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村2018年脱贫攻坚工作计划.doc_第1页
某村2018年脱贫攻坚工作计划.doc_第2页
某村2018年脱贫攻坚工作计划.doc_第3页
某村2018年脱贫攻坚工作计划.doc_第4页
某村2018年脱贫攻坚工作计划.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某村2018年脱贫攻坚工作计划范文某村2018年脱贫攻坚工作计划一、基本情况XX村位于大树镇西南段,距乡(镇)政府所在地6公里,距汉源县城25公里;东面马洛村、北面新民社区,南与料林村相接,西与李子村村相连。XX村三面环山,南高北低,呈陡坡状,坡度大,最高海拔1350米,最低海拔900米,高度落差大,境内有冒和顶山,海拔高度1700米,是汉源县的边远中高山区。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气候干燥,最高温度38度,最低温度1度,昼夜温差明显,年平均温度15.5,年降雨量500毫米左右,主要集中在7、8、9月。全村辖5个村民小组,共382户1292人;幅员面积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500亩、林地300余亩。矿产资源、旅游资源、水利资源匮乏;以传统农业为主,主要种植玉米、土豆、红薯,出产优质核桃、黄果柑、蔬菜等。2014年(本文来自大秘书网)扶贫开发建档立卡识别贫困对象101户376人,贫困发生率31%,是我县63个贫困村之一;2017年初动态管理后剩余贫困户22户70人,2016年脱贫8户26人,目前剩余14户44人,贫困发生率4.07%,多数为因病、因残无劳动力导致贫困。二、贫困原因分析通过采取入户调查和开展坐谈会等形式来调查,XX村及贫困户的主要致贫原因有:(一)基础设施薄弱。一是XX村处于高山地区,交通不便,村道等级差,组道和田间作业道、很不完善。农产品走出“大山”要靠人背马驼,耗费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二是各类水利设施数量不足,部分水利设施年久失修,无法满足群众饮水和生产用水需求。三是农作物耕地质量较差,土壤瘠薄,产出较低。(二)产业发展滞后。一是主要以传统农业为生,种植玉米、土豆、红薯,土地利用率差,产出低。二是农业产业老化落后,需要科技投入进行改良。三是产业管理粗放,缺乏科学管理,经济效益较差。(三)思想观念落后。一是文化程度低,思想观念落后、保守,有“等、靠、要”的思想。二是贫困人群信息闭塞,“一本二本庄稼为本”的观念较重,商品意识淡薄,自给自足思想严重,发展产业受限,增收致富的途径十分狭窄。三是生产观念方面。农业生产观念传统,小农意识严重,商品意识淡薄,仅满足于吃饱穿暖,小富即安,甚至不富也安。四是生活观念方面。有部分群众因婚、丧、嫁、娶铺张浪费,债台高筑而陷入贫困。(四)生产资料缺乏。1982年包产到户以来,部分群众一家几口人仅靠一个人的土地生活,生产资料严重缺乏,又没有其他挣钱渠道,逐渐陷入贫困。有个别生产小组人均土地面积仅为0.7亩,且土质差、地理位置偏远,无堰、塘灌溉,典型的靠天吃饭。(五)其它原因致贫。一是因自然灾害致贫。干旱、滑坡等自然灾害频发,导致群众贫困程度越来越严重。XX村3组尤为突出,是县上的滑坡监测点;二是部分家庭因家庭人员疾病、残疾等,致使家庭陷入贫困。三、帮扶措施与成效(一)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实行联村包户责任制,落实帮扶责任人,制度帮扶措施,具体实行部门和乡镇包户帮扶,政府办2名干部、大树镇5名干部结对帮扶22(2015年底动态管理后未脱贫)户贫困户,以最终脱贫困为工作目标。(二)积极争取项目,改善基础设施。一是2014年(本文来自大秘书网)以来,通过各方协调,全村实施了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全村用电难现状得到改善;二是争取到“一事一议”项目资金21万元,实施了全村人畜饮水工程,妥善解决了群众生活用水问题;三是针对生产用水困难问题,通过各方努力从小农水项目中列支缺口资金60万元,以管道架设方式,对XX堰进行了维修整治,保障了堰道畅通过水,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大幅改善;四是对XX村实施的项目精简程序提前规划、财评、挂网招标。争取到水务局小农水工程项目,造价175万,目前已完成黄果柑核桃产业园堰道建设,并对2、4组部分区域实施改渠建设。