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子物理学基础.ppt_第1页
粒子物理学基础.ppt_第2页
粒子物理学基础.ppt_第3页
粒子物理学基础.ppt_第4页
粒子物理学基础.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粒子物理学基础,王淦昌先生,李文铸先生,汪容先生,王凎昌先生和汪容先生,粒子物理学 物质的基本组成 物质间的基本相互作用 物质运动的基本规律,二十世纪的主要成就,相对论与时空观念 狭义相对论,高速运动粒子 广义相对论,引力理论,宇宙学 量子力学 波粒二象性,微观粒子 量子场论 描述物理世界的基本语言 标准模型 物质的基本组成和基本相互作用,基本相互作用 引力相互作用 电磁相互作用 强相互作用 强大的核力维持原子核的稳定性 弱相互作用 导致基本粒子的不稳定,引起衰变,对称性决定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U(1)规范对称性 弱电相互作用:SU(2)U(1)规范对称性 强相互作用:SU(3)规范对称性 引力相互作用:局域 Lorentz 对称性 规范粒子质量:对称性自发破缺 费米子质量:Yukawa 耦合 一种参数化,新的物理,牛顿力学,时间,空间 点粒子:位置,速度,加速度 牛顿定律 惯性 作用与反作用,一个伟大的发现:,相对性原理与Galilean变换,电动力学 电磁现象,麦克斯韦方程,洛伦兹力,相对性原理,洛伦兹变换,电磁波 光子:质量为零,速度为c,狭义相对论 相对性原理 光速不变,Lorentz变换与原时:时空对称性,相对论动力学,量子力学,波粒二象性 态的线性叠加原理 互补性原理 测不准原理,量子力学基本原理,States of the system Relation of commutation Hermitian operators Schrodinger equation Principle of identity Principle of measurement,Schrodinger方程 Heisenberg矩阵力学,氢原子,谐振子,相对论量子力学 Klein-Gordon方程 电磁相互作用 负能量,负几率,精细结构不正确,Dirac方程,电磁相互作用,正几率,电子的自旋,精细结构正确 Klein 佯谬,负能量,反粒子,相对论的预言 高能微观系统的多粒子特性 量子场论的必然,基本相互作用,原子核内,质子与质子之间有很强的库仑排斥力,那么是如何维持原子核的稳定性的呢? 要维持原子核的稳定性,核子间必定存在相互吸引的强大的核力:强作用力 作用范围要小,导致原子结构的不稳定 引起原子核衰变,有轻子参与的相互作用弱作用力,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力,对象 强度 范围 交换粒子 电磁力 带电粒子间 10-2 (光子) 引力 万物 10-40 G (引力子) 强力 强子 1 10-15米 g (胶子) 弱力 有轻子参与 10-5 10-18米 w,z0,非直接、即时相互作用,量子场论,描述物理世界的基本语言 量子力学 狭义相对论,量子电动力学,Tomonaga,Schwinger,R. Feynman,Dyson,电子与光子构成简单系统,介子与光子构成简单系统,规范对称性与电磁相互作用,Feynman规则,Lamb 效应,电子反常磁矩,Compton 散射,强相互作用与 夸克(Quark)模型,Gell-mann,Gross,Wilczek,世界到底由什么构成?,中国古代有元气说,和阴阳五行说 在古希腊有原子说即由一种不能再分的 最小基本单元“原子”构成 亚里士多德却认为物质是连续的。 正如中国庄子、天下篇所言“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19世纪未的三大发现,1895年伦琴(W.C.Rntgen)发现X射线 1896年贝克勒尔(H.Becquerel)发现放射性 1897年汤姆逊(J.J.Thomson)发现电子 他们三人也因此分别获得了1901年、1903年和1906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电子的发现对物理学的影响非常深远 物理学对象从宏观转入到了微观领域,原子的有核结构,1911年汤姆逊的学生卢瑟福确立了原子的有核结构 1913年卢瑟福的学生丹麦物理学家玻尔建立了量子的原子结构模型 1919提出了原子核内存在中子的设想 1932年查德威克确认了中子n的存在,物质的层次结构,基本粒子的性质,质子和中子的大小约为1个费米 质子的质量为938.3MeV,中子为939.6MeV, 电子为0.511MeV 质子和中子称为重子, 电子称为轻子 质子的寿命长于亿亿亿亿年,自由中子的寿命却只有877秒,中子会衰变成质子、电子和一个新粒子反中微子. 这是否预示着质子、中子内部还有结构?,众多的新粒子,1931年狄拉克预言:存在着反电子 1932年安德逊发现了正电子,并因此获得了1936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1931年泡利预言中存在微子,不带电,质量为零 1935年汤川秀树预言介子的存在,1947年鲍威尔发现介子,更多的粒子被发现,介子: J=0, , 0 , k , k0 重子: J=1/2, p,n, ,0,0, 且每种粒子都有反粒子,总数达数百种。 然而混乱中存在秩序,类似于元素周期表,上述粒子也满足一定的规律,表明粒子内部还有结构,夸克(Quark)模型,轻子 (电荷) 夸克 (电荷),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强子态 深度非弹性散射,量子色动力学(QCD),渐近自由与夸克禁闭,强子质量谱,弱电统一理论,Glashow,S. Weinberg,Salam,T Hooft,Veltman,1896年贝克勒尔(H.Becquerel)发现放射性 1931年Pauli提出中微子 1933年Fermi理论 1956年宇称不守恒(LeeYangWu) 1958年VA理论 1963年Cabibbo理论 1967年Weinberg理论 1971年t HooftVelt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