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申报书-最终版.doc_第1页
项目申报书-最终版.doc_第2页
项目申报书-最终版.doc_第3页
项目申报书-最终版.doc_第4页
项目申报书-最终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序号: 编码: 上海体育学院第五届“竞攀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项目申报书作品名称:文化软实力提升视域下的青少年尚武精神缺失原因及对策研究 学校全称: 上海体育学院申报者姓名(集体名称):郑智伟 邢媛满 许辉 马多玲 杨一帆 类别: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科技发明制作A类 科技发明制作B类上海体育学院二一二年十月A2申报者情况(集体项目)说明:1必须由申报者本人按要求填写。2申报者代表必须是作者中学历最高者,其余作者按学历高低排列。3本表中的二级学院签章为二级学院公章。申报者代表情况姓名郑智伟性别男出生年月1990年1月14日学校上海体育学院系别、专业、年级民族传统体育学2010级学历本科学制4年入学时间2010年9月作品名称文化软实力提升视域下的青少年尚武精神缺失原因及对策研究毕业论文题目通讯地址上海市杨浦区长海路399号,上海体育学院邮政编码200438办公电住地通讯地址上海市杨浦区恒仁路200号邮政编码200438住宅电他作者情况姓 名性别年龄学历所在单位邢媛满女23本科上海体育学院武术学院许辉男22硕士上海体育学院武术学院马多玲女23硕士上海体育学院武术学院杨一帆男22硕士上海体育学院体育休闲与艺术学院资格认定二级学院部门意见以上作者是否为2013年7月1日前正式注册在校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非在职的高等学校本科生、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是 否 (签章) 年 月 日导师意见本作品是否为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是 否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B2申报作品情况(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说明:1必须由申报者本人填写。2本表中的二级学院签章为二级学院公章。作品全称文化软实力提升视域下的青少年尚武精神缺失原因及对策研究作品所属领域 (E)A哲学 B经济 C社会 D法律 E教育 F管理作品撰写的目的和基本思路目的: 分析何为尚武精神以及尚武精神缺失的严重性(历史的视角); 分析尚武精神在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方面的重要性; 分析当代青少年尚武精神的缺失现状及原因; 分析并提出具有建设性意义的合理意见或对策。基本思路: 查阅各类学术期刊和书籍(重点在社会历史研究方面相关内容的梳理),分析尚武精神对中华民族的重要性,对当今中国在建设文化软实力方面的必要性以及在中国未来接班人青少年人群中刻不容缓的传承性; 选择相关单位(中小学)、相关人群(老教师和中小学生等),通过走访调查、问卷、资料收集等方式,利用多种科学研究工具(如统计分析、数学建模分析等)探析尚武精神在青少年教育中的缺失现状及其原因; 根据缺失的原因,分析并提出一些意见或对策。作品的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党的十七大已把“文化软实力”的概念写进党代会的报告,说明执政党在推进社会发展中越来越重视文化的作用。文化软实力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因素,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而当今的中国正需要一种民族精神把整个民族牢牢凝聚在一点之上。缺乏智慧的意志力是虚弱的,缺乏意志的智慧力是危险的,二者的高度辨证统一是一个民族图强的不二法门,意志与智慧可以表现出一种精神,这就是尚武精神!弘扬尚武精神首先就要从基础教育抓起,要对其在青少年教育中的困难和原因进行剖析,并以此为基寻找合理可行的对策,有助于解决当下中国社会缺乏尚武精神的问题。本作品就是以此为主旨展开研究,从体育教学引导中谋取出路,力求对中国优秀人种的培养做出一丝贡献。作品的实际应用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自宋朝以来,中国人逐步丧失尚武之风,主要是由于皇权集团忌惮尚武国风的强大有可能危及自身统治,因此刻意加以限制。尤其是近代史上的中华民族,严重缺乏一种每一个健康的民族都应有的、正常的“尚武精神”,以至于受尽外族凌辱与欺压,以至于侵略。什么是尚武精神?有尚武精神的民族并非总是要通过战争解决争端,但总是把战争看成解决问题的积极方式。现如今国家经济事业稳步发展,经济实力世界前列。保障国内各项事业平安发展的军事建设也层层推进,尤其以这两年高尖端武器的服役为显著。但在文化层次的软实力方面却没有跟上步伐,中国人总体上没有尚武精神。一个民族缺乏民族精神,它是没有灵魂的,难立于世界文化之林。