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优化总结,备选答案:存在 物质 基础 人脑 目的 来源 无限性 客观性 提示:A、B、C、D、E、F、G、H,(2012高考安徽卷)“把落叶看成 美妙的音符,就没有了悲秋之感。” 右图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A意识具有目的计划性 B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C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D意识具有科学预见性,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对意识活动特点的理解和把握。审题时快速找到“落叶”、“美妙的音符”、“没有了悲秋之感”、“哲学道理”这些有效的“题眼”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落叶往往让人心伤,但是人的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把它想象成美好的“音符”,所以C项正确;A项与题意无关,排除;B项说法错误,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D项说法错误,意识具有预见性,即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但不一定是科学的。,解析:选C。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漫画立意的领会和对“亡羊补牢”故事的理解。从漫画中看不出主人公的“一意孤行”,也没有规律可言,A项不符合题意;主人公不是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而是没有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B项不选;认为只有“亡羊”之后才能“补牢”是对“亡羊补牢”故事寓意的生搬硬套的错误理解,违背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C项符合题意;漫画没有涉及一分为二的方法论原则,D项不选。,3(2012高考海南卷)1920年,有人在一个狼群中发现了两个女童,立即把她们送到当地的孤儿院,她们怕水、火和光,白天躲藏,夜间活动,每晚都像狼一样引颈长嚎,吃肉时不用手而是用牙齿撕开吃,对他人不感兴趣、没有感情。“狼孩”现象佐证了( ) 人的感情交流方式取决于其有目的的意识活动 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决定其生活方式和精神文化生活 人的先天条件和后天的生活能力都是能改变的 人在社会活动中彰显和发挥自己的智力、体力和情感 A B C D 解析:选C。物质决定意识,错误。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正确。先天条件是人出生前就存在的,不是人所能左右的,错误。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正确。,4(2013高考课标全国卷)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说,自己的作品与家乡百姓的生活密不可分,艺术风格也深受故乡的泥塑、剪纸、扑灰年画、茂腔等民间艺术的影响。莫言独具特色的小说创作揭示的哲学道理有( ) 意识形式的差异性决定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的多样性 意识反映客观存在的方式可以而且应当是多种多样的 意识能否正确反映客观存在取决于反映者的想象力 意识如何反映客观存在受制于反映者的个性、能力和素质 A B C D,解析:选C。本题的题眼信息是作品与生活密不可分。客观决定主观,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但受反映主体差异的影响,说法错误,说法正确。意识从形式上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地反映客观物质世界的内容,说法正确。选C项。,5(2013高考北京卷)当前,有些家长“超前”、“超负荷”地让孩子上各种培训班,使孩子学习压力过大,甚至产生厌学情绪,结果事与愿违。在孩子培养问题上,这些家长( ) A认为事物发展不存在矛盾 B忽视了规律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C没看到事物发展过程存在质变 D不重视外部条件对事物发展的影响 解析:选B。本题的题眼是“超前”、“超负荷”、“学习压力过大”、“事与愿违”。在孩子的培养问题上,这些家长过激的做法明显违背了孩子成长和教育发展的规律,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均与题意无关,排除。,6(2013高考北京卷)一位小提琴家在音乐会上演奏,突然G弦断了,但是他并没有停下来,随即创作了一首从头到尾可以不用G弦的曲子,演奏非常成功。这说明( ) 成功总是以挫折和困难为基础 遇到困难要勇于面对,发挥主观能动性 客观条件无法影响到人的成功 知识和能力储备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 A B C D 解析:选D。本题的题眼是“G弦断了”、“随即创作”、“非常成功”。成功并不是总以挫折和困难为基础,观点错误;这位小提琴家在遇到突发问题时勇于面对困难,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观点正确;观点否认了客观条件的作用,错误;小提琴家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与他的知识和能力储备分不开,观点正确。,7(2013高考山东卷)身体每况愈下的病人看着窗外的一棵树,树叶在秋风中一片一片地掉落下来。她说:“当树叶全部掉光时,我也就要死了。”一位老画家得知后,画了一片青翠的树叶挂在树枝上。看着这片始终没有掉落的绿,病人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故事蕴含的哲理是( ) A精神的力量可以派生出物质的力量 B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控作用 C实践活动可以割断不利于人的联系 D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解析:选B。本题的题眼是“当树叶全部掉光时,我也就要死了”、“看着这片始终没有掉落的绿,病人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病人之所以能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主要是受到绿叶鼓舞而萌生了坚持的意志,这体现了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B项正确;A项说法夸大了精神的力量;C项观点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D项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在材料中没有体现。,8(2013高考四川卷)唐代诗人柳宗元在三赠刘员外一诗中写道:“信书成自误,经事渐知非。”下列观点与该诗句所含哲理相符的是( )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 方其知之,而行未及之,则知尚浅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窗户),见天道 A B C D 解析:选C。本题的题眼是“信书成自误,经事渐知非”。题干强调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最终目的。颠倒了实践和认识的关系,错误;“行之,明也”说明实践的重要性,符合题意;“行未及之,则知尚浅”说明实践决定认识,符合题意;说明通过间接经验获得认识,不符合题意。,9(2013高考课标全国卷)联合国关于发展的观念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20世纪五六十年代把发展归结为经济增长;20世纪70年代把发展看作是经济增长、经济结构优化和社会变革;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把发展理解为注重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发展。联合国关于发展的观念演变进一步证实了( ) 认识的不断完善决定着实践的不断深化 认识受认识对象本质和属性暴露程度的制约 认识的发展具有与认识主体无关的客观规律性 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继承和超越已有认识成果的过程 A B C D,解析:选C。本题的题眼是“发展的观念”演变。材料说明认识对象的本质和属性的暴露程度影响认识的程度,入选;认识的发展也是一个辩证否定的过程,说法正确。实践决定认识,认识的发展是主客观相互作用的结果,说法错误。应选C项。,10(2012高考广东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中,中国人民不断战胜各种艰难险阻,进一步坚定了“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的信念,凝聚了深化改革开放的共识。