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宁医院施工总承包工程应急预案.doc_第1页
健宁医院施工总承包工程应急预案.doc_第2页
健宁医院施工总承包工程应急预案.doc_第3页
健宁医院施工总承包工程应急预案.doc_第4页
健宁医院施工总承包工程应急预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深圳市健宁医院施工总承包工程编号:FA- 应急预案目次一、总则11.1编制目的11.2编制的依据11.3适用范围11.4工作原则11.5预案体系2二、工程概况2三、事件类型3四、事件分级3五、组织机构及职责35.1项目部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45.2应急救援组织机构人员职责5六、预防与预警66.1危险源监控66.2预警发布与预警行动66.3预警结束6七、事故报告与通信77.1事故报告与处置7八、应急响应88.1响应分级88.2响应程序和要求88.3应急结束9九、处置措施109.1事件调查109.2保险理赔和安抚抚恤109.3总结与改进10十、应急保障1110.1应急队伍保障1110.2应急物资保障1110.3通信与信息保障1210.4经费保障1210.5其他保障12十一、培训和演练1310.1应急培训1310.2应急演练13十二、奖励与追究13十三、附则1312.1制定与解释1312.2预案实施13一、 总则1.1 编制目的为贯彻落实国家应急管理方针、政策及有关法律法规,规范和加强公司及项目突发安全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全面提高防范和应对各类突发事件能力,正确、有效、快速处置各类突发事件,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和影响,保障职工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正常的安全生产秩序,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结合公司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制度规定,特制定本预案。1.2 编制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9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93号 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建设工程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建设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17号) GB-T 29639-2013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项目管理手册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项目所属施工现场及生活基地、办公区、仓库等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可能出现的事故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突发事件或紧急情况的应急与响应。1.4 工作原则安全生产综合应急处置的基本原则是: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将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地预防、减少和消除突发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作为首要任务,切实加强突发事件管理,保证公司及项目的安全生产经营稳定发展;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公司应急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协调下,按照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的要求,分级落实责任,开展突发事件预防和处置工作。公司机关、各项目部按照各自职责和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3、预防为主,平战结合。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预防与应急并重,平时与战时相结合。做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监测预警、队伍建设、装备完善、预案修订、措施完善、预案演练和培训等项工作,提高应急状态下的处置能力;4、依靠科学,依法规范。加强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置,依法建立健全应急预案体系,规范应急救援工作,确保应急预案体系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5、把握全局,快速反应,协同应对。建立健全上下联动的快速响应机制,整合内外部应急资源,协同开展突发事件处置。1.5 预案体系根据GB-T 29639-2013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规定,应急预案体系由项目部根据预案编制现场处置方案,详见附件(应急救援预案)。二、 工程概况深圳市健宁医院施工总承包工程规划场地位于深圳市坪山区汤坑社区。