五是2016年实施新农村建设农房改造提升工程,对120余户农房进行墙体粉刷,部分贫困户改厨改厕,优化人居环境,展现新农村风貌,目前该工程已基本完工。(三)大力培育特色产业。利用外出务工村民返乡过年的机会,及时召开动员大会,大力宣传春栽工作,要求村民抢抓时机,用好当下扶持政策,全面开展好春栽工作。2016年春季共栽种核桃2526株,合计115亩;发展黄果柑2100株,合计32亩。XX村开展脱贫工作后,XX村2015年秋栽和2016年春栽共栽种苗木18391棵,其中枇杷970棵、核桃树8966棵、樱桃树1870棵、黄果柑3800棵、花椒树1300棵、苹果树1485棵,共计540亩。此外,为把握栽种时机,针对几户特别贫困、没钱缴纳苗木保证金的农户,组织村干部为其担保,并代缴了每亩200元的保证金,确保一户不漏,应种尽种。(四)强化智力支撑。多次邀请“土专家、田秀才”开展培训的基础上,为提高XX村广大群众经济林木管护水平,解决当前黄果柑种植、管护、用药等技术短板问题,驻村帮扶工作组积极协调县农业局、县林业局,多次邀请果树专家到XX村,就林木水肥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等重要管理技术环节和基本技能,采取理论教学和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训。培训过程中,广大农户认真听讲,积极学习,并现场实践操作,收到良好效果。(五)引导社会参与。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扶贫原则,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参与扶贫工作,构建“人人皆愿为、人人皆可为、人人皆能为”的扶贫格局,充分发挥企业联村带动效应。2016年11月扶贫日,帮扶部门汉源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带头捐资11200元,并于年底为XX村贫困党员和学生送去慰问金10000元。同时,邀请乾盛公司一道进村入户,了解村情民意,为脱贫攻坚出智出力。2016年出资11700元为今年拟脱贫的12贫困户购买鸡苗245只,并定向捐助5000元。争取楚汉公司大力支持,在实施XX村农房改造提升工程过程中,积极帮助贫困户李炳柱、侯年寿、雷富洪3户改厨改厕,并提供门窗、扶栏、马桶等材料,硬化院坝、铺打楼顶、安装吊顶,共投入扶贫帮扶资金近4万元。四、存在的问题(一)项目实施中,会伤及少数人的利益,部分村民的预期也不可能完全实现,还需加大对群众的思想教育力度。(二)村活动室、卫生室等项目规划已经完成,但是招标等挂网等程序需等待。(三)部分群众有等、靠、要思想,期望值过高,有相互攀比现象。五、下一步工作计划及要点按照2017年2月3日县委常委会安排,大树镇XX村列为2017年迎接国检基地,2017年2月7日我镇召开XX村村组干部会议对全村项目需要和资金缺口进行了梳理,拟定了2017年工作计划及要点。一是加大项目争取力度。积极争取涉农项目资金,加大在机耕道建设、联户路整治等方面的投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1、加快已争取到的XX活动室建设和两个产业园区项目建设的实施进度。大树镇项目办加快与设计、财评发改经信等相关部门衔接,减少控制好中间环节,迅速推进招标挂网进程。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实施的原则,加快推进黄果柑、核桃产业园区、村活动室等项目建设,将XX村打造成基础设施功能完善、社会事业大幅提升和产业发展上档升级的新农村。这两个工程力争12季度开工建设,4季度建成完工。2.人畜饮水工程建设。位于XX村4组的水管为2004年架设,目前已严重老化,无法保障XX村4组村民的人畜饮水,急需将原1700m水管更换为50PE管,需投入资金2万元。3.蓄水池建设。在XX村4组新建蓄水池2个,一个为10m3、一个为40m3,需投入1万元。4.XX堰恢复整治,XX堰自2015年投入使用以来,解决供水,保障灌溉,惠及XX1、3、5组200余户500余人,发挥了极大作用。但XX堰在2016年雨季因持续强降水而严重受损,具体表现为:堰道垮塌,挤压损毁,无法过水,现已完全不能使用,无法保障正常农业灌溉,急需修复,争取在新塘村张家老屋基(小地名)处修复垮塌堰道120m,截面为40cm*80cm,运输安装315PE管道120m,浇筑浆砌堡坎80m*1.5m*0.8m,需投入15万元。5.为了解决群众耕种及运输难问题,减轻耕作强度,促进产业发展,需在全村新建机耕道20公里,宽3.5m,每公里造价30万元,需投入600万元。6.在XX村新建1.2公里的堰渠,截面为30cm*30,每公里造价为1万元,需投入12万元。