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宝鸡,我为你骄傲!.doc_第1页
绿色宝鸡,我为你骄傲!.doc_第2页
绿色宝鸡,我为你骄傲!.doc_第3页
绿色宝鸡,我为你骄傲!.doc_第4页
绿色宝鸡,我为你骄傲!.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绿色宝鸡,我为你骄傲! 西秦大地万木葱茏,苍翠欲滴的绿色植物,五颜六色争奇斗艳的鲜花,让宝鸡城乡洋溢着生机和活力;北坡南塬两条绿带,渭河两岸百里画廊,把宝鸡装点得如诗如画,美轮美奂,美不胜收。每当您在宝鸡的街头巷尾悠闲地散步时,您会发现,这里绿树成荫,一处处游园、公园、花坛、河堤琼花盛开,百鸟争鸣,清晨和傍晚游人如织,晨练健身,其乐融融;一条条河流水天一色,林带相伴,群鸟嬉戏,游客在这里看美景、赞生态,美不胜收;一条条街道干净整洁,人流如织,商贸繁荣,市民休闲购物,流连忘返。宝鸡人爱绿植绿。自上世纪80年代起,宝鸡市开展了一系列改变城乡面貌、绿化美化宝鸡家园的创建活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先后荣获“中国人居环境奖”、“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节水型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城市发展代表”、“全国环境优美城市”。随后,连续荣获“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城市”、“中国十大生态宜居城市”、“中国十大生态旅游城市”、“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城市”、“中国最佳文化休闲旅游目的地城市”、“中国最具成长力创新城市”。2014获得“中国十佳最干净城市”、“中国城市网络形象排行榜十佳城市”、“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市”。经过数年的努力,2014年一举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等“国字号”大奖40多项。最近,网上疯传,“中国最适合养老居住的前二十个城市”,宝鸡竟然排名第一。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常抓不懈绿染城乡美如画宝鸡地处西部内陆,经济欠发达,自然环境比较脆弱。作为陕西老工业城市,如何走出一条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路子?自2001年国家将宝鸡市列为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市以来,历届市委、市政府坚持“生态立市”战略不动摇,举全市之力创建活动不断推进,城乡处处绿意盎然,呈现出生机勃勃的美丽画卷。2011年宝鸡市启动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绿色宝鸡建设工作。宝鸡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指出,宝鸡市绿化工作要有新思路,提出了植树造林向植绿造美、绿化造景转变。近年来,一大批各具特色的绿化景观呈现在市民面前。历届市委、市政府领导和全市广大群众通过不懈努力,城市园林绿化评价等级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城市整洁程度、绿化水平位居西部首位,市区307条道路绿化普及率达100%。如今,漫步城区,一项项增绿点翠的绿化工程,将城市生态系统由点连接成片,由城市延伸到县城和郊区,成为展示宝鸡山水美、生态强、环境美的多彩画卷。五年来,宝鸡市坚持规划建绿、工程增绿、见缝插绿,新建石鼓山、金台观、凤凰山、蟠龙新区等公园绿地40个,市区4000平方米以上的公园绿地达到117个;建成沿街沿路景观林带298条、林荫停车场48个;在渭河、茵香河等河流沿岸新增绿地150万平方米、生态水面85万平方米;在等级公路和铁路两侧营造景观林带1420公里,绿化沿线直观坡面12.3万亩;在渭河北坡新建义务植树基地1.7万亩,营造彩色景观片林6800多亩,绿化陡崖、沟壑3万平方米,西起金台区林家村,东至扶风县双庙村的百公里长、平均宽幅1.5公里的森林屏障基本建成。把宝鸡城乡装点得七彩缤纷,绿意盎然。目前,全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25平方米,绿色成为宝鸡的主色调,森林成为宝鸡的天然氧吧,生态成为宝鸡的特色优势和新名片。以人为本生态园林惠民生在宝鸡绿化建设中广泛流传着“黄金地段不换金,建园植绿惠万民”的佳话。渭滨区政府地处宝鸡火车站,是经商的绝佳地段。在渭滨区政府旧址的拆除建设中,宝鸡市让利于民,生态优先,舍弃商业开发,建设绿地4000平方米,成为宝鸡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以人为本的生动实践。而历时8年的北坡整体大搬迁,植树建园恢复生态,累计绿化面积达230万平方米,植树120万余株,成为市民近郊旅游的理想之地。宝鸡是因路而兴的城市。