一、本工程部分采用独立基础(以DJx表示),部分采用墙下条形基础(以TJx表示),部分采用人工挖孔墩基础(以WDx表示)。二、主体部分:本工程场地内拟建三栋楼,其中1栋为14层的门诊医技楼,采用框架结构;设一层地下室,使用功能为停车库,层高为5m;地上首层高为6.5m,二层至六层层高为4.5米,7层以上为3.7m。结构高度为59.6m。本工程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6度,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三级,框架为二级;建筑类别为一类高层,耐火等级一级。2栋为8层的康复管制楼,采用框架抗震墙结构;设一层半地下室,使用功能为停车库,层高为6m;地上首层高为4.2m,二层至三层层高为4.45米,四层以上为3.7m。结构高度为35.55m。本工程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6度,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三级,框架为二级;建筑类别为一类高层,耐火等级一级。3栋为7层的行政办公楼,采用框剪结构;设两层地下室,使用功能为停车库,地下一层层高为6m,地下二层层高为5m;地上首层高为4.5m,标准层层高为3.9m。结构高度为28.5m。本工程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6度,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二级,框架为二级;建筑类别为一类高层,耐火等级一级。三、 事件类型公司建立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整合管理体系并通过认证,每年定期组织对公司各部门、各项目部危险源进行辨识和评价,形成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清单并予以发布。危险源主要包括: 项目部施工现场及生活区危险源包括:高空坠落、触电、坍塌、电焊伤害、交通安全事故、火灾爆炸事故、机械伤害事故、大中型机械设备事故等。四、 事件分级按照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四个等级:a) 级(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b) 级(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c) 级(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d) 级(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本事故中所称的“以上”包括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括本数。五、 组织机构及职责5.1项目部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根据公司一级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的要求,本项目施工现场应成立项目部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小组,由项目经理、副经理及生产、安全、设备、保卫等负责人组成,并设通讯联络组、技术支持组、消防保卫组、抢险抢修组、医疗救护组、后勤保障组。应急救援小组设在安全部,日常工作由安全部兼管负责。项目部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详下图。项目部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图 5.2应急救援组织机构人员职责5.2.1组长职责1、负责对施工现场突发性事故的应急指挥工作负主要责任,采取科学的办法,先抢救人就近送医院急救;2、及时向上级领导和主管部门报告事故情况;3、协调应急行动中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随时掌握事故的最新动向。5.2.2副组长职责1、协助组长对施工现场突发性事故的现场指挥,抢救工作负主要责任,针对事件的特殊性,采取应急措施;2、掌握事故动态,第一时间求助于“120”、“119”、“110”协助救援;3、立即报告公司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和社区派出所、公安分局。5.2.3医疗救护组职责1、针对突发性事件的起因,以优先救人的思想,采取科学的救护方法,人工呼吸、心脏按摩,就近送医院抢救;2、在外部救援机构未达到前,对受害者进行 必要的抢救(如人工呼吸、包扎止血、防止受伤害部位受污染等)。3、使重度受害者优先得到外部救援机构的救护;4、协助外部救援机构转送受害者至医疗机构,并指定人员护理受害者。5.2.4抢险抢修组职责1、实施抢险抢修的应急方案和措施,并不断加以改进;2、寻找受害者并转移至安全地带;3、在事故有可能扩大进行抢险抢修或救援时,高度注意避免意外伤害;4、抢险抢修或救援结束后直接报告最高管理者并对结果进行复杂和评估。5.2.5技术支持组职责对引发的事故从安全技术方面的采取补救措施,协助现场整改。5.2.6后勤保障组职责1、负责对突发事件事故伤害者的医疗、善后工作处理;2、作好事发后工人思想动态的政治思想工作,教育工人依法办事;3、负责事发后救援物资和餐饮的供应。5.2.7安全保卫组职责1、设置事故现场警戒线、岗。维持工地内抢险救护的正常运作;2、保持抢险救援通道的通畅,引导抢险救援人员及车辆的进入;3、抢救救援结束后,封闭事故现场直到收到明确解除指令;4负责突发事件的现场保卫工作,保护事故现场。