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第二至第九节.ppt_第1页
普通心理学第二至第九节.ppt_第2页
普通心理学第二至第九节.ppt_第3页
普通心理学第二至第九节.ppt_第4页
普通心理学第二至第九节.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 普通心理学,2,第二节 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3,主要内容,1、神经系统的构造及功能 2、内分泌系统与心理 3、高级神经活动的反射学说,4,第一单元 神经系统的构造及功能,1、神经元及其功能: 是神经系统的基本构造单位和功能单位 由细胞体、树突、轴突三部分组成 具有接受刺激、传递和整合信息的功能 分类: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中间神经元,5,2、外周神经系统及其功能 是联系感觉输入和运动输出的神经机构 包括:躯体神经系统(12对脑神经和13对脊神经)自主神经系统(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自主神经系统的活动与情绪密切相关,第一单元 神经系统的构造及功能,6,第一单元 神经系统的构造及功能,3、中枢神经系统及其功能,7,第一单元 神经系统的构造及功能, “布洛卡区”(1860年) 罗杰斯佩里的“脑割裂”实验。(1960年代) 右利手的人,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右半球空间知觉和形象思维占优势。 左利手者有的恰好相反。,4、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8,第二单元 内分泌系统与心理, 垂体腺:影响生长速度和持续生长时间 肾上腺:影响生理平衡和情绪行为 甲状腺:促进机体代谢 增进机体发育 性腺:分泌性激素产生生殖细胞,9,第三单元 高级神经活动的反射学说,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10,第三单元 高级神经活动的反射学说, 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工具条件反射),11,第三单元 高级神经活动的反射学说, 巴甫洛夫学说的几个基本概念 兴奋和抑制:基本的神经活动过程 静或弱 动或强 反射:神经系统参与下对刺激的规律性回应 反射弧:实现反射的神经回路 反馈: 获取效应器信息并调节效应器活动的过程 无条件反射:与生俱来不学而会的 条件反射 :通过学习模仿而得来的 第一信号系统:由现实具体刺激物为信号而生成的条件反射 第二信号系统:以语词为信号而生成的条件反射,12,第三单元 高级神经活动的反射学说, 高级神经活动的几个基本规律 条件反射的抑制:额外刺激外抑制 超负荷超限抑制 不予强化消退抑制 类似刺激引起反射泛化 扩散和集中: 相互诱导: 动力定型:刺激的固定顺序反应的固定顺序,13,第三节至第六节和第八节,心 理 过 程,14,主要内容,一、感觉 二、知觉 三、记忆 四、思维、言语及想象 五、意识和注意 六、情绪、情感和意志,15,感 觉,一、概念.作用 1 、概念: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 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2 、作用: (1)它是高级心理活动的基础 (2)它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获取知识 的开端。,16,感 觉,二、感觉阈限和感受性 1、定义 感受性: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受能力 感觉阈限: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2、感觉阈限感受性 反比关系 3、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 4、韦伯定律和费希纳定律,17,感 觉,三、感觉的分类 1、外部感觉:视、听、味、嗅、皮肤觉 2、内部感觉:平衡觉、运动觉、机体觉,18,感 觉,四、感觉现象 感觉适应:久闻不知其臭 感觉后象: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感觉对比:先苦后甜 联觉:红色温暖 蓝色清凉,19,感 觉,四、各种感觉 视觉 适宜刺激:380纳米780纳米的电磁波(光波) 视觉器官:见P27图110 色觉异常:色弱 部分色盲 全色盲 色盲的遗传: 外祖父妈妈(隐性)男孩 外祖父+父亲女孩,20,感 觉,四、各种感觉 听觉 适宜刺激:16hz20000hz的空气振动 人对1000hz4000hz的声音最敏感 听觉器官:见P29图111 听觉特性:音调(频率)响度(振幅)音色(波形),21,感 觉,四、各种感觉 嗅觉 适宜刺激:能挥发、有气味的物质 感受器:鼻腔黏膜上的嗅细胞 味觉 适宜刺激:能溶于水、有味道的物质 感受器:舌面、上颚上面的味蕾 基本味觉:酸 甜 苦 咸,22,感 觉,四、各种感觉 皮肤觉:触 压 振动 温 冷 痛 平衡觉:前庭器官 过敏造成晕车晕船 