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潜论中西诗歌.ppt_第1页
朱光潜论中西诗歌.ppt_第2页
朱光潜论中西诗歌.ppt_第3页
朱光潜论中西诗歌.ppt_第4页
朱光潜论中西诗歌.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朱光潜:长篇诗在中国何以不发达 中西诗在情趣上的比较,长篇诗在中国何以不发达(朱光潜),中国诗和西方诗的发展的路径有许多不同点,专就种类说,西方诗同时向史诗的戏剧的和抒情的三方面发展,而中国诗则偏向抒情的一方面发展。,(一)最大的原因就是哲学思想的平易和宗教情操的浅薄 史诗和悲剧不同抒情诗,抒情诗以一时一境的主观情趣为主,只须写出人生的片段; 史诗和悲剧都同时从许多角色着眼,须写出整个人生、整个社会、甚至于全民族的哲学思想和宗教信仰。,史诗和悲剧的作者都须有较广大的观照,才能在繁复多变的人生世相中看出条理线索来; 同时又要较深厚的情感和较长久的“坚持的努力”,才能战胜情性和环境的障碍,去创造完整伟大的作品。 广大的观照常有赖于哲学,深厚的情感和坚持的努力常有赖于宗教。这两点恰是中国民族所缺乏的。,先说史诗。 西方史诗都发源于神话。神话是原始民族思想和信仰的具体化,史诗则又为神话的艺术化。 从左传、列子、楚辞、史记诸书看,中国原来也有一个神话时代,不过到商周时代已成过去。 孔子“不语怪力乱神”,而西方史诗所写的恰不外“怪力乱神” 。,再说悲剧。 西方悲剧发祥于希腊。希腊人岁祀狄饿倪索斯时有合唱队在神坛前唱歌跳舞并扮演神的事迹。希腊悲剧便从这种祀典发达出来。 近代悲剧一半是学希腊的,一半是起源于中世纪教会中所扮演的“圣迹剧”。,王静安在宋元明戏曲史里也说中国的戏曲发源于巫蛊祭祀。这种中西的暗合可证明悲剧与宗教关系的密切。 发源相同,何以后来中西的成就却不一致呢? 西方悲剧:人与命运的挣扎;个人内心的挣扎 中国: “上不怨天,下不尤人”,(二)西方民族性好动,理想的人物是英雄;中国民族性好静,理想的人物是圣人 西方所崇拜的英雄:希腊的阿喀琉斯、拉丁民族的查理大帝和罗兰,日耳曼民族的西格弗里和贝奥武甫 中国儒家:二帝三王“端冕垂裳而天下治”“太平天子”,中西的人生理想所以有这种分别者,也和社会开化的早晚有关。 中国社会安定极早,没有很大的内忧外患,所以当时所需要的人物只是“无为而治”的“太平天子”。 西方民族在文学初露萌芽时代,还在和天灾人祸奋斗,所以当时所需要的人物是战士。,这种人生理想的差异在文学上也留下很深刻的影响。 史诗和悲剧都必有动作,而且这种动作必须激烈紧张,才能在长篇大幅中维持观众中的兴趣。 动作的中心必为书中的主角,主角必定为慷慨激昂的英雄,才能发出激烈紧张的动作,所以西方所崇拜的英雄最宜于当史诗和悲剧的主角。,(三)文艺上主观的和客观的一个分别固然不是绝对的,但是侧重主观或是侧重客观的是可能的 依荣格的研究,民族和个人的心理原型有“内倾”、“外倾”两种。“外倾”者好动,表现于文艺时多偏重客观。“内倾”者好静,表现于文艺多重主观。 中西民族相较,西方民族属于外倾类,中国民族属于内倾类,所在通盘计算,西方文学偏重客观,以史诗悲剧擅长,中国文学偏重主观,以抒情短章擅长。,(四)史诗和悲剧都是长篇作品,中国诗偏重抒情,抒情诗不能长,所以长篇诗在中国不发达 就这一点说,史诗悲剧和其他长篇诗的缺乏并非中国文学的弱点,也许还可以说是中国人艺术趣味比较精纯的证据。 西方从古希腊到十九世纪都特别看重长篇诗。但是十九世纪以来,学者的意见已逐渐改变。有两点最值得注意。,第一点就是西方学者现已看出一切诗都是抒情的,悲剧诗和史诗也还各是抒情诗的一种。 第二点值得注意的就是西方学者现已看出凡是抒情诗都不能长,长篇诗不必全体是诗。 美国诗人爱伦坡:“长诗简直是一个自相矛盾的名词。”,(五)史诗和悲剧都是原始时代宗教思想的结晶,与近代社会状况与文化程度已不相容 欧洲近代所以还有人做史诗做悲剧者,因为有希腊的蓝本可模仿。而且史诗和悲剧在近代文学中没有站得住脚。