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8 兰亭集序,1识作者 王羲之(303361),字逸少,琅玡临沂人(今山东临沂),后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曾为征西将军瘐亮 参军,累迁长史,进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_”、“_”。是东晋伟大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_”,其楷、行、草、隶、八分、飞白、章草俱入神妙之境,成为后世崇拜的名家和学习的楷模,书法作品很丰富,除兰亭序外,著名的尚有官奴帖、十七帖、二谢帖、姨母帖、_、乐毅论、黄庭经等。其子王献之也是书法名手,世人合称为“_”,王右军,王会稽,书圣,快雪时晴帖,二王,2明背景 东晋永和九年(353年)农历三月三日,王羲之同谢安、孙绰等41人在绍兴兰亭修褉(一种祓除疾病和不祥的活动)时,众人饮酒赋诗,汇诗成集,王羲之即兴挥毫作序,这便是有名的兰亭序。此帖为草稿,28行,324字。记述了当时文人雅集的情景。作者因当时兴致高涨,写得十分得意,据说后来再写已不能逮。其中有二十多个“之”字,写法各不相同。宋代米芾称之为“天下第一行书”。,3注字音 (1)修禊_ (2)癸丑_ (3)流觞_ (4)激湍_ (5)管弦_ (6)虚诞_ (7)齐彭殇_ (8)放浪形骸_ (9)游目骋怀_ (10)临文嗟悼_,(1)x (2)u (3)shn (4)tun (5)xin (6)dn (7)shn (8)hi (9)chn (10)ji,5解词义 (1)群贤毕至:_ (2)列坐其次:_ (3)足以极视听之娱:_ (4)信可乐也:_,(1)全 (2)旁边 (3)穷尽 (4)实在,(5)夫人之相与:_ (6)或取诸怀抱:_ (7)虽趣舍万殊:_ (8)感慨系之矣:_,(5)相交往 (6)胸怀抱负 (7)趋向,取向 (8)附着,(9)向之所欣:_ (10)犹不能不以之兴怀:_ (11)终期于尽:_ (12)不能喻之于怀:_,(9)过去,以前 (10)发生,引起 (11)至、及 (12)明白,6辨用法 (1)于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_ 终期于尽 _ 不能喻之于怀 _ 亦将有感于斯文 _,介词,在 介词,到 介词,在 介词,对,(2)以 引以为流觞曲水 _ 亦足以畅叙幽情 _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_,介词,把 助词,用在动词后,类似词的后缀,无义 介词,因,(3)之 暮春之初 _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_ 足以极视听之娱 _ 夫人之相与 _,音节助词,不译 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助词,的 助词,用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悟言一室之内 _ 不知老之将至 _ 及其所之既倦 _ 后之视今 _,助词,的 助词,用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动词,往,到达 助词,用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4)其 列坐其次 _ 当其欣于所遇 _ 录其所述 _,代词,指曲水 代词,他们 代词,他们,(5)所以 所以游目骋怀 _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_ 7识通假 (1)悟言一室之内 ( ) (2)虽趣舍万殊 ( ),(5)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用来 表原因,的原因 7(1)“悟”通“晤”,面对面 (2)“趣”通“取”,趋向,取向,8分古今 (1)列坐其次 古义:_;今义:_。 (2)亦将有感于斯文 古义:_;今义:_。 (3)或取诸怀抱 古义:_;今义:_。,(1)古义:它的旁边;今义:次第或次要的地位 (2)古义:这篇文章;今义:文雅;文化或文人 (3)古义:胸怀抱负;今义:抱在怀里,(4)引以为流觞曲水 古义:_;今义:_。 (5)俯仰一世 古义:_;今义:_。 (6)俯察品类之盛 古义:_;今义:_。