六、 预防与预警6.1危险源监控1、重大危险源管理,应按照深圳市危险源管理制度及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制度规定,通过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开展针对性治理。对不能消除或不能将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程度的危险源,应制定有针对性的监控措施,避免或降低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2、根据公司危险源管理制度,对于部分重大、较大危险源还应制订专项应急预案。3、公司安全生产部门、应急反应组织机构应通过经常性的检查、抽查和内审,对危险源和重大风险的管控情况进行验证。6.2预警发布与预警行动6.2.1预警等级1、根据预测分析结果,对可能发生和可以预警的突发事件进行预警。预警级别依据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事态,一般分为级(特别严重)、级(严重)、级(较重)和级(一般)四级。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蓝色标示,红色为最高级别。2、根据事态变化和采取措施的效果,预警可以升级、降级或解除。6.2.2预警响应1、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的原则,公司机关各部门、项目部应当加强对事故隐患的监控、整改,负责对所管理范围内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信息、常规监测数据等,定期开展跟踪监测、信息接受、报告处理、综合分析和风险评估,对可能引发事故的险情,或者其他灾害可能引发安全事故的重要信息应及时上报。2、预警信息的发布一般通过通信的方式进行,预警信息包括突发事件的类型、预警级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的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等。3、各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机构接到可能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的信息后,要按照应急预案及时研究确定应对方案,并通知有关部门迅速采取相应措施,预防事故发生。6.3预警结束预警信息发布后,相应措施已经执行,有关情况证明突发事件不可能发生或危险已经解除,预警工作结束。七、 事故报告与通信7.1事故报告与处置7.1.1预警响应1、项目现场发生等级或社会影响较大的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工程事故现场有关人员立即报告项目现场负责人,项目现场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并在上报的同时按照应急预案成立临时应急救援队伍。 事故报告程序框图 2、信息报告时,应采用有效方式传递信息,一般先电话报告,再以书面形式报告。报告内容至少应包括:事件发生时间、地点、涉及范围、损失、人员伤亡情况和事件原因、报告人的部门、姓名、职务和联系电话。3、应急处置过程中,要及时通报事件信息、响应进展和应对措施,超出事发现场处置能力的,可向上级应急反应组织机构申请调配救援力量支援。4、应急救援工作结束后,由应急事故调查组对应急救援工作进行总结,并形成“事故调查报告”。5、“事故调查报告”应执行公司的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管理制度。八、 应急响应8.1响应分级根据事故发生现场情况,根据事故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预测划定响应分级,项目部现场应急响应分为基本响应和紧急响应两级,发生特大事故时,项目部无法满足应急救援要求的,由公司一级应急反应领导小组组织实施应急救援的。8.2响应程序和要求1、事件发生后,事发部门、事发项目部应立即启动并实施本相关预案,组织应急救援,营救受害人员,疏散、撤离、安置受到威胁人员,保护重要设施设备和物资。控制危险源,标明危险区域,封锁危险场所,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危害进一步扩大。2、项目应急指挥中心根据预警期事态变化趋势,应立足于控制事态恶化、减少损失、减轻危害结合事故情况开展应急救援协调工作。在应急领导小组的指挥下,立即启动项目应急预案,组织实施现场应急响应,控制事态影响扩大,按照各自职责组织相关应急救援力量组织实施应急救援。有关应急队伍在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统一指挥下,密切配合,共同实施抢险救援和紧急处置行动。3、现场处置主要依靠项目部自身应急处置力量。事故发生后,事发部门、事发项目部按照专项方案进行先期处理,等救援力量到达后迅速采取措施予以处置。4、事发部门、各项目部应主动向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提供应急救援有关的基础资料,为现场应急指挥部研究救援和处置方案提供参考。5、各部门、各项目部应根据公司应急救援程序制定可衔接的应急响应措施,确保可操作性强。8.3应急结束8.3.1 应急终止应符合以下基本条件:1、遇险人员得到妥善解救,事故现场得以控制,导致次生、衍生事故的隐患消除;2、环境符合有关标准:3、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以保护公众免受再次危害,并使事件可能引起的中长期影响趋于合理且尽量低的水平。