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使之函》读后感_第1页
《信使之函》读后感_第2页
《信使之函》读后感_第3页
《信使之函》读后感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4 信使之函读后感 致神话的唁函 信使之函读书笔记感 在我的意识里,能被称作信使的,是传说中送邮件的鸟儿,一种能把自己传递的信件,当作神圣信息的使者。 这样的高贵使命只存在于某个人自编的神话中,在神话发生的地点,一枚针用净水缝着时间。 信使之函的首句,最先让我领略的是孙甘露的语言,而之后的的语句,始终让我联想起这样的场景:沉寂的水面映射出天空唯一的蓝色,一株静立于水中的通体棕色的植物,枝头呈现出白鸟栖息的剪影。 这也可以算一个神话的开头吧,写神话始终很容易。他们 都说,信使之函也算小说呢。一篇小说这样就写成了,更何况,神话是不着边际的小说。 信使的神话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处女之泉,尘封之海,换言之,某个人意识当中的地点。而信使的目的地,耳语城,是一个对上帝而言都不存在的地方。也许,是某人自创的信仰中真主的驻地。 真正的信使,是一个充满种种猜测的过程。对于信函的意义 并非内容,而是意义 从开始跋涉的那一刻起信使就在揣摩。 2 / 4 信是纯朴情怀的伤感流亡。这是信使最初的领悟。 信使的旅行是心灵和未知的一次面对,在新的接受中,总会有一些过去事物的离程 。为了日后的怀念,信使顺着心河记录下沿岸的风景。 信是锚地不明的孤独航行。 信使的去向并不是注定的,直到信件的出现。事实上我们大多数人都不想去哪儿,但信使不是邮差,传递是次要的,他要表达的,还有虔诚的表情。就如白鸟的翅膀将永远斜掠圣地的明净空气,信使的目的在于行走。 因此,只要没有信函的托付,他可以逗留在耳语城光怪陆离的岁月里。 信是陈词滥调的一种永恒款式。 在到达耳语成的那天,信使这样说道。 信是沟壑对深渊的一次想望。 就在这时,信息有了它最后的归宿。 但不是信使的归宿。 虽然他后来确实目睹了耳语城僧侣簇拥的,或是阒无一人的街景;在那里参加葬礼,甚至看别人谈恋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也说过信是内心的一次例行独白,信是陶醉于晚秋忧郁的同胞絮语,信是能够重复张贴的无句读的标语,信永远是过去时态的文献这样的话,然而最终,耳语城人民是把他当邮差了。 3 / 4 “你到这儿不是来送一封信吗?”少年僧侣神态悠闲而又言辞犀利地质问。在他看来,信是一次移动。 就这样具有许多美德的收信人跳出了庄重的行列,露出了戏谑的神情。 最初的想望终将不复记忆,是信使离开的 时候了。 耳语城人民是否知道,它们的城市是为信使的使命而虚设的,因而欢送信使的过程,也是自身消亡的选择。 信是神话的封口。 神话中的白鸟是一种永生不死的生灵,但我想至此,神话就死了。 在信起源于一次意外书写的无法逃避的结局中,信不再是款式或想望,不再是独白或絮语,亦非标语或文献。信使的称谓在如血的残阳下永不复生。 我想,在第二天天明时,所有的神话都会殆尽在第一抹曙色当中。 这是我的唁函,但由于死者是信使本人,它将无法寄出,只能被一只普通的信鸽用单纯的鸟语吟诵。 不过 也许,从不写续集的我说,也许在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