运动觉:对心理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机体觉:饿 胀 渴 窒息 疲劳 便意 性 痛觉:难以适应 对机体具有保护作用,23,知 觉,一、概念 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 二、特征 1、恒常性(知觉映像保持相对稳定) 2、整体性(对事物整体的反映) 3、选择性(有选择地知觉外界事物) 4、理解性(对事物加以解释并用词语标示出来),24,知 觉,三、分类 1、时间知觉 2、运动知觉 3、空间知觉:形状知觉 距离知觉 大小知觉 方向定位,25,知 觉,四、错觉 1、概念: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 2、分类:图形 方位 运动 时间 形象 3、原因. 外部 内部因素 4、错觉与幻觉的区别,26,27,28,知 觉,五、感 知觉的关系 区别: 1、感觉是个别属性,知觉是整体反映。 2、感觉是单个感觉器官,知觉是多个感 觉器官共同活动的结果。 3、知觉受到个体知识经验的影响。 联系: 是认识客观事物的开端,29,记 忆,一、概念 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 二、按内容分类 形象记忆 情景记忆 情绪记忆 语义记忆 动作记忆 三、记忆的三个基本环节 识记 保持 回忆(再认),30,记 忆,三、记忆的三个基本环节 识记 1、分类:无意识记 有意识记 机械识记 意义识记 2、影响因素:识记目的 任务的意义 情绪状态 识记方法 材料性质、数量,31,记 忆,三、记忆的三个基本环节 保持 1、影响保持的因素:识记的程度 任务的长久性 材料的性质 休息和复习 2、遗忘:对记忆的材料不能回忆或再认,或发生 错误的回忆和再认,32,记 忆,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德国 艾宾浩斯1885年记忆),遗忘进程先快后慢,33,记 忆,三、记忆的三个基本环节 回忆、再认 1、回忆分类: 直接、间接回忆 无意、有意回忆 2、影响回忆的因素: 前摄和倒摄抑制 位置系列效应 联想线索 回忆场合 回忆时的情绪状态,34,记 忆,四、表象 1、定义:过去感知的事物形象在头脑中再现的过程 2、表象的特点: 直观形象性 片段不稳定性 概括性 可操作性 3、表象的作用:感知向思维过渡的桥梁,35,记 忆,五、三个记忆系统 瞬时记忆(感觉登记)0.25秒-1秒 形象性编码 容量很大 加以注意就转入短时记忆 短时记忆 1秒-1分钟 容量7 +2 视听编码 工作记忆 经复述转入长时记忆 长时记忆1分钟以上 容量无限 语义编码和形象编码 回忆时被意识 会遗忘,36,思 维、言语和想象,1、思维 2、语言与言语 3、想象,37,思 维,一、概述 1 、概念: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在联系的认识。 2、特征:间接性(推理 判断 预见) 概括性(概念形成) 3、基本过程 分析 综合 抽象 概括,38,思 维,二、思维种类 按形态分:动作思维 形象思维 抽象思维 按探索问题方向:幅合(求同) 发散(求异) 按是否有创造性:再造性 创造性,39,思 维,三、概念掌握与问题解决 1、概念掌握:借助语言 继承和学会 2、问题解决: 定义:从问题的初始状态到目标状态的过程 影响因素:迁移 原型启发 定势 策略:算法策略 启发式策略,40,语言与言语,1、定义和区别: 语言:是同一文化背景下公认的符号系统, 是一种社会现象。 言语:是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过程。是心理过程。 2、言语活动形式 外部言语:听 说 读 写 内部言语:不用于交际 支持思维活动 不出声,41,语言与言语,3、言语活动的中枢 言语运动中枢(布洛卡)表达性失语症 言语听觉中枢(威尔尼克)接受性失语症 视觉性言语中枢失读症 书写性言语中枢失写症,42,想 象,1 、概念: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过程。 2 、分类 (1) 无意想象 (2) 有意想象:创造想象 再造想象 幻想,43,意识与注意,一、意识和无意识 意识:是人的在觉醒状态下的觉知 无意识:个体没有察觉到的心理活动和心 理过程 二、几种不同的意识状态 睡眠(四个阶段) 梦(不连续 不协调 认知不确定) 推荐书籍:弗洛伊德梦的解析,44,意识与注意,三、注意的定义 心理活动对客观事物的指向与集中 四、注意的种类 (1) 无意注意 (2) 有意注意 (3)有意后注意 五、注意的特征 (1) 注意的广度 (2) 注意的稳定性 (3) 注意的转移 (4) 注意的分配,45,情绪、情感和意志,一、情绪、情感概述 1、定义: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 2、定义包含的内容: 以需要为中介 是一种主观感受非认知性质 表情及身体语言是外部表现形式 会引起一定的生理变化,46,情绪、情感和意志,一、情绪、情感概述 3、情绪、情感的区别和联系 情感代表感情的内容 情绪是感情的反映过程 二者不可分割,47,情绪、情感和意志,一、情绪、情感概述 4、情绪、情感的功能 适应功能(生存、发展和适应环境的手段) 动机功能(驱动人的活动、提高活动效率) 组织功能(积极促进 消极破坏瓦解) 信号功能(传递信息 沟通思想),48,情绪、情感和意志,二、情绪理论 1 、外周理论:詹姆斯.