8.3.2 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确认专项应急处置达到终止条件,并逐级报告至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按照“谁启动,谁结束”的原则,由启动应急预案的应急管理机构负责人宣布应急终止。8.3.3 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或者相关危险因素消除后,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结束,现场应急指挥机构予以撤销,应急救援队伍撤离现场。8.3.4 突发事件结束后,要向上级主管单位上报突发事件报告以及应急工作总结报告等。九、 处置措施9.1 事件调查当发生等级及对社会影响较大时由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召开事故分析论证会,先听取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分析的汇报,再对其取证、分析原因进行论证,确认事故原因后,提出对事故受害人员的安置、救治和补偿意见,写出事故报告,并呈报有关单位。 9.2 保险理赔和安抚抚恤9.2.1 事故处理结束后在应急反应组织机构的领导下由善后工作组负责组织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善后处置工作,包括人员安置、补偿,灾后重建,污染物收集、清理与处理等事项。尽快消除事故影响,妥善安置和慰问受害及受影响人员,尽快恢复正常秩序。 9.2.2 生产事故发生后,公司综合部门要联系保险机构及时开展应急救援人员保险受理和受灾人员保险理赔工作。9.3 总结与改进9.3.1 应急结束后各部门、项目部对应急队伍、资源、装备等应急保障能力进行评估,将情况汇报质量安全部,质量安全部对上报的材料进行审核,确定突发事件类型、危害程度及次生事故等内容,形成分析报告,总结分析进行整改,报公司应急指挥中心。9.3.2 生产安全事故灾难善后处置工作结束后,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分析总结应急救援经验教训,提出改进应急救援工作的建议,完成应急救援总结报告。十、 应急保障10.1 应急队伍保障10.1.1 应急队伍的建立执行公司及国家颁布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制度。10.1.2 要充分利用社会应急力量,公司本部及施工现场项目部应与地方相关单位建立联系,必要时签订互助协议,保障应急期间的医疗救治、消防、治安保卫、交通维护和运输等应急救援资源。10.1.3 要加强自身应急队伍的业务培训和应急演练,强化员工应急能力建设和素质提高。10.1.4 公司各部门及各施工现场应建立健全有线、无线相结合的基础应急通信系统,保障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与有关方面的通信畅通。10.2 应急物资保障10.2.1 财务审计部是公司应急物资管理归口部门,应急指挥中心应指导和配合财务审计部,依据重特大事件应急处置的需求,建立应急物资调配使用制度和应急物资动态管理制度,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补充和减少有关物资,为应急处置工作提供物资保障。、现场应急救援设备清单序号设备种类设 备 设 施、器 材所在单位联系方式1拆除设备设施破拆设备、叉车、推土机、金属切割机、电焊机现场自备后勤保障组2高空抢险设备设施起重提升设备-塔吊、单绳卷扬机、多绳卷扬机;登高车、梯子、安全绳、缓降器、救生气垫施工现场自备后勤保障组3建筑抢险设备设施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工程运输车、清障车、行车信号工具等设备租赁后勤保障组、联络通讯组4地下救治设备设施强光照明、防护装备、通风机、发电机施工现场自备后勤保障组5消防设备设施、器材输水装置软管、喷头、便携式灭火器、抽水泵、照明车、指挥车、高压水枪、登高车施工现场自备后勤保障组6个人防护设备氧气呼吸器、防毒面具、防护服、救生衣应急救援队伍自备抢险抢修组7医疗支持设备救护车、担架、夹板、氧气、急救箱应急救援队伍自备医疗救护组8通信联络设备对讲机、移动电话、电话、传真机、电报等现场自备联络通讯组10.3 通信与信息保障常用服务电话:110坪山公安分局:84443018深圳市安全监督站:83134443坪山新区消防大队:89590119坪山新区人民医院:84601781为了适应突发性生产安全事故时有效的控制危险源,减少事故危害,防止事故恶化,最大限度的降低事故的损失,保障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有关规定按照深建业字【200416】号文件精神,结合项目部实际情况,特制订深圳市健宁医院施工总承包工程应急救援预案。10.4 经费保障10.4.1 公司及项目部安全事故应急指挥中心负责日常应急工作所需费用预算管理,对应急系统和队伍建设的装置配备、物资储备、培训、演练、设备维护所需资金做出预算,提交财务审计部门审核。10.4.2 重特大事件发生后要及时筹措资金,应急处置结束后对应急处置费用进行如实核销;根据需要可设立专项应急资金,专款专用,以应对重特大突发事件。10.5其他保障10.5.1 应急救援人员应配备符合救援要求的人员安全职业防护装备,严格按照救援程序开展应急救援工作,确保人员安全。10.5.2 按照国家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在生产区域内建立紧急疏散地或应急避难场所。配合政府部门,使受到突发事件影响的员工及群众得到安置。十一、 培训和演练11.1 应急培训11.1.1 公司及项目部应急指挥中心应有组织、有目的的开展形式多样的应急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员工的应急意识,了解有关应急常识。