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实践运用部分.ppt_第1页
可持续发展实践运用部分.ppt_第2页
可持续发展实践运用部分.ppt_第3页
可持续发展实践运用部分.ppt_第4页
可持续发展实践运用部分.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讲,可持续发展运用部分,(2013江苏地理)2013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提出可持续发展五大支持系统。报告以1995年全国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为100,右图表示2010年五大支持系统的能力指数。读图回答23题。 219952010年发展支持系统发展最快,其代价有(双选)( ) A大量消耗资源 B大量排放污染物 C科教投入不足 D人口增长缓慢 3为保障各支持系统协调发展,应大力加强(双选)( ) A社会保障建设 B经济基础建设 C农业基础建设 D生态与环境建设,例题,AB,CD,循环经济关联图的判读,资源开发,生产活动,消费活动,表示废弃物排放,1解读图表,1解读图表,水窖集雨,饲料加工,供暖,肥料,废弃物,1解读图表,污水处理厂,棉纺织,创意产业,服装生产,该生态工业园实现了清洁生产、经济发展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相协调,2方法技巧,预测演练 视角1 工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1(2014山东临沂模拟)近年来,鄂尔多斯市鄂旗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按照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构建产业链,推进产业良性循环、良性发展,实现产业循环升级。下图为“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部分产业链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该产业链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整体性原则 (2)下列关于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资源的消耗 B减轻了环境污染 C提高了经济效益 D生产过程中不会有任何污染物排放到环境中,B,D,解析 第(1)题,该产业链体现了资源和废弃物的循环重复利用,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其资源的重复利用体现了可持续发展中的持续性原则(地球的承载力是有限的,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之内),故选B项。第(2)题,可持续发展中人类应做到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处理好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但不是没有任何污染物排放,故选D项。 答案 (1)B (2)D,视角2 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2(2014浙江高考考前信息卷)东北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读东北地形及主要农作物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松嫩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试分析该平原发展农业的不利自然条件。,解析 第(1)题,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主要有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等,松嫩平原农业发展的不利自然条件主要体现在气候方面。,答案 (1)纬度高,热量不足,作物的生长期短;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易受旱涝灾害的影响。,(2)三江平原是我国重要的沼泽分布区,试分析该地区沼泽形成的原因。,解析 第(2)题,沼泽是由地表长期过湿或有浅层积水而形成的,因此要从水的来源和去向两大方面分析。,答案 (2)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丰富;地势低平,排水不畅;纬度较高,蒸发量小;地下多冻土,地表水不易下渗。,(3)东北盛产的大米、玉米等是食品工业的重要原料。下图为东北某玉米产区发展循环经济的示意图,据图说明该地发展玉米芯综合产业对当地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起的作用。,第(3)题,根据题中要求,从改善生态环境、调整产业结构、安排就业等方面分析即可。,答案 (3)充分合理利用资源,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延长了产业链,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提高当地居民收入。,考点四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真题领悟 1(2014广东文综,3)沙漠中植被的出现可对沙丘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主要作用机制是( ) A降低风速进而增加风沙流对地表的侵蚀 B增加风沙流中颗粒物的含量而减少堆积 C促进风沙流携沙能力的增强而增大侵蚀 D拦截风沙流中的悬浮颗粒物并形成沉降,解析 植被的出现,增加了地表的粗糙程度,从而降低风速,风速降低则会使侵蚀变弱,A项错。风速降低,搬运能力减弱,沉积堆积能力增强,B项错。风速降低,携带风沙的能力变弱、侵蚀也变弱,C项错。风速降低,并能拦截风沙流中的悬浮颗粒,因而沉积作用增强,形成沉降,D项符合题意。 答案 D,D,22014新课标,36(2)(3)(4),18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如图所示区域海拔在4 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22014新课标,36(2)(3)(4),18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如图所示区域海拔在4 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1)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易起沙的原因。(5分),解析 第(1)题,冬春起沙的原因既考虑风力因素,也要考虑植被因素,同时考虑周围的地形等。,答案 (1)冬春季气候干燥(降水少),地表缺乏植被(草)的保护;大风多,湖面较宽阔,西风经湖面无阻挡,沙源东部为河谷,风力强劲。,22014新课标,36(2)(3)(4),18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如图所示区域海拔在4 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1)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易起沙的原因。(5分),(2)简述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7分),解析 第(2)题,风沙可以填埋路基,侵蚀路基,并对机车造成破坏,影响行车安全。从车、路两个方面展开。,答案 (2)(铁路路基较高)风沙堆积,填埋路基和轨道;侵蚀路基(和路肩);损害机车车辆和通信、信号设备等,加大钢轨、车轮等设备的磨损;影响运行列车安全。,22014新课标,36(2)(3)(4),18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如图所示区域海拔在4 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1)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易起沙的原因。(5分),(2)简述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7分),(3)针对该路段的风沙灾害,请提出防治措施。(6分),解析 第(3)题,防止措施,一方面从沙源地找办法,另一方面从路段方面想办法。,答案 (3)(阻沙措施)在铁路两侧设立阻沙墙(高立式沙障)。 (固沙措施)在沙地上用碎石等覆盖沙面,设置石(草)方格沙障。,考点三 可持续发展 1(2014天津文综,6)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题。,上图所示的大型商城,以汇集国际品牌商品、价格优惠为经营模式。某地理小组学生实地考察了该商城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大家对如何新建这类大型商城各抒己见,其中符合生态可持续发展观念的( ) A增加商城数量,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B扩大商城规模,带动周边城镇发展 C立体建设商城,集约开发利用土地 D商城靠近景点,吸引游客休闲购物,解析 增加商城数量,扩大商城规模会占用土地资源,大量购物者的到来会破坏当地生态环境,A、B项错误;商城靠近景点,吸引游客休闲购物会给景点的生态环境带来负面影响,D项错误;立体建设商场,集约开发土地可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符合生态可持续发展观念。 答案 C,22014福建文综,37(4),8分下图示意我国某省地理环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21世纪海洋经济、网络经济的背景下,打造具有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对沿海区域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材料二 都市农业位于城市内部和周边地区,是农业、科教、观光相结合,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农业。近年来,该省北部涌现出许多都市农业园区。 近年来在P地区形成“淘宝村”,主要利用进口木材加工木制品,并通过“淘宝网店”进行销售。人们对这种经济发展方式是否有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争论,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并为其提供论据。(8分) 观点A:有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 观点B:不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解析 若支持观点A,则要从对社会、经济、生态等方面的有利影响提供论据;若支持观点B,论据可从对传统商业造成冲击,加大基础设施的压力,人才短缺、农业劳动力流失、生态环境破坏等方面分析。,答案 观点A:有利 论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