,(4)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5)古义:形容时间短暂;今义:低头抬头 (6)古义:物品,物类,指天地万物;今义:物品的种类,9判活用 (1)少长咸集 _ (2)映带左右 _ (3)齐彭殇为妄作 _,(1)少:形容词用作名词,年纪小的;长:形容词用作名词,年纪大的 (2)带:名词用作状语,像带子一样 (3)齐: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同样看待,(4)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_ (5)固知一生死为虚诞 _ (6)足以极视听之娱 _,(4)兴: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兴 (5)一:数词活用为动词,同样看待,或看成一样 (6)视听:动词活用为名词,耳目,10析句式 (1)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_ (2)引以为流觞曲水 _ (3)映带左右 _ (4)悟言一室之内 _,(1)省略句,省主语;倒装句,介宾短语后置 (2)省略句,省主语,省介词宾语 (3)省略句。省介词“于” (4)省略句。省介词“于”,(5)不能喻之于怀 _ (6)亦将有感于斯文 _ (7)当其欣于所遇 _ (8)虽无管弦之盛 _,(5)倒装句。介宾短语后置 (6)倒装句。介宾短语后置 (7)倒装句。介宾短语后置 (8)倒装句。定语后置,11积名句 (1)群贤毕至,_。(王羲之兰亭集序) (2)此地有崇山峻岭,_,_,映带左右。(王羲之兰亭集序) (3)仰观宇宙之大,_。(王羲之兰亭集序) (4)所以游目骋怀,_,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1)少长咸集 (2)茂林修竹 又有清流激湍 (3)俯察品类之盛 (4)足以极视听之娱,(5)或取诸怀抱,_;或因寄所托,_。(王羲之兰亭集序) (6)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_,_。(王羲之兰亭集序) (7)固知_,齐彭殇为妄作。(王羲之兰亭集序),(5)悟言一室之内 放浪形骸之外 (6)快然自足 不知老之将至 (7)一死生为虚诞,12通语篇 (1)全文共三个自然段,可分为前后两部分:第_段为第一部分,叙述_的情况,写出了宴集的时间、地点、相聚的缘由、参加人员、集会地的地理环境及景物、当日天气和宴集的感受,是实写,以一“_”字为基调。第_自然段是第二部分,写宴集以后的_,是虚写,这部分则以一“_”字为基调。,(1)一 兰亭宴集 乐 二、三 感慨 悲,(2)第二自然段分为两层:第一层_。作者首先从兰亭集会联想到_的相处往来、周旋应时,尽管因人不同,人们做事处世的方法千差万别,但人们的观点无外乎有两种:一种是“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另一种则是当对所遇事物产生_时,感情随事物的变化而变化,_就产生了。,(2)叙述 现今人们 厌倦 无端的感慨,(3)第二自然段第二层,针对人生的这种感情变化,用一个递进关系的复句发表_。人们对于自己_转瞬变为历史的陈迹这件事尚且感慨万分,何况对于随着世界的变化人们难免一死这件事呢?这里的“_”指的应该是兰亭集会这件事,这样前后文就自然联系起来了。,(3)感慨议论 先前喜欢的事物 向之所欣,(4)第三自然段第一步,紧接上段结尾的“_”于第三自然段一开头就用_的话总说生死大事,提到生死这件大事是令人悲伤的。第二步,作者从_看到:古人也为人生变化而兴叹生悲,这和今人为人生的变化兴叹生悲完全相同,甚至比今人更加伤感,这使作者的心情久久不得开解。第三步,作者推测_也必和古今人一样,等到现在的一切成为历史的陈迹,未来人也会像我们现在一样临昔人之文而感叹,如此无情的变迁再次引起作者的感慨。,(4)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庄子 古人遗留下来的文章 未来人的感情变化,(5)最后一步作者点出_:既然人生变化如此迅速,此次宴集的情况就该记录下来,以免湮灭不彰,同时也使将来之人了解作者心中的感触。随着感情变化的步步推进,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人生的_,这与上文的乐生之意恰好相合。 (6)兰亭集序表达的感情时喜时悲,喜极而悲,文章也随其感情的变化由_而_,再由激荡而平静,极尽波澜起伏、抑扬顿挫之美。表达了王羲之豁达的_观,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_的思想倾向。,(5)写作此序的主旨 眷恋和热爱 (6)平静 激荡 生死 虚无,13译原文 兰亭集序 原文: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译文:永和九年,即癸丑年,三月之初,(名士们)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聚会,为的是到水边进行消灾求福的活动。