对各类专业应急人员、应急指挥人员、企业员工进行应急培训,使其了解并掌握预案要求。11.2 应急演练11.2.1 公司各部门、各项目部应结合实际,每年至少组织一次专项应急预案演练或模拟演练。事故应急救援演练计划详附件。11.2.2 质量安全部应组织指导各项目部,特别是重点部位人员进行各类专项应急预案(措施)演练,适时组织全公司的应急预案(措施)综合演练。各有关部门、项目部对现场的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应急措施)进行演练。11.2.4 应急演练结束后,应急预案演练组织部门应当对应急预案演练效果进行评估,撰写应急预案演练评估报告,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对应急预案提出修订意见。十二、 奖励与追究对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应根据有关规定给予奖励。对失职、渎职的有关负责人,要依据有关规定追究责任。十三、附则13.1 预案制定与解释本预案由项目质量安全部组织制定并负责解释。13.2 预案实施本预案自2015年11月01日开始实施。附件 现场应急救援第一节 触电急救救护触电者的生命能否获救,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决定于能否迅速脱离电源和正确地施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拖延时间,动作迟缓或救护方法不当,都可能造成死亡。一、触电解救法发生触电事故时,先要设法马上切断电源,使病人脱离受电流伤害的状态,这是能否抢救成功的首要因素;其次要注意,当人体触电时,身上有电流通过,已成为一带电体,同样会使抢救者触电,所以,必须先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后,方可抢救,同时拨打120急救电话。使触电者脱离电源的方法很多,常见有:1、出事附近有电源开关或电源插头时,应立即将闸刀拉开或将插头拨掉,以切断电源。对普通的电灯及时关掉(如关掉拉线开关),也只能断开一根线,有时断开的不一定是火线,所以不能肯定电源已切断。2、当电线触及人体导致触电时,一时无法找到并断开电源开关时,可用绝缘的物体(如干燥的木棒、竹杆、手套)将电线移掉,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必要时可用绝缘工具(带有绝缘柄的电工钳,木柄的斧以及锄头等)切断电源。总之,在现场可因地制宜,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快速切断电源。二、脱离电源要注意的事项1、脱离电源后,人体的肌肉不再受到电流刺激,会立即放松,触电者可自行摔倒,造成新的外伤(如颅底骨折等),特别在高空时更是危险。所以,脱离电源时需有相应的措施配合,避免此类情况发生。2、脱离电源时要注意安全,决不可误伤他人,将事故扩大。三、紧急救护法1、简单诊断解脱电源后,病人往往处于昏迷状态,应尽快对心跳和呼吸的情况作一判断,看看是否处于“假死”状态,处于“假死”状态的病人全身组织严重缺氧,情况十分危险,因此应尽快用一些简单有效的方法判断一下,看看是否“假死”及“假死”的类型。具体方法如下:(1)脱离电源后的病人迅速移至比较通风干燥的地方,使其仰卧,将上衣与裤带放松。(2)观察一下是否呼吸存在。(3)摸一摸颈部的颈动脉或腹沟处的股动脉,有没有搏动。(4)看一看瞳孔是否扩大,瞳孔扩大说明了大脑组织细胞严重缺氧,人体也就处于“假死”状态。通过以上简单的检查,我们即可判断病人是否处于“假死”状态。2、处理方法在简单诊断的基础上,一般可按下述情况分别处理:(1)病人神志清醒,但感乏力、头昏、心悸、出冷汗,甚至有恶心和呕吐。此类病人应使其就地安静休息,减轻心脏负担,加快恢复;情况严重时,应立即小心送往医疗部门检查治疗。(2)病人呼吸,心跳尚存在,但神志昏迷。此时,应将病人仰卧,周围的空气要流通,并注意保暖。除了要严密地观察外,还要作好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的准备工作。并立即通知医疗部门拨打120或用担架将病人送往医院救治,并通知项目经理、工程部负责人、公司领导。在去医院的途中,要注意突然出现“假死”现象,如有“假死”需立即进行抢救,可边救边送往医院。(3)如经检查发现,病人处于“假死”状态,则应立即针对不同类型的“假死”进行对症处理。如心跳停止,应用体外人工心脏挤压法来维持血液循环。如呼吸停止,应用口对口的人工呼吸法来维持气体交换。如呼吸、心跳全停止时,则需同时采用上述二法,并需立即向医院告急求救。在抢救过程中,任何时刻抢救工作都不能中止,即使在送往医院的途中,也必须继续进行抢救,一定要边救边送,直至心跳、呼吸恢复。(4)口对口人工呼吸法1)病人仰卧,解开衣领,松开紧身衣服,放松裤带,以免影响呼吸时胸廓的自然扩张。然后将病人的头偏向一侧,张开其嘴,用手指清除口腔中的假牙、血块、呕吐物等异物,使呼吸道畅通。2)抢救者在病人的一边,以近其头部的一手捏住病人的鼻子(避免漏气),并将手掌外缘压住其额部,另一只手托在病人的颈后,将颈部上抬,这样使工作其头部充分后仰,以解除舌下坠所致的呼吸梗阻。3)急救者先深吸一口气,然后用嘴紧贴病人嘴(或鼻孔)大口吹气,同时观察病人的胸部或腹部是否隆起,以确定吹气是否有效和适度。4)吹气停止后,急救者头部侧转,并立即放松捏鼻孔的手,让气体从病人肺部排除。此时应注意胸部复原情况,倾听呼吸声,观察有无呼吸道梗阻。5)如此反复进行,每分钟吹气12次,即每5秒钟吹气一次。(5)体外心脏挤压法1)使病人仰卧在硬板上或地上,以保证挤压效果。2)抢救者跪跨在病人的腰部。3)抢救者以一手掌根部按于病人胸骨下二分之一处,即中指尖对准其颈部凹陷的下缘,当胸一手掌。另一手压在该手的手背上,肘关节伸直,依靠体重和臂部肌肉的力量,垂直用力,向脊柱方向压迫胸骨下段,使胸骨下段与其相连的肋骨下陷3-4厘米。间接压迫心脏,使心内血液搏出。