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事故案例培训ppt课件_第1页
2014事故案例培训ppt课件_第2页
2014事故案例培训ppt课件_第3页
2014事故案例培训ppt课件_第4页
2014事故案例培训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容简介:,我国安全生产发展历史与现状 机械和电气事故案例,我国安全生产发展 历史 与 现状,(一)我国安全生产的三个时期,- 安全管理体制初创时期 (19491965) 1954年新中国制定的第一部宪法,把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作为国家的基本政策确定下来。 1956年中央人民政府先后颁布了工厂安全卫生规程、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工人职员伤亡报告规程等行政法规;1963年颁布了关于加强企业生产中安全工作的几项规定建立了由劳动部门综合监管、行业部门具体管理的安全生产工作体制,劳动者的安全状况从根本上得到了改善 (三大规程五项规定),- 受“文革”冲击时期 (19661977) 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被抨击为“资产阶级活命哲学”,规章制度被视为“管卡压”,企业管理受到严重冲击,导致事故频发。 这一阶段政府和企业安全管理一度失控,1971-1973年工矿企业年平均事故死亡16119人,较1962-1967年增长2.7倍。,- 恢复和创新发展时期 (1978年至今) 又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是恢复和整顿提高阶段(1978-1991)。 二是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 (1992-2002)。 三是创新发展阶段(2003年以来)。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以人为本”,在法制、体制、机制和投入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以来各类事故统计,安全生产事故前十年随着经济规模扩大而上升,连续十二年各类安全事故持续下降,2002年,全国共发生各类事故1073434起,死亡139393人; 2003年,全国共发生各类事故963976起, 死亡137070人; 2004年,全国共发生各类事故803571起, 死亡136755人; 2005年,全国共发生各类事故717938起, 死亡127089人; 2006年,全国共发生各类事故627158起, 死亡112822人; 2007年,全国共发生各类事故506376起, 死亡101480人; 2008年,全国共发生各类事故413752起, 死亡91172人; 2009年,全国共发生各类事故36万多起, 死亡83196人; 2010年,全国共发生各类事故363383起, 死亡79552人 ; 2011年,全国共发生各类事故347728起, 死亡75572人; 2012年,全国共发生各类事故336948起, 死亡72020人; 2013年,全国共发生各类事故309277起, 死亡69499人;,2003年是拐点,事故连续十二年持续下降。,机械和电气事故案例,机械伤害事故案例,机械伤害的主要类型,缠绕 物体打击 冲击 流体喷射,挤压 剪切 刺割 擦或磨等,碰撞 撕裂,缠绕,卷入碾轧,挤 压,剪 切,撕 裂,车床加工长料缠绕案例,案例一,设备间距的安全要求,安标知识介绍,a. 距操作者站立基面高度2m的外露传动部位; b. 旋转部位的键、销、楔突出3mm的部位; c. 高于地面0.7m的操作平台; d. 超出主轴后端300mm以上的工件; e. 易伤人的机床运动部位; f. 其他需用罩、盖、栏隔离的危险部位,机械设备应装防护罩、盖、网的部位,机械防护的一般要求,光电技术应用,安全防护装置的应用,安全光栅,安全地毯,光电安全防护装置,光电安全防护装置,安全激光区域扫描器,固定式安全防护装置,物体打击案例,案例二,事故经过,某年10月份一天的上午10点左右,某公司冲压车间某工序机组,按照工段的安排,在机械800T压力机上完成了500件冲压件生产之后,准备换模进行下个产品件的生产。此时工段代理负责人告诉机长,还有一件缺陷件需完成该道工序。