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儿童的内心世界.ppt_第1页
走进儿童的内心世界.ppt_第2页
走进儿童的内心世界.ppt_第3页
走进儿童的内心世界.ppt_第4页
走进儿童的内心世界.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走进儿童的内心世界,平阴县教师培训中心 王永军,德国少年枪手 求爱遭拒血洗母校,“心理健康,在贫困时代是奢侈品,在发展中国家是点缀品,在发达国家是必需品。”在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世界发展之必然趋势的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教师正逐渐认识到,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必需的心理辅导,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钙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规定每700个学生就应该有一个专业的心理咨询教师。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是所有教师的责任。希望每位学生都能享受到优质的心理服务。,序 言,教育是一种心灵的唤醒,A、唤醒 J、公正 S、微笑 B、信任 K、亲切 T、宽容 C、关心 L、热爱 U、了解 D、理解 M、伤害 V、成功 E、欣赏 N、自然 W、愤怒 F、感情 O、观察 X、未知数 G、付出 P、耐心 Y、朝气 H、帮助 Q、探索 Z、乐趣 I、 点燃 R、尊重,主要内容,一、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 二、小学生的心理状况分析 三、小学生的心理需要 四、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方法 五、小学生应具备的良好心理 六、心理活动课展示集中注意力,一. 平阴县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2008年3-9月,平阴县教师培训中心组织了一次学生心理健康的抽样调查,涉及平阴城区及农村共10所中小学。,一. 平阴县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本次调查采用随机抽样法,对实验中学、平阴四中、实验小学、龙山小学等10所中小学的1802名学生心理健康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由学生的班主任和家长共同填写。 结果表明,我县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心理健康的比例都在80%左右,而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比例都只在5%以下。,调查结果显示,小学生心理基本健康的比例79.4%,有异常心理问题倾向的比例16.4%,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比例是4.2%; 初中生心理基本健康的比例是82.9%,有异常心理问题倾向的比例是14.2%,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比例是2.9%; 高中生心理基本健康的比例是82.7%,有异常心理问题倾向的比例是14.8%,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比例是2.5%。,一. 平阴县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厌倦学习,惧怕考试,情绪波动大,存在交际障碍中小学生心理疾病逐年增多 在对部分中小学校进行调查后,有人列出下面一组数据: 学习方面14%的小学生、29%的初中生、26%的高中生有厌学心理,高中生愿意上大学者100%,但愿意学习者不到10%; 考试方面普遍存在考试焦虑、考场恐惧和认知变态现象;,一. 平阴县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情绪意志方面33%的小学生、41%的初中生、68%的高中生情绪波动性大,42%的小学生、51%的中学生心理脆弱,抗挫折能力差; 生活适应性方面相当一部分因娇生惯养致使其依赖性强、不会劳动、不会自理,缺乏自立意识和生存能力; 人际关系方面10%的小学生、28%的初中生、55%的高中生存在着交往上的障碍,缺乏责任意识与合作精神。,一. 平阴县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二、小学生的心理状况分析,(一)平阴县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抽样结果】女生心理健康状况好于男生,心理健康偏离检出率(以下简称为检出率)分别为7.62%和10.27%。 