7.XX村全村进地路硬化20公里,厚1.5m,宽1.5m,每公里造价4万元,需80投入万元。7.对照指标抓好村活动室和文化室设备的采购落实。8、开展四好村建设和三星文明户评选活动,加强贫困群众感恩教育,激发自主脱贫的动力,移风易俗,改变生活陋习,形成良好社会风气。二是一户一策精准扶贫。对贫困户进行再梳理再分类,对有劳动力的贫困户上一批短平快的项目如养殖,对14户贫困户进行送鸡苗饲料每户20只鸡。资金按照600元每户,共需资金2.2万元;对1户贫困户进行住房维修加固,确保住房安全。对重病、残疾等贫困户尽快落实低保和医疗救助政策;对2户贫困户配备电视机各一台;春秋两季各开展一次果树管护技术培训三是对贫困户收入、支出动态管理。每月月底,工作组全体人员对自己包户的贫困户,进行入户调查了解登记,对当月收入、支出进行登记,农户签字认可。四是加强档案资料的归档整理。注意收集日常工作的相关影像、文档资料,并做好分类存档工作,为迎接检查做好准备。五是今年1011月,全面完成XX村“村摘帽、户脱贫”的脱贫攻坚任务,迎接省市县检查。某村2018年脱贫攻坚工作计划篇二某村2018年脱贫攻坚工作计划一、基本情况XX村位于大树镇西南段,距乡(镇)政府所在地6公里,距汉源县城25公里;东面马洛村、北面新民社区,南与料林村相接,西与李子村村相连。XX村三面环山,南高北低,呈陡坡状,坡度大,最高海拔1350米,最低海拔900米,高度落差大,境内有冒和顶山,海拔高度1700米,是汉源县的边远中高山区。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气候干燥,最高温度38度,最低温度1度,昼夜温差明显,年平均温度15.5,年降雨量500毫米左右,主要集中在7、8、9月。全村辖5个村民小组,共382户1292人;幅员面积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500亩、林地300余亩。矿产资源、旅游资源、水利资源匮乏;以传统农业为主,主要种植玉米、土豆、红薯,出产优质核桃、黄果柑、蔬菜等。2014年(本文来自大秘书网)扶贫开发建档立卡识别贫困对象101户376人,贫困发生率31%,是我县63个贫困村之一;2017年初动态管理后剩余贫困户22户70人,2016年脱贫8户26人,目前剩余14户44人,贫困发生率4.07%,多数为因病、因残无劳动力导致贫困。二、贫困原因分析通过采取入户调查和开展坐谈会等形式来调查,XX村及贫困户的主要致贫原因有:(一)基础设施薄弱。一是XX村处于高山地区,交通不便,村道等级差,组道和田间作业道、很不完善。农产品走出“大山”要靠人背马驼,耗费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二是各类水利设施数量不足,部分水利设施年久失修,无法满足群众饮水和生产用水需求。三是农作物耕地质量较差,土壤瘠薄,产出较低。(二)产业发展滞后。一是主要以传统农业为生,种植玉米、土豆、红薯,土地利用率差,产出低。二是农业产业老化落后,需要科技投入进行改良。三是产业管理粗放,缺乏科学管理,经济效益较差。(三)思想观念落后。一是文化程度低,思想观念落后、保守,有“等、靠、要”的思想。二是贫困人群信息闭塞,“一本二本庄稼为本”的观念较重,商品意识淡薄,自给自足思想严重,发展产业受限,增收致富的途径十分狭窄。三是生产观念方面。农业生产观念传统,小农意识严重,商品意识淡薄,仅满足于吃饱穿暖,小富即安,甚至不富也安。四是生活观念方面。有部分群众因婚、丧、嫁、娶铺张浪费,债台高筑而陷入贫困。(四)生产资料缺乏。1982年包产到户以来,部分群众一家几口人仅靠一个人的土地生活,生产资料严重缺乏,又没有其他挣钱渠道,逐渐陷入贫困。有个别生产小组人均土地面积仅为0.7亩,且土质差、地理位置偏远,无堰、塘灌溉,典型的靠天吃饭。(五)其它原因致贫。一是因自然灾害致贫。干旱、滑坡等自然灾害频发,导致群众贫困程度越来越严重。XX村3组尤为突出,是县上的滑坡监测点;二是部分家庭因家庭人员疾病、残疾等,致使家庭陷入贫困。三、帮扶措施与成效(一)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实行联村包户责任制,落实帮扶责任人,制度帮扶措施,具体实行部门和乡镇包户帮扶,政府办2名干部、大树镇5名干部结对帮扶22(2015年底动态管理后未脱贫)户贫困户,以最终脱贫困为工作目标。(二)积极争取项目,改善基础设施。