于是机长取下自己面前的模具支撑块,同时要求对面的冲压工何和另两位冲压工也取下模具支撑块。机长在未进行确认的情况下,便使用操作面板上的“寸动”按钮,启动了滑块。在机床的压力下,何没有取出的模具支撑块受压飞出,击中何头戴的安全帽上,安全帽被击约10毫米凹陷坑,致使头部受到伤害。,事故照片,闭式压力机操作规程规定: 10、两人以上共同操作时由机长统一指挥协调,并且必须使用对面的双动控制站。 14、换装模具时,模具支撑块必须由机长取放,统一存放于固定位置,防止误取误放。,双手控制按钮,纠 错,处理结果: 违章作业的机长被开除;相关责任人分别受到不同程度的处罚。 事故整改:,防错装置,光电保护装置,配合失误 右手伤残,2005年3月5日上午8时左右,某公司冲压车间大冲班班长李,安排冲床工卫与刘在型号为JE21-200开式固定冲床上加工车门玻璃导槽成型料(编号610202/121E0),由卫主控按钮站,刘在冲床左侧辅助喂料、取料。9时10分左右,在冲压工件过程中,两人作业配合失误造成刘右手拇指、食指、中指及第二、第三掌缺失和右腕关节脱位的重伤事故。,案例三,工人甲,操作站位示意图,工人乙,1.工人甲负责双手按钮控制和工件一的取出和放入; 2.工人乙站在甲的左侧负责将工件二从待加工件存放区放到模腔内,并将加工完成件取出; 3.乙发现放入模腔工件二位置不对,右手持永磁吸盘修正时,甲按动了双手按钮 。,原因分析,1、操作违规 违反冲床工安全操作规程中“两人以上操作时,应定人开车,统一指挥,注意协调配合好”的规定,主控人员在操作机床时精力不集中,未能有效地关注对方动作,造成配合失误。 2、管理缺陷 工艺规定该产品应在闭式冲床,采用双人双控按钮站作业。因闭式冲床加工件较多排不上,而将产品转移到开式冲床上,以两人一控式作业,未做具体的安全要求, 班长安排工作时,未能充分考虑人员优化组合,对第一次配合作业的人员缺少必要安全交待。 对两人以上配合作业方式没有制定操作站位和作业顺序等操作规定,留下了事故隐患。 3、 安全防护缺陷 设备仅有按钮开关控制作业,无法防护工人误操作带来的伤害。,压力机作业安全保护装置,栅栏式安全装置 固定式栅栏 活动式栅栏 双手操作式安全装置 检测式安全装置 光线感应式安全装置 人体感应式安全装置 其它安全装置,安标知识介绍,双手按钮,双手按钮控制,上图:三面光删保护,下图:光栅保护和电磁吸盘结合使用,提高安全系数,无证操作 命丧黄泉,案例四,2005年3月2日上午1135,货车驾驶员余某,在某公司擅自动用2吨行车吊起5台车架,准备往货车上装,在平移过程中,吊起车架的底部碰到其他码放在货台上的车架,5台车架散落,压在余某身上。该公司准备到餐厅吃饭的工人,听到喊声,急忙赶来,帮助搬开压在余某身上的车架。,合肥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在3.2事故处理中,认定吊具安全性差、无证操作是事故的主要原因。,安全的吊运方法,不安全的吊具,讨论,在日常工作中,你和你身边的同事能够真正将安全放在第一位吗? 1吨及以上起重机械是特种设备,应持证上岗!,电气事故案例,5月31日6月3日,短短4天,东北三省接连发生三场火灾,不是天灾,不是纵火,而皆与安全管理不善、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相关部门监管不力有关。,东北三省的三场大火(两起是因为电气引发的): 2013年5月31日中午13时许,中央储备粮食总公司所属黑龙江林甸直属库发生燃起熊熊大火 6月2日时分左右,中石油大连石化分公司发生的油渣罐闪爆事故 6月3日大约6点06分,吉林省长春市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发生特大爆炸燃烧事故,,大庆市消防部门和中储粮黑龙江分公司核定,“531”火灾事故直接经济损失307.9万元。其中,1000吨粮食被焚毁,价值约284万元,储粮资材损失23.9万元。,黑龙江大火,2013年5月31日中午13时许,中央储备粮食总公司所属黑龙江林甸直属库发生燃起熊熊大火。,案例五,火灾的直接原因:粮库作业过程中,皮带式输送机在振动状态下电源导线与配电箱箱体孔洞边缘产生摩擦,导致电源导线绝缘皮破损漏电并打火,引燃可燃物苇栅和麻袋,并蔓延至其他79个粮囤、揽堆货位的苇栅苫盖物。,漏电保护器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以下设备的配电线路应设置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漏电保护器): I类手持式及移动式临时性用电设备,室外工作场所的用电设备; 环境特别恶劣或潮湿场所的电气设备; 家用电器类或插座回路; 由TT系统供电的用电设备等。