【专家分析】从性格上看,女孩有亲和力,适应社会能力强;男孩问题多一些,现代家庭中很多父亲忙于工作,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父亲榜样力量的缺位让男孩性格容易出现偏差。,二、小学生的心理状况分析,【抽样结果】1113岁年龄段的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最显著,检出率为18.24%,厌学情绪和焦虑情绪得分最高;其次是67岁年龄段,检出率为18.03%,在学习障碍和社会适应障碍得分最高;问题最少的是810岁年龄段的小学生。 【专家分析】1113岁是人生的第二个成长高峰,这时孩子开始有了自我认识,过渡时期容易不适应;67岁的孩子正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幼儿园偏重玩,而进入小学看重知识的学习,所以这个年龄段孩子出现的主要问题也是学习上的不适应。,二、小学生的心理状况分析,【抽样结果】养育方式温和、民主的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最好,检出率低,为9.72%16.83%。被家庭忽视的孩子心理健康问题最严重。 【专家分析】适当严厉的教育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不大,而过分严厉或过分宽松、溺爱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轻度的忧郁症、孤独症、焦虑症等心理障碍病人更是像感冒一样普遍,而儿童心理卫生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二、小学生的心理状况分析,小学生心理问题类型 小学低段(一、二年级) 1、入学适应性问题; 2、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期; 小学中段(三、四年级) 1、智力发展的第二个高峰期; 2、发展人际交往能力的关键期。 小学高段(五、六年级) 1、个性发展的关键期; 2、中小衔接的关键期。,二、小学生的心理状况分析,(二)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 1、敏感: 青少年自我意识强烈,自尊要求迫切,而且心理承受能力低。因此,当他们意识到某种威胁自尊的因素存在时,就会产生强烈不安、焦虑和恐惧,当自尊心受到伤害时,就会生气、愤怒,常常神经过敏,多疑。,二、小学生的心理状况分析,2、叛逆: 由于小学生正处于成长过渡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家长和老师的监护,反对成人把自己当成小孩子,同时,为了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易对任何事情持批判的态度。,一. 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二)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 1、敏感: 青少年自我意识强烈,自尊要求迫切,而且心理承受能力低。因此,当他们意识到某种威胁自尊的因素存在时,就会产生强烈不安、焦虑和恐惧,当自尊心受到伤害时,就会生气、愤怒,常常神经过敏,多疑。,马小跳,二、小学生的心理状况分析,3、嫉妒: 这是对他人的优势地位在心中产生不愉快的情感。当别人比自己强(如学习、相貌、人缘等),表现出不悦、自残、怨恨、愤怒甚至带有破坏性的负面感情。,二、小学生心理状况分析,4、失落: 小学生抱有许多的幻想,希望将其变为现实,他们会付出种种努力甚至刻意的追求。当这种需求持续得不到满足或部分满足,就产生了挫折。,二、小学生心理状况分析,5、自卑: 它是一种因过多的自我否定而产生的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对自己缺乏信心,感到在各方面都不如人,有低人一等的感觉。在人际交往中对自己的能力过低评价,心理承受能力脆弱。谨小慎微,行为萎缩,瞻前顾后等。,三. 小学生的心理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三. 小学生的心理需要,(一)小学生的心理需要及成因 (1)空间的需要 a、物质空间的需要 想有自己的独立空间,自己有独立的房间或床的需要。 b、心理空间的需要 尊重学生开始,要从尊重学生的秘密开始,给孩子营造 良好的心理空间。,三. 小学生的心理需要,(2) 需要有一个安全的心理环境 在与同伴们交往中,由于身体弱小,常受到其他同学的欺负,那么这个儿童很可能就会出现极度内向的隐居行为 。,三. 小学生的心理需要,(3) 好奇心的需要 儿童是好奇、好模仿的,由于受影视节目内容情节和图书的影响,有的儿童为了体验一下冒险的滋味,会做出一些不可思议的事来。,三. 小学生的心理需要,(4) 情感的需要 小学生都处于特殊的年龄阶段,相对中学生和大学生来说年龄都偏小,所以总需要家长对孩子的细微的体贴的照顾 ,如果他们的情感需要没有能给与关注,就会容易出现一系列的心理问题,捣乱、攻击性行为、假无能、恐惧、生病、吮手指、人来疯等。