长期以来,铁路两侧、公路沿线房屋乱建、环境脏乱差,成为影响城市面貌的顽疾。围绕建设城市内外贯通一体的生态环境,宝鸡市实施了城市“三拆”、引渭渠沿线和铁路沿线综合整治工程,为城市拆出空间,为百姓拆出环境。创建以来,共拆除70万平方米的违章建筑、临时建筑和有碍市容的一层建筑,粉饰、美化临街建筑物立面墙体3.15万平方米,新建园林小品广场14个。实施引渭渠市区段全长3.94公里渠岸的护栏改造、桥梁改造、渠内清淤、渠面覆盖及绿化建设等工程,建成节点广场,增加绿化休闲设施。在陇海线、宝天线、宝成线26.7公里市区段沿线建设了11个带状街心公园,过去污水横流、垃圾成堆的铁路沿线市区段形成了“绿带绕铁路,列车绿中行”的城市新景观。金台观东坡面是市区地质灾害最严重的点位之一。近年来,金台区依坡势建成了景观林带区、樱花区、草坪区、赏梅区四个景区和一处林荫停车场,栽植雪松、油松、樱花等乔木;栽种西府海棠、小龙柏、丛生红叶李等灌木。昔日的地质灾害区,如今成为市民和游客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的好去处。随后,一个个引领民生的生态文明建设项目稳步推进,人人播绿、处处建景,经过多年的投入建设,换来了“半城亲水,一城绿荫”的人居生态美景。绿色是宝鸡的主色调,绿色是宝鸡的主旋律,绿色吸引了南来北往的外地人。据悉,截止目前,已有10000多位外地人定居宝鸡。足见宝鸡环境之美!因地制宜亲民绿化见成效如今,在宝鸡市的大街小巷每隔一段就会发现一个街头绿地或花园式的休闲草坪。同时,强化了单位、居住区的绿化工作,让市民能够出门见绿,推窗见绿。到2008年6月,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39.31%,绿化覆盖率达43.69%,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4.37平方米,城市中心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9.31平方米。全市形成了南山北坡绿色屏障,河流两岸绿色走廊,道路水系绿色林网,生态城镇星罗棋布的“绿色宝鸡”大框架,“两条林带、一片水面、城在林中、水在城中、依山傍水”的现代化生态园林大城市景观基本形成。工程虽小,最能贴近百姓需求;小园小景点,最能反映城市个性。近年来,宝鸡市在园林绿化建设中因地制宜,见缝插绿,充分利用旧城改造的机会在百姓家门口建设“小游园、小绿地、小景点、小水面”,摸排“边角地、废弃地、垃圾堆”,填补“空白点”,提升“薄弱区”,每年将建设任务详细分解到各区、部门,一处处瓦砾堆、绺绺地和卫生死角,成了生态园、游乐园、健身场。市园林环卫局一位工作人员告诉我们:“民生小工程的建设,既兼顾百姓推窗有绿,出门见花,十分钟进园的亲民宗旨,也化解了土地、资金等矛盾,可谓画龙点睛、事半功倍。”金台区金河镇牛氏庙村村口,原来有一处垃圾坑,一刮风,垃圾随风而起。从2014年开始,镇上便清理这里的垃圾坑建游园,现如今只见一大片青翠的竹林随风摇曳,村民游玩其间。龙泉广场是宝鸡市老旧小区新建游园的典型。2015年10月19日上午,正在龙泉广场锻炼的市民陈银宽说:“如今小游园、小广场就在身边,锻炼休闲不再是难事。”身边增绿、庭院增绿,是宝鸡市注重“以人为本、亲民绿化”的实践。每年金台、渭滨、陈仓、高新区,都将新建5个以上1000平方米的街头小游园,针对小游园项目,政府财政支出每年列支从1000万元增加到3000万元,加上渭滨、金台、陈仓三个区财政投入,累计投入已近亿元。目前,113处社区公园、小游园,为市民增添了享用不尽的幸福指数,城市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90.2%,市民对城市园林绿化满意度达到92%。防治结合渭河两岸披锦绣宝鸡是周秦王朝发祥地。周秦文化沿渭河而生。宝鸡这座工业城市因渭河而兴。这条母亲河滋养了这片土地上的人们。长久以来,与渭河相邻的一些小企业、小作坊,向渭河排污,倒垃圾,一时间,渭河成为藏污纳垢的“龙须沟”。 从2012年起,宝鸡市积极落实省政府“渭河水质三年变清”的要求,把渭河治污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打响了渭河流域水污染治理三年战役。“以河为基,以水为魂,以路为骨,以林为韵。”按照“滩地布绿、堤防造景、河道设闸、蓄水成湖”的思路,市区形成了面积420万平方米的“一闸五坝”六个水面,建成120万平方米渭河公园和23万平方米的支流河岸小园林,成为水景、堤景、桥景、灯景、树景等多样景观相映生辉的滨河立体绿色生态走廊。渭河市区段建成的两个渭河滩地公园,面积达120万平方米;在市区渭河两岸建成百里绿色长廊,以“一条河流一个特色,一段堤防一处园林精品”为目标,逐年实施植绿,落实绿化管护责任,市区河道的绿化面积达到了67万平方米,达到了河床有绿色覆盖,河流节点部位有精品添彩,改变了河堤及护堤地荒裸的面貌,展现出了园林式、亲水、生态等绿化景观,“一湖两岸”成了城市的“绿芯”。政府向公益事业倾斜,企业向民生项目投资。宝鸡石鼓山北侧,一架古色古香的廊桥飞架渭河南北,这座宝鸡新的地标式建筑,由东岭集团投资额达到8000万元以上建成。廊桥掬起一弯湖面,形成了80万平方米的人工湖,对方便两岸百姓、改善生态环境起到了纽带作用。如今,鸟瞰宝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