4)挤压后突然放松(要注意手掌不能离开胸廊)依靠胸郭的弹性,使胸骨复位。此时心脏舒张,大静脉的血液回流到心脏。按照上述步骤,连续操作每分钟需进行60次,即每秒一次。第二节 创伤应急救援一、创伤的基本判断和初步处理1、判断伤情判断伤情主要是伤员的心跳、呼吸和瞳孔三大特征,并观察其神志,正常人每分钟跳60-80次,而严重创伤,大出血的伤员心跳大多增快,正常人每分钟呼吸16-18次,而垂危伤员多变快、变浅或不规则,正常人两瞳孔等大、等圆,遇到光线迅速收缩变大,严重颅脑损伤的伤员,两瞳孔可不一般大,用电筒光刺激,可不收缩或反应迟钝。正常人神志清醒,对外来刺激能引起反应,而伤势严重的伤员,神志模糊或出现昏迷,对外来刺激没有反应。2、伤口的初步处理伤员有多处外伤或复合伤时,先要使伤员呼吸通畅,止住大出血和防止休克,其次处理骨折,最后,才处理一般伤口。在现场处理伤口,应注意清毒,以防感染,破伤风和气性坏疽等。伤口处理步骤是:(1)清洗: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冲去覆盖在伤口和周围皮肤上的污物。(2)止血:毛细血管和静脉出血,一般用纱布,绷带包扎好伤口,就可止血。大的静脉出血可用加压扎法止血,暂时性动脉出血可用消毒纱布或干净毛巾,布料盖住伤口,再用绷带、三角巾或布带加压缠紧,并将肢体抬高。(3)包扎:为呵护伤口,减少感染;压迫止血,减轻疼痛和固定敷料和夹板,在无法做清理创伤的手术条件下,必须对伤员进行包扎。包扎的材料有胶布、三角巾、四头带。现场也可用手帕、毛巾、衣服代替。3、骨折的临时固定:患者大者在患部出现肿胀、青紫、疼痛和局部压痛、功能障碍、肢体缩短、骨摩擦音,结合受伤史,就可以诊断清楚。临时固定的材料有夹板和敷料,夹板以木制最好,也可用木板、木棍、竹篱代替。敷料为棉花、纱布、毛巾用作夹板衬垫。缠夹板可用绷带、三角巾或绳子。4、伤员的搬运伤员经过现场急救处理后,需要进一步到医院救治,拨打120。现场常用的搬运方法有:(1)担架搬运法:用担架搬运时,要使伤员头部向后,以便后面抬担架的人可随时观察其变化。(2)单人徒手搬运法:轻伤者可扶着走,重伤者可让其伏在急救者背上,双手绕颈交叉下垂,急救者用双手自伤员大腿下抱住伤员大腿。5、伤员的途中护理抬伤员上下汽车,头要稍低一些。伤员上汽车后,身体与前进方向成垂直角度。担架要固定好,防止开车和刹车碰伤。发现有突然呼吸,心脏骤停应立即进行口对口吹气或胸外心脏挤压。二、工地创伤一般救护措施1、颅脑损伤的救护这类损伤现场处理手段很少,只有迅速送大医院治疗,在院前抢救时始终不能忘记颈部动作,稳定头颈部保持呼吸通畅。不能保持通畅时,有呕吐,可将伤员置于在侧俯卧位(昏迷体位)。2、胸部损伤的救护开放性气胸的急救,迅速用敷料棉垫封盖伤品,使胸腔与外界不相通,其三边用胶布固定,另一边留作活瓣或排气用。张力性气胸,需要立即排气,可迅速用一支粗针头,在受伤侧第二肋间锁骨中线处刺入胸腔排气减压。胸部刺入伤如刀子,铁件等,在现场急救时不宜立即拨除,要加固该异物,在搬运伤员时尽量不使异物移动。3、脊柱损伤的救护脊柱损伤,多发生在高坠、车祸或刺伤等场合。在急救中,唯一安全的措施是按有脊髓损伤的可能,救护人站在伤员头端,用手和膝动作轻柔地固定伤员颈部于自然体位,使颈椎长轴与躯干轴方向一致,搬动时应有几个救护人员协同保持伤员躯体呈长轴搬动,同时保持颈椎的稳定,平放于脊柱托板或木板上,然后用垫子毯子或手巾垫身体之下,以保持患者头,颈椎与脊柱在一条轴线上,当伤员仰卧时,可用沙袋固定头部。有脊柱损伤者,救护人员严禁用抱或背的形式搬运伤员。4、四肢损伤的救护四肢损伤一般很少危及生命,但处理不当也可导致永久性残废。骨折,骨折可分开放性骨折和闭合性骨折两类,现场的治疗,有条件就直接用夹板对损伤部位进行合适的固定,开放性的伤口,在夹板固定前,用无菌敷料复盖,然后迅速送往医院。断肢,也称肢体离断,现场处理是及时止血及注意防止断端的感染,在大量出血时,选用血压计充气袋或压束带压迫肢体的近心端,(上臂,大腿)的供应动脉止血。断肢在室温下可存活4-6小时,低温下可存活18小时,但应避免断肢冻结。断肢必须保持清洁,去掉碎片,随伤者一起转送擅长外科的医院争取断肢再接成功。5、对异物刺入的救护对异物刺入,不要在现场拨掉刺入的异物,首先用夹板固定受伤部位刺入异物,才能安全转送。现场控制活动性出血,可采用纱袋,绷带或弹性绷带加压包扎外伤的伤口。6、烧伤的救护烧伤或化学腐蚀性物质接触皮肤,致使皮肤的组织细胞受损。现场急救先是去除烧伤源,将伤员尽快转移至空气流通的地方。化学性烧伤急救时首先脱去被腐蚀的衣服,然后用规定的稀释液彻底清洗。(若为石灰烧伤,先要用纱布揩去皮肤上的石灰后再冲洗),然后尽早除去烧伤创面的物体,因为烧伤物体停留在创面时间愈长,则烧伤程度就愈深而加深病情。(1)烧伤伤情的判断。烧伤伤情判断的根据是烧伤面积和深度及烧伤部位。(2)烧伤急救处理要求。烧伤急救处理要点概括为:一灭,二查,三防,四包,五送。一灭就是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灭火,使伤员尽快脱离热源,尽量缩短烧伤时间。对已灭火而未脱去的衣服,务必仔细检查。对失去知觉的重伤员要特别注意。二查就是检查全身状况和有无合并损伤。烧伤一眼可见,但不能只顾烧伤而忽略其它可能损伤,否则会给伤员带来更大的痛苦,甚至危及生命。对爆炸冲击烧伤的伤员应注意有无颅脑损伤、胸腹腔内脏损伤和呼吸道烧伤;对化学烧伤,更不能忽略全身中毒的解救。三防就是防休克,防窒息,防创面污染。烧伤的伤员因疼痛和恐惧常常发生休克,可用针法止痛或给止痛药。若发生急性喉头梗阻而窒息时,可用15号粗针头(3-5个)从环甲肋膜处刺入气管内,如图14所示,以保证通气,暂时缓解窒息的威胁,然后再设法请医生进行气管切开。在现场检查和搬运伤员时,一定要注意保护创面,防止污染。为了减少创面的损伤,伤员已灭火的衣服可以不脱或剪开去除。四包就是用较干净的衣服把伤面包裹起来,防止再次污染,在现场,除化学烧伤可用大量流动清水持续冲洗外,对创面一般不做处理,尽量不弄破水泡,保护表皮。烧毁的,打湿的或染污的衣服去除后,应立即用三角巾,洁净的衣服或被单等物覆盖包裹。冬天,用干净单子包裹伤面后,再盖上棉被。