脑海里酝酿,在畅享网上接触学习了个人知识管理理念以后,学到了许多经验与方法,现在我就结合自己的体会将个人知识管理的实践分享如下,希望有兴趣的朋友共同交流探讨。一、现状与存在问题:1、下载文件管理混乱,具体表现在:大部分是压缩文件,没有进行解压缩操作; 没有按照自己的命名规则进行重命名; 没有明晰的分类规则; 存放位置杂乱无章。 2、资料收集工具onenote与下载资料存放没有对应关系,应结合起来运用。二、分析个人对专业知识资源的需求结合自己的生涯规划、职责角色,对个人知识体系进行初步的搭建,具体分为五大类:企业营销管理(作为职场中人,企业营销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是必不可少的,在这个目录下还细分为人力资源、薪酬绩效、销售技巧、营销管理等小项) 律师事业(我拥有律师资格证书,也有往律师业发展的职涯规划,因此在此大类下收集整理专业知识为今后的发展做充分的准备) 保险专题(我现在担任财产保险公司的中层管理工作,这是我的专业及职责所在) 个人修炼成长(这个大类下包含我一直在学习思考的时间管理、GTD、个人品牌、心理学、读书笔记等内容) 个人兴趣爱好(我的兴趣爱好很广,在这个大类里包含了诸如数码网络、体育健身、时事政治、旅游、理财等小项) 这次分类我特别注意与onenote里的笔记本设置相适应,我计划用onenote来收集网络资料,而下载的文档资料则保存在相适应的文件夹中,两相呼应构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以下是oneonte的笔记本设置图。三、按个人知识管理的准则进行整理:由于硬盘里的资料非常多,所以还没有完全整理完毕,但确立了知识管理体系意味着已经搭起了初步的框架,为下一步的整理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在此,就算是抛砖引玉,希望朋友们能对我的实践提出宝贵意见,帮助我将个人知识体系建立得更加完善。周游世界须知:以文找文,如何对文章标记,添加批注? 面对互联网上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东护理管理自考试题及答案
- 冷水水表考试题及答案
- 广东高级翻译自考试题及答案
- 矿山爆破考试题及答案
- 内蒙古呼伦贝尔农垦拉布大林上库力三河苏沁农牧场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完整答案详解一套
- 高炉配管工抗压考核试卷及答案
- 水文水井钻探工应急处置考核试卷及答案
- 军事技能考试题及答案
- 就业测评考试题及答案
- 中高频炉工成本控制考核试卷及答案
- 《戏曲服饰欣赏》课件
- 《公共基础知识》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市2024年事业单位考试统考试题含解析
- 电力营销业务培训课件
- 技术方案评审表
-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六章反比例函数-作业设计
- 人美小学美术五上《第1课:肖像艺术》课件
- 边坡削坡施工方案
- 湘美版五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
- 浙江省通用安装工程预算定额第八册
-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与美丽乡村建设课件
- 视听语言PPT完整版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