尚武精神作为一优秀的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一环,它并不带有侵略性的内涵,而是作为中国人必须具备的积极进取的品质;它不应只体现在国防建设上,还更应深入每个中国人的心中;不仅是潜在的对生存环境的优化,是一种人种优化、进化所必备的动力。尚武的拼搏精神的缺失是导致当今绝大多数中国人丢失梦想、遗忘理想的根本原因。人的精神是潜意识里的不动产,如果我们的后代仍只迫于外界压力而非从内心拥有工作热情何以肩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使命。所以,我们必须从根本抓起,从教育抓起,培养拥有“尚武精神”的人才。光是理论教育还不行,理论教育也应与实践教育相结合,体育教学作为实践教育的主力军,必须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但如今学校,具有一定危险性的体育设施逐渐被拆除或减少,如单杠、双杠:具有一定危险或对抗性的体育项目,或是因为更注重文化教育,或是因迫于某些压力(如对家长负起安全责任)也在不断消失。相关研究报告也指出,迫于社会环境压力,人类男性精子的活跃度正在直线下降;青少年发胖,体质下降严重;女孩子过早成熟等等。究其原因,不仅仅是缺乏体育锻炼,更深层次的是因为缺乏体育锻炼的意识,缺乏竟攀拼搏的体育精神。没有争强好斗的拼劲何以塑造完整的人格,何以培养优秀的人种,何以与他国竞争。这些问题与当前学校的教育引导和社会关心程度密切相关。本研究本着为人民负责,为中华民族负责的态度,着眼于中华民族的未来,认清民族的尚武精神是社会生产力的潜在倍增器。从与体育教育相关角度,研究如何引导青少年培养竟攀意识 ,让他们在未来成为中国优秀的主力军。调查方式走访 问卷 现场采访 人员介绍 个别交谈亲临实践 会议图片、照片 书报刊物 统计报表 影视资料 文件 集体组织 自发 其它主要调查单位及调查数量 上海市 省(市) 杨浦、浦东、静安、虹口等9个街道、中小学县(区)(街) 15 个调查单位1000 人次C当前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说明:1申报者可根据作品类别和情况填写。 2填写此栏有助于评审。通过查阅相关期刊文献,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了解同类课题研究现状。一、涉及以民族精神提升文化软实力的研究;二、青少年民族精神缺失现状研究;三、教育层面解决缺失问题的对策研究。一、涉及以民族精神提升文化软实力的研究“软实力”(Soft Power)的概念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小约瑟夫奈提出来的。他指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 “软实力”。 软实力不仅仅是影响,也不仅仅是说服,它是引诱和吸引的能力。它以文化和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生活方式、意识形态等的吸引力体现出来。 其中文化是“软实力”的首要资源,文化竞争力是“软实力”的核心内容。文化已经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身份。文化软实力,即文化的力量。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极大地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也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就要弘扬“实事求是”、“经世致用”的求是精神;弘扬“厚德载物”“、仁者爱人”的重德精神;弘扬“天人合一”、“和而不同”的和谐精神;弘扬“刚毅自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弘扬“民贵君轻”、“利民福民”的民本精神。当然,任何一个国家文化的延续都离不开本土优秀文化的传承和积累。文化遗产作为国家的一种文化积淀、文化基因、文化密码,是解释一个国家文化身份、揭示一个国家文化个性的重要依据,是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文化根基,更是一个国家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源泉。尚武的民族精神正是华夏祖先留给我们的优秀文化遗产。如尚武思潮是“五四爱国运动”内驱动力。尚武之道,历来就具有着积极进取、战胜强敌、征服环境、寻找自信、播扬威严等多重意义,正因为如此,一个国家与民族尚武之风的强弱,往往成了其国风民风强弱的象征。华夏民族的尚武之风也同样成了国家威望与威严的潜在标志。尚武的华夏民众, 是在尊崇古老而优秀的“礼”、“仁”、“德”等观念的基础上, 保留着绵绵不绝的群体意识、团队精神和联聚力量。当华夏民族这种团队内核遭受到异族挑衅与欺侮之时, 往往会产生出巨大的向心力和凝结力, 同时也会激起尚武精神的广泛复苏, 生发出同仇敌忾、万众一心的新的联结力与爆破力。尚武精神虽然在特殊的历史时期以崇尚军力、社会思潮的形式出现, 但其本体却无以摆脱中国武术及其文化内涵对它的制约。在和平的时期, 尚武精神以它尚礼、尚仁、尚德的道德与伦理精神联结着华夏民众的情感纽带, 成了中华民族亲情意识与和睦精神的重要构体; 在抗击外寇侵略的战争岁月, 它又成了中国民众勇猛精进、御辱抗敌、大智大勇、众志成城的人格基石。整体而言, 与中国武术文化息息相通的尚武精神显示着一种炎黄后裔荣辱与共、存亡一体、奋发有为、无畏不屈的传统意志, 尚武精神作为中华民族伦理文化的有机成分, 会影响着一代代中国人趋同归一的文化与心理走向。