,安标知识介绍,2013年6月3日清晨,吉林省德惠市宝源丰禽业公司发生氨气泄漏和火灾,121人死亡,76人受伤住院治疗。,吉 林 大 火,案例六,该事故直接原因已初步查明:该公司厂房一车间女更衣室西面和毗连的二车间配电室的上部电气线路短路,引燃周围可燃物,火势蔓延和燃烧产生的高温导致氨设备和氨管道发生物理爆炸,大量氨气泄露,介入了燃烧。,裸导体线路室内敷设安全净距(m),裸导体线路室内敷设不应与起重机滑线设在同侧,直埋敷设的电缆严禁位于地下管道的正上方或正下方。,线路穿墙、楼板或埋入地下均应采用穿管或其他保护措施,固定线路安全要求,安标知识介绍,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D50054-2011,固定低压电气线路管道距离要求,城镇燃气设计规范,燃气管道与电气设备、相邻管道的净距离,金属线槽内电线或电缆的总截面(包括外护层)不应超过线槽或电缆桥架截面的40%,载流导体不宜超过30根;控制线不大于50%。,所有线槽或桥架PE连接可靠。,安徽皖维集团公司“8.15”火灾事故,案例七,合肥钢结构有限公司“79”触电事故,2012年7月9日17:30左右,位于长丰县镇合肥钢结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肥钢构公司”)内的塑钢窗加工车间,工人在修理塑钢窗三位焊接机时发生一起触电事故,造成两名工人受重伤,经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一、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 (一)直接原因 杨某未关闭电源,违规修理和移动焊接设备,导致焊接机内电线破损漏电,程某接触该机时触电;杨某情急之下盲目施救,造成2人触电身亡。,案例八,长丰县一起触电事故事故现场,长丰县一起触电事故事故现场,点评,维修设备没有切断电源是这起事故直接原因; 管理混乱,没有规范的作业标准和维修规程,现场环境差,是这起事故的间接原因; 盲目施救,造成事故扩大。,室内落地式的箱柜底面应高出地面50mm以上,箱(柜、板)前方(或下方)1.2m的范围内应无障碍物,电气单元绝缘良好、接头无外露,并排列整齐、安装牢固,,配电箱柜板,安标知识介绍,PE线与N线,N与PE应标识正确、明晰,PE线和N线应采用压接,压接时,严禁“一钉多根线”。,参考: IEC标准要求TN-C-S系统在电源进线处(例如总配电箱处)PEN线必须先接PE母排,然后通过一连接板(线)接中性线母排,插座回路,插座回路应配置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插座回路电压等级与用途不同时应设有标识。 插线板不宜两个及以上进行串接使用。 插座回路应有单独电源开关控制,每一回路插座数量不宜超过10个,用于计算机电源的插座数量不宜超过5个。,外露带电部分的板状屏护与带电体净距大于50mm,其他遮护大于100mm,面板应有统一编号和符合规范的安全标识和安全色。,箱柜内应有“动力原理接线图”,标识电器装置的型号、规格、保护电气装置整定值,所控对象的名称、编号等,且与实际相符合。,安全标识和定检维护,配电柜内裸排屏护,安全挂锁应用,挂牌不如上锁,手脚潮湿触电命归天,2002年7月,金堆城钼业公司某厂在浴池管道改造时,承包工程的施工队进行管道焊接作业,某青工手持电焊机回路线往管道上搭接时触电,倒地后将回路线压在身下触电身亡。,案 例,案 例,案例九,线路安装和屏护,固定使用的电源线应采取穿管敷设;一次侧、二次侧接线端子应设有安全罩或防护板屏护 。,电焊的安全要求,安标知识介绍,外壳防护,PE线应连接可靠,设备外壳防护等级一般不得低于IP21;户外使用的设备不得低于IP23,焊接变压器,变压器、控制器线路的绝缘应每半年检测一次,当采用电缆供电时,一次线的接线长度应不超过3m,电源线不应在地面拖拽使用,且不允许跨越通道。,二次回路,二次线接头宜采用电缆耦合器,且不超过3个,应采取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或其他保护装置作为补充防护。 (电焊机保护器),禁止搭载或利用厂房金属结构、管道、轨道、设备可移动部位,以及PE线等作为焊接二次回路。,焊机操作人员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