五送就是迅速离开现场,把重伤员送往医院。搬运伤员的动作要轻柔,进行要平稳,随时观察伤情。当然,对危重的伤员,特别是对呼吸,心跳不好甚至停止的伤员应就地紧急抢救,待其全身情况好转后,再送往医院。第三节 高温中暑的急救救护一、迅速转运应将中暑者迅速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解开衣服、脱掉鞋子,让其平卧,头部不要垫高。并拨打120电话,通知项目经理。二、降温用凉水或50%酒精控其全身,直到皮肤发红,血管扩胀以促进散热。冰浴是降温最有效的措施,有条件的,可以患者头部,两腋下和腹股沟等处放置凉袋。必要时,也可将其放在凉水沟或水盆中浸浴降温。降温过程中必须加强护理,密切观察体温,血压和心脏情况。当肛温降到38度左右时,应立即停止降温,以免发生虚脱。三、补充水分和无机盐类能饮水的患者应鼓励其喝足凉盐开水或其它饮料,不能饮水者,应予静脉补液,其中生理盐水约占一半。对热射病者,除非有明显脱水,不宜大量输液,以免发生肺水肿,脑水肿。四、及时处理呼吸、循环衰竭呼吸衰竭时,可注射尼可刹米或山梗硷,循环衰竭时,可注射鲁米那钠等镇静药。第四节 火灾应急救援起火要有三个条件,即可燃物(木材,汽油),助燃物(氧气,高锰酸钾)和点火源(明火、烟火、电焊火花)。扑灭初起火灾的一切措施,都是为了破坏已经产生的燃烧条件。一、灭火的基本要点在公安消防车队未到达火场之前,起火现场负责和在场人员应抓住时机,组织义务消防队员,集中力量,迅速、果断地把火灾扑灭在初起阶段,不造成大火,关键做到:1、及时报警,组织扑救,全体员工在任何时间和地点,一旦发现起火都要立即报警,拨打110,并参与和组织群众扑灭火灾。报警时应根据火势情况,首先向周围人员发出警信号,并通知项目经理,工程负责人,领导和有关部门。2、集中力量,主要利用灭火器材,控制火势,集中灭火力量在火势蔓延的主要方向进行扑救以控制火势蔓延。3、消灭飞火,组织人力监视火场周围的建筑物上,露天物资堆放场上的未尽飞火,并予以及时扑灭。4、疏散物资,安排人力和设备,将受到火势威胁的物资疏散到安全地带,防止火势蔓延。5、注意安全,在高空作业、深入建筑物内部灭火、救人及破拆、疏散物资时,要特别注意安全,防止人员伤亡。6、积极抢救被困人员。人员集中的场所发生火灾,要由熟悉情况的人做向导,积极寻找和抢救周围的人员。二、灭火的基本方法1、先控制,后消灭。对于不可能立即扑灭的火灾,要先控制火势,具备了灭火条件时再展开全面进攻,一举消灭。常见的做法有:当建筑物一端起火向另一端蔓延时,可以从中间适当部位控制;中间起火时,从两侧控制,以下风为主;楼层火灾时,应从上下控制,以上层为主;现场堆垛起火时,应防止垛火蔓延。2、救人重于救火,灭火是为了打开救人通道。3、先重点,后一般。贵重物资和一般物资相比,保护和抢救贵重物资。火势蔓延猛烈方面和其它方面相比,控制火势蔓延的方面是重点,在爆炸毒害,倒塌危险的方面,危险面是重点,易燃、可燃物集中区域和较少区域比,这类物品集中区域是重点,要害部位和其它部位比,要害部位是火场上的重点。三、火场人员疏散发生火灾后,首先要了解火场有无被困人员及其被困地点和抢救的通道,以进行安全疏散。疏散时,如人员较多或能见度很差,在熟悉疏散通道的人员带领下,迅速撤离起火点。带领人可用绳子牵引,用跟着我喊话或前后扯衣襟的方法将人员撤至室外或安全地带。当撤离火场途中被浓烟围困时,应采用低姿势行走或葡伏穿过浓烟,有条件时可用湿毛巾等捂住嘴鼻,以便顺利撤出烟雾区。楼下着火,楼上的人不要惊慌失措,若楼梯已烧断,可沿阳台、落水管逃生。当上述措施无法实行时,可向外伸出衣物或抛出小物件,发出救人信号引起注意。四、火场物资疏散火场应急疏散的物资是可能扩大火势和有爆炸危险的物资,如汽油、氧气瓶、木材、影响灭火战斗的物资。进行物资疏散时应将参加疏散的职工编成组,指定负责人首先疏散通道,其次疏散物资,疏散物资应堆放在上风向的安全地带,不得堵塞通道,并要派人看护。五、善后处理1、火灾以后,组织清理并配合公安保卫部门进行事故调查。2、对损失进行估价,对清理的物质进行分类,对有用的物质进行清查整理。第五节 中毒应急救援一、食物中毒急救多发生在夏秋季,多因细菌污染食物而引起的一种以急性胃肠炎为主症的疾病,最常见的为沙门氏菌类污染,以肉食为主,葡萄球菌引起中毒的食物多为乳酪制品、糖果糕点等,嗜盐菌引起中毒的食物多是海产品,肉毒杆菌引起中毒的食物多是罐头肉食制品。禁食霉腐变质的食品可预防食物中毒发生。食物中毒以呕吐和腹泻为主要表现,常在食后1小时到1天内出现恶心、剧烈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继而可出现脱水和血压下降而致休克。肉毒杆菌污染所致食物中毒病情最为严重,可出现吞咽困难、失语、复视等症。食物中毒要早救治,早期可考虑洗胃,以减少毒素的吸收,剧烈呕吐、腹痛、腹泻不止者可用硫酸阿托品注射,有脱水症兆者及时补充体液,可饮用加入少许食盐、糖的饮品,或静脉输液。可选用适宜抗菌素。肉毒杆菌食物中毒者应速送医院急救,给予抗肉毒素血清等。食物中毒早期应禁食,但不宜过长。发现饭后多人有呕吐、腹泻等不正常症状时,要及时向工地负责人报告,并拨打急救电话120。亚硝酸纳是搅拌混凝土的添加剂,其形状很像食用的大粒盐,有人叫它“工业用盐”,它是一种有毒物质,千万不要当作食用盐使用。二、煤气中毒急救凡是有明火燃烧场所,如果密闭或通风极差,可因燃烧不完全而使空气中一氧化碳(CO)浓度大幅度增加,人们吸入后短内就会发生急性CO中毒。煤气中含CO1040,煤气中毒实际上就是CO中毒。CO能与血红蛋白结合成为碳氧血红蛋白,妨碍了红细胞的带氧、输氧功能,CO中毒的基本病变就是缺氧,主要表现是大脑因缺氧而昏迷。冬季采暖必须按照有关规定,统一安装炉具并设专人负责管理;不得随意安装炉具,防止发生煤气中毒。发现有人煤气中毒时,要迅速打开门窗,使空气流通或将将中毒者穿暖抬到室外,施行现场急救并及时送往医院。急救方法:1、将中毒者安全地从中毒环境内抢救出来,迅速转移到清新空气中。2、若中毒者呼吸微弱甚至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只要心跳还存在就有救治可能,人工呼吸应坚持2小时以上;如果患者曾呕吐,人工呼吸前应先消除口腔中的呕吐物。