,三. 小学生的心理需要,(5) 归属集体的需要 现在的小孩子大多数为独生子女,如果长时间处于自己一个人的独处,孩子的情绪就会受到压抑而产生抑郁的情绪,所以总渴望能有许多的小朋友和自己玩,产生归属集体的需要。,三. 小学生的心理需要,(6) 自尊的需要 在学校中,同学总是给小学生取外号,把有些孩子名字用来当笑料、取笑他,这样小孩子会感到自己的自尊受损,也就有了别人要尊重自己的需要。,三. 小学生的心理需要,(7) 相互沟通的愿望 他们从小生成在“成人世界”里,是家庭里的“个体户”,他们渴望被理解、被信任,更渴望与父母沟通、与老师沟通,并建立起伙伴关系。,三. 小学生的心理需要,(8) 满足轻松的需要 许多内心冲突和其他适应困难提供情绪上的出路。长期的下去,也就让孩子急切的需要放松。,三. 小学生的心理需要,(9) 取得好成绩的需要 取得好成绩的需要也相当于要有成功体验的需要,成功的体验,对于一个人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三. 小学生的心理需要,(10) 给自己表现机会的需要 总希望老师有一种关注自己,让自己有更多的表现机会,得到成功的体验,走向自信。,三. 小学生的心理需要,(二)需要注意的问题 1、关心每一位同学 教学是师生双方情感和思维的交流,所以密切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起学生的学习动机。,三. 小学生的心理需要,(二)需要注意的问题 2、及时的肯定和鼓励 老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一旦发现了他们的进步,哪怕是点滴的进步,都要及时地予以肯定和鼓励。,三. 小学生的心理需要,(二)需要注意的问题 3、多给学生参与的机会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全部学生都有思考、发言、练习、讨论的机会,而不能为了教学气氛、节奏、容量,把提问的机会包给优秀生,要多照顾后进生。,三. 小学生的心理需要,(二)需要注意的问题 4、经常鼓励、表扬孩子 要经常给孩子以鼓励、赞扬的表情和亲切、温暖的问候,对孩子提出的正当要求尽可能热情、友好地接受并帮助解决,从而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喜欢我,希望我能进步。,三. 小学生的心理需要,(二)需要注意的问题 5、不要给孩子过高的要求 如果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老是体验失败的感受,他就会变得灰心丧气, 从而影响孩子的正常的学习、生活。,三. 小学生的心理需要,(二)需要注意的问题 6、帮助孩子摆脱过失感 有些孩子犯了错误或经历了几次失 败就精神不振,老师要心平气和地对待 孩子的过错和失败,让他们知道每个人 都会犯错误,只要改正就是好孩子。,三. 小学生的心理需要,(二)需要注意的问题 7、帮助孩子克服胆怯的心理 当孩子对陌生的活动产生胆怯的心理而不愿参加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他避免经历不幸和伤害,培养孩子的溶入集体的意识,不要单独行动。,四. 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方法,(一)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活动 1、编演短剧(空椅子效应) 2、开展游戏活动(撕思人生) 3、实施拓展训练 4、故事演讲 5、到”快乐小屋“去做客,同心杆游戏,盲人方阵游戏,四. 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方法,(二)引导学生做自己心灵世界的主人 1、大胆宣泄 (1)当面沟通 (2)电话倾诉 (3)想哭就哭,四. 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方法,(二)引导学生做自己心灵世界的主人 2、音乐欣赏 3、来点幽默 4、开展运动 5、自我暗示,四. 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方法,(三)用笔架起心灵沟通的桥梁 1、写说明书反省自己 2、写信可排解烦恼 3、日记是无声的朋友,五. 学生应具备的良好心理,要有目标和追求,五. 学生应具备的良好心理,经常保持微笑,五. 学生应具备的良好心理,与人分享喜悦,五. 学生应具备的良好心理,乐于助人,保持一颗童心,五.学生应具备的良好心理,五. 学生应具备的良好心理,愉快与各种人相处,保持幽默感,五. 学生应具备的良好心理,五. 学生应具备的良好心理,宽恕他人,五. 学生应具备的良好心理,有几个知心朋友,合作精神,五. 学生应具备的良好心理,五. 学生应具备的良好心理,我很自信哦,五. 学生应具备的良好心理,尊重弱者,偶尔放松一下,五. 学生应具备的良好心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