(美国)兰格(丹麦) 2 、丘脑理论:坎农巴德(美国) 3 、认知理论:沙赫特(美国) 4、动机分化理论:汤姆金斯和依扎德,49,情绪、情感和意志,三、情绪、情感的两极性和维度 1、动力性积极增力和消极减力 2、激动度激动和平静 3、强度弱和强(不满暴怒) 4、紧张度紧张和松弛,50,情绪、情感和意志,四、情绪、情感的种类 1、情绪分类: 基本和复合情绪(生物进化角度) 心境、激情和应激(情绪状态角度) 2、人类高级情感: 道德感 美感 理智感,51,情绪、情感和意志,五、意志 1、概念 2、基本阶段(准备执行决定) 3、意志的品质 自觉性 果断性 坚持性 自制力,52,情绪、情感和意志,五、意志 4、心理(动机)冲突的四种类型 接近-接近型(双趋式冲突)“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回避-回避型(双避式冲突)“前怕狼后怕虎” 接近-回避型(趋避式冲突)“危机并存” 双重接近-回避型(双重趋避式冲突)多目标利弊并存,53,第七节和第九节,人 格 主要内容 1、需要和动机 2、人格,54,需要与动机,一、需要与动机概述 1、需要 定义:有机体内部的不平衡状态,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 种类: 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需要产生的角度) 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满足需要的对象),55,需要与动机,一、需要与动机概述 2.动机 定义: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目标活动,并维持这种活动的内在心理动力 种类: 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有意动机和无意动机 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56,需要与动机,二、需要层次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1968年提出) 推荐书籍:动机与人格,57,自我,实现,尊重需要,爱和归属需要,安,全,需,要,生,理,需,要,58,人格(个性),一、人格概述 1 、概念: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 2 、人格的特征 (1) 独特性 (2) 整体性 (3) 稳定性 (4) 功能性 (5) 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3、人格结构 人格倾向性:需要和动机 人格心理特征:能力、气质和性格,59,人格(个性),二、能力 1、概念: 顺利有效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的心理条件 2、分类:能力、才能、天才 3、能力与知识技能 4、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 (1)发展水平差异 (2)类型差异 (3)表现早晚差异,60,人格(个性),二、能力 5、影响能力的因素: (1)遗传 (2)环境和教育因素 产前环境: 药物 分娩过程 营养状况 早期教育 学校教育 社会实践,61,人格(个性),三、气质 1、定义: 心理活动的在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的动力特征。 2、气质类型学说: 体液说: 多血质 胆汁质 粘液质 抑郁质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 两个基本过程:兴奋和抑制 三个基本特性:强度、平衡性、灵活性 分类:P77表1-1,62,人格(个性),三、气质 3、气质类型的外在表现 胆汁质:强但不平衡 多血质:强、平衡且灵活 粘液质:强、平衡但不灵活 抑郁质:弱 (详见P78),63,人格(个性),三、气质 4、怎样看待气质 (1)气质无好坏之分。 (2)气质不能决定一个人社会价值及其成就的高低。 (3)气质对社会活动的类型与效率有一定影响。 (4)气质影响性格和对环境的适应 (5)气质能影响健康,64,人格(个性),四、性格 1、概念: 在个体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对客观现实的稳定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了的行为方式。 2、性格的结构: 静态结构:态度 意志 情绪 理智 动态结构:不同场合显现不同侧面,65,人格(个性),五、人格理论 1、人格的动力理论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 本我:原始的无意识本能 遵循快乐原则 自我:调节本我和超我 遵循现实原则 超我:伦理道德价值感内化而来 遵循道德原则,66,人格(个性),五、人格理论 2、人格结构的类型理论荣格的人格类型理论 内向型:心理活动指向自己的内心世界 外向型:心理活动指向外部世界,67,人格(个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