许多有声望有才气的人都来了,有年轻的,也有年长的。这里有高大的山和险峻的岭,有茂密的树林和高高的竹子,又有清水急流,(在亭的)左右辉映环绕。把水引到(亭中)的环形水渠里来,让酒杯漂流水上(供人们取饮)。人们在曲水旁边排列而坐,虽然没有管弦齐奏的盛况,(可是)一边饮酒一边赋诗,也足以痛快地表达各自幽雅的情怀。,原文: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译文:这一天,天气晴朗,和风轻轻吹来。向上看,天空广大无边,向下看,地上事物如此繁多,这样来纵展眼力,开阔胸怀,穷尽视和听的享受,实在快乐啊!,“以下翻译部分省略”,1问题导读 (1)作者写兰亭的景色突出什么特征?,答:(1)文章写兰亭景色突出“淡雅”的特征,三月的江南,山间水渚之间,绿树成荫,鲜花吐艳,但在作者笔下,所有浓艳之物皆不见踪影,所见唯山、水、林、竹、天、风而已。看山,言其“崇”、“峻”而舍其青翠;绘竹,言其“修”而舍其绿;写水,言其“清”而舍其碧;叙气候,亦“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而已。一切尽显淡雅,而这景物正是作者淡雅心境的客观反照。,(2)关于天气情况的描写为什么不放在对聚会地的环境介绍之时,而偏要放在参加人员、活动内容介绍之后?,答:作者之所以如此处理,其目的是要借用天气起承上启下的连接作用。上文的“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如果是处在阴云密布的天气中便会失去靓丽的风采,而人们“流觞曲水”、“畅叙幽情”如果不是在“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环境中,也很难使心情如此欣快,这是承上。就其启下而言,由“天”、“气”而及于下文之“宇宙”显得紧密而自然。,(3)“信可乐也”句“乐”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答:从字面上看来,“乐”的具体内容:一是同道相逢,二是环境幽雅,三是气候宜人。但更深层次的“乐”在于作者在此情此景中对大自然的一种领悟,“观宇宙之大”,“察品类之盛”,大自然神奇的造化,使自然界的一切均等地享受大自然的恩赐,置身于自然中,往往使人物我两忘达到“道”的最高境界。,(4)第二自然段中“岂不痛哉”是缘何而痛?,答:第二自然段前面极写宴集之乐后引出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兰亭宴集,自然快乐,但终有期限,聚会难而短,分离易而长。由此想到了人生。人生一世,各有所好,有的“悟言一室之内”,有的“放浪形骸之外”,或静或动,“暂得于心”,但随着时境的变化,心境也随之而发生变化,“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痛”由此而生。,(5)全文在亦“乐”亦“痛”之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怀?,答:本文由“乐”而“悲”,感情曲折深沉。先写景、写事、写情,以一“乐”字作统领,然后写宴集之后的感慨,以一“悲”字为核心。由“乐”而“悲”,看似突兀,但却在情理之中。由聚想到散,由宴集而想到人生,顿生感慨;随着时光流逝,生命也终有尽期,感慨之余,产生伤感,“悲”随之而生。作者将目光上移至古人,从古人留下的文章来看,古人亦为人生的变化而兴叹,因此斥庄子“一死生,齐彭殇”为虚妄,再将目光移至未来、推想后人,未来的人一定和古今之人的感情相通。死生之大,千古同慨,“录其所述”并为之作序,目的在于引起“后之览者”的感慨与共鸣,能够理解作者心中的感触,在深沉的感慨中暗含着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与前文的“乐”遥相照应,形成一个整体。,(6)为什么说“一生死”、“齐彭殇”是“虚诞”、“妄作”?,答:庄子认为生和死是相对的,“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像细胞的新陈代谢。但他夸大了这个相对,否定了生和死的区别,所以生死相等说是“虚诞”,是荒谬的。庄子还认为活了八百岁的彭祖和未成年就死去的人没什么差别,因为长短只是相对的。他也同样夸大了这种相对性,否定了寿夭的区别,所以是“妄作”胡说。 作者先引用庄子的话说明生死是人生的大事,接着分别写古人、今人、后人无不对生死这一人生大事感慨万分、对人生无常悲恨不已。那么既然古往今来人们无一例外的都为人生无常兴叹生悲,庄子的死生一样、寿夭等同说还不是虚妄荒诞之辞吗?,2结构图解,3写法赏析 (1)生动、准确的词语:文中多处词语使用生动、准确,于洗练中见作者功底。