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调研报告.doc_第1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调研报告.doc_第2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调研报告.doc_第3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调研报告.doc_第4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调研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调研报告 课题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学院:国际传媒学院 专业:广告学(会展策划) 班级:131105班 组员:张磊、夏静、叶子、杨钧、张玉、廖红梅 任课教师:何伶俐 撰写时间:2015年5月1号前提摘要:经过一个半学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学习,在此期间我们还展开了三项研究性实践学习活动,分别是“马克思主义名著研读”、“国家领导人机制比较分析”和“外国人眼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与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合作学习以及与老师们互相沟通交流,对此,我们每个人都受益匪浅,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实践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统计情况: 本次调查我们小组一共统计了12份问卷,未免考同学和免考同学各占一半。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免考和未免考的同学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教学和实践活动的认知各有同异。调查分析: 免考的同学认为以分组的形式完成实践作业的确有利于加强同学们之间的团队合作,但是,由于小组是依据学号顺序来划分,这就带来一些不便和不公平。比如一些同学认真且积极参与,但是因为小组其他成员对作业无所谓的懒散态度,拖了优秀认真的学生的后腿,使优秀学生失去免试资格,也没能在实践活动中得到高效的收获。 对待原理布置的作业,免考的同学基本都是积极参与认真完成,遇到不会的问题会寻求小组伙伴共同商讨解决。在此过程中,学会了良好的团队合作和巧妙地解决内部矛盾,提升了学习技能,而且学会了一些与人沟通的技巧,这些都有利于今后我们在各个方面的学习和工作,都是实践课程给我们带来的难能可贵的东西。在完成三大项实践课程的进程中,由于组员们各有文理出身,并且距高中毕业已有两年,所以不管是免考或是不免考的同学都会面对同样的问题不熟悉或是遗忘一些马克思原理基本内容。因此,免考的同学们也会拿出课本复习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原理知识,结合具体实践的课程内容,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去分析课题,这些不仅有利于我们再一次学习课本,而且让免考的同学对马克思主义原理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帮助我们了解当下的时事现状以及更好地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去指导我们的生活,以正三观。当然,三次实践的内容各有侧重,但是又有统一性。首先统一性体现在三个课题都紧紧围绕马克思主义。而侧重性则是体现在完成“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选读”作业时,我们更多的是加强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各方面的了解程度。在“国家领导人产生机制比较研究”这次实践中,我们主要是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去了解中外的社会现实,这更多的是开阔了大家的视野、增强对中国道路和制度的自信。至于“我看外国人眼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会我们先从当局者的身份中跳脱出来,从一个旁观者的眼中去打量我们自己的制度优劣,这是一个新鲜的角度,让我们思考问题更加的全面,不仅能有效提高我们的政治鉴别力,而且让我们更加明白且坚定自己的立场。通过问卷分析,几乎所有未获得免试资格的都认为以分组方式完成实践教学是较好的,这样可以分担任务和压力。分组完成作业的方式,也可以大大的提高效率,为了团队合作中不拖全体组员后腿,就强制的要求所有同学都认真的去完成自己的作业,也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学生自我学习意识和责任心。在三次自我实践教学中,前两次为学生课堂讲演,后一次以提交论文方式完成。