一是2014年(本文来自大秘书网)以来,通过各方协调,全村实施了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全村用电难现状得到改善;二是争取到“一事一议”项目资金21万元,实施了全村人畜饮水工程,妥善解决了群众生活用水问题;三是针对生产用水困难问题,通过各方努力从小农水项目中列支缺口资金60万元,以管道架设方式,对XX堰进行了维修整治,保障了堰道畅通过水,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大幅改善;四是对XX村实施的项目精简程序提前规划、财评、挂网招标。争取到水务局小农水工程项目,造价175万,目前已完成黄果柑核桃产业园堰道建设,并对2、4组部分区域实施改渠建设。五是2016年实施新农村建设农房改造提升工程,对120余户农房进行墙体粉刷,部分贫困户改厨改厕,优化人居环境,展现新农村风貌,目前该工程已基本完工。(三)大力培育特色产业。利用外出务工村民返乡过年的机会,及时召开动员大会,大力宣传春栽工作,要求村民抢抓时机,用好当下扶持政策,全面开展好春栽工作。2016年春季共栽种核桃2526株,合计115亩;发展黄果柑2100株,合计32亩。XX村开展脱贫工作后,XX村2015年秋栽和2016年春栽共栽种苗木18391棵,其中枇杷970棵、核桃树8966棵、樱桃树1870棵、黄果柑3800棵、花椒树1300棵、苹果树1485棵,共计540亩。此外,为把握栽种时机,针对几户特别贫困、没钱缴纳苗木保证金的农户,组织村干部为其担保,并代缴了每亩200元的保证金,确保一户不漏,应种尽种。(四)强化智力支撑。多次邀请“土专家、田秀才”开展培训的基础上,为提高XX村广大群众经济林木管护水平,解决当前黄果柑种植、管护、用药等技术短板问题,驻村帮扶工作组积极协调县农业局、县林业局,多次邀请果树专家到XX村,就林木水肥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等重要管理技术环节和基本技能,采取理论教学和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训。培训过程中,广大农户认真听讲,积极学习,并现场实践操作,收到良好效果。(五)引导社会参与。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扶贫原则,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参与扶贫工作,构建“人人皆愿为、人人皆可为、人人皆能为”的扶贫格局,充分发挥企业联村带动效应。2016年11月扶贫日,帮扶部门汉源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带头捐资11200元,并于年底为XX村贫困党员和学生送去慰问金10000元。同时,邀请乾盛公司一道进村入户,了解村情民意,为脱贫攻坚出智出力。2016年出资11700元为今年拟脱贫的12贫困户购买鸡苗245只,并定向捐助5000元。争取楚汉公司大力支持,在实施XX村农房改造提升工程过程中,积极帮助贫困户李炳柱、侯年寿、雷富洪3户改厨改厕,并提供门窗、扶栏、马桶等材料,硬化院坝、铺打楼顶、安装吊顶,共投入扶贫帮扶资金近4万元。四、存在的问题(一)项目实施中,会伤及少数人的利益,部分村民的预期也不可能完全实现,还需加大对群众的思想教育力度。(二)村活动室、卫生室等项目规划已经完成,但是招标等挂网等程序需等待。(三)部分群众有等、靠、要思想,期望值过高,有相互攀比现象。五、下一步工作计划及要点按照2017年2月3日县委常委会安排,大树镇XX村列为2017年迎接国检基地,2017年2月7日我镇召开XX村村组干部会议对全村项目需要和资金缺口进行了梳理,拟定了2017年工作计划及要点。一是加大项目争取力度。积极争取涉农项目资金,加大在机耕道建设、联户路整治等方面的投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1、加快已争取到的XX活动室建设和两个产业园区项目建设的实施进度。大树镇项目办加快与设计、财评发改经信等相关部门衔接,减少控制好中间环节,迅速推进招标挂网进程。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实施的原则,加快推进黄果柑、核桃产业园区、村活动室等项目建设,将XX村打造成基础设施功能完善、社会事业大幅提升和产业发展上档升级的新农村。这两个工程力争12季度开工建设,4季度建成完工。2.人畜饮水工程建设。位于XX村4组的水管为2004年架设,目前已严重老化,无法保障XX村4组村民的人畜饮水,急需将原1700m水管更换为50PE管,需投入资金2万元。3.蓄水池建设。在XX村4组新建蓄水池2个,一个为10m3、一个为40m3,需投入1万元。4.XX堰恢复整治,XX堰自2015年投入使用以来,解决供水,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