“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句中“清”字写出兰亭周围水的质清澈透明,“激”字写出水的状激越奔流,两者静动相结合,构成互补。“映带”既写出了远观水的情态,又巧妙地引出与兰亭的关系,为“流觞曲水”创造了条件。“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句中这四个字,写出兰亭集会上的两种主要活动:饮酒和赋诗,文字简洁,情态生动传神,尤其是两个“一”字,巧妙地写出了与会者快乐的神态。,(2)工整、华丽的对偶:文中多处使用对偶句,增加了文章的形式美,使形式与内容相得益彰。“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两个四字句,前者突出与会者素质高,后者突出与会者来源广,读来朗朗上口。“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前句遥看宇宙,思绪飞扬;后者写回望大地,万物葱茏,心潮澎湃。感情美与形式美达到高度统一。,(3)骈散结合,错落有致:“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以上文字写出尽管人们的生存方式不相同,但思想感情却是相通的:热爱快乐,对流逝的欢乐时光伤感。句子形式灵活,有骈句,如两个“或”句,节奏明快,有音乐美;其他多是散句,长短不一,错落中见精致。,(4)用典恰到好处:文中有两处用典。一是用庄子德充符中的“死生亦大矣”来证明快乐比痛苦好,生比死好的观点,颇有说服力。二是“齐彭殇为妄作”,彭、殇分别代表了长寿和短寿,他们的生命质量不可同日而语,可以说是两个极端,将这两个极端看作一样,自然是荒谬透顶。这个典故以反面证明了作者的生死观。,4文体常识 “序言”简称“序”,也叫前言,属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uanosine-5-O-2-thiodiphosphate-trisodium-GDPβS-trisodium-生命科学试剂-MCE
- GT3-Sphingosine-d18-1-生命科学试剂-MCE
- GPER-Bcl-2-IN-1-生命科学试剂-MCE
- 2025湖南长沙市财盛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招聘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南昌铁路科技有限公司招聘高铁(普铁)设备维保技术人员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新)
- 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路径探讨
- 2025年浙江杭州市萧山区第三人民医院招聘编外人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必刷)
- 2025河南陆军第八十三集团军医院招聘34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名师系列)
- 2025广东珠海市香洲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选聘特邀调解员1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必刷)
- 2025江西职业技术大学高层次人才招聘5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参考答案详解
- 保安投诉管理制度
- 2025年高考江苏卷物理真题(原卷版)
- 【公开课】种子植物+第2课时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 2024年贵州贵州贵安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
-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单元(看拼音写词语)
- 房屋在别人名下协议书
- TSGR0005-2011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现行
- 智能型大型变压器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智慧升级战略研究报告
- 幼儿园九一八爱国教育
- 农家乐消防知识培训课件
- 养老院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演练计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