2012年2月,温家宝总理在广东调研时指出,20年前邓小平南巡关于“不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的教导至今仍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结合材料,运用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原理,分析“不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这一论断,并阐述其现实意义。 解析:本题知识限定在“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原理”上,并且不仅要求用此原理分析“不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这一论断,而且要求阐述其现实意义。,答案:(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是这一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需要推动这一认识的深化。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实践检验了这一认识的真理性。 (2)现实意义: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正确的认识的实践具有高开放水平,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焕发生机和活力。,【教师用书独具】 1(2011高考江苏卷)传统的电影放映是播放电影拷贝胶片上的画面。银幕上人物几秒钟的静止实际上是由放映机播放的数十张胶片上相同的画面形成的.该现象包含的哲理是( ) A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B机械运动是最基本的运动形式 C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D静止是物质具体形态的存在方式 解析:选A。本题考查运动与静止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判断能力。抓住题干中的几秒钟的静止实际上是由放映机播放的数十张胶片上相同的画面形成的,即可分析得出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选A。B、C说法不符合题干的主旨。D说法错误,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2(2012高考安徽卷)荀子曰:“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下列诗句中与此寓意相近的是( ) 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 B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北朝王籍) C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唐贾岛) D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唐孟浩然) 解析:选D。本题考查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的相关知识。材料中荀子的名言说明天、地、人等万事万物都有自己运动的规律。而D项中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也说明自然界中的事物有它自己的变化规律。二者寓意相近,故选D。,3(2011高考新课标全国卷)医学临床实践表明,人的思维活动的灵活多变性与其大脑的“扣带前回”区域相关联,有人喜欢“钻牛角尖”往往与该区域的“换档装置”出现故障有关。这进一步佐证了( ) 意识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是由人脑决定的 意识是人脑加工改造的产物,其本质是大脑的机能 人脑是意识形成的物质基础 人脑是思维活动的生理基础 A B C D,解析:选D。本题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理解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科学研究的事实证明了意识活动离不开人脑,所以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基础,是思维活动的生理基础,正确。从意识的本质看,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人脑的机能。意识离不开人脑,但并不等于人脑可以决定意识的内容和形式;意识离不开人脑的加工改造,但不是大脑的机能。所以说法均不准确。,4(2013高考课标全国卷)2012年,科学家根据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研制成第一片“人造树叶”。这片“树叶”能够释放出制作燃料电池的氢,它的诞生对于人类开发可再生能源具有重要意义。“人造树叶”的成功研制佐证了( ) 人的意识只有反映了事物本质才具有能动性、创造性 人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并根据自身需要加以利用 人的意识能够创造出自然界所没有的客观事物 人能够通过实践将观念中改造的对象变成现实的东西 A B C D,解析:选C。本题的题眼是“根据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研制成第一片人造树叶”。由此可知,人类在尊重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改造世界,故符合题意。人的所有意识都具有能动性,表述错误;人类改造世界是有前提的,要承认世界的客观性,表述错误。,5(2013高考山东卷)“梦想是海市蜃楼,还是绿洲,关键取决于你是否停止跋涉的脚步.”与这句话内涵相一致的是( ) A“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 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C“一步实际行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 D“人类的心灵需要理想甚于需要物质” 解析:选C。本题的题眼是“关键取决于你是否停止跋涉的脚步”。由题眼可知,题干主要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C项符合题意。A项强调意识的能动作用、B项强调思与学的关系、D项强调理想的重要性,均不符合题干主旨。,6(2013高考江苏卷)正如当初无人能预测1450年的印刷术、1750年的蒸汽机、1950年的晶体管会带来何等影响,而今我们仍然无法预测3D打印将在未来漫长的时间里如何改变世界。这说明( ) A新陈代谢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规律 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 D通过实践可以把头脑中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解析:选C。本题的题眼是“当初无人能预测”、“而今我们仍然无法预测”。由于受实践水平的制约,过去,我们无法预测印刷术等的影响,今天,我们仍无法预测3D打印将如何改变世界,这说明对事物的认识受具体实践水平的限制,C项说法符合题意。A、B、D三项说法正确,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7(2012高考福建卷)在牛顿经典力学问世后的200多年时间里,许多科学家认为,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事业单位招聘5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哈尔滨市急救中心编制外合同制工作人员招聘5人模拟试卷完整参考答案详解
- 2025江西南昌动物园百花园管理所招聘3人模拟试卷及一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5福建福州市罗源县卫健系统事业单位招聘编内卫技人员41人模拟试卷及一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5中核集团中国核建春季校园招聘笔试题库历年考点版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财务管理部合并财务报表管理岗招聘1人笔试题库历年考点版附带答案详解
- 美团安全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2025年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知识点:合同法的基本原则
- 2025医疗设备采购协议范本
- 2025现代化生产基地食堂外包协议
- 2025保密观知识竞赛题库(试题附答案25个)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
- 煤矿监管培训方案
- 企业反腐倡廉培训课件
- 湿疮湿疹中医护理查房
- 2025年6月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全文+修订宣贯解读课件(原创内容丰富且全)
- DB31/T 1377.4-2022实验鸡和鸭第4部分:设施及环境
- 2025邮储银行面试题目及答案
- 他人借车免责协议书
- 城中村改造项目规划设计(仅供参考)
- 公司代经营合同范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