史诗已蜕化为小说,悲剧已蜕化为“问题剧”和“风俗剧”,都是由诗变为散文。,这种变迁似乎可以证明人类的情趣已渐由委婉而趋直率,从前人须以诗表现的,现在用散文就够了。 中国散文发达极早,像左传、史记一类的材料在西方古代都是史诗的材料,而在中国却只是散文作品,这也许由于史诗的时代在当时本已过去,而前此又无史诗可为蓝本。小说在中国发达比西方较早,汉魏六朝时记神仙鬼怪的散文极多。,以上五种原因凑合起来,似乎可以完全解释史诗悲剧和其他长篇诗在中国何以不发达的道理。这五种原因有些起于中国民族的弱点,也有些起于中国民族的优点。 (原载申报月刊第3卷第2号,1934年2月;现载朱光潜全集第8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3年2月版),朱光潜:中西诗在情趣上的比较,此处所选为节选,文章从人伦、自然、宗教与哲学等方面,用比较的方法,讨论在西诗在情趣上的异同点,并分析原因。 (一)从人伦上说 1.西方关于人伦的诗多以恋爱为中心,中国描写爱情的诗虽多,但没有让爱情把其他人伦抹煞。中国叙人伦的诗,关于朋友感情的诗比恋爱的诗要多,恋爱诗中国不如西方重要,原因有三,一西方重个人主义,中国重兼善主义,忙于仕宦羁旅,“老妻寄异县”是常事。,2.西方受骑士风影响,女性地位相对高,中国受儒家影响,女子地位较低,人们侧重的功名事业而非儿女情长 3.西方人重恋爱,恋爱至上,中国人轻视恋爱。 厌世者才公然寄情于声色,风流天子为巨所诟病。所以,西方诗人在恋爱中实现人生,中国诗人只求在恋爱中消遣人生。西方情诗写于婚前,故颂容貌者多,中国爱情诗写于婚后,多惜别悼亡,慕与怨,总之西诗以直率胜,中诗以委婉胜,西诗是深刻胜,中诗以微妙胜,西诗以铺陈胜,中以以简隽胜。,(二)次说自然 在中国和在西方一样,诗人对于自然的爱好都比较晚起。最初的诗都偏重人事,纵使偶尔涉及自然,也不过如最初的画家用山水为人物画的背景,兴趣中心却不在自然本身。 诗经是最好的例子。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自然比较人事广大,兴趣由人也因之得到较深广的意蕴。所以自然情趣的兴起是诗的发达史中一件大事。这件大事在中国起于晋宋之交约当公历纪元后5世纪左右; 在西方则起于浪漫运动的初期,在公历纪元后18世纪左右。所以中国自然诗的发生比西方的要早一千三百年的光景。,中国自然诗和西方自然诗相比,也像爱情诗一样,一个以委婉、微妙、简隽胜,一个以直率、深刻铺陈胜。 本来自然美有两种,一种是刚性美,一种是柔性美。昔人诗有“骏马秋风冀北,杏花春雨江南”两句可以包括这两种美的胜境。 艺术美也有刚柔的分别。诗如李杜,词如苏辛,是刚性美的代表。 词如温李,是柔性美的代表。,中国诗自身已有刚柔的分别,但是如果拿它来比较西方诗,则又西诗偏于刚,而中诗偏于柔。 西方诗人所爱好的自然是大海,是狂风暴雨,使峭崖荒谷,是日景; 中国诗人所爱好的自然是明溪疏柳,是微风细雨,是湖光山色,是月景。,诗人对于自然的爱好可分三种。 最粗浅的是“感官主义”,爱微风以其凉爽,爱花以其气香色美,爱鸟声泉水声以其对于听官感受,爱青天碧水以其对于视官愉快。近代西方有一派诗人,叫做“颓废派”的,专重这种感官主义,在诗中尽量铺陈声色臭味。 诗人对于自然爱好的第二种起于情趣的默契欣合。“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这是多数中国诗人对于自然的态度。,第三种是泛神主义,把大自然全体看作神灵的表现,在其中看出不可思议的妙谛,觉得超于人而时时在支配人的力量。 自然的崇拜于是成为一种宗教,它含有极原始的迷信和极神秘的哲学。这是多数西方诗人对于自然的态度,中国诗人很少有达到这种境界的。 陶潜和华滋华斯都是著名的自然诗人,他们的诗有许多相类似。我们拿他们俩人来比较,就可以见出中西诗人对于自然的态度大有分别:,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