经过分析可以看出,未免试学生在完成每一次的实践作业时,都需要再一次对书本知识进行学习,因为未免试学生本身对课程知识的理解程度较低,对课程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入透彻,致使他们在完成作业时较吃力,需要查阅多方面的知识。尽管查阅了资料,也未必能很好的理解课程知识,在这种半知半解的状态下完成作业,使他们对于课堂讲演的内容也保持一种半知半解的状态,如此恶性循环,不仅对本章节的认识不清,也影响了后面章节课程的学习。但是我们从中也看到了值得肯定的一面,经过分析得出,通过以上的实践教学,未免试学生学会了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开阔了视野,还有部分同学觉得增强了他们的自主完成作业意识,培养了个体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同学其他方面的能力,如翻译技巧,增加词汇量,计算机操作的熟练程度也有了不小的提高。未免试的同学普遍觉得课堂展示讲演的方法能活跃课堂气氛,调动积极性,同时能扩大知识面,开阔视野,值得提倡,而且他们也乐于倾听其他同学的讲解。但是他们也表示,尽管这样他们还是认为课堂枯燥、乏味。同时也有部分同学抵触将作业的完成与免考联系在一起,这样会使得他们在完成作业时有强烈的压迫感,感觉不能轻松愉快地享受学习的过程,而更多的是完成一个强迫的任务。建议与总结: 通过对于马克思基本原理的小组调查学习以及上学期与这学期的马克思课堂开展情况,我们小组做出了对于马克思课堂的一些建议,希望能够为马克思课堂的开展起到提高和改进的作用。 首先是关于如何分组的问题,马哲课作业按照学号分组,这在某种程度上是不科学的。在分组上,应该让部分弱势同学和优势同学编排在一起,这样每组的平均实力就不存在太大的差别,体现了公平竞争,提高工作效率。二是小组分工问题。小组分工其实是一项技术活,如何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学生各自的优势,如何才能让每个人都真正的参与到学习实践中,处理的好不好将直接反映在小组作业中。同学们提到课堂不够生动的问题,是不是也有讲演者选择的问题,我们应该选那些表达能力强的同学进行作业的展示。此外,因为马哲课程理论知识诸多,在学生进行实践作业之前,老师应该对该课的主旨和理论观点有个大概的讲解,减少学生学习障碍。综合以上,方可更好的掌握课程知识。至于课堂形式,可以采用多样性课堂形式。目前我校的马克思课堂形式发展出了两种课堂形式。其一是由教师做讲义为学生进行展示,其二则是由学生自主学习研读并且总结知识点展示给老师及其他的同学。但我们小组认为,除了这两种课堂形式,我们还可以创造出其他更加能够激起学生兴趣的新形式。例如,首先可以增加课堂师生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讨论互动形式,增加讨论提问小组来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课上研究讨论,从而更加深刻的理解某一个知识点,弄明白它的根源。对于老师的讲解,可以搜集一些近期的与课堂相关的时事新闻视频,在课堂上为学生们放映视频,并且让大家用马克思相关原理对时事新闻所展现出的问题进行相关分析。如此一来,不仅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也可以提高学生对于本门课程的兴趣。同时,这也是对于马克思原理知识点深入了解透彻把握的一种很好的方式。最后我们提出一种课堂设想,马克思原理的课堂上,我们不仅可以学习马克思原理,还可以学习其他的哲学学派,并将之与马克思所提出的哲学原理做出对比,有对比就有收获,有对比更为深刻。这样不仅有了知识的拓展,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也可以活跃课堂气氛,稳抓知识点。然后,在教学内容上,可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尽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偏向于理论,但由于部分学生是理科生的缘故,对其深刻的理论内容较难理解。因此,在课堂上,可以将理论内容现实化,结合当前社会热点,时事新闻或曾经的案例,利用书中的理论内容来进行分析,既可以加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识,又可以使学生了解社会事件与问题,强化对书中内容的理解。侧重于加强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理念。也可以通过趣味故事来丰富课堂内容,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后,在考核方式上,应该采取多种形式或方法来考核,不能仅局限于课堂发言和最后的笔试。因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多个班级一同上课的大课堂,所以在这样的课堂上无法使学生畅快的表达自己的看法,坐在后排的学生相比较前排的学生而言,就不能与老师有更多的交流。而且最后的考试尽管有免考的机会,但并没有较多的显示出免考的优势。可以在课堂上增加提出的问题,而且要每节课指定一个班级,这样就有更多的学生获得加分的机会。马克思教学通过各种课题研究学生展示的方式使学生了解了更多的知识,学习了更多的技能,增强了小组合作分工的能力,这种方式值得保留,但应减少课题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