二、青少年民族精神缺失相关研究尚武并不意味着好战,尚武是为了以战止战,是为了备战慑战。军人应该是尚武精神最积极、最忠实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可单在军队中鼓励尚武精神是不够的,还必须在全社会提倡尚武精神。近30年的和平环境,使部分群众滋长了“和风吹得游人醉”的泛和平主义思潮,例如有的单位不愿接收转业军人,有的预征青年逃避服兵役,甚至还有的青年学生认为董存瑞、黄继光是傻冒。一个没有尚武精神的民族是不会英雄辈出的,一旦国难临头,这个民族就没有凝聚力、战斗力和生命力。现在的中小学教育中,更注重智的教育,对德的教育却是失衡状态,一直以来并没有实质性的创新和提高。11除了学校民族精神教育的缺失这一原因外还有社会负面现象的影响、家庭环境对青少年民族精神的影响等。这些造成了青少年民族精神认知和实践相脱节、民族意识薄弱,民族精神状况堪忧。12民族精神的缺失使得在青少年在当代社会多元化的冲击下价值观的迷失;价值标准的缺失造成青少年价值观的模糊化;加上社会不良习气的影响,也造成青少年价值观世俗化。13其表现有:1、不太关心政治;2、缺乏远大理想,不太愿意做普通劳动者;3、张扬自我意识,价值观念的功利色彩比较浓厚;4、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经受不起挫折的考验;5、推崇正义美德,但在实践中难以做到知行统一。14三、教育层面解决民族精神缺失问题的对策研究(一)明确当代青少年民族精神培育目标的层次性对于广大青少年中的共产党员或其他优秀成员,要求其必须具有坚定的民族立场和民族意志, 并成为弘扬民族精神的践行者,在广大青少年中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对于广大普通的青少年,则只要求他们了解和学习民族精神理论,拥护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努力成为中华民族未来的建设者和合格接班人。(二)明确民族精神培育的着力点1. 以历史教育为依托,强化国家认同;2. 净化社会风气,同时加强对青少年的主流意识教育;3. 将学校、家庭、社区三方力量整合为一体;4. 在社会实践中磨练其意志、提高其自身知识水平。体育方面教育措施有发展民族传统体育15和在体育教学中渗透民族精神教育16等。(三)抓住培育当代青少年的民族精神的关键1培育内容的大众化;2培育途径的多样化;3培育队伍的专业化;4培育效果的现实化。小结:回顾已有的研究文献,在提升文化软实力战略目标下,必须将民族精神放在很高的位置上。尚武精神作为可决定国家命运的民族品质,迫切需要在青少年一代得到重拾和传承。就教育层面来说,相关研究中已提出了很多对策,理论上比较全面。但是理论与实践结合不是简单的事情,已有的多数研究着重点在“教”而不在“学”上,且研究方法比较局限。民族精神教育效果的最终评价在于学生接受了多少,受用了多少,所获得的价值维持了观念多长时间。我们所做研究之所以新颖有以下几方面:一、调查青少年尚武精神缺失现状我们采用走访、口述资料搜集、文本资料搜集、问卷调查、教学中现场采访相结合的方法;二、 在分析缺失原因时,根据情况引入数理统计学和数学建模(动力模型敏感性分析等方法)方法进行分析研究;三、 我们研究的主体在于学生,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因此我们着重从学生的角度分析问题的原因;四、 在提出对策方面我们注重老师和学生的互动,注重如何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如何引导他们自觉融入尚武精神的培养过程中去。 约瑟夫奈.美国霸权的困惑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 杨胜群.小议文化软实力J.瞭望,2007,(11). 沈壮海.软文化 真实力为什么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4-12. 刘丽华.弘扬民族精神与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 文化论丛,2011,(10):54-55. 沈壮海.软文化 真实力为什么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22-27. 张 冀.晚清民初尚武思潮的缘起与五四激进主义发生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1-7. 路云亭.尚武精神与中华民族的凝聚力J.竞技中国.2006:53. 路云亭.尚武精神与中华民族的凝聚力J.竞技中国.2006: 54. 雷 林.弘扬民族尚武精神 增强现代国防意识. 温州日报,2011-11-14(6)11 乔 浩.中小学生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2,(2):229.12 吴文霄,李天兵.当代青少年民族精神问题探析J.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1,(1):21.13 张立丽. 当代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对策J.科教文汇,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