如果心跳停止,就进行心脏复苏。3、高浓度吸氧,氧浓度愈高,碳氧血红蛋白的解离越快。吸氧应维持到中毒者神志清醒为止。4、如果中毒者昏迷程度较深,可将地塞米松10毫克放在20的葡萄糖液20毫升中缓慢静脉注射,并用冰袋放在头颅周围降温,以防止或减轻脑水肿的发生,同时转送医院。最好是有高压氧舱的医院,以便对脑水肿进行全面的有效治疗。5、如有肌肉痉挛,可肌肉或静脉注射安定10毫克以控制之,并减少肌体耗氧量。6、在现场抢救及送医院过程中,都要给中毒者充分吸氧,并注意呼吸道的畅通 。第六节 高空坠落应急救援一、高处坠落事故应急救援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后,抢救的重点放在对休克、骨折和出血上进行处理。1、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应马上组织抢救伤者,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去除伤员身上的用具和口袋中的硬物。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在搬运和转送过程中,颈部和躯干不能前屈或扭转,而应使脊柱伸直,绝对禁止一个抬肩一个抬腿的搬法,以免发生或加重截瘫。2、出现颅脑损伤,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人,发生喉阻塞。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遇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就近有条件的医院治疗。3、颌面部伤员首先应保持呼吸道畅通,摘除义齿,清除移位的组织碎片、血凝块、口腔分泌物等,同时松解伤员的颈、胸部钮扣。若舌已后坠或口腔内异物无法清除时,可用12号粗针穿刺环甲膜,维持呼吸,尽可能早作气管切开。4、发现脊椎受伤者,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搬运时,将伤者平卧放在帆布担架或硬板上,以免受伤的脊椎移位、断裂造成截瘫,招致死亡。抢救脊椎受伤者,搬运过程严禁只抬伤者的两肩与两腿或单肩背运。5、发现伤者手足骨折,不要盲目搬动伤者。应在骨折部位用夹板把受伤位置临时固定,使断端不再移位或刺伤肌肉、神经或血管。固定方法:以固定骨折处上下关节为原则,可就地取材,用木板、竹片等。6、复合伤要求平仰卧位,保持呼吸道畅通,解开衣领扣。7、周围血管伤,压迫伤部以上动脉干至骨骼。直接在伤口上放置厚敷料,绷带加压包扎以不出血和不影响肢体血循环为宜,常有效。当上述方法无效时可慎用止血带,原则上尽量缩短使用时间,一般以不超过1h为宜,做好标记,注明上止血带时间。8、遇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使伤员保持在头低脚高的卧位,并注意保暖。正确的现场止血处理措施是:创伤局部妥善包扎,但对疑颅底骨折和脑脊液漏患者切忌作填塞,以免导致颅内感染。(1)一般伤口小的止血法:先用生理盐水(0.9NaCl溶液)冲洗伤口,涂上红汞,然后盖上消毒纱布,用绷带较紧地包扎。(2)加压包扎止血法:用纱布、棉花等做成软垫,放在伤口上再加包扎,来增强压力而达到止血。(3)止血带止血法:选择弹性好的橡皮管、橡皮带或三角巾、毛巾、带状布条等,上肢出血结扎在上臂以上12处(靠近心脏位置),下肢出血结扎在大腿上13处 (靠近心脏位置)。结扎时,在止血带与皮肤之间垫上消毒纱布棉垫。每隔2540min放松一次,每次放松0.51min。(4)动用最快的交通工具或其他措施,及时把伤者送往邻近医院抢救,运送途中应尽量减少颠簸。同时,密切注意伤者的呼吸、脉搏、血压及伤口的情况。 第七节 机具伤害应急救援一、轻伤事故1、立即关闭运转机械,保护现场,向应急小组汇报。2、对伤者同时消毒、止血、包扎、止痛等临时措施。3、尽快将伤者送医院进行防感染和防破伤风处理,或根据医嘱作进一步检查。二、发生重伤事故1、立即关闭运转机械,保护现场,及时向现场应急指挥小组及有关部门汇报,应急指挥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迅速赶赴事故现场,组织事故抢救。2、立即对伤者进行包扎、止血、止痛、消毒、固定等临时措施,防止伤情恶化。如有断肢等情况,及时用干净毛巾、手绢、布片包好,放在无裂纹的塑料袋或胶皮袋内,袋口扎紧,在口袋周围放置冰块、雪糕等降温物品,不得在断肢处涂酒精、碘酒及其他消毒液。3、迅速拨打120求救和送附近医院急救,断肢随伤员一起运送。4、遇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使伤员保持在头低脚高的卧位,并注意保暖。正确的现场止血处理措施:(1)一般伤口小的止血法:先用生理盐水(0.9%NaCl溶液)冲洗伤口,涂上红汞水,然后盖上消毒纱布,用绷带,较紧地包扎。(2)加压包扎止血法:用纱布、棉花等做成软垫,放在伤口上再加包扎,来增强压力而达到止血。(3)止血带止血法:选择弹性好的橡皮管、橡皮带或三角巾、毛巾、带状布条等,上肢出血结扎在上臂上1/2处(靠近心脏位置),下肢出血结扎在大腿上1/3处(靠近心脏位置)。结扎时,在止血带与皮肤之间垫上消毒纱布棉纱。每隔254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放松0.51分钟。第八节 坍塌事故应急救援一、应急措施1、立即停止坍塌危险区域内所有作业活动,组织现场人员撤离到安全区域,工程部李昌地立即划定危险区域,现场门卫和外架班内保原人立即拉起警戒带,禁止无关人员靠近。2、在坍塌区域施工班组的工长配合组织班组人员撤离到安全区域,并清点人数,判断是否有人员被埋以及被埋大体位置。3、技术支持组根据事故情况原则上在半小时内确定出抢险技术措施,抢救组按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